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员工多兑钱后的法律分析
银行员工多兑钱后的法律分析
案例
由于银行营业员王某疏忽大意,给顾客多兑换了1200元钱,为要回这部分损失,这名营业员让朋友在网上发帖公布了顾客照片,悬赏500元请知情人帮忙找这名顾客。该营业网点负责人称,银行有明确规定,不能私自泄露顾客任何个人信息。此作法引来网友质疑,有网友指出,自己工作失误,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反将顾客肖像公布“通缉”的行为不妥。
分析
(1)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认定;
对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认定在理论界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契约说;另一种是单独行为说。契约说认为,悬赏广告是对不特定人的要约,因此,必须与完成指定行为人的承诺相结合,其契约才能成立;悬赏广告是悬赏人单方的意思表示,悬赏广告即告成立。司法实践中往往采取契约说,是为了唤起不特定的人与之订立合同的契约。
(2
这也是它不同于合同无效场合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时效期间起算点之处。
(3)银行行为构成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能私自泄露顾客任何个人信息。我们认为,银行未能按照双方的服务合同保护顾客的个人信息,反而故意泄露,是为违约;银行故意泄露顾客的个人信息,使顾客隐私权受到侵害,是为侵权。在此种竞合的情况下,受害人选择不法行为承担何种责任,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并严重影响到对利益的保护和对不法行为人的制裁。由律师港湾网整理提供
第二篇:保兑银行
保兑银行,(confirming bank)通常称为保兑行,是指出口国或第三地的某一银行应开证行的请求,在信用证上加注条款,表明该行与开证行一样,对收益人所提示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单据负有付款、承兑的责任。保兑银行通常是由通知银行担任。
保兑银行是银行业务的专用名词。在商业活动中,银行信用要高于商业(企业)信用。由于商业活动一方对对方的资信不放心,就要求对方提供银行担保。当商业活动一方对对方提供的银行信用仍不放心,就要求对方再提供信誉更加卓著的银行对提供担保的银行的担保,在担保银行不能兑现信用时,由再担保的银行代其兑现保证。为银行提供担保的银行叫保兑行。保兑行主要出现在银行信用证和银行保函业务中。
开证银行委请通知银行对已开出信用证加以保兑,通知银行必须同意承担保兑的责任和义务,两者必须相匹配,才能表示保兑的功能。
通知银行兼保兑银行的责任和义务,通常是在信用证的右下角有通知银行的通知栏,在此栏内通知银行必须作出文字说明,同意保兑的条款,此条款称“开证银行以外的保证条款”(Constitute a definite undertaking of the Confirming Bank in addition to the undertaking of the Issuing Bank)。文如下;
1.本银行(通知银行)受通汇银行(开证银行)的委托,对本信用证加以保兑,并在此保证,凡提交贵公司(受益人)依信用证条款签发的汇票,届时由本银行兑付。
2.根据通汇银行(开证银行)的要求,本银行确认此信用证并藉此向贵公司(受益人)保证,凡出具符合信用证所列条款的汇票,届时付款。
3.对本信用证予以加保并在此保证,凡向本银行提示符合本信用证诸条款的汇票时予以议付或承兑。
4.本银行对本信用证受托加保,凡依本条款签发的所有汇票,我银行保证兑付。
就是第三方银行保证此信用证的可靠性。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加保。比如对方银行很烂,象什么伊拉克xx农村信用社啊(一个手榴弹一炸,就找不到地址了),你就要小心,主动要求xx美国花骑银行”嘿,给我保上,那个什么xx信用社,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钱不是问题“另一种,本身信用证通过第三方开出(我靠,他们连电传设备都没有),此第三方银行自己都对他们发怵。于是就威胁我说:”你一定,肯定要加保撒,你不保基本,肯定没钱收撒!“我靠,威逼加利诱。加了也就100美元撒。买个平安撒!我靠,我估计xx信用社真的被炸飞了,你睬我都馊!等同如今国内的保险业撒!
(一)保兑信用证保兑信用证系指开证银行开出的信用证经另一定银行加以保兑,保证
兑付受益人所开具的汇票,称保兑信用证(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凡在信用证上载文,愿意承担保兑者称保兑银行(Confirming Bank),保兑银行通常是由通知银行担任。
信用证是否需要保兑,这是进出口商经谈判而决定之。若进口商同意对信用证以加保,一般讲银行收取的保兑费由进口商承担。若开证银行委托通知银行予以加保,称“委托保兑”,但亦有特殊情况,保兑银行是由出口商指定的银行对信用证加以保兑,此保兑银行不是经开证银行的指定的银行予以保兑,称“无委托保兑”。这种作法,只是在开证银行为有信誉的条件下,才能作到。
二)采用保兑信用证的贸易条件在贸易实务中若出现下列情况可酌情考虑采用保兑信用证:1.若因进口商不能依出口商所确认的或指定的银行开具信用证;或开证银行与出口商所在地的任何银行无业务往来;或开证银行所在地的政治、经济不稳定;或因契约金额大,超出开证银行一般业务的支付能力等;2.进出口商所处地理位置遥远,进出口商所在地的法律及有关规定有特殊之处,再加上商业习惯和作法不同等原因。若在进出口贸易遇有上述的贸易条件下,进出口商双方都有诚意,对进出口货物予以成交,可采用保兑信用证。对出口商来讲可保证安全收汇,对进口商来讲,可购到急需的进口货物,在这种情况下进出口商都会同意采用保兑信用证。
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为买方向卖方提供了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但不适用于需要为卖方向买方作担保的场合,也不适用于国际经济合作中货物买卖以外的其他各种交易方式。然而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合同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就是以银行信用的形式所提供的保障措施。
银行保函是由银行开立的承担付款责任的一种担保凭证,银行根据保函的规定承担绝对付款责任。银行保函大多属于“见索即付”(无条件保函),是不可撤销的文件。银行保函的当事人有委托人(要求银行开立保证书的一方)、受益人(收到保证书并凭以向 银行索偿的一方)、担保人(保函的开立人)。
国际商会于1992年出版了《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其中规定,索偿时,受益人只需提示书面请求和保函中所规定的单据,担保人付款的唯一依据是单据,而不能是某一事实。担保人与保函所可能依据的合约无关,也不受其约束。
以上规定表明,担保人所承担的责任是第一性的、直接的付款责任。
银行保函(Banker's Letter of Guarantee,简称L/G)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而开立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1.保函依据商务合同开出,但又不依附于商务合同,具有独立法律效力。当受益人在保函项下合理索赔时,担保行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不论委托人是否同意付款,也不管合同履行的实际事实。即保函是独立的承诺并且基本上是单证化的交易业务。
2.银行信用作为保证,易于为合同双方接受。
运输代理人(Forwarding Agent or Ships Agent)运输代理人是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办货物运输业务的机构。它既可以向货主承揽货物,也可以代理货主向承运人办理托运,且可以兼营两方面的代理业务。
根据代理人的性质和地位,代理人可以公开自己的代理身份,但不公开委托人;也可以公开自己的身份、同时公开委托人的身份;还可以不公开委托人而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签订合同。因为代理地位的不同造成运输代理人负有不同的责任,但根据有关法律,承运人责任同时适用于契约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他们都负有赔偿责
[1] 任,应当负有连带责任。
运输代理人有很多种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货运代理人(Forwarding Agent,Freight Forwarder)
货运代理人是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代办货物运输的业务机构。有的代表承运人向货主揽取货物,有的代表货主向承运人办理托运,有的兼营两方面的业务。它们属于运输中间人的性质,在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我国的货运代理人主要有以下企业:
(1)中国外运集团及其在各地的公司;
(2)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及其在各港的货代分公司;
(3)中远集团货运公司及在各地的分公司;
(4)中外合资、合作的代理公司;
(5)外国货运代理公司在中国各地的分支机构;
(6)经外经贸部正式审批的其他种类的货运代理公司:如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各进出口公司,以及航运公司等成立的货代公司。
2.船舶代理人(Ship|s Agent;Owner|s Agent)
船舶代理是指接受船舶经营人或船舶所有人的委托,为他们在港船舶办理各项业务和手续的人。船舶代理人在港为委托人揽货,在装卸货港口办理装卸货物手续、保管货物和向收货人交付货物,为船舶补充燃料、淡水和食品,以及代办船舶修理、船舶检验,集装箱跟踪管理,等等。
海运经纪人(Broker)是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办洽谈业务,促使交易成交的一种行业。在海上运输中,有关货物的订舱和揽载、托运和承运、船舶的租赁和买卖等项业务,虽然常由交易双方直接洽谈,但由海运经纪人作为媒介代办洽谈的作法已成为传统的习惯。我国海运经纪人的角色也属于船舶代理人的业务范围。
我国的船舶代理人主要有以下企业:
(1)中国外轮代理公司及在各港的下属公司;
(2)中国船务代理公司及在各港的下属公司”;
(3)经交通部批准的其他船舶(务)代理公司。
信用担保
个人或企业在向银行借款的时候,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不直接放款给个人,而是
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资质好的个人)为其做信用担保。担保公司会根据银行的要求,让借款人出具相关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之后将审核好的资料交到银行,银行复核后放款,担保公司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国际商事贸易活动中的代理
(一)直接代理的形式
1、独家代理商、2、普通代理商、3、雇用代理商、(二)间接代理的形式
1、经纪(Manager)、经纪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中介服务活动,具体是指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经济组织以收取佣金为目的,通过居间、代理、行纪等服务方式,促成他人交易的经济活动。旧时指“牙商” 牙行”的商人。它是撮合货物销售的中间人。古代时“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 互人” 意思是互通有无的人。
2、行纪、行纪是指经纪机构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进行交 并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商业行为。在英美法系各国的法律中一 向仅有“信托”概念,在绝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中则仅有 “行纪”概念,只有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中,才既存在 “信托”概念又存在“行纪”概念。
第三篇:银行法律风险分析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特点
1、相对于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来说,法律风险不是一线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发生,大都集中在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强制性规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具体的业务处理或管理行为违反法律的相应规定并不都是即时产生法律风险,大都是在交易行为的后续管理阶段或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时候才发生,所以,发生的时候往往已错过弥补问题的最佳时间。
2、法律风险的产生具有或然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如贷款担保手续虽不完善,但借款人按时偿还了本金和利息,则法律隐患就归于消灭,不会成为法律风险;又如劳动关系中,银行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但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应享的权利,但劳动者不进行主张,也就不会产生法律风险。
3、法律风险涉及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开展各种业务、进行各类交易、采购物品、建设基础设施、劳动用工等等都受相应的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
4、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专业性。法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只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学习、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并且熟悉银行业务的人,才能较好地揭示、防范和化解银行法律风险。
(二)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
商业银行过去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还是由内部的操作风险转化而来,但是,近几年随着各商业银行对有限的优质客户竞争的加剧和客户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客户也在开始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风险还在继续释放,这就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法律风险防范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相对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1)法律事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信息不对称,法律审查程序上滞后,造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常常力不从心。(2)被诉案件多,牵涉到较大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3)在银行作为原告的案件中,败诉案件也时有发生。(4)案件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时候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情况。
二、经营中法律风险的防控
(一)完善机制性防控
1、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也是法律风险监控的重要工作之一,银行内部的每一个岗位都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办法,并将之以内部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于防范犯罪和违规行为的产生,在制度上给潜在对象以滴水不漏的感觉,令其没有可乘之机。
2、严格执行授权制度。银行的法律防控体系首先应做到对内部的每一个岗位特别是对领导岗位、敏感岗位及重要业务、管理岗位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授权与控制办法,并将之以内部规定的方式确定下来,逐步改变授权多、控权少,监督机制薄弱、权责制约失衡的局面。其次,应当建立通畅的内部违规报告制度,作为防控类似风险再次出现的依据,并对经常出现风险的岗位、人员考虑道德风险的防控。最后,对于各个部门制定的内部操作规范、业务规程尤其是授权性规范,应当严格遵照执行,以保障岗位监督、岗位制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过程性防控
1、事前防范:法律专职人员应当以事前防范为主要职责。立足银行业务及法律知识,研究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及时提出防控方案;加强对新产品、新业务、新客户的了解、跟踪,开展法律尽职调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全行上下的法律风险意识,接受法律咨询,对业务及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尽到及时告知的义务。
2、事中控制:、法律合规工作人员以控制法律风险为前提推动业务发展,在动态的过程中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包括对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同协议文本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以及整合外部法律资源、发挥外聘律师优势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防控。
3、事后化解:法律专职人员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法律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为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主要包括利用诉讼、仲裁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的利益,或者用和解等方式化解法律冲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披露要求,对相关重大事项进行披露,避免造成信誉及合法性危机。
三、构建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议
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光涉及到人员的配备、机构的设置、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等等方面,更需要银行诸多业务部门的理解和相互协作。
(一)人是保证一切法律风险控制工作正常和高效开展的基础。要有与本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专职法律事务人员,主要业务部门、风险相对集中的部门或者县级支行应当有兼职法律事务人员,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识别法律风险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其精通业务的优势,从业务最开始环节抓好法律风险的防范。
(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法律事务工作相对独立于业务部门,从而顺利进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的重要条件。从目前来看, 我行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部,在二级分行设立专职法律人员,保持了在机构、职责、人员上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法律工作人员参与重大业务决策、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制度要求,加强与行内相关业务部门的联络和沟通。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工作极强的专业性和将银行法律工作仅仅定位在“打官司”上的误区,使商业银行的部分管理者和其他业务部门对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的认知存在片面性,以致对法律风险视而不见,对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漠不关心。这一方面需要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证明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上而下地强化制度要求,对凡应纳入法律风险控制系统管理的事项,要从制度上首先进行保障,以强化管理。
总之,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相对于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来说,前者是可预测、可防范、可控制的,关键是我们要重视它,落实好法律风险的监控工作。(何金钊)
行法律风险及防控(6)
B.法律尽职调查
在银行发展新业务、新产品、新客户时,法律合规部门应集中优势力量全面跟踪参与,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尽职调查,同时提供法律咨询、谈判、协议起草等多方面的法律服务。为此,应建立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勾连机制,明确程序、职责,发挥尽职调查的事前防范作用,保证资产安全与创新发展并进。法律尽职调查应涵盖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投入市场的前期风险观察;新业务的签约、履约和争议处理阶段;新客户的资质说明文件、商业信誉和资金实力;对遭遇或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或变化进行谨慎地评估,作出合理的判断,使法律风险降至最低。上述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必须经首席法律顾问签字确认并提交给业务、管理部门乃至董事会,作为决策的依据。
C.法律合规咨询
首席法律顾问作为董事会的法律顾问,可以对董事会提出的法律合规问题给出咨询意见,并作为董事会的决策依据。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面临法律合规问题时,应当咨询法律合规部门的意见,尤其对于某些重大事项,应当取得法律合规部门的书面咨询意见,这对于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将很有帮助。银行员工在业务操作工程中遇到法律合规问题的,应当通过“法律咨询热线”随时咨询法律合规部门的意见。此外,有必要对于特定岗位的特定事项建立强制性咨询制度,对应当咨询没有咨询的予以戒勉,对因没有咨询导致损失的予以处罚。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即指法律合规工作人员以控制法律风险为前提推动业务发展,在动态的过程中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包括对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合同协议文本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以及整合外部法律资源、发挥外聘律师优势对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防控,A.合同全程管理
在西方大公司中,企业的合同文本未有法律部门的附署不能发出。而在银行,虽然法律合规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合同的审查过程,但这个审查仅停留在签约前的文本审查阶段,而法律风险存在于整个合同磋商、订立、履行的的各个阶段;对于已制定的示范合同文本,业务部门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如客户经理擅自更改合同,可能使银行处于不利地位;有的签署保证合同时,保证合同中援引的主合同的序号、金额、等描述与主合同不一致,可能导致保证合同无效。这些风险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操作风险,但引起争议、涉及诉讼后,则实际上转化为法律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对合同法律风险的全程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及防范
【摘 要】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商业银行违法、不规范行为、外部法律环境和法律事件等,法律风险与市场、信用、操作风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其特性决定建立防范机制必须专业且系统,具体防范体系包括:专业性法律风险防范、内控体系建设、商业银行监管、外部法律环境完善。
【关键词】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防范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面临着信用、市场、法律等多项风险。风险意味着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对其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及预防,以防止不利后果的产生。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对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均有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如在定量分析、内控模型设计、具体风险管理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相比之下,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理论认识则比较散乱,实践中的防范体系构建也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分布范围广,具体原因复杂,系统性认识和防范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置可否的是,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产生后往往带来一定损失甚至引发法律危机,因此了解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特点并进行专门性的防范颇为重要。
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再认识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是较宽泛的一个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目前并不一致,人们往往将违法、被诉等情形视为其主要内容,认识比较单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的设立、经营运作以及退出市场等各个环节,并时常与信用、操作等风险交织,因此较难进行精确概括。部分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将法律风险与其他种类的银行风险截然分开,非要给出一个关于法律风险的标准定义”。[1]目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只是对法律风险作一个尝试性的规定:“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实践中各国监管当局对商业法律风险的理解也存在差别,如英国金融服务局(FSA)侧重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法律风险,美国监管当局则侧重于从交易层面上来认识法律风险,我国银行监管管理委员会将法律风险归类于操作风险之中。①当然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法律制度等会影响对问题的认识,但法律风险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基本明确和稳定的,如法律风险产生于法律实现的过程中,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有可能遭受法律制度的否定评价并产生不利后果等。因此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认识主要立足于两个基本面,一是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的合法合规以及规范性问题,二是外部法律制度、法律运作等问题。在此笔者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上所列举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上,以进一步增进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认识。
(一)行为违法
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等功能,商业银行必须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开展各项活动,否则会遭受否定性评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其自身行为的违法性。②
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范围较为宽泛,在其成立、运营和退出过程中,商业银行(包括其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有可能违反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立法,进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违法风险产生于违法行为之中,商业银行违法行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要素构成:
一是具体行为主体。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商业银行本身,但产生这一后果的具体行为主体却并不单一。现代商业银行往往组织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在对外开展业务、对内管理的活动中,代表商业银行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其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受委托人等。二是主体实施的行为。具体行为包括对外宣传、合同签订、业务经营、人事管理、内部规范制定、对外协助行为等。三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行为活动违反了民事、行政或刑事具体立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不规范行为
依法行为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但实践中其诸多行为并不明显的体现为违反具体的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同样会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笔者将此类行为统称为不规范行为。商业银行在对内管理或对外签定业务合同时,因人员、机制等问题使合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配置失衡,一旦发生纠纷对商业银行不利,该类不规范行为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风险。
法律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是产生法律风险的另一原因。法律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人们据此可预测自身行为的法律后果。但对已制定的法律规范,其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并不绝对,法律规范并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精确和完整。法律规则的不确定性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语言的不确定性。如正义、公平等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法律用语有时并不精确。商业银行因经营的特殊性,其开展的行为多样、涉及面广,且经常选择市场性投机行为以提高经营效益,对此法律并不都有精确的规定,这些不规范行为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外部法律环境和法律事件
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包括立法、司法、法律意识及法律传统等,也许外部条件并不直接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实际法律风险,但其完善与否与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紧密相关。有法可依是商业银行运作的前提,当前我国立法总体上适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银行业发展要求,但在立法形式、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商业银行经营联系紧密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银行监管、银行业务以及民商事基本法律,在立法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存在法律法规缺失现象,无法可依情况时有发生。如商业银行新业务开展缺少法律依据,存款保险制度、市场退出细则不明确等等。二是存在立法层次低,立法不系统问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这三个立法层次中,商业银行立法更多的采取规章制度形式,“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其体现为„部门规章为主、法律规则为辅‟之格局”,[2]权威性和稳定性不足。规章制度在内容论证、系统协调等方面并不完善,商业银行运作因此会遭受一定的法律风险。三是银行业监管规章制度的制定方面,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信息沟通和职责分工需进一步明确。四是与国际金融立法的衔接面临着诸多问题。《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国际会计准则39号》的实施,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以及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修订等,要求我国必须制定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监管规则
在银行业司法环境方面,主要存在行政干预、司法腐败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法院立案难、执行难,审结案件周期延长、审判不公、案件执结率低以及回收率低等问题。另外部法律事件、社会法律意识、法律传统等也时刻影响着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产生。
(四)与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关系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有其特殊的诱发原因和表现形式,与商业银行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相比存在明显区别。然而商业银行各风险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联系紧密并有可能互相转换。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法律风险往往相伴产生,如商业银行的违规放贷表现为一定的违法风险,而违规放贷又很可能造成银行的不能按时收回借款,体现为信用风险。当银行起诉借款人时又必然面临新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也同样存在这样紧密联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法律风险定义在操作风险中,有学者也认为法律风险是操作风险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确实存在共性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商业银行内部技术流程不规范,可能存在操作风险,但未必引发法律风险。而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的变化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利后果,但其并不一定体现为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存在分布广、原因复杂、专业强等特点,全面认识其特性才能更好的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专业性、隐蔽性决定了在防范风险时法律专业知识的不可或缺,而法律风险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复杂性又要求防范机制的全面和系统。纵观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法律事务工作状况可以看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具有的特点包括:具有健全的法律顾问工作机构;商业银行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法律顾问全面参与业务;具有健康完备法制工作环境等等。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主要从专业部门建设、内控体系完善、外部监管以及法律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一)专业性法律风险防范
国际上著名的大型商业银行,如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及花旗集团等,都有一支很强的法律专业队伍。[3]法律部门在商业银行公司架构中居于重要地位。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也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法律事务部门或岗位,③目前各商业银行一般在总行和分行设立法律事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出具法律咨询意见、参与法律文件起草和谈判签约以及管理法律诉讼等。虽然这些职责都与法律风险管理有关,但并未全面覆盖法律风险管理程序的各个方面,法律事务部门开展工作还缺乏应有的保障,系统化、整体化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缺乏,风险评估和防范手段很是单一。
1.法律专业人员和组织建设。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法律风险防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法律事务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对金融知识和具体业务流程及管理的了解。法律与金融、经济、管理知识的结合是法律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加强对法律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同时为其掌握新业务、新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了解途径。对法律专业部门应保障其运行的独立性,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业务开展提供客观的评价和合适的法律建议。
2.职责范围的明晰和拓展。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法律事务部门定位于发挥对主体业务的辅助保障功能,其具体职责主要包括:对诉讼事务的管理;行内规章制度建设;内部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和风险化解;业务决策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把关;法律问题咨询和提示;法制宣传和教育等内容。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法律事务工作仅注重对个别法律问题和具体法律风险的分析,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关注。因此,应拓展思维方式,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加强系统性的识别、评估、计量、防范商业银行法律风险。
对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是项复杂而动态的工程,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主要法律风险点、发生概率、损失程度、相关度等问题,同时还要追问商业银行能够接受怎样的法律风险波动,能够容忍多大的法律损失,接受怎样的让步等与业务发展有关的问题。因此,仅仅针对个别具体的法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十分片面单一,应着眼于商业银行整体的市场运作、内部管理进行法律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并对商业银行法律法律风险进行分级,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例如尝试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法律风险管理,识别、评估信贷过程中主要法律风险点,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明确法律工作人员的介入时机和程序、运用定性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具体化解法律风险的手段等。
对创新的金融业务法律风险防范也是法律事务工作重点。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升级换代必然产生风险,商业银行要避免片面强调业务创新中技术的成熟性、稳定性而忽视防范法律风险,需要及时全面的进行法律上的可行性论证。
3.创新和发展法律风险评估和防范手段。法律风险管理人员应掌握识别、评估、监测以及控制缓释法律风险的方法和技术,而这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法律工作者普遍欠缺的技能。[4]目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已形成一整套机制和体系,数据模型等定量分析工具等得到广泛运用。法律风险识别和防范也应逐步尝试新的分析手段和体系。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识别过程主要运用法律风险列表、法律风险分布图、风险事故树法等;法律风险分析方法则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准德尔法、风险价值法、风险收益法等;法律风险关联分析方法包括场景分析法、共性归纳法。因商业银行法律风险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定性分析方法在法律风险评估中具有较其他风险评估活动有更广阔的空间。[5]然而定量分析具有直观、科学等特点,因此有效结合二者的优势进行识别和评估颇为重要。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防范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或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补偿。在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如发现法律风险水平较高或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法律风险,应主动放弃该业务或行为以规避法律风险。例如商业银行对违法行为的防范就是规避法律风险的典型代表。风险转移或降低的手段包括完善合同条款、及时解决法律纠纷等方式。例如商业银行众多不规范行为可能导致自身义务的加重,必须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对权利义务的均衡配置。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分散的措施包括办理商业和社会保险等,而风险补偿主要是对无法避免或分散的风险事前进行一定的价格补偿。
(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
法律风险渗透于银行经营管理各领域和各环节,因此,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不能单独由法律事务部门完成,商业银行各机构各部门均负有相应的职责。要将商业银行整体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岗责划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设计,内部控制工具以及内控考评体系等内容。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7月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对商业银行建立内控体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内控体系涉及商业银行运营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对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数尚处于转型期,产权不清,内控机制不健全,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已势在必行。首先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各项权力得以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制衡与问责机制,改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仍存在的所有权单一及虚置、组织结构行政性、激励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所引发的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达到分权制衡和对经营者多层控制约束的目的。其次是明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职责体系,具体规定管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研究整合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利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工具对流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防范。要建立好内部控制考评体系(包括道德建设和管理层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信贷内控评价、房贷管理内控评价、个人银行业务内控评价等)。[6]最后是搞好内控配套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内控文化、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等。
(三)完善银行监管
完善银行监管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之一。因商业银行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等特性,加强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有利于限制消极因素,防范金融风险。商业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几个方面,广义上的商业银行监管还包括市场约束等内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公布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中,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加强外部监管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提高经营效益,增强金融安全和稳定。
当前我国在银行监管方面主要存在监管立法相对落后,监管方式单一,国内外协调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的银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健全银行监管协调机制,明晰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工合作职责;加强有效银行监管的经济学、法学研究,利用成本效益、公平正义等理念分析政府监管的重点和边界;明确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商业银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助法律机制,抑制商业银行被迫退出市场情形的发生;严格商业银行监管执法;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水平,保证重要信息的公开透明,利用市场机制约束商业银行各项行为;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监管经验。
(四)金融法治环境的改善
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建立法制的,传统体制所遗下来的计划权力运作痕迹,再加上历史上人治传统影响,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存在较多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执法建设,如出台新物权法、破产法,修改公司法等,商业银行外部法律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需重点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有效转变基本理念,平等保护市场主体,限制行政权的随意干预;二是加快诚信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信息披露等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强化中介机构及人员的责任追究及惩罚制度;三是完善金融立法,明晰商业银行产权机制,规范商业银行市场运营,注重与国际规则的衔接,可考虑的立法包括宏观调控法、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等;四是加大执行执法力度和对失信、违法行为的打击,强化司法公正,解决执行难问题;五是有效打击金融犯罪活动,防范金融诈骗,遏止逃废债风气蔓延。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面临分析
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的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一)法律风险的特性。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的风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商业银行面临的其他风险来说,法律风险不是一线风险,其发生具有隐蔽性。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即可为模式、勿为模式和应为模式。商业银行法律风险的发生,大都集中在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方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具体的业务处理或管理行为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都是即时产生法律风险,大都是在交易行为的后续管理阶段或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时候才发生,所以,发生的时候往往已错过弥补问题的最佳时间。二是法律风险的产生具有或然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违反了勿为模式的禁止性规定和应为模式的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隐患,但并非所有的法律隐患都会转化成法律风险。如贷款担保手续虽不完善,但借款人按时偿还了本金和利息,则法律隐患就归于消灭,不会成为法律风险;又如劳动关系中,商业银行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但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但劳动者不进行主张,也就不会产生法律风险。三是法律风险涉及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开展各种业务、进行各类交易、采购物品、建设基础设施、劳动用工等都要受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这一点是由商业银行作为民事活动的主体和法律的特性所决定的。四是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专业性。法律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只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学习、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并且熟悉商业银行业务的人,才能较好地揭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
(二)法律风险的类型。在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当中,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资产类、负债类和中间业务类法律纠纷。二是商业银行因自身经营的需要,为保障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进行的民事活动所产生的法律风险,如采购、基建等法律纠纷。三是商业银行作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
(三)法律风险的形势。商业银行过去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还是由内部的操作风险转化而来,但是,近几年随着各商业银行对有限的优质客户竞争的加剧和客户自身法律意识的提高,客户也在开始着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过去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风险还在继续释放,这就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法律风险防范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相对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事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反馈平台不对称,法律审查程序上滞后,造成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常常力不从心。二是被诉案件多,损失巨大。三是在商业银行作为原告的案件中,败诉案件也时有发生。四是案件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时候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 的情况。
第四篇:银行钱慌
银行“钱荒”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敏感时期,技术添乱”——周六下午,当得知@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宣布计算机系统恢复、各项业务已可正常办理后,@财经网抱怨了一声。
当天,在发现多地民众反映自己的工商银行卡不能取钱后,确曾引发对“敏感时期”的猜测,即如@公司舆情所概括:“有人联系到前几天银行间市场钱荒,认为工行是以升级为由避免提现”。南方都市报今晨报道《某银行大面积取不出钱,瘫痪约1小时后恢复正常》中虽为工行隐去了名头,但亦提及“网友怀疑与‘银行钱荒’有关”之反应:“系统升级都是在半夜凌晨进行,怎么白天还在升级?”
“敏感”,从业内人士传导至普通储户,大约可以从周五傍晚算起。18时许,作为财经专业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下属网站,21世纪网发布独家消息:“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银行今天下午资金违约,交易时间延半小时给各家找资金,但是一直没找到,市场资金缺口千亿规模„„30分钟前央行投放4000亿货币”。此讯一出,当即引爆微博,各门户亦迅速将消息推入首页,对中国银行业资金紧张的讨论急剧升温。
紧张情绪其来有自。前一天晚上,也是21世纪经济报道,在其微博账号中贴图为证,高喊“铭记历史这一刻,隔夜回购利率30%!”正是在一阵阵惊呼声中,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这个被视作中国金融市场风向标的专业名词,被频频提及。人们通过媒体报道进一步得知,在五月底的时候,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还不到3%,进入6月份,这个数字不断飙升,“这个数字越高,银行间借贷成本就越大,市场上的流动性就越小,说白了,就是可用的钱越来越少”。
再加上股市、金价暴跌等一系列坏消息来袭,对中国经济前景堪忧的哀声叹气四处可闻。
唯一可以欣慰的,大概要算中国银行稍后即否认资金违约,21世纪网也在子夜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中国银行今日资金违约》经核实为不实新闻。根据围观者普遍推测,很可能是21世纪网看漏了“中国银行间出现资金违约”中的那个“间”字。
但就算有了这个“间”字,也可以证明确实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周六多有市场化媒体聚焦于此,南方都市报头版头条即是《“钱荒”来袭,银行迎来“抢钱大战”。业内称当前资金局面“空前惨烈”,专家称对普通人财产安全影响不大》:“虽然6月份的‘钱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严重。本周四,如果一家银行向另一家银行借钱,1天的利率,按年折算最高达30%,相当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这已超过央行规定的正常贷款利率的最高限,越线就是高利贷。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资金紧缺的状况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不少业内人士甚至用‘空前惨烈’来形容当前的资金局面”。而观察者们此时也都注意到了中央的“淡定”:“尽管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屡屡‘爆表’,市场资金面信心受到重挫,市场哀鸣一片;但就目前来看,管理层坚持‘不放水’的态度依然坚决。业内人士普遍解读认为,本周央票的地量发行已足以彰显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态度及决心,短期内降准、降息几无可能”。
李克强两天前的表态被反复重温。早在周四晚间,@haitaode即以“温规李不随,克强不放水”为题,发布长微博《银行没钱了?》:“6月19日晚上,我的一位编辑同事,做了一个标题:银行资金告急。要是温时代,眼下这局势,央行早就放水了。现在是李时代,温规李不随。李总理似乎在与市场较劲,对资金饥渴的银行,坚持不放水。6月19日,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信号是,顶住压力,盘活资金,推进利率市场化,货币不放水,放开设立民营银行的限制„„ 目前来看,他是强硬的,要用市场上的钱解决问题。他认为,过去发行的货币,已经很多,市场上的存量货币是巨大的,关键是盘活,盘活就是提高周转效率„„李说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也就是让民间的钱,成为金融的一部分。这一表态,有积极意义。这番讲话第二天,即6月20日,银行股大跌。克强在与市场扳手腕,输赢难料。”
即便是在温家宝仍任总理的最后几个月中,对其经济刺激政策的诟病就已不绝于耳。经济学家们或许认同他是一个富有亲民风格以及政治改革理想的领导人,但对他所主导的“四万亿”却是压倒性地批评,指其“饮鸩止渴”。如今,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接任,期望值上扬,其以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判断经济走势的“克强指数”被人们津津乐道,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前天晚上的留言——“克强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普遍原理和中国经济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李克强博士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经济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代表着中国经济学派的新崛起”——虽然略有调侃,但应该也算是赞赏。至于跟帖者@天文w的那句“如果只学点修理地球的技术,天天被手下一群学经济的饭桶给忽悠,晚上无奈地看星星”,则分明就是嘲笑前任总理在经济问题上的“外行”。
局势分析在工作日集中到来。新京报周六即在《高息危机暂解 部分银行反省自查》、《银行间市场惊魂72小时》中,提及“央行坚持不放水的铁腕纠偏效果已经显现„„央行政策正是倒逼金融机构去杠杆,挤压融资平台,在紧环境下淘汰落后产能”,今晨更由评论员倪金节发表《货币政策没必要向“钱荒”妥协》,为金融改革喝彩:“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百万亿元的大关,货币增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增速。这个时候,银行叫苦连天,说什么‘钱荒’,显然怪不到别人,只能怪自己没能用好这些资金„„在银行间资金紧张之初,市场纷纷呼吁央行尽快降息降准,以再度放松货币信贷政策,来缓解短期流动性的紧缺——重复曾经的‘紧缺就刺激’的政策路径。但是,面对市场呼吁,随之而来的则是‘盘活货币存量’的政策基调尘埃落定,央行面对‘钱荒’也按兵不动。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自然是不能继续放任货币超发继续恶化,另一方面,银行业过去几年的很多行为,已到了必须控制风险的时候„„货币政策不再向银行叫苦连天‘妥协’,不仅仅是在单纯纠偏之前银行业务过快的盲目扩张,更应着眼于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纵容银行业的‘野蛮’扩张,而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简政放权改革的背景下,启动金融改革或将是早晚的事情,放在未来5年乃至10年的视野当中,今日货币政策的‘不妥协’或将意味深长”。
其《李克强总理100天:改革进行时》广获门户推荐,典型标题就是“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文中,导语即言“近日银行‘钱荒’与央行拒不‘放水’,将舆论焦点再次集中于李克强及其带领的新一届政府的金融政策上”:“尽管市场资金面信心受挫,但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此语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盼望。而央行也以坚持发行央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的态度。此举令金融界普遍认为‘李克强经济学’的金融新政和货币思路已初现端倪”。
以“李克强上任百日盘点:多领域改革快马加鞭”为题,人民网亦在首页重点推荐了这篇新京报报道。而作为最靠近中南海的喉舌,人民日报今晨亦有《银行间市场为何闹“钱荒”》,除了用提要宣布“目前所谓的‘钱荒’只是一种结构性短缺。进入7月后‘钱荒’会逐步有所缓解”外,就是直言不讳:“央行拒不出手,是对一些不重视流动性管理的银行的一种惩罚”。
新华社的《中国式“钱荒”:不是没钱 而是放错了地方》昨天发布后,同样广获转载:“‘钱荒’的背后,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要如何用的问题„„就在市场大声疾呼‘钱荒’的同时,央行却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财经专业媒体更加责无旁贷。来自经济观察报的《“央妈”翻脸:无情的母爱》,因其生动笔调,即获搜狐前昨两天以“央行翻脸变后妈,银行疯狂奔走相互问:有钱吗”为题,持续在首页展示。
而比起中央媒体需要避免直接对比前任后任总理,财经网能把话挑得更明。在以首页头条推荐《总理100天:“克强经济学”初见端倪》的下方,所附即有连日来广获传阅的复旦大学教授张军之文《李克强为什么按兵不动?》:“直到上周习近平主席在加州庄园与奥巴马会面,答案才露出水面。习主席对奥巴马说,我们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的,但是我们把增长目标调低了,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习主席的这段话直截了当,不仅道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当前经济减速的最明确的看法,也帮助解释了为什么最高领导人对经济的放缓趋势至今保持沉默和不断的容忍„„习主席的这个说法很可能代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一个共识。如果这样,那么意味着,李克强政府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清算在2008-2010年‘四万亿刺激计划’下产能过快扩张的遗产„„李克强的策略似乎应该是,要让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再回到08年之前,继续开启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窗口,就需要痛苦地清算过去5年投资扩张的遗产,去压缩那些阻碍结构调整的产能和矫正被扭曲的投资结构。”
发现“钱荒”来袭之际,@创业家杂志昨日午前旧文重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两年前的一份报告,文中亦有“2013年7、8月将爆发由地方债或房地产引发的银行危机;新政府在上任半年后开始引爆前任泡沫”之预测。
除了提供“钱荒或闹到7月中旬”之预测,每日经济新闻今晨更由评论员叶檀将微博上的推测化作白纸黑字,即《“钱荒”是一场主动压力测试》:“央行此次实际压力测试很有必要,让我们认清,不仅中小银行,甚至某些大型银行由于表外资产众多、热衷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已经出现资产恶化、银根抽紧的现象,在重要的调头寸节点,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银行维持目前赢利模式,心照不宣的前提条件是,如果头寸紧张,央行一定会放松货币„„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过山车,成为世界财经界重要事件,从美国到新加坡,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将重新定价。” 在《中国式钱荒背后:监管层剑指资金“空转”》中,第一财经日报亦断言:“这场中国式‘钱荒’的背后,是决策层有意整顿社会融资规模过快扩张与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旨在打击资金‘空转’,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如此大事件,当然需要胡舒立亲自撰文。本期新世纪周刊社评即是由这位财新传媒总编辑赞扬《严把货币闸门是上策》,并寄望于“金融市场的改革主张”:“‘魔鬼在细节之中’,正确主张的落实需要细致的实施筹划,更需要有效的激励。惟此,才能激发市场主体即金融机构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停留于一般号召,避免市场的‘政策投机’带来新的道德风险。特别是针对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方案,比如此次提到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应及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文末,胡舒立既是期许,也是警告:“须知,改革也是再而衰、三而竭,当前迫切需要超越口号,找到使人眼前一亮的改革突破口。从国际到国内,机会的窗口已经非常有限。在守住货币闸门之后,改革一定要出真招”。
《把“危机说”当做对中国的提醒》——这是环球时报周六呼吁民众“冷静看待,不轻易兴奋或者恐慌”:“这一轮‘中国版次贷危机说’,针对的正是中国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及货币超发问题,问题是存在的,而且并不轻松,和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也的确有类似之处。尤其地方债务问题,是多年来地方发展‘唯GDP论’结下的恶果。不可否认,发生‘中国式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并非是零,不能把它完全看成危言耸听”。
今晨,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又由作者李长安以《防止经济“出大事”须加快改革》补充对策,当然,胡锡进主导的媒体语调不会像胡舒立那样刺耳:“在后危机时代,由于中国国内经济问题开始凸显,矛盾有逐渐尖锐化的趋向,‘唱衰中国’论再次粉墨登场,再加上国内某些学者的随声附和,在部分普通民众的心理上造成中国经济要‘出大事’的印象„„要消除‘唱衰中国’的论调,改革就是最好的‘消毒剂’。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消除国际国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和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来,拿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来”。
最疾言厉色的在微博上。眼见股市大跌,身为投资基金董事长的@王瑛006已将经济形势之恶化与反宪政潮流相联系,认同于建嵘所言“政治信号混乱正在动摇社会信心”:“股市大跌和银行流动性危机突发——这次大家将领教一次政治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这是点燃一个连锁爆炸物的引信!波及和影响的范围,以及烈度会超出人们的想象。这次历史‘余毒’的系统性发作形成的政治危机,将引发政治——金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危机,会导致付出过于沉重的代价。唯一的希望是快速得到政治上的解决。”
第五篇:银行员工党性分析
银行员工党性分析
忙碌的日子,时光如流水飞逝,转瞬间作为一名员工来到惠民支行已经一年多了,而作为一名综合柜员我才仅仅半年,半年以来,我踌躇满志,怀揣着青涩的梦想,经过半年柜台的磨练,我慢慢沉淀下来,开始了演绎新的人生阶段。这一年里,作为一名惠民党支部大家庭的一员,我在支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帮忙下,在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受益良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的不足也很显而易见。
1、在学习思想上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的真实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执著奋斗,自强不息。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理想信念, 未动摇自己对党的信仰和忠诚,但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时感到理论与现实相差较远,对理想信念等逐步讲的少了,想的也少了,在帮助支行其他同志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工作方面做得不多。而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自己也只注重表面学习。由于自己从事临柜业务时间较长,有注重业务、制度学习而轻时事政治学习的现象。即时在业务学习中,自己也只注重操作知识和般业务知识的学习,未从理论上去升化,总结经验寻求更加效率的操作办法或者只注重与自己有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注重全行其他业务的学习掌握,业务水平有限,自己没有主动去要求学习,学习主动性还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