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音乐教室工作规程
音乐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办学条件,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本规则。
第一条 中学、城镇小学、十二班型(含十二班型)以上的农村小学必须建立专用音乐教室。
十八班型以上的城镇小学应建立两个专用音乐教室。
小于十二班型的农村小学可不设专用音乐教室,宜以多功能教室兼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专用舞蹈教室。
第二条 有两个以上音乐教室的学校,每个教室的音乐教学的功能应有所侧重,教室内的音乐设备和器材的配置应体现各自的特点。
第三条 音乐教室的使用面积:城镇中小学应不小于67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应不小于52平方米。
第四条 音乐教室应选择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避免声音对其它教学的影响。音乐教室如果设在连续走廊或教学用房处,应换装隔音门,并封闭与走廊邻近墙上的窗户。
第五条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音乐教室铺设有弹性的架空地板地面,以适应不同音乐教室形式和课外文艺活动的要求。
第六条 音乐教室应配备活动式合唱台和方便学生座位移动的凳子。
第七条 为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音乐教室宜敷设吸音材料,以改善音质条件。
第八条 有专用音乐教室的学校应设有乐器室,乐器室的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8平方米,乐器室应与音乐教室相通或相邻。
第九条 舞蹈教室及其附属用房的建设可参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音乐教室的设备和器材的配置应执行教育部XX年修订版的音乐器材配备目录,城镇中小学执行一类标准,农村初中和农村中心小学执行二类标准,村办小学执行三类标准。
第十一条 各校在执行教育部音乐器材配备目录时应遵循先“必配”后“选配”的原则。根据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可以调整设备器材的配备数量,也可以购置教育部目录以外的乐器和设备。
第十二条 学校应重视音乐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的配备,充分发挥其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班额比较少的学校可以不在音乐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应充分利用其它教室的多媒体资源完成相应的音乐教育教学任务。
第十三条 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挂图、音乐教学音像资料、音乐教学软件、音乐书籍、音乐教育杂志的配备。
第十四条 少数民族学校可以按照音乐教育教学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乐器。
第十五条 学校应每年安排一定的音乐器材设备经费、音乐资料经费、乐器维护经费,保证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十六条 音乐(舞蹈)教室及其附属用房里的设备与器材必须有专人管理。
第十七条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音乐(舞蹈)教室使用、乐器保管等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
第十八条 音乐(舞蹈)教室及其附属用房必须建立音乐设备器材的保管帐和保管卡片,做到帐、物、卡相符,学校有关部门每年都必须进行核对检查。
第十九条 学校必须按要求做好音乐设备器材的保管和维护,每年必须按要求对钢琴定期进行调音。
第二十条 乐器的说明书或使用手册必须妥善保管,第二十一条 学校音乐教室环境的布置应具有音乐艺术的氛围,教室墙上应有音乐家画像、名人名言、音乐挂图等。
第二十二条 本规程自XX年九月一日起实行。
第二篇:中小学音乐教室管理制度集
音乐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音乐器材室必需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进入音乐器材室。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管理人员应及时申请购买音乐器材和设备,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要建立音乐器材管理总帐、分类帐和低值易耗品账。音乐器材的配发、自购、自制、调拨、馈赠、破损、丢失、报废等,要凭单据及时登记,做好帐册管理,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四、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部分音乐器材可在学期初由教研组(教师)向音乐器材室办理出借领用手续,音乐器材领用和归还时,管理人员应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有损坏,按学校相应的规章制度报主管部门处理。
五、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仪器设备必须全部入橱或上架,按仪器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六、要加强对音乐器材的保养和维护。根据不同器材各自的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锈腐工作,确保音乐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源、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音乐器材管理人员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二、掌握各种音乐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负责向师生介绍各种器材的使用保护办法,负责师生音乐课和课外活动使用器材。
四、妥善保管音乐器材,及时管理、检查和维修。要做到放火、防盗、防锈。
五、建立借用制度,严格借用手续,对损坏或丢失器材者要追究责任、酌情赔偿。
六、每学期末要对器材进行整理和清查,向有关领导做出书面汇报,要做出维修和购置计划,为下学期教学做好准备。
七、要建立音乐器材明细帐目,要做到帐物相符、有据可查。
八、对器材要及时整理,分类保存,放之有序。器材室内整洁、条理、卫生。
做好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经常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音乐器材借还使用制度
一、本校教师因教学需要,借用音乐器材,须经音乐室管理人员的同意,并填写好归还日期。如因非教学活动借用贵重器材,须经学校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借出。
二、外单位借用音乐器材一定要经学校领导同意,通过音乐室管理人员办理借用手续,定期归还,如有丢失照价赔偿。
三、凡借出的器材设备,在借出和归还时均要检查完好情况。
四、归还音乐器材时应在借用记录上及时注明,借出器材到期不还,管理人员应按期催讨。
五、在教学过程中属正常损坏且不能再使用的器材,经学校领导审批后,作报废处理。属使用不当引起的器材损坏应酌情赔偿。
六、器材有故障不能正常使用,音乐室管理人员要及时加以排除故障,或送交专业部门维修,以确保正常训练和教学。对维修好的器材要及时填写“器材维修记录”。
音乐教室管理制度
一、音乐教室有专人管理,学生进音乐室上课,应提前排好队,有序进入教室。下课时依次离开教室,不得拥挤。
二、使用音乐教室,应爱护教室内的公物,不随意动用室内的乐器,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三、室内所有音乐教学器材要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帐目,做到帐物相符。特殊器材有专用设备存放,贵重器材可由教师负责保管。音乐室一切设备、教具,未经负责管理的教师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拿走。
四、室内布置有一定的艺术氛围,各类器材摆放整齐有序,方便教学。定时打扫,保持音乐室的清洁卫生,师生不得携带食物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音乐教室。
五、教学时要爱护器材,细心使用。平时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六、使用音乐教室者,使用后应切断室内所有电器的电源,关好门窗,方可离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器材使用要注意人员安全,有防火、防盗、防霉等措施。
七、每次使用后,使用人应在《使用情况登记簿》上认真登记。
八、其他师生需要使用音乐教室的,须经本室管理教师同意。使用前应由双方验收器材,设备等。使用时,应按本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音乐教室管理员职责
一、爱岗敬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做好器材的整理、维护、报修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需添置音乐器材的要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购买。
三、所有物品一律登记入帐,做到帐、物相符。
四、合理考虑器材使用的便捷和存放安全等因素,有序放置各类器材。
五、妥善保管各类器材,落实防潮、防蚀、防暴晒措施,以细致的工作、热情的服务提高器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六、学生使用器材必须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方可进行。
七、严格履行借用手续,做到先登记后领取。所有音乐器材只为本校师生服务,不得任意外借给学生或校外人使用。
八、随时对师生做好爱护器材的教育,因使用不当或管理失责造成的遗失、损坏,追究当事人责任,并照价赔偿。
九、保持音乐教室的清洁卫生,做到室内整洁,空气清新。
音乐器材维护报损制度
1任课教师损坏器材后,应填写仪器损坏登记簿,查清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建议,由有关领导处理。
2教师因责任事故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定损坏,丢失器材,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赔偿。
3学生上课若有器材损坏应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写明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处理意见,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无故丢失或故意损坏教学器材的处进行教育外,应由个人进行赔偿。
4不得向外单位借用器材,本单位教师非教学借用,教材器材损坏后,若不能按时归还,按原价赔偿。
音乐器材室(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1、音乐器材室可作为音乐教室用于音乐教学,由音乐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等活动,须由音乐教室管理员统一安排。
2、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添置设备登记,音乐器材应规范摆放整齐。
3、注意室内整洁,不准在音乐室内吃东西,不准乱丢纸削、杂物,不准在座位、墙壁上乱刻乱画。
4、教育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应安静、有序。上下课后,排队进出音乐教室。
5、爱护音乐器材,没有征得管理人员允许,不准随意动用乐器,如违者造成损失,照价赔偿。
6、音乐器材借出和非管理人员使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借出使用,如借出、使用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7、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检查器材摆放,关好窗锁好门。如造成损失,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
8、室内应悬挂《音乐器材室(教室)安全管理制度》、《音乐器材借用登记制度》,建立《音乐器材借用登记表》。
东辽县辽河源小学音乐器材管理制度目录
1、音乐器材室管理制度
2、音乐器材管理人员职责
3、音乐器材借还使用制度
4、音乐教室管理制度
5、音乐教室管理员职责
6、音乐器材维护报损制度
7、音乐器材室(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篇:中小学教代会工作规程
中小学教代会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使我市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教代会职权的行使,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教代会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第三条教代会必须接受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校长要尊重、保护教代会和工会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第四条教代会每三年为一届,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有重大事项,经党政工领导研究或三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会议。
第二章大会的筹备
第五条 教代会新组建或换届,必须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成立筹备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筹备领导小组由学校党组织负责人任组长,校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党政工有关人员及教师代表。筹备领导小组根据需要设立秘书、代表资格审查、提案、会务等若干个工作小组(人员)。
第六条 筹备领导小组的工作程序:
提出召开教代会的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办法及列席代表、特邀代表的名额分配;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大会日程、议程。安排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时,要制定好方案。
二、教代会召开一个月前,学校党政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商,提出教代会中心议题的建议。
三、做好大会提案征集工作。
四、需提交大会讨论、审议、通过或决定的文件,在正式会议前十天印发给代表,广泛征求意见。
五、做好代表培训工作。
第七条 届中召开教代会的筹备工作,由工会负责。
第三章代表
第八条 教代会代表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第九条 凡享有公民权利的在职职工,只要群众拥护和信赖,有参与管理的能力,均可参选教代会代表。
第十条 代表名额。教职工人数在五十人以上的学校,建立教代会制度,代表的名额一般占教职工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人数不足五十人的学校,建立教职工大会制度(以下简称教大会),其性质、职权、工作程序与教代会相同。
第十一条 代表构成。代表应体现代表性和群众性。其中教师代表一般应占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一般不超过代表总数的百分二十,女教职工和青年教职工应占适当比例。
第十二条 代表的产生。学校根据实际,以年级(或科组)、部门设选区,并分配代表名额。各选区通过酝酿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由教职工直接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票数超过选区教职工半数才能当选。学校党政工主要负责人一般应选为代表,但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到有关选区参加选举,不能设“当然代表”。第十三条 各选区将选举结果报学校工会后,由教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当选代表是否符合分配的代表结构比例、条件和民主选举程序,资格审查有效,确定后张榜公布。
第十四条 按选区建立教代会代表组,代表人数过少的单位,可联合组成代表组,民主选举正副组长。第十五条 代表在学校内部调动岗位,其代表资格子以保留,参加调入部门代表组活动。代表调离本校或退(离)休后,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
第十六条 代表出现违法乱纪、严重失职、失去群众信任,经原选区的教职工讨论,获选区教职工半数以上同意,由代表组向学校工会提出撤消代表资格的书面申请,经校工会讨论后作出决定。
代表出现缺额。需要补选的,经校工会同意,由原选区按选举程序进行补选。
第十七条 教代会的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
教代会根据需要,可设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列席代表一般是未被选为正式代表的单位党、政、工。团领导(也可扩大到中层主要负责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邀代表一般是有影响的民主党派人士、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列席代表和特邀代表由校工会提名,教代会筹备领导小组批准,但总数不宜超过正式代表的五分之一。
第四章主 席 团
第十八条 每次教代会应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不实行常任制,实行执行主席制。
第十九条 主席团成员在教代会代表中产生,教师代表应占较大比例。五十人以下的学校主席团成员一般设五至七人;五十人以上的学校,主席团成员一般设七至十三人。
第二十条 主席团候选人建议名单由筹备领导小组(届中由工会)负责提出后,交教代会预备会议通过。第二十一条 主席团主要职责:主持大会;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小组对各项议案的审议意见;研究需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和决定的事项,起草大会决议;主持大会期间选举、表决等事项;处理与大会有关的其他问题。
第五章预备会议
第二十二条 教代会预备会议由工会主持,全体教代会正式代表参加。预备会议一般采取举手方式表决。第二十三条 预备会议的主要内容:听取工会报告教代会筹备情况;通过大会议题和议程;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关于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和代表增补情况说明;通过大会主席团、秘书长和执行主席名单。进行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于部时,通过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干部方案。
第六章正式会议
第二十四条 大会执行主席核实出席大会的代表人数,与会代表超过代表总数三分之二,方可宣布开会。第二十五条 由校长作工作报告或对工作报告及有关方案作说明。
第二十六条 由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题议案报告。
第二十七条 工会主席和教代会专门工作小组分别向大会汇报上届大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情况,提案处理情况以及本届大会提案征集情况报告。
第二十八条 工会主席就教代会闭会期间召开联席会议所决定的问题,向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第二十九条 以代表组为单位,就大会报告、议案进行审议,对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草案进行酝酿。各组长将讨论、审议意见归纳整理,向主席团汇报。
第三十条 召开主席团会议听取意见,对会议议案、决议、决定进行修改,并向大会作出说明。
第三十一条 大会对决议、决定进行表决,并宣布表决结果。表决结果需要有代表总数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第三十二条 按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干部方案进行公开和评议。
第三十三条 根据需要,可安排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第七章决议、决定
第三十四条 凡属教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都应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定和决议,形成文件。
第三十五条 决议、决定的形成一般经过以下程序:大会主席团根据对各项议题的审议情况起草决议。决定草案;将决议、决定草案交给各代表组讨论,征求意见;主席团集中讨论意见,对决议、决定进行修改,召开大会对各项决议、决定表决。
第三十六条 校长对教代会职权范围决定的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可以要求复议。教代会对校长职权范围内的问题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向校长提出建议。
第三十七条 各项议案一般要求在充分讨论,意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才提交大会进行表决。表决方式可采取举手和投票两种形式。意见不集中时,以投票为宜。到会正式代表过半数同意,表决方有效。
第三十八条 经教代会形成的决议、决定的事项,非经教代会同意不得修改。在执行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确需修改,可召开联席会议对修改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决定,提请下次大会确认。对涉及面广,与教职工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应召开教代会临时会议进行讨论,并就修改内容表决。同时,作出新决议、决定。
第八章职权行使
第三十九条 行使审议建议权。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财务工作报告、教职工队伍建设及其他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校长应根据教代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报告和方案。
二、教代会对决策的实施作出决议,其内容是对校长工作报告和决策方案进行正确评价,号召全校教职工为实现工作报告和决策方案提出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十条 行使审议通过技。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以及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重大规章制度。
三、将方案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并做相应的决议盾,校长颁布实施。
四、对群众争议较大的方案,经多数代表同意,可先试行。试行修改盾,再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校长颁布实施。
第四十一条 行使审议决定权。教代会审议决定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和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事项。
一、由学校行政或委托专门工作小组指定出方案,交教代会代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
二、学校行政根据群众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三、在各方意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提交教代会表决,作出决定,校长颁布实施。
第四十二条 行使评议监督权。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技校务公开、民主评议的方案进行公开和评议校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
一、校务公开。
1、公开内容:学校的重大事项,教职工与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如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招生管理等。
2、公开原则:全面、主动、及时、有效。
3.公开形式:教代会或教大会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渠道;开辟校务公开专栏;设校长热线电话和校长信箱等。
二、民主评议:
l、评议内容:主要按干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议。
2、评议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评议形式:召开座谈会或个别听取意见,也可采取投评议票或书面评议等形式。
4、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每年进行一次,形成制度,根据需要可以和上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结合进行。评议结
果要向校领导班子反馈,并报教育局人事部门和上级工会。
第九章提案
第四十三条 提案内容主要是对学校的教学、教学改革、管理、分配制度、生活福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
第四十四条 提案应一事一案。一般由一个代表提出,两个以上代表附议,也可以代表组的名义集体提出。每个提案应包括案由、处理办法和解决措施等内容。
第四十五条 提案征集、处理程序:
一、教代会召开一个月前,校工会或教代会提案小组发出和征集提案的通知,并将提案表印发给教代会代表。
二、提案组收到提案后,应及时登记、分类、整理。
三、提案小组接立案标准对提案进行审理、立案。立案标准:有实施价值和实施可能;能正确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符合规定程序和提案要求。属个人问题提案,不立案。
四、没有立案的提案,提案小组应向提案人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五、立案的提案由工会送校长签署意见盾交承办部门。承办部门根据提案提出的问题在一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限期予以落实,不能落实的说明原因。
六、提案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案办理情况,将提案办理结果通知提案人,同时将结果记录登记,交工会存档备查。
第四十六条 提案小组在下届教代会上,对提案的征集以及处理落实情况进行报告。
第十章专门工作小组
第四十七条 教代会专门工作小组是在教代会领导下,处理教代会专门业务的工作机构。根据教代会职权的需要,一般可设提案审理小组、校务公开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小组、教育教学改革小组和生活福利(分房)小组等。
第四十八条 专门工作小组一般由三至五人组成,设正副组长,其成员一般应在正式代表中产生。如工作需要,也可由工会聘请不是代表的有关人员参加。
第四十九条 专门工作小组对教代会负责,在工会主持下完成教代会交办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围绕教代会的中。心议题对有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提交教代会审议的重要方案的讨论制定;提出与本专门工作小组有关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根据各自的职责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民主管理活动,检查督促教代会决议、代表提案的落实,听取和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等。
第十一章附则
第五十条 教代会闭会期间,属教代会职权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可召开教代会联席会议协商处理,有关决议、决定提请下次教代会确认。联席会议由工会主席主持。参加人员:党政领导、教代会代表组组长、各专门工作组组长、工会委员和与议题有关人员参加。
第五十一条 教代会与工会代表大会可结合召开,但应按会议议程分段召开。“两会”的届次不能混淆。第五十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代会或教大会。
第五十三条 本规程自2000年9月4日起实施。
第四篇:2010中小学篮球规程
关于举办“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
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的通知
津教中体竞„2010‟12号
各区县教育局、企事业办学单位、直属学校、中职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09‟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阳光体育的开展,培养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市教委将于2010年9月18日举办“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现将《“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规程》印发给你们。望各区县及时通知参赛学校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做好赛前训练、报名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附件:1.《“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规程》
2.《“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注册表、报名表》
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协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1:
“92” 全国中运会篮球选拔赛
暨2010年天津市中小学(中职学校)篮球比赛规程
(天津市学生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之六)
一、主办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二、协办单位:天津市中小学体育协会
三、承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四、比赛日期:2010年9月18日至10月24日
五、比赛地点:102中学 四十五中学
六、参赛单位及组别:
㈠ 参赛单位:各区县中小学、中职学校 ㈡ 竞赛组别:
甲组:后备人才学校高中男女组、后备人才学校初中男女组、后备人才学校小学男女组。
乙组:普通高中男女组、普通初中男女组、普通小学男女组。丙组:中职男女组。
七、参赛办法:
㈠ 各参赛队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报名队数不限。各区县篮球后备人才学校必须报名参加比赛。
㈡ 报名人数:每队可报领队1人(校长兼任),教练员1人,工作人员1人,运动员12人。
八、参赛学校(运动员)资格:
㈠ 每所参赛学校必须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㈡ 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并且拥有所代表参赛学校
注册费20元/人。
㈡ 参赛运动员注册时必须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带学籍号的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无学生证者必须携带由参赛单位开据的带学籍号的学籍证明,且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参赛单位的公章)进行检验,否则不予注册。
㈢ 已有注册参赛证的运动员须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带有学籍号码的学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注册参赛证进行年检注册。
㈣ 外来务工子女可参加各组别的比赛,注册时须带临时户口(暂住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务工证、学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方可注册报名。
㈤ 报名:报名时须携带参赛单位注册汇总表一份(必须为打印稿);参赛单位报名表一式两份(必须为打印稿)、电子版(用电子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等带至报名现场,不接收邮箱传递);参赛运动员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由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据的带有照片的户籍证明无效,不予报名);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无学生证者必须携带由参赛单位开据的带学籍号的学籍证明,且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参赛单位的公章);运动员注册参赛证。上述材料缺一不可,缺少材料的参赛单位不予报名,过期不予补报。报名费50元/人。
报名时间:2010年9月8日至10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报名地点: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筹备办公室竞赛部(地址:天津体育学院南教学楼6楼603室)。
联系电话:23011511 23011512 联 系 人: 陈晓兴 李海峰
㈥ 为证实参赛运动员的资格问题,我们将在公安部身份查
第三、四节共有3次暂停。
㈤ 高中组、初中组每队每场比赛必须分成甲、乙两组各6名队员,分别参加第一、二节的比赛,第三、四节比赛不受此限制。如不按此规定执行,高中组该队当场比赛视为负场,初中组该队所有队员均不享受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统一考试免试政策。
㈥ 每队需备深浅不同的比赛服两套,且号码必须一致。秩序册中命的的第一队为主队,主队应穿着浅色队服(白、黄等);秩序册中命的的第二队为客队,客队应穿着深色队服(蓝、黑等);如果涉及比赛的两支球队同意,可以互换队服颜色。主队拥有记录台左侧的球队席和本方球篮。
㈦ 按比赛时间超过15分钟未到的参赛队视为负场,比分按0:20计算;凡在赛会期间出现罢赛和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队伍(员)将取消该队的比赛成绩与资格,并全市通报。
十一、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㈠ 以区县为单位计算公布团体总分。团体总分将纳入2010年天津市教委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累计积分。
㈡ 根据报名队数奖励,三队以上录取和奖励前六名按7.5.4.3.2.1计分、六队以上录取和奖励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八队以上录取前十二名奖励前八名,按13.11.10.9.8.7.6.5.4.3.2.1计分、十二队以上录取前十六名奖励前八名按17.15.14.13.12.11.10.9.8.7.6.5.4.3.2.1计分。以上被录取和奖励的初中组比赛前八名的参赛队运动员均享受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统一考试免试政策,其他名次只记阳光体育积分。
㈢ 集体项目篮球阳光积分实行双倍计分。报名参赛队需按
报告书》和500元申诉费方可处理。经受理,如属胜诉将申诉费原数退还,如败诉则不予退还。
十三、裁判员选派
技术代表、比赛监督、裁判长及裁判员由主办单位选派。
十四、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规程解释权属主办单位。
注:竞赛通知及比赛成绩可在天津市学校体育与健康网站查询,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
二〇一〇年八月
第五篇: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德育工作规程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教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智育、体育等方面年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起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
第三条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具有社会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新型人才。
第四条
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均遵照《中学德育大纲》执行。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整体构建德育工作的理论框架及工作网络,实施“八大工程”,从而形成强大的德育工作合力。
第五条
弘扬人文精神,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德育观,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 深入人心,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德育工作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实现“人人谈德育,处处皆德育”的目标。
第二章
德育目标
第六条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德育目标,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
第七条
学校德育工作应当坚持“三全面、五学会”的育人方向,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竞争,学会创造。
第八条
坚持“全面发展加特长”的育人原则,真正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愉悦发展、和谐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
第九条
树立“三意识”,即爱国意识、公民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的育人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严守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反对极端民主化,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尊重别人的民主权利;知法、守法,对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检举、揭发。
第三章
德育网络
第十条
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的组织体系,是校内外、课内外各种德育途径的良性结合。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工作的特殊要求。建立德育网络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是保持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第十一条
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校长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负责德育工作管理,主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种种教育途径实施《中学德育大纲》,构建在校长;领导下的德育工作网络。第一章
总则
第十二条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一)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要按德育工作的要求,定期组织培训学生科、体卫科干部和班主任,组织德育系统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二)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全体教职员工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关爱学生。
(三)学生干部是学校和教师的有力助手。有关部门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
第十三条
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业余党校、校内团校、家长学校‘三所特殊学校的功能,强化德育工作效果。
第十四条
德育工作网络图
第十五条
学校重视德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德育阵地的教育功能。一是校园文化:景点文化、墙壁文化、长廊文化、橱窗文化、空中文化、园林文化、牌匾文化——增强校园魅力,营造德育氛围;二是德育基地:刘少奇纪念馆、韶山、雷锋纪念馆;三是校牌、名人题词、名人塑像圆。第十六条
坚持长期开放校史展览馆、党员活动室、德育室、团员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信息馆、语音室、体育馆、实验室等校园馆室,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上述馆室。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课余生活的文化品位。
第十七条
充分利用宣传窗口,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教育功能,办好《宁乡一中报》、《教研通讯》等报刊,强化学生广播站、电视演播中心的教育功能,发挥宣传的正面宣教作用,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第五章
德育内容
第十八条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理想前途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二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三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和勤劳简朴教育;四是校风、校训、校歌的传统教育。
第十九条
建立“三层次”教育内容系列:基础教育——养成教育;核心教育——人格教育;提高教育——成功教育。形成高一侧重日常行为规范引上路——养成教育,高二侧重德育认识跨大步——人格教育,高三侧重人人成功达标准——成功教育的教育模式。,第二十条
构建科学的德育序列。全校把握一个“首”字——即德育为首。高一年级注重一个“严”字,即从严要求、从严训练、从严管理,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勤奋学习、尊规守纪、生活简朴的优良作风。高二年级注重一个“活”字,即在“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和实践中提高觉悟,发展能力,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高三年级注重一个“实”字,在“严”、“活”、的基础上,注重进行人才观、人生观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扎扎实实做好毕业前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第二十一条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品质优化,高一年级将心育课纳入课程计划,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板报上出心理健康专栏,积极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心育工作。
第二十二条
学校德育活动做到形式多样化,运作经常化,落实制度化,内容规范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使他们经历一系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意志锤炼。
第二十三条
重视”四大系列“活动。一是学校系列教育活动,二是班级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学科系列教育活动,四是课外系列教育活动。
第二十四条
学校规定每年”四大主题“活动月为:三月”学雷锋,献爱心,树新风”活动月;五月“树雄心,立壮志,争做德才兼备人才”活动月;九月“尊师爱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月;十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
第二十五条
学校定期举办“四大节日”活动。3月5日“校园文明节”,4月30日“校园科技节”,9月30日“校园艺术节”。
第六章
德育制度
第二十六条
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部门必须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评价机制,以保证德育工作有序运行。
第二十七条
定期召开四大会议。每周一次德育工作碰头会及工作汇报,每月一次常规总结会,每季度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每年一次德育论文报告会。
第二十八条
班级日常管理实行学生干部分块考核量化评比制,周工作汇报总结制,考评结果公示制。卫生、就餐、三操、就寝、午睡、自习、上课、考试等均列入考评项目。
第二十九条
校级学生会干部、团委会干部实行竞选制,班级、年级学生干部实行轮岗制,各级干部上岗前须经严格培训,同时实行各部门干部周工作汇报制。
第三十条
学校将有关德育工作的纲要、条例、规程、制度、职责等分教师和学生两大系列印发给教师和学生,定期组织学习,指导执行。
第三十一条
学校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实行任课教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包干责任制,对所有学生实行“诚信”档案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