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这应该是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事情,上课之前要预习,下课之后要复习,听得小编我耳朵都生茧子了,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预习可以使我们上课听讲更轻松,复习可以使我们知识更巩固,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第二篇:有关预习和复习
有关预习和复习
学习特棒的孩子最大的法宝就是会预习和复习。
我将预习概括为八个字,美其名曰“八字预习法”。什么叫“八字预习法”呢?
1.读(读课文至少3遍,读通为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通了,孩子自然就明白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了,你可以听他读再问一问他,这是一个动口又动脑思考的过程。)
2.标(标小节,就是我们说的自然段有几个,孩子一般会说就是少两个字的地方。)
3.圈(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当然圈字的同时,字音和课文中的词也就明了了,跟生字相关的词语用横线标出,然后反复在句子中读一读。)
4.找(找生字中易错易混的读音,包括绿线内的二类字。易错的无非是前后鼻音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翘舌的区别,孩子找到了,自然也能分辨了。)
5.书(用手在空中边写生字边说出每个笔画,笔画名称知道了,笔顺也熟练啦!)
6.描(生字轻描红,水到渠成。在家预习时要轻描,因为上课会再次描红。)
7.扩(给生字组词,至少2个,尽量用学过的字。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变相的生字也至少写了两遍。等学了查字典后就可自己组词了)。
8.记(即记忆生字的方法,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编字谜等方法,便于孩子更清楚的记住生字)。
关于复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知识系统化,然后分块反复的、及时的复习。
这样,动嘴、动手又动脑,想学不好都不易啦!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推存:
《一天一个故事》系列丛书,《安徒生童话》、《三毛流浪记》、《拼音小博士》丛书、《小布头奇遇记》、《宝葫芦的秘密》、《小学生现代礼仪》、《趣味海洋知识》丛书。
一年级绘本推荐阅读
有关爱读书主题:《小魔怪要上学》、《爱书的孩子》、《吃书的狐狸》、《我喜欢书》、《癞蛤蟆读书记》《图书馆的狮子》
有关爱父母主题:《我妈妈》、《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的礼物》、《爱心树》、《妈妈,你好吗》、《我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火焰》
有关友好相处主题:《隧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两棵树》、《好朋友》、《我的兔子朋友》、《乒乒和乓乓钓大鱼》《我是彩虹鱼》
有关生活习惯主题:《我绝对绝对不吃蕃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张开嘴巴》、《我爱洗澡》、《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糊糊臭臭便便球球》
读书节开幕啦!
一年级稚子读经典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蕴藏着几千年来灿烂文明和智慧。小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诵读一些经典名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年级本学期将围绕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主题:稚子读经典幸福伴我行
内容选择:弟子规(节选)一年级学生必背古诗绘本系列
活动安排:
初期:1.各班完成教室内的读书文化布置,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贴好读书口号,充实图书角图书图书角要有推存的书目 口号是:稚子读经典 幸福伴我行)
2.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宣传读书节活动,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一本《弟子规》。
3.各班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诵读《弟子规》和必背古诗,坚持评比背诵小能手。
4.邀请家长进校园活动,给孩子们讲《弟子规》故事。
5.向学生推荐一年级必读书目和必背古诗内容。
6.举行一年级“绘本阅读大讲堂”活动。
中期: 1.各语文老师在教室给学生讲解或播放《弟子规》系列故事。
2.引导家长坚持和孩子亲子共读,并鼓励学生积级参加班级的《弟子规》故事比赛。
3.全年级师生将在校礼堂举行主题为“稚子读经典 幸福伴我行”的汇报表演。
4.年级举行抽签背古诗过关赛。
后期:1.举行“弟子规生活行”活动,鼓励孩子在《弟子规》中学到的礼仪用到生活中去。
2.请家长记录观察并记录孩子学习《弟子规》后言行的变化,最终将孩子的成长故事汇编成一本《弟子规伴我行》__稚子成长故事记,在班级传阅。
3.完成展板。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上课坐不住: 开学一个月:方法:借助儿歌强化纪律,上课铃响后能做好。用对口令的形式强化课堂纪律,表扬坐的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老师用动作来引导孩子。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听讲: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老师在说话时孩子的眼睛能看老师,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他不说话,一定举手说话,说话要站起来说。方法:眼神提示,坐姿提示,发言举手,语言提示,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有颜色的图片吸引孩子,语调要有变化。上课总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要知道上课不能上厕所。方法:课件一定要下课所有人都排队上厕所。表扬那些上课能坚持不上厕所的。要是有特殊情况的,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直接出去。不管要干什么都要跟老师打招呼。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长摆形势。学期末:目标:基本不上厕所。听不懂话的: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方法:书写要求要用投影带着写。
学期末: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语言要求。方法:渐渐由直观演示变为语言要求,由小组长进行检查。
哭闹情绪孩子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有没哭闹的。方法:先安慰,实在不行,就在门口哭,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每次谈话还要都进行安抚,放学时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让家长跟孩子聊聊。学期末:目标:孩子们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如何会排队喝水、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知道排队一起去上厕所,去接水,靠右,走着去,排队时一定不能与前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方法:提细致要求,往外走一定要走着。只要在学校一定不能跑。在门口多看看,选几个靠谱的人当小组长。早上到校时一定从家带好水来,尽可能控制学生打水的时间。喝水的量要教,灌水的量要教。上完厕所得冲水,一个门里站一个人,开门如果开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就别拽了。应对层次不同的孩子:
开学一个月:目标:方法:给孩子发照片不要很频繁,发孩子有闪光点的照片。注意细节,换位思考。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为孩子考虑。不能光发照片,要有文字引导。
学期末:目标:缩短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距。方法:不能有学困生,不能有不及格的。练习要跟上,每天都要有练习。家长期望孩子快乐,该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 方法:跟家长先打好预防针,进行各种各样的小竞赛,表彰好的孩子。如:习惯上的,可以拼在一起。要让家长看到孩子之间的差距。
第四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范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学预习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
学之树的萌芽。
课文学习前,学生已经把生字生词、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等等,预习得清清楚楚;上课时老师就不用很费劲地去讲那些学生已经明白和掌握的内容,只和学生讨论一些他们理解不深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就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来做一些拓展方面的工作。比如,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名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为学生将来热爱文学艺术和从事文学创作埋下饱满的种子。这样的课堂教师看着没有费很大的劲儿,非常轻松;但这是一种内紧外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最有效的充实。教师动了,学生动了,课讲活了,知识也就动起来,成了行动自如的源头活水。今日的源头活水明天就会成为浩潮的江河,一旦在江河上乘风破浪划浆行船,知识也就顺利转化成了能力。
具体说,预习的好处有四点。
1、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新课时所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或遗忘了,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
2、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时间有限,学生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
3、预习可以记笔记。经过预习以后,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板书内容能迅速做出判断:哪些出自课本,哪些内容是老师补充的。从而在听课和记笔记时,就能知道重点,决定取舍,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文,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教师布置预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低年级学生刚接触预习时,可在课堂上引导进行。布置他们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体会难懂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等学生有了初步的预习习惯以后,预习就可以放在课外了。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种预习,从学生学习了查字典以后就可以开始,到中年级进一步提高预习要求;但也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预习,不宜把预习的要求提得过高。到了高年级,随着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不断加强,预习要求还应该有所提高。除了查字典、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外,应当把重点放在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思路,领会内在的思想感情上。学生要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按时交给老师,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预习水平的高低,跟教师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影响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力争作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是学生更有信心地走入课堂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即:(1)、如果预习得法,课堂教学的方法加以改进,课堂教学会更精彩。(2)、有了预习,更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体现真正的教学民主。(3)、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4)、学生经过预习,课堂上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就会越来越自信。
(5)、学生经过预习,课堂上讲到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时,他们就更能专心听讲,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