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音乐剧四大要素分析音乐剧
从音乐剧四大要素分析音乐剧《悲惨世界》
音乐剧是一门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舞台艺术等表演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其令人陶醉的流行音乐元素,扣人心弦的戏剧故事,吸引众人眼球的舞台艺术效果,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征服了和征服着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美国著名音乐剧作家奥斯卡.小哈默斯坦曾给音乐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它是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种形式。”从音乐剧的四大要素来看,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讲舞台美术融为一体讲述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
改编自法国文学巨匠雨果同名小说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诞生于1978年的法国,首演于1980年。1985年被改成英文版登上伦敦舞台。1987年亮相美国百老汇。乃当今音乐剧界“四大名剧”之一。
提起法国著名文学大师维克托·雨果的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用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同名影视及芭蕾舞剧,就有几种版本在我国放映或公演过。他这两部小说的中译本,以及戏剧《欧那尼》、《笑面人》,诗集《惩罚集》,也为我国文学、戏剧爱好者所熟悉。但是谈到雨果一生费时最长,耗去精力最多的作品,当数《悲惨世界》了。《悲惨世界》是雨果1828年在巴黎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后而创作的。从他搜集资料、构思情节,到1848年小说正式出版,前后整整经历了34年时间。也可以说,《悲惨世界》耗费了雨果一生大部分心血。是他创作的伟大结晶。从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取材,使音乐剧的作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使音乐剧的剧本有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和艺术基础。自一九八五年上演《悲惨世界》以来,世界各地的《悲惨世界》剧迷们如滚雪球般不断地快速成长,超过《猫》、越过《歌剧魅影》,从来没有一出音乐剧可以十二种语言,同时在世界一百多个城市上演。《悲惨世界》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如此大的关注,其剧本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而提起剧诗,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一提起音乐剧中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令人难忘的歌词,人们会侃侃而谈。比如剧中拉马克将军的死讯传开后,学生领袖恩佐拉带领众人唱的“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充满着昂扬的斗志,激荡人心,让人听后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且旋律朗朗上口,过耳难忘。而后面的一首“只待明天”也是一首很有气势的大合唱,与前一首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剧本和剧诗是“一剧之核”。
但在我个人看来,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其音乐创作的成功,而声乐在该剧音乐中又占有主要位置,从观众在欣赏完后对剧中的多首歌曲的久久难忘也可见该剧歌曲创作的成功。毫无疑问,音乐定义了音乐剧的存在,是音乐剧的灵魂。小哈默斯坦在解释音乐剧的定义时还说过另一句话:“其中,只有一个元素是音乐剧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音乐!”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其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曲目,比如《I dreamed a dream》、《Who Am I》等。《Who AM I》这首曲子是在悲惨世界的故事中,沙威暗示冉阿
让自己发现了冉阿让就是24601之后,冉阿让反复问自己是否要坦白的过程中,冉阿让的内心独白。冉阿让在内心反复思量,是否应该让被沙威抓住的那个人当自己的替罪羊,自己是应该坦白还是苟活下去,多次发问自己是谁,即《Who Am I》。这段唱段包含深思的感觉,是冉阿让对自己的发问,唱段的情绪由开始的疑惑,迷茫,渐渐变成挣扎,最后的时候情绪明朗,冉阿让的善良战胜了胆怯,于是在最后,长短的情绪转为激昂,强硬,全部管弦乐一起再次推出《Who Am I》的主题时,表明他的光明一面已经战胜了怯懦的一面,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旋律简单是为了好唱、好听,让观众容易理解和记忆。有人不屑一顾地说这远不如歌剧的音乐语言丰富。的确,我承认这点,但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比如芳汀在临终前唱响的曲子的旋律在最后快闭幕时又出现了,尽管歌词内容不同,但观众却能跟着哼唱了。这就是为什么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对某些旋律已经开始耳熟能详,产生一种亲切感了。《悲惨世界》中的部分音乐旋律感不是很强,但这些旋律感不太强的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起到的作用却不小。观众也许听后忘了这些旋律,但是却记住了旋律衬托出的人物。
再来谈谈《悲惨世界》中的舞蹈表演。《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中体现出来的舞蹈的部分真的不是太多,它是通过演员对剧情的了解然后以神态动作等一系列展现出来的。比如德纳第的表演把德纳第的势力,狡诈,阴险表现的恰到好处。他醉醺醺的神态,阿谀奉承的动作以及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让人一看便知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一个人。芳汀在唱起“我曾有梦”时先是充满笑意与希望,随后因现实的残酷与无情使得她的希望破灭了,她的嗓音越唱越沙哑,脸上带着无奈与忧伤,扮演者在情感的转变上把握的很好。芳汀在沦为妓女之后,表面上看来变得沉沦放荡不羁,实则内心充满怨愤,扮演者通过表情和嗓音的转变把这些都表现出来了。总之,音乐剧《悲惨世界》里舞蹈成分不多,但这些也足以考验表演者的舞蹈功底,而且能把剧本的核心思想表演出来,更是这部音乐剧的成功。
话说音乐剧的舞美设计是一剧之美。这部剧在舞台背景,服装,音响,舞台灯光上也构思巧妙。剧中运用了许多如打字幕来转換时空背景的电影手法。舞台的设计十分巧妙,在中间有个大的旋转圆盘。人物在剧中利用圆盘在制造走路,远近上的效果上很有真实感。舞台上有一可个以组合、变化的大型场景道具。可以一瞬间从一座贫民窟的陆桥变成大学生的咖啡店,再成变成路障的,再变回去。歌曲不论是平靜、活泼或雄壮都透露著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未來的期望。很完整的描绘出当时法国人民的心境。而剧中那个行径恶劣的店老板和他的老婆,都是穿着肥大的衣服,大大的垫肩,夸张的裤子臀围,这些服装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不是好人。最重要的是在美国第49届音响协会奖上,《悲惨世界》夺得最佳音响效果奖。由这几点上看来,《悲惨世界》的舞美设计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我认为《悲惨世界》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描写如此真实如此深刻又如此亲切。他的沙威,那种绝对的不宽容,相信自己就是正义的偏执,难道不是我们人类千百年来多少悲剧的根源吗?他的那些小市民,他们自私,贪婪,嫉妒,没有廉耻,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道德阴暗面?他里面的爱情,有那么痛苦那么绝望的爱情也有那么快乐那么自私的爱情。他包括了这么多人,好的坏的,却并没有太多的夸奖或者谴责,倒是有深深的理解和悲悯。而当他把人性看得如此透彻时,却没有悲观,反而,用冉阿让,来热烈的赞美爱的美丽,宽容的温暖,人性的高贵。音乐剧《悲惨世界》无论从剧本还是音乐,舞蹈还是舞美设计,都无可挑剔,还有比这更精美更宏大更深邃的作品吗?
参考文献:
1.《悲惨世界》,作者:维克多·雨果,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综合音乐艺术赏析》,作者:刘星,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3.《音乐欣赏教程》,作者:张丽民编著,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4.《音乐剧魅影》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音乐剧》 作者:鲁狄杰·柏林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第二篇:音乐剧
我所了解的音乐剧
摘要:本文介绍了音乐剧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欣赏音乐剧。
关键字:音乐剧的定义和特征如何欣赏音乐剧
音乐剧的魅力
音乐剧是集音乐、戏剧、舞蹈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
音乐剧的六大特征:①戏剧性②现代性③多元性④国际性⑤市场性⑥旁白演唱。戏剧是音乐剧的本体,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舞蹈是音乐剧的重要表现手段和形式。从现代性来看,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在音乐方面,不再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多元性指的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舞蹈也有多种流派。音乐剧不拘一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例如、《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音乐剧比歌剧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乐剧甚至是没有剧本的歌舞表演。音乐剧擅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在一首曲之中,时空可以被压缩或放大,例如男女主角可以在一首歌曲的过程之中由相识变成堕入爱河,这是一般写实主义的戏剧中不容许的。
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但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分界线仍然有不少学者争议,例如格什温(Gershwin)作曲的波吉和贝丝(Porgy and Bess,”)就曾同时被人称作歌剧、民谣歌剧(Folk Opera)和音乐剧。一些音乐剧如悲惨世界是从头到尾都有音乐伴奏。
音乐剧欣赏
音乐剧欣赏就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剧欣赏与其他文艺欣赏基本上是相通的,但由于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带有自己的特点,通常可从两方面来探讨。①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的客观对象的音乐本体;②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作为欣赏主体的听众在欣赏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及其个性差异。
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实际上是通过熟悉、掌握音乐艺术的过程而取得。通常包括对音乐语言、音乐形式、音乐结构、音乐逻辑等,即音乐表现手段、手法的理解,再进而对音乐体裁、样式与风格的了解等。由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在西方,尤其是否认音乐有内容的一些音乐家们,对音乐的欣赏只限于研究形式以及技巧方面的问题,否认音乐的社会内容,甚至否认音乐能表现情感。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认为:音乐的内容是作曲家对现实的具体反映,带有其主观的情感色彩及特定内涵,它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只是由于音乐难以直接用具体形象来反映,因而带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为此,在欣赏音乐时,除欣赏其形式美以外,还有必要结合各种非音乐的因素来深入分析探讨其内容,以求正确掌握音乐的本质。
一、感知音响及音乐的具体外形。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即通过音乐的形式产生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音乐经验等,使自己对作曲家所反映的现实及其情感态度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感情体验,并有所共鸣。通过对音乐的背景材料的了解,回溯到作曲家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及其主观意图等。最初以直觉的方式形成认知时,就含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实际上表现为听众以往的知识和修养的总和在瞬间的复杂心理反应。如果通过反复聆听,就能逐步深化。
二、由于音乐的欣赏带有主观能动的特点,听众在聆听音乐时,必须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回忆、想象及联想等加以丰富补充,因此,可以算是一种个人的再创作;它会因人而异,但又不会脱离音乐所表现及规定的大范围。这个再创作的特点是:只有听众本人才能体验,难以用语言或文字等具体概念来明确表达。即所谓“意在言外”或“弦外之音”。这个特点虽在欣赏其他文艺作品时也会产生,但对音乐来说,最具有特殊意义。
三、在欣赏音乐时,主要是对形式以及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合乎真、善、美的问题作出判断。在中国古代,道德判断列为审美判断的首要。形式美的审美判断,也是重要关键,这里包括对作曲家的艺术能力及其创作的形式美的高下,演奏家的再创作的评价等等。简言之,即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及审美理想,以及表现的能力及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通常也是直觉而不够具体的,如果化为语言文字,则属于音乐评论的范畴。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形成1种主观能动的感知及认识活动。
在没上这课之前,总觉得只有具备广博知识才能深入理解音乐剧。因而只是听听简单的轻音乐。在课堂上欣赏了这些,后来为了写论文,又自己搜了些,发现慢慢能懂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很多人说,自由地倾听,充分地感受,我们才能领略音乐艺术的伟大。要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如果再继续听下去,就能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受好,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走出音乐欣赏的误区,慢慢培养各方面的素养,具备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在音乐视听实践中完善自己。没有任何艺术的生活,就如同荒野一样。愿每个人都能喜欢音乐。
参考文献:L.斯托科夫斯基的《我们大家的音乐》,D.D.博伊登的《音乐引言》
科普兰的《在音乐中听些什么》
W.S.纽曼的《理解音乐》
第三篇:音乐剧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艺术学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一出改编自法文学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由欧美乐界顶尖才子Luc Plamondon谱词,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剧率先于1998年1月的法国嘎纳唱片大展中绽放异彩,同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撼动人心佳评如潮。首演未及两年,其魅力风潮迅速袭卷欧陆,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同时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剧作”、“最佳歌曲”与“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当鲍伯利和勋伯格以《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与《西贡小姐》(Miss Saigon)造成轰动,来自法国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喜爱。近年一部来自法国的音乐剧新作品,改编自雨果名著的《巴黎圣母院》,又在国际上引领瞩目的风潮。雨果这位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文豪,除了《悲惨世界》之外,还创作了《巴黎圣母院》、《克伦威尔》等文坛名著,他的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历史时期,当时法国文坛正处于古典及浪漫主义冲突之际,他力主浪漫风格,以磅礴的气魄、丰富的想象力、华丽的词藻傲视文坛,更以曲折离奇的情节撼动读者心弦。《巴黎圣母院》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担任全剧“主述”的游唱诗人葛林果,是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Esmeralda)有名无实的丈夫,艾斯梅拉达出于同情心,为了让他免于被族人处死才允诺和他结婚。天生畸形、被巴黎圣母院收容而担任敲钟人的加西莫(Quasimodo),以及圣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Frollo)与侍卫队的队长腓比斯(Phoebus),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美丽的艾斯梅拉达。一生侍奉天主的弗侯洛,明知男女之爱是神职人员的禁忌,仍然难以自拔。而腓比斯虽然已有娇美的未婚妻百合(Fleur-de-Lys)为伴,却因为生性风流而意图染指艾斯梅拉达。他们三个人共同合唱的“Belle”,在法国单曲市场创下了300万张的傲人成绩。加西莫多自惭形秽,只敢把爱意深埋心中。艾斯梅拉达爱上了腓比斯,引起弗侯洛的妒恨,他趁着艾斯梅拉达与腓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然后嫁祸给艾斯梅拉达,要胁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她拒绝服从,被送上了绞刑台。加西莫多奋不顾身到法场劫人,把她藏在圣母院中。不久,吉普赛人的领袖克娄潘率众攻打圣母院,意图解救艾斯梅拉达。腓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群众,克数潘被杀,葛林果取代了领导人的地位。自知无力对抗军队的加西莫多,让弗侯洛把艾斯梅拉达交给腓比斯,因为他以为腓比斯是来解救她的。未料及腓比斯由于不敢再触怒未婚妻,而宣布将艾斯梅拉达处死。悲愤之中,加西莫多把弗侯洛从钟楼顶端推下,然后去解救艾斯梅拉达,只可惜为时已晚。他哀求刽子手的同意,抱走了艾斯梅拉达的遗体,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为艾斯梅拉达以死殉情。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诞生于法国巴黎,远离纽约和伦敦,先天就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的影响。而作品诞生后,从包装到制作推销的整个过程,也全部是由法国公司全权包办的,而不像《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那样在法国诞生,却由伦敦西区的公司来包装和运作。因而,《巴黎圣母院》中几乎没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印记,观看过该剧的人也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到了晚上,耶稣和12个门徒坐席。哲学引论
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要出卖我了。‟
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26:20-22”①
最后的晚餐,在基督神话中为最重要的故事,历来为画家们描绘。在比较详细的西洋美术史上,足足可以列举几十副著名的《最后的晚餐》。
莱昂纳多•达•芬奇(Lanonardo da Vinci,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太才艺术家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的代表,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直是像先知那样地展望未来,为艺术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不知疲倦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最后的晚餐》创作时间大约为1495-1498年,现存于意大利米兰的多明尼加修院的圣母感恩礼拜堂的餐厅墙壁上。它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的辉煌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中,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②
关于这副画的鉴赏与评论早已多不胜数,本文也将选取两个小的方面谈一下对这副画以及对达•芬奇的看法,也许观点不够独到,但也算是对大师及其作品研析的一点体会吧。
一,这副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居于画最中间的耶稣,他说完了那句话之后,摊开了双手,并垂下了眼帘,眼神淡然。有很多评论说这是一个“悲伤的姿势”。但我觉得,这时耶稣的心态该是古井水般波澜惊不起。这一点,不仅是从画中门徒的手足无措以及惊恐之余仍握紧卖主钱袋的犹大,在表现手法上应与中心人物耶稣形成鲜明对比的需要,同时也在说明着这样一个事情——“如果生命预告死亡,将会有什么表情?” ③既然已经注定,而作为世人所谓悲剧中主角的神——甚至只是一个智慧渊博的人,都会这样淡定的吧。预知死亡,不再只是宗教的训示;预知死亡成为达芬奇绘画世界中生命的必然结局。如果说,《最后的晚餐》中对死亡的淡定还有因画面需要的局限,而同样淡定表情,在达芬奇另外一副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中,更为明确地展现了起来。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可无论你怎么想,或深爱或不屑,她却一直那样平静地
看着你,也许你可以从她的笑容上看出什么。这种面对世间变换却一如既往的“神秘”笑容,其实是对生命的淡定,这种淡定也许比对死亡的淡定更加难得。
无论是对死亡还是生命的淡定,都是凡人难以接近和抵达的境界。这种神和近似神的感情,不知是否为这位谈吐举止华丽优雅的名画家所拥有,还是在他那看似安然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躁动的心,一生中有着无数创造构想但大多数半路夭折的达芬奇,创作耶稣及蒙娜丽莎的淡定,也许正是来平抚他内心的良药吧。
二,在画中,耶稣的门徒,圣多马④,侧身而坐,右手食指向上所指,这一细节在我所能看到的地方或被认为是纸天发誓对耶稣的忠诚,或是表达疑虑。诚然,作为一副付酬宗教题材作品,达芬奇不可能明目张胆地画出什么大不韪之笔,只是某些看似正常或略有疑虑之处,可能正暗含着作者的某种心机,在达芬奇后期的作品中,《酒神巴克斯》和《施洗者约翰》(二作时间几乎一致,晚于《最后的晚餐》近20年)中都出现了“令人不解的食指姿势”⑤,其中《施洗者约翰》这副作品我发现他也是右手食指向上,姿势和《最后的晚餐》中的圣多马几乎是转了180度角的重现。
看过一些对《施洗者约翰》的赏析,说这副画包含着肉欲与渎神的意味,尽管没有深入地研讨这副画,但只凭简单的画面感觉甚至不需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至少的确对这位有名的圣人存在一些不敬之处。最为轻微的也至少是将圣约翰充分的人性化了。
将《最后的晚餐》中的一个小细节与《施洗者约翰》作类比,并非偶然。请看耶稣右手边的那个人,是不是很像位女性?有一些传说并很多迹象表明⑥:那个人并非福音书中的约翰,而是一位同样在耶稣神话中著名的女性——玛利亚•蒙大拿。从书及网上看到的《最后的晚餐》的图片,个人也决额这应该是位女性,如果是约翰的话的确是太过眉清目秀了。但鉴于该画在5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已经模糊不清了,所以不能定论这个人到底是谁。
关于蒙大拿,她的传说除福音书中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就是她实际是耶稣的妻子,但由于一些确实必要的原因,她的存在被在教义(即教史)上抹掉了。还有有关圣杯的说法,她当时可能已经怀有耶稣的骨肉。
一个很可能是失败的、被天主教、基督教抹杀及美化饿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个很可能曾真实存在过的怀有“神”之骨肉的人类女性。如果这一传说为身为私生子的达芬奇所知,那么他在画中将这一点隐晦地表现出来也就可以理解了。
综合以上内容,淡定的耶稣和姿势耐人寻味的圣人以及身份不明的女性出现在同样的一副画中,似乎有些矛盾。当然首先这些地方在整副作品中看起来还算正常,与画面整体还较为协调,这些分析也可以是超脱于作品之外对单独个体的赏析。还有就是,这种对神或者是高尚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和种种对神的疑虑和人性化,是和“文艺复兴”的大北京息息相关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干将们往往是提倡人的精神、人性解放,但同时相信神的存在(有宗教信仰),达芬奇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这种矛盾中反复回旋并渐进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其自身的特殊经历(私生子、曾被告为同性恋),也会对其心理造成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很可能是对神有所怀疑又不想去怀疑的矛盾,或是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及不可避免的瑕疵等等。
在《最后的晚餐》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拙见外,还有前人已经挖掘过的,如三度景深的透视法(达芬奇一生极爱各种各样饿研究创作)、背景渲染、甚至于他失败的作画材质实验都被融入到他的这副作品,以及他每一部作品中。总之,无论是其非凡的创作活力还是他对情感的表达甚至超感情的暗示,都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领悟。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第四篇:音乐剧
浅谈音乐剧
摘要:音乐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文章主要介绍的是西方音乐剧以及宝莱坞歌舞剧,浅谈我对音乐剧的一些认知和体会。关键字:音乐剧 欣赏 形式 歌舞宝莱坞
在我之前的观念里,总觉得音乐剧是非常高雅的一门艺术,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是我几乎不会接触的一门艺术。脑海中能想象观赏音乐剧的都是一些穿着笔挺的燕尾服的绅士以及拖地长裙的淑女。很庆幸自己能在大学期间选修一门《音乐剧欣赏》,如果不是这门课程,我想自己与音乐剧的距离应该还是很远很远。
音乐剧是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1不用过多的解释,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观赏一部音乐剧。可惜我生活的地方是个小城市,人们的业余生活不像大城市里的人那么丰富。那里只有一家小小的电影院,节假日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已经是我认为最高雅的活动了。我看的第一部音乐剧是《雨中曲》,在选修课的第一堂课上。平时自诩文艺青年的我对这种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片从来都提不起兴趣,更不要说是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剧。但是就是这样曾经不屑一顾的电影却让我对音乐剧开始产生兴趣。说不上来原因,看着就有一种心痒痒的感觉。剧中的场景,路灯、雨伞、甚至是路面的积水,都成了主人公起舞的辅助元素。开始总觉得这样热闹地歌舞很荒诞,特别是在车顶,在街上跳舞。但是不可否认我还是被这些场景打动。不是浮于表面的作秀,而是演员们真真切切在用肢体以及歌声演绎角色。特别是金·凯利在雨中的独舞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雨中曲》不愧是美国音乐剧的国宝级影片。该片开创了许多先例,为之后的歌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提及西方音乐剧,最有名的除了《雨中曲》还有《猫》。洛依德·韦伯作曲的《猫》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音乐剧,也是在伦敦西区及纽约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并且直至今日仍在上演。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看过这部音乐剧,没有办法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音乐剧为数不多。记忆深刻的几部西方音乐剧是美国著名舞蹈家弗雷德·阿斯泰尔主演的《跳舞时代》和《随我婆娑》以及《发胶》。前两部影片的主演弗雷德·阿斯泰尔可以说是美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剧表演家。在观看《跳舞时代》以及《随我婆娑》时就被他潇洒的舞蹈所吸引。剧中出现最多的舞蹈就是踢踏舞,我们知道,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踢踏舞是一种民间风俗舞蹈,而百老汇将其不断丰富,使其更显活力激情。歌舞剧《发胶》是2007年推出的,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剧在慢慢地发展变化,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更加饱满丰富。影片通过白人女孩的视角,揭示那个时代的种族隔离运动,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又不禁让人深思。最让我惊讶的是《发胶》中反串女主人公妈妈的约翰·特拉沃塔,这位在李安导演执导《变脸》动作片中,分饰两角或奸或诈或忠或勇的约翰·特拉沃尔塔竟然就是引领70年代歌舞片风骚的舞蹈之王。《发胶》中的约翰·特拉沃塔都要花上4个小时的时间把他那身“肥油”粘身上。音乐剧里的约翰·特拉沃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形象,也将我更进一步带入音乐剧的殿堂。我开始喜欢上音乐剧,想要更近一步走进这个歌舞的世界。
区别于西方音乐剧,印度歌舞片是在借鉴好莱坞歌舞片的基础上,融合了本土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庞大片种。这几年相信大家都看过几部宝莱坞的电影,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及2011年的《三大傻大闹宝莱坞》这两部片无疑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宝莱坞电影。关于印度宝莱坞的歌舞剧,我们总能看到这些共通点:华美的场景,靓丽的女主角,盛大的民族歌舞。几乎每一个演员都是能歌善舞,不禁让我们感叹这个民族肢体语言的丰富。音乐剧的特点就是以歌舞贯穿始终,印度人擅长歌舞无疑是印度歌舞剧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提起印度歌舞片,我的第一印象是《宝莱坞生死恋》。这部片也是作为欣赏宝莱坞歌舞剧的入门电影。印度歌舞剧大多讲述爱情故事,剧情简单不复杂,我们总是能顺着剧情想到结局,大多数的爱情都会以一个美好的结局收尾。然而《宝莱坞生死恋》却是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最终的结局也是令观众扼腕叹息。本片藉由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的爱情故事控诉种姓制度,一位是婆罗门贵族阶级、另一位是舞娘贱民阶级,因青梅竹马而情定终身,却因门不当户不对而导致悲恋结局,汇集华丽、激情、悲剧于一身。《宝莱坞生死恋》与《芝加哥》、《红磨坊》同被列为新世纪影史上最绚丽的三大歌舞片。该剧把宝莱坞金碧辉煌、华丽唯美的视听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煽情能力和震撼效果。该剧的男主角沙鲁克·罕是印度的影帝,有着“宝莱坞国王”之称。由他主演的另一部宝莱坞歌舞剧《如果爱在宝莱坞》我也非常喜欢。整部歌舞剧的基调是欢乐的,浪漫的。期间夹杂了一丝诡异的色彩,更添剧情的神秘。该片因为有着轮回的剧情,那些梦幻般的场景和歌舞,以及华丽唯美的画面,在向观众诉说着美好爱情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示着印度宝莱坞炫丽刺眼的浪漫风情。这部片是在音乐剧欣赏的选修课上观看的,也正如老师所说的,我们在看的同时体会到了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我们为男女主人公前世的悲惨遭遇叹息,更期待着轮回之后的情节。影片的最后香缇含泪一笑,给我太多的感动。男女主人公前世未了的缘分,在轮回之后终于有了一个happy ending。
我们可以对印度歌舞剧作如下总结:印度歌舞电影剧情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的题材是神话、宗教、历史、爱情、家庭等。以宏大华美的舞台布景, 缤纷灿烂的色彩, 悦耳动听的歌曲, 轻快欢乐的舞蹈, 以及歌舞片独有的梦幻机制,为我们营造了一场场丰富的视觉盛宴。给人以歌舞升平、如梦似幻的感觉。当然,宝莱坞的电影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不同时代的影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从最初的独舞或者是双人舞到规模宏大的群舞和伴舞,宝莱坞歌舞剧在地突显了印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传统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糅合了西方的做派和现代的风格。这点我们从《如果爱在宝莱坞》中可以明显看出。当然,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歌舞片如《阿育王》、《新娘与偏见》、《情字路上》等。它们都展现了印度歌舞片的发展过程。
音乐剧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为世人带来欢愉,诙谐的、浪漫的、滑稽的。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只能根据我所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部音乐剧发表自己浅薄的观点。但是,我相信老师说的话,音乐剧欣赏就是自己理解下的音乐剧。2012/11/27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921.htm
第五篇:音乐剧
音乐剧《猫》观后感
1981年5月11日《猫》在新伦敦剧院正式第一次登场,结果首演一炮打红,成为世人瞩目的音乐剧。它曾用14种语言,40多个版本,在150多个城市隆重上演,获得了7项托尼奖。尤其是那首《回忆》,是整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在整部剧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演员精彩的演出把观众带入了奇妙的杰里科猫族的世界,当然,此剧最令我难以忘怀的除了精彩的音乐,就是舞台中奇妙变化的灯光效果,使人们进入到曼妙的神话世界。灯光效果遵循剧作的戏剧结构和演员的心理流程,强调它在创造情感气氛方面的作用。舞台突然暗下来,是为了解释一个角色的心理状态;灯光在一个角色入场时又突然亮起来;恐怖袭来时,墙上出现巨大的影子。灯光被任意控制,它的变化和静止,突明或突暗,唯一依据的原则就是服从戏剧本身的需要,毋容置疑,在扩大戏剧表现力方面,灯光成了表现主义者用之不尽的资源,开拓出各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前景与背景溶汇在一起,让观众同时看到背景始终出现在所有动作地点的后面。同时善于对现实变形和发挥灯光的特殊作用,创造出特殊的气氛。
在这充满过去的伤感与现实的无情的歌声中,我理解了魅力猫的坎坷一生。她在《回忆》中唱出了自己对过去的悔恨,又很坚定不移的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向往,还有对升入天堂的渴望。正如歌中唱到“天明,我等待太阳升起,我要为未来思虑,而不能放弃。黎明到来,今夜就将要成为回忆,新的一天就要开启。”想想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是停留在过去的喜悦或者是伤痛中无法自拔,格里泽贝拉就像是人的缩影,提醒人们未来是美好光明的!
在两个小时的观赏中,我并不是很在意歌词,大多是在观察人物的化妆、身体语言和动作。演员经常匍伏在地,很符合猫的特征,特别是扮演母猫的女演员,天然一股风流,媚不可挡。公猫的阳刚与自得,则在典型的麦可杰逊式抚下腹摇臀部的动作中体现出来。各人只要踢脚便是笔直,只要伏下便是柔软,只要张手便是伸展,只要张望便是专注,见满台人影,却丝毫不乱。演员唱歌时趣稚可爱,有些又显狰狞。最难得的是表情,丰富多彩,很难想象他们怎么会表演的如此的好,似乎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也轻捷,配合小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
《猫》不仅是一部充满动感魅力和时代气息的音乐剧,同时,它也饱含着生活哲理和人间情怀。就像有人所说,这是一部“从猫的眼中看世界和看人生”的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