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农业项目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模版]
关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农业项目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下称“外贷”)。主要是世行、亚行、国际农发基金等的贷款兴办了一大批项目,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农业利用“外贷”项目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反响。现在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如何进一步利用“外贷”促进农业新的发展问题,各部门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有共识,也有歧见。我们认为,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是重中之重,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是难中之难。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根据中央的方针,结合来自各方面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以及出现的新情况,对农业利用“外贷”提出我们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到目前为止,归纳起来,关于农业利用“外贷”的主要问题:一是“外贷”项目的实际效果;二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对硬贷的承受能力和还贷问题;三是世行和亚行贷款现存的优越性;四是“外贷”淡出的原则和条件;五是利用“外贷”的重点和方式。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的实际效果
我国自1982—2002年农业利用“外贷”(包括世行、亚行、农发基金会和政府贷款)总金额为162亿美元,其中,由农业部直管项目20个,贷款金额161850万美元。按世行统计口径,农业项目包括农林水和扶贫项目,1982—2002年共计项目62个,贷款金额975811万美元。据世行提供的数据,1986—2002年我国参评农业项目35个,总满意率为91.43%,居东亚地区第二位,越南农业项目满意率为100%,居第一位。但只有2个项目。因此,实际上中国应当居第一位,东亚地区是世行项目执行最好的地区,居东亚第一位也就是居世行农业项目第一位。世行农业项目平均满意率为58%,我国大大超过这一平均水平。我部直接管理,现已完成的项目满意率为100%,其中,最佳(HS)项目两个,实施绩效应当说是相当出色的。从项目经济寿命期结束时最后的效果来看,也同样是非常出色的。以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的《华北平原农业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经济寿命期(20年)已经结束。根据2001年由我国县域经济专门评价机构按照GDP,人均GDP,GDP增长率,财政年收入等指标,对全国2073个县级单位进行综合评定的结果,该项目在实施前全是贫困线下的9个县,现在已经有7个县进入了全国先进县(市)的行列,其余两个县也大大提升了等级。上述7个县已进入全国县市先进行列的含义是:按县域经济竞争力分级,全国高于和等于这7个县的有593个,低于这7个县的还有1473个。当然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不是单个项目投入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项目所产生的直接作用及其示范辐射效应所发挥的间接作用不能低估。由此可以说明,我国农业项目具有特殊优势,因而也就产生特有的绩效。
二、关于对“硬贷难以承受”和“还贷问题比较严重”的问题
实际上,这是同一个问题,对于农业项目来说,不但“硬贷难以承受”,“软贷”承受上也有困难。仍以我国最早的华北平原农业项目为例,这是原定贷款期长达50年的世行软贷项目,据1993年世行后评价专家计算,由于美元.SDR.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借款人所借的SDR,现在以人民币偿还,等于要向世行支付年复利19.6%的利息,“软贷”并不“软”,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强调扶贫性质”,因而农业项目一直选择在相对落后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因此,现有条件差,配套能力低往往造成“硬贷难以承受”,地方财政困难又造成“还贷问题比较严重”。从实施“商业化”项目开始,曾一度尝试通过金融中介转贷,虽然总体上不成功,但金融中介按市场经济要求运作的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其直接结果是,挑选条件较好的单位实施项目,因此,对比“硬贷”还硬(浮动利息,再加2.4%利差)的苛刻贷款条件,也并没有真正构成“还贷问题严重”。江苏省克胜集
团农药厂扩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不到两年,世行贷款就已经全部还清。即使一些发生拖欠偿还贷款本息的单位,多为突发因素造成一时的还贷困难,情况也并不严重。因此,在保持政策导向的前提下,按市场经济机制准备和实施农业项目,完全有可能避免“难以承受”和“还贷困难”等问题的发生,就全国而言,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解决此类问题已经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对以往农业项目还贷的拖欠问题,如果加以历史地辩证地剖析,我们认为这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国企存在的债务困难性质相似,情况雷同,似应以同样的原则妥善处理为宜。
三、关于“世行、亚行贷款现存优越性”问题
此类贷款“硬化”以后,过去“软贷”的优越性已经丧失,但世行善管理,亚行善理财,有利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此类优势并未丧失,而且更是我国现在和今后所需要的。世行自称:它不但能够提供资金,而且是“知识银行”(或称“知识库”),可与借款人知识共享。而且该行对多项国际赠款,如蒙特利尔议定书赠款,全球环境基金赠款,碳基金赠款等有较大的发言权,还可联系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援外赠款。世行、亚行的这类优势,国内任何银行都还不具备,更何况国内银行还没有类似世行、亚行的长期贷款。因此,它们的这些优越性,在现在和可能预见的将来,还不可能全面取代。针对我国农业项目周期长、见效慢但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这种优势尤为重要。
四、“外贷”淡出的原则和条件
由于支持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入世后,就要按照“绿箱”规则操作,合理规避风险。现在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就是非常高明的补贴措施,几千亿的资金,就已经陆续合理合法地补贴进去了。我们利用“国外借款”投入农业,不管数量多少,也要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补贴到“三农”。现在要谈“外债”的淡出,为时尚早。单就问题的本身而言,无论“内债”或“外债”,国际上都有公认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的数据表明,三大外债风险指标: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对我国来说,还有较大的空间,还可以继续借债。但具体到项目,必须借鉴国际经验,认真加以研究。例如,利用世行贷款比我国将近早10年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已经30多年了,还在继续使用世行贷款,他们在贷款硬化以后,传统的农业项目已经逐渐淡出了,代之以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关的更高一级的项目。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由于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项目的淡出显然过早,但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言,传统的农业项目正在逐渐淡出,代之以更高层次的项目,或者转向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产品规模和质量的升级,以提高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大幅度增加投入。例如,我国的荞麦、大蒜,花生,辣椒,兔子肉等5类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创汇世界第一,这种三个第一的农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的今天,能否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争创更多的外汇;又如土豆(马铃薯)产量世界第一,鲜薯出口量和创汇却是世界的103位,如何改善品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创更多的外汇;还有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水产大国,但出口量和创汇水平并不居世界第一,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质量保障和认证体系的软环境不行,如能引入项目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使我国的水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上又一优势的大宗农产品。按照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大宗农产品的发展要求,如能引进项目,逐个扩大规模和产品质量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将为农业创造巨大的效益。因此,准确地说,农业要干的项目多得很,与其说农业项目如何从“外贷”项目中淡出,还不如说如何正确挑选项目,适应“外贷”硬化的要求。再加上进一步调整利用“外贷”的政策和改善项目的管理,就可能出现另一个“柳暗花明”的大千世界。
五、调整利用“外贷”的重点和方式
根据中央确定的科学的发展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整利用“外贷”的重点和方式。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生动的典型。即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持的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1998-2004)。该项目总投资71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3亿美元,在黄淮海地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安徽5省133个县实施。项目目标是(1)提高农业产量;(2)增加农民收入;(3)在中国华北平原这个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区的可灌溉区内建立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发展和管理机制。现在项目实施刚刚结束,从项目完工全部资料表明,已经出现了一个显明的特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同步协调发展”的局面。为什么?该项目世行贷款3亿美元,其中,80%以上作为中央投资,统借统还,不需要农民和地方政府还贷。这一政策的出台,首先是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搞好项目的积极性。既保证了粮食增产,又使经济作物产量成倍增长,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从23%到175%,中等收入农户从24%到124%。其重要意义还不仅如此,我国粮食产量,《九五》期间没有实现增产计划,直到《十五》第3年(2003年),已经下降到4.3亿吨。这种下滑局面,中央当然不会坐视,必然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重点,把“外贷”投向此类重点,已经显现成效。
六、建议
根据上述情况,遵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的大局。”我国九大农区,按照每年粮食产量排序是:(1)、黄淮海地区(2)、长江中下游地区(3)、西南地区(4)、东北地区(5)、华南地区(6)、黄土高原地区(7)、甘新区(8)、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区(9)、青藏高原区。只要抓住了前5个地区,就抓住了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近90%,就稳定了全国粮食的大局。抓住了这些地区农民的增收,就抓住了粮农增收的主体。在此方面,上述项目已经提供了一个范例。这个范例适合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凡有能力提供配套资金当地政府又有积极性的地方,中央均可以按同样的模式把“外贷”投向此类地区。当然,此处还只是指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一个“外贷”投向的重点序列。另外还有若干个重点序列,例如,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的《生态富民家园项目》,又是另一个投入“外贷”的重点序列。再按农口的行业划分,还可能出现另一些重点序列。至于投向何处?何时投入?这就是国家政策决策者的事情了。同时,反过来说,上述“外贷”投入模式的适用范围,全国上下认同的程度,以及该范例的可靠程度,都可能还在众人的注目之中。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引起全国上下对此的关注。因为,利用“外贷”已20多年,已到全面总结经验,确定转折点的时候了。
第二篇: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及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计委关于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及项
目管理暂行规定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原有的管理办法有些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贯彻中共中央中发[1998]6号文件精神,根据机构改革后国务院赋予国家计委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及项目管理的有关程序和要求,将工作重点切实转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机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利用国外贷款水平,保证主权外债安全,特作如下规定:
一、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主要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贷款(含联合融资、与货款项目相关联的全球环境基金等赠款)、日本政府贷款(含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元贷款和不附带条件贷款)和其他国家政府(混合)贷款,由我国政府向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机构)统一筹借,形成国家主权外债;是国家可直接掌握和调控的资源,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有关政策合理有效使用。
(二)根据中央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今后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指导思想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保证债务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原则上用于政府主导型项目,主要投向农业、水利、林业及生态、交通角色源、环保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坚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并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安排西部地区项目;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提高贷款使用效益;充分考虑项目的承受和配套能力,注意量力而行。
(四)坚持“统一规划,归根对外,分工协作,明确责任高效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借用还管理机制,确保主权外债安全。
二、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总量、结构及项目的规划管理
(一)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发展计划部门研究编制国家中长期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计划,提出利用贷款的方针政策、贷款总规模和投资结构及有关措施等,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国务院审批。
(二)国家计委根据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含计划单列单位)和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提出的贷款申请,会同有关部门,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及国家利用外资方针政策,根据不同贷款来源的特点,经综合平衡后,分别制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其中,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政府贷款备选项目的规划,经商财政部后,报国务院批准。
(三)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是地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及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重点,统一负责贷款备选项目的筛选及申报工作。各地发展计划部门要加强贷款规划工作,努力提高申报的贷款项目质量。需地方财政承担偿债责任或提供担保的项目,地方发展计划部门需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上报或与同级财政部门联合上报国家计委和财政部。
(四)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行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向国家计委提出或车头提出贷款项目申请。如贷款债务需由地方承担的,则需经地方发展计划和财政部门同意后方可上报。
(五)所有贷款项目均须列入相关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并经国务院或国家计委批准后,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对外提出,开展工作。对未经国家计委列入贷款规划的项目,各地方、部门在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政府贷款机构)联系、交往中,一律不得做出承诺。
(六)国家计委根据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发展计划部门研究分析国内外新情况,及时提出对策措施,着力优化贷款结构,努力提高贷款项目和整体规划质量。
三、加强贷款项目的前期准备管理,努力提高贷款项目质量
(一)贷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贷款项目的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公司在接到国家计委下达的有关贷款规划的通知后,应积极会同项目单位抓紧开展利用贷款的有关准备工作。所有贷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项目建设程序的要求和规定,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按规定报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外资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方可正式进行对外贷款协议(或合同)的谈判、签约,如有特殊情况,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对外签约的项目,必须报经国家计委同意或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方能进行,但所签协议(合同)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方可生效。
由金融机构负责转贷的项目,转贷金融机构应根据由其转贷的贷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度,及早开展项目的评估工作;国家计委在审批此类项目约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需有转贷金融机构出具的转贷意见。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达到相应深度,做好建设方案的论证,落实国内配套资金等各项建设条件,明确贷款偿还方案和偿还责任。国家计委负责进行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公司和地方的协调,做好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项目利用外资方案的审批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利用外资方案,并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并审批。利用外资方案的重点是做好贷款采购清单和贷款偿还方案,要遵循合理、有效的原则,不得将贷款用于采购项目外的货物或非生产性货物(如小轿车等)。属于下列情况的项目,需单独报批利用外资方案:
1、对于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的打捆项目(对外为一个项目,对内由若干个子项目组成),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贷款规划后,由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一揽子项目建议书或总体方案报国家计委审批;其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接现行规定办理,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总体利用外资方案,由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r火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公司报国家计委审批。
2、对于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用内资建设转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后,如建设方案与原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变化的,需编制利用外资方案,限额以上项目报国家计委审批。
(三)地方发展计划部门应加强对贷款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参与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政府贷款等重要项目的有关对外磋商(包括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的调查评估)活动,做好项目的贷款规模、建设内容等重大问题的把关工作;及时协调项目准备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向国家计委通报有关情况。
(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国内外程序的衔接,坚持以国内建设程序为主的原则。在对外工作中,应以国家批准的贷款规划、项目批准文件为依据,如出现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贷款规模等的评估意见与我方有较大差距的,应及时报告国家计委;有关单位不得擅自对外承诺或签署备忘录。项目单位应及时将与外方会谈的主要内容和外方提交的评估备忘录报送国家计委。
(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国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利用外资方案)对外磋商、谈判。谈判结果如与原批准的贷款金额、建设内容等有出入的,应报经国家计委复审同意后再对外承诺、签约;必要时,还应报国务院审批。
(六)对已列入贷款规划、且对外工作已进行相当深度的项目,如无特殊理由,原则上不得再调整贷款渠道;确需调整的,需报国家计委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实施管理
(一)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都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和健全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和建成后运营管理。对于地方打捆项目,地方政府可根据需要设立项目执行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组织协调和具体执行工作,同时注意发挥各子项目业主单位的作用。各级发展计划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主动协调、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和健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采购工作。项目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择优选择有资格的采购代理公司。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采购的项目,项目单位应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利用外资方案批准的采购清单编制标书,不得擅自变更采购内容,严禁将贷款挪作它用。若确有需要调整采购内容,需按程序向原审批机关报送调整方案,经批准后方能进行。要严格遵循国家《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及国外贷款机构采购指南,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同时要认真贯彻促进国内制造产业发展的方针,所采购的物资、设备的档次、规格在满足项目需要的前提下,其标书编制及招标过程中应尽可能为国内产品中标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国内企业中标率。国家计委参与协调招标采购中的重大问题。
(三)根据国务院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进口货物关税优惠均有关规定,需由国家计·委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发展计划部门出具相关贷款项目确认书。项目一单位到国家计委办理有关贷款确认书时,需有地方计委或国务院主管部门(按项国隶属关系)出具的正式文件。
(四)加强贷款项目余款使用管理。当项目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利用外资方案批准的贷款使用内容完成采购后出现余款时,如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需要继续使用剩余贷款,应编制项目余款使用方案,按隶属关系由地方发展计划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计委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五)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工程质量和贷款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的有关要求,建立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等各项制度。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政府贷款的重大项目,国家计委将纳入稽察特派员检查制度,强化项目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如发现违反程序、擅自改变贷款采购内容或挪用资金等重大问题及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国家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追究有关责任。国家计委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暂停贷款支付或暂停审批该地方、该行业的贷款项目等措施,直至违规得到纠正。
(六)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限额以上项目建成后原则 上一年内,各项目单位或由项目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向国家计委提交项目后评价报告。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政府贷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可结合国外贷款机构的要求进行。
(七)建立项目实施的信息反馈制度。项目单位应定期色(每半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项目实施进度报告,限上项目需报送国家计委。地方发展计划部门应按照国家计委有关国外贷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组织项目单位及时准确填报数据。
五、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债务管理
(一)主权外债的偿还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外信誉,必须加强和完善其债务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转贷机制,规范担保行为。各转贷机构应根据国家确定的转贷原则及时办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协议,地方发展计划部门应积极协助项目单位做好转贷工作。
(二)各转贷机构要加强和规范项日的转贷及债务管理,主动给项目单位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定期(每半年)向国家计委报道有关数据资料,包括分项目的贷款支付及偿还情况。
(三)加强地方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外债管理。地方发展计划部门应根据国家全口径外债管理的要求,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本地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外债管理工作。要建立以主权外债逾期率(拖欠主权外债本息总额/主权外债余额)为主的地方主权外债风险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地方发展计划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向国家计委批道主权外债逾期率等考核数据。地方主权外债逾期率将作为国家计委安排、审批新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重要依据。对逾期率超过二定比例的地方,国家计委将暂停审批该地方新的利用国外贷款项日。
(四)为适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要求,有效发挥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效益和作用,国家允许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转让经营权和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包括运用与外商合资、合作、兼并、股票海外上市等方式,盘活资产存量和改善经营机制。经营权转让和所有权结构调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对于在建贷款项目或尚未全部偿还主权外债的项目,在进行经营权转让和所有权结构调整时,必须事先征得转贷机构对剩余债务偿还安排的认可,同时,还需事先向有关国外贷款机构通报。严禁各种形式的逃废主权外债的行为。
(五)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外债外汇管理。贷款签约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外债登记。有关贷款的结售汇及具体外债登记等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此前国家计委发布的有关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规定如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各级发展计划部门要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转贷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力合作,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把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发布单位:国家计委
发文名称:国家计委印发关于加强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划及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计外资[2000]638号)
发布日期:2000年5月30日 生效日期:2000年5月30日
第三篇:财政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财政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项目执行(协调)部门(以下简称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及地方项目实施机构,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是指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代表国家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统一筹借并形成政府外债的贷款项目。
(二)国际金融组织赠款项目,是指财政部或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代表国家作为受赠方接受的、不以与贷款搭配使用为前提条件的国际金融组织赠款项目。
(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准则、指标和方法,结合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预先设定的绩 1 效目标,对项目绩效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四条 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法实施,科学规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指标要科学客观,评价方法要合理规范,基础数据要真实准确。
(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坚持中立立场,从客观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公平合理开展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部负责总体推进和加强绩效评价工作;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本地区的绩效评价工作。
(四)目标导向,各方参与。以项目绩效目标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起点和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推动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
第五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三)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四)国际金融组织的有关政策、制度和项目相关文件、报告;
(五)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及批复文件;
(六)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或审计报告;
(七)项目单位的项目执行文件和报告;
(八)其他可以作为评价依据的资料。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对绩效评价实行统一管理,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导、监督和考核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
(三)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未做过绩效评价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或选择部分已做过绩效评价的项目进行再评价;
(四)综合分析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改善项目管理的意见或建议,推动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五)建设、维护项目监测与绩效评价信息网络,汇总、整合、传播项目绩效评价信息与成果;
(六)推进全国财政系统绩效评价能力建设工作;
(七)与国际金融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七条 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本地区的绩效评价管 3 理工作,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二)编制本部门、本地区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并报财政部备案;
(三)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审核并向财政部报送项目绩效目标;
(四)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地区的绩效评价工作,并将评价报告报送财政部备案;
(五)提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针对项目绩效评价中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六)依法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提高绩效评价信息透明度;
(七)开展本部门、本地区的绩效评价能力建设;
(八)配合、协助财政部组织实施的绩效评价工作;
(九)协助财政部建立和维护项目监测与绩效评价信息网络,并按要求向财政部报送项目监测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
第八条 项目实施机构参与并配合相关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配合并协助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绩效评价工作;
(二)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和资料;
(三)根据绩效评价结论,切实落实整改措施,整改结果报送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四)按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监测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
第三章 评价对象和内容
第九条 绩效评价适用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各阶段,实施时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贷款项目
对于在建项目,应当于项目实施期内开展一次在建项目绩效评价,可与项目中期调整检查结合进行。
对于完工项目,应当于项目完工3年内组织一次完工项目绩效评价。
对于已完成还贷项目,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再进行绩效评价。
(二)赠款及技援子项目
一般应当在项目结束2年内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条 绩效评价应当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的相关性、效率、5 效果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相关性,是指项目目标与国家、行业和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以及需求的相符程度。
(二)效率,是指项目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即能否以更低的成本或者更快的速度取得预计产出。
(三)效果,是指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相关目标群体的获益程度。
(四)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实施完工后,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和产生效益的持续性。
对于完工项目,应当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并据以得出
项目的综合绩效等级。对于在建项目,应当重点评价项目的相关性、效率和效果。
第四章 组织和实施
第十一条
项目绩效目标,是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应当按照下列要求报送项目绩效目标(可参考国际金融组织项目评估文件中的项目绩效目标):
(一)贷款项目
对于中央项目,在向国务院上报贷款谈判请示前,相关中央部门应当向财政部报送项目绩效目标。
对于地方项目,省级财政部门在报送财政部的项目评审意见中应当包括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意见。
(二)赠款项目及技援子项目
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在向财政部报送的项目建议书中应当包括项目绩效目标。
第十二条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一般分为评价准备、评价设计、评价实施和评价报告四个阶段。
第十三条 在评价准备阶段,应当确定评价对象,并成立评价小组:
(一)确定评价对象
财政部根据工作重点及各部门、各地区项目实施情况,确定直接开展的绩效评价或再评价对象。
中央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本区域绩效评价工作计划,确定评价项目,并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财政部备案。中央打捆项目以中央部门为主开展绩效评价。
(二)成立评价小组
中央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可以成立评价小组直接开展项目绩效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或外部专家实施绩效评价。中央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对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负责。
第十四条 在评价设计阶段,评价小组应当根据中央部门、省级财政部门要求,研究制定评价框架和实施方案。
评价框架主要包括评价准则、关键评价问题、评价指标、证据、证据来源及证据收集方法等。
评价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评价背景和目的、项目基础信息、绩效评价框架、面访、座谈会或实地调研问题清单、评价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等。
第十五条 在评价实施阶段,评价小组应当按照评价框架和实施方案,收集、整理、审核相关数据资料,并在充分证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评分标准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形成项目评价结论和项目绩效等级。
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等级包括:实施顺利、实施比较顺利、实施不太顺利、难以继续实施。
完工项目绩效评价等级包括:高度成功、成功、比较成功、不成功。
第十六条 绩效评价完成后,应当形成评价报告:
(一)撰写报告。评价小组应当按照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应当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 8 辑清晰。
(二)征求意见。报告初稿形成后,评价小组应当向项目实施机构、相关主管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反馈情况对报告进行完善。
(三)提交报告。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次年3月底前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以及评价结果应用建议报送财政部备案。
第十七条 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规定,确保评价过程独立、方法合理、结论客观公正。
第十八条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必要时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再评价。
第五章 评价结果应用
第十九条 财政部、中央部门及地方财政部门应当从下列方面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一)及时归纳、分析、总结绩效评价结果,通报相关主管部门或地区政府,并将其作为申报和审核新项目的重要参考。
(二)及时向项目实施机构及其主管部门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督促其落实整改措施,改善项目管理,或调整项目内容。
(三)建设绩效评价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项目管理最佳实践、经验教训和绩 9 效评价工作经验的共享与交流。
第二十条 财政部、中央部门及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适当范围内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第六章 工作保障与激励
第二十一条
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应当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确保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根据本办法修订并发布《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
第二十四条
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2008年4月21日财政部发布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际〔2008〕48 号)同时废止。
江西省自2008年以来在财政部的指导下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绩效,提升全省财政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评价能力,进一步宣传推广绩效评价理念,江西省财政厅对23个已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的政府外债项目评价报告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补充完善后汇编成书。
该书共分上下两册,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集中展示了我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目前该书已发放至全省各设区市、县(区)财政部门及全省各项目实施单位。该书的编撰将有力促进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和项目单位进一步改进政府外债项目管理,提高政府外债项目成效,并为我省各级财政部门更好地学习绩效评价方面的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政府公共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四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8号 【发布日期】2005-02-28 【生效日期】2005-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8号)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二○○五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下简称国外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提高国外贷款使用效益,根据《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有关外债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借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及与贷款混合使用的赠款、联合融资等投资项目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境内企业、机构、团体均可申请借用国外贷款。
第四条 国外贷款属于国家主权外债,按照政府投资资金进行管理。国外贷款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章 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第五条 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是项目对外开展工作的依据。借用国外贷款的项目必须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未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项目用款单位不得向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等国外贷款机构正式提出贷款申请。
第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外债管理及国外贷款使用原则和要求,编制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并据此制定、下达项目签约计划。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政府日元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商国务院财政部门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七条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向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申报纳入国外贷款规划的备选项目。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由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承担贷款偿还责任或提供贷款担保的,应当同时出具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部门意见。
第八条 申报纳入国外贷款规划的备选项目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简要情况;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拟申请借用国外贷款的类别或国别;
(四)贷款金额及用途;
(五)贷款偿还责任。
第九条 已纳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日本政府日元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如需调整贷款来源或撤销贷款的,应当将调整内容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纳入其他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如需调整贷款来源的,应当将调整内容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审批阶段一并报批。
第十条 原批准使用其他资金的项目,拟申请转用国外贷款;或已批准使用国外贷款的项目,拟申请转用其他资金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第十一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参与项目的有关对外工作,指导和督促国外贷款规划及项目签约计划的落实。
第十二条 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一)由中央统借统还的项目,按照中央政府直接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二)由省级政府负责偿还或提供还款担保的项目,按照省级政府直接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其项目审批权限,按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除应当报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审批权限不得下放。
(三)由项目用款单位自行偿还且不需政府担保的项目,参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办理:凡《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所列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分别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或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之外的项目,报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第三章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三条 项目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并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后,项目用款单位须向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直接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由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不再单独审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五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资本金、国外贷款及其他资金、项目业主、项目执行机构、项目建设期;
(二)国外贷款来源及条件,包括国外贷款机构或贷款国别、还款期、宽限期、利率、承诺费等;
(三)项目对外工作进展情况;
(四)贷款使用范围,包括贷款用于土建、设备、材料、咨询和培训等的资金安排;
(五)设备和材料采购清单及采购方式,包括主要设备和材料规格、数量、单价;
(六)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结论;
(七)贷款偿还及担保责任、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
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附以下文件:
(一)项目批准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文件或项目备案文件)。
(二)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项目,提供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的评估报告。
(三)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如项目需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承担贷款偿还责任或提供贷款担保的,出具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部门意见。
(四)申请使用限制性采购的国外贷款项目,出具对国外贷款条件、国内外采购比例、设备价格等比选结果报告。
第十七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条件是:
(一)符合国家利用国外贷款的政策及使用规定;
(二)符合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三)项目已按规定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四)国外贷款偿还和担保责任明确,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落实;
(五)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贷款已初步承诺。
第十八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准后,项目建设内容、贷款金额及用途等发生变化的,须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将调整方案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准文件,是对外谈判、签约和对内办理转贷生效、外债登记、招标采购和免税手续的依据。
第二十条 未经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对外签署贷款协定、协议和合同,外汇管理、税务、海关等部门及银行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自批准之日起两年内,项目未签订国外贷款转贷协议的,该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项目实施工作,监督有关招投标活动。
第二十三条 国外贷款项目出现余款时,项目用款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有关余款取消手续,并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抄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如将余款继续用于完善原项目建设的,应当参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要求,编制余款使用方案,并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负责将国外贷款进行转贷的转贷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准文件,对项目的国外贷款进行转贷,并于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向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国外贷款支付和偿还情况。
由各级政府负责偿还国外贷款或提供还款担保的项目,转贷机构原则上应当按贷款方提供的贷款条件进行转贷。如以规避外债风险为目的需对上述项目转贷条件进行调整的,转贷机构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同意。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用款单位要依法履行国外贷款偿还责任,及时进行外债登记,加强国外贷款债务风险管理。
项目用款单位要建立项目信息反馈制度,并于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向批准项目的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进度报告。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及管理项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查实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七条 为确保对外还款,防止逃废债务,尚未偿还全部国外贷款的项目用款单位,在进行资产重组、产权变更或破产申请前,应当事先征得转贷机构对剩余债务偿还安排的书面认可,落实还贷责任,并将有关结果抄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此前有关国外贷款投资项目管理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 28 号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二○○五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二○○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下简称国外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提高国外贷款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有关外债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借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及与贷款混合使用的赠款、联合融资等投资项目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境内企业、机构、团体均可申请借用国外贷款。第四条 国外贷款属于国家主权外债,按照政府投资资金进行管理。国外贷款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章 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第五条 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是项目对外开展工作的依据。借用国外贷款的项目必须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未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项目用款单位不得向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等国外贷款机构正式提出贷款申请。
第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外债管理及国外贷款使用原则和要求,编制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并据此制定、下达项目签约计划。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政府日元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商国务院财政部门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七条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向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申报纳入国外贷款规划的备选项目。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申报的项目,由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承担贷款偿还责任或提供贷款担保的,应当同时出具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部门意见。
第八条 申报纳入国外贷款规划的备选项目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简要情况;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拟申请借用国外贷款的类别或国别;
(四)贷款金额及用途;
(五)贷款偿还责任。
第九条 已纳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日本政府日元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如需调整贷款来源或撤销贷款的,应当将调整内容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纳入其他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如需调整贷款来源的,应当将调整内容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审批阶段一并报批。
第十条 原批准使用其他资金的项目,拟申请转用国外贷款;或已批准使用国外贷款的项目,拟申请转用其他资金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第十一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参与项目的有关对外工作,指导和督促国外贷款规划及项目签约计划的落实。
第十二条 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一)由中央统借统还的项目,按照中央政府直接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二)由省级政府负责偿还或提供还款担保的项目,按照省级政府直接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其项目审批权限,按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除应当报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审批权限不得下放。
(三)由项目用款单位自行偿还且不需政府担保的项目,参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办理:凡《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所列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分别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或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之外的项目,报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第三章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三条 项目纳入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并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后,项目用款单位须向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初审后,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直接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 由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不再单独审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五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资本金、国外贷款及其他资金、项目业主、项目执行机构、项目建设期;
(二)国外贷款来源及条件,包括国外贷款机构或贷款国别、还款期、宽限期、利率、承诺费等;
(三)项目对外工作进展情况;
(四)贷款使用范围,包括贷款用于土建、设备、材料、咨询和培训等的资金安排;
(五)设备和材料采购清单及采购方式,包括主要设备和材料规格、数量、单价;
(六)经济分析和财务评价结论;
(七)贷款偿还及担保责任、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当附以下文件:
(一)项目批准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文件或项目备案文件)。
(二)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项目,提供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的评估报告。
(三)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如项目需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承担贷款偿还责任或提供贷款担保的,出具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有关部门意见。
(四)申请使用限制性采购的国外贷款项目,出具对国外贷款条件、国内外采购比例、设备价格等比选结果报告。
第十七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条件是:
(一)符合国家利用国外贷款的政策及使用规定;
(二)符合国外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三)项目已按规定履行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
(四)国外贷款偿还和担保责任明确,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落实;
(五)国外贷款机构对项目贷款已初步承诺。
第十八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准后,项目建设内容、贷款金额及用途等发生变化的,须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将调整方案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准文件,是对外谈判、签约和对内办理转贷生效、外债登记、招标采购和免税手续的依据。
第二十条 未经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对外签署贷款协定、协议和合同,外汇管理、税务、海关等部门及银行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自批准之日起两年内,项目未签订国外贷款转贷协议的,该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四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指导和协调项目实施工作,监督有关招投标活动。
第二十三条 国外贷款项目出现余款时,项目用款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有关余款取消手续,并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抄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如将余款继续用于完善原项目建设的,应当参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要求,编制余款使用方案,并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负责将国外贷款进行转贷的转贷机构,应当根据国务院及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准文件,对项目的国外贷款进行转贷,并于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向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国外贷款支付和偿还情况。
由各级政府负责偿还国外贷款或提供还款担保的项目,转贷机构原则上应当按贷款方提供的贷款条件进行转贷。如以规避外债风险为目的需对上述项目转贷条件进行调整的,转贷机构应当事先征得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同意。
第二十五条 项目用款单位要依法履行国外贷款偿还责任,及时进行外债登记,加强国外贷款债务风险管理。
项目用款单位要建立项目信息反馈制度,并于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向批准项目的发展改革部门提交项目进度报告。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及管理项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查实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七条 为确保对外还款,防止逃废债务,尚未偿还全部国外贷款的项目用款单位,在进行资产重组、产权变更或破产申请前,应当事先征得转贷机构对剩余债务偿还安排的书面认可,落实还贷责任,并将有关结果抄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此前有关国外贷款投资项目管理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