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高考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今天,2014年2月26日,距离2014年高考仅有一百天,我们十八岁。十八岁,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十八岁,意味着成年,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着手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意味着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把握自己的人生。
蓦然回首,十二年寒窗苦读,四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铸就了我们必胜的信念与坚不可摧的意志。书海的沉浮已不再让我们动容,风雨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我们的目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定执着,我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成熟饱满,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激荡燃烧。
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倔强,自己的轻敌,自己的大意,自己伤痕累累的过去。我们不会忘记,三年来的辛苦,三年的苦与乐,忧与爱。我们不会忘记,爸爸妈妈为我四处奔走接我们送我们辅导的身影,我们不会忘记在高手如云强手如林中杀出重围,时间磨去我的焦躁,光阴积淀了我的沉稳,而这最后一百天,我们会加倍珍惜。
同学们,我们更不会忘记彼此,风雨拼搏十几年,距离我们期盼的大学只有一百天了。为了这个理想,我们披星戴月、寒暑不停,我们阅读过可以摞成山的书籍,做完了满天飞的试卷;我们有过成绩上升的喜悦。也曾有过成绩滑坡的泪花;阳光彩虹,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十二年寒窗苦读,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腿走到了今天,但我们仍然不能停下。因为今天,我们面临着高考,我们即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高考这座神圣的龙门,只等我们逆流而上,纵身一跃!
老师们,我们不会忘记,课堂上的海阔天空,课后的悉心辅导,我不会忘记,你疲惫的双眼,你消瘦的脸颊,你的腰椎间盘突出和无法痊愈的肩周炎。
百日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的车轮又一次驶到人生奋战的前线。应对高考,我们伏案苦读;研究对策,老师们挑灯夜战。放眼未来,我们志在必得;着手现实,我们信心百倍。
哪怕以生命做笔,用热血为墨,我们也要写出辉煌人生的第一个篇章。
鲜红的终点在前方真真切切,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我们年轻的生命,在未来的一百天里,受太阳之光华,乘春风之快意,御天地之灵气,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
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一百天,我们将用青春证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同学们,让我们奋斗一百天,智慧与梦想就能在六月尽情绽放,奋斗一百天,未来与希望就能在六月美丽夺目,奋斗一百天,汗水与泪水就能在六月结晶闪光。奋斗一百天,2014年高考大捷便是我们不朽的胜利,永恒的辉煌。
第二篇: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
近些年来,随着就读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度过大学四年的方式、理念以及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经济、大学扩大招生、就业困难、电脑的普及、网络信息爆炸、手机短信和E-mail所带来的青少年交往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所处的大众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知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都给我国的大学教育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甚至困扰。这就是2006年秋季进入大学的上千万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相关的时代背景。
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察,我提出几点想法,和年轻的读者共同探讨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
一、要有远大目标。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我们最初接触到香港大学生时,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读书为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理想?对这些问题,他们觉得很奇怪,很难回答,读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我当时认为这就是大陆学生与港台学生最大的区别。我们的学生虽穷,但我们有理想;港台学生有钱,但没有理想。从那时到现在,时光过去了20年,如果我拿当年的问题来问大陆大学生,我想他们的回答就会和当年香港大学生一个样。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理想。可我总觉得工作是职业,是饭碗,而理想是精神,是人活着的原动因。找个好工作是很困难,可是要说这就是理想,那也太可怜了,也太平庸了。因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好歹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所以,我觉得,随处都能感觉到的就业压力,掩盖着我国年轻一代理想的丧失。而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你就永远飞不起来,也体验不了做人的尊严。有两句诗写得好:“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你的生命燃烧。”理想指的是远大的目标,而且与人类的未来连在一起。有了理想,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我记得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抱负产生伟大的精力。这话讲得很好啊,如果没有大的抱负,你的大学四年在实质上将是无精打采和萎靡不振的。
二、要带着问题学,并且以自学为主。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为他的头脑只是老师的跑马场。剧作家曹禺曾经说,在读大学期间,他虽然缺课很多,但他尊重老师,而钱钟书虽然很少缺课,却看不起老师。这话说明,他们二位都是以自学为主,而且对老师的授课持有一种批评和质疑的求真态度。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学生选课以作业少、阅读量小,拿高分为标准,其实,学术水平差的老师才轻易给你打高分。“高分低能”的现象与学生
对待分数的态度很有关系。毛主席曾在1964年春节指示中号召学生不要跟着分数转,而要自己主动去学习。能主动去学习的学生是头脑中随时都有问题的学生。带着问题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因为正是那些问题才可以使你日夜渴望学习。钱钟书先生说他学外语的动因是因为少年时代为林纾译的西方小说深深吸引,因而渴望了解外文原著是怎样写的。虽然在他学好了外语,并且阅读了那些西方原著,而且还发现西方小说原著远没有林纾的译本精彩,但最初的问题却成就了一位大学者。我说以自学为主,并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很重要,但并非都很理想。与美国等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我们有不少学生听课不做笔记,不喜欢上课发言,发言不愿意说自己的看法(因为得要有根据),经常是去网上找资料,而老师每次课布置的阅读书目数量太少。
三、青年成长的过程是文化社会建构的,而非自然生长。大学四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可是成长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前两年我曾经指导过一篇不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知识女性在婚恋中的成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一项西方学者观察与研究成果,大意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通常所设想的那样,沿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直线过程,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你的内心肯定不认可的机会和可能性。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印证,也觉得这话深有道理。这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往往并不因为我们没有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前进,而是在于不会拒绝,或者拒绝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老舍《骆驼祥子》描写了城市平民祥子的悲剧。祥子的悲剧自有社会根源,但从他个人方面来看,则是他不能拒绝虎妞的诱惑,而其中的原因又在于他那小生产者占便宜的思想。我们从观察一个人不能拒绝诱惑,或在诱惑面前的患得患失,往往可以窥见他很深的灵魂和灵魂深处的弱点和污点,而这正是一个人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拒绝一次,你就会朝理想前进一步。然而,还有比拒绝诱惑更难的,那就是对社会的习俗的拒绝。冯至在1937年一篇译序里深有感触地说:“青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生气,而社会的习俗却是腐旧的。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滑下去,只是隐瞒和欺骗,而欺骗和隐瞒的工具就是社会的习俗。”他说,谁若是要真正地生活,就必须脱离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四、两种文化要平衡。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在经历了学位教育之后,很快就要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读者可能不了解,知识分子有两种,而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其中的一种。英国科学家兼作家斯诺在20世纪中叶写过一本叫《两
种文化》的名著,他警告说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经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有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憎恨和厌恶,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在思想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斯诺还指出,纯粹科学家和应用科学家之间的鸿沟也很大。纯粹科学家同工程师之间经常发生误会,他们的行为往往很不一样:工程师必须生活在有组织的共同体中,不管他们内心多么乖谬,都要向世界显示出一副遵守纪律的面孔。纯粹科学家则不然,他们根据统计在政治上左倾的比例,仍超过其他专业。工程师就不是这样,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保守派,他们专心致志于创造,现有的社会秩序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好了。据斯诺观察,在他那个时代,文学知识分子代表、说出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和预言了非科学文化的情绪,他们不作任何决策,但他们的话却渗透到那些决策者的头脑之中。尽管这样,文学文化也在不断衰退,而且被年轻的科学家看不起。因为他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舒适的工作,而那些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同行却要少挣近一倍的收入。这种情况,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已经更盛了。我请了一些优秀诗人来课上朗诵,我的理工科学生们则评论说他们一个个看上去都很落魄,很不以为然。两种文化必须有必要的平衡,你的大学四年生活,每天都要面对这种平衡。而这种平衡将决定你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第三篇:给自己一个目标(议论文)专题
给自己一个目标
忙碌中,不要忘记给自己一个目标,让自己拥有奋斗的动力;空闲时,不要忘记给自己一个目标,让人生充满奋进和激昂;烦躁时,不要忘记给自己一个目标,让清泉缓缓流过心灵。
奥运开幕式点火仪式上,我国的体操王子李宁脚踩祥云,高举圣火,在鸟巢上空快速奔跑着,去点亮圣火。那抹英姿,深深震撼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也震憾了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但是,为什么张宁能够跑得如此执著,如此激昂,如此充满中国力量呢?那是因为在李宁心中有一个目标:让奥运会完满开幕,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所以,李宁天天吊在鸟巢上空练习,简简单单的一个高举圣火奔跑的动作,都让李宁吃尽了苦头。但是,李宁不怕苦,不怕累,顶住各种各样的磨难,才有了开幕式上震撼人心的点火仪式!
有了目标,就有了拼搏的动力。坚定目标,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与困难那,但因为有目标,就有动力,奋勇向上。
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里,有一对夫妇决定为孩子们养一只小狗,他们找到驯狗师。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看家护院,陪孩子玩耍„„ 我必须知道小狗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小狗是驯不好的。”最终,小狗被成功的训练成孩子们的好朋友,成为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想成为一条好的小狗都需要目标,何况人呢?人的一生就像一次远航,唯有那些目标明确的人,到达的才是他们的期望。没有目标的人只不过是盲目的跟从,毫无意义可言。
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坚定目标,能够坚定前进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选择与诱惑,但因为目标,就有原则,不会迷失。
生活纷繁复杂,因为有目标,才能够让生活有条有理,更加精彩。
第四篇:作文给自己一个目标
[作文给自己一个目标] 不同的我,却有超乎寻常的目标,作文给自己一个目标。偶然的一 次,朋友问我:你有什么目标?我有什么目标?对啊!我应该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因为我觉得不管对什么背景的人来说,真正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成就,就应该给自己锁定好目标,然后向这个目标发起冲刺!很小的时候,我就明白人生一定要有目标,要有追求。起初的目标是简单的,那软梯的上放,挂着我的目标考进好的高中!一个目标,促使我不断的前进,虽然偶尔会有一点点的失败出现在你眼前,但是,也正是这些小小的失败使你汲取更大的成就。其实生活也就是只有那么一点的内容,没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但是有时候,或许你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不同,也就成就了一个与种不同的你。如今,我正不断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我努力着,我坚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这个目标。曾今,我在自己的书上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奋斗成就一个目标,目标成就一个人生。现在回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当时写下的这段话一点有没错。靠考上好的高中亿万人心中的目标,我也是!而且我可以不乏自信地说:我会走进我自己所理想的高中殿堂的。等着我吧!暑假过得特别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好象在做梦一样,一觉醒来,迎接新的一天,也是这样暑假过去了,我要迎接新一个学期的到来。暑假是那么得快乐,不过上学能和同学在一起生活也一样快乐!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原来是妈妈给我定了闹钟,我从梦中醒来,平常我都是8点半起床的,今天一下子6点钟起床,真不习惯!到了学校,一看,咦,怎么全都是一弟弟小妹妹,原来我走错教室了,中学生作文《作文给自己一个目标》。找到教室后,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来,开学第一天,老同学见面总是要聊聊天的,我就聊起来。叮零零&&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只见,从门口走进了李校长,我想:李校长一定来查我们班有没有新加同学的!李校长走进来后,她坐在凳子上,告诉我们这个学期有她来当我们的数学老师,同学们没了解清楚就欢呼了起来,原来呀,我们以前的数学转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李校长教我们了,李校长可是校长呀,这学期我一定要努力,加一把油!在我心里,李校长一直是个好校长,今天,我可要看看她的庐山真面目了!她坐下来,首先给我们讲了这学期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比较简单,我们都做的到,接着他让我们自己给自己这学期定一个分数,我定了一个90分,有的同学定的很高,自然也有的同学定得很低,罗萍她只定了50几分,李校长就鼓励她,最后她定了60分,从这里我也看不出来李校长的特别之处,只不过觉得李校长她要让没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慢慢地,我有发现了,李校长是我们学习得榜样她只要看见一张废纸或者没用的东西,都会捡起来扔进垃圾筒,我以为只有偶尔几次,后来我发现并不是偶尔而是经常。接着的几天,我又发现了,李校长是个特别认真的人,比如:有同学不会这道题目,她就会叫她,让他为什么这么做,练口算时,罗萍在李校长的指导下,从错了5题到错了一题,可以看出李校长教她的功劳,罗萍她平时并不喜欢讲话,别人叫她,她也很少答应,可是,最近几天,上数学课时,李校长每次让她回答,她都正确,如果是别的同学回答,教室里会有讲话的声音,可是一轮到罗萍回答,教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因为罗萍讲话声音很小,有可能听不到,所以连班里比较吵的方顺年都安静下来了!在5天的时间里我并不发现了李校长仅仅这几个优点,还有很多优点!李校长,我一定会努力的!请您放心!
第五篇: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
——卞峰煜同志的先进事迹
卞峰煜同志简介:卞峰煜,男,1951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浙江嵊州人。1969年12月任山西省长治市51272部队农场文书、会计,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任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1992年任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12月起至今任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党组书记。
编者按:在工作中,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是“端坐”、“平躺”,放松懈怠、贪图安逸?还是始终保持灵魂“站立”,开拓奋进、不让生命有一天空转?
卞峰煜选择了后者。50岁调到档案系统,他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重新开始,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即使身患癌症,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在他身上,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卞峰煜为榜样,切实转变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走马上任清冷的岗位,无为、奋进,哪个更可取?
病魔威胁的生死关头,生命、事业,哪个更重要?
卞峰煜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作为绍兴市档案局局长,他虽身患甲状腺癌,却常年坚守岗位,硬是干出了一番火热的事业。他说,只要工作,就要始终保持“站立”的姿势,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这是一颗岁月磨出来的“金子”。
(一)2000年12月,卞峰煜从农业部门转行到档案局上班的第一个月,许多人心里不免猜疑:50岁调到“清闲”部门,无异于提前退休养老。
2001年12月,卞峰煜开始琢磨建党政文件查阅中心。在此之前,他啃完了一本本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掌握了让不少人发怵的网络技术。为赶材料,他不时加班到深夜。那股认真劲让“手下”连连吃惊,一些年轻人汗颜道:“这个局长不简单。”
2003年12月,绍兴市档案局在5年一评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中上榜,全省只此一家。从率先在全省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到视频信息的自动采集,尝到甜头的几位副手由衷地说,老卞是个真正干事业的人。
2006年12月,卞峰煜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前去探望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动情地说:“卞局长,我们还想跟着你一起干。你一定要早日康复。”
(二)位于绍兴市府大院内的档案局在紧邻的围墙上有一道小门。这是卞峰煜多次与有关部门协商后开的,为的是方便每月上千人前来查档。
在许多地方,档案秘不示人,查阅者寥寥。卞峰煜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使档案从“文件仓库”中走出来,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
2002年3月,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文件查阅中心,收集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行党政机关、单位的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一位姓李的群众去年来几乎每月都要拄着拐杖到档案局查阅相关政策。“这里的文件更新快,查起来方便。”老李高兴地说,一年来档案局为他提供了28份文件,使他受益多多。
“能公开的文件全部马上公开,这一举措打破了当时的‘规矩’,让人不得不佩服老卞的魄力。”绍兴市档案局副局长汤涌说。
不仅如此。绍兴市民贷款、财产公证时如需婚姻证明,也会找到档案局。因为卞峰煜和同事一道跑遍了许多乡镇、街道,把分散在市区的近20万对夫妻的婚姻档案全部接收进馆。
解放初期绍兴市区老房子的房产契税档案也集中起来了。原绍兴钢铁厂退休工人马新岳40多年前买了套绍钢新村的住房,因购房发票遗失无法办理房产证手续。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档案局,结果工作人员在几千份材料中找到了相关证明。老马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办房产证,有自己的房子了。”
从政府红头文件到婚姻、公证、房产等8种涉民档案,绍兴市档案局的馆藏从不到8万卷猛增到35万卷。深得查阅便利的一些市民送来锦旗、捎来西瓜。卞峰煜高兴地说:“越是‘冷部门’,越要满腔热情去做,老百姓同样会记住我们。”
(三)2003年9月,绍兴市国家综合档案馆项目正式立项。从此,新馆建设成了卞峰煜解不开的情结。为了新馆顺利投建,他3次谢绝住院治疗,一些人说他“连命都不要了”。
2004年初,卞峰煜的颈部出现肿块,医生怀疑是肿瘤。但此时他正忙于为新馆的定点、资金等奔波,无论如何也不肯去治疗。到第二年,病情进一步加重。在一次会议中,卞峰煜的一位医生朋友看到他肿大的脖子,大吃一惊,再三催促他到医院检查,结果确定为恶性肿瘤,需要马上住院。由于放心不下新馆建设,他最终在自愿放弃手术治疗的协议书上签了字。爱人理解他,配来了中药汤剂,让他在工作之余抽空喝上一口。很快,小杯换成了大杯,大杯换成了暖壶,暖壶又换成了大号的可乐瓶„„
去年7月,新馆打完最后一根桩,卞峰煜终于同意接受治疗。这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他食难下咽,嗓音沙哑。面对相貌朴实的卞峰煜,杭州、上海等地的医生起初还把他当成一位讳疾忌医的农民,当了解到卞峰煜身份和为了工作推迟就医的情况后,他们无不动容。
尽管刚动完手术,身体十分虚弱,但卞峰煜依然放不下工作。他让档案局工作人员每月至少送两次资料给他,他就在病床上审核合同条款、经费支出等。去年11月,他回到绍兴住院治疗,当听说新馆已建了三四层高时,忍不住溜出病房跑到了工地,结果出了一身虚汗。第二天,刚有所好转的伤口又发炎了。
“歇歇吧,反正年纪也大了,留给下一任吧。”面对许多人的好心相劝,卞峰煜说:“新馆建设关系档案事业发展,不亲自抓好,我会终身遗憾。”
(四)卞峰煜的工作魄力大,但在许多人看来十分“吝啬”和“抠门”:
别看他把档案网站管得井井有条,使用的电脑却是堪称“上世纪遗产”的电脑。直到最近,电脑实在没法用了,他才换了一台新的;
他没有配车,整个档案局只有一辆老旧的“桑塔纳”,只要是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随时能把车开走;
新馆设计时,他就提出不造食堂、单位领导办公室内一律不设休息室。如今的办公室装修简单得不用出图纸,为的是省出有限的资金和场地多建档案业务用房„„
同事赵立记得,去年4月,有14万卷档案需从绍兴县兰亭镇搬到市区的库房,数量相当于当时的馆藏量。为节约经费,卞峰煜跟着两辆车来回不停地搬运了3天。期间,档案需编号、登记、装箱,他都亲自动手。
有人说,基建工程是块“肥肉”。卞峰煜在新馆建设过程中,从项目招标、施工方案到内部装修,他事事公开。工程每一阶段,他都要求职工人人参与讨论,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最终形成决策。对施工平出的每一块场地、开挖的每一条管沟,他都认真实地勘察,反复测量,丝毫不放松要求。在工程填塘渣时,为保证新馆地基坚实,卞峰煜还凌晨跑到工地,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一个施工人员挖苦他说:“都说‘土石方’是‘鬼石方’,开挖后谁也不清楚具体方量,不可能不浪费一分钱。你都要退休了,还那么较真干嘛?”卞峰煜严肃回答:“干工作不能有半点虚假,我必须确保投资的每分钱都用到实处。”
上月,卞峰煜还没等身体复原,就又开始奔波在单位和工地之间。他说,如果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今天的岗位上。
(摘自2007年06月0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