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时间:2019-05-14 19: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

点认识

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已近在咫尺,但很多考生却仍未准确好,尤其是对于申论文章的写作,仍处于懵懂状态,申论主要考察考生如何阅读信息和提炼信息,总结信息的能力,申论的备考需要长期的积累与积淀,望各位考生跟着华图小编做好知识储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里谈几点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的低成本吸引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现在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驱动力明显减弱,正面临高中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两头挤压。同时,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率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现在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需求方面看,以往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境外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高涨带动的。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直艰难曲折,国际贸易更是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处在调整减速期,大量低端产能又不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而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水平上的动态均衡,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超过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结构也随之加快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型转向追求质量型,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供给结构仍然主要重视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有不少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居民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近几年,我国居民境外购物和跨境网购每年达数万亿元。居民对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供给缺口也很大。这充分说明,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也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据世界银行研究,1960年全球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截至2008年,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余的都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基本原因就是没有实现上述根本性转变。现在,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源头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不少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这也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具体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质量的提高。适应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应当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既不断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改善、丰富人民生活,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升级,反过来催生新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促进,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在高速增长阶段,重速度轻质量是一个通病。当前,商品和服务质量不适应国内外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明显的短板。不经历一场深刻的质量变革,高质量发展便难以实现。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各行各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增加用于提高质量的科研和生产投入,加强企业、行业的质量管理,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中国制造和服务成为高质量的标志,显著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

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以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并表现为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国家税收的持续增加和劳动就业不断扩大。但在高速增长阶段,伴随着粗放型增长模式的是投入产出的较低效率,突出表现是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导致杠杆率大幅提高,低效甚至无效投资和产出的比重上升,金融风险随之不断积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场深刻的效率变革。一是着力解决实体经济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三大失衡,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调整存量、减少低质无效供给,做优增量、扩大优质高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整体效率。二是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三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经济的结构效率。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随着技术革命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历史,从而不断促进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发展,带来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阶梯上持续向中高端攀升。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创新之所以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作为“乘数”作用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上去的。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但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数量优势和物质资源大量投入。2012年以来,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连续出现总量和比重双下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源大量投入也遇到“天花板”。与此同时,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既提供了机遇也形成了倒逼。没有深刻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都难以实现。推进动力变革,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质量优势转换。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更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工业化是时间压缩型的(西方国家用了二百多年,我国只用了几十年),因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绿色低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也使我们现在有条件加快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出行等绿色消费方式,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源于重大经济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循环阻塞。许多国家受严重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定宏观杠杆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同过去30多年一样,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依然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来看,虽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但有些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则与导致资源错配的体制机制弊端密切相关。表现为三大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必须靠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改革,高水平的开放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在共享发展成果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上,先后使7亿人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充分调动绝大多数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的必要条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再分配调节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发展既然是一个阶段,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是长期任务,但应把阶段性目标分解为年度任务,从当前抓起,稳步推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7日 07 版)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ha.huatu.com)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第二篇: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里谈几点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的低成本吸引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现在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驱动力明显减弱,正面临高中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两头挤压。同时,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率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现在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需求方面看,以往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境外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高涨带动的。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直艰难曲折,国际贸易更是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处在调整减速期,大量低端产能又不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而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水平上的动态均衡,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超过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结构也随之加快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型转向追求质量型,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供给结构仍然主要重视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有不少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居民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近几年,我国居民境外购物和跨境网购每年达数万亿元。居民对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供给缺口也很大。这充分说明,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也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据世界银行研究,1960年全球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截至2008年,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余的都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基本原因就是没有实现上述根本性转变。现在,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源头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不少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这也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具体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质量的提高。适应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应当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既不断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改善、丰富人民生活,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升级,反过来催生新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促进,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在高速增长阶段,重速度轻质量是一个通病。当前,商品和服务质量不适应国内外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明显的短板。不经历一场深刻的质量变革,高质量发展便难以实现。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各行各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增加用于提高质量的科研和生产投入,加强企业、行业的质量管理,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中国制造和服务成为高质量的标志,显著增强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

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本质要求就是以最小的生产要素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并表现为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国家税收的持续增加和劳动就业不断扩大。但在高速增长阶段,伴随着粗放型增长模式的是投入产出的较低效率,突出表现是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导致杠杆率大幅提高,低效甚至无效投资和产出的比重上升,金融风险随之不断积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场深刻的效率变革。一是着力解决实体经济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三大失衡,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调整存量、减少低质无效供给,做优增量、扩大优质高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整体效率。二是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三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经济的结构效率。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随着技术革命不断优化和升级的历史,从而不断促进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发展,带来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阶梯上持续向中高端攀升。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创新之所以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作为“乘数”作用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上去的。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但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数量优势和物质资源大量投入。2012年以来,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连续出现总量和比重双下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源大量投入也遇到“天花板”。与此同时,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既提供了机遇也形成了倒逼。没有深刻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都难以实现。推进动力变革,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质量优势转换。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更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工业化是时间压缩型的(西方国家用了二百多年,我国只用了几十年),因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绿色低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也使我们现在有条件加快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出行等绿色消费方式,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源于重大经济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循环阻塞。许多国家受严重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定宏观杠杆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同过去30多年一样,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依然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来看,虽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但有些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则与导致资源错配的体制机制弊端密切相关。表现为三大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源就在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必须靠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才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改革,高水平的开放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在共享发展成果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上,先后使7亿人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充分调动绝大多数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的必要条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再分配调节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发展既然是一个阶段,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是长期任务,但应把阶段性目标分解为任务,从当前抓起,稳步推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

第三篇: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绿色经济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绿色经济

背景链接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却留下许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

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水污染会使渔业生产率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会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我们必须从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负责的高度,唤起对保护资源环境的高度自觉和警醒;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而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是正相关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两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等并没有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2017年,我国将第46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设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全社会倍加珍惜和爱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生活,倡导绿色发展,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生存家园。

2017年10月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申论范文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齐肩并行

人们常说,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如果只注意治理已经出现的污染,不从源头抓起,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陷入防不胜防的恶性循环。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也是对国际治理污染经验的借鉴。环境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但究其实质而言,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环保也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每个市民、每家企业的利益都休戚相关。若是个人、企业可以共同参与,市政府能够有效

管理,环境问题不仅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甚至还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考察世界许多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历史,都经历过一个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到“源头防治”的过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必须从发展方式上找根源,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切实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全面控制污染物产生。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和动力,借此机会加强企业的污染防治,内化环境成本,不但让守法企业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另外通过整治散、乱、污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大大提升了这些行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但必须看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环境污染防治压力还很大。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必须坚持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经济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一体化。

因此,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齐肩并行,必须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根本之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资源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此外,在申论另一题型——贯彻执行题中:

包括常规文种及创新文种两类,常规文种会重复考查,而创新文种再次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对于这两类文种的格式,我们需依据考试规律区别对待。

(一)常规文种

常规文种指老生常谈的文种,如发言稿、倡议书、书信等,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且在机关单位中也会经常使用,其行文格式都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且经过系统学习之后大家都会有基本了解,此类文种不多,因此需要熟记。

(二)创新文种

创新文种一般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如导言、编者按、备询要点等,很多考生看到此类文种容易发怵,因为不了解格式,怕因写错丢掉很多分数,而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发现,此

类文种的考查往往会对格式做弱化处理,在题干或要求中通常会提示不需要书写格式,重点考查的是大家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近几年此类文种出现的概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因格式错误而丢分,更重要的还是要掌握梳理材料得要点的能力。

第四篇:2018国考面试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2018国考面试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里谈几点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的低成本吸引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现在我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要素低成本的吸引力、驱动力明显减弱,正面临高中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两头挤压。同时,我国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依靠要素低成本的粗放型、低效率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持续,现在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需求方面看,以往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境外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高涨带动的。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直艰难曲折,国际贸易更是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国内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也处在调整减速期,大量低端产能又不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因而许多生产能力无法在市场实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水平上的动态均衡,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经济发展方面集中表现为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超过投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结构也随之加快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型转向追求质量型,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供给结构仍然主要重视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因此,一方面有不少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居民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近几年,我国居民境外购物和跨境网购每年达数万亿元。居民对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供给缺口也很大。这充分说明,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也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从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这一根本性转变。据世界银行研究,1960年全球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截至2008年,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余的都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基本原因就是没有实现上述根本性转变。现在,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源头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不少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这也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具体说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义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创新之所以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作为“乘数”作用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上去的。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但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数量优势和物质资源大量投入。2012年以来,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连续出现总量和比重双下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资源大量投入也遇到“天花板”。与此同时,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既提供了机遇也形成了倒逼。没有深刻的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都难以实现。推进动力变革,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质量优势转换。

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源于重大经济关系严重失调,经济循环阻塞。许多国家受严重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长期徘徊不前。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定宏观杠杆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在共享发展成果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上,先后使7亿人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充分调动绝大多数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的必要条件。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再分配调节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发展既然是一个阶段,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是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是长期任务,但应把阶段性目标分解为任务,从当前抓起,稳步推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的高昂精神状态奋力推进各项工作。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17日 07 版)

第五篇: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背景链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约300万名普查人员将对中国1000多万户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约6000万名个体经营户进行入户登记。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这次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之一,同时又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经济普查。

[权威论述]

普查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积极利用普查获取的最新数据,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参考依据。及时发布和提供统计数据,大力促进信息共享,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和深度开发利用。

——国务院副总理 张高丽

开展经济普查,对于更好地把握改革发展全局,努力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做好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工作,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副总理 张高丽

搞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科学盘点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

【标准表述】

经济普查是我国5年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摸清“家底”、掌握国情国力而采取的有效方法。通过普查得到的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貌的信息,能够为国家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

[意义]

搞好摸清“家底”的经济普查是国家与百姓的双赢,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老百姓。因为经济普查得到的数据最终将用于国家的决策,而国家的每项重大决策都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开展经济普查,是履行政府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统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经济各类主体。

开展经济普查,是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推进统计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今后开展各类统计调查乃至实行电子政务提供抽样框架和参照系;为今后做好周期性普查与经常性抽样调查的衔接摸索经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重要性]

服务于各级党政部门宏观决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必须掌握和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国情国力、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需要通过普查取得在常规统计调查中难以取得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全面、准确地提供给各级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为宏观决策服务。

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位和生存,需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结构和布局等信息,了解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信息等,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注程度。

服务于统计基础工作。充分利用普查资料,为搞好定期调查和开展抽样调查奠定基础。[措施]

一是要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普查区电子地图;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三是要加强宣传工作。各级普查机构应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要广泛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下载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河南公务员申论热点9

    2018河南公务员申论热点:网络管理 在201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作为考生们的一大难关,需要考生们多加日常积累和总结,而且还要有灵性,所以我们华图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共享经济

    2018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共享经济 【关键词】 共享 单车 经济 【热点背景】 冯先生向法院起诉称,今年1月28日21时左右,他从地铁八通线中国传媒大学站出站,通过手机扫......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背景链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约300万名普查......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经济普查 【背景链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从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约300万名普查人员将对中国100......

    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年度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确保公共安全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追求【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意见》提出,要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

    af-xspu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精选五篇]

    、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201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来源: http://www.xiexiebang.com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