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全县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县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政府引导性投入效应难以对各个层次上的企业发挥作用。
(三)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少,特别是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中科技人才更少,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以及咨询、招标、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综合服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已经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有难度。如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虽财政、科技部门已作了广泛的宣传,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比较困难,在部分企业不易落实。
二、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增强县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力量。引导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向,建立追踪问效机制,明确支持重点,优先投向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研发和公共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文献、数据等基础共享平台建设,切实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既要用足用好政策,又要有不等不靠的意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针对研发规划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设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着重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通过政府设立启动资金,成立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吸引国际性专业性投资公司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共同投资。逐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融资的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县场提供中介服务,培育有潜质的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并扶持上县,实现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的融资。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项目贷款提供金融风险支持。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尽快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建立和完善研发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推进科技兴县战略的主要抓手。
整合我县现有的科技公共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已有设备的最大效益,变资源的部门所有、单位所有为社会共有,为我县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尽快设立科技平台运行补贴专项资金,由财政对有关平台的运行经费先给予一定年限的补贴,到期后实现县场化运作。
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提高其承接从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和服务的能力。加快培育技术县场及金融、会计、法律、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大科技创业孵化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力度,为我县的科技创新提供较好的载体和运作平台。
(四)加强知识产权等项工作,重视创建企业无形资产。引导企业尽快实施知识产权等项工作推进计划,采取专利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策略,发挥其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保护和服务支撑体系,增强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的协调管理,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运用能力。引导骨干企业以形成专利为目标的自主创新,促进其专利类型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向发明专利转变,专利申请从注重国内向内外并重转变,对其发明专利、国外专利的申报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推动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的工作机制,及时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技术标准。鼓励企业争取参加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县场制高点和主动权。引导扶持广大中小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基础和操作平台。
建立完善有利于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的机制,利用财税、金融等手段为企业开辟优秀品牌绿色通道。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经营模式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实现技术、资本和品牌资源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五)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
采用柔性策略和优厚条件吸引有专长、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人才来连创业、工作。对于投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引进,采取不同的形式。政府把有限的资源用来吸引投资创业型人才,而技术管理型人才由企业自主选择,促进企业引进急需的技术骨干,勇于打破常规,高薪聘用。引导企业制定人力资本入股策略,采用股权、期权等激励措施更好地留住人才,使他们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到一起,长期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招商选技,招商引才,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有目的地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壮大我县科研力量。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引导企业与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面的有成效的合作,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工人型专家”和技术创新能手,适时组织企业间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对其成果显著者,给予重奖,并与技术职务晋升和提升工资挂钩,营造全员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创新人才的群体。
推动企业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它社会科技资源紧密结合,打破现有的体制分割和隶属关系的界限,以课题为纽带,以行业领军人物为核心,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创造产学研连结的人才流动新模式。
(六)提高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扩张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通过计划引导、政策扶持、产学研联合等措施,切实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批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产学研联合体,培育、引进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充分运用本县优势产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主导产品的产业群,尽快形成技术和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带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运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在工艺改进创新、技术装备改造、产品升级换代、能耗污染减少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二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
滕州市地处山东省南部,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科圣”墨子的故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努力构筑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0.7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增长23.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第三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一、坚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优化科技事业的发展环境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科技进步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兴市”作为重大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科技长入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科技目标责任制。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以一把手为主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科技成果推广联系点制度,35名市级领导和6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1—2个村或企业作为科技帮包对象;同时强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奖;实行领导干部重大科技项目帮包责任制,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效 1
益显著的科技项目,领导精力和财政优先支持,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实施好、进展快的帮包责任人及法人重奖。三是实行专家科技顾问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按照“一个专家建立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优势产业,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山农大的两位教授担任科技副市长,两位院士和1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市科技顾问。通过优化环境和服务,把专家的教学、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吸引到滕州。山东农科院研究员孙慧生二十年如一日帮助指导我市马铃薯生产,建立形成了省级科技特色园;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多年来在我市进行小麦精播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市87万亩小麦单产达931斤。银丰化工公司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先后开发新产品16项,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6项,成为我市利税大户。同时我们还聘请市内110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多元参与的新型科技投入体制。市财政坚持优先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增长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
二、突出科技的现实转化,构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立足构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载体,强化科技引导,对农业影响大、效益明显、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给予连续重点支持。为把马铃薯产业培植成为强势产业,先后实施科技计划26项,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投资1650万元,建立了生物组培中心和配套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今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50万亩,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纯收入4602元。为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加强科技项目的后备培养和龙头企业的持续技术开发,先后9次立项,扶持资金60多万元,筛选出白硬冬2号等优良品种,我市被列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县(市)。投入技改资金1.3亿元,培植壮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东谷面粉、益康食品、春藤肉制品等一批工艺先进的骨干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山东盈泰食品公司,去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216个,养殖户年纯收益万元以上。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科技发展的反哺和推动能力。一是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选择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环保节能等产业重点发展,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发
展活力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膨胀规模,带动相关企业尽快形成产业化。全市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二是实施“科技联姻”工程,加速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与20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实施科技项目75项,其中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取得科技成果86项,获得省科技奖励12项。三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严格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对新建国家、省技术开发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科研开发补助。全市建立厂办科研机构9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自主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76%,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达3.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以上。
3.完善示范带动机制,大力构建科技发展示范平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规划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39个,完成投资7亿余元。积极培植科技“高税”示范,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技术创新度高的企业,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形成26家技术实力较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企业。建立完善党员科技帮带机制,在农民党员中评选出万名政治觉悟高、具有专业特长、技术能力较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优选出千名“科技明星”,给予表彰奖励。全市1.3万名有技术优势的党员,与16万户农民结成了帮带对子。农民党员薛冰利用养殖新技术致富后,与周围16户农民结成帮带对子,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农户年均收入增加6000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科技人才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开发的政策,鼓励技术、成果等生产要素以30%以上的股份参与资产、收益分配;实行重奖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市财政投入2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功人员,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享受政府津贴;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氛围。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启动了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先后引进日本、荷兰、以色列等20余名国外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开发;聘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位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全市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520人。目前全市具有专
业技术人才达到47672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培养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5名。同时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训的重点,建立了集科技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教于一体的市、镇(街)、村(居)、家庭四级科技培训网络,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点1169处。先后培训农民30余万人,其中有1.07万人考取了国家农民专业技术资格“绿色证书”。
第三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关
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
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
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
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
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第四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陈圣,闫昱,熊泉,雷雳,张建,吴黄军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大力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他们最先进的东西。因此,只有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知名品牌,形成自主创新雄厚的技术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国际地位;知识产权;人才;政策体系;技术
一、引言
研发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在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数据上。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企业都拥有大量发明专利,如:IBM公司2000年有2886件发明专利,2001年增至3411件,2002年为3289件。
我国企业2000年全国企业职务发明专利为1061件,2002年为1461件,即在2002年我们全国专利总额只占到IBM一家企业当年专利数的44%。这表明,我们自主创新之路还任重道远。
除专利外,我国每年科技成果约有3万项,但只有20%的成果能转化为生产力,而能形成产业规模的极少,只有5%。重要的不仅在于成果数和专利数的多少,更要看这些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以提高一国经济的科技含量。
看到这些我们国家与国际上的差距,那我们应当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最重要资源。其来源有如下三种:
第一,需要培养人才。主要是通过研发实战提高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研发成果才更易于向商品转化。
第二,注重招聘外来人才。这是壮大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更是外来经验“为我所用”的捷径。美国在战后20年间引进了外来高科技人才达40多万人,其中华裔占1/3。硅谷有7000多家高技术公司,其中约有2000家由华裔创办或经营。难怪有人甚至认为:没有中国人,硅谷就不成其为硅谷。
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争夺战国际化、白热化形势的紧迫性,我们必须有力地创造真正能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客观环境,以吸引强国战略所需的有用之才。否则,人才流失要比有形资产流失带来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第三,企业通过并购或战略联盟形式不只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还要想到这是获得被兼并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成本最低的办法。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过收购休斯电子公司,以及其它很多公司,获得了大量有用人才。
(二);加强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
对于企业创新的鼓励措施有关国家的政策体系,那么其重点就是如何去完善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
第一,加大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力度。在我国,企业创新的资金几乎完全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小型企业创新经费中政府资金约占3.7%,中型企业为3.4%,大型企业为3.2%。
以上数据很明显的说明了国内企业创新的难度之大,严重缺乏政府有关政策体系的支持。第二,人才政策。在影响企业创新的诸多因数中,人才排在第一位,包括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素质人才。那么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虽然有把创新做为重点,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过落实。就我们国家的学生而言,几乎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各种考勤制度中也几乎看不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
加大企业中对人才的奖励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最重要,其次是盈利提成,再次是提拔和一次性奖励。也有企业认为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是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主要因素。但目前企业采取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是增加固定收入和奖金(或提成)。
第三,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降低对企业专利保护的税收,鼓励企业对公司专利的申请保护。
(三);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企业面临全面竞争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和下降趋势,分化、调整、改组加剧,大型化、规模化和小型化、专业化竞相发展,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或“再次创业”的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适应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适应温饱型消费向满足小康型多层次、多元化、富于变化、选择性强的需求转变;生产与投资的关系从适应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增长和技术设备大规模更新的需求转变;产业结构变动率大大提高,工业
化开始进入高加工度产业主导阶段,新兴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一个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调整适应期,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急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有这些表明,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
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不能把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或单纯的技术活动,而要正确把握技术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应用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全过程。正因为如此,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是各类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就工业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核心是技术创新。因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的市场,都有赖于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而且也是目前有些处于困难的传统产业的振兴之路。无论国内国外,都不乏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以质取胜的成功事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实现二次创新。从浙江乃至全国企业的现实条件来看,主要途径应是引进再创新。即使是国外大企业,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不可能都居于领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购买其它公司的专长技术,进而再创新的策略。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企业而不同,如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中出现的“组合创新”,也是一种好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为主,从获取信息、选择产品着手,寻求技术源,把技术、资金和生产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完成创新过程,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企业技术创新要解决好能力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既要有资金、技术等投入的能力,有创新的人才;更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等。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政府要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的融资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实施必要的政策优惠,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价值标准和落后习俗,形成鼓励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加强企业创新的动力
动力制导系统包括:制度推力、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企业家创新意识与精神、企业生存压力、市场需求。
两个动力
动力一:业务与技术融合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正成为创新的首要途径。80%的中国企业认识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至关重要,但只有51%的企业认为他们成功地把技术融合于广泛的领域。很多企业仍然在为有效地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而绞尽脑汁。这一融合差距(29%)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广泛存在的(34%)。
如前面提到的,许多中国企业实施了ERP等系统,并提高了运营效率。但IBM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并未充分发挥ERP的优势。人们大都把ERP定位为IT项目,却对业务方面的需求关
注不足。因此,技术系统与业务战略、业务模式之间缺乏联系,成为中国企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难以缩小融合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具备必要技能的人才。一家中国家具零售企业试图开展在线销售活动,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我们的能力不够。我们有零售业务专家,也有一些懂信息技术的人,但我们找不到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来实施这个项目。动力二:由内而外的协作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有效的创新必须走出企业的研发部门,向业务伙伴、客户甚至整个产业生态链延伸。中外企业CEO们对协作重要性的看法主要有两点:首先,内部协作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其次,外部协作意义重大,创新思维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外部,当然其意义远不止如此。
无论何种情况,凡是两家或多家企业通力合作达到共赢的做法都被称为协作。而且,协作的领域也不仅限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实际上,中国的CEO们不仅重视外部协作,还把企业内部跨部门、跨职能的协作视作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对此感触尤深,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所有制结构时,内部的协作尤其重要,很多企业在积极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加强内部协作,实现全公司更有效的运营。
创新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里是一个企业运行的核心问题。提升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在提高我国处于国际上的地位,落实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第五篇:以标准化工作创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标准化工作创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内蒙古一机集团 张宏志 齐学会
一机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机集团在科研、技术、生产、营销等各方面,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雄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随着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一机集团逐步建立起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步入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0012-1计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委批准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被国防科工委确定为“国防科技工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创新先导型企业”和“自主创新名牌企业”。
一机集团在经营建设和生产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目标,积极加强标准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公司实现持续协调稳健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一机集团先后被评为兵器行业和包头市的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在中国兵器行业被树为标准化领军企业。
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标准化是促进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有序生产的技术法规,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企业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 1 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一样,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职能,它既服务于其它各系统,同时又是其它系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把标准化工作同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有序高效。一机集团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1、推进全面标准管理,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创建科学的标准管理环境
标准制定是企业标准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只有结合科研生产活动适时制定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才能规范企业的各项技术行为和管理行为。一机集团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内容相互协调的企业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加以规范、控制,为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等各项经营活动创造了标准控制下的科学管理环境,促进了“物”、“事”、“人”的同步互动发展。技术标准以产品、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事项为主,规范和指导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管理标准以产品研发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等为重点,规范各项管理活动;工作标准以与产品研发、制造和经营有关的岗位工作为主,包括领导干部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技能人员岗位等,规范人的行为。到目前为止公司制定(包括修订)企业标准共2470多项,其中技术标准1380项、管理标准370项、工作标准720项。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各类标准的贯彻实施,确定了产品研制生产的技术状态、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明确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2、建立健全标准化组织机构,为有效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基本保证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活动,涉及到企业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组织机构,才能发挥系统管理职能,有效开展标准化工作。为适应公司相关多元专业化战略及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加强标准化系统管理,一机集团建立了“一个委员会、两个网”的标准化组织机构:一是成立了由公司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管理主管领导任副主任委员的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统一管理公司的标准化工作;企业标准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日常管理。二是设立了专职标准化部门,在企业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统一对各类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与检查管理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考核。三是建立了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指挥下的专(兼)职标准化员网和专(兼)职标准资料员网。公司现有专职标准化技术人员20多人,兼职标准化技术人员40多人,形成了归属明确、权责统一、管理严格、流转畅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一支强有力的标准化队伍,为一机集团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制定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为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规范标准化管理要求,公司制定完善了相关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标准,如:《企业标准化管理总则》、标准化委员会及其各组成部门工作职责、专(兼)职标准化员网管理条例和专(兼)职标准资料员网管理条例等,并将公司标准化组织机构的构成、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等纳入企业管理标准加以明确。随着公司相关多元化专业战略的实施,公司进行了多个子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建立了独立法人管理模式,为适应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各类民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办法,用于指导民品研制的标准化工作,使民品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几年来共制(修)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20多项,基本涵盖企业标准化各项业务工作,为一机集团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4、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公司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各项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使各级各类标准和制度在公司产品研制及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环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公司建立了标准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检查与考核办法》,并由公司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以日常、不定期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有关单位贯彻实施标准和标准化文件、制度等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公司对直属单位的绩效考核。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提高了各部门各类人员贯彻标准的自觉性,而且通过监督检查,找出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定措施加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结合企业科研生产,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条件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以标准化技术管理为前提,以标准化技术服务为核心的系统工程。一机集团紧紧围绕产品研制生产、制造技术研究、工艺改进与创新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重点从标准化预先研究、标准化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标准贯彻实施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标准化技术工作,为一机集团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标准化平台。
1、加强标准化科研,不断推进科技成果的标准转化
标准化科研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将成熟技术或研究成果固化下来转化为标准、规范相关要求的活动。多年来一机集团十分重视标准化科研,不断加强标准化科研管理,重点从规范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开展标准化科研,以标准的形式固化先进技术、成熟经验和优秀成果,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专利技术的标准转化,为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搭建平台。先后完成国家级、行业级标准化科研项目160多项,形成390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其中有8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这些标准的制定实施,为企业及行业产品开发、技术设计、生产制造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在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产品技术水平。不仅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 很大贡献。
2、开展标准化预先研究,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造前提条件 标准化预研主要是以国家和行业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贯标、采标和标准化发展要求为依据,应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开展的产品、工艺和材料标准化先期研究工作。一机集团结合新产品研制生产,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预研,主要从技术标准开发、重大标准实施方案研究、标准数字化资源开发、优选和压缩品种规格研究、通用工艺研究、指导产品设计制造用技术手册编制和标准化技术事项的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前提条件。累计完成标准化预先研究项目19项(其中行业级6项、一机集团级13项),形成指导产品设计制造用技术手册8项,标准数字化资源信息库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技术标准150项。上述成果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加大标准贯彻实施力度,提高公司标准化整体水平
贯彻实施与公司产品研制、生产经营有关的各级各类标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标准贯彻实施工作做不好,即使有健全完善的标准体 系和先进的标准,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标准贯彻实施力度,充分发挥标准在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由于一机集团产品品种多,涉及标准数量巨大,为了加强各级各类标准贯彻的有效性、针对性,在新标准实施前,首先由标准化部门进行认真把关,做好新标准技术分析和新旧标准对照,确定标准实施方式、实施要求等,最终形成实施方案下发宣贯。为方便设计、工艺人员使用,将公司所采用的大量上级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对用量大、查阅频繁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并对标准内容进行适当剪裁,保留主要常用内容汇编成册,形成标准汇编手册,如:《标准件手册》、《液压件手册》、《材料手册》、《工装夹具零部件手册》等,该方法将集中贯标与有效贯标融为一体,为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相关人员提供了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科研设计、工艺技术、生产准备及物供采购等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加快了生产进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开展 “三化”设计标准化研究,为实现产品组合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产品和工艺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简称“三化”)设计是节省研制经费、降低研制风险、缩短研制周期、形成规模经济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稳步提高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一机集团十分重视“三化”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开展产品“三化”研究,将含有核心技术、能够在系列产品间实现通用,并在后续变形产品开发时具有生命力的组件或部件,按独立的通用产品进行设计和管理;将多个产品借用的具有较高借用频次、通用性较强的零部件,按标准件进行管理。几年来,共形成按独立产品管理的产品通用件80多项,按标准件管理的产品通用件120多项,提高了产品标准化系数,简化了管理程序。二是开展通用工艺研究,组织编制了《通用工艺规程编制管 理办法》,根据公司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将结构相似、工艺过程相同、工艺基准一致、所用设备相同和工艺装备类似的同族零件,共用同一工艺规程,解决了工艺设计周期长和工艺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减少工艺准备中的大量重复劳动。三是开展组合工艺装备研究,夹具、模具是机械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组合夹具、模具是通用性很广的夹具、模具,而且具有很多优点,如生产周期短、利用率高,可组装成专用夹具、模具,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经济性非常好。夹具、模具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节约了工艺准备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加强标准化自身建设,提高标准化技术服务能力
1、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
人才的培养建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对企业来说,谁能更好地培养使用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几年来公司按照“用好、用活现有人才”、“以政策激励人,以培训提高人,以岗位造就人”的方针政策,努力营造尊重特长、鼓励创新、增强信任和理解的环境,创建、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氛围,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切实加强 “人才工程”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针对公司专、兼职标准化人员工作特点,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专项技术能力;通过外派培训、调研、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开阔视野,丰富和拓展知识面;通过由经验丰富、技术业务能力强的标准化专业人员担任导师,进行“传帮带”、“导师制”和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指导培养年轻职工,快速提高业务能力。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完善业务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选拔、考核制度,充分发挥技术业务尖子的作用,要求专业带头人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主动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传授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撰写专业论文。合理制定有关制度和分配政策,严格考核与 奖惩,鼓励技术人员多出成绩、快出成绩、出好成绩。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司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队伍,为一机集团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加强标准化知识宣传,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
一机集团标准化部门通过组织举办各级各类新标准和标准化知识培训班、进行标准化知识竞赛、创办一机集团标准化刊物和在各种媒体、局域网开辟标准化知识专栏等手段,加大标准化培训力度,积极宣传贯彻新标准、标准化基础知识和标准化管理要求,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途径等。创办一机集团内部刊物《企业标准化通讯》(双月刊),几年来共出版发行50余期,刊物结合公司经营生产工作需要,重点介绍标准化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标准贯彻实施的有关知识,进行重点新标准讲座、公司标准化人和事的报道,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公司全员标准化意识和标准技术水平。结合 “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开展有声有色的标准化宣传活动,在“一机工人报”上开设专版进行专题报道,介绍“世界标准日的来历及简介”、“世界标准日祝词”、标准化相关知识等。在“世界标准日”到来之际,专门制作了“一机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成果展示”的展览,介绍多年来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对公司作出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一机标准化人的汗水和智慧。
3、建立标准资料数据库,为产品研制生产构筑标准资料信息平台 标准资料是标准化工作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记录和传播标准信息 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标准制(修)定节奏的加快,无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标准,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快速更新,传统的纸质标准资料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为此公司研制开发了“标准资料全文数据库信息系统”,对标准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动态管理,实现有效标准信息的准确、高效利用。该系统内容包括数字化制作模块和资料管理模块,共收录了各级各类标准2500项。该系统的开发应用,使公司各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浏览所需标准资料的全文信息,充分发挥标准信息资料的作用,为实现公司的高质量、高效益、规模化管理目标提供标准信息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公司标准资料管理水平,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公司发展打下良好的技术管理基础。
四、科学策划标准化工作,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标准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一机集团的标准化工作,将围绕公司建设现代化重型车辆制造集团的宏伟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相关多元专业化战略为统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为核心,以标准化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创新为主线,以标准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标准化工作为重点,以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证,不断提升一机集团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为自治区、包头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1、提高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的标准转化率。当今社会,市场的竞争就 是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我们将结合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研究,提高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的标准转化率,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
2、围绕新产品研制生产,加强以标准数字化设计资源开发、产品和工艺装备“三化”研究为重点的标准化预先研究,为企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前提条件。
3、通过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建立起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企业标准体系,为一机集团的持续协调稳健发展,进一步营造科学的标准管理环境,为包头市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4、积极参与上级标准化活动,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建立适应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专项业务精通的骨干力量和专业带头人,培养既熟悉专业技术又掌握标准化技术的专家人才队伍,为包头市、自治区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6、走出一机,不断加强与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地方企业的沟通、协调、合作,吸收其他先进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经验,扩展工作思路,改进我们的方法,促进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各企业的沟通、交流、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为标准化事业的美好明天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相信在上级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标准化同仁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的标准化工作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