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时间:2019-05-14 09:3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先滩镇明德小学

程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个人认为: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并将其形成习惯,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终生受益。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让枯燥的阅读变成有趣的阅读,让学生真心的热爱阅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篇章,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并进行引导,选取有趣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某一方面,例如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主人公遭遇、相关文化知识以及作品反响等加以详细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带着思考和趣味去读。渐渐地,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能力提高了,好奇心满足了,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如:利用廊柱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利用展窗开设读书交流园地,让孩子们一走进校门,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所包围。各班的图书角不仅要装满孩子们喜欢的好书,还要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如“豆丁书架”、“圆园书吧”等,孩子们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冲动。

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力保证,围绕这一点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其次,要教会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认真做好摘录,及时写出随感。许多学生阅读时只动口眼不动手脑,以致收效甚微。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圈点勾画,摘录批注、仿写改写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再次,要教会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在阅读时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进行讨论探究、感悟发现,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获得乐趣,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美”。

四、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不强求学生要写多少字,只要写就好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从小就做一名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时代少年。

第二篇:初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初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

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那么,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校,特别是班主任不可忽视的责任,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观点。

一、良好开端是关键

孔子曰:“少年居性,习惯为之常。”是说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越早培养越好。尤其中学的班主任,应该从小学生升初中的第一天即开始,要从小事抓起,从头抓起,严格学生的一言一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适时地对学生提出言行习惯的要求。例如:刚升入中学,回答老师的问题要起立,自我介绍时要态度大方,说话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坐姿要端正,服装穿戴要整洁等。同时还要很巧妙及时地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无时不感到你

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

二、正视学生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班主任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对于刚刚踏入初中门槛的新生来说,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像一张白纸,更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这样,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言传身教作用大于苦后婆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终生的,是永恒的。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揭示了班主任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

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班主任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要多注意个人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用细节影响和教育学生。如果老师总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或是整日油头粉面,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前者懒散,后者轻佻,都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和威严,又怎能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爱,学生就懂得爱,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严谨,学生就学会了严谨,因此老师要在平时的教育中用自己的行动种下善的因,去收获美的果。

四、注意疏导, 防微杜渐

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教师就像一个指挥员,在控制着事物的发展,而学生就像一个操作员,在掌握着发展的进程。作为一个指挥员既要能运筹帷幄,又要明察秋毫,洞察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障碍,及时加以疏导。所以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世界的本领,而不是站在这个世界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对面牢骚,叹息,愤慨,既而弃之不管,这样就可能使学生逐渐地沾染上不良习惯。我认为老师疏导的责任是很大的。学生的思想航船既可误向河滩搁浅,也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能轻易地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要引导学生去这样做,去那样做,趋利避害,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学不到几天,据学生反映两个同座位同学闹矛盾,相互争吵,甚至扬言

永远也不要理睬对方,不愿意做同桌。我及时找他谈话,得知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块面包引发的矛盾。一个在吃面包,另一个开玩笑,假装要抢来给后面的女生吃。我开导他们说:“你们都是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由于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处理不好,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这种仇恨的心理影响了你的学习。其实,同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能谈清楚的呢?你让一点,他让一点,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一个人在学识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也应不断增长,心胸也就不断开阔,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来他们当着全班的面和好了,并且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五、要制定好班级管理细则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机抓准了、抓好了,对于一个人产生一生都受益不尽的良好影响。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找好突破口,要以适当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俗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便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制定出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班级管理细则》。例如,进入楼道、教室不大声说话,晚自习之前必须上交当天的作业,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等等,为让学生接受并记住《细则》,我把它张贴在墙上,每天有值日班长督察且负责记载等,每周形成班级细则反馈表,在下周的班会课上进行及时总结。就这样,我在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了细节化,学生也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管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总而言之,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在教师不断

地督促引导,学生在长期不断的努力。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用长远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培养班集体,让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健康成长,进而走向成功。

第三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会课,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下课好好休息、讲礼貌的好习惯。

2.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绘画等。每天一大早,我总是比学生早到校,指挥孩子们清扫卫生,放学了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养成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通过黑板报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发展个性。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第四篇: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成自然。凡是形成习惯的事情,做起来不勉强,不费力,不但不感到有压力,而且认为是一种享受。习惯读书、看报的人,从书中可以吸收到营养,读书、读报有无限欢乐;习惯酗酒的人,看到酒,闻到就香非喝不可,直到酩酊大醉;习惯吸烟的人,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若没有烟抽,浑身都不自在。

习惯有好坏之分,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恶劣的习惯,不利一生。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责任所在,就是培养孩子建立优良的习惯,使之伴随他们一生。

下面介绍几种良好的习惯及建立的方法:

一、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很多伟大的人物、学问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们也从记日记中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记日记不仅能帮助人练字、练笔、练记忆力,更重要的还能帮助人提高观察问题的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

记日记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重要的是如何把记日记的习惯培养起来。

1.教给他们写日记。记日记的人,开头总碰到一个如何记的问题。日记,日记,一日发生的事情都要记。这是记日记的一种方法。鲁迅先生的日记中,某日收到谁的来信,发出谁的信,某日谁来访都有详细记载,这为后来的人们对鲁迅进行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还有一种记日记的方法,记一天感受最深的事情,有形象的描写,内心的波澜,道德的评价,它也可视为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评论。无疑,这样的日记对提高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不论记哪一种日记,都需要我们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

2.让他们坚持下去。

孩子写日记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写下去。一般人写日记的规律是热两天冷两天,糊里糊涂过半年。老师提醒一下,便记两天,写后又冷下来了,把写日记的事抛之脑后。坚持写日记,也是意志的锻炼。我们的责任是使他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二、养成他们寻找方法的习惯。

有人写过这样四句话:

成果确可贵,方法价更高。

二者择其一,方法最重要。

获得成功会使人高兴,人们期望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一项一项事情的成功。一项事情成功,固然是可贵的,但最可贵的是使我们掌握了获得成功的方法,便容易事事成功了。

任何事情成功都离不开具体的方法,做为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多研究一些成功的方法。

学习有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方法之中,不同的门类学科,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重理解,有的重记忆。研究方法,掌握方法事半功倍,不研究方法,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甚至会碰壁。怎样培养学生养成寻找方法的习惯呢?

1.平时要他们注意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报刊杂志上经常介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间必然有工作方法,成功的工作方法需要学习,失败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的借鉴。这都是培养他们注意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2.总结适合自己的思想方法。不论是工作方法还是思想方法都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这即是思想方法的特殊性。我们要教会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方法。

三、养成听取不同意见的习惯。

有人听不得批评,只要听到人家的不同意见,便火冒三丈。这样的人,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者,似乎他比任何人都高明。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并不聪明。有的人当面不提意见,背后意见却是一大堆。这样的人,也知道别人对他有意见,以“我不怕”为盾牌,绝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的人,故步自封,把自己和群众隔离开,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呢?

1.听和接受是不一样的。培养孩子听取别人意见而不是让他无条件接受所有意见,听了不同意见要进行分析,对的接受,不对的便不接受。作为教师可以开展各种问题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能培养孩子听的习惯,对人家的异议不但肯听,还要耐心听。不管对人家的意见同意或是不同意,接受或是不接受都要耐心地听。

2.帮助他们总结自己听取反面意见的好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提不同意见的人出自不同的目的。尽管动机不一样,即便是某人提意见的动机不那么端正,听取他人意见对自己也是带来益处的时候居多。作为教师要多帮助孩子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四、培养他们养成严律己、宽待人的习惯。

一个人同他人能否搞好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严律己、宽待人,还是宽待己、严待人。

严律己的人,在同他人来往中,总不想占便宜,而是想吃点亏。有了缺点,严格自责;有了利益,退避三舍;有了困难,挺身而出;有了责任,敢于承担。严待人的人,恰恰相反,只看到人家的毛病,看不到自家的毛病,有了利益,想占头一份,总之,把坏事推给人家,好事揽给自己。当然,谁也不愿意同这样的人交往。

严律己、宽待人的人在交往中首先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是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应持的态度,这样的人,在交往中主动愿意吃点亏,但由于谁都愿意同他交朋友,他们处处有亲人,在困难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是富有者。

怎样培养学生严律己、宽待人的习惯呢?

1.随时进行着方面的教育,只要他们这样做了,就表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严律己、宽待人是应该的,久而久之,习惯便成自然了。

2.于个别学生对症下药。有的学生在道理上明白应该严律己、宽待人,在行动中又常常做不到。教师应根据情况适时举例,引导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使其站到对方的位置上,也便能体谅对方了。

良好的习惯还有很多,如: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听广播、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等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生活中予以培养,或是以身作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终身受益。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叶圣陶先生有关理论看良好习惯的养成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方周明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

一、习惯的形成人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习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1、习惯是注意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处理知识,引起事物的发生,把秩序带入到我们内在的生活和外显的行为中,这些都占用了注意力。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对于阅读、谈话和驾驶汽车也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能完成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作。人们在特定时间内注意(即有意识的经验)投往何处,依赖于三方面组织要素的相互作用:本能、习惯和价值。

本能是千百年来有选择的结果。它使我们注意那些有关求生存的事物的知识,而且它们把我们和注意力限制在增强选择的适应性的艰苦工作上。当我们饥饿时,我们的精神力量就会被寻求食物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被异性所吸引,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吸引,人类早就不存在了。本能的注意模式帮助我们注意和避开危险的事物,并把兴趣放在那些过去有助于我们的身体与基因生存的事物上。人们在生活中也获得了习惯,学会了忽略了某些事而注意另一些事。这依赖于以往遇到它们时是带

来痛苦还是快乐。例如,有些人形成了一种从来不独处的习惯,是因为他们发现孤寂是无法忍受的;另一些人自己安排时间去从事体育运动,学习科学,因为当他们以习惯了的某方面去组织注意时,他们感到最惬意。当然如果单纯地从生物学的领域分析,本能和习惯是从盲目的方面去形成注意,正如它本身那样,是靠着依据过去的经验去疏通和重新调整精神力量。人则有重大的不同,人的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价值则在另一方面按照未来的期望去塑造注意的模型。人类表现出期望去做事情的能力,不仅是因为他们当即就能从这种行为中受益(正如习惯所表现的),还因为他们想达到某种未来价值的状态。因而,“面壁十年图破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本能、习惯、价值都介入到形成注意模式中。有时候,本能、习惯首当其冲;另外时候,价值更能生效。指导注意力分配的意识,必须在两种相对抗的原则之间进行调节:我是应该按照本能与习惯所提出的那样听音乐呢,还是应该按照价值所要求的那样去准备考试。这就为我们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机会。

2、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对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这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而应该能动地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行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时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4、习惯是动力定型。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分成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就是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形成了习惯。就是第二个层次了,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了。第二个层次也是经过反反复复,多次重复以后,一旦这种行为习惯被破坏以后,就内部调整了。但是要有意志努力。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自动化以后,也不需要

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3、有两种坏习惯不能养成。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何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功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那什么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予以了说明。他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 叶圣陶先生认为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

正如柏拉图在两千年前所观察到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训练年轻一代寻找“正确目标指导下的欢乐与痛苦”。现代

著名遗传学家也获得同一结论,相信对人类来说,进化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在从事于必须去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良好习惯,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考察二战以后日本的三次教改,每每把养成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第五篇: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大家好,坐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觉得很荣幸。我们团队的学生是学校学生中最小的,因此在这里,代表我们团队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习惯上的一些粗劣认知。

在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块。

1、常规习惯。

包括课前准备学具、站姿、坐姿、走路、文明礼貌等。

2、学习习惯:

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

① 听要专心、仔细。

听前先猜想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

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 事;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听时要一边听一边想;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如果听到自己不懂的就要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听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不随便给予否定,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先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要以“我以为„„”“我给他补充一下„„”等方式参与交流。

⑵、说要清楚,完整。

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

发言时要把话说完整,可以利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式,如一年级的六种基本句 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

敢说、会说、多说。

“我只有说,才能想”。这是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写到的戴维先生的一句话。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在陈述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也就是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探索的过程。

在这样的空间,他会积极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会充满好奇和期待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会自然的得到发展;能够不自觉地形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

A延迟点拨,使学生有话想说

当学生遇到问题、困难时,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地延迟判断或给明方法。学生

思考的方向明了,思维的深度自然会出来,问题也就自然能够解决了。

B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说

以亲切的谈话式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特别要多为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C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说

(一)表达与互动

1、表达

教学中,引导学生发言的方式。由站起来直接发言,慢慢的过渡为让学生学会站起来先环视四周,看看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在听自己说,如果所有学生都在专注的听,这时方可发言。如果有个别学生没有专注的听,这时老师要教会孩子自己组织课堂,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如可采取这样的方式:xxx请你坐好听我说;请你看着听我说,然后再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将对谁说由老师转向学生,变为:同学们我是这样想的。最后有礼貌的说一句谢谢大家听我说。表达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听者的交流,学生讲完自己的见解,还要与其他同学互动。

2、互动

第一种情况:代表小组发言。表达的见解是和伙伴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汇报完,要首先请小伙伴补充,再请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言。

第二种情况:发表个人见解。交流完还要主动征询意见。如:同学们你们同意吗或有补充吗。

第三种情况:补充发言。要接着刚才的话题讲,不重复前面同学的意思,不说废话。如:同学们我有补充。

第四种情况:质疑问难。提出问题,邀请大家解决:“谁能帮帮我?我还不太懂,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第五种情况: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或谁能为我评一评。

第六种情况:总结发言。归纳总结讨论的成果—大家的共识,对交流话题的理解。如:我或我们的看法是、可以概括为„„

(二)评价与沟通

学生精彩的发言,独特的见解、情真意切的朗读等等需要及时地肯定,掌声 最直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最大。还可以赞许的点头;竖起的大拇指,不由自

主地皱眉;轻轻的摇头,我有不同想法等。这时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表扬赞许要直截了当的告诉大家哪好。使大家知道向他学什么?

⑶、读要正确,入情。

读书时手端书本,书本稍向前倾斜。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把问题弄懂。

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读的入情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如何停顿,怎样处理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及速度的快慢等),从老师示范,学生跟读开始,使学生读得入情、读得入境,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

勤动笔。一边读书一边圈、画。标一标句子和自然段,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⑷、写要规范,工整。

① 写字的姿势做到三个一。头正、身直、肩平、足稳。

②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 基本笔画。

⑸、及时完成作业、自查自改。

独立、按时完成课堂、课外作业,不拖欠、不减写作业,字迹工整。完成作业后要进行检查,老师批改后要自觉订正。

⑹、预习、复习的习惯。

预习。

教给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一年级的语文课已经由学习汉语拼音进入到生字词、课文的学习。这个阶段,在学新课文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预习,具体要求如(按顺序完成):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5遍;(大声、准确、流畅地朗读)

2、正确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3、用“圆圈”和“横线”分别画出一、二类生字,再认真读三遍;

4、借助课后笔顺表,用手正确书空出每个生字的笔顺;

5、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简单说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怎么写才好看。

复习

对学过的生字、笔画、偏旁等进行默写。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永兴小学政教处2015秋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我们返回到美丽的校园,在新学期,我们要有新的起点、新的......

    培养良好习惯

    文章导读:高考状元的学习好习惯,生活好习惯,都值得借鉴,尖子生 的学习方法很重要,父母要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尖子生。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

    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

    培养良好习惯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金色十月,天朗气清,秋风飒爽,再次唱起雄壮的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的心头不油升起一种期待,那就是在这绚丽的季节里,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再书写一段......

    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励家中学 八年二班 王思航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

    培养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七三值周组 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美丽的校园中,我们与文明同行。经......

    音乐学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计划

    音乐学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计划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可能学会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可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