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

时间:2019-05-12 02: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

第一篇: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删除的考核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新增的考核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2.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三)调整的考核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调整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2013年考题:

2013年多选第22题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B.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C.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答(ACD)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新增的考核点: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为走自己的路

⑴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⑵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⑶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新增的考核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所有改革发展举措的立足点、出发点。

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总任务是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确立了清晰宏伟的目标。

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⑤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⑥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二)调整考核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3年单选第8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熟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

A.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C.国民收入D.财政收入答(B)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调整考核点: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调整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1)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3)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1)按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如何走?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调整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

根本扭转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要求。

(3)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 态安全作出贡献。

(4)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3年多选第26题

PM2.5(细粒颗粒),这个大家原本很陌生的专有名词,因为2011年lO月我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而迅速成为社会热词。2012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指标,该指标随后又被写入政府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同时也反映了党和政府治理环心。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是

A.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B.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答(ABCD)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新增考核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

(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新增考核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完善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立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4)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2012多选第25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

A.健全社会管理格局B.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C.创新社会管理理念D.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答(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增考核点

1.中共十八大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1)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2)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3年已考)

(3)十八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毛中特重复)

2.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与毛中特重复)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2013年已

考材料分析题)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生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 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路是如何形成的?)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生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如何实现中国梦)

其他均为合并、调整内容,并无实质性变化。

第二篇:2017年考研大纲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及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议与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得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额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3.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设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意义。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o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全国性抗战的开始。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共十八大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的展开。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1.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人生矛盾。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五)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1.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2.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3.家庭美德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弘扬家庭美德。3.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六)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1.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法律的含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法律的演进与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3.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4.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七)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八)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2.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3.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救济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结束语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第三篇:2014司法考试大纲变动情况说明

2014司法考试大纲变动情况说明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无变化

法理学:无变化

法制史:无变化

宪法:无变化

经济法:增1修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新增)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修订)

国际法:增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新增)

国际私法:增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国际公约和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办理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司法协助请求的规定(新增)

国际经济法:无

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增1

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新增)

刑法:增8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新增)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新增)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增)

刑事诉讼法:增1修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新增)

2、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修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增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规定(新增)民法: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

商法:增3修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修订)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修订)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修订)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新增)

6.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新增)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新增)民事诉讼法:无

第四篇:2014年考研大纲变动解读

2014年文辉考研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变动解读与学得好、考得好的成功对策

主编:任汝芬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18日1

参加2014年考研使用我主编的《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丛书》的同学们、朋友们,听我主讲的面授班、视频班(录像班)、网络班、的同学们、朋友们,以及其他考研的同学们、朋友们,你们复习备考辛苦了,我向你们问好,向你们对我的高度信任和热情欢迎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致敬!

2014年的考试大纲于2013年9月13日上市发行了,根据我和王丽芳老师、马雯老师对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的研究以及与2013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的对照,今年的《考试大纲》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测与判断:变化很大。2014年要考查的五门课程新增18个考试点、调整28个考试点、删除7个考试点。这些变化特别是新增考试点,贯彻和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而所新增的大多数考点在由我主编的《要点精编》中都有相近或完全相同的内容体现。

但是,我们要特别指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新精神新思想未能充分进入考试大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社会热点问题尚不完全明朗,这是我们在此后的序列教材和教学备考中都要特别加以关注的问题。

一、2014年考试大纲变动的解读

2014年的《考试大纲》相对于2013年来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并没有变化,沿袭了去年的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和分值分配。考查仍是五门课程:《原理》、《概论》、《纲要》、《基础》、《时政与世经》,各门课程所占分数分别为24、30、14、16、16。100分的试卷单选题16个共16分,多选题17个共34分,分析题5个共50分。

对于2014年的考研政治,最重要的的是考查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门课程共增加18个考试点、调整28个考试点、删除7个考试点。具体的增删和调整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增加6个考试点:第一章增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增加两个“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第三章增加“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应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增加“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第八章增加“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2.删除2个考试点:第三章删除“认识的本质”,第五章删除“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3.调整10个考试点,这些考试点的调整只是文字上的变动,增加了文字的准确性,实际内容没有变。例如:将“世界物质统一性”调整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将“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合并为“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拆分成“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等等。根据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对我主编的《序列之一》所做的主要考点的增删说明如下:

◆第四章:P63增加“

(五)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并增加内容: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新增7个考试点: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章“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第十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一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删除1个考试点:第一章删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3.调整7个考试点:最重要的调整有第一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调整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六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八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整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等。

根据与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的对照,我主编的《序列之一》的内容增删具体说明如下:

◆第二章: 在 P132第二章的最后增加:

四、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新增4个考试点:第三章增加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第十章“中共十八大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删除4个考试点:第四章删除“北洋军阀的统治”;第八章删除“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第十章删除“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删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调整11个考试点,这些考试点的调整只是文字上的变动,增加了文字的准确性,实际内容没有变。例如: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大革命的兴起”调整为“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大革命的兴起”。根据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对我主编的《序列之一》所做的增删和调整如下:

◆第三章: 在 P263第三章的最后增加:

辛亥革命对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的是辛亥革命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争取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第十章:在P332第十章的最后增加:

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习近平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习近平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五、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

2013年1月,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候补委员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大纲》没做增删和调整,《序列之一》不做增删和调整。

5.《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大纲》所做的增删和调整有:

1.形势与政策调整1个考试点,“间(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调整为间(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增加1个考试点,增加“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根据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解析》对我主编的《序列之一》所做的增删和调整如下:

在P423的最后增加:

(四)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的外交新思维新思路有:

1.外交理念有重大重大创新。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

2.宣示维护领土主权坚定信心。十八大报告在重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强调“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3.凸显对外政策主动性。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等。

4.首提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这表明,在新形势下,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作为传统外交的延伸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5.高度关切非传统安全。十八大报告在具体的国家安全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上不断创新;提出我国正面临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的威胁,面临着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问题;高度关切首次把日益突出的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列入报告;提出要“维护我国还未合法权益”;强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等。

二、2014年学得好、考得好的成功对策

同学们要学得好考得好,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责任。七分靠老师,三分靠自己。

(一)坚定不移地考研读研

考研读研不仅仅是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个人争强、为亲人争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气,为社会公平正义争力。读研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二)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的复习备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必备的才能和应有的素质,也是青年知识分子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依据。通过学习和复习政治理论,有利于我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成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文理科必考的科目,其考分是考生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分关系到总分高低的问题,进而关系到考生是否被录取的问题,有的情况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年来,有许多考生就因为政治考高分考上了研究生。因此,不论从什么角度看,考生对政治理论应有足够的重视。学好政治理论,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益有用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学得好、考得好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因为考试要求高,考生基础差,考生方法错。就考试要求高而言是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多,考查内容变化大,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而不是考死记硬背。就考生基础差而言是因为大多数同学过去没有认真学习这门课。所谓方法错,就是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理论不理解,复习靠死背。复习不全面,考试靠押题。

(三)按2014年考研政治的特点进行复习备考

1.以2014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为主要依据。我们所编写的序列教材的内容和考题不但全部覆盖了《大纲解析》的考试点,而且做到了《大纲解析》有的内容我们有,《大纲解析》没有的内容我们也有;不但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而且符合考试的要求。我们编写的教材做到了考点明确、重点明确、层次清楚、点点分明。我们编写的模拟试题更具有针对性、通俗性、实用性。

2.以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为统领。

(1)党的十八大新精神、新思想。

(2)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的新思想、新精神。

(3)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思想、新精神(预计11月初召开)。

(4)中国对外工作的新思想、新精神。

3.以社会热点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

从目前来看主要社会热点有:

(1)公平正义问题。

(2)环境恶化问题。

(3)收入分配问题。

(4)道德失范问题。

(5)网络等公共社会领域问题。

(6)大国关系、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问题、叙利亚、埃及等国际热点问题。

4.以历届考题为参考。

考生做已考试题的作用有:学懂有关理论,检测自身水平,了解考试重点,知道试题特点,掌握应对方法。

5.以培养和增强理解、应用能力为主。

特别考查学生理论和理论的综合,理论和党中央精神、社会热点的综合,理解记忆应用能力的综合。考生必须学会学习、学会考试。

(四)“三好”是考研政治成功的根本保证

温家宝总理曾说,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得法,就能由难变易。好老师、好教材、好方法是同学们学得好、考得好、得高分的根本保证。

1.要有好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邓小平讲,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胜于蓝。许多同学长期以来学不好、考不好的首要的根本问题是因为老师不会教。什么是考研辅导的好老师?必须是五有:有水平、有责任心、有研究、有经验、有激情。就是功底深厚、知识广博、认真负责、尽职尽责、经验丰富、指导有方、不断研究、精益求精、生动活泼、充满激情。我一直按照“五有”的标准来要求我带领的团队老师,我对同学们学得好、考得好负主要的全面的责任,其他老师必须对我负责和对同学负责。我们团队老师经常交流,并要集体备课,做到态度、内容、教材、方法、目标五个统一。

2.要有好教材作为复习备考用书。复习备考的权威教材就是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教材,包括《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解析》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是命题组命题的主要依据。但是它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天然的缺陷:一是没有练习题和模拟试题,二是没有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和社会热点问题,不完全符合考试的要求。

我主编的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丛书以权威教材为主要依据,做到“它有的我们有,我们有的它没有”,主要体现在编写既要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的要求,尤其是特别要符合考试的要求。首先,我们的教材有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其次,我们的教材考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点点分明。第三,我们编写的教材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符合学习和考试的规律性特点。第四,每年我们所编写的模拟试题同考试相同、相近、相关的考分是90分以上。2010年是99分,2011年和2012年是97分,2013年是95分。因此我们所教的学生学得好、考得好,最高分96分,没有发现一个不上国家线的。很多同学高分数线20分以上。

3.要有好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好方法是符合学习考试规律的方法。长期以来,许多同学学习政治的方法不对,靠突击、靠死背、靠押题。我在30多年辅导五种政治统考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方法,称之为“任氏教学法”。这套教学方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书法。就是找考试点、懂考试点、记考试点、练考试点、会考试点的方法。这套方法简明实用、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总之,好老师是关键,好教材是基础,好方法是捷径。

(五)考研政治取得成功的安排

按照选拔性竞争性考试的要求,我们必须循序渐进地分阶段进行复习备考。从今年3月到2014年1月4日前,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预习准备阶段:从考前一年的3月到7月,考生听三次课。第一次是讲座:传授考研成功要诀和政治得高分的根本保证;第二次是高分基础班:使考生了解考情、知道难处、走出误区、明确方向、坚定信心;第三次是课程导学班:使考生从宏观的总体的角度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的重点、特点与复习备考的方向、方法。

2.内容强化和模块教学阶段:从7月至10月,教学的任务是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系统地全面地教懂教会和学懂学会全部考试知识点,坚持学懂理论和做已考试题相结合,使考生掌握理论内容,培养做题的能力。此阶段设置的考研班为强化班,教学学时为60学时左右。使用的教材是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3.应用总结和模拟预测阶段:从11月到考试前,设置冲刺班和点睛班,冲刺班的教学任务是突出时政、高度总结、预测考题、教会答题。点睛班教学的任务是通告信息、精讲套题、拾遗补缺、预测大题。使用的教材是序列之二《模拟试题》、《总结与模考》、序列之三《形势与政策》和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

上述复习备考的教学安排符合由抽象宏观到具体微观再到综合宏观,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由理论到应用再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由浅入深以及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复习备考的学习规律。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考研成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第五篇:2015年考研数学考试大纲变动情况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对比情况:无变动

考试分值和考试时间与以往保持一致: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数学各部分的试卷内容结构为:数学一(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数学二(高等数学78%、线性代数22%)、数学三(微积分56%、线性代数22%)。试卷题型结构仍为: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的对比情况:无变动

数学一: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与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对比,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没有变动。

数学二: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与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对比,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没有变动。

数学三: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与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对比,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没有变动。

综上,2015考研数学大纲没有变动,同学们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有条不紊地复习。已经进入9月中旬,距离考研还有100多天,下半年的任务很繁重,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积极备考,争分夺秒地积累知识。文都考研数学老师温馨提示2015考研的广大学员:后期的复习要厚基础,重做题,做好总结与归纳及查缺补漏工作。后续老师会详细给出下半年考研数学的各科及整体的备考建议,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文都考研大纲解析的相关情况。预祝2015年考研学子考研成功,取得圆满的成绩!

下载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变动情况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变动情况 2014年考研英语大纲如期与广大考研学子见面。今年的考研英语大纲和以往相比,无重大变化,只是在个别地方做了几点微调,广大考生可以安心复习。在此,......

    思想政治理论

    新 时 期 深 化 改 革 的 思 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性。只有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

    思想政治理论

    合肥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规划(2012-2014)一、建设基础 合肥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包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

    2017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分析题[范文模版]

    2017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分析题 三、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1)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1) 2014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底,文都图书为了广大考生能轻松掌握考研政治基础内容,由王向明老师执笔,编写了此书,此书包含了全国硕士入......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预测考点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预测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7)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7)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本章知识逻辑】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 理论成果;了解......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7)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7)2014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底,文都图书为了广大考生能轻松掌握考研政治基础内容,由王向明老师执笔,编写了此书,此书包含了全国硕士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