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讲课材料
县二小法制课材料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
很早以前就想给大家讲讲法制课,今天终于得以实现。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每当看到那些孩子天真幼稚的脸庞,他们父母眼中饱含的泪水,总是让我感到痛心。这些本该在阳光下奔跑玩耍的孩子,将面对着冰冷的牢房和四面高墙。今天我只是想将我看到的、遇到的一些例子与大家一起聊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们的年龄段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期间你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也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增强,具有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在这个阶段,其思想是最活跃,好奇心最强,反映在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感新鲜好奇,什么都想尝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但由于知识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阅历不多,面对繁杂的社会现象,往往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法制观和审美观,很容易染上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投机取巧等不良习气,也容易易受到坏人的腐蚀、拉拢和引诱而被人利用走上歧途。从青少年的犯罪经历看,都有一个形成错误认识的开始,到养成不良习惯和出现劣迹直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多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当他们生活、学习或社会交往中受到某种刺激时,使其心理状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激烈冲突,心理矛盾恶性膨胀,因而其犯罪也带有一定的突发性。加之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导向,使一些未成年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陷入对物质利益的极端追求,甚至为达到目的依靠拳头,进行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近期,我县连续发生摩托车、自行车被盗案13起,影响较大,此案引起公安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抓获了4名犯罪嫌疑人,据查:这么4名嫌疑人年龄最大17岁,最小的15岁。
2、未成年人控制能力差,情感波动大,血气方刚,意气用事,易为简单的冲动冒险,动机上盲目性、行为上突发性。因为未成年人的逞强好胜,在进行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未成年人性情容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不善于控制自己,由于这些心理特点,形成了其犯罪动机简单、单纯,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考虑的比较简单,往往因为言语口角之争,酿成暴力殴斗或凶杀事件,甚至为一件小事就以残忍野蛮的手段将人杀死。一个11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上课时看租来的书被老师没收,需向店主赔书钱,便于当晚怀揣匕首,来到一个体粮油店,买完泡泡糖后,将店主捅了22刀(死亡),并将店主4岁的女儿连捅2刀(重伤),拿上柜台内的134.4元后逃跑。
3、未成年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往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加上青少年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很多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因被别人拉拢、利用,意气用事,成为帮凶或者主犯。
二、网络游戏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大诱因。
设计者抓住孩子的心理,将游戏设计得十分诱人,充满暴力色彩。网络游戏中虚拟和英雄、美女在鼠标点击操纵下,运用各种武器,逃过各种陷阱和机关,消灭来敌,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极富惊险刺激。有的网迷热忠于网友聊天、网上交友,在网上聊天有着特殊的环境:虚拟空间、互不相识、隐藏身份、说话无拘无束,网迷可以毫不遮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诉说自己的知心话;可以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谩骂;用最柔和、华丽、亲切的话语去亲近、接触;用虚假的身份去炫耀、欺骗;网上交友可以发泄感情,可以不负责任,可以找寄托,可以找现实生活找不到的世界。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对方的性格品德,甚至对方的性别,一些人由于交友不慎而使自己掉入对方设计的陷阱,丧物、丧财,甚至丧失性命的事例。由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充满刺激、惊险和浪漫,许多网迷一旦接触,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的孩子经常等父母睡着后,半夜起来上网吧,父母醒来前返回。
三、网络游戏给未成年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青少年人格发生明显改变。由于沉溺于游戏机,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往往使一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宣泄,甚至疯狂,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感兴趣情绪,注意力以及主要精力都与一般孩子出现了差异。3月18日,湖南沅江一名14岁的少年因网络游戏走火入魔,产生幻觉,从四楼跃落身亡。
2、上网成瘾,诱发犯罪。汉口天大粮油市场一名16岁的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一江姓女生,因迷恋游戏机,用匕首逼抢老奶奶和17岁女孩的200元和50元,逼少妇80元后被民警抓获。
3、长期玩耍,摧残身体。
一名沉迷网络的南昌高三学生4月17日因心理过渡紧张,激动而猝死。乌鲁木齐19岁的中专生陈海因通宵玩游戏机而猝死网吧。
未成年人是世界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希望大家听了今天的课后,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希望你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法制观,希望你们能够健康成长,远离犯罪,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第二篇: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 级《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段)
准考证号:
姓名:
指导老师:(暂时不要填)
时间:2009年09月1日
【内容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70年代末期以来,青少年犯罪率迅速上升,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且直接影响着新一代人的成长。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青少年处于人生特殊阶段,可塑性大,易冲动,行动轻率,不计后果,稍有松懈,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逐年增长,在校生犯罪也同步增长,已成为全世界关心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很早就发出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通知。加强青少年教育,有可能使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走上正道,成为有用之才;如果不及时引导,很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泥坑,成为罪犯。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少年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下面就青少年犯罪问题,主要是在犯罪的表现形式、特点、原因、轨迹、预防及其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粗浅地探讨。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青少年处于生理变化期,情绪起伏较大,易冲动,行动轻率,不计后果,稍有松懈,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心理发展上具有可塑性和不稳定性,且观察力、想像力丰富,自我意识强,创造欲望强,接受能力也强。所以加强青少年教育,完全有可能使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少年走上正道,成为有用之才;如果不及时引导,很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泥坑,成为罪犯。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少年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下面就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讲几点个人看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的表现形式
1、侵犯人身权利型。主要表观为杀人、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不少案件手段残忍,情节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2、侵犯公私财产型。主要是盗窃、诈骗、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3、扰乱社会秩序型。主要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青少年犯罪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从武夷山市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来,经该院提请移送的未成年人案件55件95人,同比去年的45件72人,略有上升。
2、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
国内外资料表明,15岁到25岁年龄段是容易犯罪的危险时期,相当一部分在校生处于这个可塑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的影响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容易被引诱,行动比较盲目。因此,他们犯罪同他们这一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有一定的联系,是其心理不良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
一、两年犯罪嫌疑人年龄越来越年轻。如:王某抢劫案,年龄为13岁至16岁。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形势严峻,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固然很多,既有青少年自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等诸多因素。
(一)家庭教育偏差。家庭是一个社会化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良的家庭环境与不正确思想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一是家庭过分溺爱。有的家庭将独生子作为“宠儿”,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百般袒护。无疑助长了孩子的弱点,纵容了孩子的错误行为,导致小孩任性、妄自尊大,对集体漠不关心,缺乏起码的道德责任感,养成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性格。二是家庭教育放任自流。对孩子只养不教,放任不管,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则转为另一个极端,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这样,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爱和理解,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走上越轨道路。三是家庭破裂创伤。父母离婚,家庭残缺等不幸的家庭生活境遇会在儿童心中投下阴影,随着年龄增长和外界恶性刺激的增加。就会形成各种偏差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导致犯罪。四是冷漠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缺少情感的交流沟通,特别是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造成家长与子女的严重隔阂,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下,孩子了愿意回家,不愿讲话,到外界寻找温暖,这样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内容不完整,仅供格式参考,请勿抄袭)。
三、青少年犯罪的轨迹:
不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是:问题青少年—不良游戏群体—劣迹群体—越轨群体—
犯罪小团伙—犯罪集团。
从问题青少年到不良青少年再到恶劣青少年的转化。从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到违反社会法律规范的转化。从违反一般的治安法规到违反刑事法规的转化,最终发展到有组织犯罪集团,问题青少年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及其综合治理。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我认为主要抓
好以下几个教育:。(内容不完整,仅供格式参考,请勿抄袭)。。
另外,我们除了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教育工程来预防青少年犯罪外,还应对青少年犯罪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内容不完整,仅供格式参考,请勿抄袭)。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内容不完整,仅供格式参考,请勿抄袭)。。
【参考书目】:
(1)杨晓梅:《青少年研究》,2002年第7期。
(2)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年第11—12期。
(3)康树华主编《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答问》。
(4)肖剑鸣主编《犯罪学引论》。
第三篇: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社会工作与管理》自学考试(专科段)附:实习报告格式
毕业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实习报告是学员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调查方法,对自己在实习单位工作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它是检验学员本专业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顺利完成毕业实习报告的写作,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实习报告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实习报告必须在实习中搜集信息、资料、如实地、客观地撰写,切忌
“闭门造车”。
2、实习报告写作要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这是确保实习报告质量的有效途径。
3、实习报告采用的数字要精确,观点要鲜明,重点要突出。
4、实习报告的字数为4000—5000字,文字要简练、准确,明白无误地表达
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二、实习报告格式:
1、实习报告封面必须写明:实习报告题目、XXXX级《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段)、姓名、准考证号码(新、旧)指导教师等。
2、实习报告封面的下一页,列出约500字的报告内容提要。
3、实习报告结构包括;①标题;②引言(又称前言);③主体;④结尾。
4、学员在实习报告中引用其他文献资料时,必须采取“尾注”形式、即将引
文作者的姓名、资料题目、出版社、时间、页码等附在报告末尾。
5、实习报告必须用电脑打字,并统一以A4纸复印一式三份交上。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4年3月8日实习报告题目 XXXX级《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段)姓名: 准考证号码: 指导老师:年月日
第四篇: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初探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一、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特点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其呈现一系列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手段极其残忍,暴力倾向严重
由于青少年所处的年龄,生理等原因,使得他们遇事不冷静、手段极其残忍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非理性的情绪化因素占主导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危险期,心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重“感情”,讲“义气”,于是不冷静思考,行动不计划后果,青少年犯罪一般缺乏事前的充分考虑、酝酿和计划过程,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无知性、盲目性就成为一大缺点,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计后果等。
3.青少年犯罪团伙性比较严重
由于青少年喜欢结伴而行,容易形成小群体,打着“哥们义气”经常纠合在一起作案。根据我院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数字统计,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案件的60%以上。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也往往随着犯罪的结束而自行解体。
4.青少年犯罪的重犯罪率高
一些青少年经过教育后仍不悔改,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作案,累犯,惯犯对青少年犯罪已
经不是稀有名词。
5.青少年犯罪案件性质比较严重
据我院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数字统计,青少年犯罪多为故意伤害、两抢等性质的犯罪,性质性质相对较严重。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有着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
1.社会因素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统计数据声称少量的人手中拥有大量的财富。对于青少年来说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会使得他们的心里失去平衡,加之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导致好多青少年行为出现异常,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学校因素
学校可以说是青少年的第二位母亲或父亲,按照说学校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再者,学校教育并没有体现出其所宣扬的素质教育,过分看重成绩,而忽视德育的教育并且好多学校认为法律基础教学可有可无,忽视青少年生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并且教会我们怎么做人。然而一些父母的不好的习惯往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青少年。加之,目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父母愈发疼爱孩子,娇惯,使得“家庭小皇帝”越来越多,孩子的忍让力缺
乏也容易导致犯罪发生。
4.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使得他们充满了好奇和迷惑。做事不思考,莽撞和不考虑后果成为显著特征。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我杀人是合情合法的。
三、应对青少年犯罪的策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任务的中心环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抵制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主义等思想。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首先应该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为失业的青少年免去生存的担忧,促使他们再一次就业。二是对于进城务工的青少年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在农村建立救急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3.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不要偏于重智力而忽视德育,要德智体全面培养人才,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培养时代所需的四有新人。另外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处等机构。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方面要及时掌握。此外,学校还应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我们法律宣传机关,尤其是检察机关要深入学校定期进行宣传,掌握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教会怎样维护和保护自
己的权益。使他们在权益遭到侵犯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4.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场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家庭的主战场功能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每个家庭都必须以对子女负责,对国家负责,对青少年未来负责的态度出发,维护家庭和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改善与子女的关系,反对家庭暴力的发生,与子女多沟通,掌握和摸清子女的心理动态,在教育方法上以理服人。
5.青少年自身修养不容忽视
青少年应该学会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成长。正确对待自己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重视心理知识的学习和自控能力的培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做一个合格文明的公民,进一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自己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爱护下,他们一定能健康成长,一定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为推动和谐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第五篇: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
论青少年犯罪问题
0911122班 凌捷 19号
【摘要】现在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就我国来讲,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特点。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生理、心理都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就是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减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和对犯罪青少年的量刑等一系列问题。【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量刑
近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就我国来讲,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特点。而青少年犯罪中75%都属于团伙作案。并且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发展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重大刑事案件日渐增多,施暴程度不断加重,而且青少年犯罪时在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野蛮和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65%。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生理、心理都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就是研究和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减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和对犯罪青少年的量刑等一系列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种类有很多,但导致其犯罪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二是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主、自立意识加强遇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爱自己解决问题,不愿受约束,成熟感越来越突出,在心理上希望社会、家长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但在经济、生活上却还要依附家长和社会。因此一旦当这些青少年的物质性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转移所依附的对象既发生“权威者转移”。根据兴趣、性格等各自组成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中只要有一人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有犯罪倾向往往就易形成团伙犯罪,这也是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增多的原因。
(二)大多数犯罪青少年有着颠倒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且法律意识淡薄。
1、商品经济中的不良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滋生使一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里认为打架、斗殴、诈骗、耍流氓是“有趣的事”是“光荣的”敢冒险、拼命就是“大英雄”,在多数大犯罪青少年看来大公无私、舍己救人都是虚的只有一切为了自己才是最实惠的,甚至以此作为犯罪的正当理由,错误地把犯罪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
2、法制观念淡薄。大量事实说明:大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易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案例 某校初二学生冯某,利用放学机会,采取打、吓等手段抢劫低年级同学的钱。当
干警问他知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犯罪时,回答是:我还钱不就得了吗?这样令干警目
噔口呆的话。还有的仅仅因为想考验公安局的侦察能力而犯罪,待被抓到后还以为是在开玩
笑。
(三)外界环境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1、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
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是导致青少年犯罪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案例 1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竟残忍地砍死奶奶,并砍伤爷爷。正是缺少父母的教育,且其爷爷奶奶又过分溺爱使其辍学而后又沉迷上网最终走进犯罪深渊的典型案例。青
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如此骇人听闻、丧失人性的案例,给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
2、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时期
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但
至今,仍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开办法制、道德教
育只是形势需要,所以忽视德育,缺少法制教育,消极应付。还有一些教师自身
素质低常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差生歧视、放任自流甚至将他们扫地出门,推
向社会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增加了后备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3、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是导
致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境外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侵入及我国历史上一些精神文化沉渣的泛起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起着极度
腐蚀的作用。青少年时期性发育逐步成熟,喜欢接触异性,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如果此时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因早恋,控制性欲能力差以及贪婪性得不
到节制而犯罪。
案例 原是某县初中初三(1)班学生臧某强奸女同学一案,据他本人交待,就看了黄色
录像和黄色书刊而犯罪的。还有的青少年把影视上的亡命之徒当英雄,把作案手段看成是有
本领,其作案手段很残忍。如某青年严××,他带一个12岁的小孩到上海玩,从家中拿出
600元钱花光了,两人就策划骗租一辆小轿车,在回家的路上,用准备好的酒瓶猛砸司机的头部,抢劫未遂,当问到他为什么这样时,他回答说:“电影里看到这样可以抢到钱”。
(四)针对青少年的立法体制还不完善,总体上缺乏可执行性
我国虽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些对违法
者都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另外社会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道德宣传流于形式、对
犯罪青少年帮教不到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建立健全针对青少年的立法制度,强化社会责任,加大宣传力度使对青少
年的保护不仅仅只是流于形式。
1、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防
范性的法律措施来规范青少年行为、优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等,使预防青少年违
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虽然青少年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但
社会上的一些道德法制宣传往往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不到位因此要深入加强
对青少年的普法学习和宣传工作。
(二)加大力度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下大
力度清理文化市场对淫秽色情,宣扬暴力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整
治对校园及周围的非法网吧、游戏厅进行坚决取缔。社会各级影视、广播、新闻
出版等部门及各类演播场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提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和信息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惩。
(三)家庭、学校、社会各负其责,互为一体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构筑有力防线。
1、家庭。一方面,要用科学、健康的教育方法教育青少年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诱导。另一方面,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加强学生家长的法制
意识,不做违法事,起好示范作用,同时在生活中作孩子的知心朋友但又不能姑
息纵容或走上极端,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2、学校。一是要改进教育体制上的弊端,转换教育体制。对青少年进行法
制教育,挫折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并把这些教育纳入正规教学课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他们辩别是非和抗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二是增强教师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危险人群。道德
品质、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教师的事。
3、社会。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的大环境优势,为青少年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避免待业青年的无序流动。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对人力资源进
行合理配置。二是做好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
犯罪。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是预
防青少年再犯罪的基础。三是给犯罪青少年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对将来的前途充
满信心,对社会产生归属感。
三、对犯罪青少年犯罪的量刑
我国的法律属大陆法体系,条款性强。目前一些针对青少年的法律体系还不
完善,没有一套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配套的、可
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另外由于司法内部各部门之间对犯罪青少年的转化教育还
缺少协调性。
(一)在教育、挽救、感化的原则下对需量刑的青少年实行全程跟踪,借鉴外国
先进经验设立社会调查机构有必要让社会调查员出庭,使对青少年的量刑伤害减
到最低。
(二)不仅设立少年法庭而且对已判决的未成年罪犯进行帮扶挽救,并且对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进行不定期的考察、回访,促使其自食其力、积极做人,防止再次犯罪。
总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爱和保护,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体系和改造体系还是一项有待全社会关注的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司法行政系统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承担的共同义务;有待我们共同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从而真正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