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中赞(汇编)

时间:2019-05-14 19:4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年一中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年一中赞》。

第一篇:百年一中赞

笑晕书画院

张跟党

济宁故任国也,地当济、光、沂、泗之交。一中乃名校也,校建孔、孟、颜、曾之乡。东文西武,南水北山。济州文脉汇聚,任城形胜独有。泰岱巍峨,云蒸霞蔚;运河绵长,钟灵毓秀。运河逶迤环抱,紫气氤氲东来。迎太白楼之朝晖,送凤凰台之夕照。拥南池之荷净,接墨华之泉碧。山水开画境,柳姿、塔影、泉韵;弦歌立文心,春风、桃李、门墙。塔挽流云,池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书声之自来。葱茏一方,有坊挺立;地纳万象,昭阳之湖。得风藏水,隐秀开泰。朗朗天光云影,皎皎人杰地灵。

溯源庠序,滥觞官学,植根华夏孔孟古文明;萌于忧患,兴于改革,沐浴市场经济新洗礼。立标准,树规模,嚆矢革命传统教育;出机纾,开风气,桴鼓齐鲁进步潮流。沟通学理,兼设文科理科;合壁中西,并重国学西学。宣秉铎之声,铸弘人之道;严契其学,苍柏其人。是校也,文化历史底蕴丰厚,济州官学省级重点。引导学子,津梁学术;忧乐天下,杖策人生。道德文章,灿若北辰耀宇;为人师表,允称大雅扶轮。“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五学齐倡;“敬业爱岗、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四要首记。校训昭昭,历久而弥新;学风荦荦,规言而矩行。世纪伟业,百年辉煌。发扬光大,立校之本。

忆昔官学曙光,任城长夜破晓。往哲先贤,青莲少陵曾游;激浊扬清,乔羽德广名扬。《让我们荡起双桨》唤起几多童年回忆。一中济济多士,央视李挺,词坛乔翁,更有外交张德广。草长莺飞今又是,一中喜迎百年春。老树著花,宝刀执牛耳;新林吐蕊,东风第一枝。追星赶月,三更灯火五更鸡;面壁破茧,五万学子赴征程。蚓耕坚泥,著书传后世;鹤舞白沙,转变旧观念。

文气凌霄,学脉撼起,凭虚御风,沛乎一中。大象无形,大辩无言,滋兰树蕙,润物无声。入斯地,肃然也;承斯教,陶然也。良骥奋蹄,浩乎彩章造乎高明;大匠运斤,璞玉浑金济以精琢。格物致知,神与物游;缜思明察,志与行合。开拓创新,该古今于遐览;守正求真,励识鉴于敏求。杏坛葳蕤,文隽道长。有薪火之盛,无弹铗之戚;有学术之辩,无门户之见;有特立独行,无随波逐流;有厚积薄发,无虚骄浮躁。师门解惑,呕心沥血,只为学子皆成材;书生报国,慷慨激昂,尽都在三尺讲台。一片赤诚,几许痴迷。

承百年业绩,创世纪辉煌。时逢盛世,春满一中,良辰美景,风日清明。学子讴歌,邑人欢悦。世纪开篇,行行重行行;千禧发轫,建树再建树。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善思求索,争创一流。今日之一中,定会更加辉煌!

第二篇:百年一中的思考

枝江一中办学历史能上溯百年吗?

董 云

2005年12月10日枝江一中举行四十周年校庆,当时前来祝贺的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问我,“枝江置县已有千年历史,为什么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四十年?”来客突然问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我还真有的答不出。但这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深深地思索着。2012年我在翻阅1987年12月枝江政协出版的《枝江文史资料》第二辑时,偶尔阅读了张叙芳写的《我的父亲春霆公》和傅义写的《对春师的几点回忆》两篇文章,我对这一问题才有了一点眉目。2012年2月16日我与付伟副书记到宜都二中考察了他们的办学历史,参观了校史展览,收集了二中编辑的部分材料,对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看一看枝江一中历史发展脉络。

1、枝江一中的前身——荆南中学。清朝举人,留学日本的张继煦在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校长期间,与时任湖北军府教育司副司长的枝江同乡时象晋、任职省教育厅的松滋人熊世玉等人联合创办了荆南中学。1912年,荆州府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宜都七县旅省人士,利用荆州府存在省府多年的一笔款,成立学校董事会,于武昌牙厘局街牙厘局旧址联合创办了私立武昌荆南中学,以照顾乡土青年入学。从开办学校,到1937年,荆南中学在武昌办得十分成功。

2、迁址办学开创新历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武汉迭遭日机轰炸,国民政府下令疏散。张继煦为了造福桑梓,办张荆南中学西迁至枝江县城。他们于1937年底将荆南中学的全体师生和教学设备运到枝江县城,即现在的宜都市枝城镇。校址以清乾隆年间“丹阳书院”旧址、“枝江县中心小学”住房和城隍庙为校舍,开启了新的办学历程。在荆南中学迁来之前,松滋、枝江、宜都三县还没有一所中学,学生要念中学,只能负笈沙市、宜昌、武汉。享有盛名的荆南中学来枝江后,三县学生享受了优质教育,受到了地方人士的欢迎。

3、再迁校址艰辛办学。1938年武汉沦陷,湖北省政府和所属机关迁往恩施。这时枝江县城也多次遭日机轰炸,1939年暑假,为了躲避轰炸,张继煦校长在 枝江县城西(今枝城镇)20公里的架锅山,租用曹凡臣的民房及水旱田约四十亩,作为建校地基开始建设新的校园。经过一年建设,1939年秋季,学校迁到架锅山。在办学过程中,1941年国民湖北省实施计划教育,每县设立一所中学,省政府发布省教鄂特施字第663号训令和省府第343次会议做出两条决议,一是所有各县市私立学校一律限令停办;二是各县县中学已开办者,该县境内私立中学由县立中学接收合并办理。荆南中学这时也接到了枝江县政府转发的停办移交的命令。张继煦为了保留荆南中学,想了许多办法,走了众多关系也没有能够实现。荆南中学于1941年正式更名为枝江县立中学,张继煦继续担任校长,只是不再是私立学校。枝江县立中学在架锅山时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建有六亩地的运动场。

4、为避难迁址恩施继续办学。1943年5月12日夜,日军突然从沙碛坪渡江南突袭县城,枝江中学200余名师生在张继煦校长的带领下到恩施避难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枝江中学迁回县城原址架锅山办学,张校长继续担任枝江中学校长,并筹划在县城原址重建学校。经过张校长的努力,1946年元月,开始动工新建教学楼和宿舍楼。1946年9月新校建成,蔚为壮观。枝江中学也正式从架锅山迁回县城新校办学。

1945年日寇投降,枝江中学师生欢欣鼓舞,校内政治空气活跃。11月,解放区黄孝县县长刘天明在张春霆校长掩护下化名刘振铎来校任教。1949年县城临近解放,师生心情振奋。国民党在溃逃前夕,疯狂挣扎,镇压师生进步活动。第2军、15军、79军先后强住学校,烧毁教具,抢走图书、仪器,限制师生行动。由于时局动荡,学生流动性较大,一部分学生去襄西分校参加革命,一部分留校坚持斗争。

5、全国解放开启新的征程。1949年,枝江县城解放,枝江中学开始了新的一页。9月1日,光化、三立、丹阳等中学并入我校,学生478人,开设初中7班,师范3班。为适应解放初期国家急需培养大批干部的实际需要,学校开设三个干部短训班,1954年停招。学校使用新教材,增设政治课,成立学生会,实行民主管理,迎来了新纪元。

1955年枝宜并县,“枝江中学”改名为“湖北省宜都县第二中学”。

6、枝宜分县,枝江中学择地续脉发展。1953年枝江县并入宜都县,1963 2 年国务院决定枝江又从宜都分出,以长江为界,枝江在马家店新建枝江县城。1964年枝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城关杨家荡边征地兴建“湖北省枝江中学”。当时因是新建学校,委派当时宜都二中的支部书记李法祥来学校主持“枝江中学”的建设工作。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杨家荡边办学四十年后,于2005年9月又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办学。

二、枝江一中能否承续荆南中学这段办学历史。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为了保持在学校历史追溯问题的严肃性,200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庆和校史问题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是一个学术问题,进行变更必须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必须有翔实的历史记载和依据,要得到高等教育史学界和有关专家的充分认可。由某个学校的主体和某个系科发展、衍生而来的不同高等学校,在办学历史上有共同的渊源,但在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的认定上应有不同的概念以示区别;另外,合并高等学校的建校历史和校庆年份确定问题,也须进行科学论证。”

“各地各高校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态度对校史加以确定,不能仅凭主观愿望牵强附会进行变更。”

从教育部文件看,说的是高等学校的校史传承问题,但适合我们中学。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复杂又简单,说复杂主要是中国近代以来层出不穷的社会转型、社会动荡和教育变革,造成荆南中学的办学历史经多次变革和调整,这为学校历史的追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判断两校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无论依据什么标准,都应遵循“整体继承性原则”,即应该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继承关系,而非个别因素的继承关系。在各因素中,主要考虑学校的核心因素,而非学校的次要因素。何谓“学校”?乃教师和学生为了某种培养目标组合而成的教育组织。教师、学生和培养目标(包括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是学校的核心因素,校址、校舍、校名等则是学校的次要因素。因此,判断两校是否有承接关系,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校性质和办学层次等多因素的承接关系。

枝江一中现在能否承续荆南中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承续这段历史。其理由有:

1、枝江历史的承续。从枝江市的发展历史看,枝江中学的办学历史是枝江 3 市发展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讲枝江的教育发展历史,必然会说到荆南中学,谈到枝江中学。枝江中学为枝江人民做的贡献永远也不可能磨灭。枝江合并到宜都,又从宜都分开,枝江中学办学地点也必然会发生许多变动,这种变动不应该用地点的变化来否定一段办学历史。从地域看,枝江一中的办学历史才正好延续了“枝江中学”历史。

2、学校领导的承续。枝江与宜都分离后,枝江中学在马家店择地建设,1964年建设学校时从当时在枝城的枝江中学(后改为宜都二中)选派了学校的领导当时的支部书记李发祥来马家店建设枝江中学。李发祥书记是枝江中学历史的最佳传承人。正是他领导12名教师才在杨家荡边建起了新的枝江中学。1966年3月又派枝江县经委主任王国向,宜都二中的党支部书记江学礼组成“四清”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工作。从这两个人的历史可以看出两校之间的联系与承续。

3、从办学性质看。荆南中学从开办的初期就是一所普通中学,虽办学地点多次搬迁,但其办学性质从未改变。枝宜分县后,枝江一中也未改变办学性质,依然是一所普通中学,从这点看,其办学性质一脉相承的。

4、枝江教育文化的承续。枝江置县历史千年,教育发展不可断续。要想继承枝江教育发展历史,最为珍贵的就是地域名——枝江。荆南中学到枝江中学到宜都二中,其枝江地域名没有继承下来,唯有枝江一中能把枝江教育文化传承下去。2005年在新建校区的牌坊上刻上“枝江中学”四个大字,实际上是对枝江教育文化的传承的象征。

2012年2月29日写于办公室

第三篇:百年一中“红五月科普·艺术节”闭幕词

老师们,同学们:

五月的大地姹紫嫣红,五月的天空色彩缤纷,五月的气息芬芳醉人。五月的校园里,乐曲飘扬,青春舞动,歌声回荡,溶入了同学们多少才情;激情四溢的演讲,声情并茂的吟诵,惟妙惟肖的模仿,张扬了同学们何等风采;一块块板报,一幅幅绘画,一帧帧摄影,一个个创意,一篇篇文稿,一枚枚水火箭,无不编织着同学们无尽的梦想。红

五月科普?艺术节是我们盛大的节日,宽广的舞台。一届又一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构建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我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而今年的红五月又非比寻常,我们的学校正好走过百年历程,因而本届红五月又溶入了难得的百年情怀,同学们将风采献给百年一中,用才情装点百年校庆,更把梦想寄托于下一个百年。

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没有梦想,那是不可思议的。百年一中,成才于斯。我们相信,只要同心同德,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一定会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为美的摇篮,艺术的园圃,知识的殿堂,梦想的家园。

最后,让我们对在本届科普?艺术节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向为科普?艺术节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现在我宣布,百年一中200年红五月科普?艺术节闭幕!

祝今天的演出圆满成功!

第四篇:百年风雨写春秋 永清一中

百年风雨写春秋

——永清县第一中学改革发展纪实

她是一位百岁老人,日月光华,历经风雨,铸就了凝重厚实性格。她是一位慈祥母亲,呕心沥血,敬业乐群,孕育了无数莘莘学子。她又是那样的青春年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她,就是矗立在京津腹地永清的一座知识殿堂——永清县第一中学,其前身是永清私立存实学堂,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提起永清一中,在廊坊、在河北乃至京津,知晓的人无不竖起大姆指。

历尽百年风雨,铸就辉煌一中

在永清一中的荣誉展室中,“2005年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高级中学示范校”、“全国中小学思想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高中”、“河北省教法改革先进集体”、“河北省普教系统教学先进学校”、“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廊坊市先进集体”、“廊坊市文明单位”、“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廊坊市园林式单位”、“廊坊市园林式学校”、“廊坊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窗口”等一块块记载着学校荣誉的奖状、奖牌位列其间,永清一中的光辉业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见证。

让我们穿越百年的时空隧道,去追溯那源头不息的神圣火种吧。1908年,英国人华北基督教会主教鄂方智和当地绅士朱幼园等人筹建学校,建成后命名为存实学堂,后改为“私立永清存实中学”。存实中学以“博文约礼,敬业乐群”为校训,治学严谨,当时所设科目除了国文以外,还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堂的任课教师都是当时的教育名流,教学质量京南有名。众多毕业生凭成绩考入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

学校经过多次更名,1972年,确定为河北省永清县中学,后改为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永清一中的发展步入快车道,素以“以人立校,以德兴校,以质强校”的办学理念,“民主、和谐、勉励、进取”的校风和“明德博文,勤奋自强”的校训出名。如今,学校占地从原先的50亩扩大到355亩,拥有教学班130个,学生由当初的不足百人扩充到8000余人,教职工近500人。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教职工宿舍、学生公寓等楼舍17幢、学生餐厅3个,校舍建筑面积已达120000平方米,学校规模目前廊坊最大。同时,投资近2000万元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目前,学校拥有理化生实验室16个,使用全国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廊坊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水平;拥有交互式校园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各一套、微机房4个(学生用机200余台)、语音室6个、电子备课室3个、多功能电教室4个,卫生室3个;拥有篮球运动场16个、排球场4个,各种体育设施齐备。建筑面积8417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学生们又将得到一座提供知识琼浆的甘泉。

创建一流队伍,打造品牌一中

翻开永清一中光辉的历史长卷,其中一页显得格外光彩夺目:1992年至今,学校高考上线人数连续15年在廊坊市夺冠,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永清一中2003年廊坊市文科状元蔡莹被北京大学录取;2005廊坊市文科状元张珊又被北京大学录取;2006年赵秀川又获廊坊市文科状元。2010年廊坊市理科状元许春阳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且近几年高考中,永清一中重点和本科上线率继续保持全市重点中学领先地位。永清一中成功的“秘诀”何在?

“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班子是学校工作的中枢,只有一支坚强有力、团结协作、凝聚实干、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干部队伍,才能使学校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敢为人先。永清一中不断调整领导班子,一批批品德高尚、执着事业、年富力强、有着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被选进了领导班子。并对班子每一位成员提出了思想过硬、工作过硬、作风过硬的“三过硬”标准,制定出政治上不搞特权、工作上不搞武断、生活上不搞特殊的“约法三章”,使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增强了拼搏进取、创优争先的改革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永清一中的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的劲头。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年轻教师不断补充进来,学校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们的办法是“内培、外引、走出去、请进来”。在内培上,他们实施“教师基本素质培训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计划”等措施。每年对新招聘的教师,在开学前进行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永清一中教学文件,进行学生管理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讲座,组织听老师讲示范课,进行备课辅导,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上合格课。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提高学历,同时开展了传、帮、带活动,骨干教师随堂听课、随堂指导。此外,学校还加强教学视导和平时的课堂常规检查,开展了课堂评估、评优质课等活动,通过全校上下团结协作,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批在教学工作中挑起了大梁。在永清一中,有一部被广大干部师生称作“法宝”的《教育教学规程》,可以说是一部较为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05年校长张润国到任永清一中,他明确提出了各项优惠条件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指导思想,在永清一中《教育教学规程》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又先后制定出《永清一中基础年级考核奖励办法》、《永清一中毕业班考核奖励办法》、《永清一中末位淘汰制实施细则》。由此广泛地引入了激励竞争机制,使得每名教师肩上都有了压力,工作热情和教学才智全部被激发出来,人人比学习、人人比工作、人人比奉献的“比、学、赶、超”之风空前高涨。

如果要深层次探究永清一中打造高品位教师队伍的秘密,那么培植各学科领域的教研高手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多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去先进学校考察学习,回来后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先后总结出“五步教学法”、“目录教学法”、《课堂提问八原则》、《试卷讲评课要求》、《对题课要求》、《板书设计要求》等多项新教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规范,效果非常明显。多年来,永清一中已涌现出韩益民等8名全国优秀教师,王振河、苗福增等22名省级优秀教师,靳西领、钟文钊、张会君等36名市级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先进教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永清一中成就辉煌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永清一中档案室里,存放着存实学堂的创建始末、存实学堂教师及历届毕业生记录表、永清一中80周年校庆等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其中有一本“名人录”,里面详细记载了部分老毕业生庆祝母校80年校庆时留下的签名和通讯地址等情况,还收藏了一些毕业生发来的贺信。在这些人当中,有的年近古稀,有的正值英年,有的生活在国内,有的旅居海外,其中不乏一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教授。比较有名的如: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郑栋、曾到法国讲学的河北师大教授王振昌等。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永清一中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1.8万名,他们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遍布五湖四海,艳如桃李,灿若群星。

坚持育人为本,营建诚信一中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年来,永清一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育人德为先,育德促育人”的宗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法 制纪律教育,积极推进德育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确保德育工作做到实处,学校一方面将德育工作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引导全体教职工增强德育意识,营造了守土有责、人人关心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一方面创新载体,丰富活动,把德育有效融入学生教育管理之中。利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及历史、美术等学科,向学生进行分层次系统的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并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及《孝经》中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编印成册下发全体学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材,由专业教师授课、通过讲解、分析、讨论、背诵、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学校长期开展“四JING”(即安静、干净、尊敬、竞争)“六爱”(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孝敬父母标兵、百名孝星”评选、“孝敬父母,从今天做起”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落实在日常言行细微之处。我校始终坚持升旗制度,唱国歌、升国旗、在国旗讲话、深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永清一中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节约型校园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春雨助学募捐、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组织学生听胡春航事迹报告会,播放洪战辉艰辛求学感人事迹,让全校师生观看学生。同时,学校加强传统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三月份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庆七一演唱会,教师节学校召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招生及表彰大会;迎元旦联欢会,并组织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对考入的新生组织两周军训。从军校聘请高级教官,开设军事课,队列表演、举行阅兵式等,还定期组织“军营一日”活动,使同 学树立了国防观念,增强了国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请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法院的同志到校为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哀悼先烈、庄严宣誓,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他们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从河北师大聘任两名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并开了心理咨询处,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创办《心理导航》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在学生中出现的自卑、早恋、厌学、学习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而,保证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学期分年级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要求和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总体的通报和个别的沟通,消除家长误解,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并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永清一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激发学生不断进步,搭建成长的平台,每年都与县直工委一起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在入党积极分子中择优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据统计,近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986名,386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和谐一中

多年来,永清一中致力于打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并以此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激发办学活力。漫步于永清一中校区,各种观赏树木郁郁葱葱,摇曳多姿,数百个五彩的花坛与如茵的绿地互相映衬,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笔直宽阔的文苑路上一座过街天桥如彩虹横卧,将东西两院连为整体,与错落有致的楼群完美统一,令人耳目一新。从2002年起,学校先后投资400万元完成校园硬化、绿化、净化和亮化工程,硬化校园60000平方米,绿 化面积11000平方米,种植各类观赏树木300棵,设置华灯30盏和各种路灯100余盏。在这样一座环境幽雅的现代化的校园中,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和求知的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校园中,2号教学楼上醒目的“明德、博文、勤奋、自强”校训,每天都在激励着师生们发奋创新、为校增光;楼宇内悬挂的名人伟人画像、名言警句、文明用语,又时刻鞭策着广大师生;校内大大小小的文娱活动、体育赛事更是让师生们各显其才、各领风骚。学校还设置了教师形象展示台和文明监督岗,并发挥学校报刊、橱窗、板报的宣传作用,做到内容丰富高雅,且常换常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时刻影响学生的言行,鼓舞学生拼搏奋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爱护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永清一中打造良好育人环境的核心。在这里,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不受歧视,不被称为“差等生”,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帮助,而且还有参评各类优秀的权利;在这里,学生同校长和教师一样,统一佩戴胸卡,共同参与值班、值日等学校日常管理;在这里,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可随时通过“校长意见箱”对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有专门救助贫困学生的制度,视不同情况可减、缓、免学费,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校长负责向社会联系救助;在这里,洗浴中心、商场、诊所等一应俱全,每个学校还专门设置车辆接送外地学生回家返校。

2012年1月县委选派了年富力强的梁庆东担任校长,他以“热爱永中,振兴永中”为己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规范管理,现如今在永清一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里的和谐与温馨,给你一种到家的感觉。在永清一中,学生生活快乐、相处融洽,时时刻刻都在健康茁壮地成长。

第五篇:百年沧桑南城一中110年华诞

百年沧桑百年砥砺铸就新辉煌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校庆庆典

从风雨中走来,历经无数沧桑与砥砺的我校终于迎来了一百一十周年华诞。12月31日上午,我校110周年校庆盛典在校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参加盛典的有中共南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菊莲,副县长吴薇,县教育局局长王志勇等及我校全体师生四千多人。

9时整,全体宾客和师生就座,会场上礼炮齐鸣,鼓乐震天,隆重的庆典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首先吴县长代表县政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对我校110周年校庆表示了祝贺,肯定了我校长期以来为南城教育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对我校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庆典会上,丁校长展示了原江西省委书记、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万绍芬为我校110周年题写的贺词,宣读了我校57届高中毕业生,著名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写来的贺信。学生代表、老师代表也在会上作了发言。接着丁校长作了主旨讲话,丁校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我校110年峥嵘而辉煌的建校史,总结了我校110年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丁校长表示,南城一中全校教师一定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尽心尽力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厚望。他还立足我校校情,展望了我校美好的未来。仪式结束前,陈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我校的百年成就,勉励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为开创美好未来,再创一中辉煌而奋斗。

庆典会之后,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师生们登台献艺,用欢乐的舞蹈、嘹亮的歌声、诙谐幽默的小品庆贺母校110周年庆典,为母校送上真挚的祝福。台上歌舞飞扬,精彩纷呈;场下掌声迭起,全场沉浸在一百一十年校庆的喜悦之中。“薪火相传”将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一中人继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的愿景。

庆典现场彩旗飘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到处弥漫着浓厚的喜庆氛围。盛装的南城一中在红地毯、彩旗的装扮下显得光彩夺目。这将是我校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机遇!南城一中经历了沧桑巨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回顾过去,弦歌不绝,历经风雨而桃李芬芳;展望未来,蓝图已绘,百年名校将再创辉煌。(办公室)

下载百年一中赞(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年一中赞(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莆田一中百年校庆贺词1[最终定稿]

    尊敬的莆田一中老师、领导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莆田一中百年校庆.在这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之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诗歌:百年先锋赞(5篇范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诗歌:百年先锋赞饶国书最夺目,是党旗那片鲜红;党的先进性:在防疫前线,在抗洪救灾;在森林火场,在矿山抢险;在南极科考,在航天发射……都有他们身影。他们是......

    庆典赋——贺芦台一中百年校庆

    庆典赋贺芦台一中百年校庆 天高见祥瑞,感丽日之和风;地厚存幽深,育满眼之葱翠。 渤海之滨,聚紫气岚风于佳地;蓟运河畔,汇师生庆典于芦台。和时代发展之步履,怀育人成才之佳梦。忆古......

    省会老乡会支持张家口一中百年校庆倡议

    河北省会张家口同乡会文件 冀张乡字【2015】第1号 ————————————————————————————— 关于支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百年校庆活动的倡议 尊敬的省会......

    在市一中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同志们、朋友们: 金秋十月庆盛事,卫水扬波迎佳宾。在全市人民满怀豪情,喜迎党的xx大胜利召开和200x年“农行怀”全国跳伞锦标赛暨冠军赛刚刚闭......

    在市一中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推荐5篇)

    在市一中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同志们、朋友们:金秋十月庆盛事,卫水扬波迎佳宾。在全市人民满怀豪情,喜迎党的xx大胜利召开和200x年“农行怀”全国跳......

    在市一中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大全五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同志们、朋友们:金秋十月庆盛事,卫水扬波迎佳宾,在市一中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在全市人民满怀豪情,喜迎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和2002年“农行怀”全国......

    百年经典

    百年经典-- CD-2 长城谣 01. 长城谣(中央歌舞剧院)3:06 03. 卖报歌(少年广播合唱团)4:34 05. 保卫黄河(中央乐团)2:45 07. 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合唱队)4:54 09. 游击队歌(总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