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简介
《项目管理概论》课程简介
Project Management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修课
总学时:54学时3学分:
归属教研室:管理学院运作管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生产管理,财务管理
课程概要:
项目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项目管理涉及到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际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中知识。一方面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扩展,构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其理论与应用方法从根本土改变了管理的运作方式,提高了项目的实施效率,项目管理已从最初的国防、航天领域迅速拓展到目前的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开发、建筑业、制药业、金融等领域,甚至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领域
项目管理概论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融资、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收尾与后评价、项目沟通及冲突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课程安排:
教学总周数:18周教学总时数:54学时
理论教学数:48学时
实验教学数:6学时
课程考核:
考试方式为开卷或闭卷考试。若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课程实验考核成绩记入平时成绩。
建议教材:
《现代项目管理》,戴大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卢有杰编著,《现代项目管理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刘国靖编著,《现代项目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David I.Cleland.Project Management: Strateg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杨爱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4】王立文等译注,《项目管理管理教程》(双语教学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第二篇:旅游学概论课程简介
《旅游学概论》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8010168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ourism)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学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的概
念及特点、旅游发展简史(古代、近代、现代)、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旅行社、饭店、交通、组织)、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世界、中国)。教材:李天元编著,《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徐飞雄主编,《旅游学概论》,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
申葆嘉主编,《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查理斯·R.戈尔德耐等著,贾秀海译,《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苏勤著,《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
孙文昌著,《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出版社,1999年。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概论》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它以社会运行论为主线,以社会转型论为视角,贯彻社会学中国化和国际化的导向,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变化和趋势。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分别介绍了社会运行概述、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运行的客观分析、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后两部分内容同社会保障专业息息息相关,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通过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将所学地社会保障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第四篇:法学概论课程简介
《法学概论》课程简介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考试性质:考试课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1、课程的性质、地位
《法学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法学课程,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主要部门法律及国际法的基础知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基础性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与法律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法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是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法学的知识的基础。
为此,要求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般法律问题。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目前,全体教师都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课堂小组讨论,以法律案例为载体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法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进而了解并掌握我国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加强学生法制观念。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法为期末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其中,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成绩占50%。考试题型主要为名 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其主要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平时考核成绩占50%,平时考核包括作业和平时上课情况、阶段测验、案例分析的小组讨论等方面。
四、实践教学环节
1、名称:无
2、主要内容与要求:无
五、作业要求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每8学时安排一次作业,作业形成文稿形式上交。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解答学生普遍性的问题。作业题型按照大纲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例要求来安排。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法学概论,应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法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在原则上应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基本的公共基础课之后。同时,本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如卫生法学、卫生监督学等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
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宪法学导,张千帆,法律出版社,2004
4、宪法精解,蔡定剑,法律出版社,2004
5、宪法学案例教,焦洪昌、姚国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6、比较宪法与行政法,龚祥瑞,法律出版社,2003
7、中国物权法原理,孙宪忠,法律出版社,2004
8、民法总论,梁慧星,法律出版社,2004
9、侵权行为法研究,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11、12、13、中国民法学,李开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民法债编各论,[台]黄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债法总则研究,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刑法学,张明楷,法律出版社,199914、15、16、17、18、19、20、行政法学,朱新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北京大学,2002 民事诉讼法,刘家兴、丛青茹,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沈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现代国际法学,黄亚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国际私法导论,屈广清,法律出版社,2003 3
第五篇: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课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课程的内容涵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课程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并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原则,通过组合模块式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而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为后续的、各个方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教务处:王光宏一
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