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4 02:3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XX镇关于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

XX镇人民政府

(2010年6月8日)

我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在县农委、县财局政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项目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2009年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位于我镇新桥村境内,面积10000亩,项目区总人口0.45万人。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40万元,镇财政自筹60万元。目前省补资金已经支出2338729元,镇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

根据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计划建设项目或工程量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后共新建、修建各类水利配套建筑物39座,其中计划新建排灌站2座、修建排灌站1座,实际完成新建1座,投入资金242022.26元;计划新建农桥10座,在项目实施前,该工程由财政局、开发局实施完成;计划新建涵洞10座,实际完成36座,投入资金204877.74元(原计划新建30座防渗渠农桥,后改建涵洞);计划建设防渗渠6公里,实际完成7.4公里,投入资 —1—

金684500元;农业项目计划完成铺设机耕路10公里,实际完成12.13公里,投入资金1202329元。

二、项目效益

经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了项

目区农业生产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改善了生产条件,夯实了现代农业基础。通过开发,我镇2009年度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显著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0.02万亩,改善灌

溉面积1.0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3万亩,年新增节水量1.6万立方,新增农机总动力50万千瓦。项目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改善。通过工程建设和综合治理,使原本高低不平、道路不通、沟渠不畅的农田基本达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二是节约了农业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实施优质稻米项目,疏浚了沟渠,配套了水利工程建筑物,特别是修建了排灌站和防渗渠,全镇年节约用水3万立方米,项目区农民预计水费由过去的每亩23元降到每亩仅18元,每亩比过去节约5元。三是推动了科技进步,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在项目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科技投入,着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科技进步。在项目区引进水稻等新品种,预计亩均增产60公斤以上,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0.1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5万元。

三、主要做法

(一)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各项目乡镇在专题会议后,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和各种形式的群众代表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宣传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通过算帐对比来加深对实施农业开发的认识,宣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必要性,引导农民支持农业开发工作,积极参与筹资投劳和土方工程建设。在2009年度项目建设期间,我镇共印发宣传资料3千余份,悬挂横幅14条,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 12 块。通过多种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支持项目实施的浓烈氛围。

(二)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过硬

一是建立督查机制,跟踪督查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

我镇从宣传发动到土方工程,从建筑物施工到配套设施安装,从物资采购到资金管理全程跟踪,安排各工作组一包到底。工作中我们重点严把四关,一是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自控关。施工单位能按施工规定制订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项目部成立项目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即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行政控制网络,与技术负责人为主的技术责任控制网络,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控制。项目经理实行三级质量体系,做到每道工序都得到监理的验收和批准。二是严

把材料设备进场关。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必须经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安装,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一律不准进场使用,已进场的坚决清退出场,对需要有质量保证证明资料不可靠的,需要重新检验的一律重新检验。三是严把工序质量关。对一般的工序,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好工序质量验收申请表,由监理复检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重要的工序监理人员实行旁监。四是严把隐蔽工程检验关。隐蔽工程结束回填前,必须报经监理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回填,对擅自回填的一律重新开挖检验。镇主要领导也经常到项目乡镇了解工程进度,督查工程质量。

二是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督查。

我们先后组织了镇人大代表视察优质稻米项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项目区还成立了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村民监督组,加强对开发项目的跟踪督查,新桥村老党员、老干部经常到每个建筑工程点上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镇工程监督组,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三是认真组织镇级验收,做好自查自纠。

在今年4月,我们组织了优质稻米项目建设工程的集中验收,验收组带着资料、带着皮尺深入到每个现场,对照工程质量标准,逐一检查。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补救工作。经镇初步验收,各项工程全部合格。

(三)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努力打造阳光工程

一是认真执行项目公示制。项目计划获得上级批准后,我们立即组织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将项目实施内容、工程建设地点、工程招投标、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通过设立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全面推行招投标制。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我镇2009年度优质稻米项目全部实行县级招投标,招投标工作由县招标办统一负责。由于我们组织周密,操作规范,整个招投标工作社会反响很好。招投标结束后,我们迅速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明确施工时间和质量要求。三是实行工程监理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我们专门聘请了盐城伟业监理有限公司,对我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实行工程监理。监理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发现的问题,决不手软,坚决返工重建,确保达到标准。四是严格实行报账制。我们十分重视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不论工程大小,都严格履行报账的各项手续。所有工程报账材料经我镇初审后,再上报县农委审核,财政局把关,按照工程进度,及时申请拨付项目资金。

各位领导,我镇2009年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单位比,还有一定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二篇:优质稻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有限公司

20**高档优质稻稻米基地生产总结

市、县科技特派员

**** ****

市、县委和政府为了加快推进**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县农业产业化建设,20**年元月市县组织部门选派我们进驻*******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一年来,我们在水稻生产上着重帮助公司建立了三个(**、**、***)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面积共计是3万亩,其中早稻1万亩,晚稻2万亩,采取的模式是“市场+基地(农民)+科技+企业”的链式联动模式运作,由公司派人专门从事优质稻米的产业化经营,20**年“****”收购高档优质稻达1.4万吨,产值近5000万元,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现将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发展作法汇报如下:

一、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公司发展水稻优质生产。水稻生产是**的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技术 1 先进,又是传统产业。稻米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市场容量巨大。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农产品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安全、优质。为了适应这一时势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我们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了自身具有的农业技术优势,研究、筛选、推广优质稻,实行保优栽培,公司进行精制加工,即按照市场需要什么,引导农民种植什么,公司生产什么,良性互动方式运作。一年来,帮助公司生产高档优质稻谷1.4万吨,精制加工销售的高档优质稻米“***”4000多吨,农民种植效益有了保证,人们消费要求得到了改善,为高档优质稻米的发展和生产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二、以科技作为支撑,树品牌、创名品,帮助公司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树立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经济行为、市场行为,是经济效益和自我保护实现的法律行为,品牌也是创名品的基础。为了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稻米,使“****”在消费者心目中有良好的形象,20**年,国家商 2 标局对“**”进行注册登记,从而使“**”有了知名品牌,而且实行承诺服务。

为了进一步帮助提高“***”稻米的科技含量,使公司主动出击,抢占“至高点”。

1、引进生态农业技术,开发绿色食品,帮助公司选择山青水秀、环境优雅的,无污染的**、**、***等乡镇作基地,严格用水、用肥、用药管理和采取保优栽培和绿色食品生产种植规程、技术,生产优质稻谷。

2、扣紧技术环节,优质稻品种≠优质稻谷≠优质稻米,但前者是基础,如何做到不矛盾,三者统一呢?首先是筛选优质稻品种(组合),我们帮助公司早晚稻筛选了4个品种,早稻、两优287、晚稻、衡晚籼3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1号,为公司优质稻米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根据品种特性和相应生产条件,分为一地一品、组织生产、集中收购、分品种专仓贮藏。在大面积推广保优栽培新技术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有完备的农技部门技术推广网络,与当地农技部门密切合作,3 让利承包技术服务,公司按每吨60元的价格给予基地农技部门技术服务报酬,使优质稻产业开发得到技术的全方位和全程支撑。

3、标准科学化管理,市场同是优质稻米开发的起点和归宿,为了保证“***”稻米善始善终,经久不衰,公司在“QS认证和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标准,强化规范公司行为和科学管理制度,促进优质稻的发展。

一、以农民为基础,维护农民利益,帮助公司促进优质稻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基地、在农户,特别是对企业的规模发展和产品质量保证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失去农户、基地,企业就会失去生存条件。如何调动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关键就是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今年公司在基地上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订单落实到户,消除疑虑,让农民放心,明确生产利益,使农民吃下定心丸。

2、服务做到三统:提供可靠保障。统一优价供种、供肥、4 供药;统一无偿提供技术指导; 统一优质优价收购。

3、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进行适当奖励,培养农民跟企业走的意识,增强“市场”调控功能。

通过技术挖潜,增收节支和产品优质优价收购,农民每种一亩绿色食品高档优质稻,可节支增收200多元,农民的增收促进了来年优质稻,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公司优质稻原料也有了可靠保证。

20**年12月15日

第三篇: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汇报

关于我省农业有关情况的汇报

(2011年5月15日)

根据全国人大农业政策调研组的调研要求和省人大农经委有关通知精神,现将我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中低产田改造是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农业的一类重要项目。农业部每年安排我省中央财政投资2.4亿元,其中65%的资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加上地方配套和省级专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资金,全省每年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的财政资金约4亿元。多年来,我省农业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目标,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主要成效

(一)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以“治水、改田、造林”为主要内容,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农业,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完善田间工程配套,达到了土地方整化、道路砂石化、排灌系统化、1 渠道硬质化、农田林网化的要求,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我省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薄弱的里下河地区、高沙土地区、重点地区的大片中低产田基本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改造的中低产田成为我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全省农业累计投资95.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5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000万亩,植树造林190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86.8亿斤。据省农调局对我省2008-2010年项目实施情况调查,三年中项目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增加除涝面积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30万亩,项目区农田有效灌溉率由73.4%提高到81.8%,提高了8.4个百分点。项目所涉及的村内67.2%的耕地得以改造,土壤改良率为35.4%。粮食平均亩产水平提高92.3公斤,增长31.9%,而没有实施农业开发的对照村粮食亩产水平只增加4.7公斤,仅增长1.3%。

(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时注重把区域布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品种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培育区域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培重项目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产业 2 链,积极构建“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牌”配套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我省农业加快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培育和扶持优质粮、优质油、优质蔬菜、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和水产业等优势产业。2010年以来,立项实施省级重点示范项目300多个,带动了全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蔬菜、花卉等成为部分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中,蔬菜已成为全省第一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010万亩,比2009年增长12%。全省农业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大部分县初步显现出“一县一业”格局,如在重点东部优质稻区、湖周边优质稻区、河优质稻区和宁镇丘陵优质稻区建设了一批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和稻米及其副产品加工基地。在重点西部、沿海、城郊和重点加工贸易等四大蔬菜区建设了一批无公害、出口创汇型的特色蔬菜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和蔬菜出口创汇基地。在通泰扬等地扶持发展双低油菜,在睢宁等地扶持发展专用小麦等等。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始终是我省农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选项立项过程中把安排多少农民就业,带动多少基地面积,收购加工多少农产品,是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对农民实行保护价收购作为首要评审标准。据省农调局统计,全省农业开发项目新增总产值72亿元、增加值31亿元,新增利税13.5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30.4万人,带动项目区农户90万户。据对22个多种经营项目初步调查,平均每个项目直接使729个农户从中受益,农业开发每百元投资增加农业产值146元,增加种植业产值74元,新增农业产值占全省增加量的13.5%。累计投入农业资金24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开发水面资源1.5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镇新增农业总产值6000多万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50元提高到3929元,综合实力排名由开发前倒数第三位上升到前三位。

(四)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实施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三绿”工程,加快实施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村庄“三清”工程,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增强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农业项目区秸秆还田率由开发前的32%提高到40%,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3个百分点,农田林网覆盖率由开发前的30.5%提高到89.7%,森林覆盖率达到15%左右。这对防止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培肥高沙土地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滩涂湿地资源,促进区域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为全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农业在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农业部的正确指导,得益于项目区干群真抓实干,也得益于项目与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正确的开发思路,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省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善。根据1998年全省农业后备资源调查,全省有中低产田3400万亩,低产田、实心田500万亩。为了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项目区农田旱涝保收的能力,多年来,我省农业一直坚持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集中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将60%以上的农业开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十多年来,农业累计建设防渗渠超过10000公里,建设泵站3000多座,机电井1500多眼,机耕路11400公里。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为了保证项目区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在项目区安排上,坚持按照灌区、流域来统一规划,连片治理。每年每个县土地整理项目安排1-2个项目,1个项目涉及乡镇不超过3个,且必须集中连片。三是整合各类项目,形成投资合力。为避 5 免开发资金“天女散花”,形不成规模,农业开发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积极整合国家农业项目,以及农业开发项目用于项目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初步统计,“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农业开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达到3亿元。

(二)坚持将中低产田改造与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不能就中低产田改造而改造,应该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重要目标。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坚持按照省政府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将中低产田改造与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结合。一是突出主导产业。近年来省政府确定全省重点发展16个优势农产品产业,按照分工农业牵头负责优质稻米和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水稻是我省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蔬菜是全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稻米和蔬菜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粮食生产的安全,关系到农民增收。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组织专家编制了两个产业发展的实施计划,并决定在全省建立10优质稻米和6个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综合示范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优质稻米和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对重点县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投入,按照区域优势,积极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农业土地整理项目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投入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产业方面资金1.2亿元左 6 右,其中财政资金约9000万元。二是拓宽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内容。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安排上,坚持按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需要来安排投资,缺什么补什么。把农村道路、生态环境建设列入农业投入范围,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测、无公害、绿色食品农产品申报费用、农机具、苗圃建设等适当补助。三是按照龙头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切实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项目选项规划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听取龙头企业的意见,按照龙头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践证明,凡是有龙头企业实行签约保护价收购的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的效益就高于一般的项目区,项目区农民增收情况就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三)坚持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农业开发投入。我省是全国的农业主产区,特别是重点地区更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域,但其经济基础薄弱,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农民自身对农业投入也比较少。为加快这些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在实际资金安排上,农业实行了政策倾斜,进行重点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农业开发坚持重点,将50%以上的开发资金投向重点地区。据统计,农业投入重点地区的资金达19.7亿元,占全省的50%。2011年预计将安排重点地区农业 7 财政资金约3亿元,占全省的51%以上。根据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对重点、重点、重点地区的省级配套资金比例也实行了差别配套政策,重点、重点省级配套30%和50%,而对重点地区省级配套坚持拿大头,按70%进行配套,2011年配套比例提高到80%。这样,重点地区每个县只要出10-15元,就可以争取到市以上财政资金约185元。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开发的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农业注重加强科技投入,坚持依靠科技搞开发。一是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对农民培训的力度。每年农业安排10%左右的资金用于项目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近年来,农业开发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质小麦、优质粳稻、双低油菜、抗虫棉等新品种90多个,重点示范、推广节水灌溉、科学施肥、种子包衣、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近70项。每年农业项目组织5万人次左右的培训,在夏收和秋收季节集中组织举办两期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教授进行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题讲座,赠送优质良种和有关农业技术杂志,深受项目区农民群众的欢迎。二是加大与科技依托单位的协作。紧密依托省内外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推广部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参与我省农业科技依托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十多个科研教学单位,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约258 8 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84人。各地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实体,鼓励和吸引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直接实施农业开发项目,通过技术入股拉进人才,引进成果带进人才,兴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留住人才,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开发项目建成技术含量高、机制灵活的新型农业企业。在经济林果科技示范园区,由省农科院园艺所以技术投入持股51%,当地政府以前期土方工程投入持股19%,以土地、资本、技术为纽带,通过股份合作制,使科研单位与项目建设单位真正形成了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实现了科技依托质的飞跃。三是打造示范载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10年以来,在原来农业开发项目区的基础上,聚集各类科技项目,建设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示范园区。全省初步形成了重点地区以现代化、外向型为特征,重点地区以产业化、高科技为特征,重点地区以高标准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为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园区。在园区运作和管理上,对园区和园区内项目都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使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的典型,成为成果转化与农民培训教育的基地,成为农业开发的综合性样板科技示范园区,示范推广粮、棉、油、瓜、果、菜等优质作物新品种20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30多项,其中引种、筛选的“优麦3号”小麦品种,达到国标二级优质小麦要求,可以替代进口专用小麦生产优质面包和高级面点,每年粮食部门 9 和加工企业以高于普通小麦15%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技术,每亩地就多增收50多元。

(五)坚持科学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水平。我省认真执行项目立项、评估、申报、审批、施工、验收、管护等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坚持科学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提高项目实施水平。一是加强项目选项评估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坚持择优建设项目库,所有立项的项目都从项目库中选择,防止临时找项目、随意选项目的现象发生。在具体项目立项中,坚持公开选项、择优立项。为保证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对项目评估论证办法进行了改革,所有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咨询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论证,发挥专家决策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项目选项立项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严格项目计划管理。项目一经批复,即按照批复和设计要求组织实施,计划的批复实行县对乡审批到单项工程,“定实施地点、定工程规格、定工程投资、定资金性质、定完成时间”。项目完成后,做到名称不改,规模不减,位置不变,标准不降。三是积极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和工程监理。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了一套规范的招投标工作规程,通过招投标,降低了工程成本,加快了建设进度。在中低产田项目实施中,通过聘请有资质或有能力的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监管水平,保证了项目工程质量。四是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县级开发、财政对照项目工程建 10 设计划,对项目工程完成情况审查合格后,由项目单位统一到县财政报帐,所有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三、有关建议

多年来农业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业开发投资标准相对偏低,资金投入规模有限,难以满足中低产田改造的实际需要;在加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农民筹资投劳工作难度加大,落实困难。因此,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规模

根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耕地7300万亩,其中中低产田约2010多万亩,其中低产田400多万亩,这些耕地主要分布在重点等经济薄弱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农民增收困难,急需中低产田改造。由于90年代初期项目投入标准低,部分改造的农田标准仍然达不到高产稳产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标准。目前每亩中低产田改造财政投资标准为300元,这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投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但目前国家农业开发安排我省农业中央财政投资规模仅约2亿多元,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亿多元,按照65%的资金用于中低产田改造,每年只能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按此进度全省中低产田改造一遍需20年,这与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经济薄弱 地区农民增收的目标和要求相差较远。因此,我们恳请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我省农业投入力度,加大中低产田改造规模,加快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努力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降低农民投工投劳比例

根据国家农业项目与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农业土地整理项目需要农民筹资投劳,其比例不低于中央投资的0.7,据此测算,我省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需要农民投资或以劳折资约105元,按照我省税改办出台的农民投工价格,则每亩投工投劳需要12.5个工日。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内兴办生产或公益事业,必须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民筹集资金和劳务,并实行上限控制,向农民筹劳每个劳动力全年不得超过5-8个工日,以村为单位筹资总额人均不超过20元。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村内农田水利建设、修建村级道路、农村改水、血防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诸多方面,不可能全部用于农业,农业规定的投资投劳比例远高于一事一议的上限。根据我省实情,我们建议今后土地整理项目要降低或取消农民的自筹和以劳折资,项目区的沟渠土方全部由农业财政投资承担。

第四篇: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

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

2007-4-12 15:38:3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

2、项目单位及地点

双峰县农业局,双峰县永丰镇工农北路

3、项目优势

①双峰县粮食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历史辉煌。双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90万人,其中80万农业人口,有耕地61.4万亩,其中水田50.5万亩,粮食生产是双峰县农业的第一大优势产业,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连续16年增产增收,自1991年起连续11年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超吨粮,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光荣称号,2001年全县人平产粮达614㎏。

双峰县1998年被列为湖南省优质稻开发建设基地县。五年全县累计开发种植优质稻200万亩,每亩优质稻比普通常规稻增加产值40-50元,共计增值近亿元。同年双峰县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精制大米厂和双峰县粮食局精制大米厂被列为湖南省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为4.5万吨,五年共加工优质稻米达12万吨。加工销售创利约2400万元。优农中心大米厂生产的“梦春” 牌优质稻米、粮食局大米厂生产的“餐餐香”优质稻米深受湘中地区居民喜爱,并走俏广东、深圳、澳门等沿海城市。

双峰县2001年被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业开发示范县,在湖南省率先进行了无公害优质稻的示范生产开发,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形成了无公害优质稻的生产技术体系。

五年的优质稻基地建设,二年的无公害优质稻的示范生产,为该项目的实施积累和贮存了大量的技术资源,奠定了雄厚的工作基础。

②自然条件优越。我县气候适宜,温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622小时,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稻田土质肥沃,土地有机质含量3%左右,PH值6-7之间,土地有毒金属含量少,全县旱涝保收面积45万亩,占稻田总面积88%,适宜无公害优质稻栽培的面积占总稻田面积的70%以上,较好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形地貌有利于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开发。

③社会经济条件好。全县农业劳动力达31.0万人,有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交通方便,娄邵铁路贯穿县境47公里,320国道横穿县城,全县电力浇灌水田占62%,动力脱粒占80%。较好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④加工机械先进。县粮食局精制大米厂成套精制大米加工设备是从德国购进的,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年加工能力达3万吨,县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精制米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两个龙头加工企业可满足我县高档优质稻的加工需要。

⑤基础设施完备。全县有16个收储企业,收购保管点52处,仓容2亿公斤。县优农中心精制大米厂拥有1千多万元的机械设备及厂房固定资产。县推广中心有土壤及生化化验室,县种子公司有完备的种子检验设施。这些完全可以满足优质稻标准化生产中加工全过程所需的仓储加工和检测设备。

⑥技术积累丰富,技术力量雄厚。我们在5年的优质稻开发实践中,针对优质稻、优(质)而不高(产)、优而不抗(倒、病)等矛盾,进行了大量的田间栽培试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2001年研究形成了适应于湘中地区的无公害优质稻的生产技术体系。产业化开发形成了“餐餐香”、“梦春”牌两大优质稻品牌产品。从包装设计到保质品牌配套技术上都实行了标准化,目前销售市场走俏。近几年推广中心和优质农产品服务中心专门从事优质稻开发的技术专家有3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5人,农艺师26人,工程技术人员7人。技术力量强,开发成效显著。2000年双峰县优质稻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娄底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为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技术推广,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农业结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按照标准进行分级,不同档次等级享受不同的价格,这是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标准化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第三、标准化是优质稻米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第四、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无公害意识不断加强的客观需要。

第五、优质稻米的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定会使我县优质稻生产栽培及产业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它对促进我县优质稻米开发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我县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一)主要建设内容

1、建立高标准无公害稻田。优质稻米无公害标准(单位:mg/㎏):生命元素:锌Zn:

22、硒Se:0.10,有毒无机元素铅Pb:0.22,镉Cd:0.1,有毒农药如甲胺磷等禁止使用。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首先要建立无公害优质稻基地,这是生产安全无公害稻米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才能生产出无公害优质稻米。因此,无公害优质稻田应建立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中,不允许有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企业,周围没有毒性重属或非金属矿区、工厂,土地肥沃,旱涝保收。

2、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①选择优质高产多抗良种。早稻重点推广中优早81、中鉴100、湘早籼31号等中档优质稻,晚稻重点推广金优207、新香优80、湘晚籼5号、湘晚籼9号、湘晚籼11号等中高档优质稻。

②推广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即优质稻亩产400-500公斤的关键栽培技术指标,做到适时播种,适龄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除病虫杂草。

③推广无公害优质稻保优丰产技术。其主要内容是:(1)改水育秧为早育秧;(2)合理密植,早稻保证2万蔸/亩,晚稻1.7万蔸/亩;(3)改进施肥方法:优质稻要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4)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优质稻基地稻田要禁止使用剧毒有机农药,无环境污染,减少稻米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确保米品质达到无公害的优质标准;(5)适时收获,提高加工品质。④推广生化调控技术。早稻重点推广强氯精浸种,多效唑育秧,早晚、优质稻普遍喷施谷粒饱。

⑤不断开发优质稻米加工技术。创建新的优质稻米品牌。在优质米的包装、保质、品牌说明上都要按标准执行,要不断巩固现有的“餐餐香”优质米和“梦春”牌优质米的销路,开拓“黄贡”米品牌市场。

⑥搞好优质稻良种的供应和繁殖。要按种子生产标准,确保种子纯度。

3、引进大型精制米业生产线,改造加工企业。2004年两大龙头加工企业各引进年产10万吨的生产线一条,扩建和改造厂房2000平方米,以提高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4、推广优质稻米产业化运作机制。以双峰县优农中心精制大米厂为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产前通过与基地农户签订优价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基地建设;以推广中心技术股站为技术依托,确保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的到位。县优农中心精制大米厂发挥现有高档优质稻米的品牌效应,拓展销售市场,确保优质稻米的加工销售转化增值。

5、建立销售点,完善销售网络。在长沙、广州、上海等地设立销售点,各点安排3-5人负责本区域范围内的优质稻米销售工作,内容包括策划、宣传、货物供应、资金回笼等,逐渐提高销售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销售网络。

(二)主要经济指标

1、实施面积:要求2004年在全县推广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开发技术面积50万亩;2005年推广面积60万亩,两年共110万亩。核心示范区梓门桥镇八仙村连片示范面积1000亩,印塘乡印泉村连片示范面积500亩。

2、增产指标:两年全县110万亩标准化生产的优质稻平均亩产达495㎏,比非示范区亩增46㎏,增产10.2%。两年推广110万亩,新增总产值6000万元。通过加工转化增值比非示范每亩增效15%。

3、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旱育秧面积20万亩,抛秧5万亩,一次性施肥25万亩,强氯精消毒95%以上,晚稻多效唑或稀效唑喷施面积90%以上,谷粒饱或粒粒饱共推广面积50万亩。

4、加工销售指标:2004年加工销售优质米10万吨,2005年加工销售12万吨。

5、效益指标:该项目完成后,增加300个就业岗位,每年推广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面积60万亩,农民增收2000万元,企业加工创利2000万元,完成利税800万元,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进度

2004年1月开始,2005年12月完成。

五、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评价。

1、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

1、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300万元。

2、生产基地建设:200万元。

3、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万元。

4、引进生产线:1000万元。

5、改造厂房:500万元。

6、建立销售点:300万元。

7、技术培训:100万元。

8、流动资金:100万元。

9、其它不可预测费:300万元。

2、资金来源:招商引资2500万元;自筹1500万元。

3、经济评价:本项目完成后,每年推广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面积60万亩,平均亩产495㎏,比非示范推广区亩增46㎏,总计增产5060㎏,新增产值6000万元,新增纯收入2000万元,县优农中心精制大米厂和县粮食局精制大米厂每年收购加工基地高档优质稻12万吨,加工创利2000万元。

六、合作方式:合资、合作均可。

七、项目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双峰县农业局

联系地址:双峰县永丰镇工农北路46号 邮政编码:417700 联系电话:0738-6821070 传 真:0738-6821070 联 系 人:冯金海

第五篇:优质镇办汇报材料

xx街道办事处优质镇办创建汇报材料

一、xx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情况

xx办下设3个居委会,截止2011年9月30日总人口16923人,其中常住人口 16686人,流入人口237人。总人口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10人。

出生婴儿66人,其中一孩60人,二孩6人(计划外1人),流入出生2人,流出出生2人。人口出生率为3.87‰

出生66人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0.00,性别比偏高,无人为选择性别生育状况。人流比为1:0.14。非符合政策1人,为超生二孩,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5%。

综合节育率为86.90%,应采已采节育率为100%,长效措施率75.10%。综合避孕有效率99.6%。

全办已婚育龄妇女3750人,领证家庭数为585户,应领独生子女证率为100%。

全办流入人口237人,其中流入已婚育龄妇女54人,持查验规范证率为100%,流出人口224人,其中流出已婚育龄妇女71人,发规范证率为100%。

二、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核心,形成宣传计生法规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种学习。我办高度重视“一法三规一条例”的宣传教育,办事处理论中心组形成学习制度。每半年组织

一次,集中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内蒙古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计生办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利用工作例会时间对计生工作者进行法规辅导;居委会经常组织小组长学习,全办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已形成制度。

2、强化宣传教育。为了宣传计生政策法规,我办在xx社区建设人口文化园一处,园内设置大型宣传广告、专门宣传栏,计划生育服务室、娱乐室,有专门的健身场所,青少年绿色网吧、图书室,设有人口学校兼会议室一处。xx居委会有效利用以上各设施,利用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宣传栏、墙报和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就“一法三规一条例”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营造了强大的宣传声势,转变育龄妇女生育观念。

今年我办为加强宣传效应,加强关注女孩工作,推出了系列活动有:(1)由办事处出资为辖区新出生女孩免费办理爱心独生子女保险,(2)动员辖区单位为贫困女孩家庭捐款,(3)举办一场关爱女孩的专题文艺汇演。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关爱女孩的舆论氛围,社会反响良好。

3、出台相关文件。为了完善配套措施,加强计生基础工作,我办先后出台了《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服务管理制度》、《优质镇办创建长效措施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整顿计划生育药械市场和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

比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从依法行政、居民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等方面,严格依法行政,倡导文明执法,有力推动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以创建优质服务镇办为核心,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服务为民。

1、为文明执法、正确执法,树立良好的计生形象。我办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设立政务公开栏,实行政务公开,对群众关心的计生工作事项,如出生儿落户、生育服务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办理、申报补奶、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公之于众,并将工作人员的职责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清楚我们的工作内容,了解工作流程,监督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的强化,计生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加强。我办计划生育上访信件逐年减少。

2、规范社会抚养费收支管理。我们严格按标准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社会抚养征收管理办法》,加深群众对征费工作的认识。二是按法定程序征缴,即调查取证、告知权利、作出决定、送达决定书、执行决定书五个程序。三是依法强制征收。对“拖、欠、躲、赖”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把社会抚养费纳入预算计划,确保计生经费专款专用。

3、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我们推行流动人口长效工作机制,全办一月一清,我们在管理上强化四个到位:一是任

务落实到位。划区管理、责任到人,居委会主任负责调查摸底、建卡等常规工作,做到住址清、身份清、生育清、职业清。二是宣传动员到位。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提高认识,营造计生氛围。三是查验执法到位。推行和公安、卫生等部门综合治理,定期联合检查,统一审证、查证、办证。四是优质服务到位。落实流动人口市民化管理,把其纳入优质服务体系,为她们提供“三查”服务、节育避孕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平台

4、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我办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主要措施:一是出台了《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实施方案》,严禁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二是广泛宣传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通过宣传教育、下发文件、会议传达、网络政务公开等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三是加大查处力度,我们密切关注辖区内的各家私营诊所,对发现有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行的,及时上报,严肃查处。四是实行孕妇跟踪服务,密切监测孕情,严禁擅自终止妊娠。今年没有两非案件发生。

三、以一把手负总责为核心,推动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1、实行“一票否决”。年初,办事处与各居委会、辖区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

总责”工作职责,平时工作与年终检查相结合,对人口目标年终考评完成好的给予等级奖励。考评不达标的给予“一票否决”,通报批评。

2、落实利益导向机制。除落实上级的相关利益导向政策外,我办还出台了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由计生办负责给本出生的女孩免费办理爱心独生子女保险投保手续。每年春节、“三〃八”节和“六〃一”儿童节,办事处组织人员到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独生子女家庭进行慰问。今年十一给正在上学读书的6个贫困女孩家庭,每人送上500元的学习费,鼓励她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

3、开展优质服务。为满足育龄群众的迫切需求,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我办每年为重点人群查环、查孕、查病服务二次,给持证待孕和怀孕妇女和妇科病患者免费咨询,组织现孕妇女进行免费的孕前检查、孕期跟踪,对妊娠期妇女每三个月跟踪服务一次。

4、保证经费投入。我办加大计生的经费投入,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开支,全年共投入20032

5、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我镇计生办在岗人员4名,其中公务员1名,事业人员1名,聘用人员2名。大专学历以上4名.各居委会计生专干16名,村小组妇女组长121名,金字塔型的组织网络,为顺利开展计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在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工作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工作中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虽然继续回落,但与正常比值相比,还有所偏高。二是由于人手缺乏孕前管理与服务跟不上计生工作的需要;三是流动人口生育节育信息掌握难、执行难,流入婚育证明办证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办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1、继续加强常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2、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积极探索“双向管理”的有效途径,发挥提交和反馈信息平台的作用,强化部门之间协作联动,为流动人口生育节育避孕提供服务。

3、继续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开展优质服务,让计生家庭得到实惠。

4、继续提高微机录入质量,实行动态管理,规范计生档案信息化。

5、继续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新生人口素质,减少工作摩擦,提高工作水平。

6、继续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

7、继续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

下载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原料生产基地汇报材料

    xxx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xx)生产基地 汇报材料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

    镇干部作风建设汇报材料

    镇干部作风建设汇报材料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后,**镇深入把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石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局,以群众满意和基层满意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

    示范镇建设汇报材料

    2013年,***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级示范镇建设为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坚......

    中心镇建设汇报

    **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一、**中心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临安主城区东北部,距杭州30公里、临安10公里,是东汉末年至南宋时期的临安故县址所在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全镇总面积......

    镇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镇平安建设汇报提纲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们****镇检查指导工作。近年来,我们以“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一流阵地、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抓手,......

    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材料(大全)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落实“八个优势、八项举措”战略决策的有效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

    镇机关效能建设汇报材料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落实“八个优势、八项举措”战略决策的有效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

    镇文化站建设汇报材料

    角斜镇文化站建设汇报材料尊敬的章部长、各位领导:为了真正把规范化综合文化站创建工作做到位,今年来,老坝港**新区(角斜镇)紧紧围绕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县委"打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