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美电器战略分析
国美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国美电器的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时刻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从而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或改善企业的战略,形成于环境平衡和匹配的、具有企业独特风格的企业战略。
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分类为宏观外部环境——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人文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行业环境。它们的关系如图:
1、政治法律因素(1)、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并顺利得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得到实施和发展,并且日益完善。(2)、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颁布,法律环境日益完善。(3)、中央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提出“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政策,并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例如:商务部首先出台了《关于健全旧货流通网络的意见》。(4)、随着全球气候严重恶化,我国为达到国际环保的要求,提出“低碳”相关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政部又制定并下发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实施细则》等。
(5)、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经济因素
(1)、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家电行业发展速度也有所回升,并且有继续加速的趋势。
(2)、在经过多次下调利率之后,中央银行在今年10月20日,将存贷款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3)、人民币汇率上涨、对外升值3%。
(4)、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升,导致能源、原
材料等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劳动力价格也有上升的趋势。
(5)、农村仍存有大量的购买需求,在新政策的推动下,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6)、中国小家电市场销售量、销售额虽增幅下降,但仍然保持着增长势头。同时,中国小家电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而且,中国小家电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高于家电行业。中国小家电市场潜力大。3.社会人文因素
(1)、中国人口超过13亿,其中绝大多数进入“中产阶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加高,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很大,因此市场潜力很大。
(2)、中国消费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稳步提高,对产品的要求提高,对产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
(3)、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而环保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提高。
(4)、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4.技术因素
(1)、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结合,各种高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企业在各个环节的效率,使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趋于科学化、高效化、简单化、节能化。国美电器已经成功完成了ERP技术的整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经营管理。
(2)、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虚拟商场”得到巨大的发展,为企业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网上购物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2010年8月30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显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05.8%。二,竞争者分析
1,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各大家电生产企业都与国美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生产企业作为国美的供应商,与国美在原则上是互利互惠的关系,但在双方的商业博弈中有存在较强的竞争,尤其国美的大规模扩张时,不但采取了“吃差价”的盈利模式,更采取了“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即运用销售规模,以提高产品绝对销量和采购量要挟供应商加大返利力度和缴纳渠道费。同时通过自身实力的增强来延长应交货款的交付期。因此国美与供应商的关系并不和谐。尽管如此,目前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对国美的威胁还不是很大。国美商业模式如下图:
2,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行业议价能力对企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质量、服务及其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谈判能力上。企业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的态度。
根据调查,从购买动机上看,收入增加和产品降价直接推动了家电的销量,占购买动机的38%,更新换代占20%,住房条件改善占15%,结婚搬家占27%。
从影响因素上看,收入状况对家电影响40%,家电价格26%,电力消费20%,用水环境占14%。
再从购买环境看,男性决策占55%,比女性比重大,40%的消费者认为专卖店的服务最好,52%的消费者更喜欢在比较近的商店购买。
可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对消费决策有直接的影响,且市场大,选择余地多,因此在购买过程中的谈判力不断加强,那么对商家的威胁也不断增大。3,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1、本土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美好家园等,这些企业都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现在也涉及到小型家电,当他们对家电行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后,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火爆的市场,很有可能加大对家电市场的资本投入和扩大规模发展。此类企业不但在经济实力上不容轻视,其在市民心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更容易培养顾客忠诚度。本土化的经营机制更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同时在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公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2、未进入主要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这类潜在进入者对家电行业十分熟悉,资本积累丰富,在品牌经营和服务有自己独特的战略,能在短时间内运用大量资本投资进行高密度的宣传推广,以迅速进入主市场的目的。
3、来自国际家电连锁企业的威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资本纷纷进入中国,这类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优良的管理理念,会给国内家电企业,尤其是国美、苏宁等企业龙头带来强大冲击。4,替代品的威胁
国美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各个专业化的销售市场,比如手机专卖店、电脑专卖店、厂商品牌专营店等。
根据一项消费者购买地选择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首选专业数码商场选购电脑和数码产品,24%的受访者首选品牌专卖店。
在手机业务上,67%的受访者选择在专业手机市场,只有27%选择在家电连锁商场,而国美电器在该项业务上的市场比例较低。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营收426.68亿元,净利润1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5%,综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201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73亿元,同比增长 21.6%;实现净利润9.62亿元,同比增长65.9%。
苏宁电器2009财报显示,200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4%;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33.17%。201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苏宁电器收入达到360.55亿元,同比增长31.93%,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 56.03%
苏宁电器2008年截至6月30日,公司在大陆地区门店数量从812家已拥有1075家。目前,通过收购香港镭射电器,苏宁在香港地区有20家门店;控股日本LAOX后,其在东京市场也已顺利布局6家店面。
国美电器方面,2008年年中以来,门店数量从828间锐减到现在的740间(不包括非上市门店)。
国美营收和获利能力已经被苏宁抛在身后。
苏宁电器2009年启动国际化战略,进入了日本和香港市场。
国美电器2009年的战略转型略有成效,国美控制权之争使国美未来走向不明确。
国美组织管理和企业效率不及苏宁。
O1、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缓解,全球经济回暖,家电行业也得到恢复。O2、中央政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的出台。O3、中国农村对家电的需求大,农村市场容量大。O4、小家电发展迅速,潜力大,市场大。
O5、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信贷消费比率也在逐步上升。
O6、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网上购物方式成为最具潜力的消费模式,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O7、对节能、低碳产品需求量增加。
O8、国家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经济贸易限制减少。T1、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影响消费者的家电消费选择。
T2、更多专业家电商场、厂商自建品牌商店,对国美威胁增大。T3、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等要求逐渐高。T4、家电销售行业竞争加剧,苏宁高速发展和开拓,在各方面赶超国美。
国美电器内部条件分析
资产资源:(图为网易港股公布国美2009年资产负债表的部分截图。)组织资源:(组织结构)
运输资源:拥有自己的较高效物流团队。
无形资源: “国美”品牌、中国家电连锁龙头企业之一。具有非常高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由于“控制权之争”,使得企业信誉和形象受到 了一定伤害。较高的经济效益等。
组织资源:
(组织结构)
控制权之争导致国美董事会等高级管理层的成员以及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利益团体的对立导致企业日常事务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出现大量问题。
国美电器的内部条件分析——能力分析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国美电器2009年营收426.68亿元,净利润14.0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45%,每股基本盈余为0.103元,综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
运营利润下降12.36%
净利润大幅增长
单店利润增幅达60.99%
国美电器近五年单店利润变化情况
S1、成功完成了ERP技术的整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经营管理。S2、“网上商场”的建立、扩张和完善,再增加了销售渠道。
S3、门店营运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单店效益提高,新模式改造有条不紊地进行。S4、产品低价政策优势强。S5、融资能力强。
S6、物流网络系统完善。S7、企业执行力较强
W1、与供应商关系较紧张。
W2、企业高级管理层、股东之间矛盾大。战略实施受阻。W3、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W4、门店租金高,租售比和综合物业成本也较高。W5、资源未能完全整合。
W6、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价值低,质量不理想。W7、手机市场和小家电市场占有率低。
W8、企业品牌和声誉受损,企业文化建设缺陷。国美战略选择
W1、与供应商关系较紧张。W2、企业高级管理层、股东之间矛盾大。战略实施受阻。W3、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W4、门店租金高,租售比和综合物业成本也较高。W5、资源未能完全整合。
W6、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价值低,质量不理想。W7、手机市场和小家电市场占有率低。
W8、企业品牌和声誉受损,企业文化建设缺陷。
战略合作
1、与供应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改变“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各环节运营成本、提高服务价值、扩大销售规模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盈利。
2、跨行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产品组合销售或服务体系改善,以及新的营销模式等增加销售模式和销售渠道。例如,与家具连锁企业建立联盟,在家庭家居装潢业务上,将家电与家具产品进行组合联合销售。
网络扩张
1、国美电器在原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重新规划了新的发展模式,将国美新的电子商务着重针对年轻群体的特色商品,并在一级市场将持续进行网络优化,对二三级市场的渗透。
2、增加有效门店,对原有门店进行新模式改造。
营运管理
1、加强门店运营能力的提升,包括产品组合优化、单品经营、会员的忠诚度管理等,有效确保单店的持续增长达到5%的国际先进水平。
2、巩固传统电器商品绝对额及市场份额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度地加强3C品类和生活电器品类的销售。
3、对门店销售、服务等环节加强管理,建立更完善的基层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客户服务质量。
品牌管理
1、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健全公司章程和管理制度,缓和各方面的矛盾,提高企业决策、管理效率,尽可能避免内部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增加品牌价值。
第二篇:国美电器战略案例分析
商者无域国美非常道国美战略案例分析2 时世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世?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与以前仅仅推崇黄光裕的天纵英才,或者是国美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说,黄光裕乃至国美的成功,是拜家电行业轰轰烈烈的普世运动所赐。家电行业初起步时非常弱小,当时,家电消费还只是奢侈品。彩电刚出世时,全国只有几百台,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彩电销售量也不过数百万台;最初能够买得起空调的,更是凤毛麟角。之后,通过大规模的降价,家电产品开始在中国普及。国美的崛起,亦得益于此。当年国美确立“薄利多销”的策略,以及其以连锁模式实现规模扩张,都促使家电从贵胄降临人间,国美与家电制造商一起,造就了一个宏大的家电普世运动。在这种意义上说,国美的崛起,亦是拜时世所赐。虽然你已不在江湖,江湖却依然有你的传说 目录国美成长三部曲宏观环境因素分析SWOT分析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发展商业模式分析竞争分析当前国美发展建议4 1987年1月1日,北京珠市口一个100平方米的小店,“国美电器店”正是挂牌,这也标志着黄光裕的正式创业迈出了第一步。1987年7月11日,北京晚报-中缝广告:“买电器,到国美”,成就了一个永恒的第一。开创了一个新的广告模式,创中国商界之先河。1992年,国美在北京将所有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形成中国最早的连锁雏形。1992年底,黄氏家族发生了一件大事:曾经一起创业、同甘共苦的黄俊钦与黄光裕兄弟两人,分道扬镳。奠定基础。1998年,国美出台《国美经营管理手册》,建立了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范本,为走向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1999年7月,国美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遭到当地十大商家的强烈抵制,反倒使国美的知名度极大提高,被业界称之为“国美现象”1999年12月,国美进军上海,实现了京、津、沪连锁的构架。
国美成长三部曲:创业神话5 国美成长三部曲:连锁帝国2000年12月,国美在成都、重庆的连锁店同时开业。自此之后,国美在全国的名气如日中天,开始大踏步地开拓全国市场,迎来了全国连锁店的高速发展时期。2001年5月,国美在郑州、西安的连锁店同时开业。8月,国美在沈阳的连锁店开业。9月,国美在青岛的连锁店开业。2002年1月,济南国美开元商城和八一商城同时开业。10月,国美在广州的连锁店开业。11月,国美在深圳的连锁店开业。12月,国美在武汉的连锁店开业。2003年1月,国美在杭州的连锁店开业。4月,国美在昆明的连锁店开业。9月,国美电器在福州和宁波相继开业。10月,国美在大连的连锁店开业。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的第一家门店――旺角商城成功开业,标志着国美在实施国际化战略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国美也由此成为中国家电零售领域走向海外的第一商家。2003年11月,国美在河北的连锁店开业,至此国美在全国的连锁城市已经达到20家,直营门店数量突破100家,继续在连锁规模上称雄中国家电连锁零售领域。2004年1月,国美在黑龙江的连锁店开业。2月,国美在包头的连锁店开业。2月,国美在长春的连锁店开业。3月,国美在无锡和湖南的连锁店开业。9月,国美在新疆的连锁店开业。10月,国美在南昌的连锁店开业。2005年1月1日,国美在南宁的连锁店开业。2月,国美在厦门的连锁店开业。4月,国美在贵阳的连锁店正式开业。2005年7月,南京国美成功开业,为国美全面完成国内一级市场网络布局划上了圆满的句号。6 国美成长三部曲:并购扩张
2005年4月,国美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品牌及全部网络。2005年8月,国美收购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品牌及全部网络。2005年11月,国美收购武汉中商家电品牌及所有网络。2005年12月,国美成功收购江苏金太阳家电品牌及全部网络。2006年7月,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与永乐(中国)电器有限公司宣布启动合并。2007年12月,国美全面托管大中电器。2007年12月,国美收购陕西蜂星电讯。2008年1月,国美收购山西大同北方电器。2008年1月,国美收购大连讯点通讯连锁。2008年3月,国美电器控股三联商社。宏观环境因素(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技术8 政治因素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1989年邓小平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平息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当时,西方国家加紧对原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争夺和渗透,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前途命运的关注。1992年邓小平南巡提出改革是发展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1992年以来,中国政局相当稳定,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百年以来最稳定的时期9 经济因素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家用电器逐步成为消费的热点,巨大的需求成为支撑家电行业迅猛发展的前提,也是家电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回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谷上升到8.0[%]。1992年,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GDP实际增长达13.2[%]。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旺盛的投资热情,使经济形势更趋高涨。1993年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高达14.1[%]。虽然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整顿使经济增长势头趋缓,全年GDP增长仍高达13.4[%] 1994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全年GDP的增幅为11、8[%]。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总体开放格局。1996~2000,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2001年,跨入世贸组织大门 社会和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精打细算、满足吃穿到讲究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随着中国经历了社会的巨变,人们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家电有了一定的需求,直到90年代家电业达到高峰,企业纷纷投向家电业,家电渠道也经历一次次变革。截至1986年12月31日止,全国总人口为1057210000人,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2000年11月1日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定居,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特别是对家电这 一耐用消费品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87年的20[%]左右到2000年城镇化率36.2%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数据显示,这三大城市群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亿多)流向沿海大中城市,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后备军”。11
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中国家电业开始迅速发展,经历 了从无到有,到掌握自主尖端技术的几次飞跃。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突破定点生产,迎来家电业发展的爆发期。同时也是家电业最为猛烈的并购时期的到来。经过第一轮的纷战,家电企业间你追我赶,扩规模、抢市场,诞生了一大批家电业巨头。在这10年的家电大革命中,家电巨头并购厮杀血腥浓浓,最为惨烈的要算彩电行业。中国家电业自90年代初开始,相对来说是国家以行政命令方式参与最少的一个行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市场意识、产品进步、营销进步、人才进步、管理进步和资本进步而取得,当之无愧地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一个样板行业。中国家电行业的运气太好了,中国人对于家电消费可以用狂热来形容,这个时间中国经济的大增长将人们压抑了很久的消费热情一下子释放出来。技术因素12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13 企业成功来自于个人的成功,企业家的秉性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黄光裕的个人性格中可以看出“敢想、敢做、勇于坚持”黄光裕“有三分把握就去做的果断”为国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依据。价格优势:连锁经营,降低成本,薄利多销,服务争先,“成本控制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薄利多销可以说是国美成功的全部精华所在。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个简单的商战道理,却因为国美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打了一场恰当的战役,而变成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1987年国美电器创立之初黄光裕就确定了国美的经营原则:坚持只做零售,不做中间商,走薄利多销的道路。为以后的连锁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低价策略的实施是整个国美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家电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美能够在北京站住脚并很快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低价策略。在以后的全国扩张进程中,国美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都是以低价作为重磅武器打开当地市场的门户,继而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广告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国美在1987年7月11日,北京晚报--中缝广告:“买电器,到国美”,成就了,一个永恒的第一。开创了一个新的广告模式,创中国商界之先河。发展到后来基本上是整版广告,包括开业店庆等活动的开展。S(内部优势)14 国美电器连锁门店的盈利能力在品牌、管理模式、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国际零售业巨头还有很大差差距黄光裕事件爆发后,对国美资金链的影响后黄光裕时代的发展W(内部劣势)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家电业高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开始向日本、欧美的跨国公司抢夺市场份额,不断壮大起来的家电企业巨头分别祭起利器鏖战江湖,使得中国市场家电品牌的生成期基本完成。也对家电渠道的发展起到了直接而有力的推动作用。2000年6月9日康佳、TCL、创维、熊猫、海信、乐华、西湖、金星、厦华9大彩电巨头,首次破天荒自愿自觉地在深圳坐在了一起,面对百家新闻媒体宣告,结成价格联盟,联合上调彩电价格,涨幅在10%左右。没过几天,国美介入了。选择周末在京、津、沪三地的连锁店同时推出彩电特价机。先是厦华、熊猫29英寸彩电卖出1900多元。将最低限价击了个粉碎,7、8月份国美电器成功阻击彩电价格联盟,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得企业形象;毫无疑问,这场彩电价格战使得国美这家大型家电专营超市名声大起,一连多少个周末,成百上千的老百姓起大早到国美各家分店排队等着买特价机,媒体称国美是此次价格战的最大获利者,有关专家学者也由此联想到“商业资本重新抬头”。
O(外部机会)16 国美发展初期,全国各地都是百货商场、百货大楼、人民商场横行,而在消费者的心理对百货大楼有一种极其认可的心理。国美的连锁扩张初期遇到阻力,比如在天津等地。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当地连锁业态,北京大中、上海永乐、南京五星、深圳顺电、铭可达、广州东泽、哈尔滨黑天鹅、大连大商、河南通利、山东三联、武汉工贸、青岛雅泰、安徽国生、西安智圣等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区域强势连锁家电企业。T(外部威胁)17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中国家电渠道基本上都掌握在百货商场、人民商场手中,家电销售主要以传统百货商场为主,那个时期可以说是“百货商场的幸福时光”。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家电批发市场兴起,区域总代理、个体户开始繁荣。伴随着家电行业十几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均诞生出不同规模的大型家电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优势是辐射广、交易量大,甚至很多家电商场都从批发商那里进货。上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由于家电品牌的兴起,加上批发市场产品的质量问题,便出现了家电专卖店。渠道模式主要是:直营商专卖店。以TCL为代表的自建营销网络,催生
第三篇:国美电器介绍
公司概况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国美电器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400多家,年销售能力1500亿元以上。
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开业,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9年来国美电器全面推进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的战略,以不断调整变化的服务模式满足客户的需求。于2010年完成了新的未来五年战略规划并开始了全方位的实施与推进。国美电器将持续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以网络优化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为核心的战略,抓住市场需求增长的商机,进一步扩展网络覆盖保持有效规模增长,兼顾发展和利润,领导中国家电零售市场。
作为具有卓越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国美电器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美电器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30万人,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达15亿元以上。国美电器是中国企业500强之一,被中央电视台授予“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特别贡献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中国保护消费者协会连续多年授予国美电器“维护消费者权益诚信满意单位”。
作为社会企业公民,国美电器在重视自身发展的同时,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公益事业,回报社会。2010年中国内地发生严重旱灾和地震灾害,国美电器向重点灾区累计捐赠710万元现金和100万元物资。2008年5月,国美电器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6000万元现金和物资,并向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分别捐赠150万元和232万元,帮助贫困偏远地区建立医疗救助站和解决基本体育设施缺乏问题。2006年7月,国美电器向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资人民币500万元,作为奖学助学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品学兼优的星河奖获得者,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05年1月,国美电器发起“让世界充满爱”援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孤儿活动,并率先捐资1000万元,成为当时第一个帮助受灾国进行灾后重建的中国企业。
奉行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本着对广大投资者、合作伙伴、员工和社会负责的原则,国美电器将继续着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备受尊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优秀家电连锁企业。
企业文化
国美使命 —— 成就品质生活
国美愿景 —— 在2015年前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
核心价值 —— 企业利益高于一切 敬业感恩 诚信正直 知行合一 立规兴业 追求卓越
核心价值是国美全体员工的共同信仰。国美相信只有坚持这六项核心价值,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才能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基业常青。
经营之道 —— 创新 开放 合作 竞争
经营之道是国美经营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对企业未来生存必备条件的系统认知。国美经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的开放心态,是否能够与上游厂家密切合作,是否能够在竞争中不断获取竞争优势。
人才理念 —— 品德为先 文化认同 选贤用能 公平竞争 业绩导向 奖惩分明 团结协作 共同成长
人力资源是公司的第一资本,国美始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国美坚持以“品德为先、文化认同”的原则选拔人才;坚持以“选贤用能、公平竞争”的原则任用人才;坚持“业绩导向、奖惩分明”的原则考核人才;坚持“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原则培育人才。
国美精神 —— 待客如友 快乐服务 言行必果 敢于负责 创新务实 精益求精
待客如友、快乐服务是国美的服务精神。国美人视客户为朋友,以服务客户为最大的快乐,以主动、细致、严谨、周到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快乐。
言行必果、敢于负责是国美的执行精神。国美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敢于负责。
创新务实、精益求精是国美的工作精神。国美人必须脚踏实地、关注细节、持续学习、点滴改善。
国美象征 —— 鹰
翱翔的雄鹰象征着国美的文化品格,是所有国美人的精神图腾。鹰的品格体现了国美人的坚忍不拔,不惧险阻;目光敏锐,行动迅猛;高瞻远瞩,志向远大;渴望创新,勇于变革。
国美人坚韧不拔、不惧险阻,犹如鹰击长空,风霜雨雪挡不住它追求的翅膀,电闪雷鸣动摇不了它高远的心。无论是刚刚起步创业时的激流险滩,还是连锁拓展过程中的层层壁垒,都无法阻挡国美人前进的脚步。
国美人目光敏锐,行动迅猛,犹如雄鹰展翅、一击即中。国美的工作风格始终是雷厉风行,表现在行为中就是善于思考、善于行动。作为国美的员工,对工作要勤于思考,快速反应。
国美人高瞻远瞩,志向远大,犹如高飞天际的雄鹰,眼前不是小小的枝头,而是整个天空。国美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事业,与中国家电产业的振兴休戚与共;国美的目标是振兴民族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家电零售行业世界第一。
国美人渴望创新,勇于变革,犹如雄鹰主动拔羽断喙、重新飞翔。国美勇于变革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放下包袱,学习新事物,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开创新的未来,这是国美长期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保证,也是国美永葆活力的保证。
招聘政策
二十年的发展使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经历了从成长到腾飞的历程,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的同时,国美形成了自己“以德为本,立德立人”的用人观和“重诺守信,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并成为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德”是国美选择人才的首选标准。招聘环节非常注重对品德的考核。国美选人不但看重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更看重应聘者在以往工作历史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表现。“德”也是国美培养人材的首选条件。“先挑老实人再挑聪明人”作为国美人才培养选拔的首要条件,在国美“蓄水池工程暨管理实习生计划”、“管理人员1+1培养计划”、“内部竞聘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得以具体实施。国美在注重对员工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培养的同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育人原则,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为愿意加入国美的新人和快速提升自我业务与管理能力的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用人格化的管理方式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国美文化内涵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员工扎扎实实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动力。
国美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蓄水池人才培养工程”。在国内重点大学中遴选优秀的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他们设计一条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道路,从基层岗位做起,经过2-3年的培养,使他们逐步成为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熟悉公司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的中层管理人员。
第四篇:国美电器培训中心
搭建起人才培养框架很关键——访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总监 赵克欣
问:机构越庞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越难做。国美庞大的运营体系下,对于员工的培训有哪些心得可供业界借鉴?
答:国美对于员工的培训标准的设计,比较强调实用性。
一是实战型培训。国美所有的培训,都需要把理论跟实践结合在一起,跟员工的岗位结合在一起。
国美对于员工的培训,是一种“倒推式”的培训。先分析员工的工作内容,再把这种工作内容行为化,行为化之后把这些内容“打碎”变成“碎片”。与这些“碎片”所对应的,是员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知识,再综合起来形成培训课件。
在形成课件的过程中,还会形成一套实操方案。这一实操方案可以运用到员工的学习项目当中去。国美当前的培训,从一开始就是从员工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内容着手,进行倒推,因此起到的实际效果很好。
第二是网络化发展。国美太大了,1200家门店覆盖了全国各个城市。这样一个网络化的运营系统,必须通过网络化的培训方式去满足培训需求。网络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理的网络,国美目前有72所零售学校所构成的大学网;另一个是虚拟的网络,就是国美E学院,即E-LEARNING远程教育平台。网上大学的好处是,不用学员天南海北地到处飞,可以节省至少50%差旅费用,而且学员完全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去学习。
第三是全岗位覆盖。有人说,不是那么关键和重要的岗位也要培训吗?答案是一定要。假设国美运营着一架商业机器,这架机器每个部件的运行效率都决定着整体效率,任何一个岗位不胜任岗位要求,就会对整体的效率造成损害,成为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就是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把所有岗位都纳入到培训体系中。
最后是低成本驱动。零售业是个既忙又微利的行业,低成本驱动是公司各项业务的宗旨,培训业务也不例外。不过,培训的低成本不是砍钱,而是优化成本结构。最显著的优化就是“网络化”措施。原来的培训,学员天南海北聚到一个地方,大部分费用支付在交通费、食宿费,我们统计过,大约达到75%左右。现在就不需要了,我们把75%的钱都投入到其他培训项目中去,在总培训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结构优化使得培训效果实现倍增。
问:培训与发展在企业人力资源系统里的作用是什么?
答:财务指标、顾客满意指标、营运指标及培训与发展指标是企业发展的四个方面的指标。一个企业能否实现基业常青,一定要靠四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开玩笑地说,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很简单,比一个家庭主妇还简单。家庭主妇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人力资源三件事就搞定了——组织、能力和动力系统建设。这三件事做好了,企业就风声水起,兴旺发达。
当然,这三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培训与发展,就属于企业能力系统建设的一部分。在能力系统建设的链条上,培训与发展在最后一个环节。那么,链条从哪里开始?它不是从愿景开始,而是从企业的使命开始。
什么是企业使命?就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为什么发展壮大。没有这个使命,就没有企业存在的理由。接下来是愿景,是企业未来10-15年的样子。再往下是战略。战略是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战场”,分析在哪里企业可以战无不胜。战略周期大概是三年五载,一个周期完成,但中间应因内外环境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配套战略的要求,就会有相应的工作流的要求。简单地说,由工作流导出组织架构,由组织架构导出岗位序列,由岗位序列导出任职资格,由任职资格导出岗位标准行为,由标准行为导出能力模型和测评系统,从能力模型向下就导出培训和发展了。
如果使用这样的测评系统对员工甲进行评估,就可以得出员工甲能力上的长短板,而短板中适合培训解决的部分,就是需要培训和发展的业务范围。
问:您认为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企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应该为一家公司带来三样东西。有了这三样东西,即使某一位管理者离开,继任者也能非常快地上手,并且在上一任留下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快速地开展工作,而不是把很多东西推倒重新再来。
一是一整套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这种既有的标准化流程,可以使管理有标准可依,也可以使后来者不再需要像登山一样从山脚往上爬,而是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攀登。二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团队。三是依据这种标准化的流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企业文化。
问:百货零售企业当前进入新一轮快速扩张期。在您看来,不少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要欠缺是什么?
答:对于零售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管理者的意识非常重要。
每个零售业高层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这些东西一经提炼和概括,其实就是一种理论。但对于不少管理者来说,这一提炼往往没有完成,他们自身也没有这样的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突破有两种形式。一是一把手自身要有这种提炼的意识。但从实际情况看,更多的是需要有一个平台,需要借助外力,帮助管理者对其既有的管理和运营经验进行提炼。这就如小孩儿练字,需要临摹,其实临摹并不难,但关键的是,临摹需要的模子首先要有。
所以,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搭建起一个框架非常重要。作为企业来说,一定要能为员工搭建好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好像存了很多个“抽屉”。不同的员工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找到自己相对应的“抽屉”,然后拿出来运用就可以了。
第五篇:国美、苏宁电器案例分析
《管理学原理》
国美、苏宁电器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一个成立于1987年资金雄厚,管理体制完善,产品种类齐全的全国大型家电连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霸气十足;苏宁电器,一个比国美小四岁在国内一直与国美并驾齐驱的全国大型家电连锁企业,无论在商业资本还是实业资本上左右逢源。究竟谁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老大? 现就以下几方面对这两个中国家电零售业巨头进行具体剖析: 就组织文化方面而言,首先,组织文化即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具有相对稳定性、发展性、融合继承性和超个体的独特性的特征。由案例可知,两大电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注重组织文化的建立,这一点两者是相同的。而在具体的组织文化建立过程中,细节又是存在差异的:
在浅层次的精神层(核心和主体),国美奉行的是“以德为本,立德立人”的用人观和“重诺守信,诚信为本”的价值观,以及“薄利多销,服务当先,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发展理念,主要侧重的是道德层面和企业前景方面的多些;而苏宁则坚持的是“人品优先,能力适中,敬业为本,团队第一” 的人才观和“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共赢,满足顾客需要,至真至诚”的经营理念,以及 “至真至诚,阳光服务”的服务理念,主要侧重的是服务层面的多些。除却以上细微的侧重点差异外,两者同时都比较注重人才和团队合作,充分地发挥了组织文化的整合、适应和导向功能,在这一方面两家都做的非常出色。
在表层的制度系统,苏宁的“3C+”模型较有超个体的独特性,相信也是该企业的特色项目;而在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方面,国美的实体性的文化设施,如员工俱乐部,员工沙龙,把办公室与教室联系的作业方式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都是优于苏宁的;相比,苏宁则以公益事业这种组织行为和比比皆是的“标语”文化为主打,亦是别样的表现形式。总之,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组织文化,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就企业环境而言,首先,企业环境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威胁和机会的属性表现,它不仅影响着管理者的计划和决策,而且更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战略选择,人力资源任用和组织变革。由案例可知,国美在企业内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企业本身的价值链比较健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企业内部员工的频繁“跳槽”事件和外部的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现况有点不济——近年来销售利润有所下滑,同行的苏宁竞争激烈,卖场环境紧张,对待供应商态度强硬,与供应商关系所处不是很好(与格力矛盾突出,空调行业被苏宁有机可乘)。同时也有可喜可贺的地方,如卖场的购物环境建有所成,与供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海尔签订战略协议),合并了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和大中,行业实力大大增强;而同时期的苏宁在企业内部建立有特色的“3C+”模型和宽松的卖场环境,在企业外部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以公益性事业主打,当然,因为有国美这个已并购永乐、大中电器的强大行业对手,行业环境不容乐观,而经济环境自然也及不上国美。
就组织战略而言,首先,组织战略指的是为了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管理学原理》
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指望成为什么样组织的愿景。由案例可知,面对同样竞争强烈的市场环境,国美和苏宁都采取了快速铺网战略,即组织结构的扩张模式——横向的管理部门设计和纵向的管理层级设计。两者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防御者型(高度的集权和专业化分工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作业活动)和组织的部门化(职能部门化和产品、服务部门化),而在组织的层级化方面集权现象明显。而从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图中可1国美和苏宁的“明星”和“瘦狗”经营单位的商品种类是一致的,这以获悉:○说明两个企业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增加商品的生产规模的商品对象和应采取收缩或放弃战略的商品的对象是一致的,分别是“明星”小家电、数码电子产品和“瘦2国美和苏宁“现金牛”经营单位分别是音像制品和空调,从这狗”过时家电;○一点可以得出两家的经营重点对象是不同的,而对这两个市场占有率极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的商品,两家可以采取投资到其他领域的战略,因为“金牛”型的3国美和苏宁的“问号”经营单位商品可以带来较多的利润而需要的投资较少;○也不同,分别是大型家电和其他家电,对于这类商品,不同的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面临选择——如果觉得有前途,可以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提高市场份额,扩大销售量,使其转变为“明星”;如果觉得无前途,就应及时放弃该领域。初除此外,国美还采用了与海尔签订战略协议,卖场的战略转移等战略调整,而苏美则还采取了抓住国美、格力矛盾的契机空调促销的战略。其实不管采用何种战略,企业都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环境分析和愿景发展。
就人力资源管理而言,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使组织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相匹配,确保组织总目标的实现;主要包括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选配合适的人员,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这三部分。由案例可知,在人员招聘方面,国美本着先挑老实人,再挑聪明人的原则,从组织发展需要出发以个人品质优先,彰显国美的组织文化;而苏宁在这方面与国美契合,也注重人品,除此,苏美还注重对下岗工人的吸收。在人员培训方面,国美较优于苏宁,员工上岗后,企业为他们开设了《提高执行力,塑造竞争力》的培训课程,并自2001年至今连续开展了四期的“标杆店长培训”;还主张把办公室与教室联系在一起,鼓励员工随时随地的学习;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如员工俱乐部,员工沙龙等。相较于国美,苏宁则在人员培训上较为普通,没有什么特色。尽管如此,由于国美的培训时间不久,企业文化不浓,工人“跳槽”事件不断,而苏宁却现象淡薄。在人员考评方面,除却一般公司都具有的普遍条例要求外,苏宁还向公司骨干和特别贡献员工推出15亿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国美没有特殊的明显变革;还值得一提的是,苏宁给员工都规定了最低的销售额,员工为了完成任务往往不得不超时工作,这一点在国美就不存在。其实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企业在人力资源计划时都会遵循以下原则:既要保证企业短期自下而上的需要,也要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既要能促进员工现期有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又要能为员工的长期发展提供机会。
经过以上案例分析,不管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国美,还是有“06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之称的苏宁,在组织文化、企业环境、战略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上都有喜有忧,欲知今后谁主雄霸?待看各企自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