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大决策要重视投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重大决策要重视投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重大项目的投资将更加重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我们在多年从事项目投资咨询过程中体会到,要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决策,就必须建立一个以投资方案评价为核心的项目投资决策机制,以改变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重形式而轻应用的局面。
(一)项目投资决策体系要完善
首先要规范和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在项目投资决策中要注重专业论证和项目评估,注重风险控制,将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投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项目投资的成功率才会提高。
(二)决策效率要提高
由于项目投资决策流程对决策各阶段的重点都有严格的规定,投资方案上报后,职能部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在流程的各个关键环节都应设置风险控制措施,坚持责权利一致原则,落实问责制,从而有利于控制决策风险,实现投入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要重视对投资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项目投资方案不是简单的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重要的是结合当前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政策变化的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的设计,把融资创新与项目投融资、资金偿还等很好地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要落到实处。这需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和金融服务背景的咨询公司来完成,对于一般的工程咨询公司已是难以胜任。
第二篇:重大决策后评价制度
重大决策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体系,是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统一的有力保证。现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经镇领导集体研究决定需要进行实施情况后评价的重大行政决策,适用本制度。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可采取下列方式:
(一)邀请纪委、重大决策事项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代表组成评估人员,采取座谈或研讨的方式,对我镇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或派专人走访等进行民意调查。
第四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的目的是否符合;
(二)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决策实施在群众中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第五条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完成后要形成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载明决策实施情况评价的相关信息及可能提出的调整建议及理由,报镇综合股审议。
第六条 对决策实施评价报告审议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决策方案设计和论证
关于<上海市污水处理的决策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的背景:随着工业的加速发展,上海市水污染严重,广大市民迫切要求改善水质。如果按照当时上海的发展速度,水体、水源、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黄浦江也将发黑发臭,变成第二条苏州河。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面临的困难:
本案例中针对污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污水问题往往涉及人口与工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的选择、工业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和资金提供的可能性。
首先,要面对什么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几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在当时的条件下显然是不可行的。经过细致的分析,决定必须先改善自来水厂得取水口布局问题。
其次,根据河流功能制定水质目标。第一层,解决自来水水质。第二层,解决市区污水处理问题。
然后,决策方案的形成。在目标确定后,在众多的工程方案和工程措施中选择最符合条件,最可行,最满意的决策方案。
最后,深入研究,反复论证。解决各方提出的问题,论证专家的设计和计算。确保方案最后的可行和实施。
具体分析:
我们认为本案例中公共部门决策方案属于重大紧急迫切的问题。
⑴ 应该先要保证决策方案的完整性(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措施。文章中“根据水质目标,产生了7个工程方案,围绕外高架桥向长江排放又提出了8个子方案”)、多样性(文章中“7个工程方案,围绕外高架桥向长江排放又提出了8个子方案”)、排斥性、多因素性(就公共部门要以公共利益至上原则,要更多考虑民众的利益,文章中“有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几个大型污水处理厂,这需要花很长时间、很多费用才可以办到,而考虑到人民群众渴望早日改善水质,因此他们认为首要问题是要改善饮用水质量。)。因为对于决策方案的正确认识,是方案设计的前提。
⑵ 对于问题和目标的确定。(上海市水污染严重,广大市民迫切要求改善水质。什么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经过分析最后发现首先要改善自来水厂得取水问口的布局问题!同时根据河流功能制定水质目标)
⑶这方案的设计遵循的步骤
一 初步设想:方案的数量+初步轮廓(通过对黄埔江自净能力、长江口底栖生物调查、长江口排放可行性分析、工业废水控制战略、工业设计基础资料、工程分期方案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得出7个工程方案和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提出9项评价指标。综合分析过选定外高桥排出长江的方案,有提出8个子方案,最后选定两条截流管道的战略方案。)
二 具体设计:具体措施和细节(步骤、方法、成本、效率等)。(设计的主体是专家、咨询人员和机关技术人员,案例中从上层得领导到各个单位,国内国外的技术专家,研究所。提出了具体的五个方面。同时运用了一系列的专门技术和相
关理论。这点在案例中从一开始方案的设计到论证都体现的非常的明显。)
⑷ 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1对问题和目标的了解和理解程度2 信息和经验3 知识水平4 思维敏捷5 考虑问题的周全(方案设计者在市政府领导下包括环保局、有关部门组成研究小组与外国专家。对于相关的信息和收集分析,确定了目前的条件下可行的方案,从改变取水口到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质目标到决策方案的选择论证,发扬民主,内外结合,委托研究所进行方案论证。)
⑸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一 条件分析 1 决策者只能选择具备条件的方案或者是创造条件可能性的方案2 不同的条件将使同一方案在实施中付出的代价或产生的效果不同(人口与工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的选择、工业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和资金提供的可能性。建立大型几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吗,但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时间和金钱)。对于方案的出台有提出了9项评价指标!最后先后进行了4次试验和实测,论证是否能满足条件。)
二 成本与效率分析(金钱和时间。水质目标的“高标准、一刀切”。公共部门在考虑成本效率的方向是维护社会的利益大于经济的利益,从长远的角度综合的分析)
⑹对决策方案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注意论证方法的科学性(委托南京水利科学院河港研究所进行论证,他们利用该院的长江口物理模型进行模拟排放试验,并用数学模型进行流场计算;还委托武汉长江水利水电研究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喷口模拟试验„)和论证是否反复进行(文章中“围绕外高架桥长江水域,先后进行了4次试验和实测”)。
总结:
上海市污水处理的决策研究过程,从问题和目标的确立到决策方案的形成,到反复的研究论证中,充分的体现了从决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的科学性,发挥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发扬民主,内外结合,运用可行性的技术手段,科学院研究所,对方案的形成和论证。
对于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反复试验是确保方案的可行,因为这关系到重大的民生问题,如果失败,损失巨大。
在方案即将实行的最后反复论证阶段,是最关键的时机。进行4次的试验是对方案最终的考验。
解释和排除各方提出的问题,消除心理的顾忌。(最终需要人的执行)
最终证明了,不管从方案可行性条件、成本和效率分析,选择次方案是最有利的。
案例课外补充:
1986年1月,上海市科委组织战略方案的评委会,评委会意见为:长江口河床稳定性问题、潮汐回荡的规律问题、工程管理截流问题、都直接影响计划方案所制定的目标能否实现,对现有排放系统应作综合考虑,对其他外排口方案,应急充分的论证比较,以供政府部门决策。
上海市城市规划院提出:外高桥虽然有离市区近、江边水流急等优点,但是处河床不甚稳定,历年来冲淤变化甚大,尤其是流沙河已越过吴淞口,外高桥设置污
水排放口后,将使3个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无法利用。又由于污水只经过简单处理,大量污水连同污泥直接排放在上海大门口,非但污染了这一带水域,还会倒灌入黄浦江,因此需要完善一级污水处理厂,需要土地4000亩。外高桥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好,但岸线及用地都紧张。从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污水排放口,不宜设在外高桥,宜向南转移或设在白龙岗。
1986年2月,市政府专题会议要求航道局、水利局、港务局、规划局、华东师大和水利规划建设设计院等单位充分考虑环境影响、投资效率、施工难易程度,提出排放口的推荐方案。最后对各种方案采用评分忧选方法评比外高桥、竹园、小九段及白龙港。竹园获得最高分。最后在市政专题的会议上确定,排放口从外高桥转移至竹园是合适的。
在补充的内容中我们发现,上海市对于污水的处理问题进行了长远的考虑,外高桥虽然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投资效率、工程的难易程度等综合的分析来看,选择竹园作为排放口是最优的方案。这体现了公共部门的决策方案设计到实施,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许多方案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的长久的。
遗憾的是,在本案例中,无法找到行政程序中有听证制度,听证会模拟司法审判,由意见相反的双方互相辩论,其结果通常对最后的处理有拘束力。在听证会制度中能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政府作出的决策有一定得参考价值。同时,我们相信听证会的制度会在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在政府部门的决策中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第四篇: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
瓮安县城市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实施
情况后评价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县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决策后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我局重大决策在施行过程中,负责评价的组织、机构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评价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效果做出的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决策的延续、调整或终结的活动。
第三条 局办公室是决策后评价制度的组织实施机构,决策提出相关科(处)室、单位会同办公室具体负责决策后评价工作。
第四条 决策后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 决策后评价要以有利于检验我局重大行政决策的效果、效益、效率,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决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决定决策的循环形式为目的。
第六条 决策后评价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决策的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目的是否符合;
(二)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三)决策带来的负面因素;
(四)决策实施在实施对象中的接受程度;
(五)决策实施带来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六)主要经验、教训、措施和建议等。第七条 决策后评价的准备:
(一)确定评价对象;
(二)确定合适的评价机构、评价人员;
(三)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经费。
第八条 决策后评价的实施:
(一)运用个体的、群体的访谈方法或采用文件资料审读、抽样问卷等方法采集整理决策信息;
(二)实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决策信息;
(三)运用成本效益统计、抽样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等政策评价方法评价得出结论并加以综合分析,最终取得综合评定结论。
第九条 决策后评价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决策特点和后评价的要求,选择上述一种或多种方法。
第十条 对决策后评价做出总结:
(一)撰写决策的总体评价报告。一是对决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行总体的评价,对决策后果、决策效率、决策效益做出定性与定量的说明;二是对以后决策的制定实施提出建议。
(二)对决策评价活动做出总结。一是对决策评价机构的效率管理机制做出总结;二是对评价人员的选择、评价人员的素质做出评价;三是对评价方案与评价程序进行总结;四是对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行思考。
第十一条 决策后评价形成完整的决策后评价报告,报局办公会研究审定。局办公会对决策后评价报告审定后,形成对决策继续实施、调整或废止的最终决定。
第十二条 本制度由瓮安县城市管理局解释。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为什么要重视教师自我评价
为什么要重视教师自我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注视他人评价,而不重视自我评价。这与我们的管理制度以及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管理制度中没有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管理者只根据社会、学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奖惩,对教师的成长过程并不重视,而对教师的发展结果比较看重。对教师的希望是以各种不同的目标进行定位,而最缺乏的则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策略。
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运用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反思过程,是一种以过程评价为重点的评价。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对一堂来说是结果评价,但对教学整个教学实践的来说则是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的不足,促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满足学生的需求。自我评价受教师的教育观念、分析能力的影响。应试教育指导下的评价首先把对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作为思考的主要内容,而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评价首先想到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新理念的要求,分析能力强的教师,在自我评价时善于纵向思考、横向对比,能通过现象看本质,能从他人复杂的反馈信息中寻到自己最为薄弱的环节,而不是人云我云,毫无主见。
自我评价也与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评价也有密切关系。有的教师看重社会、学校、学生的反馈信息,以外部评价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寻找自己现实与外部期望的差距。有的教师则直接反思自己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师德等素质结构中的具体问题。很显然,能具体结合自己的内在素质的评价是更深刻的评价。这种评价能给自己找到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重视自我评价的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反思,有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的欲求与习惯。他人不可能天天来评价一个教师,其实,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的课堂反馈是一方面,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是另一方面,课堂反馈直接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态度与情感。而作业更要反映出来的则是基础知识是否理解掌握,解题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因此,重视过程的评价更应重视学生课堂的反馈信息。从回忆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始,到反思教师行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则是教师写反思性随笔、教学案例的内容。这些随笔、案例所总结的教育智慧是教学实践的产物,也是开展新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是优化教学最终形成的强有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