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区域经济规划》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对《区域经济规划》课程的学习,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当前,我县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就要进一步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
一、以项目求突破,着力建设“工业强县”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经济突破主要是工业突破,工业突破主要是项目突破,工业项目的主体是民营项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要突出以工业为主导,靠项目来拉动。一是抓招商引进项目。要采取全新、大胆的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进行宣传发动,充分挖掘各种社会关系,想方设法联络感情,锲而不舍地争资跑项。要抓紧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意见,规划论证好项目,推介好项目,储备好项目。已有意向的项目要紧抓不放、看死盯牢,保证引得进、留得住。对签约的项目,已明确了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逐一进行立项督查、定期通报,要强化服务、多方协调、跟踪问效,确保按期实施,尽快投产经营。要加强与外派招商人员的联络,沟通信息,督促指导,以尽快见到成效。要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职能,提高招商成效。二是抓产业带承载项目。围绕重点企业和资源特点,要合理规划好产业聚集带。要积极采取措施,抓紧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引进的项目要落实科学工作机制;对已有的项目要进行跟踪服务、规范引导、重新整合,滚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三是抓重点做大项目。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扶持好龙头企业的发展,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条件、开绿灯。企业自身也要创新理念、放宽眼界,有更高的发展目标。四是抓改革盘活项目。对实施改制的国有企业,要坚持联系领导和工作组包保责任不变,分类指导,一厂一策,强力推进。对亏损严重、救活无望的企业要实施“安乐死”,避免激化矛盾,确保职工稳定;对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要通过依法破产、股份制改造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创新机制,盘活资产,实现国有产权退出、债务包袱化解和职工身份置换,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二、以特色增优势,着力建设“农业特县”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农业发展要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育强势。一是基地带动。大规模才有高效益。要在适宜地区大力扩种优质高效产业。各个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服务,加强督查,保证本地区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市场牵动。市场是桥梁和纽带,只要有大市场,小产品也能有新天地。三是龙头推动。龙头企业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一环。四是科技拉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十分重视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大打“绿色”、“生态”、“无公害”品牌,积极申请国家和省州有关标志认证,赢得进军国内外市场的入场券。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普及体系,林业、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改良品种,提高品质。科技、农口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特色产业科技培训规划,积极争取上级科技培训项目,实行农业科技人员分片联系农户制度,使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减少农民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以品位树形象,着力建设“花园县城”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促进非农化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上,我们要坚持“三大一新”(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新思维)、“三位一体”(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的建设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突出地方特色,强化产业支撑,建设花园式县城和曲硐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一是造亮点。要高标准、快速度建设好公路。对公路周边开发通盘考虑,楼形设计要时尚,公共设施和绿化要精雕细琢,显示出品位。二是绿化城区添生机。在城区开展大规模的绿化、美化、净化。要巩固“创卫”成果,坚持开展“洗面”、“治乱”工程。要按照“条块结合、立体套植、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原则落实城区绿化,搞好大树进城,拆墙透绿,建设“绿荫下的城市”。三是建好城镇显特色。各乡镇要根据各自的区位和产业特点,合理定位功能类型,聘请专家制定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实施。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大力改善镇区环境,逐步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成区域中心城镇。要充分整合土地资源,着力治理“空心村”。
四、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着力建设“文明新县”
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几大文明建设相统一,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要下大力气开展非金属加工企业的治污,引导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合理聚集,积极进行科技攻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在建设用地上要实行“两责制”,就是违法用地要追究责任,保证不了用地也要追究责任。我们既要防止犯政策上的错误,又要想办法保证建设需求。对重点项目,尤其是工期较紧的重点工程项目,只要计划部门立项到位、规划选址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占补平衡到位、群众工作做到位,要坚决保证用地需求。三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当前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全面加大改革力度,宜卖则卖,宜包则包,激活民间资本,用市场化、公司化的运作手段来为社会事业发展助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减负。四要着力实施人才强县。要把人才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第一要素,积极培养人才,多方引进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五要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目前社会大局总体上比较平稳,但稳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越级、集体上访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的治安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国企改革、粮食流通企业改革的深入,城乡建设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稳定工作必须坚持重心下移、精力下沉、干部下访,力量向基层强化,工作从基础抓起。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认真解决好一件件具体矛盾和纠纷。要坚决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哪个地方和单位出了问题,就要严格追究哪个地方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第二篇:怎样写区域经济规划的文本
怎样写区域经济规划的文本
一、区域规划文本的性质与要求
1、性质
区域规划文本是区域综合发展规划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规划研究和决策信息的载体,是联系规划编制阶段与规划实施阶段的纽带,是评价规划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区域规削文本的形成过程还是优化规设计、控制与管理的关键线路。显而易见,将区域规划研究的各种文本、资料构成目标一致、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即形成规划文本体系,实现规划文本整体结构和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是提高规划质量和规划规范化水平的重要问题。
2、编写要求
从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和规划文本的功能来考虑,规划文本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应满足如下三个方面的编写要求
1)规划编制工作成果鉴定和审批对规划文本的要求;
2)规划方案与现行规划衔接,如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与国土规划、五年计划的衔接及对规划文本的要求;
3)规划方案在实施阶段反馈控制、适时调整对规划文本的要求
二、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
制定区域规划,首先应开始规划研究工作方案的设计、论证和确定,即整个规划与制定的工作方法、程序、技术路线、研究课题的设置、力量的配备、研究工具与设备、研究方向和重点的选择以及经费概算等;同时进行有关理论与方法的准备。
2、调查研究阶段
调查研究主要是根据规划任务的要求考察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找到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3、分析预测阶段
对收集、调查的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抓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形成对区域经济现状的总体认识,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长期和分阶段的预测。预测方案不能是一个,而是多个,常用预测方法有:百分比方法,趋势外推法,回归预测法,专家法等。
4、目标设计阶段
目标设计是区域规划的重点任务,目标设计的是否明确,关系到今后区域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问题。目标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形象目标。第二,预测目标。
5、内容设计制定阶段
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专题研究,对区域主要产业部门(农工商)、区域内各地区以及若干专门问题(市场资金技术人口)的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其次是综合研究,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
6、方案制定阶段
制定规划方案是整个规划过程的关键环节。规划者要将各种分散因素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工作难度较大。一般运用计算机编制各种规划方案,并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
三、区域经济规划文本结构
1、条件背景分析
规划背景(历史条件),现实条件(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机遇与挑战等
2、总体要求
总原则、总目标、指导思想、总任务等
3、具体规划
重点产业选择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事业与公共服务等
4、政策保障
支持性政策、体制建设与制度创新、规划组织实施等
5、附页附图附表
四、区域经济规划文本的编写技术
1、系统诊断报告编写技术
系统诊断报告的功能是概述规划对象系统的情况、找出其优势、潜力、问题与制约因素、提出诊断结论、为战略研究报告的形成提供依据。该报告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如下:
(1)区域概况。介绍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况”应围绕开发条件展开,要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进行综合评价。
(2)历史成因分析。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把该区域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对各阶段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以便对形成现状特征的原有发展战略作出评价,探讨其对未来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3)结构/功能分析。主要从系统与环境的兼容性,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协同性,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及应变能力等方面,分析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
(4)优势、潜力、问题与制约因索。在上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把该区域置身于大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概括出其优势、潜力、问题与制约因素。
(5)诊断结论。通过对原有发展战略惯性前景以及优势、潜力、问题与制约困索的综合分析,提出战略转移的方向。
2、战略研究报告编写技术
战略研究报告是在高层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系统调查与诊断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域的经济、科技、社会、生态发展提出全局性的、长期性的战略谋划。战略研究报告实际上是对战略构想的说明,一般由战略依据、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模式、战略要点、战略步骤、战略对策七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如下:
(1)战略依据。把系统的现状及系统既存的发展“惯性”影晌、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确定战略的依据
(2)战略思想。对规划期内总的发展思路作出带规律性的高度概括。
(3)战略目标。提出规划期内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和预期结果。
(4)战略模式。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途径的概括性表达。
(5)战略要点。提出实现战略目标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般可分为改善约束条件要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及城镇布局要点等内容。
(6)战略步骤。在战略目标指导下,从全过程优化的角度,规定相互衔接的程序和系统开发的分时段目标。
(7)战略对策。从落实战略目标这一总要求出发,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行动细节。
3、规划设计报告编写技术
规划设计报告是对规划方案的说明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区域经济、科技发展规划是多方案的,因而规划方案必须进行评价和说明。规划报告一般由规划编制概要、规划指标体系、产业结掏调整目标与发展重点、方案论证、规划实施要点五十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内容如下:
(1)规划编制概要。说明规划方案的评价选择,规划方案与战略研究、系统诊断的相互联系,规划方案与高层次系统中长期规划、计划的衔接方式,以及规划编制阶段其它成果形式
对规划方案的补充等问题。
(2)规划指标体系。介绍规划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各项指标的规划值,一般用框图的形式来描述规划指标体系的结构,用表格来反映各指标的规划值及增长速度。规划指标体系实际上是通过图表来反映规划方案。
(3)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发展重点。在上述基础上,按照产业系统的分类顺序,提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内部结构、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实际上是对规划方案的展开说明。
(4)方案论证。通过资金、能源、原材料和人才的综合平衡分析,论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从自然灾害、外部环境、组织协调等方面分析规划方案的风险性。
(5)规划实施要点。阐述保证规划方案实现应提供的条件和应采取的对策或措施。
把上述三个报告汇编或册即形成规划方案研究主报告集,在编辑该报告集时必须注意三个报告文本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切忌前后矛盾和重复。一般应以战略研究报告为核心,搞好三个文本之间的衔接。对于层次较低的子系统而言,可把三个报告合为一个报告来写,但三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必须在合并后的报告中得到体现。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小城镇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小城镇规划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有学者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这是改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也给予小城镇建设以高度的重视。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2000年又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由此可见,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镇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建设小城镇,关键是规划。规划是龙头,它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这个概念几乎人人都明白,然而,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基本上还是模仿大中城市的规划做法,缺乏科学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尤其是不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结果出现了规划质量不高,规划建设滞后,不切实际的问题。
1.小城镇规模小,效益差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师和经济学家认为:小城镇的合理人口规模为5万人左右。而我国目前每座建制镇镇域人口规模平均在两万人左右。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郊区(四区六县),除县城外有198个镇。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只有34个,2~3万人的有87个,2万人以下的有77个。可以想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小城镇的人口就更少了。过小的城镇规模起不到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又使小城镇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这样镇域社会经济条件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足,致使小城镇建设资金缺
乏,基础设施落后,反过来,又会阻碍下一步的建设,造成非良性循环,严重影响小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基础设施及配套的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和“门槛”,出现了“村不像村,镇不像镇”的现象。在基础设施中道路系统、雨水、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最为缺乏,不少小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软环境”规划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3.工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积聚效益
目前,乡镇工业布局相对于小城镇成立初期的那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来说已有所好转,但是在总体布局上仍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往往一镇(乡)一点,甚至一镇(乡)多点,总体上仍显得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积聚效益。随之又带来污染治理及监测调控的困难和治理成本的提高。此外,由于缺乏宏观区域经济分析,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还出现“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的不良倾向,导致产业经济结构雷同,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没有区域特色,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小城镇规化决不能就小城镇而论小城镇,而是应该把它放在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下,重视区域经济的宏观作用,理顺关系,摆正位臵,遵循科学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规划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二、应充分重视区域经济的宏观作用,合理规划小城镇
(一)(一)区域规划系统中的小城镇规划
1、重视区域规划的宏观作用
作为区域实体的区域经济对小城镇规划的宏观作用是通过区域综合性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的层层指导和约束来实现的。在区域性经济的系统影响下,首先会对区域的整体规划产生影响,而区域的总体规划是总揽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纲领性规划,综合直辖市区域各要素的发展和空间布局,对包括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内的各专项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同样是在综
合规划的指导下,旨在使区域内城镇协调发展并与其它各发展要素有机结合的专项规划,是区域综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具体的城镇规划。
2.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实质上也是一项区域性的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拟订应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功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都需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尤其是与周边市、县的城镇取得相互协调。但目前的规划,往往存在着“就市域、论市域”的状况,未能从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去研究上下左右有关城镇之间的关系问题,如市县间城镇人口与产业的积聚与辐射影响,基础设施的衔接与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改建与优化等,这种规划有可能成为孤立区域之外的“自成体系”的规划,既不能扬长避短、反映特色,也不能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3.小城镇规划应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依托
“任何一个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都不能脱离开区域经济这个大背景,前者因后者而产生和发展,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基础和腹地”。当前,我国的小城镇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阶段,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以集聚为基本特征,因此难以离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基础。同时随着小城镇的逐步发展,又会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地区的繁荣,而周围地区的繁荣则又是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求得二者共存共荣。
(二)小城镇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经济的一体性,区域的整体性,城乡的融合性等趋势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区域内每一个城镇的发展。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及时转换观念、适应形势,在区域规划和城镇规划中加强科学性,研究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1.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由于经济一体化会对各城镇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城镇在区域内的竞争优
势和不利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城镇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规模;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区域共同体,将使城镇之间的关系从以竞争性为主转向以协作性为主。因此,为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必须着眼于有利于区域的整体发展,通过各城镇间的协作,形成综合的整体效益”。结合我国的现状,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协同作用,形成小城镇带,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生态链条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效益。
2.区域差异性原则
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由于区域背景不同,影响因素、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不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各异,因此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把握时机,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例如,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讲,在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小城镇规划要有选择性的发展那些条件好的、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县域中心城镇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城镇,以此作为增长及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讲,要重点发展县城及大城镇郊区的卫星城镇和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这样就可以形成风格各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
3.规模合理性原则
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小城镇规划的合理规模决不等同于规模的盲目扩大,而应该是:使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的规模。针对我国目前东部地区小城镇分散布局的现状,可以通过减村扩镇,重点发展中心镇、中心村来推进小城镇的重组和升级,此外,针对工业布局分散的状况,可通过组建“乡镇工业园”来提高整体效益。
4.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和实现区域城镇的分工协作,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地区文化的延续和长期动态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最高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小城镇规划的可持续性原则,加大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力度,树立生态理念,走生态经济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和必然选择。
三、紧密结合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特点,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把握规划弹性、突出规划个性,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在知识化、信息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区域经济转向全球经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劳动力快速流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小城镇在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将给小城镇的规划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小城镇的竞争力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注重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建设
小城镇只有通过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才能吸引人才,拉动投资,小城镇的发展才会有希望和后劲。因此,小城镇规划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努力提高城镇质量,建设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更加适合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具体来讲:
1.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在搞好环保的基础上,努力美化环境,提高小城镇的绿化水平和居民的文明素质,着力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镇”。
2.重视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现代化的综合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给排水网络,以及安全可靠的供电、供气、供热和城镇防灾、减灾系统,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具备超前的眼光,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等,保障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二)把握规划的弹性
应对转型期的种种变化,规划工作也要与之相适应,应遵循弹性规划的原则。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动态性、可持续性。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对各种方案、各个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使规划更具合理性、可操作性。
(三)突出规划的个性和特色
从区域大背景中寻找小城镇的独特灵魂和品质,防止雷同、形成多层次相互融合的小城镇体系非常重要。小城镇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规模较小,具有山水风光与田园气息,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上切忌“贪大求高,追新崇洋”,盲目模仿大城市,而是要体现自己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小城镇规划应突出其特色和个性。
第四篇: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论文
学年第一学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论文
武汉大学
通识课课程论文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论文题目:《浅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课程教师: 邹维列教授
学生学号: 2009302450023
学生姓名: 吴东东
学生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0年 11月2010—2011
浅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
吴东东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我们都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求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区域经济运行中生产力地区布局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以期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对区域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资源的最大作用。一般来说,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运输的改善都会萃取沿线经济资源要素,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控,使资源向更有效率的优化配置方向转化,并通过市场的具体调配来保证资源的微观效率,而便捷的运输条件是实现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将探讨分析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芜湖 ;黄山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社会基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构成主体,没有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就要停止,社会生产将无法进行。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对交通的需求,因此,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应该相互匹配,协调发展。
芜湖
因为我来自安徽,下面我就以安徽省芜湖市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芜湖市作为安徽省仅次于省会合肥市的第二大城市,充分利用了自己毗邻长江的优势,发展内河港口贸易经济,同时大力扶持奇瑞公司,利用奇瑞这一汽车品牌,做好芜湖的汽车制造业发展。据了解芜湖市的财政税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奇瑞,而芜湖市也是大力支持奇瑞汽车公司,整个芜湖市的出租车全部都是奇瑞品牌,并且跟新速度很快。所以近几年芜湖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呼应,原有的交通能力和状况已经满足不了芜湖市的发展了,因此芜湖市交通在不断提速,基础设施“硬件”全面提升,长江大桥、省内高速、省际高速以及市内的交通系统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交通的综合承载能力一再刷新,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今天芜湖才可以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大有走在全省最前列的趋势。
经过多年努力,芜湖市已初步建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网,市到县快速通道全部建成,市区过境公路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出租车、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稳步推进,港口货物吞吐量、船舶拥有量名列全省前茅,铁路步入“高速时代”,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芜湖交通的发展已经打下了好基础。
当前,芜湖市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特别是由于我们安徽省近年提出了“皖江崛起“的发展战略,芜湖市又是作为重点中心城市,位于其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构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可以预见,随着宁安城际铁路、京福、皖赣、合芜杭客运专线、芜溧高速、芜雁高速、芜申运河、长江公路二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建成,芜湖将迅速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正是由于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芜湖市正着眼于如何利用交通大发展而有效促进经济要素的集聚、辐射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芜湖市利用便捷的交通发展本市的高校文化,努力使本市成为仅此于合肥的安徽省第二大高校密集城市,如今芜湖市已建有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芜湖中西医结合高等学院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另外芜湖的医疗水平在全省也是很高的,因为便捷的交通,外市来芜就诊的人数也大幅度地提高,对促进芜湖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芜湖方特游乐园的建立更是促进了芜湖旅游业的一大发展,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的发展,没有便捷的交通,是很难谈得上发展一个地区的旅游的。
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业成为芜湖交通运输业培育的下一个增长点,这与该市未来现代物流中心的城市定位不谋而合。近年来交通部门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支持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增强交通运输业的综合竞争力。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而交通的便捷和高效又促进了经济的增收,循环反复,不断相互促进,使得芜湖市作为安徽省发展的先行者之一,奏响了皖江崛起振奋人心的高音,响彻皖江大地!
黄山市
黄山市是安徽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市,也许更多的人是通过那座世界闻名的——黄山,才了解这座城市的。而今天,我并不是跟大家探讨黄山的风景,而是跟大家讨论黄山的经济发展,说的更直白点,就是黄山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以及“将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黄山人,我目睹了我们城市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在皖南山区拔地而起,一条条沥青大道不断铺成。黄山交通在变化,黄山经济在增长,而这经济的增长是与交通的改善密切相关的。如今经济发展了,为了更好地发展黄山旅游业,促进我市经济的更大的增长,黄山人又在不断完善交通系统,发展更多交通方式,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黄山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旅游胜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安徽尤其是对黄山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黄山作为国际旅游的主要景点,对外交通不畅始终制约着黄山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四周环山,原先,黄山对外闭塞,联系主要靠水路,随着城市发展,虽然开通了公路铁路等,但是对外联系依旧很少,加上最开始黄山的品牌并没有打响,城市旅游业也才刚刚起步,来黄山观光旅游的人很少,黄山的发展很受限制,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很低。
随着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句强有力的口号经过几代黄山人地不懈努力,黄山终于迎来的发展的新局面。旅游业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相继在黄山这块“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城市落成。九十年代初开始黄山市加快国省道主干线公路建设步伐,1994年底,屯黄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一条条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行能力也不断得以改善。1987年至2007年20年间,黄山市新建公路1908.5公里,新增二级公路239公里,铺筑沥青路面1300余公里,国省道干线彻底消灭了泥结碎石路面,公路等级不断提升,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1.1公里。
正是如此,黄山经济发展了。黄山人知道经济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因此,黄山人并没有满足当时的交通现状。本世纪黄山市开始掀起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篇章,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而且在建高速公路一条接着一条。2004年黄山至杭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黄山到杭州只需两个多小时,村里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早上从家里动身,中午就到了杭州、上海;2007年9月底,黄山至铜陵、合肥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省城合肥来回一个上午就够了;2008年年底通往浙江、江西方向的黄塔(桃)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来黄山市旅游赏美景的中外游客已经很方便了。如今,黄山市初步建成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县乡村公路全面、立体的公路交通网络。随着之后黄山至绩溪、屯溪至江西景德镇等一系列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黄山市将成为安徽省仅次于省会合肥市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城市,成为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虽然黄山的交通较历史上是有了较大的发展,也有所谓的陆水空交通体系,但是目前黄山的交通较一些交通发达的城市来说,还有很多欠缺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就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当前黄山旅游交通不畅有待改善的主要表现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空中航线少。据从黄山市政务公开信息网上了解,目前黄山市开辟了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合肥、深圳、厦门、宜昌、汕头10个城市以及与香港的航线,但这些航线大多是与东部及沿海一带联系,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都没有直接通航的航线。除北京、上海航班较多外,其余航线大多为每天一班,周末班次更少。除与香港直接通航外(每周只有2、4、6、日各一班),再没有与其他国际城市相联的航线,国外旅客到黄山旅游必须通过国内上海、北京或香港等地中转,行程很不方便。尤其是省会合肥到黄山的航班每周只有二、六、日3班,班次太少。
二是火车经过车次少,时间不衔接,旅客选择比较困难。从黄山市政务公开信息网上了解,目前全国有12个车次的火车经过黄山,其中有四个车次是普快,三个车次是慢车,快速车或空调快速车只有四个车次,还有一辆是普通空调车。从黄山起点的只有黄山到上海、黄山至南京西和黄山至淮北三个车次,其他九个车次都是过路车,经过黄山的时间大多是在深夜或是清晨,使得旅客难于安排在黄山的游玩时间。如鹰潭经黄山到上海的车次经过黄山的时间是22:11分,返回时间是1:28分。没有一辆从省会合肥起点到达黄山的火车,仅有的三辆过路车经过合肥或到达黄山的时间都不理想,不仅乘座时间长,而且在合肥购票也不方便,普通车票没有座位号,卧铺车票发售的也不多。而且从东北、西北等地区没有一辆经过黄山的车次,给西部地区旅客到黄山旅游带来了困难。
三是公路客运条件差。突出表现在从省会合肥到达省内诸多旅游景点的交通都存在很多不便,到黄山尤其严重。合肥到黄山370公里左右的路程,乘普通汽车需要近7个小时,乘轿车也需要5个多小时。目前全国已有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景德镇等地以及省内的合肥、安庆、宣城、芜湖、蚌埠等开往黄山的长途客运班车,但由于安徽境内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里程短、普通公路里程长,各个地区到黄山的公路条件不理想,行走时间非常长,给旅客的旅行带来诸多的困难,制约着旅客前往黄山地区的旅游行为。尤其是黄山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在辖区的黄山区、歙县、黟县、徽州区等地,由黄山到各景点多靠汽车行驶,公路条件的不理想制约着各旅游景点资源的充分利用。
结语
经济要发展,交通得先行;经济得发展,不能忘交通。区域发展道路上,经济和交通相辅相成,交通技术与手段条件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往往成为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经济得到了发展,不能忘了交通,应该不断地发展交通,优化交通,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
最后,感谢邹维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通识课,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虽然老师说此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上这门课程,以后可能不会开了。但还是希望《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这门课可以一直开下去,并且越开越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安徽先锋网
[2] 中安在线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思考题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思考题
教材《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方法》(李克强主编)
晋元
1、我国当前区域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p40-43
答:区域规划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区域规划对城乡间互动发展重视不足;单一市场化的区域规划导向;区域规划中的中国式“巴洛克城市”思想严重;区域规划中缺乏对人民利益的切实保障;规划方面的教育与研究投入不足。
2、如何理解区域规划的含义?P4-6
答: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内资源和技术经济构成为依据,综合考虑、协调和安排各种经济设施、发展方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生产生活创造最有利的环境。
其主要作用为:合理配置生产力,提高布局的经济效益;合理配置城镇居民点体系,提高布局的社会效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态效益。
3、政府在区域规划中的主要职能P110-111
答:政府是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主体。负责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政府是区域经济规划的执行主体。需要政府用法规来保证区域经济规划的执行,政府也需要用区域经济规划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4.区域规划需要那些基础条件?P113-134
答:区域经济规划需要经济基础,包括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分析、区域产 1
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区域经济规划需要科技基础,包括分析科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区域经济规划的科技基础。区域经济规划需要资源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同时需要研究区域经济规划的历史文化基础。
5、区域规划设计的系统思想P139
答:区域规划的系统思想由几个方面组成:经济区域的系统观点、经济区域的层次观点、经济区域的功能观点、经济区域的动态观点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方法主要包括:问题阐述、目标选择、系统综合与分析、系统选择与决策、实施与反馈。
6、区域规划编制的方法P178
答:编制方法主要有综合平衡统一规划、多方案比较;其他分析法。
综合平衡统一规划含义:说明生产和需求相适应;要求各部门各企业单位相互合作配合;建设进度和程序合理安排配合。综合平衡的内容有:原材料、燃料、电力、运输建筑材料、水资源、劳动力、商品粮等平衡。多方法比较含义:工业企业分布和不同配置方案的比较;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专业部门规划方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经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估。其他分析法:区域分析法、门槛分析法。
7、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论。P192-197
答:系统法又称统计分析法。包括系统问题的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其主要特征:整体性、联系性、分解协调性、动态性。传统综合方法。包括综合平衡法。基本步骤为确定内容和指标体系、预测发展需求、综合平衡。比较法。基本步骤为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标准、分析评价。教学模拟法。包括几类:区域结构功能分析模型、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决策分析模型。
8、区域经济规划决策的过程分析P447-462
答:主要包括⑴区域规划决策构成要素分析。有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方法、决策信息、决策效果等方面。⑵区域规划决策主体多元化分析。主要有决策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决策主体多元化的原因。⑶区域规划决策主体的博弈分析。主要有政府与开发商、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专家、政府与政府等博弈。博弈的结果可能是正和或零和或负和。⑷区域规划决策主体委托代理分析。
9、城市化的概念P223-225
答: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由于人口向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程中包含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的以城市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所以能够被接受。
10、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P274
答:根据1994年建设部颁布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应当包含10个内容:⑴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⑵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⑶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⑷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⑸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⑹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⑺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⑻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⑼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⑽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11、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P320-322
答:主导产业从区际关系上讲是地区分工的体现,从区内来看是动态的的区域优
势地反映。主导产业选择有以下几个指标:⑴区内相对比较优势度。其指标为具有较高的区内增加值比重、较高的区内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区内比较资本产出率 ⑵区外相对比较优势度。⑶产业关联度。由经济技术决定的各产业彼此之间的中间需求构成。影响系数的的产业,她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⑷城市潜在需求,她决定了主导产业可能发展的规模。
12、地区产业布局P332-334
答:产业布局是指任何产业选择,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这样就必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产业布局方案。产业布局规划方案要求明确产业分布的具体位置,以及主要企业分布位置,并且在规划图上标出来。有以下几个问题组成。一是产业布局指向,在产业发展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特征,称其为产业布局。二是根据产业布局指向制定布局方案。包括燃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差异指向、技术指向。
13、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任务和方针P359-362
答: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指:反映着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价值取向,或是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社会接受程度。具体为⑴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⑵在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⑶土地整理全面展开,未利用地得以适度开发。⑷土地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土地规划的任务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具体为:⑴查清现状,明确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⑵综合平土地供给与需求。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⑷调整土地
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⑸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针。一是把保护耕地方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三是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地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14、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原理、任务与内容P375-380
答:区域环境规划保护基本原理主要组成:一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原理。要求社会经济效益在允许的环境内达到最大化,或者在允许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达到环境效益最大化。二是生态原理。要求人类必须掌握和运用生态规律区改造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原理。要求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公众参与、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任务:一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作出限制和规定。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局限于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使自然生态系统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实现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二是对生态环境污染的保护与建设措施作出合理的时空安排。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一是环境评价。便于找出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措施。二是环境预测。包括社会经济发展预测、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分析、环境承载力预测、生态环境预测、污染预测、环境治理。
15、社会基础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P398-400
答: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把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等可持续性目标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二是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社会基础产业建设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三是适当超前的原则。社
会基础产业的规模与区域经济的规模基本适应,技术水平与区域技术水平相当投入不超出区域发展能力,基本满足人民需要。四是讲求效益原则。将社会基础产业进行类型划分,公益性的有政府补贴,市场性的要抓效益,抓服务,保证健康有序发展。
16、社会基础产业的概念。P394-396
答:社会基础产业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经济运行的社会服务产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其组成如下:区域交通、通讯系统。区域公用设施系统。区域社会基础系统。其特点为一是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二是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三是为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产业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