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4 19:2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2018人教版补充习题答案

1邓稼先

【夯实基础】

1。D(A选聘pin,B殷红yan,C紫带ying)2。C(死而后已,“已”应理解为“停止”)3。C(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因为谣言,应该用“耸人听闻”)4。B注意句子中能够体现时间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的词语)【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这句话是指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4.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详细介绍邓稼先的事迹和贡献。其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

二、片段研读。

1.(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核武器试验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卓越才能和杰出贡献。

(2)“撑”字很有气势,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2.连续用“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来发问,驱使读者去想象邓稼先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之情,更能发人深思。3.

(1)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2)充满了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4.答案示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理由:这句话能够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拓展阅读】

1.(1)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牺牲自我。

2.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3.不行。这段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4.答案示例:中国:张衡发明地动仪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等等 外国:诺贝尔研制炸药等等 【文化传承】

1.① 已经 ② 曾经 ③ 足够、充足 ④ 才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专心致志,刻苦勤奋。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他长大后,知道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整整五年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夜里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D(沥:“流淌”错误,在这里“沥”应为:滴。)3.D(记—计)

4.B(①“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②是暗喻,③“人家”和“我”的对比,④引用对杜甫的评价。)【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凌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4.这种性格反差还是合理的。因为闻一多先生“沉寂”下来做学问,也是想从探索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中,寻找出医治我们民族病症的药方。这和他的爱国的激情是一致的。

二、片段研读

1.承上启下(过渡)说 做

2.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3.(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4.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拓展阅读】 1.修辞手法是排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

2.前一个“李公朴”指李公朴本人,后一个“李公朴”指像李公朴一样的革命者。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

3.不矛盾。

① 从说话的对象改换和内容的变化看,讲演者先是向人民群众剖析敌人的本质,所以用“他们”,后来转向直面敌人,痛斥敌人,宣布敌人的死期来临故用 “你们”。

② 从感情的发展看,面对会场上的特务,直接用“你们”痛斥敌人更有力,感情色彩更浓。语言组织要严密周全,效果更好。

4.两文比较,写法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赞美的,而《最后一次讲演》是直面痛斥敌人的演讲稿,重于说理。内容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两个方面赞美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而《最后一次讲演》通过言行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文化传承】

1.抗清事业难成,今日却已经踏上死亡的道路,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因此心中对故园和亲人充满留恋之情。

2.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视死如归的精神,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3回忆鲁迅先生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该用“不以为意”,即不放在心上。)

3.C(A约数之间不用标点,去掉顿号;B第一句也是问句,逗号改为问号;D书籍用书名号,引号改为书名号。)【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

2.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线索是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

3.这些生活场景是为了体现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这不是记流水账。文中撷取凡人琐事,是为了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的伟大的特点,尤其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同时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二、片段研读

1.① 乐观开朗 ② 敏捷果断

2.结尾一段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3.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一天内的工作和起居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拓展阅读】

1.三件事:鲁迅先生对“我”穿着的议论;鲁迅先生对“我”头饰的否定及“我”对鲁迅先生关于“女人穿衣裳”问题的提问。共同点: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面。(意对即可)

2.鲁迅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协调)。(1)服饰颜色搭配要协调。

(2)服饰要考虑到体型特点,利用视觉偏差,有所矫正。(3)服饰要与场合、气质协调。

3.插叙。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的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加丰满了鲁迅先生的形象。(意对即可)

4.三件事主要是对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除了具有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一面外,还有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富有情感的一面,表现了他开朗、真诚、直率、细腻等性格特征。(意对即可)【文化传承】 1.(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2)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2.短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的道理。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谦虚,不骄傲自满,向身边的人学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参考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 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4孙权劝学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但当涉猎獉獉:粗略地阅读)

2.D(一般指读书人,有素质有志向的人。)3.D(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4.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孙权劝学的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语重心长。

2.吕蒙是知错就改,虚心好学的人。

3.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4.① 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二、片段研读

1.C(A动词,掌握/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D副词,非常/形容词,长)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3.(1)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

(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 “学”的可能性。

4.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拓展阅读】 1.(1)经过(2)拜访(3)走近(4)全、都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但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参考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呢?”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已至此怎么合适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但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定好应急方案呢?”吕蒙于是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靠近吕蒙,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的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地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国家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这些孤儿。接连上书多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数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文化传承】

1.诗的后两句运用典故,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的意思。

2.诗的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5黄河颂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A(B哺育,C浊流宛转,D英雄气概)2。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A("我站在高山之踞,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此句总领下文,因此朗读时停顿要稍长,4。(1)比喻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比喻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全文分为: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4.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画面美:刻画黄河的形象,一幅幅地展现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二、片段研读

1.句中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2.一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二是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三是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

3.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写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4.用第二人称的作用是为了拉近人物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作者是直接与黄河对话,这样对黄河的赞颂更有说服力。而用“她”或“黄河”都无此作用。

【拓展阅读】

1.《黄河船夫曲》气势豪迈,《保卫黄河》气势宏伟。

2.一方面,它结合主题来写,主题是写黄河船夫的,这几句的多次重复恰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黄河船夫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主题是表现黄河船夫团结一心、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的,一再重复,给人一种紧张、急迫、激烈的感觉,从而把黄河船夫在越来越高涨的汹涌波涛面前那英勇无畏、团结向前的豪迈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3.黄河船夫勇斗波涛的豪迈精神 艰难险阻 黄河儿女拿起刀枪保卫黄河的英雄气概 抗日的浪潮

4.不能。因为一般的民众总是在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一步步地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进而去保卫更大的领土,所以不能调换;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里也体现出一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思。

【文化传承】

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不赞成。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 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6最后一课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A(B督dū学,C字帖tiè,D钥匙yàoshi)2.(1)B(2)C(3)A(4)D 3.C(“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4.D(注意根据语境选择同义词。“温和”形容性格,“柔和”形容说话语气,“暖和” 形容天气。)【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小弗郎士作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能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情节。3.小弗郎士从贪玩、不爱学习转变为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还从幼稚、不懂事转变为爱祖国、恨敌人。变化的原因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思想的教育。

4.小弗郎士三次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深爱祖国,深爱祖国的语言,深爱自己的职业,却不得不离开;韩麦尔先生又说小弗郎士“可怜”,是说小弗郎士还没学会祖国的语言,且再没机会学习了。

二、片段研读 1.前两段交待了今天上课前教室里的气氛和以往大不相同。为下文情节的展开设置了悬念,渲染了氛围。

2.表达了小弗郎士的懊悔和对不能再学法语的伤心之情。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

4.这节课上,小弗郎士学会了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仇恨侵略者。他长大了,懂事了。

【拓展阅读】 1.(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2.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作用: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作用: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3.(1)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

(2)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里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发愣的神情;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 的心领神会)。

4.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课。作用:

1.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是文章的线索。2.“集中营”和“课堂”两个场所构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3.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将集中营变成了反纳粹的课堂,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

【文化传承】 1.A(有的人)

2.号令严明;体恤下属;关心百姓;礼贤下士;不重名利。参考译文: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将军每到驻军修养的时候,都会要求将士上土坡、跳战壕,而且都是穿着沉重的铠甲练习。士卒凡是有拿百姓的一缕麻来捆马草的,立刻处斩示众。士卒们夜间住宿,百姓愿意开门接纳士卒入内,士卒也没有一个人敢进去。军队有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有的士卒病了,将军亲自为他调制药品。手下的诸位将领去远方征讨,岳飞的妻子便问候照料他们的家人,对不幸战死的人,为他痛哭并收养他的遗孤。凡是上级有所赏赐,岳飞都会平均分给自己的将士,一丝一毫都没有侵占。岳飞作战擅长以少敌多。但凡有所行动,会召集所有统制,谋划定当而后出战,因此岳飞的军队所向披靡。因而敌人为此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次调运军粮,岳飞一定会皱起眉头忧虑地说:“东南地区的民力快用尽了啊!”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平时吟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立功后辞谢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7土地的誓言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1)“泛滥”一词本义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义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句中是贬义褒用,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到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地步。(2)“埋葬”一词本义是掩埋尸体。引申义为埋藏已经死去的事物。句中指作者的欢笑是在被侵略之前留下的,现在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所以说欢笑被埋葬了。3答案示例

①下联望家园,凶倭寇,恶太君,伪黄协,丑陋无比。雄赳赳,气昂昂,抗联豪气万丈。③身为母亲战斗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因为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2.前一段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是为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后一段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是为表现故乡的美好,在深情怀念故乡中暗含忧伤、愤怒,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3.这片土地上洒满了作者成长的喜悦和欢乐。作者在她的哺育下成长,这片土地上留有作者成长的痕迹,这就是作者的故乡情结,这是让作者刻骨铭心热爱她的根源。

二、片段研读

1.白桦林、红高粱、马群、蒙古狗、黑土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说明了东北物产的丰富,更能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2.“我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时时刻刻都能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作者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3.不同意。不删的理由:在作者笔下,这些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向望;作者如数家珍般给我们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恰恰反映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热爱。同意。可删去的理由:排列太多,显得复杂、累赘,让人阅读时应接不暇,跳跃性强,不适宜一般读者阅读。

【拓展阅读】

1.C(分别对应不同季节的特点。)2.五彩缤纷(或五彩斑斓、五色焕然等);从土地的形态(或从山脉、沙漠、原野等方面);从春夏秋冬四季;从土地的内心。

3.示例1: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土地色彩的单调悲凉,然后写土地的神奇色彩,并以李白的诗加以佐证,突出土地的五彩缤纷。示例2:排比的运用。如第③段中土地不同形态的不同颜色,第④段中不同季节的不同颜色,第⑥段中土地遭受的破坏,都用排比来铺陈,使句子整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此外,还可以从用词的准确,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思匠心独运等方面进行分析。切合文章特点,表述清楚即可)4.(1)全民行动,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控制污染源,变废为宝,合理开发优质资源。(2)畅想土地美好的未来,眼前将出现一幅幅“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生动画面;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山色如黛,碧波似锦;小桥流水,花香鸟语;高楼林立,龙腾虎跃;风调雨顺,明珠璀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着美丽和殷实,人们生活在孕育生命、包容一切、万世永续的神奇多彩的土地上。【文化传承】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是从视觉、听觉(色彩、声音)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8木兰诗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D(A当户dang、胡骑jiC著我zhuo)2.A(“去”动词,“头”名词,不对偶)3.B其余都是对句互文,就是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句,上句里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上下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4.C.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此诗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

① 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为何愁?

② 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平时的木兰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少女,参军后的木兰是一个英姿飒爽的战士。她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概。4.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略写征战的过程。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二、片段研读 1.(1)对着(2)只(3)买(4)早晨(5)战争(6)北方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C(A对偶/互文,B夸张,D反问)4.(1)因为此诗主要表现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精神而非她作战的英勇,在古人看来,女子打仗英勇应该是不能过分推崇的,而这种父慈子孝才是封建伦常所弘扬的。

(2)并不繁琐。这是诗歌中常用的“互文”手法,作用有: ① 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

② 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 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拓展阅读】

1.① 隶:隶属 ② 朔:北方 ③ 屯:驻扎 ④ 殊:不同 2.① 早上屯兵在雪山下,夜晚在青海旁扎营。② 如今看到的木兰,说话声音与过去一样,容貌却不一样了。

3.喜的是木兰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悲的是想到女儿在战场上历尽辛苦折磨,生死系于一线。

4.木兰诗的结尾是运用比喻,以雌兔雄兔难以分辨来比喻木兰女扮男装,赞扬她的机智;本诗是直接赞扬,赞美木兰为国奉献、孝顺父母。参考译文: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着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早晨屯兵在雪山之下,夜晚扎营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将军(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黄。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文化传承】

1.① 木兰是古代一位民间的女子。

②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2.都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先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再对此事进行评论。都赞扬了木兰的英勇无畏的品质,揭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参考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时值可汗点兵,她的父亲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

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好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兰从军之事后,便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9阿长与《山海经》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C

2.B(注意和上下文的搭配)3.C(全体:全身)4.A(“黄胖而矮”是外貌描写,这里不能看出长妈妈的性格特征)【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实在不大佩服她;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

2.课文前面的几件事情看似和《山海经》无关,但它们丰富了文章内容,使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

3.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4.“我的保姆”意味着与她亲密的关系,“长妈妈”“阿长”在此处与“我的保姆”连起来称呼,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它抒发了鲁迅先生对阿长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二、片段研读

1、阿长见我如此念念不忘,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表现阿长对我的关习和爱护。

2、表现我得到《山海经》时的震惊、喜悦和感激之情。

3、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都做了,为我买到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4.因为这四本书是阿长出乎“我”意料之外买来的,虽然有些粗拙,但却是在很多人不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 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拓展阅读】 1.养母为“我”挨门挨户找衣服;养母对客人与亲人的不同态度;养父临终时养母很伤心;养母为养父与“我”祈祷。

2.用动词生动地表现出养母看着亲人吃饭时的情态,表现了养母的爱心是无私的、忘我的,她是最有奉献精神的母亲,她对孩子的爱已经到了没有自尊心的程度。

3.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我”后来对养母的爱的理解。

4.“纯粹的人”即真实的人,能够深切关爱自己的亲人的人,不矫揉造作,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人。

【文化传承】 1.“密”写出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怜爱。“新” 是说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2.可以看出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以及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以免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10老王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A(惶恐:惶惧惊恐)3.(1)语言描写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4.示例: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我是一朵云,就要给干涸的大地送去甘霖。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

2.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老实厚道、淳朴善良、关心他人、重感情、讲仁义、知恩必报的人。

3.作者是一个善良、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活;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4.前四段以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写:老王的职业、不幸遭遇、居住条件。接下来的三个片段,按照时间顺序,写老王的工作与为人。全文还以作者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使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片段研读 1.苦 善 2.(1)“强笑”一词准确含蓄地表现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老王因病重而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状态,也为下文老王的去世做了铺垫。

3.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4.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拓展阅读】

1、做事精心,对别人充满信任;老王热心帮我修车,送修电视;性情豪爽,自然淳朴;老王有事回家,在摊位上竖个牌子。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王比作洁白的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老王的淳朴、不做作,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不能删。本段描写了以老王为代表的这些外乡人的生活环境,突出他们生存的艰辛,又引出下文对老王的描述,衬托老王的形象。

4.议论。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中心,高度赞美外乡人朴素、善良而豪放的情怀,并发出号召:希望城里人和外乡人都付出真情,温暖彼此,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文化传承】

1.渡头卖柴;涧底磨刀。

2.樵夫每天辛苦打柴,远远地挑到市上去卖,卖了钱只够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又忙着磨快斧头,为明天的生活考虑。这样艰苦的生活一天天地重复,表达了作者对樵夫辛勤劳累但仍不能保证温饱的同情。

11台阶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1.B

2.D(若有所失不能作状语修饰“感到”。)

3.A(没有对事物特征夸大或缩小,不能算夸张)【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因而他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下定决心,开始准备,他砍柴卖钱,省吃俭用,拣石备料,准备了大半辈子。建屋造台阶时,他搬砖搬泥,筹划材料,终于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任劳任怨的农民,他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渴望得到尊重。

二、片段研读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头发比作刚收割过的庄稼茬,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高台阶造完了,父亲老了,内心失落,连头发都失去了生机的模样。2.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一 旦不干活儿,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他感到若有所失。

3.“父亲老了”收束全文,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拓展阅读】 1.温老汉的戏班子唱秦腔;农家人过年请神、拜神;爷爷及其父辈们执着地耕种。

2.勤劳、淳朴、热情、乐观、执着。

3.总结全文;含蓄地揭示主旨;赞美这片土地沐浴着秦腔的热情奔放;赞美勤劳淳朴的农民祖祖辈辈扎根于这片热土;赞美土地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赞美这片土地代表着西北粗犷而执着的农耕文化。(主旨写出一点即可)【文化传承】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之事,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2卖油翁补充习题答案

【夯实基础】

2.A(A以:用。B射:射箭;射箭的技术。C而:表顺接;表修饰。D自己;从)3.D(A矜,动词,夸耀。B射,动词,射箭。C释,动词,放下。D颔,名词用作动词,点头)4.(1)(他)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却没有沾湿。

(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陈尧咨开始对卖油翁看他射箭时的表情很反感,既而又很恼怒。后来,当他看到卖油翁从“钱孔”中酌油而钱不沾湿,感到十分佩服,就认输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娴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2.陈尧咨:骄傲自负,盛气凌人,但知错就改。卖油翁:谦虚沉着,不卑不亢。

3.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苦下功夫,多思多练,就一定能取得成绩。

4.文章主要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对能表现这一道理的“酌油”一事详写,射箭则略写。

二、片段研读

1.自夸 曾经 放下 斜着眼看 2.(1)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2)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3.不行。“睨”表示斜眼看,有不以为意之意,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只是一般地“看”,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D(本文在描写卖油翁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拓展阅读】

1.擅长 把„„当作 每天 打碎 2.A(及:等到)3.(1)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2)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4.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参考译文:陈尧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尧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尧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文化传承】

1.钱财 写 有时 只

2.欧阳修自身勤奋努力,读书废寝忘食,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或抄书看;他的母亲也教导有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参考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

年龄稍微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补充习题答案(最终版)

(信息员朱建国报道)三项坚持一中队促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果

兴化稽查一中队紧密围绕下半年工作目标任务,狠抓作风建设,努力做到“三项坚持”,引领全体队员在作风上比过硬,在执行上比结果。结合“我就是品牌”专题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规范型、服务型和廉洁型中队。

一、找准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坚持思想认识到位。中队上下一致树立“队荣我荣,队耻我耻”的观念,将“每日一学”贯穿于实践工作中,并对照纪律条例逐一进行自查自纠。在思想上找差距、在深入上做文章、在整改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专卖稽查队伍。

二、抓好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坚持制度管理到位。从规范队容风纪和行为举止做起,强化“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整合,实现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的交融。克服制度在执行时的“随意性”。做到管理决策用制度推行,队员的行为用制度约束,打牢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三、把握作风建设的支撑点,坚持内部监管到位。中队建立健全学习、考勤、目标考核等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杜绝脱岗失管、无故旷工、在岗不在位等现象。在延伸外部监督方面,通过座谈、走访、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等形式,多渠道,多触角广泛接受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完善作风建设的工作思路,促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果。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总分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0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积累和运用(33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迸溅()

丘壑()

瞬间()

伶仃()

宽恕()诱huî()xuān()腾

chuî()泣

盘qiú()卧龙

gū()负 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1)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2)

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3)

比喻美酒。

()(4)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5)

忍不住笑。

()4.选出对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侯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童乐。B.《蝉》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对生命的感悟。C.《紫藤萝瀑布》作者中回忆起家门前的紫藤萝从稀落到毁掉的命运,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D.《童趣》以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

5.找出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B.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没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C.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D.因为我听见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6.下列对《紫藤萝瀑布》一文,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本文因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赞美了生命的美好和顽强。C.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本文中多次使用了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由十几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引发了作者的回忆。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忽然记起许多年前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试探什么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A.③②④①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②③①④⑤ 8.文化常识填空。(4分)

(1)《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者

国。

(2)小思,本名

,香港作家,本单元学过的课文

是其作品。

9.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孩子们正是盛开的花朵。()

10.下面A、B两个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更富有表现力?为什么?(3分)A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B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答:

句更富有表现力,因为

11.写出《西游记》或《水浒》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2分)

二、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8题。(2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2.本文作者是

,文章出处是 <<

>>。(2分)13.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文章中所缺语句。(2分)

。14.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的意思(3分)(1)项为之强

(2)鹤唳云端

(3)鞭数十

15.请你翻译下面语句。(6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3)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译文:

16.第三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2分)17.请你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两个)。(2分)

18.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3分)

19.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一﹚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起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上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克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闷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克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控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20.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分﹚

21.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2分)

2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是对“我”哪个方面的描写?(3分)

2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3分)

24、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2分)

﹙二﹚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25—29题。(22分)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25.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26.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答:

27.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答:

(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4分)

答:

28.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

29.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4分)

答:

四作文:(30分)

题目:请以“妈妈笑了”为题作文

要求:1 情感真挚,有创意。字数在500字左右。

3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法。

答案:

1.略2.qì

shùn líng tà

啜 虬 辜

3.一丝不苟

庞然大物

仙露琼浆

忍俊不禁 .4.A

5.C 6.D 7.C 8.略 9.(1)通感(2)比喻

10.B句富有表现力,“是海”用逗号断开,起强调作用,语气十分肯定,更能表现作者对山的那边是海的坚定信念。11.略 12略13略14(1)同“僵”,僵硬(2)鸟鸣(3)用鞭子打 15(1)夏天蚊子的叫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把它比作一群白鹤在空中飞舞。(2)心里向着这方面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成了白鹤。3)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帐子中,用烟慢慢地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便飞便叫。16.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17.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18.癞虾蟆 凸起的土块

丛草 19.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要热爱生活并拥有爱心。20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21.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个题目可以答得很简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文字稍多一点,如“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离有多远,也不管过程是多么艰险,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而且一步一步地稳稳当当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22.心理描写 23.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答案同样给分)24.在“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之后。25.成绩较好 26.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27.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28.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29.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30作文略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走,我们去植树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 山坡 欢声笑语 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2.数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森林 少先队员满怀希望栽的小树。

四、把收获写下来。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以后要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第一朵杏花

一、选一选、填一填。1.欢迎 仰望 瞻仰 2.广泛 泛滥 眨眼 3.曾经 赠送 馈赠 4.皱纹 皱眉 披挂

二、选词填空。1.绿 青 皱 鼓 2.慎重 严重 郑重

三、选择正确答案。选3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霎时间 转眼间 须臾 2.兴奋 激动 3.严谨 一丝不苟

燕子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聚集 俊美 偶然 分散 丑陋 经常

二、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句子。

1.粉红色的桃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2.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三、读一读,完成练习。1.⑴吹拂 洒落 展开 赶集似的 烂漫无比 生趣 ⑵微风 细雨 柔柳 青草 花 小燕子 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⑴电线 燕子 动听、欢快

⑵“几痕”表现朦朦胧胧,似有像无的样子。很逼真。如果换成“几条”“几根”“几道”就太清楚了,没有作者写的耐人寻味。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剪 闹

不借你们的盐,不借你们的醋,只借你们的屋,给我们来住住。

五、读读下面对小猫外形的描写的三段文字,想想分别是抓住小猫的什么特点写的,再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写它的外形。

分别抓住小猫的耳朵,鼻子,胡子,眼睛的特点来写的。

我的表姐家养了许多可爱的热带鱼,有鹦鹉鱼、有剪刀鱼,还有透明鱼„„其中最漂亮的要数剪刀鱼了。剪刀鱼的身体很特别,是椭圆的,因为它的尾巴像剪刀,所以人们称它为剪刀鱼,它的身体由红、黑、白三种颜色组成的,很鲜艳。

我刚刚放下一些鱼食,它们就像箭一样冲过来,不一会就把鱼食吃光了。吃饱以后,有的鱼在悠闲地休息,有的鱼在水草间你追我赶,好像在比赛谁游得最快。

哈哈,真有趣!

古诗两首

一、通过学习,你弄懂古诗中的那些字词的意思?写下来。啼:啼叫。川:小河。余:我

二、想一想,写诗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2.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3.峨嵋山月歌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三、理解诗意,完成下面的填空。1.山郭、水村、佛寺

2.宋 程颢 春天的某日,偶有所感写成的诗歌 风和日丽 偷闲 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四、完成练习。

1.山、花草、燕子、鸳鸯 2.燕子 鸳鸯

苹果里的五角星

一、填表。鲜为人知 选第二个读音

少 色彩鲜艳 选第一个读音

一切两半 选第一个读音 用到从上往下割 求胜心切 选第二个读音

二、选择。3 1 2 4

三、阅读,完成练习。1.清晰 生疏 隐藏 循规蹈矩 2.顶部切到底部 拦腰切下去

最佳路径

一、选择读音。

迪斯尼 漫山遍野 选第一个,其余第二个。

二、造句

这种名贵草药是自然生长的。

只要好好学习,自然会取得好成绩。

马上要上场表演了,要自然一点,不要紧张。

三、填空,回答问题。

1. 40 无数 微不足道 大伤脑筋 2.50 一次

对建筑设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有很强的事业心。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1.全画去第二个。

2.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的做法种获得路径的设计。3.都体现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道理。

五、阅读,完成练习。

1.蜜蜂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屙一粒屎。

2.指的是儿童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人类的“老师”

一、写词语

教训 坦克 轻而易举 破碎 坚固 机毁人亡

二、填关联词语。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既„„又„„

三、照样子,写出主要内容。1.写科学家从鸟儿在蓝天飞翔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2.从鲸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速度。3.从鸡蛋那里发现了“薄壳结构”,并应用到建筑学中。

四、完成练习。

1.发热体发出的热线叫红外线 每种动物都有热量,都会辐射红外线。2.(1)位于眼睛和鼻子之间的内容

感受温度变化。

(2)红外线接收器 肉窝。3.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

三顾茅庐

一 读一读,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时辰、晌午、策略、山冈 选第一个

没有见着 选第二个

茅塞顿开 选第三个

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有: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2.文中写刘备访求诸葛亮也是从正、侧两方面入手的,正面是直接对刘备进行描写,这样的语句有:

(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2)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3)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

侧面是借助张飞的言行举止来反衬刘备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有: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两个方面都反映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品质。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

平安——平平安安

和睦——和和睦睦

平整——平平整整 2.照样子,写出片段中刘备对诸葛亮敬重的表现

轻轻敲门、不要惊醒、吩咐、轻轻地、恭恭敬敬、等了、又等了、快步 3.(1)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句子:

冈前几片松林。。。景色秀丽宜人。

(2)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碧绿的草坪像一块软绵绵的地毯。几棵桂花树亭亭玉立,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犹如碧天里的星座。几丛翠竹疏疏朗朗,在阳光的照耀下,竹子映在雪白的墙壁上,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啊,这儿的景色真迷人!

祁黄羊

一、照样子,写词语。1.代替—替代 演讲—讲演 2.生产—产生 现实—实现

二、搭配词语。工作负责 职责重大 感到意外 举荐能人 军事才能 训练军队

三、完成练习

1.形容词,指偏心于一方。

口语,副词,从来,根本。

2.仇人 解狐 亲人 祁午 举荐贤才,对外不避开仇人,对内不避开亲人。

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选择恰当的解释。1.4135 2.213

二、阅读完成练习。

1.因为„„所以„„

如果„„就„„

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才请假没来上课。

2.公仪休解释为什么拒收鲤鱼。奉公守法、为官正直

三、完成练习。1.“相”选第二个读音 “长”选第一个读音

2.(3)3.(3)4.(1)你喜欢吃鱼而不接受送你的鱼,为什么啊?(2)就是由于特别喜欢吃鱼,才不收。

永远的白衣战士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给”三个读音分别是 jǐ jǐ gěi

“塞”三个读音分别是 sāi(第一声)sè sài(第四声)

二、选择正确的解释。23461

三、完成练习。1.通畅 堵塞

2.声色俱厉 斩钉截铁

3.尽量包揽„„商量余地。4.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关心他人。

番茄太阳

一、组词

忙碌

桅杆

手绢 绿色

干脆

捐款 养育

疏忽

威胁 盲目

蔬菜

亲戚

二、换成语。

日月如梭 泪如雨下 车水马龙

三、完成练习。

1.灰暗 温暖 喜欢 快乐 感动

2.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这句话体现出明明是个富有爱心的女孩。她接受了别人的爱心,也传递着爱心。

四、完成练习。1.都画去第二个。

2.(1)指真正的太阳(2)明明的笑脸(3)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3.本课围绕关键字“番茄太阳”,叙述了作者与盲童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第一次抱母亲

一、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的不同意思。1.体重/身体轻(重量)

2.慢慢的(动作幅度小)3.挂在扁担两头的东西。

4.责任,家庭负担。

二、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

1.是因为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

2.被儿子的孝心所打动了,这是一种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三、根据划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叙述了“我”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第二段:写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子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身体很轻,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很愧疚。

第三段:写我抱母亲入睡的情形,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抱母亲入睡

2.第二节1-3行。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报得三春晖(3)能温席。孝于亲,五、读一读,在完成练习母爱是一团火,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感受耀眼的光亮。母爱是一座灯塔,即使是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也能让你镇定自若。

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假、闷 选择第一个读音 为、纤 选择第二个读音

二、组词。

娇弱

水滴

空旷 骄傲

摘花

矿石

三、完成练习。

1.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妈妈。2.萨沙朝着蔷薇„„蔷薇花上。3.(3)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小草把公园的草坪打扮得像绿毡一样

是春天给了他漂亮的颜色

春天给草坪染上了鲜艳的颜色

它本身没有色彩,是桃花给了它红色,小草给了它绿色。

2.谦虚 不渺小 伟大

鸟语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224 2.布谷鸟在催促快快出工

喜事到家 喜事到家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参考课文。

2.因为鸟儿不会说话,“我”也不会是鸟儿的知音的。这里的语言只是它们的叫声,加引号表示有特殊的含义。

3.从聪明的乌鸦那里,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

三、读一读,完成练习。1.与鸟为友

2.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3.爱鸟,护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天鹅的故事

二、1.湖畔

选2 沼泽 选2 胸脯 选2 颤动 选1

2.(2)(3)打√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似乎 选1 窟窿 选 1 边缘 选2

2.“破冰勇士”指老天鹅,说它是“破冰勇士”的原因是为了让整群天鹅能捕捉到食物,生存下来,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冰面。

3.仿佛是它们齐心破冰的劳动号子。

4.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泰山移。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四、拔河场面

生命的壮歌

一、完成练习。

1.眼花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目瞪口呆:用力挣大,形容受惊而楞住的样子。2.夜空的月亮像小船。

二、填空。1.团结、合作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

三、完成练习。

1.薄画去第2个,其余画去第1个 2.束手待毙 肝胆俱裂

3.外层蚂蚁舍生保护蚁群逃离火海,虽死不辞。

四、完成练习。

1.没完没了的叫,欺侮最忠诚的鸭子,(新知语文)下蛋后乱叫。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选1和3

沙漠中的绿洲

一、看拼音,写字词。侍弄

挖去

填土 恶劣

漂亮

代价

二、造句。

1.我不是想去,而是奶奶偏让我去。2.妈妈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朋友。

三、问答。

1.从哪里可以看出阿联酋人们侍弄花草非常精心?

路边一个大箱子里拉出一根大皮管。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飘洒了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2.他们为什么那么爱护花草?

因为阿联酋人民种植花草树木花了很大代价,连泥土跟水都是买来的,他们也深知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所以他们爱护花草树木。

四、完成练习。

1.分别画第一个,第二个。2.“、。”。3.不毛之地

4.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源源不断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5.画最后一句话。

五、完成练习。

1.使全世界都来关心日益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2.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云雀的心愿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别选213(2)分别选513 2.一片沙漠

一阵狂风

一条大河

一座水库

一把大伞

一台空调器

二、完成练习。1.树冠、树干选第一个,其余选第二个。2.森林的树冠不像一把大伞吗? 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3.黄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4.这一段的2、3、4句反映了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三、完成练习。

1.地球 人类 把草地破坏、向天空吐烟、往河里排放废水。2.草地 天空 河流

古诗两首

一、填空。

1.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2.怕得鱼惊不应人 3.充满童趣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写感悟。

1.淘气 天真 幼稚 可爱

2.不好,因为遥招说明小孩回答路人,让路人走近。而遥摇则显得没礼貌。

三、完成练习。

1.密密麻麻的野草长满了堤岸,水涨满了池塘,太阳慢慢地落山了,落在两山之间像被山含住。它们的倒影浸在有凉意的水波纹里。

2.可爱。这首诗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一、读读,填词。

蓄着 拖鞋 裹在 衣衫不整

二、改句子,意思不变。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是“最伟大的人”。

三、写出你对爱因斯坦的评价。1.平易近人、待人有礼貌

2.喜欢读书但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

四、填空。

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 连衣服也穿不整齐 很谦虚 我认为他是最伟大的人 他把自己大部分精力全用在科学研究上。

五、答题。1.参考课本。

2.画第一句话。爱因斯坦是一位幽默、平易近人的老人。3.戴领带,穿衣服要整齐,梳头发。

六、完成练习。

1.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一起,感觉时间过得快。

一个人孤单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感觉时间过得很慢。2.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对待科学研究要严谨。3.随和、平易近人、对待科学研究很认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按要求写词语。

1.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五颜六色 2.稠密

茂密

稀疏

永久

永远

短暂

崇敬

尊敬

鄙视

二、完成练习。1.常 招 即 具

2.无论„„总是„„

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

只要„„就„„

3.樟树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

4.将石榴树与樟树进行对比,突出樟树有拒虫的香气。

三、联系课文内容,写原因。

因为樟树不仅四季常青,而且具有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让虫类害怕,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尊敬与怀念,所以总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黄河的主人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1)湍 选 2 漂选1

(2)恶 选 1 系选2 乘 选1

篙选 1 2.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

履:踩,踏。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轻易。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写艄公驾驶羊皮筏子的句子是: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乘客: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

2.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期末测试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可怜 均匀 违犯 悬崖 番茄 精确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发抖 知道 害怕 应答

2.虽然„„但是„„ 无论„„总„„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三、填空。

1.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2.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3.言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四、回答问题。

(一)1.“蔷”画去第二个读音

“纤”画去第一个读音 2.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3.因为他认为蔷薇花是最弱小的,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二)1.凝重 浓重

2.按顺序选2,3,1 3.画最后一段。

第五篇: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本站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一 童年的朋友

随文练习

一、l.(1)sì(2)shì ;(3)sì 2.(1)fú(2)fï(3)fï 3.(1)hã(2)huo(3)hã .4(1)jiào(2)juã(3)juã

二、l.处罚 惩前毖后 严惩不贷2.快 捷足先登 捷报频传3.困难 困兽犹斗 困惑不解

三、1.自己对自己说话。造句:略2.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造句:略

四、(1)抖动、震动、震荡(2)炫耀、显耀、标榜(3)闪射、闪烁、闪光(4)牢固、结实、坚实(5)温和、温柔、柔顺(6)愉快、愉悦、高兴

五、略(可能有人有这样的看法:第一组,(1)旬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单独突出,置于最后,突出了头发的色泽,比(2)句好;第二组,两句都喜欢,都突出了微笑时眼珠的形态、色泽和“愉快光芒”。能说出一点道理即可。)

六、外祖母对“我”把牛奶瓶子打破了这件事不轻易放过,一定要“我”把情况讲清楚,从这个角度看,是严厉的,“凶”的。她叫“我”“小点

声说”,既是一定要“我”说出来,又是防母亲听到,对“我”又严厉又保护。如果把感叹号换成句号,两个意思都不能突出地表现出来。

七、l.不只是由于声音动听。从上文可以看出,外祖母对“我”说话的腔调“温暖而柔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充分感受到外祖母对“我”的关心爱护,“我”爱外祖母,所以才有“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的感觉。2.“躲在黑暗中睡觉”是指“我”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心中没有光明:“叫醒”则指“我”有了温暖,有了光明。因为

外祖母有对世界无私的爱。

八、示例:动作: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

这个可爱的动物。品味:腰成了驼背,记载着外祖母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

问题探究

一、l.这些描写并不丑化外祖母的形象,它们是真实的写照,符合一个任劳任怨的善良妇女的特点,有的与特定情况有关,如“嘴唇歪扭”即就是由“气愤”引起的。同时,作者又描写了外祖母其他“可爱”的特点,如“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等,很好地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可爱的人物形象。

2.人物肖像描写要真实,符合人物特征;要流露作者的情感,在特定情感的点染下,“丑,也会通向“美”。

二、l.这片段主要描述了两个场景:一是纤夫拉纤时的场景,一是纤夫们休息时的场景。把这两者对照来看,俄国纤夫生活的悲惨与对生活乐观开朗的态度就很鲜明地体现出来了。2.侧重写外公的眼睛与声音,表现外公内心世界热情、乐观、自豪的一面。(补充说明:通读《童年》的人都知道,外公是残暴自私、冷酷、吝啬的,但他也有一些好的品质,如果不是当时社会的逼迫,也许他不会变成后来那样一个令阿廖沙讨厌、憎恶的恶人。这是对黑暗社会的差诉。)3.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伏尔加河的:“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意在用伏尔加河的流水来衬托纤夫们歌声的豪迈。

小卡片

二 一面

随文练习

一、(1)duï(2)jiào(3)suō(4)yīn(5)zì(6)jiǒnɡ

二、l·“愈 辩愈明”,用“辩”2.“再接再励”,用“厉”3.“晰晰沥沥”,用“淅淅”

三、同义词;赞颂、赞扬;冷淡、冷漠;悲痛、悲哀 反义词:模糊、清晰;敷衍、认真;忧愁、愉悦

四、l.作者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对鲁迅无比信赖,所以一看到“鲁迅译”三个字,对书的内容和各方面的质量“便像得到了保证”,“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准备购买。2.“我”要买《毁灭》,鲁迅却把《铁流》推荐给“我”。《铁流》是曹靖华译的,推荐《铁流》,表现了鲁迅的自谦,对战友的支持,对读者的诚恳。

五、l·突出当时天气的阴冷、凄凉,反衬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和对进步青年的关切,也和后文鲁迅赠书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形成对比。2.突出表现了鲁迅完全将自己的精由贡 献给了革命事业的品质。

六、1.不好。“约莫”表示估计,是“大约”的意思,并不确定,换成“有”表示确定,反而不恰切。2.不好。“打眼”是口语,既简明,表现力强,又切合说话人的身份,换成“引人注目”,则显得别扭。

七、2句、3句、5句

八、1、2两句表示话未说完,3旬表示省略。

九、为了充分说明“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这就突出表现了鲁迅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伟大战斗精神和献身精神。

问题探究

1.(1)发现对方是自己无比敬爱的鲁迅先生时无比激动的思想感情。(2)

在反动统治的黑暗社会,为了保护鲁迅,不能直接讲出鲁迅的名字。(3)鲁迅既知道“我,认出了他是鲁迅,又知道了“我”渴望阅读革命书籍,是一个要求进步的青年。

2.一切出乎“我,的意料,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反复表示眼前的人就是鲁迅,以迫使自己相信。3身体虚弱,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爱憎分明,英勇战斗,越老越顽强;关心、爱护进步青年,尽量满足进步青年阅读革命书籍的要求。

小卡片

三 我的老师

随文练习

一、tiáo 调剂、调教diào 调集、调子 juã 觉悟、察觉 脚睡觉、午觉 mï 模范、模仿mú 模样、模具

二、魏巍 魏鸿杰 红杨树《东方》《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散文(或记叙文、散文)

三、l.不一样。前一个“才”表示恍然大悟,后一个“才”表示无可奈何。2.不矛盾。因为“从来”是概述,“仅仅”是特例,而且是唯一的一次并不存心的假打。“从来”与“仅仅”对举,表现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热爱学生的美好品格。

四、l.“认识”不能换成“看到”,“认识”这个词表明不仅看到了,开了眼界,而且学到了知识,了解了蜜蜂的习性。2.援助作者“我”,毫无疑问是对“我”的爱;而批评“反对派”们,也是对他们的爱,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蔡老师爱学生,但不溺爱。3.“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不知道睡了多久„„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迷迷糊糊”有神志不清的意思;“‘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模模糊糊”

有说不清楚听不清楚的意思。不能调换。

五、1.“默默„‘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些细节描写,流露出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依恋之情。2.“慈爱”“公平”“伟大”三个词,前后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慈爱”而表现出“公平”,进而看出“伟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六、l.还 也 并且 2.并且 还

七、①③两个句子不表示有疑而问,不需他人作出回答;②④两个句子表示有疑而问,需他人作出回答。

八、l.(1)句的词序是“接近”在先,“爱好”在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接近,有了了解,才产生爱好。(2)句先“爱好”,后“接近”,不太合理。2.(1)句把“她握铅笔的姿势”提到动词“模仿”前边,突出学生们急于模仿老师范围之广,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及乐于接近。(2)句则只表达了模仿执笔姿势,没有(1)句的表达效果好。3.(1)句从孩子的眼光谈论老师给“我”的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2)句直接用“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来颂扬蔡老师当时的做法,不及(1)句亲切。

九、把“那里是非洲,/

那里是欧洲!”改为“哪里是非洲?/哪里是欧洲?”不好,因为这样写似乎诗人在竭力搜寻前方的目的地,而原诗却是表达见到“非洲„‘欧洲”时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问题探究

一、l.不能去掉。全文是用第三人称“她”称代蔡老师的,但这一段中改用了“你”,用了“蔡老师”,似乎当面呼告,人称的变化就很自然了。2.劝说,往往不是三言两语,这里用这个词突出表示了“我”原先执意要去找蔡老师的情况,所以用得很恰当。前面提到的“援助”等词语的使用也有类似的特

点。3.这几段文字主要写“我”未睡醒却起身外出寻找蔡老师。从第一段“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写到末段“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此前此后都是抒情性的议论笔墨,渲染了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和这种情感的价值。如果把此前此后的文字去掉,情感的抒发就远不充分。

二、l.构成的排比段。在气势上充沛有力,在内容上逐层递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意为老师是人梯,扶助你成长。3.主要采用一系列比喻手法,把老师职业的神圣之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4.①在选材上,魏巍的《我的老师》记叙的是作者少儿时代一个热爱学生的女教师的事迹,而本文却着重突出“老师”这一群体形象的真、善、美。②《我的老师》按付出(老师对学生的爱)与回报(学生对老师的爱)这一因果关系行文,而本文紧扣“谢谢”二字,从不同角度做文章。③《我的老师》以记叙为主,语言朴实纯真,情感蕴含于平实的语言申;而本文以抒情为主,直抒胸臆,善于铺陈,语言更富抒情色彩。

小卡片

四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随文练习

一、(1)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2)刚生出的小牛,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3)不规则地改变,难以预料。(4)另有~种巧妙的心思。(5)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6)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①泼一魄贯一惯骋一聘②经~径 谢一榭 承一成

三、中国 九州、神州、赤县

四、A(这个“根”不仅比喻子孙后代的意思,而且比喻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的本源。)

五、不能。如果①句中的“和”字像②③句那样用在并列的几

个词语中最后一个的前面,“北京”“香港”“台湾”似乎就与“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等一样,都是一些国家的名字了。

六、D

七、“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富于创意,并取得非凡成功。“罗浮宫院内飞来了~颗巨大的宝石”,意味着贝幸铭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既与罗浮宫“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有着不同的现代色彩,又协调和谐,相得益彰。

八、l.实质是建筑要注意充分利用环境,适应环境。2.贝聿铭能辩证地分析问题;贝聿铭注意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贝聿铭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问题探究

一、l.①惊人的气势②高贵的气质2.惊人的气势 高贵的气质3.A(总一分一总)4.从白天写到晚上,由室外写到室内。5.激发读者思考: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导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点出了其身份。

二、l,不能。香山饭店,是“~个内秀的姑娘”,似乎“貌不惊人”,因而没有“浓妆”,只有“轻妆”。作者的改动是有道理的。2.香山饭店最主要的特点是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体现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贝聿铭坚信中国建筑的根还在,在全国各地走访考察.以十倍的精力投入设计,这才设计出香山饭店。3.略(应让学生懂得,中国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的根都还在,应在这个根的基础上发展。)小卡片

五 赵普

随文练习

一、l.shào 年轻时2.shǎo 稍微,暂时3.shào 年轻4.shào 年轻5.shào

小6.shǎo 缺少,不多

二、C(第,府第,大的住宅;户,门;启,打开;发,打开)

三、第一组:(1)用,拿(2)把(3)把(4)而 第二组:(1)代书(2)代书(3)代碎裂的奏牍(4)的四、担任,做 作为 担任,做

五、C(“深沉”“学术”“刚毅”“果断”与今义相同。)

六、l.等到担任宰相后,太祖常常拿读书这事劝告他。2.死后,家人打开书箱看他读的书,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啊。3.另一天把(撕碎的)旧纸片补好拼好,像先前一样又向皇帝L奏。七、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乐》《春秋》。

问题探究

一、l.不是出于私心。文中曾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这一段文字看,如果出于私心,也不可能有那样的胆略,明目张胆地荐人。2.不好。不见过程,不具体,不生动。

二、l.(1)特别爱好(2)停止(3)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4)热水2.抄完了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再抄,像这样抄写六七次才停。3.略

小卡片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六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随文练习

一、l.(1)cuán(2)zǎn .2.(1)xì(2)jì 3.(1)sù(2)xiù 4.(1)niù(2)ǎo

二、D(质朴:朴实,不矫饰)

三、而且 但 但 然而 现实生活与虚构的故事及自己的想像完全不同,所以用了不少表转折的词语。

四、l.严

厉 2.恭敬

五、1.人声鼎沸 B.鼎鼎大名 3.革故鼎新4.三分鼎立5.鼎足之势6.春秋鼎盛

六、1.现在一般使用顿号。2.表示说话未完。3.表示进一步强调。

七、1.这个“教训”的意思是对于不熟悉的人轻易不要相信,反映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2.闰土父亲的话意思是凡事要有耐

心,不可急躁。这句话很有意义。3.“我”的这个认识是由老师遏制学生的好奇心而形成的,其实,做学生的应该有好奇心,敢问善问。

八、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加点的词句不可删去。因为删去加点词句后意思完全变了。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若删去了“也许是”,则变成了完全肯定。这违背了作者猜测的原意,也不能表达“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书塾的反感。

九、揣摩:这段文字连用九个表述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地表现了出来。仿写提示:可以写一次游戏,也可以写一次捕蝉,或捕蝴蝶、捕小猫等的经过,也可以写蚂蚁搬家过程,只要准确地使用一系列动词即可。

问题探究

一、l.“碧绿的菜畦”等有趣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实际上是说“碧绿的菜畦”等的趣味不言而喻,不需要说。“单是„„”是集中笔墨,突出“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总起来,强化了百草园的确是“我的乐园”的意思。2.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并有渴望“成仙”的天真心理。

二、l.(1)zhà 忽然间暖和,忽然问又冷了。(2)cōnɡ(草木)青翠茂盛。(3)yâ 摇荡。(4)chì 极热。(5)tiáo 指风雨适合农时。(6)xī rǎnɡ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2.百草园经受过肃杀的冰雪却依然苍翠葱茏,生机勃勃。形成这个特点,是由于百草园的草“每一棵都在阳

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3.百草园的草泽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4.(1)这句话有象征意义,象征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华儿女有了最好的成长环境,中华必将振兴。(2)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都像百草园的草一样在刚光和附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们也都在鲁迅精神的哺育下成长。

小卡片

略 七 月迹

随文练习

一、觑 倏 袅袅 梢

二、1.满满 玉玉 银银 粗粗 疏疏 疏疏 累累 2.袅袅淡淡痒痒品味: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i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但这两段文字中的叠词,不仅如此,还生动地写出了孩童的感受和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三、l_任指不确定的一切事物,即所指范围内没有例外。2.虚指某种不确定的事物。

四、不好。调换后没有原来的贴切生动。

五、还可从“我们这些孩子”心理变化的角度明确文章的思路:始而好奇地追寻月迹,继而要把月亮据为已有,接着懂得“月亮是每个人的”,最后认识到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也可从奶奶对我们步步引导的角度明确文章的思路: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一一“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写文章要思路畅达.川然有序。

六、争月亮体现了童心就就是好奇、要强和高度的想像力,值得重视.“我

突然觉 得„„”。一句,意味着在孩子们的眼里,天空不但属于自己,而且是自己的作品,月亮就是“我”的一个印记,表现了非凡的想像力。

七、采用左边的写法。左边的写法中,三、四两行先写说的话,再交代谁说的,突出了说的话;

五、六两行中,省略了说话人的交代,显得简洁。

八、文章不是孤立地写月光月迹,而是写穿衣镜里的月亮,桂树、葡萄叶上的月迹,河水里月亮的倒影,甚至是“爷爷的锨刃儿上”月亮的影像。不写穿衣镜、桂树、葡萄叶、河水等,景象就显得单调抽象,美的意境就得不到充分表现,也不能 表现儿童对月迹的发现之乐。

九、B 问题探究

一、l.比平日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十分明亮,可以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什么东西。2.这几段文字写出了JL童易于进入虚幻境界,不分现实和想像,把两者融在一起的特点,富于情趣。如最后一段说“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头发梢儿上”竟然“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就充分表现了这个特点。3.阅读重叠性的词语,感到轻快、流畅、上口,富于音乐美,表达的意思也更加鲜明突出。换用其他词语,表达效果会有所削弱。

二、l.写灯光,主要以灯光的“浑沌”反衬月色的“清辉”;写“垂杨树”,把垂杨树与月色结合起来,构成了新的美景;写白云的异彩,充分表现月色使一切更美。2.使用拟人手法来写月儿,使月儿更生动、可爱、传神,如说“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显示了月亮的娇羞可爱。

小卡片

略 八三颗枸杞豆

随文练习

一、D(绺,应读liǔ)

二、示例:干燥、急躁;云霄、元宵;堕落、坠入;训斥、驯良;和蔼、烟霭

三、1.精神萎靡2.衰颓败落 3.不称心;大可惋惜4.遗恨5.含褒义,机灵地

四、l.第一个“太阳”指自然界的太阳;第二个“太阳”不仅指自然界的太阳,也暗指时间、生命。2.喻指“我”

五、“溢”是“充满而流出来”的意思。在这里,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春季小树林里花草树木蓬勃生长、欣欣向荣的态势,饱含了“我”对小树林的喜爱之情。

六、l.擎 2.捏

七、B(“叹息一声”后用逗号)

八、l.夸父逐El的故事见课文注释。这个故事主要表现人们征服自然的决心。2.这几段文字指出:“0”是生命告终的句号,„0’表示遗憾,但“0”

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0’也可以表示周而复始,表示圆满。3.三叔心理:让他记住我的人生悲剧,希望他奋发努力,取得应有的成就。“我”的心理:三叔告诫我不能有他那样的人生悲剧,勉励“我”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做个有用的人。

九、如写一朵“真是有意思透了”的花时,详细介绍了大花瓣、小花瓣、小苞、大花蕊、小花蕊、叶脉等的数量、形态、色彩等.充分表现了作者生物学方面的素养,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写文章不仅要钉一定的语言文字水平,也要懂得百科知识。问题探究

一、l.D 2.(一)段主要写门前山沟的各种景象以及“我”的恶作剧;(二)段主要写一朵特别有意思的花的内部构成。前者的许多景象是外显的,后者是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前者写的是作为“淘气鬼”的“我”的所见和所作所为,后者弓的是作为“生物学家”的“三叔”的所见,所以内容也就不同了。3.(一)段主要是描写和记

叙,(二)段主要是记叙和说明。

二、l.这些事件至关紧要,不是由于人到了老年爱回忆的缘故,而是因为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对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指出,“这好奇心,则正是使人萌生观察欲望的一种启蒙”,作者后来成为生物学家,与童年的好奇心就有很大的关系。2.蘑菇大小不一,形状不同,颜色各异;有的折断后会淌出奶汁状的液体,有的捏碎后会变颜色;有的轻轻弹敲鼓肚部分,会从圆口里冒出股股烟雾,十分可爱。第五段写蘑菇会让人中毒,“我”却兴趣不减,更突出了“我与这带毒之物”的亲密关系。3.这不是说“我”的发现没有意义,反而表明“我”小时候对蘑菇的研究就有了不错的成绩。4.略

小卡片

九我们家的男子汉,随文练习

一、靡恍惚荤

二、l.不好。原句富有幽默感,改用“偷懒”后带有贬义,没有了幽默感,而且也不符合儿童的心理。2.用得好,“潦草”一词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他为自己不能独立而内心不快,吃东西马虎的神态。

三、作者用带有夸张的语气,表明“我们家的男子汉”“最最奇妙”,无与伦比。

四、略

五、l.“棒冰”加上引号,既表明是引用,也表明突出这个词。而“冰淇淋”“雪糕”既不是引用,也没有必要突出它们,所以不加引号。2.“甚至”一词表示“雪糕”比“冰淇淋”普通便宜。“雪糕”和“棒冰”相比,“雪糕”要贵重价高一点。“我们家的男子汉”十分向往去少林寺当和尚,大人告诉他到少林寺不可以吃荤,他问“那么棒冰可以吃吗?”这是一个最低的要求,不求吃好东西,不要说不吃冰淇淋,甚至就连比冰淇淋便宜的雪糕也不吃。

六、1.抓蹬攀推抓跳2.虽然情感上极不愿意离开外婆去安徽,但由于“老保姆病了,回乡了”,他只能回安徽,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家的男子汉”“勇敢地”上了开往合肥的火车,表现了他沉着坚强的特点。

问题探究

“好汉”不依赖别人,能帮助别人,愿为大众做事,又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家的男子汉”有“对独立的要求”,不依赖别人,自己出去买东西,虽不愿离开外婆,又坚决登上去安徽的火车,可见有“好汉”的特点。

小卡片’

略 十 柳叶儿

随文练习

一、l.juã 2.jiào 3.jiáo

二、甩踩勒 吐抱缓缓爬蹭

三、l.品尝:仔细辨别,尝试。2.逞能:显示自己能干。3.用武之地:这里指有显示自己爬树本领的地方。

四、l.绑 割 运 捋 2.捋 煮 攥

五、缓缓 哗啦哗啦咯嘣嘣飕飕(地爬上去)这些拟声词语再现声响,富于音乐美,不能不用,换用其他词语会影响效果。

六、不单调。使用“抢”字,说明人们太饥饿了,柳叶儿也不够人们吃,太少了。使用“摘”“捋”等词语表现不出这些意思。

七、就

年幼的“我”来说,爬树,摘柳叶儿,吃饱肚子,的确是“乐”“美滋滋”“满心里香得不行”。,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饥饿。因而,今天碰到这样的情况,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八、咏柳名旬再如:唐代白居易《杨柳枝》:“一树春风干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代刘禹锡《杨柳枝》:“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等等。人们对柳的不同感受是由人的生活状况、现实处境、文化素

养等决定的。

问题探究

一、l.A清凉8冰凉C阴凉2.抢柳叶儿的人多,必须抢在别人之前才能抢到柳叶儿。3.B 4.“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肚皮凉飕飕„‘露珠滴进脖子,通体一阵阴凉”,为我天真、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揉进了苦涩的味道。5.这个比喻用得好,因为处于饥荒岁月,非常希望吃上“鲜红鲜红”的“肉做的”大樱桃,因而看到鲜红的太阳,产生联想。

二、1.第一次,小时候;第二次,十年内乱中;第三次,l982年春。第一次,是由于在旧社会,常常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第二次,是由于文化革命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家家富裕起来,出于习惯的口

味而吃。2.(1)感谢草木有情,是有感于人间无情地斗来斗去,搞得天怒人怨。(2)不是说现在穷,而是说现在不吃杂粮。(3)不是讽刺。因为人们油腻的食品吃多了,需要吃些树叶野草,而这些树叶’野草经过精心烹调,的确可以成为“珍馐佳肴”。

3.就个人而言,有一点伤感、失望;就社会而言,则是庆幸、喜悦。4.“榆钱饭”在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小卡片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随文练习

一、B(A.锨xiān ;C.髻jì ;D.旌jīnɡ)

二、l.消2.消3.削4.销

5.削 6.销

三、l.往上或往前看2.逆流而上3.显露4.使稳围 5.流传。

四、l.丰功伟绩 怀念2.万年长存3.高尚 纯洁敬仰4.民族风格新时代精神

五、L矗立2.愤激 3.峻峭 茂密 4.逾越 5.齐集 6.显现

六、l.“严重”表明了动摇的程度,而“彻底”表明了已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这与事实不符。2.“至少”表明这些浮雕能耐最低限度为800~1000年,而“至多”表明浮雕能耐的最高限度为800~1000年。

七、④③①⑤② 空间顺序(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八、l.列数字,作比较2.列数字 3.打比方4.列数字

九、l.不能。应突出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而括号里的句子突出的是“她们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形象。2.不能。应突出“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而括号里的句子突出的是商人“戴着礼帽”。3.不能。应突出“被打伤的工人”,而括号里的句子突出的是“在战友们搀扶下”。

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朝北。文章第二段说:纪念碑照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走在东长安街上“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可知正面朝北。介绍十幅浮雕是按照东——南(碑身的后面)——西——北(正面)的线路进行的。

十一、先介绍浮雕画面的内容,再揭示画面所反映的事情的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先讲某一段历史,再揭示这一段历史的意义。

问题探究

一、l.碑身碑顶小碑座2.不是单纯按照四面的自然顺序介绍的,丽是先介绍朝北的正面,再介绍碑身背面,最后介绍东西两侧。这是由碑身四面内容的意义大小决定的。3.这样写,既表明纪念一干/L百四十年以来所有牺牲的人民英雄,又突出了党所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二、1.整个中国的土地无不是帝王的领土;全中国人,无不是帝王 的臣民。2.是故宫最大的大殿,壮丽辉煌。介绍太和殿的建筑、设施和绘画装饰,突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表明帝王是真龙天子,君权受命二F天。

小卡片

略 十二巍巍中山陵

随文练习

一、l.(1)chán(2)cuï(3)fū(4)wù(5)yuán 2.(1)juān(2)cēn(3)jí(4)pǔ(5)mãi

二、l.浜,应作“滨”2.咤叱,应作“叱咤”3.迭,应作“叠”

三、B(莽,密生的草)

四、本文表示数El的词语都很精确,有的地方精确到小数点后l位。(例略)这与说明对象的庄严性有关,数量的交代不可大而化之。

五、l.矗立2.屹立3.矗立4.耸立

六、1.相互映衬 鲜丽 和谐 2.复叠深邃安详宁静庄严肃穆3.潜蛇 伏鳖 隐约参错 依稀可辨 泼墨山水

七、1.示例:当夕阳西下之时,远处群峰如起伏的兽脊;近处炊烟袅袅如丝如缕。,2.示例;大地无语,却展示了广博;天空无语,却隐藏着奥妙。

八、l.列数字2.打比方

九、略(可根据钟山特点、陵园结构规模、各部分体现中山先生思想的匾额镌刻等回答这个问题。)问题探究

1.介绍中山陵时写在平台所见到的气象万千的景象,既展现中山陵的壮阔美丽背景,又含着礼赞革命家丰功伟绩的意思,增强文章的思想性,并不偏离题意。2.祭堂的这种安排突出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治国主张,使人们在凭吊中山先生之时又重温了中山先生的思想,很有意义。3.一段写祭殿背景风光,二段写祭堂内部布局;一段以描写为主,二段以说明为主。

小卡片

略 十三凡尔赛宫

随文练习

一、A(B,湛,应读zhàn ;C,粼,应读lín ;D,摒,应读bìnɡ)

二、l.“座”应作“坐”,“棵”应作“颗”。2.“印”应作“映”,“笼”应作“茏”。

三、示例:驰骋;弛缓让座;稳坐峻峭;竣工瞩目;叮嘱

四、栩栩如生◇生龙活虎◇虎头蛇尾b尾大不掉◇掉以轻心举世闻名b名落孙山岭山穷水尽◇尽人皆知吟知己知彼

五、1.林立 2.精湛3.静谧4.触怒5.占领盘踞

六、1.“基本”和“完全”是相互矛盾的,不能同时出现,须去掉一个。2.“频频”就有“常”的意思,重复多余。要删去一个。3.缺主语。“通过”与“使”任去其一。4.句子没有主语。“处心积虑”的感情色彩是贬义,不适合用在这里,可改为中性或褒义词,如煞费苦心等。5.“音”可以在耳边回荡,但“容笑貌”不能。可以改为,声音在耳边回荡,笑容在脑海盘旋。6.这句话有歧义,可以这么读“这座建筑,我/造不好”(不会造,有困难);也可这么读“这座建筑,我造/不好”(不赞成自己造)。如果是前者,可两旬中间,补入“我水

平不够”;如果是后者,可在两旬中间,补入“他先与你们洽谈”7.造镜廊的顺序:先设计后建造,不能颠倒。所以两词应互调。

七、例一:本句旨在考查学生的成语或四字词语的词汇,以及句式的构成,答案能注意句式的仿造就可,如:书上诗歌辞赋的创作各具特色,形式异彩纷呈,让人赏心悦目。例二:本句意在让学生掌握“无论„„还是„„(都)有„„”的句式。如: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有许

多宝贵的人生经历。

八、B

九、l.不能。“远涉重洋的”主要指中国古代瓷器,不能把“远涉重洋的”移至前面。2。不能。“风起云涌的”应直接修饰“历史画面”。3.不能。“以及”应用在并列的几个词语的最后一个的前面。

十、不能删去。画线旬对前面所说的建筑或雕像作了评价,使读者进一步明确了其中的美。说明物件不但要明物像,而且要明事理,对说明对象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含的道理都要有所了解,还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十一、l.儿尔赛宫建成后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法国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l 9世纪下半叶后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今目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同时也是法国政府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重地。2.写凡尔赛宫建成后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过程,既是全面介绍的需

要,也丰富了凡尔赛宫的内涵,增强了凡尔赛宫对游人的吸引魅力。

问题探究

一、l.第一段文字从凡尔赛宫内部陈设装潢和作为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镜廊两个方面介绍凡尔赛宫,突出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一特点。2.写“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和近观,再现了凡尔赛宫美丽如画的背景,进一步表现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二、1.威尼斯市中心或圣马可广场方位(空间)2.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准确无误。3.为纪念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4.为了说明中意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而且在今日得到了发展。这正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之一,并非与本文无关。

小卡片

略 十四短文两篇

随文练习

一、l.yú 2.tà 3.yì 4.jiàn 5.jiū 6.yǎo

二、l.在到2.我们的

三、B(“坐窥井邑”中的“井”,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坐井观天”中的“井”指水井)

四、l.传记2.因3.它的4.许多

五、1.名,名称,名字,这里指命名。2.刺,名帖,这里指投下名帖。

六、l.也可算是荆吴一带最显要的形胜之处了。2.瓜洲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问题探究

一、《黄鹤楼》描写与说明的侧重点是黄鹤楼与环境的关系,突出表明“荆吴形胜之最”的一面;写自身结构特点的句子仅“重檐翼馆,四闼霞敞”等句。《于园》重在描写与说明自身结构布局特点,以显示“奇”的几点原因。

二、供参考的答案:①抒发了对千年名楼黄鹤一去不返的怅惘之情,激起人们的共鸣。②前四旬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后几句展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优美感人。③诗篇交替出现黄鹤楼的近景、远景、目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弘;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三、l.引 被/覆面/卧2.①宴请②派遣③改变3.(宴会开始)都督拿出纸笔,一个一个地请客人作序文,而客人都谢辞了。4.都督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显露才华,而王勃年少气盛,不知谦让,因而都督生气。没想到后来王勃文章越写越奇,都督也就心悦诚服地改变了态度。5。王勃写文章,开始并不怎么构思,而是先磨好墨汁,接着痛快地喝酒,再往后蒙被大睡,等到睡醒后,提起笔,一挥而就,写成文章,一字不改。6.这是因为王勃在磨墨和喝酒时,已打好了腹稿。当然这和他 的文学素养与才华也 导分不开的。

小卡片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十五松鼠

随文练习

一、藏缨 蔽 权 wō qiǎnɡ huo zhǎi

二、D(错杂:交错)

三、l。衬:一般有两个解释,一是“在里面再托上一层”,一是“搭配上别的东西”。对课文中的“衬”的理解应取后者,对松鼠身上最富有特色的尾巴作了细致描述,巧用一个“衬”字,把松鼠的小面孔和俏尾巴连成一个漂亮的整体,让人对松鼠的外形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2.触动:该词有三种解释:一是激起,打动;二是触犯;三是碰,撞6文中应取碰、撞的意思,而且程度十分轻微,着实“十分警觉”,这就使人们能具体感知松鼠的机敏与快速反应的能力。

四、交代说明的对象。

五、l.道出警觉的程度。2.点出触动之轻微,松鼠居然能感受到,立即作出反应,或“跑”、或“躲”、或“逃”,从而突现灵敏到何等程度。

六、表示时间的副词有:1.从来。表示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并且有强调作用。2.总是。表示一直如此,或经常如此,很少例外。

3.就。表示时间短,写出松鼠动作之迅速敏捷。

七、示例: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生命在手中,幸福在脚下行人车辆各走其道,安全伴你一生行(回答言之成理,语言流畅即可)问题探究

一、l.漂亮 驯良乖巧2.尾巴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4.说明驯良的特点,主要从松鼠活动的范围、时间、常吃的食物及寻食的习惯这几方面来说明的。5.C

二、l.相同处:十分机警,善于爬树,主要生活在树上。不同处:松鼠喜欢夏天,尤其是夏夜,一胎能生三四个;但金丝猴在寒冷的雪山森林中生活,一胎一-if-,偶产二仔。2.表现在:①“大伙都得听它指挥”。②有“哨兵”或“警卫”,其他猴子为它服务。说明猴子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似乎与人类社会有相通之处。3.①保护珍稀动物是当务之急,要与捕捉珍稀动物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②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

小卡片

《松鼠》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这就是“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十六松树金龟子

随文练习

一、qiào â zhì jiǎo zhuì xuàn 鞘螽赋媚

二、斑纹班级; 敝人宽敞; 鞘翅峭壁; 踪影综艺; 衷肠 衰落; 求偶 墙隅

三、示例:1.他长得仪表堂堂。2.我们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能无动于衷。3.这些贪官贪得无厌,罪该万死。4.两人一唱一和,妙不可言。

四、昆虫记(或昆虫世界)法布尔法 昆虫世界(或昆虫记)

五、l.这一句准确地告诉人们松树金龟子出世的时间——夏至。“奔向”一词生动地描写出金龟子急于来到繁华世界的情态。

2.“别去打扰它吧!”表现了作者对松树金龟子的人性关爱。后一句作者用诗

一般的语言来赞美金龟子的美丽,充满了人性的美。

六、采用了拟人手法,它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有趣,充满了人文关怀。

问题探究

一、l.啃钩咬2.这一段是个过渡段,“它们在忙什么呢?”引起下文。3.“很显然”是插入语,以引起读者注意。“它们”是指代雄虫。“美入”指代雌虫。“大献殷勤”表明求爱热情的高涨。“进行到深夜”是指雄虫向雌虫大献殷勤。4.(1)不能删去。“通常”说明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删去后就不能准确说明这种情形了。(2)不能删去这两个副词表现了时间的延续性,和雄虫求爱孜孜不倦的精神。

二、1.可用“绝迹复现”四字来概括。这句话作者以精确数字分别道出了世界珍贵鸟禽泰卡鸡“绝迹”和“复现”的时间,并道出了“复现”的地点。第二句又用动词“轰动”“关注”和表示范围的名词“世界”“各国”,突现了新闻价值,从而激发了读者的盎然的兴味。2.先用数字介绍它的身高、体重和色彩。再介绍头、胸和喙、眼圈直至腿爪的颜色。还介绍“鹤立鸡群”的风采,最后介绍颀长的翅膀,“但不会飞,只会奔跑”的性。这样由整体到局部,静中有动,笔法灵活。3.启发:奥贝尔博士居住的小木屋很“简陋”,显示条件艰苦,“日夜”突出时间长,耗费精力多,实在是“坚持

不懈”。这些都凸显科学家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小卡片

各国有各国的法律,各人有各人的道德感,要根据道德与法律来定昆虫为善虫或坏虫,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是多余的。只能根据昆虫对于人类的利害,分昆虫为益虫和害虫,才是可能的,有道理的。十七 国宝——大熊猫

随文练习

一、pì zhuō cuǐ bīn zhěnɡ qī hàn miǎn yǎn bǔ qiïnɡ yì

二、憨态可掬鞠躬; 苑林宛若; 晕眩 荤菜; 崇敬鬼祟

三、1.临近、接近2.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3.次于今l3的4.天真而略带傻气5.广大、盛大6.支持7.随随便便8.高大

四、(1)温驯(2)灵敏 灵活(3)高明(4)呵护

五、作用:四个排比句分别写大熊猫直立、啃竹枝、打滚和玩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熊猫的可爱。仿句:略

六、⑤②③④①

七、l.引用说明 说明大熊猫之珍贵由来已久。2.打比方 突出了大熊猫有两个黑眼眶的面部特征,形象逼真,富有情趣。3.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具体说明仔熊猫的少和小。

八、中心:说明大熊猫在物种史上的珍贵价值。说明顺序: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

问题探究

一、l.荤 素2.D 3.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具体说明大熊猫的胃口很好,食量很大。4.因为“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所以从粪便就能判定大熊猫的活动地方。5.不能。因为“有时”说明大熊猫显露食肉的本性很少,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相符了。用词准确严密。

二、1.从容易训练(训练)、吃苦耐劳(工作)、准确性高(准确性)三个方面来表现的。2.嗅觉敏锐3.示例:①利用狗的灵敏嗅觉来缉毒; ②运用蝙蝠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应用于军事、气象等领域。

小卡片

示例: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1979年9月,“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 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

l3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十八黔之驴

随文练习

一、l. hào hǎo 2.

二、zài zǎi l.而2.却3.渐渐4.惊惧逃走5.将要6.逐渐,渐渐7.态度亲近而不庄重8.只,仅,不过

三、1.认为;把(它)当做。2.结构助词“的”;其他四个“之”都是代词,它,代驴。3.都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四、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庞然大物

五、1.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做神物。2.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3.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子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

六、1.《柳宗元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黔之驴》

《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寓言

问题探究

一、l.(1)偷看(2)用脚踢(3)来回地走2.D 3.(1)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态度更随便,戏弄它,碰撞、靠近、冲击、冒犯它。(2)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3)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就离开走了。4.虎驴行动内心活动5.①以为神②莫相知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6.只要合理即可。例如,在老虎未弄清自己的本领之前,从气势上吓跑老虎,不要用蹄踢它,暴露自己的弱点。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驴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虎,与虎和谐相处,避免与老虎冲突。

二、l.像狙公似的剥削者使用权术,奴役他人,最终必然是自食恶果。被奴役的群众一旦觉悟,就会揭竿而起,推翻奴役他们的人。2.老

狙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用意在于说明老者习惯于被驱遗,因循守旧,胆小怕事,小者血气方刚,接受新事

物快,敢于挺身而出。3.《黔之驴》的寓意也可理解为: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附(译文):

楚国有个养狙(猕猴)为生计的人,楚人称他狙公。每天早晨必定将所有狙集中在庭院里,让老狙带领它们去山申,采拾草木的果实,交十分之一给自己,有的狙不给,狙公就用鞭棰打。所有的狙们都害怕,对这很苦恼痛苦,不敢违背狙公。

一天,一个老狙对其他狙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吗?”别的狙回答说:“不是。”这个狙又问:“(这些果子)只有狙公能采吗?”回答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采摘。”这个狙说:“那么为什么我们要依附他,并且受他的奴役呢?”他的话还没说完,其他的狙都醒悟了。当天晚上,它们一起等到狙公睡觉了,打破栅栏毁坏木笼,并且偷走狙公的积蓄,一起进入山林中,不再归来,狙公最后终于饿死了。

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手段对待人民而不讲道理的,也像狙公!只是人民没有觉悟罢了。一旦有人开导了他们,他的手段也就穷尽了。”

小卡片

示例:狐假虎威杯弓蛇影 南辕北辙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讳疾忌医井底之蛙 丑女效颦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塞翁失马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美猴王

随文练习

一、sù :宿营 宿怨宿愿xiǔ :一宿半宿三天两宿xiù :星宿斗宿 二十八宿

二、A(径:直接)

三、食饮采觅伴群友亲 宿游

四、仙胞石卵 为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除妖降魔埋下伏笔,也为孙悟空披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五、在当时的社会,只有对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皇帝才能呼“万岁”,其他的“王”只能称“干岁”。如果称“万岁”,就意味着叛逆。作者是绝对不敢这样写的。

问题探究

一、l.此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一个人要是不守信用,就没有办法了。连群兽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兽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我们要为建立诚信的社会而奋斗。2.石猴成为“美猴王”,凭借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依仗别的什么(如出身、社会关系等),他无显赫的出身,甚至无父无母,更谈不上有什么亲戚帮助,他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最后被公众推举出来的领袖。这在今天,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启示。(只要意思对)

二、l.(1)率,带领(2)原意是归向佛门,这里是“投降”的意思。(3)原指人民,这里指群猴送命(4)勇猛2.孙悟空是一个集猴的灵性、神的法力和人的思想感情于一体的叛逆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敢于反抗一切的英雄人物。小说通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意志,揭露了天宫统治者的腐朽无能。3.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作者善于用夸张的笔调,通过幻想境界的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语言活泼晓畅,诙谐幽默,饶有风趣。

小卡片

《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孙悟空一调芭蕉扇

随文练习

一、怕:瓦解解说了解舱:押解解送解元 xi色:解数卖解姓“解”

二、C(娥流:同“女流”)

三、l.前者是容貌,模样;后者是对事物和性质的描述。2.前者指整好装束;后者是指事情告一段落。

四、l.旧时的嫡妻为正室(大老婆),因用为称对方嫡妻的敬词。2.对别人儿子的尊称。令尊 令堂

五、l.不能。“调”在这里有“借调”之义,在感情色彩上,比较庄重,而且含有借之不易的意思在内。而用“借”,太平淡了。2.“掣”是抽的意思。“拔”,是从下向上拉出来;“拿”,太一般化,也不甚确切。

六、这是章回小说的特点,表示一回结束,并引起听众的悬念,想继续听下去。

问题探究

一、l.《西游记》中认为,火焰山的生成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自太上老君炼丹炉出来,蹬掉几块带着余火的砖,落到人间形成的。2.上面这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现代学者经研究,有两种说法:①火焰山的火,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厚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关于火焰山曾是一片火海,史书上也有记载。王延德的《高昌行记》说:“北庭北山(即火焰山),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 ②火焰山的炎热干燥,皆归因于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现实中的火焰山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A然的风蚀

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吐鲁番盆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 600米,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

二、1.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猪八戒、沙和尚2.最可爱和最值得同情的是孙悟空。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中表现得细腻、勇敢、有魄力,重情重义。一是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辛勤劳作,不辞辛苦。二是他考虑问题比较细致,有预警的敏感度。三是他有技术特长。他那火眼金睛,能识妖怪,及时辨明是非。四是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强,敢作敢为,勇于承担责任。五是他能耐心对待批评,甚至是误会和不公正的曲解,都能不急不躁。他三次打妖,面对被不明真相的唐僧误会,屡遭说教,被念紧箍咒,并被八戒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表现出大度大气的作风。六是他重情重义的男儿情怀。被师父错误开除后,还念念不忘师恩。一个石猴,竟能有如此至情至义。(大意如此)3.示例:我同意毛泽东的看法。愚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还可以教育过来;妖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一旦得势就要成灾。郭老却揪住唐僧不放——“千刀当剐唐僧肉”。毛泽东则分清主次,一直把矛头对准最主要的敌人。(应该允许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示例一:我们要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他人妖分明、胸怀宽广,不要学唐僧的入妖不分,黑白颠倒。对于妖怪必须除恶务尽。现在,对于世界上的反恐斗争,我们应该将

它进行到底。只是,要严格区分是妖还是糊涂受骗的唐僧之类的人,对于前者,必须彻底消灭;对于后者,必须让他们觉悟。绝不能够把唐僧推到妖怪那边去。这将有助于反恐斗争的顺利进行,为早日结束反恐斗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示例二: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常常使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擦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上面两例,一从正面形象说,一从反面形象说)小卡片

示例:我们既然允许谈判,就要准备在谈判成功以后许多麻烦事情的到来,就要准备一副清醒的头脑去对付对方采用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兴妖作怪的政策。只要我们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可以战胜任何兴妖作怪的孙行者。(《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十九三个太阳

随文练习

一、yùn gân 铠跹

二、历一沥燥一躁 查一碴 摩一+磨

三、B(喜出望外)

四、l.凝聚2.躁动3.翻腾

五、1.“迟迟不敢迈步”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到了南极。“踮着脚尖轻轻地走着”,可以体会出她梦想成真以后,生怕’惊醒了好“梦”的小心,由此产生“每一脚踩下去,腿都在微微发颤”的感受,从而突出了女画家的激动之情和南极给她带来的神秘感。2.这是南极的山和海回答的。这是采用

拟人手法回答女画家的发问,表现了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赞颂,预示着人类完全可以与南极和谐共处,为南极带来美好的明天。

六、烘托了女画家惊喜和热

爱之情,表现了南极的美丽,也表现了南极对人类的亲近和欢迎。

七、当月亮处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水平线上,月亮挡住了太口日的光线,使地球上出现白天见不到太阳光线的现象,这就是日食。

问题探究

一、l.闪 看 跳 扑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的强大,突出了环境的恶劣。3.肆虐的暴风雪、艰苦搏斗的场面。具体反映了南极人生活的另一个侧面,也从另一方面写出南极精神的内涵: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4.那颗星在风暴过后升起,隐喻着她战胜困难,硬是闯进了南极这块远离祖国的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5.写人叙事时,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的前提下,适当插入生动形象的描写,有利于提高表达效果,增强感染力。

二、1.站台流淌着温情(充满爱意),站台缩短了距离,使人充满激情;站台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之情。2.提示:与亲友告别,一要写出场景,二要有细节。细节越真实越感人。

小卡片

《三个太阳》属于人物通讯,形式为特写。通讯的写作要注意:第一,主题要明确。第二,材料要精当。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要有细节描写。第四,角度要新颖。二十录音新闻

随文练习

一、bï :停泊、漂泊 pō :湖泊、血泊

二、l.阵阵 支 2.艘艘 道道3.朵条4.个片

三、1.盘旋2.搜索3.沉寂

四、1.播送 2.“从容不迫”指很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这里体现r准备工作有序进行的状态。3.“春雷”是比喻,突出_『水下火箭发射成功所带来的巨大意义。

五、l.大

型电子计算机。2.“套进”既反映设备先进,又说明跟踪严密,毫发不爽。3.“兴奋”反映火箭发射步步成功,“沉寂”表现工作氛围严肃,互为表里。4.火箭水下发射既是对我国航天利学技术的检验,也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因丽用“战4一”形容气氛的紧张是贴切的。“沉着冷静”是从心状态上,表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万无一失的自信心。

六、①应有欣喜之情,语调平缓,语速不太快。②语速平稳,语调应重一点。

七、C

八、江苏省教育厅开通国际教育交流网站

问题探究

一、l.火箭水下发射既是对我国航天科学技术的检验,也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因而用“战斗”形容气氛的紧张是贴切的。“沉着冷静”是从心理状态上,“果断”是从动作行为上表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万无一失的自信心。2.形容火箭的急剧上升。3.“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这一比喻注释了“壮观”,与“雪白”“蔚蓝”交相辉映,“莲花”状写浪花的形体,“硕大”突出空间。以“出水巨龙”喻写“火箭”,一石二鸟:中国被世人誉为“东方巨龙”,刮曰相看,又突现火箭魁伟的身影。“扶摇直上”表现速度之快。贴切的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印象,增强了感染力。4.这些混播将当时现场的有价值的声响直接传入听众的耳朵(如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使听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气氛,也增强了真实性。

二、1.送行发射成功2.这种全程报道具体、详尽,使人身临其境。它和录音新闻的特点基本相同。但它不配音,只凭文字来传达信息,而录音新闻主要靠声音来传达信息、小卡片

时间:2005年10月12日5时30分一21时32分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轨道舱内。人物: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温家宝、李长春、罗干;费俊龙、陈炳德、聂海胜等(以人物出场先后为序)。事件: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结果:发射成功,飞船工作正常。二十一“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随文练习

一、l.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2.原意是夺取天下,在课文中是“征服”的意思。3.最高的限度。4.在课文中是“固定”的意思。

二、l.受命 自豪2.庄重蕴含

三、1.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热烈气氛的反衬。2.这句话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限制词中充盘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3.“深情”“注视”,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向祖国行注目礼,他用目光向祖图表达一定圆满完成任务的誓言。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一动作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四、D(A.“定格”后面应该使用破折号;8.“答应了”后面应该用冒号;C.“神舟”五号)

五、l.不能。“可能”不是“一定”,准确地体现了假设的情况。“甚至”表程度副词,准确地涵盖了出现情况的严重性。2.不能。“又”表明这样的重大事情不止一次地演绎。六、三个由“定格”组成的排比旬,强调了杨利伟首开中国载人航天之先河的伟人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的一页。仿旬:略

七、l.将“比如”改作“尤其”。2.将“栩栩如生”改成“形形色色”或“姿态各异”。3.将“这个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放在“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的前面。

八、33

问题探究

一、l.这指代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出征太空。“出征”表示完成一项重大的、艰巨而光荣的、史无前例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就像打胜一次大战役。2.“问天阁”是访问苍穹的“天使”居住的地方,表现中国人民在发展航天事业上的决心和气魄。3.期待中国人民航天梦的实现,期待杨利伟的光荣出征,期待“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或答:因为杨利伟具有航天飞行员的优秀的综合素质。)5.为了提供读者渴望得到的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使行文节奏有变化。

二、l.“神舟”六号较之“神舟”五号在人数、时间、实验、衣、食、睡等方面都改进一大步。2.因为有人的参与。科学实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试验无法事先设定好,试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科学家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措施,这必须要有人的参与。3.本文主要采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神六”与“神五”进行比较,更能突出“神六”的新特点。列数字能使说明更准确无误。

小卡片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二十二新闻两篇

随文练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A(馈一溃 qiān –jiān sâ 一sài)

二、l.B 2.C 3.C

三、l.百万:从内容看,中路30万,西路35万,东路35万,约合百万。交代了人民解放军渡江的人数,同时,写出了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不含:不包括。因几江当时尚未解放,这样写体现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的特点,不会产生歧义。均是:都是。写出了人民解

放军渡江战线之长,烘托出战绩辉煌。2.突破:表现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渡至: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24小时内即已:强调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一、cānɡ zhǔ 嘉 噙

二、1.期盼 永载 2.镶嵌 3.闪动 庄严

三、“百年”是概数,表示时间的久远。“真正”,言外之意是,在这以前香港同胞生活在殖民地社会中,听任别人主宰,并不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从此”,强调从现在开始。

问题探究

一、l.主体。2.详写的是西路军、东路军;略写的是中路军。3.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4.A(没有反映出新闻的主题)5.承上启下6.时效性、真实性、简明性7.前锋切断铁路线

二、l.“世纪幽会”漠河上空 2.导语是第1段;主体是第2段到第5 段;背景是第3段;结语是第5段。3.兴奋、激动(这既是干载难逢的宇宙

奇景,又是研究太阳对地球磁场、电离层影响的良机,人们能够亲眼看到,我们的科学家又能利用这一良机进行研究,这不是兴奋而激动的事情吗?)小卡片

提示:本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沽名钓誉。专题 荷.

咏荷诗歌五首

随文练习

一、l.荷叶2.荷花 少女的脸庞3.杂入、混入 不见踪影4.才 听觉5.始终不让采莲少女露面,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二、雨中留得盖鸳鸯

三、翠减红衰

四、托物言志 幽恨无穷

五、露为风味月为香

六、略

七、C(不是莲花而是莲房)问题探究

1.团结互助的精神。2.美好品质 美丽动人

小卡片

示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红。——刘凤诘《咏大明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一汉乐府民歌《江南》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爱莲说

随文练习

一、l.fán 多2.zhuï 洗涤3.xiâ 亲近而不庄重4.xiǎn 少

二、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对比衬托

五、l.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2.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六、l.君子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具有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2.因为作者托莲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着自己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进步思想与优美情操。这种情操与陶渊明的洁身自好,一般人的爱慕荣华富贵是不同的。

问题探究

一、l.(1)沾染、污染(2)妖媚(3)树立(4)当,当然 2.(1)水里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可以往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3.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蓬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4.示例:我更爱它的实用价值。荷花不仅有观赏价值、精神价值,而且有实用价值。它的花清香可爱,可以卖钱,也可做茶叶,用以减肥;莲子和藕可以食用,而且是一种药材。它的全身上下都具有宝贵的经济价值。5.示例:(1)菊花(2)因为菊花是清净、高洁、长寿、吉祥的象征。我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此外,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不限此例,任何一种花

都可以,只要说出理由)

二、l.主要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这样可以有条不紊地说明芙蕖的多种特点(可观、可鼻、可口、可用)。2.本文侧重说明芙蕖(蓬花)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而周敦颐侧重说明莲花的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小卡片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二十三 毛泽东词二首

随文练习

一、l.yāo ráo 原指娇艳美好,这里指艳丽多姿。2.mǎnɡ mǎnɡ 形容原野阔,无边无际。3.xùn 差4.qiào 俊俏、美好的样子。5.zhuï 通“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二、(1)中外驰名 松弛(2)腊月 蜡烛(3)稍微 树梢(4)竞赛 竟然

三、D(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即词谱,而不是词的题目。)

四、l.九州春色莺歌燕舞 四海征程龙腾虎跃 2.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国泰民安人寿年丰

五、C

六、l.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 2.待到l山花烂漫时 I-算子咏梅

七、秦始皇/统一中国 汉武帝/开拓西域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洽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割据局面

八、是按历史顺序由古至今排列的。

九、这样写,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心气豪爽,精神

奋发,为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而自豪,爱国热情油然而生。(大意如此)问题探究

一、l.“其意”指陆游咏梅词的思想、情调、主旨和意象等。“反其意而用之”即用“卜算子”这个词牌和“咏梅”这个题材而表现‘j陆游词不同的思想内容。2.这个“笑”,是藐视困难的笑,是苦尽甘来面对胜利[|勺欣慰的笑,是功成身退的谦逊的笑,是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3.毛泽东的词通过州梅化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刚椎的决心和信心。4.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但仍保持高洁情怀形象。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却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5.示例:我最爱的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它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梅花为此而高兴的样子,表现了梅花高尚的品质,给人联想无穷。(此题可自由发挥,不要受示例限制)

二、l.《梅花》中以“墙角”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端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

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2.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小卡片

示例: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一元·王冕《墨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宋·卢梅坡《雪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二十四 古代诗词三首

随文练习

一、1、zhù 指的是梭2.shuî 北方3.zhuï 穿4.dā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5.yì 割6.xiǎnɡ 用食物款待

7、yàn 晚8.bì 破旧

二、扑朔迷离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示例:这个反贪案子扑朔迷离。

三、C(将军、壮士、百战、十年,皆为虚指)

四、这个说法欠妥当。在“木兰无长兄,阿爷无大儿”的情况下木兰代父从军,为圈分忧,一方面表现了木兰对国家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木兰的孝道。木兰代父从军是木兰“忠„‘孝”精神的表现。

五、提示: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来考虑:①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财富;②我国花木兰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爱;③我国的影视拍摄技术有待提高。

六、略

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割麦的农民用尽了力气还不觉得(其实是顾不上)天气的炎热,只是珍惜夏口较长的白天,争取多干些活儿。农民的这种心理状态,反映了他们窘迫的处境。麦收季节,他们总想把成熟的庄稼尽快收割回家,以便缴纳繁重的赋税,不至于像诗中的贫妇那样失去赖以生活的田地。

八、拿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辛苦、贫妇在田中拾穗的辛酸和作者自己不事农桑却丰衣足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深深愧疚的思想感情。

问题探究

一、l.表达雄心壮志的词。2.A 3.“梦回”即梦醒的意思。它告诉我们,以下描写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4.用了对仗手法,描绘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5.“秋”用得最好。它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6.“了却”是完成的意思。“君王天下事”是指恢复中原等大事。7.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

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沉痛悲愤。

二、1.诗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词,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 一两个,而是一大帮。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2.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令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

3.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当这蝗“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一乐一一悲,却判若天壤。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

小卡片

示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叉生。白居易《草》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一辛齐疾《菩萨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二十五现代诗二首

随文练习

一、l.羔羊 安全无恙 2.骏马 英俊 3.斑点 班级4.糜烂 披靡

二、D

三、l.G 2.B 3.F-1.C 5.I)6.E 7.A 8.H

四、l.“抓”和“贴”表达了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2.“扑”字表达了诗人见到亲人时极度兴奋、喜悦的心情。

五、l.前一fU是夸张,后一句是比喻。前一句表示见了亲人,说的话很多很多;后一句比喻亲人相逢热烈畅谈;,这样写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抒发出了诗人热爱延安的强烈感情。2.采川拟人手法,把物当做人来写,给读者造成一种鲜明生动的印象。3.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把平常的柳条化为新娘的艳影,打动读者的心。

六、1.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2.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七、1.诗人 剧作家《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 《雷锋之歌》 2.诗人 《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八、l。运用比兴手法。意思是当年在延安我们积极投入人生产运动,一面生产,一面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运用比喻修辞。榆树下倒映的彩虹,既可看做是诗人在剑桥大学短暂生活的诗化,也可看做对先哲的追思和怀想。

问题探究

一、l.表达了惆怅之情。2.以离别康桥的感情起伏为线索,全诗的基调是依恋、惆怅。3.昔日4.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

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

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足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5.首尾呼应,结构基本相同,字句稍有变化。

二、1.诗人以雪花自喻,表明诗人之爱如雪花一般纯洁和晶莹,也表现了诗人之爱如雪花一般飞旋、快乐、喜气洋洋。2.二者都是诗人

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的反映,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徐志摩的美丽的理想,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的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快乐与惆怅。

小卡片

示例: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二十六歌词三首

随文练习

一、l.yínɡ 围绕,缠绕2.chuī 烧火做饭3.lán 大波浪

二、1.强调“只有”。2.表现农村的富裕。3.发祥地。

三、1.D 2.B 3.C

四、D

五、l.亿万中华儿女2.借代祖国 3.(1)“虽然”和“依然”在结构上相呼应,在内容上形成对比,通过内外对比,写出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2)“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

系。4.如“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血的流动,应该说有声音,可谁也不曾听到,而这里用“澎湃”突出了声音之响。不仅声音很响,而且诗人还听出了这是“中华的声音”。——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里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六、l.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无数条“铁的臂膀”。2.反复出现此语句,把诗歌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F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表达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的意思。由实到虚,步步深入。3.因黄河水含沙较多,所以呈金黄色,故称“金涛”;因为河水浑浊不清,所以下文称黄河为“浊流”。

七、示例:一片稻谷,一片玉米,十里长河,十里花香。

问题探究

一、l.“希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歌词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2.倒装旬既强调了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又突出了在田野上生活的目的性。3.家乡理想未来4.语言明快、整齐,韵律和谐,一韵到底。在修辞上采用了反复重叠的手法。三段歌词的末两旬旬式相同,但用词略有变化,在内容上层层递进。这首歌词强烈地抒发了劳动人民幸福、自豪和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的感情。

二、1.因为“我”的心中充满了“故乡情”。2.一是囚为这些意象富有典型性,?是宙,fi地方色彩。作者在每一个景物前加了一个修饰性词语,如“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等。此外,字里行间还倾注了作者的故乡情。如“名

厨佳肴色香浓/油条豆浆家常饼”等。

小卡片

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下载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1长城和运河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 2,驾驶书架责骂 3。庐山的云雾 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 暴风 写字返回一泻千里3,蜻蜓蜿蜒拖延 二,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长城和运河 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 2.驾驶书架责骂 3.蜻蜓蜿蜒拖延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 2.首都北京,天......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3 燕子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聚集俊美偶然 分散丑陋经常 二、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句子。 1.粉红色的桃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2.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

    四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范文合集

    四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走,我们去植树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精)(5篇)

    1.《邓稼先》 【夯实基础】 1.D 2.C 3.C 4.B 【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

    补充习题答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 补充习题答案 一. 屋脊哈密瓜硕果陶瓷 开拓 春意盎然银装素裹 二 波澜壮阔云雾飘渺 清奇俊秀巍峨 天工巧夺清香 光洁绚丽醇美 三 1. 我们爱你啊。山河无......

    补充习题答案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补充习题答案 二、 1.无私吝啬 2.丰富短缺 3.高昂低廉 三、 1.矿产资源 食品 电力 淡水 建设城市 2.保护海洋 海洋资源 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四、 1.海洋......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优秀范文5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