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一)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政府所有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在明确收支范围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要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二)强化一般公共预算各项资金的统筹。按照中央部署,逐步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排污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专款专用的规定,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统筹安排相关经费。统一预算分配,逐步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部门统筹配置。
(三)强化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政府性基金预算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根据政府性基金项目的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编制,并结合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统筹安排相关支出。按照中央规定,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主要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的项目收支,列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支出的项目,一般公共预算不再安排或减少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结转较多的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四)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列到具体项目,不列赤字。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同时加大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调出部分外,应限定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等方面。一般公共预算要逐步退出上述方面的安排。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程序。
(五)强化本级与上级资金统筹。各级政府编制年初预算,要将上级税收返还、下级上解收入、列入基数和提前通知的上级转移支付,与本级收入一并列入收入预算,统筹安排本级支出和对下转移支付。
(六)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健全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完善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加快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定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加强人员编制和资产管理,完善人员编制管理、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的机制。建立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夯实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基础。
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
(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从编制2016年预算开始,同步编制2016至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以后逐年滚动。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宏观调控方向,科学预测未来3年财政收入情况,全面梳理分析重大改革和支出政策,统筹编制本级3年滚动财政规划,并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衔接。年度预算编制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各级各部门研究制定部门规划、行业规划,凡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健全项目申报审核机制,实现预算项目的滚动管理。
(二)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一般公共预算审核的重点由收支规模、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支出政策拓展。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支出预算的同时,要重点报告支出政策内容。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预算执行中如需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须报经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收入预算要根据经济形势、税收政策、财政体制等因素科学预测,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经国务院批准,一般公共预算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可编列赤字,通过举借一般债务予以弥补;政府性基金预算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可举借专项债务。全省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省政府在国务院批准限额内分别核定省级限额、市县总限额,并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各级政府举借债务,要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三)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规定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用于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实现平衡。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平衡,省级经省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并报财政部备案,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市、县通过申请上级政府临时救助实现平衡,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归还。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出现超收,结转下年安排;如出现短收,通过削减支出实现平衡。
三、加强财政收入管理
(一)强化税收征管。各级税收征管部门要依法及时、足额组织税收收入,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建立与相关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相衔接的税收收入考核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税,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税源管控模式,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应用,堵塞税收漏洞。严格减免税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超越权限,多征、提前征收或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税款。
(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各级各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严格非税收入征管,严禁违规减免或缓征。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进一步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完善政府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收益共享机制。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方式转变,加快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实现代理银行、执收单位与财政部门信息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体系,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监督,严禁违规调库、乱收费、乱罚款。
(三)规范财税优惠政策。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外,各级政府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各部门起草其他法规、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不得规定税收优惠政策。除国务院批准外,各级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同时要对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规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要停止执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审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考核问责,严禁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按照中央规定,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对重点支出根据推进改革的需要和确需保障的内容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不再采取先确定支出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办法。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严禁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强一般性转移支付管理,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科学设置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因素、权重,真实反映各地支出成本差异,突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导向。大力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在合理界定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属市、县事务的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对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整合;对竞争性领域专项转移支付逐一甄别,“小、散、乱”以及效用不明显的一律坚决取消,确需保留的要压减或实行零增长,并改进分配方式,减少行政性分配,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和资金规模,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在明确省、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认真清理现行配套政策,对属于省级承担的事项,不要求市、县配套;对属于省、市、县分担的事项,由省、市、县按各自应分担数额安排资金。各地要对本级安排的专项资金进行清理、整合、规范,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结转结余管理。建立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各级上一年预算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除有明确规定或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外,到下一年9月底仍未支出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收回财政统筹安排;其他资金连续两年未用完的,包括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大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可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亟需支持领域。严格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机制,实施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建立预算编制与上年结转结余资金挂钩机制,对结余结转规模较大的部门和项目,适当压缩预算额度,有效控制新增结转结余。
五、深化绩效预算改革
(一)全面推进绩效预算改革。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冀政〔2014〕76号)要求,加快建立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2015年在11个设区市本级和定州、辛集市全面实施,每个设区市再选择3个县(市、区)同步试点;2016年所有市、县(市、区)全面推开。
(二)改进预算审核方式。各级财政部门审核预算,首先审核部门职责目标与政府工作的匹配性,再审核各项工作活动绩效目标指标的科学性,然后审核预算项目与职责活动的关联性、立项的必要性,最终合理确定项目预算额度,确保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促进政府管理效能提升。
(三)全面推行绩效评价。采取部门自评与财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各部门负责“预算项目”层面的绩效评价,对年度完成情况全面自评;财政部门负责“工作活动”层面的绩效评价,并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进行再评价。根据预算管理需要,拓展绩效评价范围,创新绩效评价方式,将绩效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
(四)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建立预算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制度和绩效问责制度,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六、改进财政投入方式
(一)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将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所有适宜向社会力量购买的政府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范围管理。
(二)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对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的准公益类建设项目,探索运用规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
(三)积极推行股权投资。统筹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设立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相配合的资金投入机制。
(四)实行评价后补助。对于政府支持鼓励的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等项目,由原来的事前补助资金,改为单位先行投入,取得成果或服务绩效后,由财政与有关部门验收审查或评价绩效,再给予补助,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七、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一)做好预算执行工作。硬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须出台的政策,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法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严格按照预算、用款计划、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金支付,涉及政府采购的,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加大省、市两级转移支付提前下达力度,按因素法分配且金额相对固定的,提前下达比例要达到90%。省、市两级收到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预计数后,凡是按规定用于下级的,要全部提前下达到下级。加快转移支付预算正式下达进度,除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外,省级接到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后,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省、市本级预算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在本级人大批准预算后30日内下达,专项转移支付在本级人大批准预算后60日内下达;市级接到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后,在30日内正式下达。规范预算变更,部门、单位预算支出要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项目间的预算资金需要调剂使用的,要按财政管理规定办理。
(二)规范国库资金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覆盖范围,政府全部收支和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均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积极推行非税收入电子缴款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将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库款调度、专户资金进出等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特别是各类建设项目的监控力度。全面清理规范财政专户,各级一律不得新设立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开设其他财政专户要严格按程序报财政部核准;现有财政专户,除经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保留的外,其余财政专户要在2年内逐步取消。规范权责发生制核算,严格权责发生制核算范围,控制核算规模。各级财政除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外,一律不得按权责发生制列支。按规定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特定事项,要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清理已经发生的财政借垫款,应由预算安排支出的按规定列支,符合制度规定的临时借垫款及时收回,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借垫款要限期收回。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对外借款,严格审批程序,严禁违规对非预算单位及未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借款或垫付财政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用活资金存量,提高增值收益。
(三)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各级政府要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条件成熟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要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要指标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依据之一,逐步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公开机制。
八、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一)明确举债主体。省政府为全省政府债务举借主体。各级政府举债,统一由省政府在国家批准的额度内,以政府债券方式举借。设区市本级(含市辖区)、县(市)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政府代为举借。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二)实行分类管理。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举借一般债务,由省政府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举借专项债务,由省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政府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三)严格规模控制。各级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分地区限额由省财政厅在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市县总限额内,根据各地债务风险状况、财力状况等因素测算并报省政府批准后下达设区市本级(含市辖区)、县(市)。设区市本级(含市辖区)、县(市)在下达限额内申请省政府代为举借的政府债务,须报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列入设区市本级(含市辖区)、县(市)本级预算或调整预算。
(四)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处置机制。省政府根据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指标,评估各地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债务高风险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各级政府对举借债务负有偿还责任,省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偿债困难时,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动用偿债准备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
(五)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明确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对本地政府性债务负责,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对脱离实际过度举债、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一)细化公开内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预决算信息公开,除涉密信息外,要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按项目、按地区公开。各级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除涉密信息外,全部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并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研究按经济分类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及时让群众了解政策范围、政策标准、执行程序、政策期限等。
(二)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各级各部门要公开本级本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并说明增减变化原因。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要分别公开。
(三)明确公开时限。政府预决算要在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要在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一并公开。各级各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规范公开渠道。各级各部门要以政府或部门门户网站等为主要载体,设立预决算公开专栏,集中公开预决算信息,保持长期公开,方便查询监督。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要及时规范整改、完善相关制度。
十、规范理财行为
(一)坚持依法理财。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法治观念,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收入、编制预算、管理支出,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适应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增强理财透明度,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算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
(二)健全制度体系。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规范意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国库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要狠抓制度落实,细化管理规定和标准,坚持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审批程序,建立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财政管理机制。
(三)拓展监督手段。在不改变预算单位执行主体地位和会计核算权的前提下,由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建设统一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统一账务信息数据标准和会计核算规范,各预算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记录会计信息,实现预算部门会计核算信息和预算项目绩效信息即时动态监控。
(四)严肃财经纪律。财经纪律是财经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各级各部门要定期检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通过单位自查、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要对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和工作方案,梳理修订现有制度规定,做好制度衔接和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要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引导各地加快改革进程。省财政厅要根据本意见和财政部相关改革措施,及时制定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办法。
2014年12月12日
第二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冀政〔2012〕54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2〕9号)精神,促进全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建制镇和城市转移。加强配套政策措施的有效跟进,消除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保障进城转户人员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进一步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关系。通过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城乡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综合配套,协调发展。通过管理创新和调整完善,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跟进措施,创造有利于人口向城镇集聚的社会环境,让农村居民进城转户后能够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1—
(三)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容纳就业、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分步骤、分阶段、分区域放宽小城镇和城市的落户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四)坚持自愿,保障权益。充分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迁移政策
(一)在县级市市区、县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职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二)在设区市市辖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满1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对城市发展需求大,并且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较强的地方,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适当放宽职业年限的要求;城市综合承载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职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同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长期在当地务工、经商人员的城镇落户问题。参加社会保险的具体年限由所在地设区市政府制定。
对在上述地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人员实行居住证制度,及时采取服务管理措施,着力解决这部分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四、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一)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现阶段,农民工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须尊重农民本人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
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农村土地自愿退出补偿机制,对自愿放弃农村土地的农村居民给予合理补偿。坚持土地用途管制,不得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禁止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有关政策。
(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由农村迁入城镇落户的居民,给予24个月的生育政策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继续执行原户籍所在地农村居民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婚育龄妇女享受计划生育技术基本项目和生殖健康检查的免费服务,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基金统筹支付;未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由所在单位或地方财政负担。
(三)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方式和标准,将符合住房保障准入条件的进城转户居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到“十二五”末,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者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者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制度。按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转移人口目标和重点落户区域,结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人口分布状况,科学制定中小学布局和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学校布局与城镇建设、人口变动相结合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新建一批中小学校,合理配置城镇教育资源,扩大城镇办学容量,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积极改善转户城镇居民和在城镇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就读,确保进城转户居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五)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或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无用人单位的,可以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抓紧制定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转移衔接办法,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和衔接。
(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我省居民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达到法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用人单位的,由用人单位统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费;无用人单位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可按规定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居民转户城镇居民后,对于转户前参加新农保的,在转户后,可按规定转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对于被依法征收土地的转户居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七)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时将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进城转户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对符合医疗求助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纳入城镇医疗救助范围,享受医疗救助待遇。进一步加强城市社会求助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满足城市扩容后社区服务管理和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要。
(八)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对自主创业的,纳入促进创业政策扶持范围,按规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扶持,帮助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
(九)完善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按照城镇功能区布局规划,科学合理配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加快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迁入城镇落户居民在居住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
(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邮政通信、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满足城镇新增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社会管理制度,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密切协作。发展改革、公安、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林业、卫生、人口计生、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实现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积极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营造良好环境。
(三)深入宣传。各地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内容,营造全社会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注重做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的信息收集和舆情掌控,确保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四)强化督导。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已出台的有关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进行清理,切实做好新旧政策措施的衔接。加大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督导,定期检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确保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河北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县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县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单位、部门:
为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责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现就全面推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高度统一思想,全力支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贯彻《预算法》,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坚持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和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县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为主体,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切实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强化部门单位支出责任,逐步构建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期间,全县各部门单位建立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实行比较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
(三)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严格实行县政府统一领导、县财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县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组织对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再评价,组织指导全县各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预算单位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单位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导下属单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社会公益性较强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试点。
3.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按照“客观、真实、公开、公正”的要求,充分利用中介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等第三方力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坚持做到基础数据准确、评价指标科学、评价方法合理,并依法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监督。
4.规范程序,严格考评。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责权对等、简便易行、规范高效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建立健全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考评、问责问效。
三、稳步有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建立绩效目标管理机制
1.绩效目标设定。各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预算时,要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政府预算编制总体要求和县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向县财政部门报送绩效目标。
2.绩效目标审核。由县财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部门单位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于绩效目标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应要求报送单位进行调整修改,审核合格后进入预算编审下一步流程。
3.绩效目标批复。县级财政预算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在单位预算批复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
(二)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
县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对跟踪监控发现的绩效运行偏差,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应暂缓或停止该项目的执行,以确保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三)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
县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预算支出绩效;建立滚动绩效评价项目库,收集项目立项、决策、建设、竣工等经济技术指标和数据资料;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在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上的积极作用;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库,采用集中采购服务的方式,组织、指导中介评价机构参与绩效评价。预算执行结束后,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要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向预算单位提交预算绩效报告。各预算单位要组织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对下属单位支出进行评价或再评价,向县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评价报告。县财政部门要对各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对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实施再评价。同时,要积极开展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逐步推进企业使用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
(四)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机制
建立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执行单位,各预算执行单位要认真研究绩效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纠正预算执行偏误,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县财政部门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预算和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部门项目,减少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部门项目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或低绩效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绩效报告机制,各预算单位要定期向县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财政支出绩效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县财政部门每年要向县人民政府报告预算绩效管理综合情况、重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逐步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将预算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县政府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权责机制。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县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各预算单位要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作用,按照县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本地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各项工作流程,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专家库、中介机构库和监督指导库,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
(三)推进相关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探索实施中、长期预算管理,编制滚动预算。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约束,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时效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积极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平台。县审计部门和财政监督机构要将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财政监督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全面实施绩效审计和绩效监督。
(四)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县内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五)建立考核机制。县财政部门要对预算单位下达绩效评价计划任务,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要采取重点督查、随机检查等方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县财政部门、各预算单位要树立绩效理念,把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作为财政管理的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篇:论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盟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新机制基本建立,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但是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执行进度慢、管理不够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一、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近年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情况
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施行以来,在国家及自治区的总体部署下,我盟财政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预算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为促进我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预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盟现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暴露出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一)财政预算编制不规范
由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尚未完全到位,预算编制工作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
1、部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一是预算编制部门责任意识淡薄,地区、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合理地编报预算,数据把关不严,出现少报、漏报其他来源收入的情况;二是有的部门单位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造成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项目支出预算明显超过实际需求,造成“小项目大预算”的现象产生;三是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项目预算未落实至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拟动用的上年结余而未编入预算等现象,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和浪费;四是存在部门经费不取决于事业发展和本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而是沿用原来基数的问题,致使预算核定支出指标与实际需要大相径庭;五是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的程度较低,致使预算编制不完整,部门之间经费状况苦乐不均,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六是是部门内缺乏专门的、独立的、专业的预算管理机构,部门预算编制协调性差;七是传统的预算管理思维仍在延续,部门利益化较浓,“跑预算、加筹码、抬指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权限的下放,预算主管部门和下属单位刚性需求增加,客观上造成了部门意见左右财政部门总预算盘子的局面。
2、预算编制内容不够科学。目前的预算收支科目设计仍不合理,存在科目设计过宽、过粗等诸多问题,难以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和事业发展实际。
3、预算编制缺乏长远规范。目前的预算编制只是性的资金收支安排,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长远规划和调查研究。经济发展态势、经济景气预测、经济周期测定、产业结构调整等变动因素与财政预算收支计划以及部门预算编制脱节,预算编制呈现显著的短视性、片面性和应对性。传统的预算编制导致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较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按资金性质编制预算,使得部门对各项财力难以统筹使用和优化整合,监管难度增加。
4、预算透明度不高。按照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公众参与、实施监督、审查听证等均是预算监督管理的必要措施,但现行的预算监督体制缺乏必要的公众参与,公共预算透明度低,较大程度上普遍存在着长官意志、部门利益和权力寻租。
5、是追加预算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区部门财政预算预留资金较多,以待年中安排追加预算。有的地方追加预算过多过滥,个别部门追加的预算比年初预算还要多,致使财政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约束力。追加预算的审批不严格、随意性较大,助长了一些部门、单位跑要资金的现象,易于产生腐败。
(二)预算执行不严格、预算调整随意性强
1、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区部门缺乏工作预见性,主观臆断编制项目,项目预算与工作计划脱节,一些支出项目超支严重,而另一些支出项目结余过大,因此结余的项目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同时需要用的项目又没有纳入当年预算中,造成项目支出完成情况与年初预算存在很大差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完全显现。
2、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有的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支出预算;未经批准,将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用开其他项目;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搞超概算投资,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面积造成实际投资超出概算等现象,削弱了部门预算的控制力。
3、预算执行分析不够全面深入行分析仅停留简单的数据汇总,没有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反映财政支出状况,未对财政支出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未实现部门预算与执行分析的有机结合,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公众的监督无法实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强烈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让公众如何了解取之于民的财富是否用之于民,纳税人的钱是否管得好,花得值。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政务信息的不公开,公众很难了解事实真相,监督和制约就更是谈不上。
(四)县级财政部门问题突出
部分县级财政体制改革迟缓,可用财力不足、财政困难,县级政府负债率高,高风险运行。
三、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一)强化预算管理
1、加大对预算全过程的管理。要加大对预算的管理,应注意编制的可行性,预算执行时的控制及预算决算后的评价相结合,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吸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决策,做到预算决策的科学化。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跟踪检查,应当要求资金使用单位定期报告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因资金节余造成资金浪费或因资金短缺而使项目不能顺利进行,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大对预算管理中权力的监督。地区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造成预算编制失误、预算资金使用不当以及一系列违法违规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首先要提高各地区、部门领导的预算法治观念,尊法重法,执法守法,带头遵守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其次要提高广大预算部门、财政部门和各单位领导班子的预算守法意识,严格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贯彻决算报告,顾大局识大体,摒弃“位置决定想法”式的预算管理模式;第三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过程中应当做到专家论证、集体决策、人大批准并予以公告增加预算资金管理的透明度。第四,为防范腐败现象,要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进行公开招标,防止“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
3、创新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探索社会监督。推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在部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开展外部监督,并还要大力推进社会公众监督,让公众成为预算管理的监督主体。
4、推行阳光预算制度。一是大力推进预算公开,2015年我盟作为预算公开试点地区首次开始了预算公开工作,今后要继续积极有序推进推进预算公开工作,以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二是及时建立公众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公众对政府支出总量、支出结构和收支分类的了解,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结合对部门实际预算状况调查,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反应处理制度,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送达财政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以改进和完善预算编制。(二)加强权力机关对预算的监督
1、细化相关法律实施细则。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但在实践中,随意变更预算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有的不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擅自变更预算;有的则抓住预算法对预算调整的界定,规避人大监督;有的以工作需要并时间紧迫为由,非经法定程序改变和追加预算,先斩后奏,种种的这些行为致使人大原批准的预算失去了应有的法律约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仅有预算法的原则性规定,而没有与有关法律相配套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所以,若要保证权力机关可以依法实施预算监督,建议出台与预算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使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调整预算起讫时间。我国的预算实行历年制,即从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每年的3月份召开,这就造成了在预算开始以后的3到5个月,政府所执行的预算是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出现了预算的盲区。所以,为了使权力机关能够切实监督预算的执行,建议调整目前的预算期间。
3、强化对预算调整的监督。我国目前的预算经常出现“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针对这种预算执行弹性大的特点,建议今后加强人大在预算执行中对预算调整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的法律效力,严格控制各级政府追加预算的权力,明确可以追加预算的特殊情形。
(三)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预算管理新机制
1、坚持公共财政原则。按照财政收入的公共性和财政支出的民生性,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地区均衡发展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倾斜,提高公共性支出的比重,增加公共性支出的增量。
2、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适当的行政干预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它可以克服市场的诸多弱点,但是,过度的不当的行政干预会扭曲市场经济的发挥在那,因此要进一步弱化行政对经济的干预力,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还管理给市场,积极培育市场机制,巩固市场的基础地位,实现预算管理的终极目标。
(四)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制度改革
1、逐步规范预算决策机制。一是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金退出公共服务领域,增加对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保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投入;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预算决策方式和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综合平衡,保障重点。
2、加强完善预算分配制度研究。一是完善定额定标的管理体制,严格资产配置标准、人员定标标准和公用经费分摊标准,逐步建立预算定额与实物定额相匹配的定额标准制度;二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和探索适合不同部门单位特点的预算管理方式和经费供给制度;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搞好项目分类、项目清理和项目整合工作,完善项目滚动管理;四是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到经济分类,明确反映项目支出具体用途;五是规范财政结余资金管理,统筹优化财政结余资金,根据财政结余改进预算编制办法。
3、合理界定和规范财政供给范围。一是只有了解掌握各部门单位的职能、特征、计划和事业发展需要,才能科学合理界定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范围,明确财政收支渠道,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单位的资产拥有状况和资产结构,便于编制部门预算;三是开展预算普查,对部门和单位的收支状况、来源渠道、支出明细进行摸底,做好定额预算编制、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
4、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部门预算准确性。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关于部门预算改革的科、目、款编制规定,编制科目预算,保障项目编制的精准性,杜绝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项目支出;二是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限额管理的方法,根据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基本支出预算限额,优先保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细化预算项目;三是预算编制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和所属二级单位情况,在“目”级科目之间自主调整基本支出预算。
5、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内容。严格按照“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要求编制部门预算。一是部门预算的编报主体是部门,部门要对编制的内容负责;二是部门所有收支,包括一般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类手额度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都要编入部门预算,体现综合预算的原则;三是部门本级和二级单位均要编入部门预算,单独反映;四是部门本级和二级单位的各项收支均细化到具体项目和收支分类科目。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制度创新和利益关系调整,任务艰巨,面临许多矛盾和困难。我们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上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合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坚持于法有据,积极推进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工作,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政府绩效管理,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深化和推进我省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初步确立,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和政府绩效管理日益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提高为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成为实施行政问责制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从根本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部门责任意识,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对提高政府理财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建立健全贯穿预算编制、审查、执行、监督、评价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制度,强化部门支出绩效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作用,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按照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强化“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绩效管理理念;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保障,以改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使财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更加有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都要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
(三基本原则。
1.整体设计、稳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地区、部门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工作思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2.科学规范、便于操作。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责权对等、简便易行、规范高效。
3.客观公正、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要做到标准统一、数据准确、程序透明、评价公正,依法公开相关信息,部门一般预算事项和政府基金预算要编列到款级科目和具体项目,做到具体翔实,便于接受公众监督。
4.低效问责、高效激励。要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资金使用低效必须受到问责,资金管理和使用高效可适当奖励。
三、深化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其每个环节都要贯彻绩效理念,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为核心实施管理。
(一编制部门事业发展计划。预算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责、国家和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滚动编制未来三年本部门事业发展计划,明确战略目标,据以确定工作任务及承诺实现的绩效目标,并描绘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的路线图。部门事业发展计划要商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作为编制预算依据。
(二围绕绩效编制预算建议计划。预算需求要根据部门战略规划、三年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计划确定的目标及工作任务提出,编制预算建议计划要同时编制预算绩效说明书,阐述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围绕绩效目标编制清晰、量化、便于考核的绩效指标。预算部门向财政部门申报预算建议前,要按财政部门要求,组织对本部门所申报的预算事项实施预期绩效自评。
(三强化事前预期绩效审核评估。财政部门要依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计划、预算绩效说明和预期绩效自评情况审核部门预算建议,重点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申请资金额度的合理性,以及为完成绩效目标所计划采取的管理制度措施等绩效情况进行审核论证。只有经财政部门绩效审核达标的项目才可进入预算编制流程。经论证评估绩效较好的项目优先安排预算资金,不按规定要求编制和绩效低的项目不能进入预算流程,不予安排预算资金。
(四突出绩效导向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预算决策要以绩效为衡量标准,规范决策程序,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各预算部门要提供可靠、充分的预算绩效信息,辅助政府决策机构进行科学决策。在资金分配环节要探索引入竞争机制,根据预期绩效以公开、竞争方式科学透明地分配资金。
(五预算文本要载明绩效信息。要将政府和部门(单位职责、三年事业发展计划、预算项目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等绩效信息编入政府预算及部门预算文本,作为预算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和问责的依据。
(六预算执行中要监控绩效运行。要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预算执行绩效与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向相应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要探索实行绩效拨款制度,变简单追求支出进度为追求绩效完成进度。要建立绩效信息数据库,采集和跟踪预算绩效信息,辅助绩效监控。
(七预算执行完毕要实施绩效评价。在首先做好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要逐步实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资金综合绩效评价。预算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要求组织本部门的绩效自评工作,既要负责组织对部门本身专项资金实施
自评,又要指导和督促所属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报财政部门审核,由财政部门提出意见并批复预算部门。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本级各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并对部门自评项目进行一定数量的抽评,以加强管理,提高部门自评质量。要选取预算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公共效应的重大项目,实施财政重点评价。
(八建立绩效报告制度。各预算部门要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下级财政部门要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部门预算绩效的完成进度、存在问题、纠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各级财政部门每年要向政府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说明财政支出综合绩效情况,本级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绩效综合情况及重点项目绩效完成情况。特别是要建立绩效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公开预算绩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九充分运用评价结果实施奖惩和问责。要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本着“谁用款、谁负责”的原则,对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以致财政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市县政府、各级预算部门(单位及其责任人员实行绩效问责,包括提出质询、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免职乃至降级处分;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视情节给予行政记过以至撤职处分。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编制和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部门项目,对绩效优的市县政府、预算部门(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相应减少绩效评价结果差,包括预算执行进度低于规定标准的部门项目和资金安排,取消无绩效和低绩效项目。
(十全面实施绩效监督和审计。各级财政监督机构和审计部门要将绩效理念贯穿于财政监督、审计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实现绩效监督审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客观反映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支出绩效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通报,督促部门整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和财政效益提高。
四、深化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要建立政府负责、财政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力量,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各级政府预算部门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预算绩效管理作用,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重心,尽快制定本地区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并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二建立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要注重制度体系建设,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结果应用和问责等各管理环节的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不断探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财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技术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组织本级各预算部门研究建立科学、规范、实用的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为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推进以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网络、绩效信息平台、绩效指标库、绩效标准库、专家库、中介机构库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管理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