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就业的矛盾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的矛盾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经济国际化进一步的深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这样一个“二元经济”特征显著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原因,从而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而找出由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引起的城市就业矛盾的切入点,最终找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路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诸如“民工潮”、“用工荒”等社会现实问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矛盾;解决途径
The contradiction of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with
the city in our country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nomy,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a “dualistic economy” developing country, the countryside surplus labor is facing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ransfer.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is an inevitable law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to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of employment status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the city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so as to master the way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n find the contradiction of city employment point by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cause, eventually find way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employ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city.This can be an antidote against the disease to solve “The tide of migrant workers”, “Labor shortage”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Key word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City Employment;Contradiction;Solving ways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日渐剩余;并且工业化推进和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引发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农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而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断扩大,因此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引发了与城市就业的矛盾。
对于此矛盾,已有众多学者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如威廉-配第、刘易斯、费景汉等,政府也做出了积极应对策略,他们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 1 压力的矛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并结合了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就业的现状
(一)基本概念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1],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分为结构性剩余和季节性剩余两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我们所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包括由农业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也包括由农业向非农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在农村外出务工成为一种热潮。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年龄结构上看,正逐年年轻化;从文化程度上看,农村转移的就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0%以上。并且,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大多数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并未完全脱离农业,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转移,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据统计,农村农业转移的劳动力近65%属于兼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当地县镇及周边地区,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三)我国城市就业情况的现状
就业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多种影响就业的因素变动和相互作用下,我国劳动供求结构出现一些新变化。就业市场仍面临不稳定的内外环境,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等多种问题交织整 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这里需要一自然段过渡一下。
(一)经济因素
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就业容量过于狭窄。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实际上是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现代城市工业的扩大及传统农业的缩小,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去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又从农业中解放出了部分劳动力。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城乡收入差距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持续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农户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出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制度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由于户籍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城镇居民是传统体制的受益者。农村资源匮乏。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下降,城镇化水平不高,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农村医疗水平、教育设施等比较落后,劳动力转移人员对医疗保障及子女教育保障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他们选择到城市就业[2]。
(三)个人特征因素
1.圆挣钱之梦。
随着物价飞涨,教育成本增加。在农村只靠农业收入已无法满足家庭的正常开销,因此绝大多数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都想着外出挣钱,用来维持日渐扩大的家庭开销。
2.追求品质生活。
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开说,他们思想开放,不受农村那些条条框框所束缚,想要到外面闯事业,开眼界,因此,他们也会选择到外面工作。
3.从众心理。
现行社会中,农民外出务工成为一种热潮,有一小部分人本身不想外出,但是经不住周围人的影响还是会随着他们一起外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一)外出务工人员的具体情况分析
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居多,但是近年来,女性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务工人员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2岁—40岁这个阶段,其中22岁—30岁的人员占65%,大都属于青壮年劳动力。在调查收入状况时了解到有一技之长或学历较高的农民工较低学历且无特殊技能的农民工收入高很多。由于他们整体学历和技能水平较低,因此大都从事建筑业,运输业等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而女性外出务工者大多从事家政、餐厅服务及工厂生产等学历技能要求较低的行业部门。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图1描述了刘易斯模型下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图中,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OA为传统农业部门中平均收入,维持劳动力家庭最低生活水平。0W为实际工资水平,由城市工业部门提供。根据刘易斯模型,在这个工资水平上城市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即图1中的劳动供给曲线WS是一条水平线)。城市中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利润不断被投资,资本规模不断被扩大(从K到K2再到K3),由此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断向外移动(从D1到D2再到D3),劳动机会被创造出来。农业劳动力(从L1到L2再到L3)被不断吸收。在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转移转移的是大量的劳动力,一直持续到S点上更加明显(即所谓的“刘易斯拐点”)。此时,工业部门所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现象不再出现,劳动变成了稀缺要素,劳动供给曲线变为向右上方倾斜,如图1中的虚线SS'所示。工业部门只有提高工资水平才能吸引农村劳动力,因此工人工资得以增加,经济进入增长的第二阶段,二元经济也就变成一元经济。
图 1 刘易斯模型
Fig.1 Lewis Model
资料来源:刘易斯(1989)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向非农产业转移
孔祥智认为,劳动力投入已经对农户收入产生负效果,而对非农业投入的影响为正值。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的着眼点[3]。朱希刚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增强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4]。
2.向城镇转移
金兆怀认为乡镇企业在地域分布以及人口分布的离散,照成信息不畅,企业间协同效应差而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结合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孟昭安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中提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和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大力推进以城市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工业进程,改变“行政拉动型工业道路”状况;二是加快大中城市发展,摒弃城乡壁垒政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三是走出一条“以人口换国土”的路子[28];宋林飞也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推动乡镇企业向城镇的集中所带来工业与人口的聚集,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能提供大批就业机会[29]茅炫指出推进城镇化应与合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农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步向“非”农转化,要完全实现这一过程,还面临这一些制度上和观念上的障碍,有待在改革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
(一)数量大、素质低、竞争力弱,转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清晰的得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的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在 2011 年的时候,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 1.6 亿人次。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 2013 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接近2 亿人,加上每年新增加的600 万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供给过大是一个长期的状况,总量矛盾比较突出。
2.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低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统计,全国农业从业人员 34874 万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 41.1%,初中占 45.1%,高中占 4.1%,大专及以上占 0.2%[5]。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从总体上看知识水平有限、文化程度低,所以导致整体素质偏差。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对农民工培训这一领域还比较空白,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得不到系统的、正规的入职培训,所以他们的技术水平低、不专业,不能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后,只能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干那种劳动强度大,城市人不愿从事的活,往往这种职业的工资水平低并且劳动危险系数大。甚至在劳动过程中受到工伤也不懂的理赔,同时也遭到用工单位的漠视和欺诈。进城务工人员供给量大、素质低,再加上低端职业领域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
3.竞争力较弱
根据我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70.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二、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且相差不大,分别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 15.6%和 13.6%。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产业间分布很不平衡。农村从业人员 47852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 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 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 13.6%[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4.1.2 就业环境相对较差,权益得不到保障4.1.3 市场发育程度低,信息滞后,自发性和盲目性问题突出4.1.4 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下[6].(二)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引发的城市公共设施与共享资源短缺的矛盾
现阶段来看,政府需要清晰的掌握劳动力资源,发挥政府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这种职能还是比较贫乏的,有关数据还缺乏相应的实际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等还不明晰。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针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这方面还比较缺失,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还得不得快速系统的提高。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系统组织,使得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具有盲目性和无序性。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还不到位,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未形成,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比较突出,急需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维护[7]。
(三)就业环境相对较差,权益得不到保障
1.就业权利不平等、就业无保障
由于历史及其他社会因素,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尚未建成,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实际上难以立足。许多地方政府为了优先解决城市就业压力,对待进城务工人员仍然不公平,一些歧视性的政策仍然存在。事实上,我国当前最典型、最集中的就业歧视不是性别歧视、也不是年龄歧视,而是社会身份歧视,归根结底是对农民工的歧视,是对他们的极其不公平的侵害,抹杀了他们应有的尊严。
2.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
同工不同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务工人员同工不同酬,前者付出比后者多的劳动强度却得到较少的回报,甚至有的当地政府进行地方保护,没有把针对外来农村务工人员的规范和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拖欠甚至拒付工资许多农民工一年到头连工资都拿不到[8]。据调查,有超过半数的私营企业以及所谓的三资企业在聘用进城务工人员时,工期结束后,不及时给工人发放工资,甚至发放工资时以各种理由克扣工人工资。对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并 5 且上升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证。进城务工人员普遍反映劳动超时现象严重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
(四)由“民工潮”向“用工荒”转变的看似矛盾现象的分析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这次“民工荒”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技工荒,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在长三角地区,技工荒表现得尤为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沿海地区昔日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变成今天让人不解的“民工荒”?“民工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国农村无限劳动供给“神话”的破灭? 农民工的短缺,从经济学角度看,就是农民工供不应求,按照商品的供求规律,应当通过提高劳动力的价格,即农民工工资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但与产品市场不同的是,劳动力市场上价格作用的发挥有一个前提,即不存在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因此,仅从供求的角度看“民工荒”,不免浮于表面,需要探索的是隐藏在“民工荒”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
1.不合理的工资制度。现行的工资制度并没有能够给予农民工的收入一个合理的标准。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他们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报酬,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报酬。与此相对的是,从 2003 年起,农产品的价格陆续开始回升。2004 年,国家通过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安排更多农村基本建设项目等措施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上粮价大幅度上涨,农民收入增长势头良好。
2.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当代社会,以身份区别为主要特征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障碍。农民工之所以被称为“农民工”,反映了职业与身份的不对称。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农民工和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之间划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方面,工业化的进程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一方面,制度性障碍又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转化为产业工人。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变为“民工荒”。
3.歧视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所完成的初次分配中,只能得到较小的份额,表现为工资待遇的低下和不稳定。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出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初次分配中得到利益较少的群体,在再分配的制度安排中应当得到合理的补偿。而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城市农民工基本上被排除在再分配的体系之外。城里人从生到死享受着各种福利制度,而农民工却无法享受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各种社会福利。
四、短缺的教育培训制度在这次“民工荒”中,熟练工和技工的供不应求尤为明显。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导致在学历教育方面资源的重复配置,而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9]。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过渡段。。
(一)加快城镇化建设,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小城镇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城镇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作为要素进入城镇参与经济过程。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大规模,决定了工业必须向城镇聚集。工业的迅速发展,必然形成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工业的发展带动城镇规模的扩大,大规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形成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又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在客观上拉动了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也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向城镇转移。由此,我们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坚 6 持城乡联动和城镇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产业集聚、相互依存、功能互补、快捷便达的区域城镇体系。
(二)在增加收入方面的对策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
首先,在培训模式上,要改变原有的单一的对农民进行扫盲教育的各级农民培训学校的模式,要尽快发展一批由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官办、民办多种形式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动力培训机构和农村成人教育专门学校,根据市场变化的新特点和新形势,改革办学模式,以适应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技术培训、劳务输出、传递信息等新要求。其次,在培训形式上,要走专培与代培相结合的道路,培训要主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挂钩。再次,在培训的内容上,既要注重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训,做到综合技术培训和文化提高相结合,科技成果推广和实际指导相结合、技术培训和职业鉴定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也要注重对农村劳动力的法制教育,如《劳动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的讲解等,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成为懂法守法的合格市民。最后,在培训的时间上,既要重视农村青年在转移到城镇之前的各种必要培训,同时也不能放松他们进城之后的学习和培训。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进城以后呈分散状态,几乎都没有再次接受培训的机会,而且工作之余文化生活也非常贫乏。
2.规范职业中介,搞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
由于各种客观的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制度性障碍,“候鸟式”转移在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主要的转移形式。现阶段,农民进城遭遇黑中介,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反而被骗取财物,甚至身体受到伤害,致残致死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也成为农村劳动力不敢、不愿进城的原因之一。而要克服季节性转移的自发无序状态,就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务中介和职业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就业需求信息服务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同时,要狠抓劳务中介的管理,坚决打击非法职介和各类欺诈行为,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在减小成本方面的对策建议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减小阻力
要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拆除壁垒,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进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要在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10]。要统一城乡就业政策,解决目前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开方便之门。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基础上,构造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清除一系列阻碍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法规,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
2.改革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农村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现行的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的新要求。因此,现阶段在政府要求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制度的创新是一个突破口,关键是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即在明确界定集体产权的前提下,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流转牵涉到农村劳动力的根本利益。在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有所为,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培养流转营运主体,实现土地的妥善流转,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使他们放心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转移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完全成了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盲点。缺乏社会保障,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道无形屏障。正是因为享受不到作为一个城市劳动者应该享有的社会保障,即使已进城的农民,也不愿意放弃土地,仍将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保障。首先落实进城务工农民的 7 医疗保险,结合劳动力市场、劳务中介、社区等多方面的力量,对雇佣农村劳动力的单位和企业制定强制性购买医疗保险的规定其次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的强制力度,解决养老保险中养老金不易随工作、地域流动而流动的突出问题[11]。再次,加强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中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只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新的工作岗位上提供制度保障,才能有效地降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促进转移的有序进行。除上述几个方面外,政府在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门槛方面还应当有很多作为,比如参照针对城市低收入居民优惠住房政策和住房贷款计划对进城的农民进行帮助,保障他们平等合法的就业机会和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处于初级的阶段,而要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向城镇的永久性迁移,最终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需要市场的力量,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中介组织的推动以及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关注。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难以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19.[2]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要把握住重点[J].上海农村经济,2000,(1)[3]孔祥智,马久杰.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农业经济问题,1997(02)[4]朱希刚.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2013[DB/OL] [6]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DB/OL].http://www.xiexiebang.com/tjgb/nypcgb/ ,2008 [7]杨中侠.城市化发展观点综述[J].政府决策,2003(12)[8]孟昭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J].探索与求是,2003 ,(7)[9]宋林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3)[10]茅炫.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向“非”农的转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4,(4)[11]林丽娟.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和就业问题[J].企业家天地,2011,(6)
一、
第二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3-03-02 08:46:13 ]作者:李丽珊 朱克西编辑:studa121
1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本文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就全国来看,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所以,就全国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当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也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三、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总体上讲,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主要有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滞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目益突出。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在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用人紧缺的“招工难”现象。
这主要源于特定时期用工信息的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运行不规范。一些企业在招聘农民工时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拖欠工资,在农民工出现工伤时推卸责任,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劳动力输出地没有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后续保障和管理,使农村劳动力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打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制度因素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5、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
四、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
受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结合我国实际,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分析与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显而易见,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异,把工业化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与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这为发展中国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与此同时,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为现代工业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认识,结合本国自身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政府需要制定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予指导,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与有效转移。
1、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平均生产规模大、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少,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太多,使农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很重要,但是,只有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质量,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以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加大农村劳动力法律、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3、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就业结构失衡。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各种制度大大阻碍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首先,建立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其次,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关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再次,彻底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性政策,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城市部门必须统筹规划,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第二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大量企业职工失业,城市部门就业形式严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更加剧了城市的就业矛盾。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部门时,政府要对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统筹规划,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开拓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5、农业部门必须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重新吸收剩余劳动力。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再认识表明,农业领域也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新吸收一些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应逐步改善农业部门的投资环境,提高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避免由于农业部门生产能力的下降而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放缓剩余劳动力外流速度,减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结语
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其转移的现状分析,我们了解到其转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但无可否认,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存在很大的空间。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众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探讨出我国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是有重大意义的,这将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临、孙鹤: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经济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8).[2] 雷倩、诸锡斌:农业大于性规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作用——以昆明市官渡区中坝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3] 孥彦熹、安扬:试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时代经贸,2011(208).[4] 肖云: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0(8).[5] 范静: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读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J].理论观察,2011(4).[6] 刘力: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7] 陈辉: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影响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08(3).[8] 王军: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10).[9] 易远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J].重庆学院学报,2011(6).[10] 侯美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以山西省定襄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1(5).[11] 邢雪平、王志彬: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SWOT分析[J].农业经济,2011(7).[12] 郭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6).[13] 丁绪辉:人力资本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力支撑[J].农业经济,2011(8)
第三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阐述人口过多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原因;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城市就业形势恶化,造成了城市居民与“外来户”矛盾加剧。根据这一线索推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作者简介]李萌,河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河南郑州,451191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9-0041-0003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农村劳动力近5亿,进入乡镇企业的1亿,进城打工的约0.8亿。农村劳动力约3.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1.5~2亿。而按笔者的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因为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条件,比如说,按全村有1000人左右,有1000多亩农田,而5~10人就能管理一个村庄的农耕田,那么劳动力剩余率达到
99%。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离不开土地,于是均摊在土地上做着效率低、甚至无用的劳动,本来少数人就可以耕作的农田,却要均摊到很多人身上,相应的收入也均摊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到工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村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农村劳动力就要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从事农业人口过多。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
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
另外,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影响农村就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是农业效益低下,提高农业生产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其实质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必须把人口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地方其他产业,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分摊,降低农业成本,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是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2000年为0.32,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的城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经过土地改革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有所发展,但其速度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农村收入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造成贫富分化严重,收入的不均导致教育机会、医疗保险机会等诸多条件不平等。使城市与农村加大分裂,城乡矛盾进一步演化,在局部甚至锐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社会治安,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缓解这些不平等问题,从根本上还需要政府这只宏观的大手,把资金等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国家多年来把资金投到城市使得城市发展迅速,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资金和、设备、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想办法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经济也能赶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就能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但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使城市就业形势加剧,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就要在政策上约束农村劳动力进城。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样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更大。
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城乡在基础教育投入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2003年,在每10万人口中,城镇拥有中学7.16所(其中高中2.16所),农村拥有中学5.11所(其中高中0.13所);每万人中,城镇拥有中学教师54.13人,而农村仅为2.21人。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列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的相关资金;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农村教育集资。在教育领域,尽管教育水平对收入提高有帮助,例如小学毕业人均工资约每月815元,而高中毕业的人均工资有1268元,但是教育机会在农村和城市的分布极为不平等。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表明,目前全国高校的学费约5000元,但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936元,农民家庭无法负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就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
200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25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5%。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回流严重,相关调查表明回流劳动力仅平均外出过2.9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仍然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结构二元化使得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而且很多制度都是当地政府制订的,带有歧视性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而且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转移到城镇有一定困难等现状,提出以下几条参考对策:
(一)加大农业技术含量,国家扶植农业技术免费下乡并运用到农业中去,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二)城乡劳务机构、技校、用人单位三方合作,让农民免费学到技术,给农民介绍工作,签订劳务合同,保障他们的权益,使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重视和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我国人口过多,在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劳动力短缺,政府不妨大批培训和向国际输出劳动力,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对于想出国为我国外汇做贡献的人,政府负责检查身体、培训考试等,把劳动力大批输出国外,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外汇做贡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压力。
(四)继续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限制,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设立这样的机构:免费接待、培训、安置外来人员,并且对“外来户”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也就是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讨公道。另外,长期在当地工作的,要积极办理相关证件使其成为当地居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使得外来人员得到保障,也便于外来人员的管理,从而既解决了外来人员难管理的问题,又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五)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利用政策给农村招商,政府需要制订这样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乡村规划合格的企业,在农村投资的要为他们一路开绿灯,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减税免税,等等。另外,国家给农村的教育事业,医疗保险事业等投资,使农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机会与城市平等。农村经济建设好,就彻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人口流动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参考文献]
[1]唐茂华.代际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06-12-29.[2]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3,(5).[3]熊鹏,王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探讨[J].开放时代,2005,(5).
第四篇: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摘 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我国就业难问题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其总量的增长、行业配置、整体素质的高低及利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党在新世纪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根据当前出现的“用工荒”为引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进行阐述。近几年来,在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城市就业产生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城市就业的概况的研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与联系。针对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特殊性、紧迫性,提出一些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以及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解决城乡就业矛盾。
关键字: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就业矛盾 解决办法
Abstract
Obtain employment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for it has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in China,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is a long-term problem, however, in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ve disappeared, our difficult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aus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labor as a decisive fact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wer, the total amount of growth, industry configurati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 and low and use whether reaso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economy can be sustained,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in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first 20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grand goal achieving.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labor shortage” for referenc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urban employment the causes of conflict, solutions in this paper.In recent years, at the farmers.This paper in our country's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urban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 is discussed, through to the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asons and the influence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urban employment of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its internal contact.In view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 particularity, the urgency of,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and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and enterprise, individual about employment active cooperation, solve the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s.Key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 City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 solution
i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2010年年初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的严峻形势。据媒体报道,连 日来,珠三角频传“招工难”,用工缺口一度曾达到200万人之多。到2011年春节前后这一现象逐渐波及更多地方,“招工难”话题引来普遍关注。其实,劳动力资源局部紧缺的现象,并不是从今年开始出现的。从2004年年初开始,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当时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现象。2006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同叫“缺工”。此后愈演愈烈,进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到了2008年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严重受阻,对农民工就业的需求急剧下降,一度掩盖了“民工荒”问题。2011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转暧,用工短缺问题再次凸现。
1.2 研究目的
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安置农民工,尤其是对未能初中、高中毕业的新一代农民工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修养、科技水平、道德法律知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之所必需,而且是继续为工业发展增强竞争力,为城市繁荣增加活力,为改革开放增添动力,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活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正是因为劳动力过剩了,所以才要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样才能够使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利润最大化。由于二三产业在我国主要处于城镇,所以一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是促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指转移的地域概念,普遍观点认为在转移的地域上以省内和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呈现有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由内陆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另一个是行业概念,普遍观点认为主要呈现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除有少部分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部分是转向第二、三产业。其中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成为了主导趋势。《七个怎么看》一书中提到“截至2010年,我国农村还有一亿多富裕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800万—900万人,两亿农民工当中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2.2 城市就业的现状
2.2.1 城市总体就业概况
90年代的中国城市劳动力就业遇到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带来的大量职业下岗,这一过程又伴随着城市化加速,产生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尤其是中国新增经济活动人口压力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正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冲击波”。一方面,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约有一亿人,他们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经济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从而出现“就业难” 的局面,这也就加剧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企业也在不断的1:主要是指当前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转引《七个怎么看—招○工难》2010年7月版。1○ 3 调整用人政策使得在就业方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结构性差异的特点,在一些高技能的工作岗位的招工中出现严重的空缺,从而出现“招工难”的局面。从总体上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就业难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2.2 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概况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大学扩招,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据了解,近三年来,大学生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相比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从地区来看,我国中西部虽然对大学生有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条件艰苦,很难招到毕业生。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2.3 农村与城市发展现状的对比
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走上了真正的脱贫路,但是同时仍然承担着超过中国财政收入的农业税和剪刀差。改革后的农村开始逐渐富裕起来。实际上,中国的确进行了农村的重点改革,农村在改革后的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仍然没有脱离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去年的多元,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真正进入甚至超越了我们想象中的小康社会。此时的农村,也不过是刚刚达到“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也因为农村的硬件、软件设施等等原因使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也远远不如城市。按照目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这便导致了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在就业问题上与城市劳动力产生激烈的竞争,这就引起了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问题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之间的矛盾
在现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最多的最大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基本国情特征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必然会带来大量负面影响,也必然会造成与城市就业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是中国特殊阶段的特殊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之间的矛盾的现状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今年我国乡镇企业全年新增就业将超过240万人,年末从业总人数可达1.58亿人, 但是乡镇企业无法解决一亿多的新增劳动力,而多余的劳动力将涌入城市,按照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个,而就业人数将达到1500万个,再加上农村转移的1亿多富余劳动力的形势来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根据近几年的现状,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行业和职业需要素质较高的人群,又供不应求。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就业矛盾加剧。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之间的矛盾的原因
2.2.1 城市与农村就业环境的概况
城市是财富的集结地。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均有相应的部门,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发展,这些条件除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外,还能吸引外来资金流入,每年中国吸收的外资,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也投入城市的建设,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好,新区林立,郊区城市化,同时也更容易自我发展和吸引资金,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相比之下,广阔的农村财富生产方式有限,地里面几乎种不出什么财富来,因为市场是“偏向”城市的。国家减免了农业税,不过是每亩地减了几十元,一家人每年减少几百元就是多的了,这些钱也许还不足城市人们收入的零头。农民免费种地,但种地所需肥料、灌溉、良种还需要农民自掏腰包。国家花巨额资金投入农村或者扶贫或者让农民“退耕还林”,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在农村和城市就业环境的巨大差异下,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城市劳动力受到农村劳动力的激烈竞争,引起了突出的就业矛盾。
2.2.2 企业的发展与就业的影响
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出现了招工难,留人难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原因:企业由于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现在虽然有大批高职毕业生,但大多是80后独生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期望值太高,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工人;部分企业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跟不上,企业工作环境比较差,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留不住职工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心浮气躁,流动性强是民营企业不愿意招聘他们的主要原因。现在的民营企业大多都不是高科技产业,成本的计算是很重要的,而如果招聘并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企业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对他们进行培训,而培训之后却要面临人才的流动结构的调整,这导致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劳动力失业现象。同时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企业更愿意招聘农民工,从而导致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劳动力产生激烈竞争,而造成城市就业矛盾。
2.2.3 政府在就业方面的政策
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的政策缺失;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起主导作用,而当前的政策缺失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国家在制定和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时往往偏重于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缺失的,农村里剩余劳动力无法享受社农村劳动力会最低保障,为了谋求生路,只能向基础设施好的地方转移,这便加重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其次,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就业方面只有二、三产业能够选择,而二三产业正处在发展期,供给量不够需求量,也加重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第三,缺乏促进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激励政策。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种田的农民可以享受粮食直补等各种扶持政策,然而专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的激励政策还是空白。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举步维艰,有的刚起步又面临失业。2.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之间矛盾的原因
一是我国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这就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 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 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的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随着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由过去的“量”转变为“质”, 但是企业的待遇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期望值有差距,“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知识结构良好、工作能力强,对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更为重视,期望较高,企业和社会在短时间内又无法满足其要求,因此造成“用工荒”与失业并存。同时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二、三产业对农民工综合素质要求将有所变化,知识型、技能型用工比重提高,体力型用工比重减少从而导致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劳动力产生激烈竞争,而造成城市就业矛盾。
今年我国乡镇企业全年新增就业将超过240万人,年末从业总人数可达1.58亿人, 但是乡镇企业无法解决一亿多的新增劳动力,而多余的劳动力将涌入城市,按照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个, ○而就业人数将达到1500万个,再
1加上农村转移的1亿多富余劳动力的形势来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1:就业人数相关数据来自《七个怎么看—就业难》2010年7月。○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新阶段中国就业问题凸显,是由经济发展、体制约束、就业环境、就业观念等多方面共同促成的,这就要直接决定了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是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应对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促进经济发展、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完善和转换再就业工程功能、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创业以道东就业、拓展国际就业空间的等都是解决中国新阶段就业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3.1 加强国家政策方面支持
对于国家而言:第一,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把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扩大经济发展的就业容量,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实行就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扩大内需,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发展集约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率。第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以增加就业。第五,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其就业促进作用。第六,发展制造业,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以带动就业。加强政府在就业方面的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和个人积极配合的良好就业环境,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之间的矛盾,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只有加大政策支持才能正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就业的实现。
3.2 企业努力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
在就业方面,企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先企业必须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企业规模,促进就业。其次,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人员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置换旧工种的衔接体制,保证绝大多数职工下岗待业有保障、重新就业有机会。再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企业要从东部沿海向内转 移,在中部建立大量中小型企业,在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增加就业,并且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应当首先勇挑重担、多动脑筋、联手行动、妥善处理、多作贡献,这不仅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职工,而且也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3 加强劳动者自身素质
对于劳动者来说:第一,要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率。第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有助于实现就业。第三,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选择就业,比如:大学生支教、大学生村官。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实现就业。第四,培养自己自主创业的能力,善于利用国家的资源和自身的条件,进行自主创业,从而实现就业。
3.4 借鉴英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解决城市就业矛盾的途径
虽然历史英国的国情与中国有区别, 但是, 英国的一些有益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一)消除制度障碍。英国早期的一些法律和抵押、担保、罚金制度曾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但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当局修订了人口流动的法律限制,调动了进城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使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二)发展生产力。城镇化进程快慢,是由工业化程度决定的。由于工业化将生产、服务各个环节集中到了城市,城市的人口增多了,农产品需求量大了;虽然农村劳动力减少了,但是,通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供应量却大了;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农村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变的和谐牢固了。发展生产力是通过自然规律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力借鉴;(三)就业准备教育。英国很早就注重就业准备教育,它的职业教育非常成熟,任何制度的国家都在这个国度里学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城市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地,不是完全的技术工人是进不去的。因此,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便成为新“流民”栖息之地,他们在那里接受初等的技能训练,这既缓解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又可以使农民通过较低层次的工业实践实现“脱农”教育培训,为技术工人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总 结
第一,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要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创造农民向城镇转移和流动的宽松环境,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和流动;通过增加城镇和县域经济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采取税费优惠等支持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让广大农民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
第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操作平台。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同时,也可以创造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 的根本道路之一,同时还是解决县域内失业问题的出路之一。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与出路农村劳动力能否实现有效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否满足市场的需要。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表明,在农村,教育水平提高10%,将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因此,健全农村教育培训系统,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常重要。
第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搞好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中心任务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构建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立足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以工业化加快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杨艳琳 娄飞鹏.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方玉媚 汤德喜.从系统观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J].系统科学学报,2010.[4]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cb83cdd6360cba1aa811daf3.html 2007年10月3 [5]农业部.2010年我国乡镇企业新增就业将超过240万人[EB/OL].新华社 http:// 2010年12 月14 [6] 倪海玲.城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浅析——基于农村人力资源视角[J].知识经济,2010年10月
[7]赖作莲.城乡就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韦向阳.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致 谢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俊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建议,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五篇: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范文)
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摘 要】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契机,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777(2006)02-0182-02
城市化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前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城市化密不可分。比如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化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在探讨城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之前先来了解城市的概念。
一、城市和城市化的内涵
(一)城市的内涵和属性
不同的学者给城市的定义不一样,笔者选择了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城市的内涵确定为:所谓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高度集中的居住地,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系统。
城市具有三个最基本的内在属性:1.聚集性——最基本的属性。城市是人口与人才,经济与科技,知识与财富,问题与矛盾最集中的空间,能够产生巨大的聚集经济效益和聚集社会效益。城市的聚集性,首先表现为人口的聚集性。聚集性使城市的功能得以提升和超越,城市化就是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也是城市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2.中心性。不仅仅是指它的自然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指城市对其周围地区具有辐射力和吸引力。3.系统性。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综合利用为
前提,以聚集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城市是社会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二)城市化的含义和优势
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与分化的过程。人口之所以要向城市集中,出现城市化,是因为城市拥有许多优越性。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它的出现不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更为根本的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的出现是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其次才是居住的需要,经济方面的原因是第一位的。
二、我国城市化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化率的增长幅度并不与之匹配。从下面的两幅图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率落或雨后于工业化率:图1是我国的城市化率趋势图,图2是工业化水平图(依据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画出)。一种简便计算城市化率的方法是城镇人口除以人口总数,工业化水平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代表。从两个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率比工业化水平低很多。到200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工业化水平是。根据统计资料,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中国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其中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日本低26个百分点,比德国低30个百分点。
图1 我国城镇化率
图2 工业化水平图
三、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出路
在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下,城市化率偏低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受到城市化率偏低的制约。威廉·阿瑟·刘易斯说:由于传统的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编辑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有亿多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技术逐步提高,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么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怎样转移向哪转移,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目前大多数人都是到大城市打工,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
现在有人称农民工为“青领”。青是蓝色和黄色的混合。蓝领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目前农民工还不是工人,只能被称为体力劳动者。黄色是土地的颜色,他们虽然很少从事农业耕种,但他们还是农民,还离不开土地。“青领”真 的是很合适形容农民工。农民工虽然工作在城市,大部分时间也生活在城市,但它们却不是城里人,享受不到市民待遇。所以每到春节就要回家过年,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怎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呢?城市化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城市化扩大城市规模,把农业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有人担心这样会增加城市的多方面压力,例如:就业压力,因为现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任务也很艰巨;环境压力,城市的生活环境不容乐观,人口增加会不会进一步恶化现在的生存环境;等等。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是必然趋势,而且它不会增加城市的压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交通不便,没有人口集聚的规模效应,经济上不能支持靠一种技能维持生活的专业人员,因此,农村经济多靠自给自足,非商业和非货币经济成分高。很多消费服务行业需要人口最
低集聚规模才能存在,例如娱乐餐饮业,短途运输业。服务业在城市化很低的情况下无法发展。加速城市化有助于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有助于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
二是城市化还有利于促进国内需求的扩张、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农民进城必然会增加城市熟练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而从总体上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
三是城市化就要有步骤地发展城市,鼓励农民进城安居乐业。加速城市化本身能够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和相关产业的扩张,从而扩大城镇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
四是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有利于人口的管理,使城市的生活更加有序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城市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主要是农民的
消费水平低,没有购买力。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减免税费只能治标不治本。2002年我国第一产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5%,按美元计算约1800亿美元,平均到9亿农民头上,人均创造2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到1700元。在这个基础上,国家、乡镇政府一分钱税费不收,农民仍旧非常穷。在耕地资源有限,而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农民问题就不能局限在农村。
要使农民富裕,就必须先减少农民数量,打破城乡壁垒,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如果几亿农民转化为城市人口,能够极大地促进城市产业分工的发展,从而大大加强全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就业人口比将大量增加,国内市场也因此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随着农民人数的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均耕种的土地资源增加,农村的人均收入将会较快提
高。土地可以不被划分为许多小块,容易进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总结
从城市化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核心就是要从总量上减少农民及农村人口。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是加速城市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市化既是社会经济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与创新的过程,也是农村自然经济转变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户籍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问题。要使农民工能够安心在城市工作,不再往返与城乡之间,就要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只有做好各种配套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顺利进行,城市化才能平稳有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胡立和.城市化:解决农村人口出路问题的最佳选择[j].现代财经,2004,(7).
[2]李勤志,马文杰,冯中朝.21
世纪:给我国农民国民待遇[j].生产力研究,2005,(1).
[3]吴志军.农村城镇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