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怎样来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我在如下方面做了努力:
了解学生以前的预习习惯
一、向学生提出新的预习要求
在了解了学生低年级时的预习要求后,结合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我和学生共同讨论,然后出台了这样一些要求;
1、读课文最少5遍,读正确,读通顺,并编好小节号。
2、看生字表,给生字组词,并把生字每个抄写3遍。
3、结合课后读读写写,在课文中划出生词。
4、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去查词典。
二、把预习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预习要求出台以后,教师就要及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我是这样做的,做法并不新颖,但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把预习作为作业布置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都认为抄抄写写或者做练习才算作业,而复习预习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作业,自己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了,反正老师也不检查,针对这一思想,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并且把预习这个任务在每教完一篇课文后就布置下去,成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或家庭作业。
2、加强预习作业的检查
今天老师布置了预习的家庭作业,第二天老师就不闻不问,就容易使学生认为老师也不重视预习的作业,自己就可以马虎,久而久之便不做了。教师一旦布置下去,便应该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细致到位的学生应大力表扬,要呼吁有大家向她们学习,对没预习或马虎的孩子要找谈话,询问原因,并进行适当的教育。
3、持之以恒,努力培养预习习惯
每篇将要新学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去预习,每次预习必要检查反馈,因为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教师要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在鼓励大家认真对待每次的预习,让学社能持之以恒,慢慢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三、由扶到放,成为自觉行为
从一开始的要求,到检查督促,一段时间后,一小部分的学生不用老师提醒也知道要预习下一课了。这样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部分学生就可以让老师省心不少了,但还有一部份学生暂时还没有养成预习习惯,那么就需要教师仍然去提醒督导,但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能让预习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习,养成预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自己获取数学知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小班化学生的人数少,师生互动的频率高,课堂教学的节奏快,对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预习中新法探究出来了,你就是最棒的。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课堂上好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清道理之外,还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寻找疑点。在反馈自学情况时,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质疑,尽管孩子们提的问题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一次我都对他们认真的态度都进行充分的肯定:“新的方法探究出来了,你就是发明家,你就是最棒的”。对探究出特别有价值的方法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当小老师来讲给其他的小伙伴听。如学完了“8的乘法口诀”后,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想知道“9的乘法口诀”吗?“9的乘法口诀”又是怎样得来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看谁预习的时能有新的发现。预习交流时学生有了新的发现:9的口
诀可以变成以前学过的加法,依次加9,2、是几的口诀就用几十减几,例如二九就用20减去2等于18。我当场肯定了学生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验证。学生对同学间的发现,十分感兴趣,讨论的十分认真、热烈。所以在集体讨论时学生都很积极,发言的面较广,而且许多小组都解决了问题,效果十分好。当然 我也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这时教师,切不可以“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等带有贬义的言语回答学生,而应耐心地启发他自己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动机会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预习中学生的层次、差异出现了,我就关注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当然,预习也不例外。如果是教师提的问题过高、过难,学生即使预习后也完不成,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丧失信心,从而也对预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做到很好备好预习课,科学地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指导预习“图形与拼组”可设计如下问题:长方形、正方形各有几条边?每组对边有什么特点?(最好你能实际量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在设计这个预习的问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随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如设计类似“你还能怎样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征?”等类似题目。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间存在着一
定的差异。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难度因人而异,分层次而设,不是全班一刀切,一个标准。如预习“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按学生层次设计:对于学习一般的同学,像小杰,文政,镁均等个别有待提高的孩子,如果能读懂例题,分析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就可以了,大部分同学能达到读懂题意,分析数学量关系,明确怎样解答就可以了。像安田、佳辉,小荷,是娴、群峰等就要求达到,怎样解答?你是分几个步骤来解答的,你能概括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还要会给其他的孩子讲解你的思路。这样不同层次,不同差异的孩子都会享受到预习的快乐,预习的兴趣也就有了,习惯也就养成了。
我想,开始学生只是由简单的“仿照”,势必存在一些偏颇、谬误,这时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点拨,而任由学生机械模仿,自主能力就难以形成了。如果要实现预习第一个层面到第二个层面的转变,那么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特别重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不用老师要求,学生就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直到自己该怎么去预习,在预习中自己该做些什么,再经教师指导,把“体会”与“把握”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总之,只要在数学教学中坚持不懈地注重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便会养成一种独立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具备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学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学之树的萌芽。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形成模式。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给学生提供必要的预习时间。
在学生预习习惯还未养成前,在下午自习课或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时间是个明智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引领,还有利于教师对后进生的辅导,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了解,以便在备课时充分的“备学生”,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
(一)阅读课题,揣摩课文内容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如在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很多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问题:课文里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文本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我就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了海峡两岸人民友好往来的事情和一些感人的事情,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学生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这次读课文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精妙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后,我在课堂上检查这一环节预习情况,发现很多学生都能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周恩来到沈阳读书,来接站的大伯说中华不振,他感到疑惑不解,周恩来到外国租界玩,看到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周恩来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然学生的表述很多,但大多数都能把握要点。悟出作者的思路。
(五)细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六)完成练习,检测预习效果
学生在完成前几步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因为课后练习“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本意。”通过课后练习的阅读,学生能探知本文的主旨,通过完成练习情况学生能自我检测预习效果,初步知晓本文的重点,这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还应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检查的方式有: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内提问,或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检查,检查后我都要对该预习情况进行评讲,以推动下一次预习。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指日可待。
三、及时检查预习情况
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及时检查可以督促学生预习,检查的方式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课内提问检查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检查,检查后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评讲,比如,通过你的预习老师知道你预习的非常认真,还有,你预习的真好,今天课堂表现的太棒了。以推动下一次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就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指日可待。
第四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式呢?唯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的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自学”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提高学生预习这一环节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树立预习意识,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想要学生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重视预习,树立学生的预习意识。让学生知道预习绝不是可有可无,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我在班上经常强调: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好处多多。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题的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从而更有效地学好数学;也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树立了学生的预习意识,明白了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还应在行动上重视预习,落实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规定学生认真完成,这样学生就必须完成。另外,为引起学生重视,也不想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开始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只有一样预习作业,这样就使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作用很大,必须很好地完成。而第二天来的预习检查中,对预习好的同学大力表扬,更是激发了学生预习的兴趣。
二、指导预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1.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开始预习宜安排在课内,安排几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教师提出要求,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地引导。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的阶梯,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如何去做好课前预习,从而掌握一些方法。
2.开设专门的预习指导课,通过课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预习方法指导。并结合具体的课例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预习要求。
3.常规和重点相结合。当预习成为常态的学习环节后,必须进一步做好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引导。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开始由教师进行耐心地指导。
三、注重督查激励、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如果不去实施,那也是徒劳。所以督查激励这一步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督查激励。具体做法是:刚开始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的好的同学大加赞扬,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或批评。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学会预习,预习习惯基本养成。此时,可在课前要求组长检查,上课时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并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课堂上让他们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
总之,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前预习”;其次要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的、有思想价值的、能引起学生预习兴趣的思考预习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要制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相应的检查、落实这些思考预习题的方法;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真正把数学学懂、学活。
第五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范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学预习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
学之树的萌芽。
课文学习前,学生已经把生字生词、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等等,预习得清清楚楚;上课时老师就不用很费劲地去讲那些学生已经明白和掌握的内容,只和学生讨论一些他们理解不深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就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来做一些拓展方面的工作。比如,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名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为学生将来热爱文学艺术和从事文学创作埋下饱满的种子。这样的课堂教师看着没有费很大的劲儿,非常轻松;但这是一种内紧外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最有效的充实。教师动了,学生动了,课讲活了,知识也就动起来,成了行动自如的源头活水。今日的源头活水明天就会成为浩潮的江河,一旦在江河上乘风破浪划浆行船,知识也就顺利转化成了能力。
具体说,预习的好处有四点。
1、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新课时所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或遗忘了,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
2、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时间有限,学生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
3、预习可以记笔记。经过预习以后,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板书内容能迅速做出判断:哪些出自课本,哪些内容是老师补充的。从而在听课和记笔记时,就能知道重点,决定取舍,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文,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教师布置预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低年级学生刚接触预习时,可在课堂上引导进行。布置他们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体会难懂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等学生有了初步的预习习惯以后,预习就可以放在课外了。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种预习,从学生学习了查字典以后就可以开始,到中年级进一步提高预习要求;但也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预习,不宜把预习的要求提得过高。到了高年级,随着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不断加强,预习要求还应该有所提高。除了查字典、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外,应当把重点放在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思路,领会内在的思想感情上。学生要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按时交给老师,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预习水平的高低,跟教师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影响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力争作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