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课题--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2018.08.28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
青年是每个单位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单位事业发展的未来。青年作为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单位的现在和将来。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技术不断加快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青年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单位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青年是基础,人才形成离不开青年人才成长的过程,加强青年人才培养间接地决定着单位未来的为农服务水平。所以说,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是一项事关单位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和任务,必须积极探寻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党支部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更是将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定系列举措,积极引导青年职工从自身岗位实际出发,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促进青年技术骨干快速成长,使其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为“三农”事业发展储备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一、本单位青年员工现状与特点
(一)青年员工基本情况
单位现有在编员工 人,40岁以下青年员工共 人,其中女性 人,男性 人;80后 人,90后为 人,占单位总员工数的 %,全部处在工作第一线,发挥着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
(二)青年员工自身特点
1、接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硕士 人,本科 人。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知识结构优,理论基础扎实,单位整体文化程度得到提升。
2、新上海人占一定比例。名青年员工中有 位是新上海人,地域的不同使得脾气、秉性、习惯差异明显,各具个性特点。
3、个性比较突出,自主意识较强。比较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向往自由自在,不希望和不喜欢受到各种约束和束缚,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创新意识强、观念活跃超前。思维比较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加多元,对自身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具有较高的期望和追求,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追求实现自我。
二、对激发青年人正能量的认识与分析
青年人创造性、可塑性强,青年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关键,也是单位未来创新的核心力量,如何发扬他们自身的优点,克服和改变存在的不足,实现从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角色转变,充分激发青春正能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单位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承担起社会赋予单位职责和使命责任,需要单位及领导认真思考和积极引导。
(一)青年人精神面貌好,建功愿望强烈
对刚刚毕业进入单位的青年人来说,经过学校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都满怀雄心壮志,希望能够得到单位的重视,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具有较强的成才意识,希望和期待通过一些机会或契机来表现自己,渴望在岗位上获得发展和成才的机会。相信通过自身努力会健康成长、快速成才;对已工作了一定年限、掌握关键技术的青年人才来说,工作上的经验积累和认真学习,使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渴望获得更加广阔的舞台以施展才华,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储备也有更高的要求。
(二)青年人发展潜力大,有较强的可塑性
青年人参加工作时间相对不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价值的选择和判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青年人思想解放、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对新生事物较为敏感,可塑性强,通过正确的思想宣传、良好的单位文化熏陶和大量正面的典型事例加以引导和培养,对今后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三、单位培养青年人才的措施办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培养青年人才所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1、落实“师徒带教”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结合具体情况和岗位实际,为刚进入单位工作的新人,针对性地安排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以老带新,以优带新”,通过“面对面、一对一”专业技术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的传授,促使新进人员各项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团队业务素质的整体提升。
2、挂靠业务科室,提高办公室青年人员业务水平
办公室的人员通常与业务上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出于单位发展需要及个人长远发展考虑,2016年开始,办公室青年人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以挂靠业务科室为抓手,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参与到业务科室的具体工作中去。通过挂靠,使他们对单位的整体工作有个全面了解,推动办公室工作上新水平;同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实现自我的完善与提升。
3、强化培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每年年初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制定目标明确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体系建设、技术推广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学习,并对每次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确保培训实效。鼓励青年人员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高级研修班、师资培训班等,保证每位青年员工每年至少参加1次,不断提高青年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4、大胆任用人才,给青年骨干压担子
为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技术骨干提供舞台,大胆放到重要技术岗位,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激发他们的内在活力,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做到人尽其才。在今年的单位内设机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突破了传统框框,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大胆提拔任用年轻干部,名年轻干部中 名为80后,名为85后。
5、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加青年员工走进基层走进农户的机会
今年党支部参加了基层党委的党建活动,成立了由青年党员和年轻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服务队,设立“坐诊”平台,现场开展政策、操作程序、新技术等咨询,面对面解答农户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与农民的现场互动交流,让青年人员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激发对三农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达到青年员工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的双重目的。
6、成立青年突击队,鼓励岗位奉献、岗位成才
针对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党支部联合团支部,结合“微组织生活”在两年前组建了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立足岗位用心服务、主动服务,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学习”的青年突击队精神。支部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人员每周2次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岗位职责,了解基层工作动态,不断熟悉业务,使其尽快转变角色,更好地立足本职工作。同时,在青年人员下基层过程中,主动将政策宣传下去,将基层问题反馈回来,减少农户往返奔波,充分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好青年人员的生力军作用,切实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实处。平时定期开展队员岗位经验交流活动,促进队员拓宽视野、开拓思路、丰富阅历,培养工作“多面手”,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满活力的科学用人机制。
(二)培养青年人才所取得的成效
1、思想作风明显改进 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青年人员总是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树立了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形象。单位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八小时之外的,例如“三夏”、“三秋”前早上七点多就要往镇里跑,今年开展的试验,早上五点多就要做试验,年轻人主动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2、综合能力水平普遍提高
单位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不断研究新技术、拓展新项目,让年轻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指导他们撰写科技论文,快速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今年,多名年轻人参加了市举办的培训班,促进了年轻人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单位为农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3、年轻骨干作用逐渐突显
近几年,单位敢于给青年人员腾位子、压担子,今年 月,使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同时也为实现干部梯队培养夯实了基础,促进了干部队伍的“血液循环”。年轻干部及时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岗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有力有序开展。
四、培养青年人才的探索及思考
青年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代表着一个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可以说决定着一个组织长远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加强和改进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才能有效提高青年员工的总体素质,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人才培养只有从提高青年综合素质入手,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青年人爱岗敬业的精神,乐于奉献,勇于担当 爱岗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一个单位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个青年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产生敬业的精神。要加强青年的教育和引导,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精神,增强青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思想品质。努力把青年员工塑造成思想上的先行者、生活中的奉献者、工作中的佼佼者、实践中的开拓者。
(二)培养青年人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推进青年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实现。青年只有把学习当做工作和事业去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学习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习要掌握好方法和途径,一是明确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青年人才目标,为青年学习搭建平台。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利用各种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青年的潜能潜力,掌握新政策、新技术和新技能,造就一支掌握先进技术,能解决攻坚克难的青年人才农机队伍。二是发挥单位和组织的优势,为青年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青年自觉学习业务技能知识,勇于竞争进取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能把个人的发展与单位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引导青年员工按照三农发展的要求和单位发展的需要制定和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方向,把个人的发展与单位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开展针对青年人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积极、上进、团结的学习工作氛围,以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正面引导,增强青年员工对农机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励广大青年砥砺前行,立志成才。倡导“健康、积极、活跃”的青年文化氛围,培养青年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提升青年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青年员工的潜能潜力
根据单位青年的需求和成才愿望,有计划有重点的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环境和平台,需要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和有效激励机制,以充分挖掘青年员工的潜力智力,激发青年员工的激情能量。一是要根据青年群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跟踪培训培养计划,因人而异,因才施教,突出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内培与外培结合、短期学习与长期学习结合、平时与脱产学习结合等多途经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把每个有成才愿望的青年都能获得良好的培训,并培养成为农机领域的能手、技术骨干,甚至成为领军人才。二是要制定更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逐步打破按资排辈的晋升机制,要真正按能力和贡献进行评定和晋升,要进一步加大岗位量化考核的内容和力度,切实起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单位文化氛围,让青年人才早成长,让青年群体成为单位的主力军、生力军。“青年兴则单位兴,青年强则单位强”,青年员工不仅是单位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单位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是单位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要重视和关注青年员工的发展,努力挖掘他们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推动事业可持续发展。
年9月6日 2017
第二篇: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认识与思考
张荣林
(2011年7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邮政提出的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引领全行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共创美好未来的行动纲领。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刘安东总经理在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实现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江苏邮政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主管领导和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决策。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发展特色邮政事业,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一、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重大意义
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自2005年以来,中国邮政进入到“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新时期。全国邮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求实创新,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建成了国家重视、社会尊重、群众满意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邮政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百强企业前四十位,在2011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42位;中国邮政履行职责的感人事迹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尼玛拉木还在今年万国邮联经营理事会年会上发言,成为第一个登上万国邮政联盟讲台的乡村女邮递员。邮政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空前提高,邮政事业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邮政改革和发展工作连续多次得到首长的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曾于2008年2月初,在广西南宁邮区中心局考察时指出:“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更好地发展邮政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两次提到了“邮政事业”。张德江副总理在2011年1月18日的批示上指出:“……希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作出新的贡献。”首次提到了“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管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深刻阐明了邮政服务的
社会公益性本质,指出了邮政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邮政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企业,其服务于国计民生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是对邮政未来的改革和发展表示关怀,对邮政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寄予了厚望。
一直以来,尤其是在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国邮政牢记自身使命,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履行职责,坚持服务标准,不计成本、不计条件,为政府承担了面向民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即使在向现代企业加快转型、努力拓展商业化服务领域的过程中,中国邮政能够立足国情、胸怀大局、担当使命,坚持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践行着国家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认为,如果中国邮政没有做到这些,就不会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和关怀,也不会有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邮政的改革和发展也不会稳步扎实推进。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中国特色”?所谓“特色”,它是指一个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与世界其他国家邮政相比,中国邮政的特色十分鲜明,主要表现为四个“相结合”:
1、政治性与商业性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受党和政府委托,承担了党报党刊发行、义务兵通信、机要通信、服务“三农”等诸多政治性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另一方面,中国邮政通过多种产品和渠道,为广大客户提供邮政、速递物流、金融等全方位的商业服务,并为众多企业提供商业扩展的途径。
2、公用性与赢利性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承担着普遍服务的重要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另一方面,中国邮政是国有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扭亏增效、力求利润最大化。
3、专营性与竞争性相结合。一方面,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五条指出:“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尽管目前邮政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相关专营标准尚未最终确定,但中国邮政具有一定的专营权是必须的,因为这涉及国家安全和民生利益。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监管不到位,邮政专营权未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邮政三大业务板块均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一些高效业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4、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业务横跨信息、资金、实物三大领域,业务品种繁多,是典型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另一方面,中国邮政通过推行专业化经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努力推进各项核心业务取得成功,从而使邮政企业持续、加速成长。
以上四个方面的特色,看似互相矛盾,实则辨证统一,是中国邮政“通政、通民、通商”三大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些特色,决定了邮政是关系国家主权、国家信息安全和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始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近年来邮政改革发展的实践,能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邮政行业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实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指引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邮政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经济民生的公用性企业,“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既是邮政行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也是发展壮大邮政自身的客观需要,更是有力服务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中国具有人口多、分布广和城乡差异较大的“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国情,邮政承担了诸多政治性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就要求邮政始终坚持作为党和政府为公共民生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邮政行业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由之路。公用性企业的特征决定了邮政必须兼顾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注重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邮政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面向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几年来,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邮政都积极推进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德国邮政分为邮务、快递物流和金融三个业务板块,通过资本运作收购DHL,实施统一品牌战略,快递、物流和国际邮件均纳入DHL的品牌之下。2011年,德国邮政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93位。意大利邮政提供邮政服务、集成通信、物流及金融服务和产品,凭借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创新能力,跨入世界最佳邮政经营者之列,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尊敬企业”之一。2011年,意大利邮政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28位。2003年,日本总务省邮政事业厅撤销,成立了日本邮政公社,这是日本邮政业132年来的最大改革。日本邮政公社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国有公共公司,业务分为邮政、储蓄、简易保险三大类,三大业务实行独立核算。2011年,日本邮政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9位。这几个国家邮政的成功之道在于:一是坚持多元化经营和商业化发展,二是勇于改革创新,三是坚持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而一直位于世界前列的美国邮政,仅依靠专营政策的强大保护,由于业务单
一、市场拓展不力和员工规模庞大,目前运行艰难,过去4年里已累计裁员11万人,并呼吁国会制定帮助邮政修复财政稳定的法律。今年6月22日,美国邮政总局宣布,将暂停向固定受益的联邦雇员退休系统帐户支付资金。中国邮政实行三大板块分业经营充分学习借鉴了国外邮政的成功经验并吸取了其深刻的教训。中国邮政在实施“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的改革后,组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不仅从事传统的邮政业务,而且拓宽了新的业务种类。中国邮政必须充分利用网点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多元化经营、提供综合服务。邮政无处不在,网络型企业的特征非常明显,这就要求确立“全网一盘棋”的大局观,即使“分业经营”也必须确保全网步调一致、形成发展合力,以确保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
之路。
第三,“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新形势下社会经济民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邮政的全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就是要发挥好邮政“通政、通民、通商”的特点,以及服务网络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三流合一”的渠道优势,在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找准落脚点和切入点,积极提供邮政、金融和速递物流的综合性服务,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在服务中壮大自我、形成特色。离开了地方经济民生的大环境,邮政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特色发展更是一句空话。
第四,“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加快邮政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从实际情况看,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化的金融、商品流通、信息等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邮政作为基础性服务行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加快邮储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加快速递物流的市场化步伐,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培养形成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队伍,向广大客户提供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以及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第五,“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邮政巩固“十一五”发展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2005年以来,中国邮政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7号文件和改革、发展、管理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的路线、以人为本的方针、科技兴邮的战略、共举邮政
大旗的方向、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合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地位,邮政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八个“翻番”,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邮政实际、兼顾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的邮政事业发展新路。正如张德江副总理对中国邮政“十一五”期间的总体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十一五”期间中国邮政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创出了一条新路,中国邮政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既是邮政巩固“十一五”发展丰硕成果的需要,也是下一步发扬成绩、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需要。
二、深刻理解“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丰富内涵 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丰富内涵,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我们党提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旗帜。
毋庸置疑,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13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1.7亿人在60岁以上,“三农”问题突出,老龄化特征明显;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严重不足;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科技创新、管理
经验、国际竞争力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GDP总量持续增长,但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在拉大;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一句话:中国既是强国,也是弱国;是富国,也是穷国。中国邮政的基本情况是:拥有员工数量近百万,但缺乏专业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结构性缺员严重;网点遍布城乡,网络四通八达,但“三流合一”的资源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集多种业务于一体,既努力发展传统邮政业务,又积极涉足农资分销、电子商务、理财保险等新兴业务领域;集多种使命于一身,既要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又要承担繁重的普遍服务、特殊服务义务;多种运行体制并存,既保留了传统国企的运行机制,又按照公司化、资本化运作规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一句话:中国邮政既是传统企业,也在积极地构建现代企业。
面对复杂的国情和邮情,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邮政面临着“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路就在脚下,关键是如何判断形势,找到发展的契合点,使邮政能够顺应时代、符合规律,在新的体制下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公司化运营后,集团公司党组科学分析改革形势,提出了“大邮政”理念,要求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携手共进,“共举邮政大旗,共享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这为保持邮政网络的完整统一,为持续提高中国邮政的服务质量和品牌信誉奠定了思想基础。国务院领导在批示中要求我们“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可以说是从国有企业正确定位、发挥优势、履行使命的政治高度,从邮政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角度,为邮政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学习思考,对“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初步理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发挥“通政、通民、通商”的独特作用,依托邮政遍布城乡的“三流合一”渠道优势,三大板块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邮政、和谐邮政,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健康发展,把中国邮政建设成为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于一体,向社会提供邮政、速递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的、优质高效的,实力较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概括起来,“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主要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是坚持普遍服务和商业化服务并重。承担普遍服务是国家赋予中国邮政的法律义务,实施商业化服务是中国邮政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然之举。普遍服务是立足之本、生存之本;商业化服务是发展之本,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途径。普遍服务标准要适当、稳定;商业化服务要多元化、市场化,要高度灵活、与时俱进。
二是坚持发挥网络平台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邮政网络、网点布局庞大,支撑成本巨大,蕴藏潜力也巨大。必须以战略眼光谋划如何充分发挥邮政资源和平台的潜在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应对市场竞争的现实能力。要创新经营思路,树立经营平台资源的理念,提升营业网点、运输网络、投递段道、报刊零售点、代理代办点、“三农”服务站、呼叫中心等渠道资源的经营效益。要依托邮政所具有的信息网、实物网和金融网的网络优势,建立面向社会公众和品牌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相对于总收入增长基础之上的普遍服务成本削减机制,着力提高网络平台资源的边际效益,确保在总成本不新增的前提下实现总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是坚持一体多翼、融合发展的格局。“十二五”时期,中国邮政要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以邮政企业为母体、以资本为纽带,邮储银行、中邮人寿、速递物流公司为翼的“一体多翼”发展格局,这应是中国邮政最大的特色和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发挥邮政的整体优势,始终坚持“共举邮政大旗、共享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充分依托邮政网络来实现各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大邮政”概念,强调全网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整合资源,互相利用,形成合力,实现邮政全行业利益的最大化。要通过保持融合发展格局的长期稳定,推动各大板块的发展壮大。
四是坚持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国邮政要将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方式的重要途径,注重由单纯经营产品向介入产业发展延伸,加快形成更加成熟的现代商业模式。要着力发挥报刊发行、集邮专业的独特优势,利用数据库资源加强报刊营销,积极探索数字媒体发行新模式,加快介入教辅材料、图书等市场;依托邮票资源开发集邮礼品市场,不断拓展报刊发行、集邮业务新的增长点,持续做大做强报刊、集邮业务。要整合函件、速递、报刊发行、电子商务、金融等多个专业,实施校园市场联动开发,实现校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融入文化产业发展报刊、集邮业务和校园经济,巩固扩大中国邮政的报刊发行主渠道地位,确保中国邮政在文化、教育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五是坚持经营领域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着眼未来发展,中国邮政必须坚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统筹谋划长远可持续发展,积极开辟新的发展领域,着力构建以邮政为主导的相关产业链,努力增强邮政永续经营的发展后劲。一是主动引领直邮产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邮政相比,中国邮政既可寄递商函,还可自建数据库、制作商函。要发挥信函专营和数据库资源优势,动员组织社会资源参与直邮产业发展,努力成为直邮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二是建立印、广、发一体化产业链。在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报刊发行着力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从“邮发合一”逐渐向“邮发印编合一”过渡,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产品代理商到内容供应商的转变。三是全面切入电子商务产业链。电子商务在中国邮政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是邮政业务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增长点。要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突破只做环节、只做下游的局限性,着力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加快构建全环节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三、深入实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坚持走有江苏特色邮政发展之路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新要求、新任务,为中国邮政发展指明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的方向,就是三大板块“共举邮政大旗”,全国邮政共走“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之路,广大邮政干部职工共同奋斗“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目标。
当前,我们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关注、研究和解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现在在哪里?二是我们想到哪里去?三是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江苏邮政要通过强化战略管理,致力于坚持和发扬我们自身的特色,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奠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找准定位,全面把握江苏邮政发展面临的形势。这就是解决“我们现在在哪里?”的问题。
1、科学判断江苏邮政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自1998年底邮电分营、邮政独立运营到“十一五”期末,江苏邮政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
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发展起步阶段。时间为1998年至2003年,主要特点是建立健全机构,稳定职工队伍,重点解决“吃饭”问题,追求发展速度,注重规模扩张,管理较为粗放。
(2)业务调整阶段。时间为2004年至2006年,主要特点是注重提高收入质量,规范财务行为,整顿市场秩序。
(3)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为2007年至2010年,主要特点是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建设营销团队,三大板块业务协调发展,科学运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形成。
截止目前,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全省邮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效,三大板块分业经营的格局已经明确,相关配套机制逐步明晰和建立完善。同时,江苏邮政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期间,江苏邮政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致力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2、深刻把握江苏邮政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要正确对待面临的挑战。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利率,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还将继续紧缩。当前,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能源供应紧张,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势必影响邮政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压力已明显增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电子帐单、彩信帐单、网络广告等新手段对函件业务的分流效应日趋明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将形成一批“专、精、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和一些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公司,必然会加剧报刊发行的市场竞争。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在物流建设、营销推广上不惜重金抢占市场,传统行业纷纷启动电子商务计划,苏宁、国美、沃尔玛等将重心转向网购市场,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储蓄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发展成本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难得的机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部署了加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的新举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产业整合升级,居民消费增长,为邮政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7月1日起开始施行,明确规定“要定期将个人
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为大力发展政府公用事业账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广告、金融、网购电子商务、代理票务等邮政业务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江苏地方正在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全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苏北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开发力度,出台了支持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产业,强农惠农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意见和政策,也为江苏邮政发展业务、构建新型平台创造了机遇和空间。
3、正确认识江苏邮政“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成绩。“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7年公司化运营以来,江苏邮政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为目标,坚持把提升公司价值作为工作主线,积极倡导“执行、闭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文化,全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改革的大突破,发展的大跨越,为江苏邮政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构筑了坚实基础。以重点经营项目为抓手,推进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开发和数据库营销,研发了邮政积分卡、“月月邮礼”、DIY网络贺卡、“品牌+”期刊等创新产品;实施邮政体制改革和公司化改造,建立了三大板块融合发展机制;以效益型投资为导向,加强能力建设,积极构建新的战略平台;加强企业管理,加大集中管控和管理创新力度,精细管理水平有新提升;注重和谐邮政建设,坚持让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打造诚信服务、文明关爱的社会形象。
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江苏邮政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邮政业务长效发展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平衡发展不够,企业成本、资产结构尚需持续优化。二是公司化运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粗放问题仍然存在,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融合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三是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利用尚需深化,竞争界面的支撑能力仍显不足,对大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应对竞争的市场意识、开拓市场的能力水平尚待增强,中高端人才的量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化运营的新要求。
当前,江苏邮政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关口。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乘势而为,努力发展特色邮政事业,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推动江苏邮政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跨越。
(二)明确目标,努力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解决“我们想到哪里去?”的问题。
邮储银行成立、速递物流改制后,江苏邮政面临着“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有必要对江苏邮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研究和明确,使全省邮政干部职工在经历了体制改革后的阵痛后,能够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增强转型发展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与结果,是全局性的总体奋斗目标,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寻求新的市场领域、拓展新的价值空间的必然选择。明确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根据邮政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邮政自身的本质特征,确定新形势下江苏邮政的经营空间、业务发展方向、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力求以高品质的邮政服务去占有市场。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认真履行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义务,大力拓展金融零售、电子商务、速递物流、分销配送等市场,着力经营好具有“三流合一”功能优势的平台资源,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把江苏邮政建设成为“省内知名、行业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邮政暨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提供商。“行业领先、全国一流”是指江苏邮政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协调增长、运营质量和公司价值持续稳健提升、职工收入和幸福指数持续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在全国位居上游。
围绕战略目标,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第一,江苏邮政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巩固和提高在全国邮政的地位作为重中之重。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沿海发达省份,邮政改革发展要有自己应有的位置和模式,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质量和效益必须领先全国邮政同行。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推动区域邮政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江苏邮政要把数据库商函和电子商务作为两个战略高地。同时通过发展“苏邮惠民”连锁体系与“中邮快购”网站,加快构建邮政主导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积极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拓展邮政发展的新空间。
第三,江苏邮政要把“四个着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即着力提升公司价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发展平台,着力坚持融合发展。这“四个着力”既是江苏邮政的工作重点,也是江苏邮政的长期任务。公司价值提升是江苏邮政的工作主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提升公司价值来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苏邮政的发展动力,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是途径,融合发展是基础。
第四,江苏邮政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独立运营以来,江苏邮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超越自我、挑战每一天”为企业精神的企业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进一步适应公司化运营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将实干与创新的理念进一步融入全省邮政干部职工的思想,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切合江苏邮政实际的企业文化体系,以适应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立足战略目标,要全面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一是结构优化战略。通过转变邮政经营方式、推行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市场和客户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大力发展低本高效业务,加快发展方式从粗放型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打造规模邮政基础上的效益邮政。加大对收支差额、有效收入、资产收益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考核力度,完善以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是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完善财务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邮政企业运行机制,为传统邮政向现代企业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撑。坚持跳出邮政看邮政,把创新驱动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促进发展方式主要由成本拉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是资源整合战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加大企业内部、邮政三大板块之间、邮政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专业化改造和资本运营,加强对外合作,从投资推动向资源优化配置转型,提
升核心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大力扶持社会直邮代理商和造信公司,大力发展加盟店,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壮大邮政。注重发挥邮政作为公共服务企业的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加快开发文化传媒、“三农”、校园、中小企业等特定市场。
四是科技引领战略。通过加强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推进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资源优化组合。科技支撑重点逐步从生产运行向服务营销、优化流程和辅助决策转变。要将科技兴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拓展领新域,开创新局面。
(三)创新实干,进一步探索实践江苏特色邮政事业。这就是解决“我们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
回顾江苏邮政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结合集团公司党组“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要求,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传承邮电分营后“一次创业”和邮政体制改革后“二次创业”克难向前、艰苦奋斗的精神,依托邮政“三流合一”的核心优势,凝聚三大板块邮政干部职工集体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实干创新,是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的必由之路。
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要坚持从五个方面定位和把握好前进方向:一是“更快”。发展要更快于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江苏“两个率先”;要更快于全国邮政、东部邮政发展,确保在全国邮政的领先地位;要在传统邮政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上先行先试,步调要更快一点、步伐要更大一点。二是“更广”。要进一步扩大邮政服务的网点网络优势,使全省邮政的营业、投递、营销、网运以及“苏邮惠民”连锁公共服务平台、“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社会代理渠道,较其他行业、竞争对手服务更广客户、更加贴近社会、更加快速响应,夯实邮政遍及城乡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三是“更全”。要不断优化邮政产品结构,积极构筑适应经济民生、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现代邮政服务产品体系,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全面的产品选择和独具邮政特色的增值服务。四是“更优”。要在确保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升邮政商业化服务水平和市场化竞争能力,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强化科学管控,保持邮政更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优势,整体运营水平要走在全国邮政前列。五是“更好”。要统筹协调好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政
府满意、社会满意、百姓满意、员工满意”。
在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发展理念转型。
江苏邮政转型发展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广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广东是我国最早提出解放思想的省份之一,这说明,社会发展无止境,思想解放无止境,以前的优势不代表现在的优势,在不同阶段,需要解放不同的思想,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实现新突破。集团公司党组吹响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号角,全省邮政干部职工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要求上来,不观望、不懈怠,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上要敢为人先、敢为人快、敢为人优,在向现代邮政转型上要加快步伐、抢前争先、力争上游,在发展上要立足更高目标、开拓更大市场、追求更快发展,努力实现由注重经营业务向注重经营服务转变、由注重经营产品向注重经营质量转变、由经营产品和业务向经营平台和网络转变,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从当前全国邮政发展情况看,江苏邮政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压力之中,如与河南、广东等省相比,他们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与山东、上海、四川等省相比,他们拥有明显的发展后劲,如果不解放思想、不转变观念,不迅速摆脱原有的发展惯性,我们将丧失现有的优势。剖析目前江苏邮政所面临的现状,我认为首先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找原因、寻出路。长期以来,江苏邮政改革发展一直是走在全国邮政前列的,这也使部分干部职工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了优越感,不同程度存在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等不良思想倾向,导致思想不解放、思路打不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前迫切需要在全省邮政大力营造实干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全省邮政干部职工中积极弘扬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一要推进创新实践。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的制胜法宝。对于创新,只要方向正确,只要利大于弊,就要坚持不争论、不怀疑,拿出无私无畏的勇气,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去闯,先干起来再说,先办成了再说。二要增强实干的本领。实
干是确保创新取得成功的必经道路。要按“勤学、善思、躬行”的要求,咬定目标,坚韧不拔,身体力行,追求卓越。学、思、行三者结合,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表面性和机械性,增强实干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三要鼓励干事创业。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是保证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要以宽松的政策、宽厚的心态、宽容的精神,支持、理解、善待干事创业的人,让他们放手干事,只有这样,干事、创业、敢想、敢试、敢负责的良好风尚才能在全省邮政真正形成。
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下四个方面的思维观念:
一是战略发展思维。坚持将邮政发展放到世界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考量,做到长远谋划、着眼大局、系统推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资源统筹运用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来;坚持做到方向一致、利益一致、步调一致,提高全网执行力;坚持因地制宜,在战略方向的引导下,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战术。
二是效益发展观念。要在坚持做好普遍服务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获取经济效益方面下更大功夫,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增强投入产出观念,对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环节要加大投入,对不能创效的业务和环节要坚决予以调整、简化和压缩。必须辩证把握效益与投入的平衡关系,在时间和空间、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要在实施专业核算、环节核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核算、网点核算,深化损益核算及其结果的应有。
三是客户至上理念。客户的有效积累是业务发展的基础,老客户的维护成本比新客户开发成本低,百分之二十的大客户带来百分之八十的收入。这三句话基本包含了客户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开展经营工作的关键。邮政是网络型企业,服务环节多,从市场开发到产品设计,从窗口交寄到转运、投递,各个环节都要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每一环节都将服务做到最好,以提升邮政整体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四是创新发展意识。转变发展方式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通过新理念、新措施、新方式,改变以往的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做法,力求在重点和难点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对邮政企业来说,复制创新是一个有效
途径,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品牌公司、兄弟邮政已有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为我所用”。要善于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考核激励,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集约化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贯穿于江苏邮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省各级邮政企业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业务结构更加合理、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要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要以提高运营效益为方向,促进全省邮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计划、行政命令和全员营销,向主要依靠专业经营、专业营销、完善网络和优质服务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配置、加大成本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实施管理和经营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金融、函件等部分专业和苏南、苏中邮政发展拉动,向主要依靠各板块业务协调发展、各市县局共同进步、区域邮政经济平衡发展转变。要加快拓展数据库商函、电子商务两大“战略高地”,使其成为全省邮政加快发展、结构优化的重要源动力,努力提升业务规模效益。要加速各专业发展融入相关产业,探索形成更成熟、更贴近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要继续推进金融业务转型发展,通过项目营销和能力建设齐头并进,在巩固、扩大余额的基础上促进代收代付、卡业务、活期业务的加快发展,推进客户、存款和业务收入结构的优化调整,尽快形成跨竞赛与常态发展机制两轮齐转的金融业务发展新格局。
——要积极推进核心产品体系战略。建立健全以核心产品群为发展重点的产品体系,是江苏邮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增强全省邮政业务发展的长期动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发展的持续性。
企业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它能够为企业带来高毛利、高知名度,并能够提高行业门槛。从江苏邮政实际看,目前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现金流的主要业务是储蓄、函件、代理保险。全省储蓄规模达2069亿元,规模全国第一,年利差收入超过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40%以上,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吃饭业务”。全省函件
业务年收入达12亿元以上,占邮务类业务比重达46%左右。代理保险收入预计将达4.5亿元以上,09年以来规模扩大近10倍,而且市场潜力巨大,效益较好。这三项业务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是我们的支柱性业务。
目前高速成长并已初具规模的业务,有数据库商函、账单、贺卡、短信、分销等。其中数据库商函、账单业务合计年收入预计将突破7亿元,09年以来翻了一番多;贺卡收入预计将达2.9亿元以上,5年间收入扩大近7倍;短信收入预计达1.2亿元以上,09年以来规模扩大4倍;分销业务预计收入1亿元,09年以来规模扩大近3倍。以上这些业务都处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规模发展新的增长极。
未来潜力巨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战略型业务,有国际小包、航空机票、自邮一族、第三方订阅、畅销报刊、集邮定向开发、代收费等。去年我省国际小包业务收入仅区区几百元,而广东达3亿元规模,今年以来上海、浙江等省、市也快速发展,我省4月份在全省启动这项工作,虽然规模还不大,但4月份以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6月份收入已经比3月份翻一番以上,同比达133%,作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省份,市场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我省2009年启动航空机票业务,2010年销售突破了20万张,同比增长220%以上,今年上半年销售突破24万张,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而从机票整个市场规模来看,邮政占比仅2%左右,市场规模和潜力很大;去年我省自邮一族收入仅15万元,但从其他省份来看,如河南从09年底开始主抓这项业务,2010年发展、积累了40万名会员,今年开始凸显成效,上半年河南自邮一族收入突破1亿元,目前我省这项业务所有筹备工作基本到位,即将进入发展期,江苏私家车保有量近500万辆,潜力非常巨大;四年来第三方订阅业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主要期刊品种《特别文摘》年发行量从4年前全省几千册到目前近100万册,流转额也从无到有,今年目标要实现流转额1亿元;畅销报刊我省确定了省内20个品种,仅这20个品种年流转额就达2.1亿元以上,占14亿元大收订流转额15%;集邮定向开发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集邮品,回避了先开发、后销售的积压风险,去年实现收入8984万元,增长25%以上,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6200万元以上,全年预计超过1亿元;代收费业务随着功能叠加,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省电力公司将逐步取消农电员走收,我省邮政将大力推广电费“绿卡村”项目,争
取到年底实现50%的覆盖率,前景也十分广阔。以上这些业务,成长空间大、效益好,将增强邮政发展后劲。
综合以上分析,储蓄、函件、代理保险等是支柱性业务,规模大、处于成熟期,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企业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库商函、帐单、邮资封片、短信、分销等是成长性业务,发展速度快,有一定规模、处于成长期,有一定市场影响力、效益较好,构建了规模发展新的增长极;自由一族、第三方订阅、票务、国际小包、畅销报刊、电子商务、集邮文化市场等是培育性业务,目前规模较小、处于培育期,但效益好,市场潜力、发展空间较大,将增强邮政发展后劲。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函件、代理保险业务也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全省邮政要确立以支柱性、成长性、培育性等三类业务为核心产品群,促进邮政产品体系的梯次推进和重点市场的有效开发。
——要坚持强化经营发展的支撑。一要加强营销体系建设,着力创新营销机制,推动营销方式从全员营销向专业营销、团队营销、能人营销转变,由简单摊派向正向激励转变,由只考核数量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转变。二要加强数据库营销。要深入挖掘数据库资源,加强专业联动,实现交叉销售,推广应用短信、11185、电话等新型营销方式,实现数据库营销从单产品销售向多产品整合、从单向沟通向多向沟通、从单步骤到多步骤、从单渠道到多渠道的转变。在三大板块融合发展中,各级邮政企业要加强数据库的整合、分析、挖掘,主动联手银行、速递物流公司开展组合营销,发挥邮政全网的整体资源优势,共同开发总部经济、农村、中小企业、校园、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综合市场,有效拉动三大板块各项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发展。三是要强化财务支撑。要通过树立经济增加值(EVA)理念,不断提升资本使用价值;通过大力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努力实现成本费用向核心环节配置;通过强化有效收入考核,确保增收、增效同步。四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政策引导,推进全省区域邮政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向发展先进地区、竞争激烈地区、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倾斜,支持他们率先发展,力争为全省邮政作出更大贡献;加大对苏北邮政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努力缩小与苏南苏中邮政的差距。
第三,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力度。
网点和网络等渠道资源是江苏邮政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省邮政要进一步强化效益型投资体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平台建设,加大运行环节的资产配置,持续提高竞争性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1)加强营业平台建设。一是要通过购买、租赁等措施,新增一批自办网点,有效扩大营业面积,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提升网点形象,实现扩点增效。二是要大力推广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在大中城市的社区、校园、商厦发展社会加盟店,将现有代办网点纳入连锁加盟。加盟店优先与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商厦物业部门、学校后勤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合作。三是要逐步叠加网点功能。其中,对市场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开办金融业务条件的纯邮政网点要积极争取叠加金融业务;对城市中心网点要按照旗舰局标准,建成功能齐全、效益明显、软硬件一流的示范网点;对农村网点要根据市场需要,叠加连锁配送、代缴费、代售票等业务;对校园网点要叠加书报刊销售业务;对商贸市场网点要叠加物流、资金结算等业务;对社区网点要叠加报刊零售、邮件代投等功能。四是对部分业务收入持续较低、市场资源相对贫乏的低效网点,要进行迁址优化,或改制为社会加盟店、代办点。五是加强店面营销,强化网点的营销服务功能。六是要积极推进网点损益核算,不断提高网点经营效益。
(2)加强投递平台建设。一方面,城区投递平台要重点提高竞争性业务的投递服务水平。要积极实施个性化投递模式,对商函、帐单、电子商务包裹、畅销报刊等业务,可成立专投队伍,不断提高大客户汽车投递量占比;要大力发展社区投递,着力解决住宅楼房的邮件报刊投递问题;要加快推进信报箱建设,确保新建住宅设置信报箱达到100%,并积极推进原有住宅楼房信报箱的补建安装工作。另一方面,农村投递平台要切实满足普遍服务的要求。要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试行)》的要求,认真执行投递服务频次和邮件交接模式。要结合构建“苏邮惠民”连锁体系,积极推进加盟店和村邮站的同步建设、功能叠加。要继续推广摩托车投递,进一步增强农村投递段道承载邮政业务发展的能力。
(3)加强网路平台建设。一要积极开展网运资源的拓展和整合。抓住全国网运布局调整的机遇,有效扩大邮路资源,持续优化调整省内干线作业组织。二要持续提升中心局实体化运作效能。各邮区中心
局要有效利用好现有资源,扩大资源的边际效益,把网运各环节打造成全新的、精干高效的支撑渠道和经营平台。三要注重加强网运管理。要持续完善网运KPI评价体系,试行评价结果与结算收入挂钩。要深入推进全程时限管控工作,积极推行网运服务内部承诺制,建立有效的邮件时限跟踪核查机制与方法,持续提高分段作业处理时限、邮路运行准班正点率和网上清单发送及时准确率。四要深化网运融合发展。将普邮网和速递网打造成既互相独立又互相支撑、融合无间的网运体系,确保普网和专网顺畅衔接。
(4)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一是要着力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要加强营业、投递、发行、数据库、电子商务、自邮一族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加快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OA、量收、财务、网运、人力资源、服务视检等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二是要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要不断优化、完善邮政金融网和综合网平台,全面提升现有业务的科技含量,积极开发邮政新业务和增值业务;要进一步拓展11185综合服务平台、11183门户网站、“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多渠道、多手段的优质服务。三是要切实加强运维服务工作,深入开展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信息网运行维护竞赛活动,有效支撑经营发展。四是要探索和推进“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全省邮政的应用,不断提高江苏邮政的科技化水平。
(5)加强营销平台建设。一要增强营销队伍的综合能力。要着力构建“集中管理、分散运用、项目带动、分片指导”的营销体系构架,强化综合营销,有效解决专业营销能力不足的矛盾。在保持全省专职营销人员占比10%的基础上,要坚持量质并重、突出质量的原则,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营销能力。二要拓展总部经济的营销范围。要充分发挥省公司总部经济营销团队的作用,着力开发具有网络型特征大客户的省级总部,积极构建行业客户战略联盟,进而在全省推广进行二级签约开发;对特定客户群或特定市场,由省公司统一策划,并组织开发全省性项目;对在某一地区成功开发的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项目,由省公司统一组织推广。三要提升大客户营销的业绩。要强化市场开发,完善维护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大客户会员制,实行积分回馈管理,建设实体客户俱乐部,着力培育一批“用邮量大、忠诚度高、成长性强”的黄金级以上精品客户。
(6)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是近年来江苏邮政积极探索和开辟发展新领域的战略举措,要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苏邮惠民”连锁公共服务平台和“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加快业务功能的叠加和品牌商户、优质商品的引进,着力打造具有江苏邮政特色的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产业链,积极开展“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便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校园服务,使邮政服务全民共享,提升邮政服务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
第四,进一步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效能。
建设现代服务业必须有现代化的运营管理,必须建立管控得力、运行高效、符合现代企业特征的管控模式。全省邮政要深入持久地推进精细管理、强化管理创新,持续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1)加强邮政战略研究。要把邮政战略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邮政发展宏观形势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汇总确定战略研究的课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活动,提高战略研讨水平,形成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要重点加强对业务发展的研究,提高对业务市场、竞争对手、产品体系的分析能力,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要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尝试与研究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合作。
(2)加强财务管理。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优先安排重点区域、重点业务、信息化和终端服务网络的投资建设,制定增量成本的定向指标,主要用于金融网点改造、农村网点扩建或购置、网点生产器具配置以及分销平台、投递网、报刊亭、信报箱建设等生产性成本开支,加大对核心业务、高效业务的成本激励。二是深化“三算”改革。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创新零基预算+收入EBITDA率的预算模式。要突出网点损益核算的质效,进一步提高网点利润率。三是强化资金管理。要建立“大资金”的管控格局,完善收支两条线和帐户“零余额”管理,加大业务资金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欠费和存货规模。四是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要强化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严控预算外支出项目,严防“小金库”现象。目前我省代办手续费规模和占收入比重均排在全国前列,要突出加强代办手续费的管理,全面实行集中支付,确保真正用于营销激励、直接促进业务发展。五要加强多经企业管理。多经企业一般依赖主业生存,占用主业有限 的资源,效益较差、管理不规范。要切实加大对多经的管理力度,重点清理县局多经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运营质量。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抓紧落实省公司关于调整市县局机构编制的决定,认真落实机构设置,从严控制领导职数及管理人员、非直接创收人员的数量。二是加强用工管理。探索用工方式的多元化,推行A、B、C类用工性质互转,尝试使用小时工、季节工,建立由在岗职工、聘用工、劳务工、非全日制用工构成的用工体系,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和矛盾。三是加强工时精细化管理。要结合各岗位定员计算结果,做好人员配备和盘活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作业组织效率,提倡合理兼职,培养“全能工”,推行交叉作业法、梯形排班法,确保各类岗位工时利用率和工时饱满率达到要求。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推进支局长、营销人员、营业人员“学历大专化”工程,开展投递人员“学历大专化”工程。推进全省邮政培训网络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课件建设,远程培训系统要在2-3年内覆盖到全省各支局网点。
(4)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邮政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且各项业务相对独立,其市场特点、经营方式、运行规律不尽相同。为加强专业垂直经营管理力度,必须按照“专业”、“平台”和“职能”三条线,对管理层次进行重新划分,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专业为龙头,以地面局为支撑,贴近市场,反应灵敏,集约高效”的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各专业局作为专业化经营的龙头,负责专业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开发等。要深化专业损益核算和实体化运作,形成省公司考核市局综合收入与效益,省公司各专业局考核市局各专业收入与效益,省、市两级专业同时承担损益责任,专业责、权、利高度统一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
(5)推进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建立成本消减机制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邮政科学管理、开展“双定”、精细化工时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全省邮政要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强各部门、各专业的协调配合,重点做好无纸化封发、大宗邮件的进出口分拣前置、邮编和给据邮件名址信息的规范、容器和邮政用品用具标准化工作,有效提高全省邮政的生产效率,不断降低处理成本。
第五,进一步构建人才体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特色邮政事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
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构建涵盖江苏邮政各层次、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以“四支队伍"为基础的人才体系。
(1)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拥有一批具有战略发展眼光、有市场分析预测能力、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有较高领导艺术水平、能够把握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型经营管理人才;拥有一批能够预测专业发展方向、熟悉竞争对手情况、善于策划专业营销、精通专业业务管理的专家型经营管理人才;各市局要拥有一批熟悉本地市场、实战经验丰富、执行能力强、善于指挥作战的实战型经营管理人才。
(2)建设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专业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拥有一批专业门类齐全、专业知识渊博、学术成果丰富的顾问型学术带头人,引领和带动专业技术队伍的发展;拥有一批专业水平较高、实战能力很强、敢于克难攻坚、科技成果丰富的实战型技术带头人,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拥有一批刻苦钻研技术、勇于进取创新、积极努力实践、不断学习提高的务实型技术执行人。
(3)建设一支能够满足邮政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队伍。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市场分析能力很强、善于沟通协调、精于策划开发、营销业绩显著的高级营销人才;拥有一批熟悉市场环境、社会关系广泛、掌握策略技巧、实战经验丰富的中级营销人才;拥有一批攻关能力较强、能够自主策划、参与过重大项目开发、营销业绩较好的一线营销人才。
(4)建设一支有较高经营管理能力的基层骨干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要注重发挥市县局职能部门、专业部门负责人、县(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在经营管理、业务发展、生产活动中的基层骨干作用。要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支局长或网点负责人,加快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扎实、爱岗敬业、执行有力的基层骨干。要牢固树立“优秀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拥有一批勤奋学习、知识面广、技术熟练、技能高超的精一门、会多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拥有一批业务知识丰富、技能水平超前、善于归纳总结、经验成果丰富的知识技能型员工;拥有一批苦练技能、善于总结、乐于传帮带的技术技能型员工。
(5)完善人才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对各级邮政企业经
营管理者的考核管理,探索建立中高级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推行“双推双考”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加大干部异地、多岗位交流、培养和使用力度,高度重视管理团队建设和专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岗位靠竞聘,收入靠能力”的良性竞争机制,实行经营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聘任制、任期制等方式,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市场劳动力价格为参考,与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的薪酬分配制度。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企业家”,邮政发展需要培养“经理人”,要实施“经理人成长工程”,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在经济上“重奖”、职业上“重用”,力争形成一大批 “勇于担当、立业有为、敢闯敢干、业绩突出”并能够起到示范带头效应的“经理人”群体。
第六,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营销,一流企业做文化”,这句话阐明了企业文化是最高的经营理念,成功的企业首先有成功的企业文化。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无一例外地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构筑核心竞争力。如丰田公司和通用电气(GE)分别是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典范,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成就了其在全球“有车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品牌形象;韦尔奇接管GE后,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制定推行六个西格玛、产品服务和全球化的三大增长战略,GE成长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多元化经营的跨国集团,获得了全球公认赞誉。一些知名企业家还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作为企业无形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江苏邮政要着力推进发展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的建设。
发展文化是指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要求相适应的观念、理念、行为与制度规范的总和,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发展文化是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构建江苏邮政发展文化,要善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倡导开放包容、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发展企业、回报社会、幸福员工的高度统一,发展成效既要看当期、更要看长远,既要注重打基础、更要管长远,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审时度势、以变应变,勇于变革、主动创新,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领域,充分发挥邮政独特的网点、网络、品牌等资源优势,切实加强与相关行业、品牌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出有效满足社会、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加快由单纯经营产品向经营平台、构建产业链的转变,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社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执行、闭环、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是江苏邮政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是企业管理层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关键要强化执行意识。全省各级邮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的大局,对省公司各项政令、决策,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省公司机关及各专业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为经营界面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各经营创收单位要创新经营、服务理念,加强市场策划、产品推广和营销管理等,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江苏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全员服务、真诚服务、服务创新等先进理念,以提高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真正把服务作为“邮政无形资产”经营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艺术,强化服务技能,严格服务考核,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向服务为互动服务、变粗放服务为精细服务,努力实现优质服务细小化、超值服务特色化、客户服务差别化、服务产品人性化,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谐文化既是邮政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也是团结凝聚职工形成内部团结和睦、积极向上氛围的重要保证。和谐主要要体现在:一是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和谐;二是劳动关系理顺,干群关系和谐;三是职工素质高,体能、技能和智能要和谐;四是企业发展又好又快,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和谐统一;五是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企业内外部和谐。江苏邮政要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把构建和谐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民主管理等相结合,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创建和谐文化,实现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谐邮政建设。
和谐的环境是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省邮政要从主
动服务和谐社会、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两个方面着手,努力形成“邮政与社会共繁荣,员工与企业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要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正确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保证普遍服务水平不降低。要高度重视机要通信事业,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机要通信安全畅通、万无一失。要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送农资、送资金、送信息、送文化”等综合服务,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产品仓储、配送分销、代收货款、资金融通、信息反馈等全方位的现代邮政服务,帮助他们创品牌、拓市场。要深入开展“特色邮路”、“爱心帮扶”、“爱心包裹”等公益活动,主动承担起公用性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服务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力打造江苏邮政的崭新形象。
(2)积极构建江苏邮政和谐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江苏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和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组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紧紧团结在省公司党组周围,形成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思想基础。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解决涉及职工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切实为基层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让职工最大限度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要加强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和教育培训,努力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要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有效评估改革举措和发展政策对员工的影响,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要加强对外宣传的组织策划,大力宣传江苏邮政改革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做法和成效,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大的理解和支持,为邮政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八,进一步深化三大板块融合发展。
邮政三大板块共同成长在中国邮政的大旗下,本是“同根、同祖、同源”,更要“和平、和睦、和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主体是邮政企业,金融和速递物流是特色邮政事业腾飞的两翼。三大板块既按照各自专业的规律独立运营,又存在着互为代理、相互依存的关系。健全完善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机制,是构建和谐邮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衡量邮政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全省邮政三大板块要坚持从大局
出发,自觉珍惜并维护好当前的良好发展局面,牢牢把握“协调、融合、整合、联动”等关键词。所谓“协调”,就是在“二次创业”共同目标的激励和带动下,正确处理好三大板块之间的关系,在更好地实现各板块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全省邮政利益的最大化;所谓“融合”,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三大板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最终达到“1+1+1>3”的综合实力和效果;所谓“整合”,就是要使三大板块的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所谓“联动”,就是在业务发展中,要统筹三大板块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完整的具有邮政“三流合一”特色的市场开发体系和“一揽子”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充分整合全网资源,持续完善责任明晰、优势互补、业务联动的三大板块融合发展机制,共同推进三大板块间的和谐发展。三大板块要按照各自发展规律,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巩固和提升江苏邮政在全国邮政的地位;邮政企业要利用银行和速递物流的产品,拓展新的市场;银行和速递物流要借助邮政企业的网点网络资源,增强竞争优势,着力构建“大邮政”的发展格局,持续提升“1+1+1>3”的发展成效。
这次会议在溱湖之畔召开,溱湖又名喜鹊湖,生态环境很好,这两天又喜逢及时雨。要取得事业发展成功,关键需要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江苏邮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行动纲领,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面对机遇、挑战和压力,我们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巧借天时、把握地利、创建人和,团结和带领全省邮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努力推进江苏邮政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 心得体会
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2011年7月14日张荣林总经理《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关于“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认识与思考的讲话,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特色邮政事业,不但是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实现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的必由之路,是当代邮政人肩负的神圣使命。
在张总的报告中,提到了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四个“相结合”:
1、政治性与商业性相结合;
2、公用性与赢利性相结合;
3、专营性与竞争性相结合;
4、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通过对四个“相结合”的学习,我对特色邮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发展特色邮政有了明确的方向。在报告中,张总对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现实意义也做了非常深刻的阐述,通过学习,我也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充分发挥邮政“通政、通民、通商”的特点,以及服务网络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三流合一”的渠道优势,在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找准落脚点和切入点,积极提供综合性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在服务中壮大自我、形成特色。
在张总的报告中,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要求我们要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突破只做环节、只做下游的局限性,着力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加快构建全环节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业务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的突破,谁对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思考,谁就掌握
了未来的发展,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做好分销配送业务,同时要在平台建设和商务会员发展上更多思考和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把建设“苏邮惠民”连锁体系和发展“自邮一族”业务同传统的分销业务结合起来,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商务会员的发展,带动分销业务以及其他专业的业务共同发展。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了邮政当前的形势和邮政发展的目标,张荣林总经理的讲话,增强了我工作的自信心,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邮政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会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作出一名邮政职工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应有的贡献。
2011年8月30日
第四篇:张总:发展特色邮政事业_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印发稿)
发展特色邮政事业 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认识与思考
张荣林
(2011年7月14日,根据录音整理)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邮政提出的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引领全行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共创美好未来的行动纲领。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邮政工作会议上,刘安东总经理在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实现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江苏邮政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主管领导和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决策,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作出应有的努力。结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下面我就“发展特色邮政事业,推动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谈谈自己的体会,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一、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重大意义
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自2005年以来,中国邮政进入到“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新时期。全国邮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求实创新,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建成了国家重视、社会尊重、群众满意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邮政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百强企业前40位,在2011年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42位;中国邮政履行职责的感人事迹产生巨大影响,尼玛拉木还在今年万国邮联经营理事会年会上发言,成为第一个登上万国邮政联盟讲台的乡村女邮递员。邮政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空前提高,邮政事业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邮政改革和发展工作连续多次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
胡锦涛总书记曾于2008年2月初,在广西南宁邮区中心局考察时指出:“邮政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要更好地发展邮政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邮政服
务。”两次提到了“邮政事业”。张德江副总理在2011年1月18日的批示上指出:“……希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作出新的贡献。”首次提到了“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管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深刻阐明了邮政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本质,指出了邮政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邮政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企业,其服务于国计民生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是对邮政改革和发展表示关怀,对邮政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寄予了厚望。
一直以来,尤其是在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国邮政牢记自身使命,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履行职责,坚持服务标准,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为政府承担了面向民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即使在向现代企业加快转型、努力拓展商业化服务领域的过程中,中国邮政能够立足国情、胸怀大局、担当使命,坚持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等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践行着国家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为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认为,正是因为中国邮政这样做了,才赢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和关怀,也才会有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支持,邮政的改革和发展也才能稳步扎实推进。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中国特色”?所谓“特色”,它是指一个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与世界其他国家邮政相比,中国邮政的特色十分鲜明,主要表现为四个“相结合”:
1、政治性与商业性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受党和政府委托,承担了党报党刊发行、义务兵通信、机要通信、服务“三农”等诸多政治性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另一方面,中国邮政为广大客户提供邮政、速递物流、金融等全方位的商业服务,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不断发展壮大。
2、公用性与赢利性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承担着普遍服务 的重要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另一方面,中国邮政是国有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扭亏增效、力求利润最大化。
3、专营性与竞争性相结合。一方面,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五条指出:“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信件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尽管目前邮政法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相关专营标准尚未最终确定,但中国邮政具有一定的专营权是必须的,因为这涉及国家安全和民生利益。另一方面,邮政三大板块业务均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一些高效业务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竞争无序和监管难度大,邮政专营权未得到有效保护。
4、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邮政业务横跨信息、资金、实物三大领域,业务品种繁多,是典型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另一方面,中国邮政通过推行专业化经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努力推进各项核心业务取得成功,从而使邮政企业持续、加速成长。
以上四个方面的特色,看似互相矛盾,实则辨证统一,是中国邮政“通政、通民、通商”三大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正是这些特色,决定了邮政是关系国家主权、国家信息安全和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始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顾近年来邮政改革发展的实践,能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邮政行业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的过程中,实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指引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邮政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经济民生的公用性企业,“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既是邮政行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也是发展壮大邮政自身的客观需要,更是有力服务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中国具有人口多、分布广和城乡差异较大的“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国情,邮政承担了诸多政治性任务,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就要求邮政始终坚持作为党和政府为公共民生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邮政行业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由之路。公用性企业的特征决定了邮政必须兼顾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注重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邮政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面向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近几年来,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国家邮政都积极推进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德国邮政积20余年努力,形成了邮务、快递物流和金融三个业务板块,通过资本运作收购DHL、邮储银行,实施统一品牌战略,快递、物流和国际邮件均纳入DHL的品牌之下,经营取得优异业绩,2011年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93位。意大利邮政提供邮政服务、集成通信、物流及金融服务和产品,凭借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创新能力,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尊敬企业”之一,2011年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28位。2003年,日本总务省邮政事业厅撤销,成立了日本邮政公社,这是日本邮政业132年来的最大改革。日本邮政公社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国有公共公司,业务分为邮政、储蓄、简易保险三大类,三大业务实行独立核算。2011年,日本邮政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9位。这些国家邮政的成功之道在于:一是坚持多元化经营和商业化发展,二是勇于改革创新,三是坚持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而一直位于世界前列的美国邮政,仅依靠专营政策的强大保护,由于业务单
一、市场拓展不力和员工规模庞大,目前运行艰难,过去4年里已累计裁员11万人。今年
6月22日,美国邮政总局宣布,将暂停向固定受益的联邦雇员退休系统帐户支付资金。中国邮政实行三大板块分业经营充分学习借鉴了国外邮政的成功经验并吸取了其深刻的教训。中国邮政实施“一分开、两改革、四完善”的改革,组建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不仅从事传统的邮政业务,而且拓宽了新的业务种类。中国邮政必须充分利用网点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多元化经营、提供综合服务。邮政无处不在,网络型企业的特征非常明显,这就要求确立“全网一盘棋”的大局观,即使“分业经营”也必须确保全网步调一致、形成发展合力,以确保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之路。
第三,“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新形势下社会经济民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邮政的全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就是要发挥好邮政“通政、通民、通商”的特点,以及服务网络遍布城乡、连接千家万户、“三流合一”的渠道优势,在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找准落脚点和切入点,积极提供邮政、金融和速递物流的综合性服务,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在服务中壮大自我、形成特色。离开了地方经济民生的大环境,邮政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无本之木,特色发展更是一句空话。
第四,“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加快邮政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从实际情况看,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化的金融、商品流通、信息等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
提升,邮政作为基础性服务行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加快邮储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加快速递物流的市场化步伐,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培养形成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队伍,向广大客户提供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以及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
第五,“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邮政巩固“十一五”发展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2005年以来,中国邮政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7号文件和改革、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的路线、以人为本的方针、科技兴邮的战略、共举邮政大旗的方向、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合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地位,邮政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八个“翻番”,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邮政实际、兼顾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的邮政事业发展新路。正如张德江副总理对中国邮政“十一五”期间的总体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中所指出的:“十一五”期间中国邮政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创出了一条新路,中国邮政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既是邮政巩固“十一五”发展丰硕成果的需要,也是下一步发扬成绩、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需要。
二、深刻理解“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丰富内涵
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丰富内涵,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我们党提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旗帜。
毋庸置疑,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13亿人口,8亿多在农村,1.7亿人在60岁以上,“三农”问题突出,老龄化特征明显;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严重不足;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国际竞争力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GDP总量持续增长,但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在拉大;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一句话:中国既是强国,也是弱国;是富国,也是穷国。中国邮政的基本情况是:拥有员工数量近百万,但缺乏专业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结构性缺员严重;网点遍布城乡,网络四通八达,但“三流合一”的资源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集多种业务于一体,既努力发展传统邮政业务,又积极涉足农资分销、电子商务、理财保险等新兴业务领域;集多种使命于一身,既要追求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又要承担繁重的普遍服务、特殊服务义务;多种运行体制并存,既保留了传统国企的运行机制,又按照公司化、资本化运作规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一句话:中国邮政既是传统企业,也在积极地构建现代企业。
面对复杂的国情和邮情,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邮政面临着“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路就在脚下,关键是如何判断形势,找到发展的契合点,使邮政能够顺应时代、符合规律,在新的体制下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公司化运营后,集团公司党组科学分析改革形势,提出了“大邮政”理念,要求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携手共进,“共举邮政大旗,共享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这为保持邮政网络的完整统一、为持续提高邮政的服务质量和品牌信誉、为中国邮政的做大做强奠定了思想基础。国务院领导在批示中要求我们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可以说是从国有企业正确定位、发挥优势、履行使命的政治高度,从邮政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角度,为邮政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学习思考,对“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初步理解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发挥“通政、通民、通商”的独特作用,依托邮政遍布城乡的“三流合一”渠道优势,三大板块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邮政、和谐邮政,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健康发展,把中国邮政建设成为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于一体,向社会提供邮政、速递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的、优质高效的,实力较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概括起来,“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主要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一是坚持普遍服务和商业化服务并重。承担普遍服务是国家赋予中国邮政的法律义务,实施商业化服务是中国邮政向现代企业转型的必然之举。普遍服务是立足之本、生存之本,要在做好传统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做好邮政普惠金融服务、代理速递业务;商业化服务是发展之本,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途径,要积极拓展金融新业务、抢占速递物流制高点。普遍服务标准要适当、稳定;商业化服务要多元化、市场化,要高度灵活、与时俱进。
二是坚持发挥网络平台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邮政网络、网点布局庞大,支撑成本巨大,蕴藏潜力也巨大。必须以战略眼光谋划如何充分发挥邮政资源和平台的潜在优势,使之尽快转化为应对市场竞争的现实能力。要创新经营思路,树立经营平台资源的理念,提升营业网点、运输网络、投递段道、报刊零售点、代理代办点、“三农”服务站、呼叫中心等渠道资源的经营效益。要依托邮政所具有的信息网、实物网和金融网的网络优势,建立面向社会公众和品牌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相对于总收入增长基础之上的服务成本削减机制,着力提高网络平台资源的边际效益,确保在总成本不新增的前提下实现总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是坚持一体多翼、融合发展的格局。“十二五”时期,中国邮政要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以邮政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邮储银行、中邮人寿、速递物流公司为翼的“一体多翼”发展格局,这应是中国邮政最大的特色和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发挥邮政的整体优势,始终坚持“共举邮政大旗、共享全网资源、共创美好未来”,充分依托邮政网络来实现各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大邮政”概念,强调全网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整合资源,互相利用,形成合力,实现邮政全行业利益的最大化。要通过保持融合发展格局的长期稳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尤其是邮储银行的金融牌照等特许资源优势、邮政的网点网络等平台渠道优势和政府对邮政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优势,推动各大板块共同发展壮大。
四是坚持融入经济社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邮政作为公共服务企业,只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邮政发展规律,更加主动地将邮政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特别要加强对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研究,找准邮政企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努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信息体系、金融体系以及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国邮政要将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方式的重要途径,注重由单纯经营产品向介入产业发展延伸,加快形成更加成熟的现代商业模式。要着力发挥报刊发行、集邮专业的独特优势,利用数据库资源加强报刊营销,积极探索数字媒体发行新模式,加快介入教辅材料、图书等市场;依托邮票资源开发集邮礼品市场,不断拓展报刊发行、集邮业务新的增长点,持续做大做强报刊、集邮业务。要整合函件、速递、报刊发行、电子商务、金融等多个专业,实施校园市场联动开发,实现校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融入文化产业发展报刊、集邮业务和校园经济,巩固扩大中国邮政的报刊发行主渠道地位,确保中国邮政在文化、教育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五是坚持拓宽经营领域,不断扩展发展空间。着眼未来发展,中
国邮政必须坚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统筹谋划长远可持续发展,积极开辟新的发展领域,着力构建以邮政为主导的相关产业链,努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一是主动引领直邮产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邮政相比,中国邮政既可寄递商函,还可自建数据库、制作商函。要发挥信函专营和数据库资源优势,动员组织社会资源参与直邮产业发展,努力成为直邮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二是建立印、广、发一体化产业链。在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报刊发行着力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从“邮发合一”逐渐向“邮发印编合一”过渡,逐步实现由传统的产品代理商到内容供应商的转变。三是全面切入电子商务产业链。电子商务在中国邮政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是邮政业务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增长点。要发挥“三流合一”的优势,突破只做环节、只做下游的局限性,着力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加快构建全环节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三、深入实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坚持走有江苏特色邮政发展之路
“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新要求、新任务,为中国邮政发展指明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的方向,就是三大板块“共举邮政大旗”,全国邮政共走“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之路,广大邮政干部职工共同奋斗“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目标。
当前,我们要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关注、研究和解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现在在哪里?二是我们想到哪里去?三是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江苏邮政要通过强化战略管理,致力于坚持和发扬我们自身的特色,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奠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找准定位,全面把握江苏邮政发展面临的形势。这就是解决“我们现在在哪里?”的问题。
1、科学判断江苏邮政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自1998年底邮电分营、邮政独立运营到“十一五”期末,江苏邮政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发展起步阶段。时间为1998年至2003年,主要特点是建立健全机构,稳定职工队伍,重点解决“吃饭”问题,追求发展速度,注重规模扩张,管理较为粗放。
(2)业务调整阶段。时间为2004年至2006年,主要特点是注重提高收入质量,规范财务行为,整顿市场秩序。
(3)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为2007年至2010年,主要特点是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建设营销团队,三大板块业务协调发展,科学运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形成。
截止目前,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全省邮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效,三大板块分业经营的格局已经明确,相关配套机制逐步明晰和建立完善。同时,江苏邮政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期间,江苏邮政进入“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致力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2、深刻把握江苏邮政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要清醒看到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宏观政策调整的压力。新《邮政法》实施中关于专营保护的落实还没有到位,实施细则的出台遇到困难。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上调利率,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还将继续紧缩。当前,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能源供应紧张,这些都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势必影响邮政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压力已明显增大。二是市场竞争的压力。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邮政业务的分流效应日趋明显。文化体制改革将催生一批“专、精、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和一些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公司,必然会加剧报刊发行的市场竞争。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在物流建设、营销推广上不惜重金抢占市场,传统行业纷纷启动电子商务计划,苏宁、国美、沃尔玛等将重心转向网购市场,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储蓄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发展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克服自身薄弱环节的压力。发展方式有待加快转变,尚需建立健全业务发展长效机制;公司化运营体系有待完善,尚需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尚需增强竞争界面的支撑能力和对大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能力;员工数量大、冗员多、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尚需增强应对竞争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水平,亟待提升中高端人才的量质。
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包括邮政在内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兴服务领域。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以及服务“三农”都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将受益于国家关于“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相关政策。邮政法制保障不断强化,新《邮政法》明确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给予补贴”;《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要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为邮政大力发展政府公用事业账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二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优势。江苏大力实施产业升级,全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苏北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开发力度,出台了支持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产业以及强农惠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意见和政策,商函广告、金融保险、网购电子商务、代理票务等邮政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为江苏邮政拓展业务、构建新型平台创造了机遇和空间。三是自身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江苏邮政业务持续较快增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发展能力稳步增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积累了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经验和物质基础。面向未来,江苏邮政具备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当前,江苏邮政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关口。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抓住机遇,改革创新、乘势而为,努力发展特色邮政事业,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推动江苏邮政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跨越。
(二)明确目标,努力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解决“我们想到哪里去?”的问题。
邮储银行成立、速递物流改制后,江苏邮政面临着“二次创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有必要对江苏邮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研究和明确,使全省邮政干部职工在经历了体制改革后的阵痛后,能够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增强转型发展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与结果,是全局性的总体奋斗目标,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寻求新的市场领域、拓展新的价值空间的必然选择。明确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根据邮政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邮政自身的本质特征,确定新形势下江苏邮政的经营空间、业务发展方向、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力求以高品质的邮政服务去占有市场。
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认真履行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义务,大力拓展金融零售、电子商务、速递物流、分销配送等市场,着力经营好具有“三流合一”功能优势的平台资源,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力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努力把江苏邮政建设成为“省内知名、行业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邮政暨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提供商。“行业领先、全国一流”是指江苏邮政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协调增长、运营质量和公司价值持续稳健提升、职工收入和幸福指数持续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在全国位居上游。
围绕战略目标,推进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第一,江苏邮政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巩固和提高在全国邮政的地位作为重中之重。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沿海发达省份,邮政改革发展要有自己应有的位置和模式,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质量和效益必须领先全国邮政同行。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推动区域邮政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江苏邮政要把数据库商函和电子商务作为两个战略高地。通过发展“苏邮惠民”连锁体系与“中邮快购”网站,加快构建邮政主导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积极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拓展邮政发展的新空间。
第三,江苏邮政要把“四个着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即着力提升公司价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发展平台,着力坚持融合发展。这“四个着力”既是江苏邮政的工作重点,也是江苏邮政的长期任务。公司价值提升是江苏邮政的工作主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提升公司价值来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苏邮政的发展动力,构建新的发展平台是途径,融合发展是基础。
第四,江苏邮政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独立运营以来,江苏邮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超越自我、挑战每一天”为企业精神的企业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进一步适应公司化运营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将实干与创新的理念进一步融入全省邮政干部职工的思想,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时代特征、切合江苏邮政实际的企业文化体系,以适应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立足战略目标,要全面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一是结构优化战略。通过转变邮政经营方式、推行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产品结构、网络结构、市场和客户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大力发展低本高效业务,加快发展方式从粗放型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打造规模邮政基础上的效益邮政。加大对收支差额、有效收入、资产收益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考核力度,完善以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是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管控模式、完善财务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邮政企业运行机制,为传统邮政向现代企业转型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撑。坚持跳出邮政看邮政、跳出江苏找差距,把创新驱动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促进发展方式主要由成本拉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是资源整合战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加大企业内部、邮政三大板块之间、邮政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专业化改造和资本运营,加强对外合作,从投资推动向资源优化配置转型,提升核心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大力扶持社会直邮代理商和造信公司,大力发展加盟店,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壮大邮政。注重发挥邮政作为公共服务企业的优势,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加快开发文化传媒、“三农”、校园、中小企业等特定市场。
四是科技引领战略。通过加强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推进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资源优化组合。科技支撑重点逐步从生产运行向服务营销、优化流程和
辅助决策转变。要将科技兴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拓展领新域,开创新局面。
(三)创新实干,进一步探索实践江苏特色邮政事业。这就是解决“我们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
回顾江苏邮政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宝贵经验,结合集团公司党组“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要求,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传承邮电分营后“一次创业”和邮政体制改革后“二次创业”克难向前、艰苦奋斗的精神,依托邮政“三流合一”的核心优势,凝聚三大板块邮政干部职工集体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实干创新,是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的必由之路。
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要坚持从五个方面定位和把握好前进方向:一是“更快”。发展要更快于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江苏“两个率先”;要更快于全国邮政、东部邮政发展,确保在全国邮政的领先地位;要在传统邮政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上先行先试,步调要更快一点、步伐要更大一点。二是“更广”。要进一步扩大邮政服务的网点网络优势,使全省邮政的营业、投递、营销、网运以及“苏邮惠民”连锁公共服务平台、“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社会代理渠道,较其他行业、竞争对手服务更广客户、更加贴近社会、更加快速响应,夯实邮政遍及城乡的综合服务网络平台。三是“更全”。要不断优化邮政产品结构,积极构筑适应经济民生、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现代邮政服务产品体系,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全面的产品选择和独具邮政特色的增值服务。四是“更优”。要在确保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提升邮政商业化服务水平和市场化竞争能力,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强化科学管控,保持邮政更优于竞争对手的服务优势,整体运营水平要走在全国邮政前列。五是“更好”。要统筹协调好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百姓满意、员工满意”。
在发展江苏特色邮政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发展理念转型。
江苏邮政转型发展能否取得重大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
于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广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广东是我国最早提出解放思想的省份之一,这说明,社会发展无止境,思想解放无止境,以前的优势不代表现在的优势,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程度、不同内容地解放思想,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实现新突破。集团公司党组吹响了“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号角,全省邮政干部职工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要求上来,不观望、不懈怠,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上要敢为人先、敢为人快、敢为人优,在向现代邮政转型上要加快步伐、抢前争先、力争上游,在发展上要立足更高目标、开拓更大市场、追求更快发展,努力实现由注重经营业务向注重经营服务转变、由注重经营产品向注重经营质量转变、由经营产品和业务向经营平台和网络转变,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从当前全国邮政发展情况看,江苏邮政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压力之中,如与河南、广东等省相比,他们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与山东、上海、四川等省相比,他们拥有明显的发展后劲,如果不解放思想、不转变观念,不迅速摆脱原有的发展惯性,我们将丧失现有的优势。剖析目前江苏邮政所面临的现状,我认为首先必须从思想根源上找原因、寻出路。长期以来,江苏邮政改革发展一直是走在全国邮政前列的,这也使部分干部职工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了优越感,不同程度存在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等不良思想倾向,导致思想不解放、思路打不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前迫切需要在全省邮政大力营造实干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全省邮政干部职工中积极弘扬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一要推进创新实践。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的制胜法宝。对于创新,只要方向正确,只要利大于弊,就要坚持不争论、不怀疑,拿出无私无畏的勇气,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去闯,先干起来再说,先办成了再说。二要增强实干的本领。实干是确保创新取得成功的必经道路。要按“勤学、善思、躬行”的要求,咬定目标,坚韧不拔,身体力行,追求卓越。学、思、行三者结合,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表面性和机械性,增强实干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三要鼓励干事创业。干事创业浓厚氛围,是保证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前提。要以宽松的政策、宽厚的心态、宽容的精神,支持、理解、善待干事创业的人,让他们放手干事,只有这样,干事、创业、敢想、敢试、敢负责的良好风尚才能在全省邮政真正形成。
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下四个方面的思维观念:
一是战略发展思维。坚持将邮政发展放到世界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考量,做到长远谋划、着眼大局、系统推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资源统筹运用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来;坚持做到方向一致、利益一致、步调一致,提高全网执行力;坚持因地制宜,在战略方向的引导下,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战术。
二是效益发展观念。要在坚持做好普遍服务赢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获取经济效益方面下更大功夫,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增强投入产出观念,对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环节要加大投入,在保证普遍服务的前提下对不能创效的业务和环节要坚决予以调整、简化和压缩。必须辩证把握效益与投入的平衡关系,在时间和空间、现实需要和长远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要在实施专业核算、环节核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核算、网点核算,深化损益核算及其结果的应有。
三是客户至上理念。客户的有效积累是业务发展的基础,老客户的维护成本比新客户开发成本低,百分之二十的大客户带来百分之八十的收入。这三句话基本包含了客户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开展经营工作的关键。邮政是网络型企业,服务环节多,从市场开发到产品设计,从窗口交寄到转运、投递,各个环节都要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每一环节都要将服务做到最好,以提升邮政整体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四是创新发展意识。转变发展方式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通过新理念、新措施、新方式,改变以往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做法,力求在重点和难点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对邮政企业来说,复制创新是一个有效途
径,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品牌公司、兄弟邮政已有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为我所用”。要善于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考核激励,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集约化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贯穿于江苏邮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全省各级邮政企业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业务结构更加合理、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要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要以提高运营效益为方向,促进全省邮政经济增长由依靠计划、行政命令和全员营销,向依靠专业经营、专业营销、完善网络和优质服务转变;由依靠增加资源配置、加大成本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实施管理和经营创新转变;由依靠金融、函件等部分专业和苏南、苏中邮政发展拉动,向依靠各板块业务协调发展、各市县局共同进步、区域邮政经济平衡发展转变。要加快拓展数据库商函、电子商务两大“战略高地”,努力提升业务规模效益。要加速各专业发展融入相关产业,探索形成更成熟、更贴近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要继续推进金融业务转型发展,做到项目营销和能力建设齐头并进,在巩固、扩大余额的基础上促进代收代付、卡业务、活期业务的加快发展,推进客户、存款和业务收入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提高活期存款比例,尽快形成跨竞赛与常态发展机制两轮齐转的金融业务发展新格局。
——要积极推进核心产品体系战略。建立健全以核心产品群为发展重点的产品体系,是江苏邮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增强全省邮政业务发展的长期动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发展的持续性。
企业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它能够为企业带来高毛利、高知名度,并能够提高行业门槛。从江苏邮政实际看,目前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现金流的主要业务是储蓄、函件、代理保险。全省储蓄规模达2069亿元,规模全国第一,年利差收入超过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40%以上,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吃饭业务”。全省函件业务年收入达12亿元以上,占邮务类业务比重达46%左右。代理保险收入预计将达4.5亿元以上,09年以来规模扩大近10倍,而且市场潜力巨大,效益较好。这三项业务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是我们的支柱性业务。
目前高速成长并已初具规模的业务,有数据库商函、账单、贺卡、短信、分销等。其中数据库商函、账单业务合计年收入预计将突破7亿元,09年以来翻了一番多;贺卡收入预计将达2.9亿元以上,5年间收入扩大近7倍;短信收入预计达1.2亿元以上,09年以来规模扩大4倍;分销业务预计收入1亿元,09年以来规模扩大近3倍。以上这些业务都处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规模发展新的增长极。
未来潜力巨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战略型业务,有国际小包、航空机票、自邮一族、第三方订阅、畅销报刊、集邮定向开发、代收费等。去年我省国际小包业务收入仅几百万元,而广东达3亿元规模,今年以来上海、浙江等省、市也快速发展,我省4月份在全省启动这项工作,虽然规模还不大,但4月份以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6月份收入已经比3月份翻一番以上,同比达133%,作为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省份,市场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我省2009年启动航空机票业务,2010年销售突破了20万张,同比增长220%以上,今年上半年销售突破24万张,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而从机票整个市场规模来看,邮政占比仅2%左右,市场规模和潜力很大;去年我省自邮一族收入仅15万元,但从其他省份来看,如河南从09年底开始主抓这项业务,2010年发展、积累了40万名会员,今年开始凸显成效,上半年河南自邮一族收入突破1亿元,目前我省这项业务所有筹备工作基本到位,即将进入发展期,江苏私家车保有量近500万辆,潜力非常巨大;四年来第三方订阅业务发展一年一个台阶,主要期刊品种《特别文摘》年发行量从4年前全省几千册到目前近100万册,流转额也从无到有,今年目标要实现流转额1亿元;畅销报刊我省确定了省内20个品种,仅这20个品种年流转额就达2.1亿元以上,占14亿元大收订流转额15%;集邮定向开发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集邮品,回避了先开发、后销售的积压风险,去年实现收入8984万元,增长25%以上,今年
上半年已实现收入6200万元以上,全年预计超过1亿元;代收费业务随着功能叠加,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省电力公司将逐步取消农电员走收,我省邮政将大力推广 “电费绿卡村”项目、发放“新农卡”,争取到年底实现50%的覆盖率,前景也十分广阔。以上这些业务,成长空间大、效益好,将增强邮政发展后劲。
综合以上分析,就江苏邮政而言,储蓄、函件、代理保险等是支柱性业务,规模大、处于成熟期,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为支撑企业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库商函、帐单、邮资封片、短信、分销等是成长性业务,发展速度快,有一定规模、处于成长期,有一定市场影响力、效益较好,构建了规模发展新的增长极;自由一族、第三方订阅、票务、国际小包、畅销报刊、电子商务、集邮文化市场等是培育性业务,目前规模较小、处于培育期,但效益好,市场潜力、发展空间较大,将增强邮政发展后劲。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如函件、代理保险业务也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需要大力培育和开发市场。全省邮政要确立以支柱性、成长性、培育性等三类业务为核心产品群,资源配置向核心产品群重点倾斜,促进邮政产品体系的梯次推进和重点市场的有效开发。
——要坚持强化经营发展的支撑。一要加强营销体系建设,着力创新营销机制,推动营销方式从全员营销向专业营销、团队营销、能人营销转变,由简单摊派向正向激励转变,由只考核数量向量质并重、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转变。二要加强数据库营销。要深入挖掘数据库资源,加强专业联动,实现交叉销售,推广应用短信、11185、电话等新型营销方式,实现数据库营销从单产品销售向多产品整合、从单向沟通向多向沟通、从单步骤到多步骤、从单渠道到多渠道的转变。在三大板块融合发展中,各级邮政企业要加强数据库的整合、分析、挖掘,主动联手银行、速递物流公司开展组合营销,发挥邮政全网的整体资源优势,共同开发总部经济、农村、中小企业、校园、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综合市场,有效拉动三大板块各项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发展。三是要强化财务支撑。要通过树立经济增加值(EVA)理念,不断提升资本使用价值;通过大力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努力实现成本费用向核心环节配置;通过强化有效收入考核,确保增收、增效同步。四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和政策引导,推进全省区域邮政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向发展先进地区、竞争激烈地区、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倾斜,支持他们率先发展,力争为全省邮政作出更大贡献;加大对苏北邮政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努力缩小与苏南苏中邮政的差距。
第三,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力度。
网点和网络等渠道资源是江苏邮政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全省邮政要进一步强化效益型投资机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平台建设,加大运行环节的资产配置,持续提高竞争性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1)加强营业平台建设。一是要通过购买、租赁等措施,新增一批自办网点,有效扩大营业面积,增加高效业务台席;要加大网点改造力度,统一网点装修标准,统一农村局所改造新建标准,提升网点形象,实现“扩点”增效。二是要大力推广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在大中城市的社区、校园、商厦发展社会加盟店,将现有代办网点纳入连锁加盟。加盟店优先与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商厦物业部门、学校后勤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合作。三是要逐步叠加网点功能。其中,对市场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开办金融业务条件的纯邮政网点,尤其是未开办金融业务的乡镇网点和城市中心、开发区的新增配套网点,要积极争取叠加金融业务;对市区中心网点、县城中心网点,要按照旗舰局标准,建成功能齐全、效益明显、软硬件一流的示范网点;对农村网点要根据市场需要,叠加连锁配送、代缴费、代售票等业务;对校园网点要叠加书报刊销售业务;对商贸市场网点要叠加物流、资金结算等业务;对社区网点要叠加报刊零售、邮件代投等功能。四是对部分业务收入持续较低、市场资源相对贫乏的低效网点,要进行迁址优化,或改制为社会加盟店、代办点。五是加强店面营销,强化网点的营销服务功能。六是要积极推进网点损益核算,不断提高网点经营效益。
(2)加强投递平台建设。一方面,城区投递平台要重点提高竞争性业务的投递服务水平。要积极实施个性化投递模式,对商函、帐单、电子商务包裹、畅销报刊等业务,可成立专投队伍,不断提高大
客户汽车投递量占比;要大力发展社区投递,着力解决住宅楼房的邮件报刊投递问题;要加快推进信报箱建设,确保新建住宅设置信报箱达到100%,并积极推进原有住宅楼房信报箱的补建安装工作。另一方面,农村投递平台要切实满足普遍服务的要求。要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试行)》的要求,认真执行投递服务频次和邮件交接模式。要结合构建“苏邮惠民”连锁体系,积极推进加盟店和村邮站的同步建设、功能叠加。要继续推广摩托车投递,进一步增强农村投递段道承载邮政业务发展的能力。
(3)加强网路平台建设。一要积极开展网运资源的拓展和整合。抓住全国网运布局调整的机遇,有效扩大邮路资源,持续优化调整省内干线作业组织。二要持续提升中心局实体化运作效能。各邮区中心局要有效利用好现有资源,扩大资源的边际效益,把网运各环节打造成全新的、精干高效的支撑渠道和经营平台。三要注重加强网运管理。要持续完善网运KPI评价体系,试行评价结果与结算收入挂钩。要深入推进全程时限管控工作,积极推行网运服务内部承诺制,建立有效的邮件时限跟踪核查机制与方法,持续提高分段作业处理时限、邮路运行准班正点率和网上清单发送及时准确率。四要深化网运融合发展。将普邮网和速递网打造成既互相独立又互相支撑、融合无间的网运体系,确保普网和专网顺畅衔接。
(4)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一是要着力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要加强营业、投递、发行、数据库、电子商务、自邮一族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加快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OA、量收、财务、网运、人力资源、服务视检等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二是要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要不断优化、完善邮政金融网和综合网平台,全面提升现有业务的科技含量,积极开发邮政新业务和增值业务;要进一步拓展11185综合服务平台、11183门户网站、“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的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层次、多渠道、多手段的优质服务。三是要切实加强运维服务工作,深入开展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信息网运行维护竞赛活动,有效支撑经营发展。四是要探索和推进“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全省邮政的应用,不断提高江苏邮政的科技化水平。
(5)加强营销平台建设。一要增强营销队伍的综合能力。要着力构建“集中管理、分散运作、项目带动、分片指导”的营销体系构架,强化专业营销,有效解决营销能力不足的矛盾。在保持全省专职营销人员占比10%的基础上,要坚持量质并重、突出质量的原则,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营销能力。二要拓展总部经济的营销范围。要充分发挥省公司总部经济营销团队的作用,着力开发具有网络型特征大客户的省级总部,积极构建行业客户战略联盟,进而在全省推广进行二级签约开发;对特定客户群或特定市场,由省公司统一策划,并组织开发全省性项目;对在某一地区成功开发的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项目,由省公司统一组织推广。三要提升大客户营销的业绩。要强化市场开发,完善维护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大客户会员制,实行积分回馈管理,建设客户俱乐部,着力培育一批“用邮量大、忠诚度高、成长性强”的黄金级以上精品客户。
(6)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是近年来江苏邮政积极探索和开辟发展新领域的战略举措,要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苏邮惠民”连锁公共服务平台和“中邮快购”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加快业务功能的叠加和品牌商户、优质商品的引进,着力打造具有江苏邮政特色的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产业链,积极开展“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便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校园服务,提升邮政服务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
第四,进一步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效能。
建设现代服务业必须有现代化的运营管理,必须建立管控得力、运行高效、符合现代企业特征的管控模式。全省邮政要深入持久地推进精细管理、强化管理创新,持续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1)加强邮政战略研究。要把邮政战略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常规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邮政发展宏观形势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汇总确定战略研究的课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活动,提高战略研讨水平,形成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要重点加强对业务发展的研究,提高对业务市场、竞争对手、产品体系的分析能力,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要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尝试与研究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合作。
(2)加强财务管理。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优先安排重点区域、重点业务、信息化和终端服务网络的投资建设,制定增量成本的定向指标,主要用于金融网点改造、农村网点扩建或购置、网点生产器具配置以及分销平台、投递网、报刊亭、信报箱建设等生产性成本开支,加大对核心业务、高效业务的成本激励。二是深化“三算”改革。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创新零基预算+收入EBITDA率的预算模式。要突出网点损益核算的质效,进一步提高网点利润率。三是强化资金管理。要建立“大资金”的管控格局,完善收支两条线和帐户“零余额”管理,加大业务资金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欠费和存货规模。四是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要强化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严控预算外支出项目,严防“小金库”现象。目前我省代办手续费规模和占收入比重均排在全国前列,要突出加强代办手续费的管理,对各类工资性支出和劳务费、代办费实行全省集中支付,确保真正用于营销激励、直接促进业务发展。五要加强多经企业管理。多经企业一般依赖主业生存,占用主业有限的资源,效益较差、管理不规范。要切实加大对多经的管理力度,近期重点清理县局多经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运营质量。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抓紧落实省公司关于调整市县局机构编制的决定,认真落实机构设置,从严控制领导职数及管理人员、非直接创收人员的数量。二是加强用工管理。探索用工方式的多元化,推行A、B、C类用工性质互转,尝试使用小时工、季节工,建立由在岗职工、聘用工、劳务工、非全日制用工构成的用工体系,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和矛盾。三是加强工时精细化管理。要结合各岗位定员计算结果,做好人员配备和盘活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作业组织效率,提倡合理兼职,培养“全能工”,推行交叉作业法、梯形排班法,确保各类岗位工时利用率和工时饱满率达到要求。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推进支局长、营销人员、营业人员“学历大专化”工程,开展投递人员“学历大专化”工程。推进全省邮政培训网络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课件建设,远程培训系统要在2-3年内覆盖到全省各支局网点。
(4)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邮政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且各项业务相对独立,其市场特点、经营方式、运行规律不尽相同。为加强专业垂直经营管理力度,必须按照“专业”、“平台”和“职能”三条线,对管理层次进行重新划分,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专业为龙头,以地面局为支撑,贴近市场,反应灵敏,集约高效”的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各专业局作为专业化经营的龙头,负责专业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开发等。要深化专业损益核算和实体化运作,形成省公司考核市局综合收入与效益,省各专业局考核各市专业收入与效益,各市局和省、市两级专业同时承担损益责任,专业责、权、利高度统一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体制。
(5)推进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建立成本消减机制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邮政科学管理、开展“双定”、精细化工时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全省邮政要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强各部门、各专业的协调配合,重点做好无纸化封发、大宗邮件的进出口分拣前置、邮编和给据邮件名址信息的规范、容器和邮政用品用具标准化工作,有效提高全省邮政的生产效率,不断降低处理成本。
第五,进一步构建人才体系。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特色邮政事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构建涵盖江苏邮政各层次、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以“四支队伍"为基础的人才体系。
(1)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拥有一批具有战略发展眼光、有市场分析预测能力、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有较高领导艺术水平、能够把握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型经营管理人才;拥有一批能够预测专业发展方向、熟悉竞争对手情况、善于策划专业营销、精通专业业务管理的专家型经营管理人才;拥有一批熟悉本地市场、实战经验丰富、执行能力强、善于指挥作战的实战型经营管理人才。
(2)建设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专业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拥有一批专业门类齐全、专业知识渊博、学术成果丰富的顾问型学术带头人,引领和带动专业技术队伍的发展;拥有一批专业水平较高、实战能力很强、敢于克难攻坚、科技成果丰富的实战型技术带头人,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拥有一批刻苦钻研技术、勇于
进取创新、积极努力实践、不断学习提高的务实型技术执行人。
(3)建设一支能够满足邮政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队伍。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市场分析能力很强、善于沟通协调、精于策划开发、营销业绩显著的高级营销人才;拥有一批熟悉市场环境、社会关系广泛、掌握策略技巧、实战经验丰富的中级营销人才;拥有一批攻关能力较强、能够自主策划、参与过重大项目开发、营销业绩较好的一线营销人才。
(4)建设一支有较高经营管理能力的基层骨干人才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要注重发挥市县局职能部门、专业部门负责人、县(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在经营管理、业务发展、生产活动中的基层骨干作用。要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支局长或网点负责人,加快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扎实、爱岗敬业、执行有力的基层骨干。要牢固树立“优秀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拥有一批勤奋学习、知识面广、技术熟练、技能高超的精一门、会多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拥有一批业务知识丰富、技能水平超前、善于归纳总结、经验成果丰富的知识技能型员工;拥有一批苦练技能、善于总结、乐于传帮带的技术技能型员工。
(5)完善人才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对各级邮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管理,探索建立中高级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推行“双推双考”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加大干部异地、多岗位交流、培养和使用力度,高度重视管理团队建设和专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岗位靠竞聘,收入靠能力”的良性竞争机制,实行经营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聘任制,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市场劳动力价格为参考,与绩效考核结果相联系的薪酬分配制度。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企业家”,邮政发展需要培养“经理人”,要实施“经理人成长工程”,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在经济上“重奖”、职业上“重用”,力争形成一大批 “勇于担当、立业有为、敢闯敢干、业绩突出”并能够起到示范带头效应的“经理人”群体。
第六,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营销,一流企业做文化”,这句话阐明了企业文化是最高的经营理念,成功的企业首先有成功的企业文化。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无一例外地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构筑核心竞争力。如丰田公司和通用电气(GE)分别是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典范,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成就了其在全球“有车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品牌形象;韦尔奇接管GE后,重视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制定推行六西格玛、产品服务和全球化的三大增长战略,GE成长为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多元化经营的跨国集团,获得了全球公认赞誉。一些知名企业家还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作为企业无形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江苏邮政要着力推进发展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谐文化的建设。
发展文化是指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要求相适应的观念、理念、行为与制度规范的总和,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发展文化是推动江苏邮政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构建江苏邮政发展文化,要善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倡导开放包容、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发展企业、回报社会、幸福员工的高度统一,发展成效既要看当期、更要看长远,既要注重打基础、更要管长远,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审时度势、以变应变,勇于变革、主动创新,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领域,充分发挥邮政独特的网点、网络、品牌等资源优势,切实加强与相关行业、品牌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出有效满足社会、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加快由单纯经营产品向经营平台、构建产业链的转变,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社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执行、闭环、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是江苏邮政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是企业管理层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关键要强化执行意识。全省各级邮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的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对集团公司、省公司各项决策,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省公司机关及各专业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为经营一线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各经营创
收单位要创新经营、服务理念,加强市场策划、产品推广和营销管理等,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江苏邮政作为服务型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全员服务、真诚服务、服务创新等先进理念,以提高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真正把服务作为“邮政无形资产”经营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艺术,强化服务技能,严格服务考核,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向服务为互动服务、变粗放服务为精细服务,努力实现优质服务规范化、超值服务特色化、客户服务差别化、服务产品人性化,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和谐文化既是邮政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也是团结凝聚职工形成内部团结和睦、积极向上氛围的重要保证。简而言之,和谐主要体现在:一是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和谐;二是劳动关系理顺,干群关系和谐;三是员工综合素质、体能技能和工作状态、进取精神和谐一致;四是企业发展又好又快,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和谐统一;五是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企业内外部和谐。江苏邮政要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把构建和谐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民主管理等相结合,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创建和谐文化,实现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第七,进一步加强和谐邮政建设。
和谐的环境是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省邮政要从主动服务和谐社会、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两个方面着手,努力形成“邮政与社会共繁荣,员工与企业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要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正确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努力保证普遍服务水平不降低。要高度重视机要通信事业,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机要通信安全畅通、万无一失。要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送农资、送资金、送信息、送文化”等综合服务,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积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产品仓储、配送分销、代收货款、资金融通、信息反馈等全方位的
现代邮政服务,帮助他们创品牌、拓市场。要深入开展“特色邮路”、“爱心帮扶”、“爱心包裹”等公益活动,主动承担起公用性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服务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力打造江苏邮政的崭新形象。
(2)积极构建江苏邮政和谐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江苏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和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组织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紧紧团结在省公司党组周围,形成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思想基础。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解决涉及职工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切实为基层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关心离退休人员,让职工最大限度地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要加强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和教育培训,努力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要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有效评估改革举措和发展政策对员工的影响,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要加强对外宣传的组织策划,大力宣传江苏邮政改革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做法和成效,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对邮政普遍服务的政策扶持,为邮政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八,进一步深化三大板块融合发展。
邮政三大板块共同成长在中国邮政的大旗下,本是“同根、同祖、同源”,更要“和平、和睦、和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主体是邮政企业,金融和速递物流是特色邮政事业腾飞的两翼。三大板块既按照各自专业的规律独立运营,又存在着互为代理、相互依存的关系。健全完善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机制,是构建和谐邮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衡量邮政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全省邮政三大板块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自觉珍惜并维护好当前的良好发展局面,牢牢把握“协调、融合、整合、联动”的关键词。所谓“协调”,就是在“二次创业”共同目标的激励和带动下,三大板块之间关系和谐和睦、工作协调一致,树立江苏邮政良好的整体形象;所谓“融合”,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三大板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最终达到“1+1+1>3”的综合实力和效果,在更好地实现各板块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全省邮政利益的最大化;所谓“整合”,就是要使三大
板块的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所谓“联动”,就是在业务发展中,要统筹三大板块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完整的具有邮政“三流合一”特色的市场开发体系和“一揽子”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充分整合全网资源,持续完善责任明晰、优势互补、业务联动的三大板块融合发展机制,共同推进三大板块间的和谐发展。三大板块要按照各自发展规律,在结构调整中提升水平,在做大总量中增强实力,巩固和提升江苏邮政在全国邮政的地位;邮政企业要利用银行和速递物流的产品,拓展新的市场;银行和速递物流要借助邮政企业的网点网络资源,增强竞争优势,着力构建“大邮政”的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发展成效。
这次会议在溱湖之畔召开,溱湖又名喜鹊湖,生态环境很好,这两天又喜逢及时雨。要取得事业发展成功,关键需要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江苏邮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是江苏邮政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和行动纲领,我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巧借天时、把握地利、创建人和,团结和带领全省邮政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努力推进江苏邮政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推动地税事业新跨越
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推动地税事业新跨越
——在宿迁地税局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孙欣路
(2011年6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局党组向辛勤工作在税收岗位上的党员同志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7月1日,我们就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盛大日子。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走过了光荣的历程,走过了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灿烂篇章。
90年来,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坚定前行,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今天,我们庆祝建党90周年,既是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希望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牢记宗旨,进一步增强发展宿迁地税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从我做起,在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的征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带头作用。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局党组讲四点意见。
一、紧扣时代脉搏,党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宿迁地税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变化,紧紧呼应“三个一流”工程建设总体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党的建设,为各项税收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思想保障。
(一)重视思想建设,构筑了强大精神支柱。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工作,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认识上的收获转化为指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有效增强了依法治税、廉洁从税的能力和水平。
(二)深化组织建设,构筑了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全系统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和充实,市局成立了机关党委,在市区共建立了8个党支部,各县(区)局均建立了覆盖所有基层分局的基层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日益完善,双拥、扶贫、妇联、工会、共青团工作也得以顺利展开,实现了“党群一体化”建设。目前,全系统共有党员近540名,占全体干部人数的72.6%。在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一大批优秀单位和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市局机关团委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市局纳服中心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系统及市局机关系统获得“省级文明行业称号”,王书强、曹方文等一大批同志受到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
(三)狠抓作风建设,构筑了扎实执政基础。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创优争先等主题活动,全面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一大批党员干部勤学
多思,不断进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觉参加研究生、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律师等的学习考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得到了领导、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逐渐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全系统干部任用的“风向标”。
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为税收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市地税系统预计将入库地方税收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2.3亿元,增长 33.4%,将超序时进度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双过半”的任务并继续在省内保持较快的增速。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我们是一支意志坚强、素质过硬的政治战斗队伍,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自觉维护了全局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战斗在各个岗位的全体共产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坚持开拓创新,明确党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一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全系统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团结带领党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基层工作指导推动本部门业务工作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第二,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创新党建活动方式的办法不多,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第三,党建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够,个别基层党组织在认真贯彻落
实党建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方面存在差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脱节现象,存在“两张皮”;第四,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执政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服务意识以及主动适应工作形势转变的能力有待加强。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系统党建工作必须紧紧依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先争优等活动载体,进一步开拓思维,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
(一)发挥党建职能,在服务税收中心工作上实现转变
党的建设历来与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税收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做好新时期税务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要把党建工作放在事业发展的全局去谋划,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内涵和载体,破除传统观念和条条框框,转变过去那种工作安排等文件,工作落实靠经验的陈旧模式。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研究,围绕地税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确立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二是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着眼于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基层凝聚力,不仅要做好政治方向上的引导工作,更要做好税收业务方面的保
障配合工作,不断加强全员教育培训和地税文化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部门发展目标的同向,确保全系统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不偏离轨道、不出现杂音。
三是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凝聚性。党建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绝非某些同志所认为的务虚的、形而上的工作。必须将党建工作细化、量化,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强化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使党建工作变虚为实。同时,要紧密依托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基层组织创建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引导和处理好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关系,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融入发展大局,在拓展党建工作方式上实现创新
工作方式的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要结合新的形势、新的内容赋予新的方式,进一步符合地税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创新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要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从有利于工作开展出发,强化各级党组织建设,努力使党建工作更贴近业务工作,认真做好党务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同时注重优化党组织设置,要把党性强、政治业务素质好,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做好专职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培养复合型干部,使支部班子是既能抓党务工作又能抓业务工作,有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坚强堡垒。落实好“三会一课”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在党内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利益诉求的,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
二是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工作机制, 结合岗位技能培训,大胆注入新的内容。在教育中,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变居高临下的说教为互教互学,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运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手段,采取文艺汇演、理论讲座、专题报告会、参观学习、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征文比赛、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形象直观的教育,做到寓教于乐,增强党员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生动性及感染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最大限度的共享培训资源,以弥补师资和场所不足的缺陷,提高教育工作的效能,努力在全系统营造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岗位成才的良好风尚。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影响力。有活动才有活力,运用载体开展活动,既是党建工作的传统做法,又是新形式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服务税收中心工作上,坚持把推进更高水平“三个一流”建设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以“一流的党建”促“一流的业绩”。在服务窗口广泛开展“争
当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示范岗”、“党员承诺评议”、“党员挂牌服务”等活动;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街道、乡镇、学校、企业,开展“送政策、听需求”点对点纳税宣传辅导,帮助企业预防税收风险;明确各支部、每名党员纳税服务质量考评标准,开展纳税服务公开承诺和纳税服务明察暗访,引入外部监督和第三方评价,加强纳税人之家建设,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将体现党员先进性与“三个一流”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着眼事业发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是建党之策,又是事业发展之基。我们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税收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发的领导集体。
(一)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事业发展的稳定器。
在当前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税收工作模式的转型以及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现实需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研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年初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确定的当前及十二五时期税收工作要点,把思想统一到省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念,增强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心和勇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全局税收工作的领导,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在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保持税收持续较快增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在当前省
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背景下,税收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全面落实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扩大地方财源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税收政策;针对我市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协调各方,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解阻碍税收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加快税源专业化改革步伐,转变制约业务转型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做改革创新的主心骨。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征管改革、加快管理转型的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作为自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检验和考验。当前最主要的是要主动适应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不仅要做好“指挥员”,更要做好“战斗员”;不仅要深入调研,了解基层一线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更要身体力行,积极承担机关实体化运作后自身职责赋予的实务性工作,在实践中探索税收管理创新的新路子,带领基层税务人员以及普通群众共同把改革创新的任务完成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绩效评价以及选拔任用机制,增强领导岗位的责任
意识和危机意识,率先在领导干部中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让那些懂管理、能创新、会干事、守廉洁的干部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和用武之地,向全系统传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真抓实干的正确信号,建立起更加和谐稳定的干群关系。
(三)要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干事创业的领头人。
全系统广大共产党员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领会和贯彻上级党组的各项工作部署,增强信心,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带头勇挑重担、开拓创新,以先锋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立足本职,奉献岗位。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为纳税人、为基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主动寻找税收服务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办纳税人和群众之所需,解纳税人和群众之所困,切实提高全局的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急、难、繁、重的一线岗位建立党员示范区、先锋岗,积极开展岗位攻关、工作创新、提合理化建议等实践活动,使基层党组织活动更好地围绕税收重点工作来展开,党建工作措施围绕税收管理和服务来落实,党建工作效果通过税收改革和创新来显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同时要加强党员、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 沟通思想,主动
帮助上级领导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排忧解难等工作,自觉保持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使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为税收中心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改善和加强。
同志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我们心潮澎湃,深感光荣而自豪;展望党的伟大事业,我们豪情满怀,倍觉使命宏伟而艰巨。让我们凝聚全市地税系统党员和群众的力量,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积极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做出新的贡献,以一流的业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