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评比办法(模版)
上海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评比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规划提出的注重前瞻性思考和经常性创建的总要求,主动策划一些在学校内和社会上有影响的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优势,不断创造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并将项目延伸、拓展,积极走向校园、走出上大,将好项目不断完善。在各基层单位创建基础上,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坚持每两年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项目评选活动,每个项目都要经过前期策划申报、中期创建检查、年底总结评估过程,从中选出好的项目,给予表彰、奖励、宣传,以树立典型、激励先进。为使评选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评选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评选结果公正、公平,特制定上海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评选办法。
二、评选标准:
1、各基层单位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的各类特色项目;
2、各基层单位在党建学生工作中定期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亮点项目;
3、各基层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具有显著成效的优秀项目;
4、各基层单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定期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亮点项目;
5、各基层单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定期开展的具有创新的好项目;
6、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必须是以团体为主的组织的集体项目。
三、评比方法:
1、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一般每两年评选一次;
2、校文明办向全校发出申报通知;
3、各单位根据评选条件提出申报;
4、校文明办对申报单位进行初选;
5、校文明办对申报项目进行期中和期末检查;
6、校文明办组织专家对候选项目进行评审;
7、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
8、评审结果在校园网上公示;
9、学校召开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予以表彰。
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
2009年6月
第二篇:上海电机学院“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评比办法
“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评比办法
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学生自强自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勤工助学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生先进个人
1、评选资格
1)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
3)所在学年连续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满五个月以上者。
2、基本要求 1)、勤工助学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准时到岗,服从用人部门安排,工作效率高、质量好; 2)、用人部门反映良好,并有一定先进事迹。
3、评选方式
1)评选采用用人部门选拔推荐、资助中心审核的方式;
2)由用人部门填写《上海电机学院‚勤工助学先进个人‛推荐表》并按名额推荐最优者上报资助中心,资助中心审核并公示后报学生工作委员会通过。
4、名额要求:
1)先进优秀推荐比例为5%;
2)用人部门勤工助学学生不满15人但确有突出事迹的可推荐1人; 3)各用人部门在推荐过程中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勤工助学优秀指导老师
1、评选资格:为我校在岗在编教职工;
2、基本要求:从事所在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管理工作认真管理、严格考勤,及时高质量的完成资助中心的有关要求;
3、评选方式:由资助中心推荐,公示后报学生工作委员会通过。
三、奖励办法
学校给予评选出的‚上海电机学院‘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本办法自2010年3月起施行,解释权归大学生资助中心所有。
第三篇:大学教学优质奖评比办法
丽水学院教学优质奖评比办法
为贯彻落实《丽水学院教师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丽学院2013[97]号)精神,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和教学活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开展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为顺利开展评比活动,达成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参评对象及要求
1.全年承担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含兼职教师); 2.每学期主讲的一门课程不少于32学时; 3.近三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4.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成绩在二级教学单位排名位于前50%。
二、评比程序
评比活动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
1.初赛由各二级教学单位组织;时间一般要安排在10月底前。
2.各二级教学单位应根据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本单位初赛,获奖名额及奖励办法自行确定。
3.各二级教学单位应将初赛结果进行公示,按照参赛教师20%的比例推荐参加校级复赛。提交《教学优质奖校级复赛推荐表》和本单位的评比工作总结。
(二)校级复赛
1.校级复赛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
2.校级复赛按参赛课程学科归属进行分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为一组(简称文科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为一组(简称理科组)。文科组中理科特性明显或理科组中文科特性明显的课程,由评委确定分组归属。参赛教师应提前准备参赛内容的教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材料。
3.比赛分为两个环节:微课15-20分钟、说课20分钟(含10分钟评委提问),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教学比赛活动及回答评委提问,对选手比赛情况进行全程录像。
4.每位选手完成各自的比赛环节后,评委分别根据比赛评分标准给选手打分。将每位选手的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再按微课和说课各占50%的比例算出最终成绩,并按照得分高低排序。
5.两个环节结束后,文理组汇合,由两组评委代表分别对各自组的比赛情况做总结汇报。
6.评出校级教师复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进入校级决赛,分别给予奖励。校级复赛结果作为学校推荐参加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主要依据。
(三)校级决赛
1.校级决赛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整学期,形式为对参赛教师主讲课程的全程跟踪听评课。
2.校级决赛以复赛的分组办法分为文科组、理科组。3.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随机听课,评委根据实际听课情况对选手进行评课打分。
4.汇总全学期听评课的评分,给出校级决赛成绩。
三、教学优质奖的确定
1.依最终成绩,确定教学优质一等奖2名(文理各1名,条件不够可以空缺)、二等奖4名(文理各2名,条件不够可以空缺),三等奖10名(按照最终成绩排名,条件不够可以空缺)。
2.最终成绩的确定原则为:校级复赛的得分30%+校级决赛70%=最终成绩。
3.教师发展中心将最终评比结果核准后上报学校教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复核审定,无异议后确定获奖人员。
四、奖励表彰
1.根据各二级教学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和所推荐选手获奖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2名(可空缺),评选结果将在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中给予一定加分。
2.教学优质奖一等奖获得者,给予6万元奖励。二等奖获得者,给予3万元奖励。三等奖获得者,给予1万元奖励。
3.教学优质奖获奖教师按有关规定给予业绩点和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量奖励。
4.教学优质获可作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计入优秀教学带头人和优秀教学骨干评选条件。
五、保障
1.学校教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是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的策划、协调和校级复赛决赛的组织工作。二级教学单位是初赛的具体实施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教学优质奖评比活动工作。
2.从校学术委员会、校督导组等组织中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评委组,负责校级复赛、决赛的评分工作。
3.校级复赛、决赛的组织费用由教师发展中心从相关预算经费中支出。
丽水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7月16日
第四篇: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优秀义工”评比办法
“大学生优秀义工”评比办法
为推动我校慈善事业发展,弘扬义务工作者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同时为激励先进、树立典型、规范程序,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资格
1、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2、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
3、所在学年校义工队成员。
二、基本要求
1、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工活动认真负责,服从安排,能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从事义工活动过程中有突出贡献,在义工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2、在服务过程中勤勉、踏实,表现出色,受到服务对象的好评,并有一定先进事迹。
三、评选方式
1、评选采用个人申报、二级学院义工分队选拔推荐、资助中心审核的方式。
2、由学生本人填写《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优秀义工‛申报表》并报所在二级学院义工分队审核,所在二级学院义工分队按名额择优推荐至资助中心,资助中心审核并公示后报学生工作委员会通过。
四、名额要求
1、先进优秀推荐比例为1%;
2、各部门在推荐过程中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五、奖励办法
学校给予评选出的‚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优秀义工’‛进行表彰和宣传,并颁发荣誉证书。
六、本办法自2010年3月起施行,解释权归大学生资助中心所有。
第五篇:扬州大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评比办法
附件1:
扬州大学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成教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学生素质测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一)思想道德素质
基本要求: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测评内容(测评点):
1、自觉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集体活动,测评学年内各类政治学习活动、集体活动没有无故缺席记录;
2、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扬州大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测评学年内无不良记录;
3、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倡导文明风尚,测评学年内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或感恩活动不少于2次;
4、遵纪守法,测评学年内无违法及严重违纪记录。
(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要求: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
测评内容(测评点):
1、测评学年内的必修课程无须重修(特殊情况除外);
2、测评学年内至少参加1次(项)文化知识竞赛或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活动;
3、测评学年内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至少参加自然科学类学术活动2次,自然科学类专业学生至少参加人文社科类学术活动2次(含讲座、报告会、论坛或观看电教片、科普宣教片、讲坛活动等)。
(三)身心素质
基本要求: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人格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恰当的心理反应、较好的心理平衡与自控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
测评内容(测评点):
1、认真上好体育课或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及格以上标准(特殊情况除外);
2、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测评学年内学会欣赏1种体育比赛项目;
3、测评学年内至少参加1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宿舍内务卫生合格。
(四)能力素质
基本要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思维清晰,表达自如,能清楚表述自己的见解,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规范,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协调,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明礼修身,趣味高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测评内容(测评点):
1、能与人和睦相处,测评学年内无较大冲突行为;
2、测评学年内参与策划组织1次集体活动;
3、积极参加实践锻炼、社会调查、实习实训、技能培训等活动,测评学年内社会实践成绩合格;
4、测评学年内撰写2种常用应用文体(工作计划、总结、自荐书等)各1篇并经评阅合格;
5、测评学年内学会欣赏1种艺术表现形式。
第四条 学生素质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第二学年起,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均需对上一学年进行素质测评。原则上符合第三条规定测评内容(测评点)要求者,方可取得评奖评优资格。
第五条 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学校设立以下特长奖项:
(一)学业优秀奖。用于奖励专业学习成绩在本班级(年级、专业)前30%者。
(二)学业奋进奖。用于奖励专业学习成绩较上一学年(第一学年依据学期成绩)有显著进步(30%以上)者。
(三)励志成才奖。用于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学习成绩在班级(年级、专业)前50%者。
(四)学科竞赛奖。用于奖励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者。
(五)创新创业奖。用于奖励在创新发明、学术研究、科技竞赛、调查研究及完成省级、校级科创基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或在生涯规划设计、创业设计、创业锻炼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六)实践先锋奖。用于奖励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七)才艺竞技奖。用于奖励在各类才艺表演、演讲比赛、文学和艺术作品创作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或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学校新人新事、典型事迹等方面,以及在各类体育比赛、竞赛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者。
(八)组织管理奖。用于奖励在班集体(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
(九)道德模范奖。用于奖励在志愿服务、爱心传递、感恩接力等公益活动中,或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
(十)其他类别奖。学院可根据专业培养特色及学生个性特长申报其他类别奖项,并明确奖项名称与具体要求。
第六条
第五条中除
(一)、(二)之间不可兼得之外,其他特长奖可以兼得,学校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人数不得超过取得评奖评优资格总人数的80%。
第七条 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之外,学校设立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均须在特长奖获得者中评选产生。
(一)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并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者,专业学习成绩在本班级(年级、专业)前5%,且至少获得第五条
(四)—
(十)中的两项特长奖,具体评比办法按《扬州大学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暂行)》执行。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在本班级(年级、专业)前30%,并在第五条规定的 2 “励志成才奖”获得者中评选产生,具体评比办法按《扬州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暂行)》执行。
(三)校长奖学金(一等奖)。比例5%,奖励标准2000元/生;专业学习成绩在本班级(年级、专业)前20%,且至少获得第五条中
(四)—
(十)中的两项特长奖。
(四)校长奖学金(二等奖)。比例20%,奖励标准1000元/生;专业学习成绩良好,且至少获得第五条中
(四)—
(十)中的一项特长奖。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不兼得。
第八条 学生素质测评及评奖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第九条 各学院应成立由学院分管领导、院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年级(专业)主任、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学生素质测评及评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本学院学生素质测评及评奖工作;各学生班级(年级、专业)要成立由班主任为组长,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素质测评及评奖工作小组,负责本班级(年级、专业)同学的素质测评与评奖申报工作。
第十条 学生素质测评及评奖工作于每年9—10月进行,学生素质测评结果由学院备案留存;各类奖项由学生本人对照条件自行申报,学院审核、汇总、公示后报校学生工作处审批。
第十一条
毕业学年以评选表彰优秀毕业生方式进行,具体按《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各学院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学院具体情况,制定本学院学生素质测评和评奖工作的实施细则,报学生工作处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0级学生始施行,之前各年级学生自2011年9月1日开始实施,依据实施时间原《扬州大学本专科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试行)》及《扬州大学学生奖学金评比办法》同时废止。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附件2:
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第一条 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激励广大学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修订本办法。第二条 学校每年在毕业年级开展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评选的对象为我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
第三条 校级、院级优秀毕业生评选名额分别为参评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
第四条 优秀毕业生评选的基本条件:
(一)政治思想进步,道德品质优良,团结协作,有创新精神,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
(四)身心健康;
(五)毕业考试、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成绩均在良好以上。
第五条 校级优秀本科毕业生除应具备第四条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奖)一次或校长奖学金(二等奖)两次。
(二)在校期间获得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两次。
(三)在校期间获得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党团员、优秀团干部荣誉等称号一次。
(四)在校级及以上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金、银、铜奖);或获得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或在重大活动中为学校争得荣誉或自愿并批准到艰苦和边远地区工作。
(五)其他方面有特别突出表现或取得突出成绩。
第六条 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除应具备第四条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成绩在良好及以上;
(二)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读研期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扬州大学研究生名义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中对原有理论、技术有新的突破,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成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必须经过有关专家评议或经过有关权威部门技术鉴定)。
第七条 院级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由学院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及学院具体情况制订,报学生处备案。
第八条 在校期间,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评选:
(一)违反校规校纪,受纪律处分或通报批评者;
(二)在申、还助学贷款和就业过程中不守信用者;
(三)不能正常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第九条 评选程序及办法:
(一)优秀毕业生评选包括初选、复评、审核三个阶段,初选在毕业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毕业生离校前对照评选条件进行复评、审核。
(二)校级优秀毕业生由各学院在班级评议和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对照评选条件研究确定初评名单,组织填写《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生登记表》(研究生填写《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报送校学生处审核。院级优秀毕业生由各学院组织评选审核,报校学生处备案。
(三)优秀毕业生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阶段都要在一定范围公示,以充分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
第十条 优秀毕业生奖励办法:
经学校批准的“优秀毕业生”,学校统一发文表彰。本科生颁发“优秀本科毕业生”荣誉证书,研究生颁发“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证书,并发放纪念品。《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生登记表》、《扬州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归入学生本人档案。院级优秀毕业生由各学院发文表彰。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有与本办法相违背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校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