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青春之花在战斗中绽放
让青春之花在战斗中绽放
——分局新民警夏季会战掠影
5月15日,随着最后一批59名新招录民警完成牧马山培训,来到了武侯巡警大队,总共76名新民警迅速充实到了相应的岗位。尽管绝大多数新民警都是80年代的独生子女,刚走出校门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但是新民警们斗志昂扬、服从命令,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主动工作,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新民警们迅速适应了各自的工作,利用各自专长,在警察岗位上展现了自己的青春风采,并通过战斗中的淬炼,使自己变得刚毅而勇敢。
阻击战——奋力抗击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世界范围肆虐,可能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切身的感受。只是当看到每天媒体上不断上扬的数字才会勾起一些忧虑。但是分局的新民警,为了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不使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中传播,以英勇无畏的精神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气概参加了一场阻击甲型H1N1流感的战斗,用智慧、勇气和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责任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6月7日,我区金花镇“如家酒店”隔离了十几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当时勤务较多,警力十分有限,巡警大队安排了一名老同志带了三名新民警陈超华、江天、梁毅执行此次艰巨的任务。3位新民警毅然接受任务,来到“如家酒店”,开始了这次特殊的执勤任务。被隔离的群众说,他们很烦躁,受不了这样被隔离的日子。但是我们的新民警何尝不是更辛苦。被隔离的人们在宾馆房间里至少有舒适的床铺、可口的饭菜,保证了他们的生活需求;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除了不能出去,尽可能让他们过得舒心。而我们的新民警呢?白天,被隔离的群众会相互串门,民警就不厌其烦地向隔离群众解释,串门可能会造成相互的传染。晚上,房外空荡荡的走廊上,彻夜陪伴他们的只有自己孤寂的影子,但他们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哪怕一丁点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都还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不仅要克服自己的孤独烦躁,还要安抚被隔离群众的异常情绪,24小时片刻都不敢松懈。每四小时一轮班,条件相当艰苦。吃是送来的简单的矿泉水泡面、交班之后只能在狭小的临时值班室合衣休息一会儿。但他们毫无怨言,困了就洗一把冷水脸,强打精神继续坚守。面对被隔离群众的焦躁不安,他们耐心地劝说,热情的服务,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能安心待在隔离区。就这样,他们陪伴着被隔离的人们,夜以继日、衣不解带的在隔离区度过了整整一周医学隔离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6月12日,四川大学的一次学术交流会上,一名外籍华人被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并且病人接触的人很多,这些人都统一被安排在“科华苑宾馆”进行隔离观察。这一次被隔离的人相当多,其中还有一些外国人,由于语言上存在交流困难,执勤难度非常大。这个时候,刚刚从金花返回的三名新民警得知这个消息,放弃休假,主动请缨:“希望大队领导批准我们参加这次执勤任务。我们对这个有经验了,况且我们三个英语都还可以。”就这样,三位新民警又开始了连轴转。“科华苑宾馆”六楼,陈超华已经一天一夜未合眼,但他依然强打精神,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针指向凌晨一点了,这时一位外国客人试图走出去,陈超华拦住了他。“I need some wine.” “You stay here,I can help you.”一次又一次,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手势的交流,他尽力地为外国客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外国客人安心地呆在房间里,严格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从6月7日起直到6月19日,最后一位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整整两周的时间,共有12名新民警参与了此次特殊的任务。他们的热情服务赢得了被隔离的群众交口称赞,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任务。
遭遇战——该出手时就出手
巡逻、捕现、处置多种突发事件,这是新民警的必修课。随着一次又一次遭遇战的历练,新民警成长得更加成熟、更加勇敢。
吴兵,二中队新民警,高高瘦瘦的身材,怎么看也是斯斯文文的学生样,但做起事来就是干练、麻利。2009年5月27日上午10时许,当他与搭档在机投街上巡逻时,忽然听到路边呼叫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治保队员正追赶一辆摩托车。原来有人抢摩托!吴兵与搭档立即加速,很快便追上了摩托车。但两名嫌疑人丢下摩托车就仓皇逃跑。吴兵毫不迟疑,迅速打开车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赶嫌疑人。靠近嫌疑人时,吴兵一个前扑将一名嫌疑人扑倒在地,将此人制服。旁边响起了群众热烈的鼓掌声和欢呼声。
6月18日15时许,新民警李阳与“师傅”杜朝宇一如既往地在火车南站辖区巡逻,突然电台里传来了警情:“03,03,桐梓林东路三号锦绣花园有一男子精神失常,往楼下扔东西,请前往处置”。李阳、杜朝宇迅速到达现场,只见一楼房的二楼阳台上,一中年男子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一个插着吸管的玻璃瓶,正胡乱挥舞着。楼下满地的玻璃碎片、砸碎的花盆瓦片,现场一片狼藉,还有众多围观的小区居民。根据经验,他们知道,这名男子很可能是吸毒过量造成精神混乱、亢奋。他们一边迅速的驱散围观的人群,一边对男子进行劝说。该男子逐渐安静下来,承认自己吸毒,并同意民警进入他的家。民警杜朝宇在该男子卧室找到了一个装着类似新型毒品的玻璃瓶和一包类似毒品的白色粉末。就在这个时候,该男子突然情绪再次失控,猛扇自己耳光,又向民警杜朝宇猛扇耳光,并再次冲到阳台上捡起碎碗片乱舞。两位民警考虑到楼下群众的安全和该男子自身的安全,果断决定将该男子控制。但是由于对方吸毒过量,思维混乱,精神处于失常,情绪也高度亢奋,在控制该男子的过程中,杜朝宇头部左前额和右手被碎片划伤,新民警李阳左手大拇指也被划了一条大口子,血流不止。但他们顾不得包扎伤口,而是马上将情况通报队上。他们一直坚持等到将该男子移交随后赶来支援的刑警,才捂着伤口到华西附二院去治疗。
阵地战——精彩演出的幕后英雄
最近一段时间,在武侯辖区内举办的大型活动特别多。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分局新民警也积极参与了大型活动的安保任务。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参加执勤任务的新民警如“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阵地,以严格的纪律、优良的作风展现了自己良好的素质。江懿,突击中队新民警,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一个似乎和警察这个职业没有多大关系的专业,但他时常说:“工作不光靠专业,更要靠心态”。生活中他很幽默风趣,因为刚刚离开校园,有时候还调皮的像个大孩子,但是一工作起来他却是相当敬业的。6月1日,是孩子们的节日,这天晚上在四川省体育馆上演“猴王”魔幻剧。江懿的岗位在东楼厢,他的任务就是不要小孩靠近护栏,避免小孩跳上跳下受伤。观众进场时,他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家长叮嘱:“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坐第一排注意不要让小孩爬护栏,很危险的。”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节目开演了。尽管他背对舞台面对观众,但耳旁不时传来一阵阵雀跃的欢呼声和热烈的鼓掌声,江懿知道演出一定精彩极了。好几次,他都禁不住想回头去看上一眼。但一想到自己的职责,他忍住了。整场演出他始终坚守岗位,背对舞台站得笔直,全神贯注盯着观众席,时刻密切观察着看台上小朋友的一举一动。突然,有4个小朋友往护栏跑来,想要翻过护栏到舞台上去近距离观看。见到这么危险的举动,江懿马上拦住他们,关心地问:“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哦,你们的妈妈呢?”“我们妈妈都在门口,我们自己来看,看完了接我们。”“你们还挺勇敢哦,坐在叔叔身边,别乱跑”。正说着,那边有一个小朋友又跳下座位,江懿又赶紧跑过去……演出获得了空前成功,散场时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演出的各种精彩瞬间。但是直到节目结束,江懿也不知道舞台上到底演的是什么,他“隆重”的儿童节变成了最“繁忙”的儿童节。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的新民警已经参加了“纵贯线”演唱会、“小丑嘉年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09草蜢忘我演唱会”、“第六届劲歌王全球华人乐坛颁奖典礼”等多次安保执勤工作。每次执勤,往往都是合家团聚的节假日;每次执勤归来,往往都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了。但是参战的新民警们任劳任怨、坚守岗位、文明执法,圆满完成了各项安保工作任务。
人们常说青春是激扬的、是绚丽的、是多彩的。而我们分局的新民警则是在战斗中用辛勤和汗水浇灌自己的青春之花,用青春的金线编织美丽的岁月花环。
第二篇:让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让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在南充市2014年“119”消防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倡议
(二O一四年十一月六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消防官兵,亲爱的消防志愿者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2014级学生普福亮,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大学生消防志愿者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让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火灾无情,吞噬无辜的、充满希望的生命,让多少用血汗换来的财产化为灰烬,让多少人无家可归。纵观夺走无数生命的火灾事故,大都是因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或者违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酿成的恶果…… 如果一次次血的教训还不足以警醒我们,这才是最大的灾难!
今天,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消防志愿者,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消防服务,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我代表消防志愿者向全体同学庄严承诺如下:
一、弘扬青年志愿者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己的行为准则,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用切实行动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为日后走进社区,服务于千家万户,打下坚实基础。
二、努力学习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节假日期间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在寝室不使用热得快等大功率违章电器……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
三、学习掌握消防法律法规,明确广大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各种宣传活动,努力做消防法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四、参加各类突发事件紧急疏散演练,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在重要时刻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能够挺身而出。
亲爱的同学们,居安思危、有思则备、有备无患。关爱生命,远离火灾,关注消防安全。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爱心、用智慧、用汗水,建立与火灾斗争的社会网络,为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谢谢大家!
西南石油大学2014级学生普福亮
2014年11月6日
第三篇: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文明——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古今中外不可缺少的道德,是充满神圣的,爱的鲜花。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
其实文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真挚的关怀;是见到老师时的一声亲切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在我们的校园里,更是弥漫着文明礼仪的芳香,而这芳香正是来自校园里的你我他„„
清晨,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正微笑的迎接着,到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同学。校长,早上好。老师,早上好,同学你好,多么甜美的微笑,多么亲切的问候。一声声,一句句。洋溢在整个校园。
走上楼道,教室里,值日生早已经拿起工具打扫卫生。这时一位男孩随手一扔手里的牛奶盒,值日生连忙过去提醒他,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说完给了他一个微笑。男孩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谢谢你,你真是个孩子。做课间操时,同学们有序下楼,一律右行,你让我,我让你,如果不小心碰到同学,你一句对不起,他一句没关系,就这样化解了矛盾。
是呀。一声“谢谢”拉近了人一人之间距离,产生了美;一声“对不起”化解了冲突;一声“没关系”给人吹去阵阵春风,滋润着他人的心田。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佛每一位同学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好习惯,争做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绽放吧。
第四篇:让礼仪之花在爱中绽放
让礼仪之花在爱中绽放
——《康乃馨的呼唤》教学片段及反思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情感冲浪〃细数亲情
师:孩子们,我们平凡的父母,他们在用朴实的语言,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用踏实的作风,潜移默化着我们,让我们就从这一刻开始,从心底细数他们的好吧!
下面有请同学把你和你父母之间发生的爱的故事大声讲出来,让我们在坐的各位分享这份感动。
生一:在这里,我不想讲太具体的故事,我只想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辛辛苦苦挣钱供我读书。
生二:我要讲的是我的妈妈,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是我妈妈一手把我带大。不管公事如何繁忙,她顿顿都要为我做好精美的饭菜,每天晚上还要检查我的作业。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妈妈和我一起面对,是她教会了我勇敢、坚强。妈妈,为我做的太多了,妈妈手上的老茧都是因我而起。我的妈妈太辛苦了,我一定要报答她,让她不再劳累,我不会让她失望的。
生三:我的妈妈就和郭青梅阿姨一样,我从小就患有“少年脊肌萎缩症”,为了能让我上学,妈妈背着我整整走过了七年的风雨之路。
(学生发言继续着,越来越踊跃,越来越感动)
(面对面的交流,达到了更直接的效果:给学生更深刻的感动、更强大的感染力。学生流泪了,老师也流泪了。)
……
师:的确,父母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给了我们最温柔的怀抱,最无私的关怀,最伟大的爱。但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我来采访几个同学。
1.你父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
2.你父母亲穿多大码的鞋?
3.你父母亲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4.你父母亲喜欢的日常娱乐活动是什么?
生一:我妈妈的生日是11月7日,我爸爸的生日是7月10日。
生二:我不知道父母穿多大码的鞋。
生三:我知道,我妈妈穿36号的鞋,我爸爸穿41号的鞋。
生四:我不知道父母喜欢的颜色,但我知道我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打羽毛球。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非常了解父母而高兴,也有的学生因为自己不了解父母而惭愧)
……
【片段二】感恩之行〃情感升华
师:孩子们,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终会老去,康乃馨,这个健康和温馨的守护神也终会离我们而去。当那个时候真的来临的时候,谁能告诉我们用什么办法才可以把父母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吗?其实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善待父母,不是将来的事,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来,让我们走进父母,让我们带着感激上路,看看我们能给父母做些什么事情?
(因为有了前面情境的铺垫,有了前面故事的感动,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生一:多做家务
生二:好好学习
生三: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生四.对父母有礼貌。
生五: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为难父母。
生六: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太好了。其实只要我们能够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学生交流后,老师总结)
师: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的心意: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他们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以上讲述、交流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启发与思考:
设计本环节,继续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对母亲父亲的那份深沉的爱,让学生掌握感恩的方法和途径,并能做到在生活中运用,让礼仪教育不只是口头上的说教。
教后反思
礼仪教育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如何让感恩礼仪课程真正走进生活,触动心灵,本案例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是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悟对母爱、父爱的情感。激起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本案例《感悟母爱·母爱如流》、《感悟父爱·父爱如山》
二是创设活动场景,让学生直接的参与,在活动中体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感恩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理解与提升,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对学生感恩礼仪的教育,不仅仅是道德的规范,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体会对父母的尊重与热爱,使爱父母的思想悄悄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让礼仪之花在爱的行动中悄然绽放!
第五篇:让思辨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让思辨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陶家小学 黄朝均
一、主题与背景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构建品质课堂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语文课程不仅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积累丰富的语言,更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以下的课例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二、情境与描述
片段一:质疑让思维更广阔
师:列宁就这样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
(一名学生把手举得很高)
生:我有问题。
师:请说。
生:列宁怎么知道蜜蜂一定是养蜂人家里养的,而不是其它地方飞到这里来采花蜜的?如果有,列宁跟着这群蜜蜂就不会找到他要找的人。
(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我身上。可以看得出,他们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其实,当时我也不能肯定。就把话题再次抛给学生。)
师:你们想过吗?请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几分钟过后,几双小手举起来。)
生:列宁请其他人调查过,周围只有这一个养蜂人。
生:列宁跟着一群蜜蜂,恰好找到养蜂人。
生:蜜蜂身上有记号。
生:蜜蜂采蜜飞不了多远。
……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这个答案我们下课再一起寻找。
片段二:冲破字源的枷锁
师:谁能说说怎么记住“焦”?
生:老师讲过“隹”是鸟,一只小鸟飞呀飞,飞累了流了几滴汗水就是“焦”。生:一个猎人把小鸟打伤了,流了四滴血,就是“焦”
生:“焦”是小鸟伤心时流了几滴眼泪。
生:“焦”是小鸟吃米时,掉下了几粒米。
……
师:“焦”在古代是指火把小鸟烤焦了,这“灬”指的是火。但是大家能想到这么多的办法记住这个字,真了不起。
片段三:找准兴趣点,挖掘身边的教材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折枪、玩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拿到枪就会爱不释手。于是我决定把口语交际的内容换成“如何制作一把精美的枪”。孩子们一听到这个话题就炸开了锅。我的要求有:1.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设计并制作一把枪。2.分小组展示,说说枪的制作过程。3.用上顺序词,如先、然后、接
着、最后。还可以用1.2.3……
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小组先设计,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小组边讲边做,津津乐道。
到了全班交流的时间。第一位走上讲台的是陶可颐,他代表五小组发言。旁边有一位助手,手里举着一把冲锋枪。他一手指着枪,一手比划着。饶有兴趣地介绍:1.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另外找一张纸做枪杆 3.用一张纸手柄4.把枪杆插进手柄,用双面胶把缝隙粘好……最后他还提醒大家注意枪杆子的做法。别看他平时发言结结巴巴,今天可是口若悬河,同学们都禁不住给他鼓掌。
第二个上台的是黄颖。“女孩子也喜欢这玩意儿?”我心里想。她们小组做得是一把手枪,看起来小巧玲珑。她介绍的很简单,“先用纸折两把微型枪,再将一把枪的杆子插在另一把上面,最后做枪眼(瞄准器)。我不太明白。
接着其他小组陆续登台,有的小组还做了“新式手枪”。在原来的基础上,形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的确也很美观。介绍的同学很是自豪,语言表达清楚。这节口语交际课,孩子们从头到尾兴奋不已,口语表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看来课堂上找准孩子们的兴趣点,会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三、反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质疑的训练,有时是从题目质疑,有时是课中,有时是课后。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片段一中那个提问题的孩子让我震撼,《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3次,也听过好几次,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提到过这个问题。关于蜜蜂采蜜的距离,我在蜜蜂授粉学第二章第八节中找到答案“蜜蜂采集的距离蜜蜂采集的半径通常在 2~3 km,如果蜂场附近缺乏蜜源,蜜蜂能飞到6~7km
以外采集,最远飞行的距离约14 km。据观察,在1000~2000hm2的草木樨田区中央放置蜂群,蜜蜂的采集距离在0.75 km处最多,远达 3.4-4.2 km。”就这段话,也不能回答那个孩子的问题。编者在选这段文字时,应该也忽略了这个。所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答案。虽然这篇课文重点是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找到养蜂人这件事值得怀疑,至少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孩子的提问引起我们的深思。第二个片段中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识字教学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运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创造性地理解汉字的意思。把整个识字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告诉我: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得益于老师的“顺情而教”、“顺势而导”。在第三个片段中,教师抓住学生喜欢折枪、玩枪这一活动,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把话说清楚。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