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时间:2019-05-14 02: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第一篇: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2007年06月22日来源:中国产业集群网

农机配件、服装生产、皮革加工等“板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使项城市拥有了一批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名字;南顿、孙店、秣陵、贾岭等互有特色的小城镇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106国道两旁。小城镇孕育着

产业群,产业群推动着城镇化,二者相得益彰。

项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其积极实施“经济民营化”战略和“东西部合作发展”战略关系甚大。该市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利益驱动、辐射带动,形成了具有项城特色的板块经济,产生了机械加工、制鞋、劳保用品、脱水菜、皮革皮毛、建筑建材、面粉加工、沥青防潮、医药、化工等十大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南顿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李寨、贾岭为主的防水防潮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以秣陵为主的制鞋业,以孙店、范集为主的劳保用品、毛笔棕刷加工业,以丁集为主的皮革、皮毛加工业等行业群体和生产区域,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现在,该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8万多家,其中个体工商户1.6万多家、私营企业1600多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78家、亿元企业3家,民营经济涉及国民经济众多领域。民营企业如满天繁星,具有地缘关系且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已经串成线,条条企业线织成网络,形成面;众多城镇把面组合起来,组成立体架构的产业集群。这些外向型经济的产业集群扩

张力很大,辐射出去,为项城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大平台。

目前,项城已有9个乡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板块经济区域21个,其中皮革、制鞋、农机配件、服装、防水防潮、劳保用品、彩印等七大板块年产值超亿元,离合器、蓝湿皮革、标志服、制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80%、15%、20%,彩印、劳保用品、防水防潮在全国市场也占有较大的份额。板块经济吸纳了18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拉动了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人口聚

集和小城镇的发展。

板块经济的强势发展,对周边乡镇产生了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创业的热情,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板块,郑郭、官会、永丰、三张店、付集等乡镇的纺织、建筑建材、板材加工、花卉种植、面粉加工、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新生板块正在逐步形成,区域化经营的格局日

益显现。

以秣陵、孙店、李寨、范集、李寨、南顿、贾岭、高寺等重点镇为代表的一批中心效应明显,各具特色、现代气息浓厚的新型集镇迅速兴起,在106国道和周李公路沿线,初步形成了一个优势明显的工贸经济隆起带、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小城镇发展群。全市小城镇建设呈现出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互促互动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项城市乡镇的产业集群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绝不意味着是对资金和技术的排斥,发展上规模的企业已经开始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实施品牌战略。如永花调味品厂注册“永花”商标,品牌带动使企业的产值增至千万元。万亿来面粉有限公司注册“万亿来”商标后,产值和效益不断攀升。春兰制鞋厂注册“坤阳”商标后,产品档次提升,顺利进入大中城市的货柜,企业效益翻番。在“坤阳”的带动下,项城市26家制鞋企业先后注册商标。机械配件板块“项荣”、“万通”等名牌产品叫响全国农机配件市场,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实现了从无品牌到有品牌再到名牌的飞跃。今后,项城还将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优化食品、皮革、医药、纺织、服装、农机配件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平台,在园区发展工业,可大量节约土地,使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得到充分发挥。项城市的南顿农机工业园、秣陵镇制鞋工业园、孙店服装工业园、贾岭食品工业园等已初具雏形,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富有特色的支柱产业群正在形成。

2005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

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去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今年,我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助推黄淮四市跨越发展。这为项城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资金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同时,项城市位居豫皖两省交界处,正处于我国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这为其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2条高速、2条国道、1条省道经过项城市,沙颍河复航,交通的“水陆铁”网络格局使项城市已经融入全国的大交通网,拉近了项城市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为项城美化乡镇提供了财力支撑,项城的小城镇建设也有了美好蓝图:建好秣陵副中心城市,积极打造106国道两侧小城镇发展群,加快发展水新路沿线小城镇群,规划发展郑付路沿线小城镇群,坚持产业兴镇,力争在3年内,把李寨、贾岭、郑郭、孙店、范集等沿边

乡镇打造成协调区域发展、特色鲜明的新型开放小城镇。

第二篇: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小城镇建设

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小城镇建设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农民在城镇就业并迁徙到城镇定居;另一条是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为城镇,农民就地、就近转业从事工商业变为城镇居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例提高1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83个百分点。现阶段主要是大批流动人口从第一条途径涌向城镇,特别是涌向东南沿海城镇,使这些城镇迅猛扩张。深圳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城市。1980年建特区前,深圳及宝安县总人口仅31万,2000年已达700.84万,其中户藉人口121.48万,暂住的非户籍人口579.36万,95%以上都是外来人口。现在所说的城镇化建设,一般意向往往偏重在第二条途径,即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上,使之成为功能完善、人口聚集、能发挥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作用的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在东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中、西部地区县级市甚至地级市的水平。

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还有一些城市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追求高标准,试图

建成国际性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等;只重视现代服务业,不重视那些能增加就业、吸纳农民进城的一般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制约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城镇化建设上,发展小城镇的推动源应当是产业行为,即市场行为。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来支撑,即需要产业载体,这种产业可以是第二产业,也可以是第三产业,或者二、三产业并重。但在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比例不同。小城镇发展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上。东部地区部分小城镇已初步完成工业化,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很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小城镇的发展。

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小城镇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为非农产业提供场地、设施、劳动力、市场等,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内容,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力,使之规模扩大。载体与内容的发展要相适应,否则会带来诸多问题。建国初期,我国的城市发展在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走了一条重内容轻载体的发展道路,把城市建设成为生产基地,建设了许多工厂,而忽视了生活消费,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并因此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地搞小城镇建设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重载体轻内容,不少地方高标准搞基础设施建设,搞“五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而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使小城镇建设没有经济支撑。

非农产业集中效果不好。东部发达地区业已分散的乡镇企业搬迁成本太高,只好维持现状。中、西部地区则缺乏乡镇企业,许多乡镇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镇工业,或者说还没有开始农村工业化进程,也就没有集中的对象。

从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城镇多因在交通要道上的商业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先有市(market)后有镇(town)。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城镇在原始市镇的商业功能上增加了政治、军事功能;资本主义社会又增加了工业功能。随着功能的增加,城镇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说,是先有非农产业,后有城镇建设。我们要实现大战略,就必须在理论上认识到非农产业与城镇建设的先后关系。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应该明确这一点,优先发展非农产业,壮大经济实力。

通过产业集群引导我国小城镇的建设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诸多方面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首先,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分工更为细化,从而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与一般企业内部的分工和规模经济不同,产业集群的分工和规模经济主要的不是单个企业内部,而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可能非常专业化。甚至可能只是某一类型的配件或某一道加工工序。而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很稳定,效益成本很小,因而可以共同分享规模经济的优势。此外,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发挥其他组织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所以,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建设。

其次,产业集群能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这也非常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因而,产业集群能加速技术进步,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对于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更有明显的优势。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地缘接近、联系紧密、互通有无,技术扩散的速度非常快。技术的迅速扩散,使得每一个企业都能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工艺,调整要素投入组合,能够普遍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从而增加地区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第三,产业集群有积聚力量,会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这将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集群使某些(或某一)产业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有组织地集中,成长能力非常强,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因而它必然对集群外企业和组织非常有吸引力。相关企业和组织如果有条件一定会向集群地区迁移。在现实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产业集群对外资的吸引。产业集群政策能够降低外资进入的成本和风险,对地区吸引投资非常重要;而外商投资的地域和行业集中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甚至能培育新的产业集群,这将对地区经济增长有双重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建设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产业集群为一些城市的经济集聚提供了动力和实现方式,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多数城市长期增长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如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城市都利用产业集群策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速地区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经济和竞争优势降低了产业集群的平均成本和产业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使产业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对其他地区的企业

很有吸引力,能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集群地区,从而促进城镇经济增长。在地区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实现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它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以地区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促进为基础,没有区域内部的共生机制,就不能真正发挥集聚优势,单靠地理上的集中并不能创造出共同得益的相互依赖性。

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不能脱离经济的发展,应该通过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经济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现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多、规模小、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如果我们不顾这一现实而盲目发展小城镇,只能助长城镇化与产业化脱节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贻误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者:白建国 梁红岩

第三篇: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 滢 陈柳钦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6年第01期

摘 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专业化;聚集化; 网络化;本土化。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外部经济效应;人才聚集效应;学习创新效应。考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是小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提升了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水平;推动了小城镇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等等。

第四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五篇:马颈坳镇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建设情况汇报

马颈坳镇小城镇与产业发展建设情况汇报

马颈坳镇位于吉首市北部,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86个村民小组,人口共19398人,总面积91.16平方公里,是全州的农业大镇之一。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2亿元,比2009年1.8亿元增长10%;人均纯收入达2140元,比2009年1740元增长22.99%。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力争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以群众为主体,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小城镇建设为主线,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结合镇情实际,重点争取改建镇自来水厂,彻底解决新湾、康云两村及溪马社区和镇直各单位7000多人的安全供水问题。

2、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拓宽以枫香、隘口、米坡、竹寨等产业公路,加大对镇村公路改造力度,力争完成康云路口至高架桥道路硬化、几比村级公路硬化和马白公路改道项目。

3、夯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解决好镇中学操场硬化、美化项目,抓好镇完小塑胶跑道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4、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等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5、改善其他城镇公用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污水管网项目和路灯亮化项目。

(二)、做大三大主导产业群,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大力实施椪柑低改品改。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中心、科技为支撑、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抓好竹寨、米坡椪柑精品园建设,大力实施低改、品改工程,打造椪柑品牌,巩固做强全镇3.2万亩椪柑产业。

2、壮大蔬菜产业。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着力抓好隘口、康云、阳田、新湾等村千亩大棚蔬菜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0亩,年产量达50000吨,产值达30000万元。

3、提速发展黄金茶。突出抓好隘口村的黄金茶产业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到2016年,发展黄金茶总面积达到5000亩,使黄金茶产业逐步走上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开发苗木、特色小水果、中草药材等基地建设,推进我镇产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二、目前存在及亟待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方面:

1、镇自来水厂的项目建设。镇自来水厂始建于1994年,以电排形式蓄水。近年来,随着供水管网的不断老化和蓄水池年久失修,加上连续受冰冻灾害影响,漏水十分严重,经常无法保证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供水,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在饮用水质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每年镇政府还需投入10万余元维持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转,镇自来水厂重建问题迫需解决。

2、镇区及S229沿线的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现我镇镇区及S229沿线村日产垃圾达6吨,年产生日常生活垃圾2000多吨,本镇现有垃圾填埋场一处,位于枫香村,于2010年9月投入使用,建设规模为填埋垃圾2000方,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现请求上级主管部门能否结合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的开展,将我镇镇区及S229沿线村垃圾清运纳入市统一规划。

3、污水管网处理及街道路灯亮化项目建设。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镇区面积的不断扩容,给镇区公共设施的负荷量带来较大压力。一是镇区内的污水处理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且严重制约了我镇小城镇进一步的发展。二是随着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对街道、小巷的路灯亮化要求越来越迫切,特请求能帮助立项解决。

4、康云路口——高架桥的公路的拓宽、硬化项目建设。下步我镇小城镇发展重点将是把康云路口——高架桥1.5公里的公路打造成一条主要街道,为此拓宽、硬化该路段迫在眉睫,特请求帮助立项解决。

5、马白公路改道的项目建设。由于历史原因,白岩乡的通乡公路经过我镇农贸市场,每逢赶集日白岩乡的交通被迫中断,严重影响了白岩乡广大群众的出行。如果马白公路进行改道(经过我镇溪马、新湾),不仅解决了白岩乡广大群众的出行难,且对我镇下步小城镇建设扩容提供了发展空间。马白公路改道,我镇拟定两条路线,一是由政府路口至新湾村上寨、向家湾至小寨河接

白岩乡道,全长约3公里。二是由三拱桥经大河坪接白岩乡道,约2公里,请求上级相关部门能帮助立项解决。

6、马颈坳镇学区改善校园环境项目建设。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镇学区的各项建设得到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去年实施的操场改造和塑胶跑道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学区的硬件设施条件,但由于地形等原因,现尚缺口资金6万元。为了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下步学区拟建设一条长80米的文化墙,经初步预算需资金12万余元,特此请求上级有关部门能帮助一并解决。

(二)农业产业建设方面

1、黄金茶产业项目建设。现隘口村、几比村、林农村已建立优质茶园600亩,年产量达2500多公斤,产值80余万元。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镇党委、政府确定“以茶富农”的发展思路,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注册了“苗疆隘口”的地域商标;新建了200平方的厂房,购置了一套茶叶加工设备;积极实施国土整治项目,今年计划扩建面积为1400亩的黄金茶叶基地,使茶叶基地总规模增至2000亩;力争2016年全镇茶叶基地规模达到5000亩,真正实现茶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一是目前隘口村、几比村、林农村800亩茶叶基地整地已完成,现还缺300亩的茶叶苗木,每亩需苗木2000株,共需苗木60万株,每株0.6元,共需资金36万元;二是计划中的600亩黄金茶基地请求立为国土整治项目;三是为了黄金茶能走得进、卖得出,隘口村3.5公里的产业路需进行改造;四是几比村5公里通村公路需进行硬化,恳请上级领导给予解决。

2、椪柑产业建设。全镇共开发椪柑面积3.2万亩,其中,竹寨村5500亩、米坡村4500亩、枫香村1800亩,形成了以米坡、竹寨为主的万亩椪柑基地。一是由于我镇椪柑开发较早,80%椪柑树已老化,为提高柑橘品质,做实椪柑品牌,增加效益,以质量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现有2万余亩椪柑急需进行品改、低改;二是竹寨村、米坡村、枫香村地理位置比较高,长年缺水,为确保椪柑稳产增效,急需建季雨集水窖1000余口;三是竹寨村、米坡村、枫香村通村生产生活公路比较狭窄,不利于椪柑销售,公路急需扩宽改造。恳请上级领导给予一一解决。

3、蔬菜产业建设。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依据本镇“围城靠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切实理出了一条以“蔬菜产业壮大镇经济,科技推广先行”的思路,狠抓蔬菜产业建设,形成以阳田村、康云村、隘口村为龙头12000多亩的蔬菜产业基地。力争2016年发展蔬菜基地达2万亩。由于我镇蔬菜生产以农户分散型经营为主,绝大多数采取常规蔬菜种植栽培,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镇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镇党委政府决定今年在阳田村、康云村、隘口村建立无公害及大棚蔬菜基地700亩,恳请上级部门给予立项解决。

下载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城产业集群拉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名胜)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

    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发展

    玻璃工艺制品产业集群发展调研报告小官庄镇方 春玻璃(水晶)工艺制品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其中玻璃工艺制品以小官庄镇为主导,水晶工艺品以西安丰镇为主体。2007年玻璃制品......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共荆州区委今年来,荆州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兴市”战略,按照“产业 兴园、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促进产......

    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

    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 研 报 告襄樊市建设局 (笔者按:小城镇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

    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

    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 研 报 告襄樊市建设局 (笔者按:小城镇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

    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

    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报告襄樊市建设局(笔者按:小城镇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形式,它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立项、完......

    十大扩大内需政策 拉动十大产业发展

    十大扩大内需政策 拉动十大产业发展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会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调整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升级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