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分析与展望[大全]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分析与展望
亮出底色 守住底线
——贵州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绿色,是贵州奋进的底色,也是贵州发展的潜力所在。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贵州依靠多年的积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跨越发展之路,培植后发优势,奋力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众所周知,贵州贫困,是全国同步小康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目前全省还有600多万贫困人口无法享受正常的居民生活;贵州多山,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支离破碎贫瘠的土地,勤劳的人们只能在“鸡窝地”、“巴掌田”上找食;贵州多绿,全省森林面积超过1.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
在这方贫困而又美丽的土地上,经济如何发展,人民如何富裕,社会如何稳定,如何让一方水土成为人们同步小康的载体?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认为,贵州的发展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贵州的发展必须守住两条底线:一是发展的底线。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实现同步小康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生态的底线。绝不能以破坏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子。”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今年1月28日,贵州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指出,要“以促进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立法。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
短短的一段话,背后却凝聚着贵州省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作的不懈努力。
2009年,《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出台,这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2011年10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出台。该条例不仅为赤水河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更为贵州生态文明立法提供了经验。赤水河也因此成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之先“河”。
贵州用法治力量引领生态文明不止于一条河。
2014年5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实施。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条例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开创性和地方性:确立了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突出了加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强调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环境信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这些内容,国家都没有专门的立法规定,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
2014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先行一步。
与此同时,2013年,连续举办了4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成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中国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的号角,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
今天的贵州,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235平方公里。
生态金饭碗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49%的森林覆盖率,“生态大公园”“天然大氧吧”“绿色大空调”„„山高林密的贵州,因山而贵,储存了巨大的“绿色财富”。
昨日的贵州万重山,自古黔道难,今天的贵州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4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状分布,今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贵广高铁、沪昆高铁、乌江航道、9市州机场“干支互补”、通江达海。
近年来,贵州一直在探索一种发展模式,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不再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如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而又不破坏绿水青山?几经摸索后,贵州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通过发展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
2013年,贵州省实施“5个一百工程”,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探路绿色发展,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2014年下半年,贵州响亮地提出“五大新兴产业”,其中大健康医药产业、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与山关联,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动“产业链”,成为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赢的重要路径。
以产业链为支撑,拉动一产转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引领二产升级,贵州已经冲破旧的发展模式,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小小刺梨,也可以作出大产业。位于六盘水市的天刺力集团研发生产项目投入1.18亿元,建成了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刺梨果脯、饮料、果酒和刺梨高端健康品,是目前同行业中加工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2013年建成投产以来,该公司累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加工刺梨鲜果15万吨,生产刺梨系列产品5.2万吨,产值达12亿元。
站在盘县滑石乡哒啦仙谷山顶的凉亭远望,红豆杉、红桃、刺梨等经果林把哒啦仙谷装扮得格外美丽。“要种有经济价值的树,解决百姓致富问题。”园区负责人介绍,“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仅是要让山上绿起来,让山上美起来,还要让群众富起来。”
扛起生态文明的旗帜,贵州绿色产业频传佳音,奔小康信心满满: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80%以上;到2020年,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以上。
农业是绿色贵州发展的潜力股
贵州之贵,在于山贵。2014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嘱托:贵州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后发赶超靠山。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近年来,立足山地资源禀赋,贵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形成了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全省重点打造的“5个一百工程”园区建设中,陈敏尔表示,其他园区建设都要封顶,只有农业园区建设上不封顶,只要有条件,能够保护生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多多益善。
如今,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如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一批特产形成品牌,畅销全国。
走进安龙县贵州汇珠薏仁集团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着灌装薏仁精油。汇珠薏仁集团每年可产薏仁精油1000吨,产值超过26亿元。
薏仁产业风生水起,让黔西南州数以万计的农民增收。如今,黔西南的薏仁米种植规模已达30万亩以上。
雪榕生物威宁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是威宁自治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从培育房到出菇房,密密麻麻的菌棒遍布其中。公司负责人刘相涛介绍,该公司已形成日装菌棒4万袋的生产规模,每天使用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等原料70吨左右,日产香菇30吨,年产值1.3亿元,解决近400人就业。
“该公司利用了一些烟秆、秸秆、玉米秆等,充分利用了当地废弃的资源,对环境的保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认为,该项目增加了贵州食用菌产量,它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对技术、产能、用工以及农业效益的提高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把守住两条底线的意识转化为担当意识、转化为指标体系、转化为项目落实,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贵州·六盘水梅花山军民共建植树造林项目是另一个范例。
围绕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中国凉都·梅花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力争把梅花山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花果山”的目标,水城军分区组织力量在梅花山、明湖湿地公园、玉源水库等地种植红豆杉、猕猴桃、刺梨等共计14.8万亩。
白花花的石山变绿了,石山区的农民也开始了绿色的收获。过去的贞丰县北盘江镇怪石嶙峋,是石漠化的重灾区,农民在漫山的岩石中寻找稀薄的土壤种植玉米,一年的收成仅够3个月吃。如今漫山遍野种上了花椒,既赚钱又保护了土壤。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加快赶、全力转、奋力超的贵州,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走进毕节市百里杜鹃花海文化城,553幢别墅民居错落有致摆布,生态广场、大型停车场和幼儿园配套建设,成为花海文化城时下最耀眼的风景。这是政府投资2.1亿元修建的生态移民安置点,一期工程171幢于去年底完工交付使用,已有80%的搬迁户入驻,上百户人家在杜鹃花节期间,开旅店、搞餐饮,尝到旅游服务的甜头。
开展生态移民,是贵州决战贫困、攻克小康路上“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山更清、水更绿、百姓更富,贵州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位一体”为抓手,在宽广的发展平台上既“赶”又“转”,统筹城乡新发展。
2012年至2014年,贵州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投资近2000亿元,全面完成“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换来的是城乡人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提前实现全省覆盖;深入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启动实施基本普及15年教育计划,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3个15万元”等促进就业政策,带动10多万人就业;建设农村敬老院,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以乡村为底,绘发展新图。2013年贵州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贵州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二重唱,大力推动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走出一条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争做“先行者”。贵州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颇多,成绩斐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贵州省两会上,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是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其次便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
贵州省长孙志刚表示,“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省“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时期”。当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0%,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
贵州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该省最重要的后发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先行。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初步形成贵州生态文明法制体系;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十三五”规划中,贵州将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力争达到森林覆盖率达到60%、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超过90%、县级以上PM2.5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
为当好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贵州出台了顶层设计规划。2015年11月,贵州省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贵州将立足省情,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目前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合力、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等问题。”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环保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刘晓静建议,贵州要制定体现生态文明先行先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官员考核的“硬指标”。
贵州省人大代表张志年认为,贵州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真正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贵州省人大代表梁承祥建议,贵州上下要提高林下经济的认识,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法无授权不可为,环保也要有法可依。代表委员们认为,贵州走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必须依靠严格的法律。
贵州省人大代表马长青表示,贵州要加强生态文明方面的立法和监督。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全联律师事务所二级律师李莉建议,贵州应尽快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近年来,贵州出台了一系列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贵州生态文明法制体系。
第二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贵州为典型 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探究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有限的开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相协调„„
关键字:美丽贵州、生态优势、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也终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引诉)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有限的开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典型的欠发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相协调„„
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是现代文明体系的基础,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区位、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湿润的立体气候等,加上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贵州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天然优越条件。同时,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贵州省情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贵州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应的部署和政策措施,努力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1988年,经国务院批
准建立了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着力解决人口、生态与贫困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力推进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刻地融入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上,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
遏制“生态恶化”的有效途径
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按照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
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在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毕节试验区围绕“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边和贫困作斗争,边扩大生态张力”,坚持“ 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过快增长降下来”,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贵阳市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率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晴隆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致富农民与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双赢;贞丰县顶坛乡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积极种植花椒,引进花椒深加工企业,“顶坛花椒”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态恢复和重建取得明显成效;都匀市大力发展茶产业这一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促进了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方面,荔波县利用“申遗”成功之机,依托 “世界绿宝石”,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生态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黔东南州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全州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宏福公司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清洁生产工艺,解决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气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排放量,探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新路子;开阳县作为我国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生态经济发展”
促“生态文明建设”
为通过生态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贵州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把发展生态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
在新的形势下,贵州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与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体制机制,探索一条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道路。
二是进一步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态经济发展条件。
贵州作为一个的山区省份和富水地区,必须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设施,从而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
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贵州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工业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延伸产业增值链和劳动就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
一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把城镇建设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优化建设布局、扩大环境容量、提升绿色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上来;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加强城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优化,使城镇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能协调发展。同时,推进农村生态化,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住宅生态化和村镇环境生态化。
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植被保护、流域治理、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等措施促进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认真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实施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产业开发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
六是把制度建设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
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使用等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在政策制定、规划管理、法规执行和重大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还应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协调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
(结尾)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要珍惜宝贵的耕地,在贵州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按照省委向山要地、向山要城、向山要园区的要求,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坚持在“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建设我们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园区,建设我们美丽可爱和谐的家园。
回顾建设生态文明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更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实现贵州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探索实践具有贵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扎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全省各族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富裕生活,实现贵州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年级:2011级 专业:生物工程 姓名:崔凤明 学号:301120728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知道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 ,显示了我党在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上的变化。生态文明的主旨是“绿色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共行为观念。首要问题是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发展低能耗、高环保型企业.同时,坚持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发与建设并重,加强生态资源的补充和培育,进一步夯实生态经济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总结与感想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面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同时也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投身社会,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些人可以完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全民参与的,只有我们一起行动,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建设文明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国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之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认为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因此,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广泛开展 “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等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拓宽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一方面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注重生态的保护,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要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一些新举措。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坚持
三个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不断拓宽造林绿化方式,特别要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二是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环保投入,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和治理污染,不能以放低环保门槛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近年来各地纷纷制订出台产业发展导向,通过政策激励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将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选择,这对于资源相对稀缺的发达地区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深入实施“亩产论英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的社会。
三是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和工作体系,明确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二要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有效引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不断完善生态补
偿新机制。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
第五篇: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
试论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1] 巨乃岐.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14(6):20-25.[2] 叶春涛,杨昀.从唯物史观视野探析生态危机形成的根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6~59.[3]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4] 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08,06:153-155.[5] 林世选,郝现军.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建构[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3-6.[6] 蔡陈聪,王艳.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6):6-11.[7] 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