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研讨课《秋收》听课心得!
记音乐研讨课《秋收》听课心得!
今天是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在中心小学聆听了一节主题为《秋收》的音乐教学研讨会。我代表春蕾学校有幸关摩了这次音乐教学研讨会,下面就将我个人的课后心得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指教、多建议!
我个人认为身为一个音乐老师,如果想要上好音乐课,如果想让学生们喜欢音乐学科,就应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应该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就应该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了这节音乐课,我觉得有几点优越之处很是值得我去学习与借鉴的:
一、构思比较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二、语言平实符合孩子们的特点,我觉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容易被
孩子们接受。
三、能够熟悉运用多媒体手段,试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掌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此外我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她把音乐伴奏音调调的有点高,这样学生们会唱的很困难,会出现跑调,找不着调的情况,所以应该根据学生们的音域特点去选择合适的调号去伴奏!
通过这次音乐研讨课的观摩与学习,我觉得我的的“桶”注入新鲜的“水”。我个人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我觉得要不断的严格的要求自己,它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等。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师唱得好或弹得好,而是教师怎样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最后我衷心的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听课学习的机会,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让我更有信心为我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篇:音乐教案《秋收》
秋
收
年
级:五年级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秋收》原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表现了农家在秋日的丰收季节中勤快劳作的情景和无限欢悦的心情。乐曲以歌曲的旋律作为A段的主题,分别用板胡和阮等弹拨乐器演奏,情绪欢快活泼。B段则将歌曲旋律加音装饰及节奏拉宽,使音乐舒展明朗,展示了人们喜悦丰收的幸福欢乐的心情。A段与B段虽然都取材于同一旋律,但在音乐表现的情绪上却有着鲜明的对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情绪及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
2、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记A、B两个主题旋律,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歌词、视唱旋律、画图形谱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对比感受它们在情绪、旋律、节奏上的不同;通过听辨作品中乐器的音色,模拟乐器演奏姿势,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作品的情绪,记忆A、B主题旋律。教学难点:听辨板胡、阮的音色,理解A、B乐段节奏情绪的变化,进行创作构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阮、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理念为:在音乐中师生共同体验、感受、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因此,本课采用营造氛围、歌声表现、对比分析、画图形谱、模拟演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音乐。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思考。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同之处,就是转瞬即逝,在体验的基础上加以表现,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表现中享受美的愉悦,同时可以让学生将美好的音乐保存在记忆之中,引领学生在聆听中一步步走进音乐。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歌曲导入:
1、师引导激趣:欢迎同学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送给大家一首歌曲,你来听一听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季节?歌中的人们心情如何?
2、教师范唱歌曲《秋收》,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及内容。(学生聆听感受,然后回答。)
师补充介绍:《秋收》原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表现了农家在秋日的丰收季节中勤快劳作的情景和无限欢悦的心情。
3、演唱第一段歌词
师:现在大家随琴唱唱第一段歌词,感受人们丰收的喜悦。
(学生跟琴演唱第一段歌词,师引导学生把人们丰收的喜悦体现在歌词当中,注意嘿字的发音,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学唱民歌《秋收》,使学生更快的熟悉曲调。有了歌曲的主旋律做基础,学生在聆听器乐曲的时候很快就把握住了主旋律出现的次数,这对于学生从感性的欣赏上升到理性的欣赏有很大的帮助。]
二、乐曲欣赏,感知音乐主题
1、初次完整欣赏《秋收》,学生提出欣赏问题。师引导提问:欣赏乐曲,大家想了解什么?
(学生聆听音乐,在聆听过程中找出自己希望学习内容的关键词。)(学生提出,师板书)
[设计意图:感受作品的整体情绪,并与学生一道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欣赏第一主题,感受音乐情绪
(1)师设问:你认为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回答)(2)视唱旋律,并画图形谱体会。师:大家随琴唱唱旋律,边唱边画图形谱。
(学生尝试随琴视唱旋律,边唱边画图形谱,记忆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听辩音乐情绪,视唱旋律,画图形谱,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提高学生对音乐主题的理解能力。)
3、完整欣赏,听辩原型旋律出现次数。
师提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了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学生听辩记忆,然后讨论回答:出现了6次。)
师鼓励引导:同学们听得非常准确。我们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的另一主题称作B,那么 B段音乐在情绪、节奏上和A有什么不同呢?大家仔细听!
4、欣赏主题B,和A比较在情绪、节奏上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节奏拉宽,音乐舒展明朗,展示了人们喜悦丰收的幸福欢乐的心情。)
师总结:A段与B段虽然都取材于同一旋律,但在音乐表现的情绪上却有着鲜明的对比。
5、学生随琴视唱B主题,边唱边划旋律线,记忆音乐主题。
师:咱们随琴唱唱这段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它与上一主题的相同与 3 变化。
6、复听乐曲,学生用笔标记两个主题出现的顺序,师:在乐曲中,A、B主题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A与B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大家来听听看,看谁能听出来?
(学生边听边用笔标记主题出现顺序)
学生回答:A→ A→ B→ B→ A→ A→ B→ B→ A→ A(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视唱主题旋律,画图形谱,对比音乐情绪、节奏的变化,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能力。)
三、听辩认识演奏乐器
师:同学们对A、B主题出现的顺序听得很准确。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听出来了吗?
(生可能会说:二胡、竹笛,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以下环节,有目的的聆听。)
1、复听第一主题
师设问:大家来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听辩乐器音色,并举手回答。有可能学生会回答二胡。)
2、乐器简介
(1)出示板胡与二胡的图片
(板胡)(二胡)
师:板胡和二胡同属于拉弦乐器,在外形上也比较相像,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有哪些异同呢?
(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板胡与二胡形制方面的异同。)(2)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片段,学生听辨二胡与板胡音色的不同。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两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听辩感悟并回答)
师:在《秋收》这首乐曲中,是用板胡演奏的还是二胡?(生:板胡)(3)学生模拟板胡演奏姿势,随音乐模拟演奏练习。
师:大家想象着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板胡,来,美美的拉起我们的板胡好吗?(学生想象模拟板胡的演奏姿势)
师:同学们演奏板胡的动作都非常美。随着音乐拉起我们的板胡吧!(学生随音乐模拟板胡演奏,用动作体验音乐。)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板胡不太了解,熟悉二胡这一状况,在此,通过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二胡与板胡的异同,并通过对比听辨,感受了解板胡的音色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听辨中自己找到答案。)
(4)聆听阮演奏的音乐
师设问:你能听出这段音乐中演奏的乐器是拉奏的、吹奏的还是弹拨的?(学生听辨演奏乐器并回答)
师:同学们听辨的非常准确,刚才的音乐就是由我们的民族弹拨乐器——阮演奏的。请看:(出示阮的图片)
师:出示实物阮,大家看,这就是阮,谁来弹弹试试?(学生体验弹奏)
(5)聆听阮独奏片段,认识和熟悉阮的音色。
师:同学们第一次弹奏,感觉还不错,想不想看看演奏家精彩的表演?(播放视频,阮演奏片段,加深学生对阮的了解。)(学生试听结合,熟悉阮的音色)(6)模拟阮的演奏姿势
师:大家学学阮的演奏姿势,想象着试着弹弹。(学生模拟演奏姿势)
(7)播放音乐,学生边模仿乐器演奏姿势边模唱旋律。
师:咱们边哼唱旋律边模拟演奏,看一看谁的演奏能跟上音乐的节拍。(学生动、听、唱结合,在体验中加深对阮的认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模拟乐器演奏等方式,学生认识板胡、阮,并感受其音色特点,感受作品欢快的情绪,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整体听赏,加深感受
1、完整欣赏乐曲
师:现在咱们再来完整的聆听一遍乐曲,进一步熟悉演奏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两个主题情绪的变化,想象音乐描绘的情景,体验人们当时的心情。
(学生静听音乐,展开想象,加深体验感受)
2、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 与B及其音色的变化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讨论音乐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师:乐曲《秋收》的A、B主题,在情绪及演奏乐器的音色上有着鲜明的对比,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对音乐的情绪作如此的发展与变化?
(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对音乐作品作深层次的理解。)
[设计意图:此环节静听乐曲,并让学生想象音乐描绘情景,体验人们当时的心情,再次拉近学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并通过对比、讨论音乐情绪的发展与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五、课堂反馈与检测
师引导过度:同学们,我们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老师现在提出问题,请你们抢答。
乐曲的情绪怎样,…… 演奏乐器有什么,……
音乐主题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请你们哼唱一个主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答上课开始时提的问题,以抢答的形式,对照课前黑板上生成的教学目标进行逐个解答,检验学习效果,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分享聆听音乐的感受。]
六、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由陕西民歌改编的器乐曲《秋收》,了解了这首乐曲的两个主题在情绪、节奏上的不同。大自然四季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无究的乐趣,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找找其他的表现四季的音乐作品,把它们带到课堂上,我们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秋 收
陕西民歌
A 欢快活跃 B 舒展明朗
A(板胡)→A(阮)→B(竹笛)→B(弦乐)→A(板胡)→A(阮)→B(双簧管)→B(弦乐)→A(板胡)→A(竹笛、板胡、阮)
教学反思:
《秋收》原是一首陕西民歌,乐曲以歌曲的旋律作为A段的主题,情绪欢快活泼。B段则将歌曲旋律加音装饰及节奏拉宽,使音乐舒展明朗。对于用民歌改编的器乐曲,如果在熟悉改编前的歌曲的基础聆听,会使学生更快的熟悉曲调。所以,我设计让学生先学唱民歌《秋收》,有了歌曲的主旋律做基础,学生在聆听器乐曲的时候很快就把握住了主旋律出现的次数,并且对照图形谱,很快就听出了两段主题的变化。这对于学生从感性的欣赏上升到理性的欣赏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初次感受作品的整体情绪,并 7 与学生一道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听辩音乐情绪,视唱旋律,画图形谱,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实物展示、模拟乐器演奏等方式,学生认识板胡、阮,并感受其音色特点,感受作品欢快的情绪,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及时进行课堂反馈与检测,引导学生回答上课开始时提的问题,以抢答的形式,对照课前黑板上生成的教学目标进行逐个解答,检验学习效果,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分享聆听音乐的感受。存在不足:
学生对两个主题的视唱不是很好,特别是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有点难度,以后要多唱旋律,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教学建议:
会拉板胡的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一下,演奏音乐片段,会更好。
第三篇:2012年听课和研讨课有感
历史听课和研讨课有感
安图一中 李桂玲
2012年年10月17---19日日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高考研讨课和听课活动。听了陈艳杰老师的《高考历史复习及备考策略》、张岩老师的《2012年历史高考数据分析及对2013年备考建议》、周巩固老师的《2012年历史阅卷引发的思考》、王也丹的《毓文中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集体备课》、郑喜奎老师的《名师工作室与高三复习》、姚新华老师的《通史融合主题观摩课》王鹏老师的《solo评价法主题观摩课》。
研讨课后受益匪浅两位出课老师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备课时作了充分的准备: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她们才能够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知识的传授中,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鉴古知今”正是历史教育价值之所在,她们的教学活动也因此提升了一个层次;正是因为有了对课标、教材的研究,将这所涉及的 历史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无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正是因为课前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她们才能够做到教学设计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有话可讲、有话想讲,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她们的新思路、新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shiite王鹏老师的SOLO评价法 对我的今后历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迪。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更主要的取决于教师40分钟以外的努力和准备,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历史底蕴才能将历史讲清讲透。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惟因如此,才促使我们不断的探索改进,并从中发现创造的快乐,这也许正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
(一)务实基础知识,理解历史概念。
考题形式千变万化,新颖材料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大家的历史知识贮备上面。因此,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牢固地掌握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二)把握历史主干,重构知识体系。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三)了解基本史观与史学范式。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证史观。
2.全球史范式。要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查。
3.现代化范式。它强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从而带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现代化的理论来阐释历史。(四)关注人类社会。
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构建小专题进行复习。(五)训练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只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改区的试题)。
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要严格按照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特别是不要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好答案与设问的顺序,以防颠倒错位。逻辑严谨,不颠三倒四。避免出现错字、白字。形式上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
2012年10月26日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研讨心得
全市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在为期两天的全市音乐教学研讨会中,我感受颇多,深刻感受到了全市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全市各层次老师的良好素质,及滨城区第一小学学生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较高的音乐素质。
在这次音乐研讨会中,在教研员孙奎浩老师的带领下,就新课标新要求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工作。指出了在新要求下,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要以唱歌课为主的综合课。
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唱会为目的。
三、尽可能深入发掘作品深层次内涵。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尤其是在聆听作品和作品演唱方面。
在聆听方面,我们要注意学生们先入为主的音乐印象,在聆听音乐之初就给学生们最好的音响视听效果。再一个就是要避免视觉干扰,在听歌曲、乐曲之初避免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静心享受音乐。
在演唱方面,其首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唱会歌,从而达到唱好歌,进而会唱歌。什么是唱会歌,就是学会唱,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底层的。主要表现在音乐节奏上的准确无误在这一环节当中要教孩子把不准确的地方唱准确、不熟练的地方唱熟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年级,如低年级可以采取听唱法、而中高年级尽量采取听唱和试唱乐谱结合的方法。还要根据个人的能力而定,比如键盘比较好的教师可以多采用钢琴伴奏的方式来学唱,钢琴不是特别好的老师也要做到难点乐句弹唱教授。唱好歌:顾名思义就是在会唱的基础上,能够唱好,唱的好听。这一部分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会备课、是否把课备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位教师音乐素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歌曲的感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共同找出歌曲中的精华,进行训练,使歌曲演唱出来有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作品上下工夫,在备课的时候通过反复听、反复唱来理解音乐作品、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会唱歌:这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通俗的讲就是会发声、会运用气息、会演唱连音、顿音等音乐符号标记出的各种技巧。这也是我们上音乐课最终要教会孩子的方法。俗话说教会孩子什么都不如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使用到每一首歌曲中。在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却往往忽略了这最根本的纯音乐的技能技巧。一味的追求花哨、参与,都动起来。却把我们自身带的每个孩子都有的发声体给忽略了。有的老师会说怎么好像又回到从前,发声训练、节奏训练。不错我们以前的教学内容并没有错,只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转变一下教学的手段、方式,从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我怎么教到你怎么学到我引导着你学。教师只需要变换一下教学方法就可以了。通过此次讲座座谈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次寻找差距的机会,我想只有更加深入的实践音乐课堂教学,积极投身音乐课程的改革,才能不断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第五篇:音乐听课心得
音乐听课心得
2013 年11月5日,我有幸观摩了滨海县这次中学音乐教学优质课的评比,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次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综合这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教案制作、歌谱制作新颖、首先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还有教师制作的油灯。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用图谱展示音乐,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今后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尽量使课件中的所有音乐素材音量保持一致。第二、备课方面
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优秀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把秘密藏在橘子里,导入新颖,在歌曲新授完毕后,老师简单的舞蹈邀请学生伴唱。开始老师跳得很起劲,可现场学生唱得音量小又没激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停下来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再来一遍,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刻意随着学生的伴唱越跳越没激情,这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停下来,并且自己提出了问题所在:因为唱的没有激情,所以跳得也没激情了。在接下来的新轮授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要有感情的演唱一遍为老师伴奏。可见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作了充分估计,并对各种状态预设了积极的应对,所以才有课堂上的临乱不惊,精彩迭出。第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在优质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就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作为刚刚上任的一名新教师,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的缺陷,教学实践需要不断加强,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争取在教学工作上有一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