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企业文化创建的目标及其一致性
浅议企业文化创建的目标及其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S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117-01
一、企业文化要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其主要目标
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一书中,强调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念问题。认为办好企业的关键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因此,企业应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使人们朝同一方向努力,推动企业前进。油田在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已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如“天不怕,地不怕,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厂兴我荣,厂盛我欣,厂衰我耻”等等,这些成为油田企业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凝聚了巨大的群体合力和规范力。对于这些能激励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我们仍应继续坚持。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员工个性的张扬,打破传统理念的框框,建立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富有鲜明特色的油田企业价值观,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在竞争中确保油田企业的主导位置,至关重要。因此,油田企业文化价值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1、要从制度上对职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
企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职工的基本权利,是激励员工的必要前提,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职工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要努力使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协调一致起来,使企业成为职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激发出来的劳动热情才可能有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人事、组织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地关注职工个人的愿望,真诚地听取职工对工作报酬实现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意见。同时,在现行的体制中,切实有效地在薪酬管理中逐步引进“集体谈判”机制,诚恳地与职工平等交换利益分配方面的意见。
2、要从管理上对职工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满足
对职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职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做好企业职工激励工作,要更深入地研究职工的心理需求,尽力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职工激励方式时,如在确认考核指标、工作定额时应充分考虑职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职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3、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调动职工的创造力
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使职工之间没有观念、资历、权位、等级、背景等方面的障碍而能实现自由交流,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职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广阔舞台。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包括鼓励职工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奋发进取,实行公平竞争,选拔能者、才者,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直要求
(一)本质具有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都是人本管理,强调民主、平等,特别是对人权的尊重。而两者的工作对象基本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作为两种科学、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与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保证忠诚度实际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内容具有一致性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是在油田企业中建设职业文明,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和竞争力为宗旨,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形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不是外力强制性和制度约束性的,而只能是完全出自员工内心、自觉自愿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明范畴,通过具有精神统摄力的价值纲和管理理念来实施管理,是一种内化式的管理,从这一点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有内容上的一致性。
(三)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倡导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人的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通过对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的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过程具有一致性
从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来看,其对员工的人生价值的激励和内在潜能的开发作用是巨大的,企业文化对人的激励是最深层次的激励方式,一个拥有健康上进文化的企业,能激励全体员工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努力。而从这一点而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满足员工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高层次需求的激励作用相符。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的工作方法、工作部署、工作业绩和效率与企业文化紧密相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应变性和适应性,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融入企业发展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员工凝聚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与稳定的职能作用,通过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不断融合,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员工行为,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
融入企业的制度建设。在双河社区文化的建设中,为了加强对各类文体活动的掌控和管理,社区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和《安全生产简报制度》,由俱乐部负责任人牵头对区域所属文化场馆进行安全生产“飞行式”检查,检查覆盖率达95%以上,检查结束以后,由巡检人员根据检查情况汇总整理形成《安全生产简报》,对各个活动地点安全生产的形势进行总体评估,对安全生产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并限期整改,确保娱乐活动文体活动安全第一,善始善终。这些制度很好地体现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变无形为有形,变柔性为刚性,为企业文化落地提供有力有效“抓手”。
融入员工工作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也是对企业流程的一种优化与再造。今年以来我们在所有文体场馆域大力推广的安全文化的“一目了然”工程主要是针对过去个别场馆制度不严、标识不清、作业不规范且易产生事故隐患的不良现象,强调规范标识、规范流程,严格制度和规定,细化现场作业标准,规范作业行为,及时纠偏,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的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通过“一目了然”工程的实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无序的工作规范化,用流程来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让企业员工通过流程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变他律为自律,变约束为习惯,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具体的行动中来践行企业文化。
第二篇: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学习心得
做一位专业型教师
——听张涛主任论“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有感
3月27号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张涛主任执讲的“让教学走向专业“学术报告,收获非常大。张涛主任是生物教研主任,每一次的省市级优质课、教研会,他都会发言,而每一次我都会在专业知识上有很大提升,”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理论本身就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需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次能够详尽的了解这一理念,让我激动不已。
我们是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这就和张主任提出的“生命化课堂“不谋而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生命化会给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一活力也必定让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且人性化。但是”生命化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极高的,要求教师做一位“专业型教师”。我是一名专业型教师吗?答案很显然,还不是。那么怎么让自己称为一名专业型教师呢?张主任为我们做了解答。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张主任的报告有理论有实践,以实际课堂为依托为我们分析了教学中如何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这本身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而言,就是“生命化课堂”。归纳起来,怎样做到“一致性”?就是在设定目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目标就是这一节课的灵魂、指明灯,并且通过“前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手段来反馈目标的达成度。
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它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每上一节课都需要目标的指引。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太多的课堂模式,太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一切改变都离不开一个灵魂,那就是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有所得,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篇: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学习心得
《让教学“回家”》学习体会
——做一位专业型教师
郑州市二七区水磨小学任晓洁
我们是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生命化会给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一活力也必定让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且人性化。这要求教师做一位“专业型教师”。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它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每上一节课都需要目标的指引。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太多的课堂模式,太多的教学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但一切改变都离不开一个灵魂,那就是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有所得,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有感
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有感
我们是新时代的教师,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的生命化会给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这一活力也必定让学生的学习焕然一新,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且人性化。但是”生命化课堂“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极高的,要求教师做一位“专业型教师”。我是一名专业型教师吗?答案很显然,还不是。那么怎么让自己称为一名专业型教师呢?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的评价任务,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便于自己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样既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学定教、目标导向教学等思想,也体现了教学与评价二合一的思想。教学与评价不是先教后评,而是一个过程两个方面,即一体两面。
第四,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之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不断作出后续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三是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目标一致性。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它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每上一节课都需要目标的指引。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太多的课堂模式,太多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一切改变都离不开一个灵魂,那就是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有所得,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第五篇: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让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导航,它能让教师明确本节课教的目标,学生明确学的目标,以及整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心灵体验。基于这一点,要做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首先要制定出精确的教学目标。
在同研之前,对我们目前的教学目标做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照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是否从学生角度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达成度?现象是有的教师在目标描述时,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描述教的达成度。
2.教师在每一次教学设计前是否对照目标,预估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达成度?现象是教学活动与目标不对应,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例如:《代数式》一节我们制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会说出数字、字母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产生过程,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代数式的建模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之前相比,虽然目标还是三个方面,虽然也只是几个词语的差别,但是所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的涵义是截然不同的。从目标上能明显的看出学生当堂要解决的问题,要体会什么样的建模思想;教师要怎样协助学生达成目标都是一目了然。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设计,才能达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所以在提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之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一定要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1.你选择教学内容是不是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2.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3.你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对应于落实哪个学习目标?4.你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学习?5.你是否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了预设?
其实归纳为一句话就是你是否能够回答:围绕学习目标,你选择了什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设计了怎样的教学活动?落实的怎样?
我们认为,既然“生命化课堂”的首要含义即“尊重生命需要”,那么它就不应是一种模式,而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立足于学科的自身特点,根据学生的学情,按照每堂课知识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每节课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所以,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转变学习观念,引导自主学习
“生命化课堂”的重要特征就是“生本主义”,所以课堂就应该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将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
例如,在《代数式》这节课的概念教学环节,当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出代数式的时候,马上出示两个问题:即思考:①以上所列式子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字母表示数,请你观察这些式子都包含哪些运算?②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代数式,你能不能按代数式的特征,给出代数式的定义?
之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小组合作交流出代数式的描述性定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点明代数式的构成。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产生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概念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
(2)贴近生活设疑,增强学习兴趣
在引入代数式的概念的时候,不是直接地给出代数式的定义,而是由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入,欣赏图片、感受数据、列出代数式。例如在诊断测试一环节中设置了这样的几个问题:①学校离我家skm,我步行的速度是4km/小时,问我到校需要 时间。②我们学校有a个老师,每班有b个学生,1 共48个教学班,全校共有师生 人。③我们学校的操场长m米,宽n米,操场的面积共平方米,周长 米。④教学楼一共有6层,每层m个教室,一共 个教室。怎样列式。
这样的设计既不突兀,也不庸俗,反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激发学生爱校的自豪感。如果离开生活去讲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枯燥无味的代数式,必将陷入单调无趣的尴尬境地。
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那些对中学生发展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理解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适当地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生命化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是封闭的、保守的。“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所以,教给学生与别人交换,与大家分享,与他人合作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为此,“生命化课堂”里多了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思想的共享场所。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可以求助于小组的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大家在讨论中就可能获得解决困难的方法,甚至更多的方法。这样,学习效率就得到了不可估量的提高。例如在“聪明才智共编式”一环节中出示这样的问题: 请从下列数字和字母中,任选几个编写代数式,试着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挑选1~2个简单的代数式,结合生活经验,试着赋予代数式实际背景,并在班内交流。
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更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学生解决难题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在探讨交流中都有收获,而且思维得到了训练。在小组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还增强了自信,可谓一举多得。
三、评价标准
要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就必须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评价的标准。评价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促成目标达成的动力,它们是相辅相承的,所以当目标明确之后我们就要设计与其相对应的评价标准。这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一节高效的课堂必须在课前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出相应的预设,并制定相应的评价。
例如“代数式”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第二个环节类比析误,感知问题,三个环节双向建构,探索问题,第四个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五个环节反思小结,当堂落实。根据学习目标对前三个环节制定了如下相应的预设评价:(1)根据基础达标的完成情况评价本节课的知识梳理情况。(2)独立完成大家一起来列式的展示情况。(3)同桌互查变式练习的完成及展示情况。(4)独立完成聪明才智共编式的小组讨论及展示情况。
此外,要想让相应的预设评价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首先,评价时一定要紧扣学习目标或学习活动进行,不能偏离,如果偏离了评价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效度从而失去评价功能。例如课堂表现、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品质、是否是不间断的思考等等。
其次,评价的本质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其纠正错误,树立信心。现在部分教师对有关“激励”、“赏识”的理念多有误解,在课堂评价上不敢对学生说“不”,只要有答,就是“好”、“很好”、“非常好”。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给予完全肯定的评价。但有很多情况是学生做得很一般,并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部分教师往往也是用一句肯定的语言作为评价。教师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鼓励学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事实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因为教师对每一种学习表现都采用同样的评价用语,学生会感到分不清好与不好,看不到赞扬性评价的价值,结果是不珍惜,或者是无动于衷。二是教师在评价中不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学生自己又没有发现自己问题的能力。不能针对自己的不足开展进一步的学习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尽量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好就要明确指出好在哪里,不好,就要明确指出不足在哪,应该如何改进。
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应该具体,在针对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其艺术性、策略性。既要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又要注意不能打击学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生硬,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自信程度也会下降。如学生给出了错误的回答,教师不必直接给出否定的评价。首先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习态度做出肯定,再给出相应的建议。并鼓励学生之间互评,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自己的观点,大胆的猜想要给予鼓励;对于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要使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切忌评价单一。
2.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堂检测往往是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就行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测评内容与目标存在偏离,甚至偏离较大。如果测评没有和目标保持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习的效果,也就无法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