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9:5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摘 要:任何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体现出鲜明的国家和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它对中国当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内在精神、行为准则、价值观念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引力与推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与时代相悖的消极观点理念也给企业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产生一系列文化矛盾冲突。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解决企业文化冲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展性吸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去除其糟粕,是推动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企业腾飞,文化先行。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从80年代中后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引进,学术界有关理论也纷至沓来。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说法,但从根本上对其内涵的理解还是一致的。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认可。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到传统文化、地域、政治、经济、法律、时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和巨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处于亚文化地位的企业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这就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历史长河中价值不断体现,在当今时代又以多种无形或有形的方式渗透到各个文化领域,发挥其强大的精神指导作用。我国当代企业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企业文化拥有传统文化的天然优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视伦理、追求和谐、含蓄深沉的文化,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国当代企业文化以民族文化传统为背景,长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和影响,并从中不断提取养分、吸收精华,使得自身发生嬗变和升华,从而得以茁壮成长。因此企业文化在传统文化积极因素影响下所展现的民z

族特色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 1.中华民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道德对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集体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念,把全局利益看得高于局部利益,把整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体利益,突现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的独特品格,形成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的思想风貌。《礼记?礼运篇》明确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命题,其基本含义就是自觉地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可以说这是我们民族的民族魂。这种整体为上的集体主义道德,积极影响着当代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树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积极向上时,就能够使职工把维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当作有意义的工作,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和工作主动性。在我国作为企业文化内涵之一的企业精神,虽然因企业门类有别性质各异而有所不同,但共性的东西却是“团结”、“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这实质上就是集体主义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的延伸和体现。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对企业文化的升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和”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对于凝聚人心、集中力量、维护统一都有着积极作用。而重视人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现。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现代企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管理的纯理性的制度、计划、生产技术,而是与人的情感需要、审美向往、对人情味的追求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企业应当重视运用社会精神的力量去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孔子的由“仁”所具体展开的恭、宽、信、敏、惠五德构成的最早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完整理论,今天应用到企业文化中仍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主要不在于对员工的控制、驱使和责罚,而在于能通情达理、与人为善,善于激发员工的热情,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儒、道家思想,在其理论和运作方法上都不主张走极端,庄子的“守中”,儒家的“中庸之道”,都提供了自处和处人时持中正、不过激、留余地、善自足的方法。遵循这一原则,在企业内部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环境,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出发,点燃职工心中之火,为职工排忧解难,让全体员工参与管理,无疑会极大地激发职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对企业文化的保证作用。

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十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有助于促进企业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培养企业全体员工关心社会的伟大胸怀,在社会的认同下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形象的高扬,并使企业为推动全社会的繁荣发展竭尽全力。以孝悌、仁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张修身为本,以维护社会集体利益为上。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将传统伦理美德之礼义仁爱精神渗透到竞争机制中,可以在生产者和经营者当中培育以天下乐为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摒弃唯利是图,鼓励生财有道。当代中国企业文化要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保证和营养元素,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倡导爱国爱岗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价值观,努力培养“敬业报国”的意识,这对员工、企业、民族都有重

大的意义。

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对企业文化的指引作用。

中国人历来重视道德情操、行为举止、品行意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敏于事而慎于言”等所体现出的思想内涵被不断继承并得以丰富,逐渐形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爱岗奉献、诚实守信等众多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企业文化当中对员工的行为品德仍然起着约束、激励和引导作用,中国的企业员工在其影响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显现出了兢兢业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这种天然的素质优势为企业发展赢得了珍贵、可靠的人力资源。我国企业现在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也是对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对于物质利益至上的当今社会,将传统美德所体现的内在精髓加以丰富并融入到现代管理的行为模式当中,必将有助于企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走稳定、健康发展之

路,这也是中华民族品格的体现。

优秀的企业必然需要优秀企业文化的支持,中国现有的优秀企业文化从多种角度体现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性运用。例如:“长虹”的“以产业报国”的企业文化口号;清华紫光集团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大事业的追求、大舞台的胸怀、大舰队的体制、大家庭的感受”;海信的核心理念是:“创造完美、服务社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始终倡导艰苦创业精神;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的对待顾客理念等。事实证明,中国的企业文化在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必须辨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融合到企业文化中,使企业文化显现出民族化的、特有的、可贵的闪光点。但是民族文化传统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难以避免其负面性的或者比较生硬过时的东西沉淀到企业文化中。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糟粕即企业的病根子。事实让我们看到:中国当代企业在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有悖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消极文化和冲突现象。尽管它相对于主体的积极的方面来说是次要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同样需要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保持清醒。可以将我国传统文化对

企业文化的主要消极影响概括如下: 1.家长制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家长制基础上的,这是 种“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为其人”的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尽管中国企业努力推行民主管理,但是家长制的残余和观念并未完全根除,对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产生多方面负影响:企业领导独断专行,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作用,不善于听取职工意见;企业员工盲目服从上级,缺乏主动精神;企业在人员使用上任人惟亲。市场经济越发展,这种专制型制度与民主要求冲突越明显,从而

影响到企业的生机和活力。2.个性发展意识受到大一统观念限制。

大一统观念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它强调高度集权化与社会成员思想行为一致性。这种观念引入到企业文化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整体性管理及得到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但是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在企业内部进行这种模式的管理与要求,限制了员工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在企业之间也缺乏针对性,使“企业精神”趋同,从而不能灵活发

展。

3.中庸之道压抑创新、竞争和冒险精神的发展。

中庸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民族精神。这种中庸文化渗透到现有企业文化中,一方面不可否认它对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及调整人际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致使很多企业领导者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和创新,竞争意识不强。企业干部员工强烈压抑冒尖、进取欲望。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冒险提供发展机会,竞争推动社会进步。不消除中庸之道消极影响,中国企业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环境,不仅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领导者和员工成就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形成和发挥。

4.封闭保守意识仍然不可忽视。

中国传统中的封建保守意识和求和、求静、安贫心态对中国企业文化影响深刻。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离经叛道”最为世情所不容,也最伤当权者、管理者的感情和神经。即使在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封建保守观念依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在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以“我”为中心,追求“全”,限制人才、技术交流,企业领导员工容易满足、安于现状,对新方法及变革持抵触态度。摒弃封建保守意识必须要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5.人治传统影响法制观念的加强。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非常重视人际关系,人治观念较强,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人治”传统对企业文化影响深刻,中国的企业管理也是偏重人治,法制观念不强,这样使得现代企业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容易导致管理的混乱局面。市场经济需要法制精神和科学理性,一味地讲情面、论关系是与市场竞争背道而驰的,在国际市场上也是行不通的。因此,还需付出艰辛努力培制符合中国企业现状的法制文化。

6.重言轻实的旧习削弱了实践意识。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言与实,志与功,始终存在冲突。人们为免除遭到嫉妒或责备的风险,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意识,逐渐形成多说少干的习性。目前,企业中存在的议论多行动少,计划多检查少,会议多执行少等不良现象皆受这种传统影响。崇尚空谈,形式主义使得人们产生懒惰心理和虚伪作风,限制企业和员工对成就的实际追求,也使得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化。加强实践意识必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另外,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无为思想、重义轻利观及重仁轻商观等思想观念也在中国当代企业文化中存在踪迹,对企业的管理及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阻碍作用。

三、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推动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企业文化良莠并存,尽管优秀进步文化明显占上风,但是仍处于传统与现代、进步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等矛盾冲突的不稳定状态,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定的模式。认识并解决企业文化的冲突,重塑与再造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必须把传统文化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传统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价值母体,是企业文化的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继续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企业理念取材于民族传统,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结合时代精神,赋予其新的内涵,丰富其内容。我们要善于扬弃,抑制糟粕,弘扬优良传统,从中找到

推进企业文化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1.发扬团体利益为重的团体意识和群体精神,加强团队文化的建设。在现代化社会生产中,是否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伦理规范进入企业,经过调整与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可以在培养企业的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企业内部人人都能克尽职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思想和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集体主义观念在现代企业文化中得以灵活性地延伸和发展,它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团队意识。在现实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团队力量的发挥已经成为赢得竞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团队理念能否发挥好,直接涉及到企业能否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立高效的团队就必然要求高效团队文化的支持。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并结合我国社会文化的传统及现状建立起支持

团队目标的团队文化。

2.倡导以人为本,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的人本思想,突出人本管理。

孟子的“仁者爱人”,老子的“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而人居其一焉”,管子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等,都是对人贵思想的较早诠释,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人本主义管理在我国的企业文化中没有受到足够关注,其建设也还处于萌芽阶段。在知识经济端倪初现的今天,在许多国家,企业之间抢占人才制高点早已在业内形成共识,创建人本主义的员工队伍更是所有企业家的共同心声。在所有的企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和支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员工的文化。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是未来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坚持人本主义人文化理念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中国当代企业要在更高的程度上意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把员工的价值与利益放在首位,创造真正以员工为核心和载体的企业

文化。

3.在注重人与人关系谐调的同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引入生态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和”为贵,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求和谐;第二层含义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达到和谐统一。道家、《周易》及荀子的思想中都明确提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观点。在当代企业中,我们往往注意到人际关系的重要,而相对容易忽视人与自然这个层面,也因此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引用,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显得迫切而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能注重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的管理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企业文化的培育,在诸多方面要于生态文化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维护环境,减少末端治理的代价;同时能够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后,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

象。

4.企业文化中发扬谦虚好学的传统美德,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发展。

尽管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曾一度丢下了“谦虚好学”这个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但是“善思而好学”、“学而不倦”的精神品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始终闪烁着光辉。在现代社会,学习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宽广,学习重要性更是得到一致认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与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旋律。未来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吸收外域文化的先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事实证明,当今世界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旺、最具活力。日本企业就是典型,依靠学习外来先进而取得飞速发展。当代中国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学习对组织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经济环境中发展学习型组织,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借鉴使企业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以求更新更快的发展。

5.博采传统文化的其他多种优秀的、有特色的内容,并将之灵活融入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对当代企业文化的现实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它能够为构建企业价值体系、培育企业精神及企业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中,要对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大力发掘、借鉴与弘扬。将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脚踏实地和扎扎实实的求实精神以及朴实无华的民族性格引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可以在企业内形成活泼又不失沉稳的环境氛围,有助于我国企业在保持民族优秀特质的同时吸纳最新的现代化理念;传统文化所倡导的 “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变革图强,追求自由,追求社会进步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及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对于培育当今的中国企业文化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它对私欲过度膨胀、惟物质利益至上的不良社会风气起到纠正作用,促使企业的发展上升到为国为民的高度,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将传统民族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内容如讲诚信、求完美、重深度等以多种形式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广告、品牌、价格、营销等方面,并不断予以选择、创新,展现资深文化的延展性与可塑性,打造东方活

力文化的优势与魅力。

深刻认识并设法把中国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融合到现代企业文化模式之中,中国的企业文化才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当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从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出发。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并勇于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适应于改革开放需要和现代

化进程的中国式企业文化。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在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批判地吸收继承并灵活发展运用的态度。需要提出的是:企业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企业是否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鉴于当代中国企业文化仍以弱势文化(指一个企业没有典型的可以指导员工各项行为的理念,企业的文化现象大多来自于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加强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关系还有待与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连玉明.学习型企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2]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3]戴纲书.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朱义禄.诸子百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5]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7]李天锡.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李光前的影响[J].南宁:大桂侨刊,1994.[8]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9]赵建平.企业文化——管理的灵魂[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10]申望.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11]魏杰.企业文化塑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2]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范喜贵.无形有形——企业文化:管理的第四阶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4]张俊峰.20世纪90年代关于“天人合一”的讨论状况及其内涵分析[J].天府新论, 2004,(2).[15]郭克莎,刘光明.企业文化——世界名著解读[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6]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7]王璞.企业文化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的延伸阅读——试论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呢?张志公先生曾描述:“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那时候社会上还需要有‘低吟长啸’的诗人,‘斟词酌句,反复推敲’的作家,或‘婉约’或‘豪放’或‘典雅’或‘诙谐’的语言大师,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假、大、空’的东西将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将被认为是写作的高手。”[1]他认为“我们下一代”的写作能力是,能“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应成为“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高手”。同时,还需要作家、诗人和语言大师。这就说明,写作能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写作能力对于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涵。一般人所需要的写作能力与“智力超常的才子们”不同,与文学家、诗人等专业作家的写作也不同。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同于一般人的写作能力,不是成年人的写作能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中学”阶段;兼有层次性,是“基础”的能力。所以,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学生继小学之后、进大学之前的承先启后的基础能力。这个标准不能过高,否则,大多数中学生高攀不上,给中学作文教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世界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 影响,举世罕见。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也就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文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养育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传统 文化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 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 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 “礼”为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 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 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仁的思想是有古代的大教育加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他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但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都长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仁者,爱人”,儒家思想首先强调家庭内部的和睦有序,强调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的有序关系。儒家思想还把家庭内部的感情 交流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己所不 欲,勿施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儒家思想强调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为对方 考虑,这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我们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克己复 礼为仁” 孔子的“仁”与“礼”是紧密联系的。“礼”是指统治制度,包括各 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特性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会出现一些以前社会所没有的特性。但是,无论社会是怎么发展,有些东西在人的内心是永恒的,历史的思想我们可以按照当今的时代背景重新加以解释,它也能发挥时代的光芒。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政治发展阶段中对孔子仁的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态度,可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提倡“天人合 一”,即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尊重与保护自然中谋生存,求发展。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 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 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中华文明自上古诞生之日起,就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绵延至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

一个民族的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 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估量。而传统文化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所以我 们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是要 弘扬爱国主义,这是民族魂。诸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 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等。在市场经济的 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这些民族精神的精华,必须通过认真的梳理、挖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 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创新、组织的不断变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之源,谁做到了“永远领先半步”,使企业在知识含量、技术含量方面有足够的储备并不断超前,谁就拥有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把握。企业任何实践都需要相应文化的指导与支持,所以企业的最终发展必然回归于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作风、群体意识及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灵魂,具有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是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传统是一种历史的长期积淀,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永恒的东西。从经济的角度说,每一个时代都必然要遇到前人留给他们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忠厚、勤劳敬业、成人达己的处世哲学,家族、重集体、重社会、重国家的伦理观念,顺应自然、少思寡欲、修身立德、厚德载物的人本思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公而忘私的主人翁意识和团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传统美德,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重人情、讲面子、裙带关系、嫉贤妒能、消极避世以及“自私、贪婪”的人性恶习与传统信仰衰落等消极文化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也很大。所对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充满了矛盾,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1、“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的根本,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其含义包含三点:第一,“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第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提高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为人”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舍弃后者而取前者。第三,“企业靠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行全员参与,以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

2、“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古老的《周易》中,就对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出了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鼓励企业的全体员工愈在挫折厄运面前,愈要有抗争的勇气和力量,愈要有坚韧的探索和持久的忍耐。

3、“和谐合作”的思想方法。注重和谐与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孟子在国家事务管理方面提出上下和谐的思想,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建立一种“和合”的文化氛围,对它的各项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邓荣霖等(2006)在研究中国情境下不同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时,设想中国企业的员工会更加适应那些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目标的组织文化,从而将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组织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

4、“崇德重义”的企业伦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高度推崇道德和道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个意思。体现在企业伦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时发现,中国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响要小于西方文化。

1、求稳怕乱,反对一切变革创新。“先王之道”不能违,“祖宗之法”不可变,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信条。在我们今天的企业里,低头干活少说话,本本份份随大流,仍然能得到好评,过上安稳日子,还往往能被选为“先进”,推为“优秀”。而不安于现状,总想越出些“规矩”、弄出些“新意”的人却不被看好。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离经叛道”最为世情所不容,也往往最伤当权者、管理者的感情和神经。由此形成了停滞的、僵化的和消极的企业文化,成为创新的重要阻力。

2、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以“安贫乐道”为尚。我国传统文化有“崇德重义”的道德规范,但它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反对人们要求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愿望和为此所进行的斗争。既然功利和人欲被看作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东西,力量的培养、知识的研求,也就必然被忽视。从社会效果来看,这种文化效果流行的结果,造成知识分子空谈心性、轻视实践的性格,偏重向内心寻觅“天理”、“良知”,而鄙视向外界探索客观世界,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3、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方

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提倡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培养其主体意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参与意识。员工应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对于员工的建议应及时、正确地接纳和反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并勇于承担责任;独立意识。员工能够自由迅速地就某些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出决定,并对所做的决定负责,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企业充分尊重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

2、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硬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建设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条件。如创新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创新试验的条件,创新资料,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与手段,工作场所及生活环境等;软环境即企业内的创新氛围,主要指一种对创新的无形推动与激发力量,大多数人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工作。

3、创新价值观的培育和提炼。企业的群体创新应当包括集中群体创新和分散群体创新。群体创新文化无疑十分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企业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的思想,营造群体创新文化,使企业员工以企业利益和发展为己任,团结协作,努力创新。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2008年8月版

[2]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4] 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1卷,第8页

.[9]邓荣霖,吴欣,郑平.组织文化、组织结构与绩效: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6]常建坤.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新精神[J].经济管理,2006,(18).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影响(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另外还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惯性极强,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道德心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审美观念都深深的烙上了痕迹,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今天,对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进现代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而要经过辨证综合,实现创造性转换,因为就象任何事物一样,有利就有弊,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也同样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本着扬弃精神,分清其利弊,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古为今用。下面以同仁堂和百信鞋业为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首先介绍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核心是“德诚信”。

“德”是其养生济世经营的宗旨。同仁堂刚开始创业,就崇尚“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历代继业者始终保持以“养生”、“济世”为己任,至今仍可看到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店堂里的一幅对联“同气同声福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这正是他们养生济世的经营宗旨。其中一个“仁”字恰恰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把“仁”作为他学说“一以贯之”的唯一原则和最高道德标准,而“仁”的内涵就是“爱人”,强调从无私的动机出发,舍己利人,舍己爱人。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把人看做是天地万物的中心,深信价值之源内在于人心。体现在精神文化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提出“想病家患者所想,做病家患者所需”和“患者第一”的经营思想。这种思想也在其行为中有充分的表现,如同仁堂的便民服务项目有代登记紧张药品、代向工厂机关的医务室送药、代收购药材、为顾客医治小病小伤、为残疾人送药上门等,同仁堂药店有七分之一的员工从事这些服务,而这些服务几乎都是赔钱的。同仁堂将这些利益让给顾客,让顾客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在市场竞争中,事实上对手间的竞争不是第一位的,企业与它的客户间的关系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

“诚”是其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1706年,创立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乐家第一代传人乐凤鸣在《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该训条一直作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同仁堂的“诚”体现在制药的过程之中,是对质量的追求。产品的质量是市场选择产品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物质表现形式。消费者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最后选择某个产品,那是因为相关的信息告诉他选这个品

牌就是选择了优质的产品。如果消费者通过使用知道这是个优质产品的话,那是对产品最高的认可,产品的竞争力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在质量上,质量又显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和产品才会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同仁堂的“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久的延续性。“诚”的思想在物质文化上表现为白芍用杭白芍,郁金用黄郁金,肉桂用甲级企边桂,陈皮用新会的,蜂蜜用河北兴隆的,十六头人参不能用三十二头小参顶替,僵蚕不能用僵蛹代替。

“信”表现出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同时“信”也是孔子主张的,正所谓“人无信无以立”。.同仁堂讲求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无论谁来药店,都公平公正地对待。同仁堂的“信”主要体现在销售第一线,与顾客直接接触的领域。顾客买药的过程,就是接受了企业的服务,这是产品的外延价值。在同仁堂买药,可以找到各种价位的药,可以得到货真价实的药,可以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由而对企业产生由衷的信任,这就是产品的附加价值。

可见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渗透到了同仁堂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他把儒家优秀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处于长胜的不败之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同仁堂企业的影响必然是长久而深远的。

从同仁堂企业文化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尤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的家族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在其长期熏陶下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人格,即认为个人价值无足轻重,家庭、人际关系才最重要;缺乏独立人格,趋炎附势;缺乏自立精神等。体现在家族企业中,儒家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企业中可能出现只讲和谐不讲是非对错,一出现矛盾冲突,寻求妥协、平衡、折衷成为企业家的处世习惯;企业中有较强的“家本位”观念,重家轻国,社会责任感弱;企业不重视制度的建设,或者即使有也不按规定执行;在企业中人们考虑更多的不是纯粹的业务工作,而是彼此关系,出现人身依附或暗中内斗情况。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权力,控制欲极强,官本位思想很浓厚,深深地烙印在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理念。

以百信鞋业为例,其家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家文化”强调“家族至上”。辉煌一时的百信鞋业,5年间曾在全国发展了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号称拥有30多亿资产。如今仅存几家门店,也已经卖给了别人,但仍然难抵“巨额债务”。据了解百信内幕的经理人介绍,“严重的家族管理”是导致百信倒闭的重要原因。“创始人李忠文几乎把所有核心和重要部门的权力都交给了他的亲戚朋友,但相互又无制衡。”例如,百信配货中心由几位亲戚负责,有人大吃回扣。李忠文失败了,但他的许多亲戚朋友却成了百万富翁。

企业发展初期很难吸引到不错的职业经理人,这时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而当企业面临倒闭危机时,很多员工会站到最后,这时就更需要家族成员勇敢地站在队伍的前列,为企业度过危机献力献策。这一切在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被重视。并且随着企业地不断壮大

和发展,家族企业的问题也日渐增多,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排外心理,其二是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其三是贪腐、滥用权力。

1、百信家族企业文化中带有浓重的人情关系色彩,排外心里严重。

公司划分为“族内人”和“族外人”,人际关系不平等。这使得领导对族内人信任,对关系不是很近的人不信任。这种信任程度的差异导致了企业主对两种员工的区别对待。“族内人”可以凭借血缘关系把持企业的重要岗位,参与重大决策,并享有优厚的待遇。对于“族外人”,他们的努力往往不能换来职位和待遇的提升。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严重排外的管理制度会使家族内成员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同时会降低企业外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限制外来人才能力的发挥,使员工生产效率降低,离职率过高,造成人才的浪费和过高的员工流动成本。

2、居功自傲,不求上进,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缺乏创新

家族企业的家庭成员会认为企业里都是自己人,刚开始有点儿成绩就骄傲自满,没有危机意识,不学习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对于专业知识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另外,其企业中的家庭成员也并不了解国内、国际同行的水平,却也不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这样就看不到差距,企业成员不发展企业也就没法发展。在这种缺乏企业全体员工参与的情况下,一些管理者思想的局限和目光的短浅就会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3、百信鞋业中腐败现象严重。

李文忠把权利下放给亲戚朋友,其中没有相互制衡关系,他们从中利用各种职务之变,利用自己人的充分信任及管理漏洞进行贪腐。贪腐是世界的公敌、企业的公敌,也是家族的天敌。每个人都有私欲,可是一旦为了满足私欲而存有贪腐之心,企业就会面临危险。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家族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我们要立足于传统的家族企业文化,并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改进,这样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首先,改善用人机制,拓展人才渠道。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吸纳有能力的“族外人”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并给予他们与“族内人”平等的待遇。

其次,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建立民主的决策机制

领导者还要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和信息,打破自己现有知识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局限,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领导者要意识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做决策时慎重考虑,改变过去独断专行的做法,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决策,避免因管理者素质局限给企业带来风险。

最后,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创新。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家族企业要想在变化中求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崇尚学习的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提高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使员工在组织范围内跨越职能专长的限制,自由、充分地交流、共享信息,以最佳的方式合作学习,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完成工作。同时,要致力于建设统一的价值观,组织内每个成员都具有统一愿景,充满团体精神,人与人之间关爱信任。只有所有组织成员都能持续学习,自由交流,大胆分享,才能使家族企业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为了既能使得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又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被淘汰,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革创新,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不断发展,经久不衰。

第五篇: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其生存和发展都与它自身的文化条件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我国企业在创建组织文化中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抛弃糟粕,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习惯的沉淀、职业的习惯,一定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素质。它不仅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和约束作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更加鲜明地将本企业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便消费者对企业进行识别,进而产生认同感。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美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使得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反思。经过深人分析,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是企业文化使日本迅速崛起,是企业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创建企业文化的热潮。当我们探索日本企业文化时,发现日本的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东西方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思想常为企业所用。接下来主要从“仁”、“信”、“义”、“和”几个方面谈儒家思想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仁”的思想

“仁”,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精义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有多种释义,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解释是“爱人”。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尊重自己的员工,理解支持他们,信任宽容他们,关心体贴他们,从而有效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信”的思想

“信”,言行相一,信用。要使企业成功必须讲信。“信”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也是中国交换伦理的重要典范。很值得我们今天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因为,诚信,对外而言,首先,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业效率;其次,诚信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内而言,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企业内部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三)“义”的思想

“义”,道义、主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道义作为自己的行动信条,并为之奋斗。尤其在义利发生矛盾时,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思想。提倡人们要见义能为,舍生取义,做到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做什么都不要忘义。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使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在讲“义”时,要承认“利”的必要,追求“利”时,则要接受“义”的约束。这样,就能实现“以义估利”,“举义兴利”,调节和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企业遵守法则,正当经营,把赚钱看作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觉地把企业赚钱与国家兴旺和民族利益联系到一起,捐助教育、办慈善,将利益回馈社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四)“和”的思想

儒文化中强调“和”,孔子有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处理人际关系、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用求大同,存小异的办法,协

调各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达到整体的协调、和睦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文化支柱。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和”的传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三和治企”,“三和”指“人和、物和、利和”即治理企业要将人员间的关系协调,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

儒家思想从在不同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作用,是企业运转的润滑剂。因此,企业应该以超凡的卓识远见,注意吸收借鉴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用于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精神,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分别着有《老子》、《庄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中吸取合理营养。

(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是道家的中心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是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人们应当按规律办事,不可妄为。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领导者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并按规律制定法律制度;其次,涉及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企业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全盘考虑,切忌想当然为之;第三,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善于抓大事,将常规事务分权与下属,这样责权明确、各尽其力,管理者看似清闲,实际工作却井井有条,正是“无为而无不为”}

(二)“辩证治事”的思想

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这是道家思想的又一精华之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对立的,如新与旧、盛与衰、高与低、长与短、福与祸等,而且这种对立关系也是可以转化的。再来看今天的企业,商场如战场,有胜亦有败,面对激烈的竞争,企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处在经营困难时期,企业不应该气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困难局面得到改善并要向它的反方向发展,即获得成功;当企业处在顺境时,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隐性的,同时,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在以难以觉察的速度迅速崛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落后者甚至被淘汰。以辩证治事的思想来认识事物、治理企业,也是许多企业反败为胜走向成功或者戒骄戒躁保持领先的法宝之一。

(三)“点滴为始”的思想

老子认为,天下的一切大事,皆从点滴小事做起。他说:“合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启发意义。每个企业都有同一个梦想,不断发展,日益壮大。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从零开始,然而很多企业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急于求成,一味地攀比,盲目扩大规模、引进外资,全然不顾自己的条件,也不顾事物发展的步骤性和规律性,结果出现了管理困难、资金浪费、负债增加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教育今天的企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成败,以一个“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顺应规律治理企业,同时以一个“点滴为始”的思想看待企业成长,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看到传统文化优秀面的时候,也应看到它的消极面,下面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作以简单分析。

(一)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维持之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谚语奉劝中国人莫为天下先。这些思想渗透到企业中,既会影响企业竞争一流的意识,也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

使用。加拿大华裔总督伍冰之的父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摘天上的星星,那么你连地上的尘土也得不到”。现今全球化时代,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充满风险,谁若过分小L}谨慎,事事不敢为天下先,或竞争意识淡薄,不求上进,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办实业,恐怕难以长存。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谈起通用的企业文化时。有一句是“竞争、竞争、再竞争”。

(二)怎样看待成败.怎样评价经常失败的人

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永不失败。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表明,人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习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人也是失败比别人多的人。作为现代企业人,一定要不怕失败,只有首先在心理上不惧怕失败,才会认识失败,才会分辨哪些是可能走向成功的失败,哪些是永远的失败,从而避免在关键问题上失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不是看它做成了多少事,而更多的是看他犯了多少错误,得罪了多少人,失败了多少次,在这种标准下,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方方面面关系照顾较好的人常常占优势,而那些冲劲大、对关系顾及少、一头扎进事务中的人往往吃亏多。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企业的危害不言而喻。

(三)重历史、重经验、重权威及官本位思想

“不识古,不成义”,“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大官说的话比小官顶用,上司仿佛在所有问题上比下属聪明。过去的经验,并不能完全地原封不动地用于指导今天的现实生活,许多经验留给今天参考的往往只剩下核心的思想精义。以上思想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只会使企业封建气息浓厚,难有长足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今天的企业应该自勉自励,兢兢业业,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决不姑息,果断地抛弃,即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开放型的,必须兼收并蓄,企业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同时,还应结合本企业状况,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建设经验,以便形成本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积极作用

1.推崇集体主义,有利于培育忠诚的企业文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联较低,以“我”为中心,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即使由于某种目标使人们聚在一起,但如果这个团体束缚了他们的个性,或者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很有可能离开这个团体,或者降低对团体的责任感而维护自己的相对独立。所以,对团体忠诚度较低;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以“我们”为中心,集体中的成员期望他们的集体来照顾他们,并且以愿意对集体的忠诚作为回报,他们对集体、团队忠诚度较高,因而企业凝聚力较强。

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家族精神、集体及爱国精神等带有明显民族特征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吸收和借鉴了儒家文化的特点。日本人对团体的依赖使他们会为了团体而甘愿忍辱负重。较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得日本人在组织中结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团队来共同解决问题、承担责任。个人可以因为团队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这种较高的集体主义带来的是以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和对团体的绝对忠诚为特征的高团队凝聚力。

毕鹏程等(2003)在研究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群体思维现象发生的影响时发现,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个人主义的国家,群体的凝聚力相对较低。日本是一个具有较高的集体主义的国家,群体中人际关系和谐,个人对群体高度忠诚。而中国的群体则很特别,成员间虽然信任度很

低,但是却很容易服从别人的意见,同时相互间缺乏竞争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而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又会使群体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所以,虽然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群体的凝聚力却远远不及日本。

2.崇尚和谐,有利于为企业注入和谐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和谐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观点上,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确立为“天人和谐”,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儒家治国和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和为贵”。这种和谐观,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追求管理系统的和谐、稳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方面推崇“天人一家”,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强调“情理合一”,从而在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达到相互交融合一。千百年来,“和为贵”、“和气生财”已成为国人一般的生意经。

中庸之道对企业文化的正面影响体现于其反对过与不及、不走极端、重视和谐、“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等。借助中庸的这些积极面培养诸如“追求合理利润”、“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协作博弈”等等企业经营风格、风险观念乃至竞争观念及策略等以构筑企业文化,已在实践中被证实为成功之道。

3.企业家的修己安人。中国传统的治学理论认为,要想有益于社会,要想治理企业,企业家必须先从自身的修炼开始,修身齐家治天下。一个团队有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取决于上级;一个上级有没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关键取决于其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企业家,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修身和正心。这就涉及到“仁”“德”“智”等各方面的修养。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自律以及和谐的管理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按照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成为道德表率,通过言传和身教,借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感化影响被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上“安人”的目的。“修己安人”的中国管理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仅仅依靠外在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只能达到有限效果,而要求个体从心理上、观念上认同管理上的要求,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正人必先正己”。管理者能做道德表率,能着眼于全局,抑制、约束个人的“私”,创造人人自觉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管理氛围,才是理想的管理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的消极影响

1.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压抑了个人创新精神,不利于组织创新文化的塑造。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文化特征。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比如,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个人主义的国家,他们这种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促使人们追求一种人人不同、个个相异、互不干涉的状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及企业家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忽视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方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Hofstede(1991)曾经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具有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投资偏好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和具有资本积累及人力资本投资偏好的东方儒家文化与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赵曙明(2004)指出,“美国这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率先迎来知识经济,是因为美国人很容易„接受自主,自我改造,乃至自我革新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到商业领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种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的封闭、墨守成规、论资排辈、追求平衡、„中庸‟等等,明显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时发现,中国文化对企业家

创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响要小于西方文化。但是,可能是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和合”思想的结果,中国文化对企业家网络(社会资本、关系资本)的构建更具积极意义。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更负进取心,并直接导致了其风险偏好、机会识别和动态创新意识都较强,而企业家网络联系较弱。

2.“和合”演变为“中庸”,讲究一团和气的企业文化会阻碍企业业绩的增长。“和谐、统一”始终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家倡导和谐中求得统一的思想,这与西方的强调差异化的文化不同,统一可以给企业带来稳定的文化氛围,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另一面,它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限制了员工的创新与发展。而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张扬,提倡并鼓励员工的创新,尊重员工个性。

我国传统的冲突管理强调“以和为贵”、“克己安人”,在处理冲突时,人们往往采取非对抗式的策略,如宽容和回避的方式,以求增进和谐,这种和谐价值观有利于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冲突,然而也会给组织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过分压制冲突会使组织停滞不前,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最终降低组织的经营绩效。并且,“以和为贵”的传统价值理念在企业文化中有时也会演变为不注重制度安排,往往强调非制度性人情理念。导致在经营中很少考虑与契约制度相关的价值理念,而很重视哥们义气之类的价值理念及血缘家族关系理念。

邓荣霖等(2006)在研究中国情境下不同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时,设想中国企业的员工会更加适应那些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目标的组织文化,从而将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组织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和睦交往型组织文化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绩效具有负效应;团结一致型组织文化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正效应。人们之间和睦相处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种优良品质,然而,在企业内过高的和睦性,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绩效。因为,在中国,和睦交往的程度往往与成员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工作中,成员间很少会就他人达不到考核标准或要求的工作业绩提出批评意见。即使要求对工作方案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也是倾向于保持沉默。这种结果导致了管理中的低效率和工作中的低产出。

而团结一致型企业文化,因为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目标一致,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与企业整体价值保持一致,大家会齐心协力,从而使企业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也验证了Calori & Sarnin(1991)的观点:团结一致是能够带来正面影响的一种组织文化特性。

3.权力差距大,压抑了员工参与性、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由于受“三纲五常”和“忠孝礼仪”等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权力差距较大、平等程度偏低的国家。在企业内部,“一把手”说了算,随意处罚职工,职代会流于形式,压制民主,忽视或否认员工的智慧,使职工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益得不到实施,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失去活力和凝聚力。

而企业的员工也较容易接受集权领导和官僚结构,比较愿意接受权威,并心安理得听从权威的领导。权力距离、等级观念及服从意识共同导致上级对下级的专制及下级对上级的盲从。员工缺乏积极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相互间缺乏竞争性。企业内部缺乏民主气氛和民主决策程序,自然无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这与强调团队精神的现代企业文化不符。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优秀范文5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人本思想、贵和尚中的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会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有利于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影响min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摘要] :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

    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摘要: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的竞争。因此一个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想构建怎么样的企业文化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利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利弊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包括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进,法家的循名就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是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导语;了解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度。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时期对世界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调查方式为通过......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