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高职辅导员工作新途径(终稿)
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高职辅导员工作新途径实践探索
沈铁敏 汤劲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湖南 株洲 412001)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的平台和渠道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栏目和内容建设上紧紧围绕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同时增强网站的吸引性与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点击率,达到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目的。在职教新干线的建设中坚持长效性原则,不断地维护和更新空间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空间形式,保持职教新干线的先进性,努力提升和发挥职教新干线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切身处地的为同学们服务。
关键词: 职教新干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前言
根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12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大专生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达到96.1%。电脑的高持有率和手机上网的高频率使得高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已经成为高职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网络在给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对高职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心理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显得枯燥、单调和陈旧,有的相对落伍,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难以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有的甚至使学生们产生厌倦和抵触等不良情绪。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抓住契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而应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将学生思想教育融入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学生思想教育,合理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修养的目的。
职教新干线无疑是我们辅导员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的一把强而有力的武器,通过建设好辅导员职教新干线空间,可以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掌握学生的动态,疏导学生的心理,抚育学生的心灵,教育和引导高职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培养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高职大学生。以下是本人如何依托职教新干线,开拓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主要分为四大点:
一、以学生点击率为生命线精心设计网页,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要使空间能吸引住学生,网页外观设计和空间装扮非常重要。首先在风格配色、布局选择、皮肤背景上要符合学生的美观,尽量漂亮时尚、年轻化,但不失庄重大方得体。同时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温馨和谐气氛,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其次,潜心学习,利用阿里妈妈Banner Maker制作温馨美观的标题栏和个性化的简介板块,为方便学生快捷地得到所需资料,也可以利阿里妈妈Banner Maker制作漂亮快捷的空间导航板块。使用美图秀秀美化空间图片,在选择上传的视屏也要注意美观时尚符合学生口味。设计好之后征询学生意见,再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修改,让同学们看上去舒心,追求高点击率,只有同学们接受并积极的参与进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在职教新干线中得以充分开展。
二、以“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三贴近为原则设置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栏目和资源库,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
首先,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关注针对学生在成长成才等各方面的诉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设好的空间栏目。还可以就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设置专栏,设置大学生喜爱谈论话题,如心理健康、情感驿站、成长成才等专题,以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在我的空间里我开设了大学生心灵驿站、成长指导等栏目。其次,在空间的信息内容上必须符合“贴近学生生活需要、贴近学生思想追求、贴近学生成长需求”三原则,从细微处做着手,且表达方式符合网络特征,方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即时维护和更新网站内容,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咨询,使他们能在网站上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以利于他们的日常学习,从而稳定一定数量的固定人群,培育、扩大更多的浏览人群。辅导员还可以还可以在网上设置适合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发动思政专业课老师,将其讲课视频、课件讲稿以及课题研究等材料放置在专题网站上供学生浏览下载,增强职教新干线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吸引力。其次在空间开设学习园地专栏和娱乐专栏,使空间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之一,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三、通过设置交流群组、立题讨论、留言回复等与学生开展心与心的交流,形成互动,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职教新干线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交流思想的平台,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与跟踪学生的成长情况。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沟通功能开展与学生交流,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设置所带班级和部门交流群 在职教新干线建立所带班级和部门交流群,方便与班级同学和部门干事交流,同时也将通知、文件和资料通过发文的形式上传到群里,还可以通过老师将一些同学们和部门存在的问题及须注意的事项以及当前的热点话题在交流群组中立题展开讨论或进行辩论,通过评议直接了解大学生对所立主题的看法和意见,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和教育;其次,还可以在交流群里向同学展开“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网上谈心”、“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学生也在交流群中也可自主提出感兴趣和有争议的议题,自主讨论,辨明是非,自我教育。通过学生的交流信息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真正在关注和思考什么,对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可以在工作中做到提前介入,达到未雨绸缪的目的。鼓励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动优秀干部、积极分子踊跃发表积极向上的日志与主题,积极评论、回帖,孕育整体积极向上的氛围。
2、设置学生党支部群交流群组
在网络空间上组建学生党支部交流群,将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交流群组。辅导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网民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方位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确传达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和政治立场,培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规范和较高政治素养的学生。党课老师可以就党课内容、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及时事政治问题在群里立题发起讨论,入党积极分子与老师之间及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可以进行了广泛有益的交流,在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学生之间建起一座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老师和党组织可以随时掌握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并针对党员的思想问题及时答疑解惑,做到有问必答,引导他们增强党员意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效应。
3、加为好友,开展一对一的沟通
辅导员还可以在职教新干线与学生建立好友,通过职教新干线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克服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爱情等方面走出困惑。也可通过职教线干线与校内校外的一些辅导员和思政教育专家进行工作交流,获得他们的指导,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4、及时回复留言,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学生也可非常便捷地将一些疑问可通过留言板在空间留言,辅导员可以及时给于答问及引导、疏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带领,并适当的时候还可面对面地沟通。一个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平台,有效的实现了课上的延伸,实现了师生的无障碍沟通。
5、老师在职教新干线空间发表感想,引导大学生回贴评议。
对于回帖的同学及时的点评,让他们的评论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怀,对于长期没更新的同学可以跟他在平台上打个招呼,进而加强彼此沟通,为以后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
四、创建班级学生空间链接板块,不定时进入学生空间,掌握学生动态。职教新干线给每位高职大学生都分配了空间,很多同学心情不好就会在自己的空间里留言,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但往往会在自己的空间里表述自己的情感。辅导员应多督促学生建设好个人空间,每个学生的空间都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和心情,通过浏览学生的空间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动态,方便辅导员管理,在职教线干空间里按班级创建学生空间连接板块,可以方便辅导员快捷地进入指定学生空间,及时掌握动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应机制特别是反馈机制,可以有限地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不足的局限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的转化。通过网络媒介和环境,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同时一个问题又可以由多个教育则进行多角度解答,扩大教育者的广度,强化教育效果。
职教新干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网络背景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积极利用这一新兴媒介和环境同大学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强化信息反馈,主动占领这一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发挥职教新干线这一平台的各种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春林.职教新干线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J ].《企业家天地》
2010(11)[2] 李蓉.借助职教新干线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J ].《大家》2012.(03)[3] 黎海珍.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J ].《教育与职业》2011(35)[4]魏兵.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第二篇:依托网络 开拓干部培训新途径
依托网络 开拓干部培训新途径
--唐山市开平区“十一五”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总结
2006-2010年,唐山市开平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在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干部培训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培训新路子,对教育系统各级干部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
秉持“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的理念,《开平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内涵发展、人才强教、优化资源、开拓创新”的基本方针,把干部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研制出台《开平区教育系统“十一五”干部培训规划》,从组织保证、平台建设、师资改善和经费投入四方面给予了有力保障。与“十五”期间相比,开平区“十一五”期间,教育系统干部参加培训规格和层次显著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不断加强,管理能力与领导水平持续提升,骨干校长团队明显壮大,为开平区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十一五”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基本情况
扩大了培训规模。2006年至2010年,开平区教育局依托上级主管部门,以各级党校、大专院校、行政院校及开平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平台为主阵地,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共培训各类干部计36000人次.每人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
加大了保障力度。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战略性工程狠抓落实。正是基于对人才培训的重视,加大了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投入培训经费1200万元,占公用经费的5%。各基层单位也高度重视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抓、党支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为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建立了良好的组织保障机制。
完善了培训机制。五年来,我系统始终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以能力培训为主线,围绕领导干部、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基层管理员、兼职师资等多个层面,统筹行政领导、校长、中层领导多个层次,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专业化、办学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培训。扎实开展各类培训活动:①对全体已经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的在职校级干部进行累计360学时的多种形式全员提高培训;②对新任校级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进行提高履行校长岗位职责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训;③选派一批校长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高研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教育管理骨干队伍④开展中青年骨干校长和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和顶岗锻炼;⑤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作用,培养一批骨干校长;⑥举办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充分发挥名校长、名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突出建设阵地和强化功能相结合,实现干部教育
培训“全覆盖”
“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大力加强了干部培训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教育局多方筹措资金800万元,在培训主阵地进校新改建的图书、阅览为一体的图书馆,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一级图书馆。现有图书和订购未到图书26700册,还安装了31000册的电子图书,并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现代化;铺设了覆盖全区38各基层单位的局域网络设备设施,每位校长配备了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终端设备;为了进一步解决干部培训学习与工作的矛盾,投资100万元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做到干部不出校就能够参加全区组织的培训活动;投资300万元建设网络培训应用平台和互动交流平台;教育局共出台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文件12个,如:《开平教育局关于打造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谐团队工程的实施意见》、《开平教育局关于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实施意见》。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进修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平区教育局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对进修学校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阵地。利用开平教育城域网和开平教师教育网,为干部和教师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全方位地服务和指导干部,为干部和教师们搭建起学习与交流的绿色平台。
一是全员培训,抓住重点。“十一五”期间我们扩大参训干部范围,在做好校级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将中层干部、工会干部、团队干部、后勤干部全面纳入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管理范畴,采取分岗培训的形式,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员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学习
型的干部队伍。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同时重点抓了骨干校长培训和后备干部的提高培训,培养和打造了开平区名校长队伍和具有较高管理能力基础的后备干部队伍。
二是形成网络,关注校本。“十一五”干训工作要突出“以校为本”的思想,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成为本单位干部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做好中层干部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并完善市、区、校三级干部培训网络。积极支持和鼓励教育干部参加高水平培训,鼓励教育干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联系实践,研训一体。干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办班资源、培训形式上体现为开放性;在培训内容、效果上追求体现为个体性;在培训理念、水平上体现为实效性。干部培训工作中把学习培训与学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学校管理方面需要研究的内容作为培训内容,坚持以研究的态度去培训、去学习。
四是强化规范,管训结合。“十一五”期间,一方面加强干部培训标准与内容、培训课程与组织、培训基地与师资等几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将培训工作全面纳入干部队伍管理体系,探索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培训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五是整合资源,开放创新。“十一五”干训工作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在开平教师教育网上为校长开设《干训频道》、开辟管理论坛,促进校长
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相互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从而快速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水平。校长要提高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各种形式的学习,而且还要在实践中把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也是培养锻炼校长的重要途径。
(二)突出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干部教育“多手段”
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坚持打破单一培训模式,在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努力向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方向转化。
一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多种灵活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干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教育效果
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与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与教策略应用研究”总课题组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把开平区确定为总课题组的实验基地。聘请了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233人次,来到我们开平区亲自指导我们的干部培训工作,并进行辅导讲座。如: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铁道博士与校长进行交流互动。②全国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与教策略应用研究”总课题组组长、北京市教育学院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所时俊卿所长为开平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③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来到开平亲自执教。④北京建筑设计院附属中学付晓洁校长,就学校实施人文化的艺术管理研究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⑤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
旗手、被人们誉为洪志妈妈的高金英老师先后三次到开平区来为校长们做《尊重教育规律》和《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⑥首师大吴效锋博士,为校长们做了“课程改革中热点问题研讨”的专题报告。⑦北京市崇文区教科院的沈兴文所长、徐玲主任多次亲临指导,和校长们一起研究探索。⑧北京市名教师誉艳、沙莉、林爽爽等人来亲自做课。⑨我们先后组织校长们到过北京广渠门中学、洋思中学、衡水中学等一大批名校学习考察。
二是搭设干部培训平台 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2009年开平教育局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廉洁意识、自律意识和法纪意识,为把干部队伍建设成思想坚定、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的勤政廉洁和谐团队,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打造领导干部和谐团队工程”的培训活动。教育局十分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每一期的干部培训开班典礼,局长们都要亲自参加会议并讲话。我们为校长培训整合了培训资源,制作网络培训课程600余部。开展专项调查,实施订单式服务。
开平教师进修学校干部培训采取了三种培训策略:聘请专家学者引领与自我反思相结合,坚持岗位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坚持校本研究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的培训策略。
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开平教师进修学校《创和谐团队展教育风采》管理平台,加强对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学籍管理的制度建设,引领着学校干部队伍的科研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有效地
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网络化,对于促进校园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网络化,对于加强学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影响。③重大决策、工作计划网络化,调动起校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的积极性,使学校出现了人人献计献策,人人参与管理的局面。④利用网络拓宽服务基层学校有效途径。开设了“网络硬盘”“ftp”“通知系统”“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群发”“QQ群发”“电子公告”“干部培训管理平台”等栏目,把传输文件变得轻而易举。为了使校长们的困惑得到及时解决,我们每天都要在干训频道教育在线(论坛、博客、交流平台等)上为校长们解疑答难。为了使校长们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过程中有章可循,我们推出了校本教研专题辅导和系列课例。
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开发网络培训模式: ①利用E-mail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
②利用BBS论坛、留言板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③利用聊天室、视频会议室的形式进行网络交互式学习④利用Weblog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
⑤开发各种管理平台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管理 ⑥开辟动态交流平台进行网络情境下的交互学习沟通渠道
(三)突出扩大规模和效果评估相结合,促进干部培训“高质量”
为落实“全覆盖”培训干部的要求,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我局始终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列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常抓不懈。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努力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先后制订了近期和长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每年都要部署本培训干部工作,制定下发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计划,对培训任务进行具体部署,实施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干部。
为确保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邀请教育培训方面的有关领导加大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力度。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听课、问卷调查、征求培训对象意见等方式对教学水平和主体班次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奖励、晋升级别、职务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干部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学员参加培训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试,建立专门的干部教育培训学籍档案;三是考核干部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规定培训学分与评先选优和提拔使用相挂钩,激发了干部参训的动力和热情,从根本上扭转了学风不浓的状况,保证了学习效果和培训质量。
鼓励领导干部记录成长历程,将学习感想、反思随笔等辑录成册,择优展示。
(四)完成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远程专题培训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培训活动利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
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采用网络直播课堂、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参训人员在线互动研讨等远程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四个阶段、三个环节进行网络研修,开平区教育局、中小学校共计100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提高教育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科学快速发展。我区学员注册率100%。学员全部完成50学时学习任务,大部分学员多次观看视频课程,学时达到100多学时,班级总学时达到5085学时,班级学时完成率100%。我区共组织学员班内研讨5 次,发布研讨主题5个,(班级研讨主题:
1、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4、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的教育管理团队
5、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回贴交流达到523人次。学员提交研修成果83篇,提交率100%。在全市19个研修班中,我区平均研修学时61.25,名列第二名。
在“十一五”干部培训期间,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新课程学与教策略集粹》《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让学生有一双腾飞的翅膀》等四部专著,促使培训者钻研教育理论,提高培训者的学术水平。
二、“十二五”干部培训的打算
围绕《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开平区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和广大干部的
新期待,着力谋划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要打破传统观念,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干部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参加培训的自觉性,积极营造学习型机关的浓厚氛围。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和教育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专题化、短期化、小班化和精细化教学,特别要围绕如何加强教育强区举办专题研讨班。
二是调整思路,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
加大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增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逐步探索适合我区教育系统实际的培训模式。
三是创新方式,进一步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认真分析把握教育系统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寻求新的载体、新的形式,力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干部在职自学,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开展学习心得交流评比活动,规定必读书目,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调阅读书笔记,组织书面考试,以考促学,提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推广以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等教学模式,继续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实践性、研究性和互动性。
四是加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努力培训一批政治、业务、纪律、作风过硬的文化干部队伍,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任职资格培训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指导性计划,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300学时。培训方式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确保新任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
2.在职校长岗位提高培训。培训时间五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90学时为学科知识培训。
3.骨干校长培训。继续实施“名校长工程”,通过分层分类开展研修式的专题性培训,努力使区级骨干校长达到校长总数的25%,市级名校长不少于校长总数的5%。
4.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底,争取使中学(普高、职高、初中)45周岁以下的在职校长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主干课程进修结业的比例达到50%以上;小学校长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100%。
5.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
6.中层干部培训。7.幼儿园园长培训。8.其他干部培训工作。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以教育资源整合规划的实施为总抓手,以开平区“三名工程”创建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和谐团队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读物和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这一目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健全教师培训的体制和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十项工程”,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开平区教育局 2011.12.12
第三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工作职责
一、根据学工部(处)要求和院系工作实际,制定各学期学生工作计划、学习计划。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遵法守纪,开展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出操率、归寝率。
五、严格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和日常管理的考核。
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七、加强与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工作。
八、深入教室、宿舍、餐厅等学生学习生活第一线了解、调研学生的动态、积极反映学生在教学、生活上的意见和要求。
九、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学生中的突发事件。
十、积极指导并参加班、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十一、协助党支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
十二、做好学生入学、军训、安全、学习、毕业等管理工作,做好多项评优评先工作,做好特殊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
十三、向院系、学生处提供学生工作第一手资料。
十四、完成院系、学生处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第四篇:高职辅导员工作交流发言稿
辅导员工作交流会发言稿
自2005年8月进校以来,我已在学院工作三年有余,带满了整整一届学生。2008年9月,根据系里工作的安排,我重新担任五个班级的新生班级的辅导员,带着我的204名学生,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这里我把自己这两个月的辅导员工作向大家汇报交流一下:
一、热爱学生,给学生营造家的氛围。
学院今年的学生较往年不同,外地生的比重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我所带的五个班级外地生人数为92人,占45.1%,外地同学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的学校看起来更像大学了,周末冷清的校园也逐渐热闹起来;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难题,如地域差异带来的宿舍问题,外地学生家庭的经济问题。由于自己也曾在异乡求学,能体会到离开家那种思乡无助的心情,在这种心情的左右下,学习是没有效率的,因此,我主动关心同学,努力给他们营造一种家的氛围。中秋节前,我给班级的204名学生准备了月饼;寒流来临前,我一个个宿舍敲门提醒他们多加衣服;另外,我在办公室备有常用药箱,随时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小毛病。“儿行千里母担忧”,上海同学也好,外地同学也好,离家求学,如果能在新的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不管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对于家长,都是一种欣慰,一种鼓励!
二、立足辅导员本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由于刚带完一届毕业生,我对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大致的了解,对于大一新生的日常管理也有了一定的方向性。三年的学生工作,让我明确了一点——学生的就业与学风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刚刚摆脱紧张枯燥的高中生活的新生而言,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正因如此,也特别容易在喧哗灿烂中迷失方向。学生的本职工作在于学,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我有意识的引导和推动下,班级的学习风气浓厚。早自习在班级助教的安排下进行晨读,晚自习学生自己复习,秩序井然。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我虽然不能在日语学习方面帮助他们,但我可以在英语学习上给他们一定的指导。我系大一没有安排英语课程,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参加了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大学英语四级辅导班的学习,私下里,我主动帮
助同学修改英语作文,讲解习题,推荐好的学习参考书和作文范文,尽我所能,让他们有所提高。
三、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共同推进班级建设。
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沟通很重要。任课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长期接触,有时比辅导员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和他们的沟通能够更好地了解班级的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有利于班级工作。在两个月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某某老师和某某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小到某个同学的缺勤迟到、某个宿舍的上课表现,大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她们都会主动地和我联系沟通,使我及时地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加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以良好的学风带动班风,更好地推进班级建设。
开学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这段时间里,班级的班风学风已经基本成型,学生们也从好奇懵懂的状态中逐渐成长,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当然,中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遗憾,比如个别同学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上存在懒惰和畏难情绪,电脑没有被充分用来学习等。接下来,我会与我的204名同学们一道,不断努力,争取学有所成,笑到最后!
第五篇: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改革的宏伟蓝图已经描绘,国家建设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的需求更加突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面临着新形式的考验,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辅导员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也成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当前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化的特点,并从学习培训、扩宽交流、实践锻炼、学术研究、激励机制五个方面论述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职教改革;辅导员;职业化
2005年教育部颁发2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职院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2011年11月,教育部颁布12号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为职业教育勾画出美好的发展蓝图。高等职业院校面对新的发展形式,应不断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培养出专业知识雄厚、操作技能强、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合格人才。
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1953年在清华大学设立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以来,我国开始了辅导员工作的探索,至今为止国家相关部门相继12次出台相关文件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使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经历了兼职以兼职为主的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发展过程。其中2013年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标志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进入落实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辅导员队伍建设引起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重新审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前景也充满期待。
(一)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客观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西方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但要大力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还要下功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练就技能、三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但缺乏是非辨别和自我约束能力,易受新事物、新思想影响。这种影响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致使辅导员的角色多样化。
(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思政教育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引导大学生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重要手段,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辅导员职业化不仅能促进辅导员提升思想教育的基本技能,也能激励辅导员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鼓励辅导员向专家型、研究型方向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提供的组织基础和智力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开长期的实践积累,就无法形成科学的理论,更无法推进思想政治科学化的发展,就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偏离,不利于全面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辅导员职业化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延续性和有效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理论性奠定坚实基础。
(三)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高职院校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当前,面对国内外新的发展形式,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的试金石。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从而有效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高职院校的稳定和谐。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学术研究中几乎为零参与,导致学生管理缺乏有效性,产生职业倦怠,大多数辅导员把辅导员工作看作临时性跳板的尴尬现状。辅导员队伍的非正常性流动或转岗,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以此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减少不必要的非正常性流动,为高职院校稳定和谐提供人员保障。
二、当前辅导员的现状及职业化发展的特点
(一)当前辅导员的现状
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分析来看,从事辅导员队伍的男女比例较为协调,接近1:1,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0到35岁之间,年龄上与自己管理的学生相仿,能够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念,精力较为充沛。学历以全日制大学本科为主,占到调查比例的90%以上,学历较高,但从专业类别来看,主要分布在管理、理工类,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类的人数不足5%,而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又和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从他们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集中在1到4年,而能坚持到8年以上的,只占调查人数的13%,大多数为专职辅导员。从月收入上看,辅导员的收入集中在2000到3000元,与他们大多期望4000元以上收入还有较大差距,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收入与工作的付出不成比例,收入较低,维持不了起码的生活。在对学校提供的福利你最满意的选择中,有近50%的人选择了其他这个选项,或许反应出的事实是对学校提供的福利不满意。针对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办法,认为非常科学的人只有6.5%,绝大多数人认为考核方法不能科学体现工作特征,和没有考核差不多,不能体现优胜劣汰,干好、干坏一个样。他们对工作价值肯定的表现形式,认为学生的口碑最为重要。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辅导员这一岗位,但普遍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中觉得安全问题、与社会和家长的矛盾、与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学生突发事件、职业前途成为影响其心理负担最重的问题,职业道德成为他们工作中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同时认为工作中方法技能存在问题,需要得到这方面的培训。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前途说不清。
(二)辅导员职业化的特点
所谓职业化,简单的讲,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具体来讲,应该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职业化素养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应该是指辅导员在其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符合职业的从业标准,并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终身事业来来做,在其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实现其人生的价值。笔者认为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中,应当对辅导员有几点要求,首先,辅导员应当端正态度,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要把辅导员工作当做终身的事业和职业;第二,辅导员应当具备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对辅导员职业化内涵的认识,即专业化的要求;第三,辅导员应把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建设,使自己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
由以上对于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分析和界定,我们不难发现,专业化更多地强调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其应当由其专业领域中专业的量化标准来进行衡量,而职业化是在强调一种职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国家、行业制度方面的安排和保障。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站在专业化的角度来看,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和终极目标;而从职业化条件的角度出发,专业化又是职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某一行业实现职业化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有专业化人员。从广义来看,专业化和职业化,都是为了促进职业的发展,都是为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该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在目的以及最终要达到的状态上有很大的共通性。
将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并重,将其结合到一起,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和冲突的关系,两者之间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说辅导员职业化将要求从业者长期甚至终身从事辅导员工作,那么进入职业就要有相当高的壁垒和标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也必然要求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的辅导员能够存在,也会表现为辅导员职业成为长期稳定的职业;要推进专业化,必然要求有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而要实现职业化,也必须要求辅导员有专业化的水平。
但是就我们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得到的情况却是,辅导员普遍感觉不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人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个找工作的跳板,甚至是作为提拔干部不得不经历的一个阶段,大多辅导员不能明确自己的定位,所以,工作上表现为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缺少热情,干劲不足。
所以,要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这是因为对于任何从业人员来说,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都是尤为重要的。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和重要性,真正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以此为自豪,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才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相反,如果对工作缺乏热情甚至感到厌恶,就很难唤起内心的工作激情,工作就很难取得成效。辅导员担负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长期处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负有直接的责任,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学生安全、与社会和家长的矛盾、与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等等,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要做好这项工作实为不易,不仅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和经验,而且更加需要较高的工作热情、较强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这就需要辅导员转变固有的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辅导员职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担负着培养合格社会建设者和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首先要热心这项工作,从内心将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长久的事业去做,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有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然后辅导员还要有学习的观念,做终身的学习型人才,还要积极参加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级各类培训,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努力把自己发展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辅导员。在辅导员职业化的建设中,我们也需要顶层设计,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个辅导员的切身利益,只有把辅导员的职业保障、社会保障等落到实处,才能解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激发起他们工作的动力,建立好工作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让他们能够在岗位中踏实工作,不断创新思维,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途径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高职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到胜任辅导员的工作,完成角色的转变,这本身也意味着全新的挑战。辅导员个人能力的提高是辅导员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辅导员是与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因此辅导员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辅导员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对引导教育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妥善解决好职务职称等现实问题,关心辅导员的身心健康,以制度和措施来保障加强辅导员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则有利于稳定辅导员职业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目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能否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他们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中,自身是否达到了满意和认可的程度,通过这次从辅导员自己问卷调查中,梳理得出了现状。
从我院发出的来自不同高职院校的184份辅导员问卷调查中,毕业后就从事了辅导员工作的,有91人,占总人数的49%,有36%的辅导员到学校工作时间都不长,正处在工作12年期间,除了岗前培训以外,辅导员是与学生打交道中获得熟悉学生工作的经验。在辅导员队伍中,有占77%为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占总人数比例仅为22.8%,专职辅导员人数明显高于兼职辅导员人数,大部分人选择做辅导员的最终动机是由于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并从辅导员工作中实现自己对职业的钟爱和人生价值。51%的人对工作能力的职业测评是基本胜任,21%的辅导员认为要提高学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辅导员队伍的总体印象满意度较高的是人格魅力、教育水平、道德品质,其次是学术水平、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对辅导员队伍评价是比较高的,同时也呈现出职业的压力比较大,因此辅导员需要提升能力和素质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强化学习培训,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在高职院校参与的调查问卷中,统计的数据显示,有52%的辅导员年龄阶段均在2030岁之间,17.9%为硕士毕业,72%都是全日制的本科毕业,只有9.7%是专科及以下学历,大多数辅导员都是高职院校本科毕业,并且拥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从高职院校管理、思想政治、理工、心理学、哲学、历史、中文、高等教育研究、艺术类等不同专业毕业后走上的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专业面非常广泛,而所占比例较多的,有25%出自理工类专业,其他类的专业也达到了23.9%,而与辅导员专业极为紧密联系和对口的专业中,从事思想政治的占4%,高等教育研究只占3%,因为年龄结构的普遍集中,学历结构大多为大学本科毕业和所学专业结构的单一性,不同的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开展学生的辅导工作,也面临着知识结构的不同和辅导员对从事这个职业专业化的要求。辅导员的知识结构矛盾突出,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经验不足,这让辅导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辅导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41.8%的人认为目前最需要培训的是工作方法和技能。有49%的辅导员认为,对学生工作进修的渠道不充足,满足不了目前工作带来的困扰和需要,应该加强对辅导员职业教育和专业化的终身学习体制,争取有更多进修和学习培训的机会。只有让辅导员满意自己的工作,不断的学习和深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引领作用。让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迸发出热情,并能从学生工作中得到成就感。激发辅导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随着高职院校对学生模式的培养的不断改变和社会多种文化因素的冲击,大学生自身的思维活跃,学生工作中呈现了过去不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今辅导员面临的学生逐渐过趋于90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已与以往不同,他们面临的压力和困惑也前所未有。多数辅导员的专业背景的学科知识并不专业,在辅导员工作中,尤其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情况受到局限,辅导员走上岗位最初的这两年,接受的是自己职业的岗前培训,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与时俱进,对辅导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这让在高职院校工作的辅导员忧患意识加重,迫切需要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学生的方式。辅导员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使用教育管理软件,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通过学习和参与进修培训的机会,不断掌握管理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对学生管理的工作中更加科学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应该创造条件,根据辅导员队伍现状,有计划分批次的组织辅导员参加不同专业的学习培训,要有制度和具体措施给予辅导员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为辅导员拓展进修培训的机会和渠道,让辅导员有在其他高职院校挂职锻炼的机会,外出培训进修考察交流,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的更新,达到辅导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让辅导员职业前景更广阔。通过再学习的过程,将学习能力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动力,通过学习进修,并运用于辅导学生的工作实践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鼓励辅导员挤时间挤精力自学,通过自学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所需的相关学科知识,学习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知识,把握大学生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并积极参加辅导员技能培训,对学有实效者予以奖励。同时开展好学生工作调研,深入学生,了解这个群体,切实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为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证。
(二)拓宽交流平台,增强辅导员职业技能。
问卷调查中,有170人,占92.4%的辅导员从目前从事的辅导员工作中,认为来自学生的安全问题才是影响心理负担最重的因素,明显摆在首要位置,其次有76%的辅导员对学生突发事件问题也显得尤为担心,这也说明了辅导员应加强职业中心理健康的培训。通过团队讨论式学习,聘请经验丰富的教授或专家,给予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训,也可以从自身对相关专业进修取得学历,提升能够应对学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强化身心健康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提高,健康成长。
(三)注重实践锻炼,丰富辅导员职业经验。
当学生步入大学生活时,会面临不适应和种种问题,辅导员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做好工作。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好学生干部的作用。对心理偏激学生加以指导,对后进学生加以关心与帮助,关注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重视特长学生的发展。在开展大学生课余活动中,在开展班级活动中,在学校的党团工作中,辅导员要积极给予指导,与学生融洽相处,积累经验,成为处理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辅导员还要参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调查,走访家庭了解状况,进行家访,开展学生的问题案例分析,在学生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四)开展学术研究,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
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中,把握和预见学生成长的规律。高职院校有条件时设立专项的科研基金,鼓励辅导员进行学术交流,对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研讨以及作出的成绩,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深化对学生教育改革的实施课题,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研究实践的课程建设,来促进辅导员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使其成为优秀的思想政治的工作者。
(五)建立激励机制,开发辅导员从业动力
问卷调查中,43%的辅导员工作的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34%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间,12%的人工作月收入在30004000元之间,9.7%的人月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辅导员的工资月收入较低,这让辅导员普遍感觉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52%辅导员认为,辅导员是教师中的一员,工作有保障,68%的人认为选择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个职业是因为学生工作很有趣,56%的人认为辅导员待遇不够正常的生活需要。虽然做学生工作并没有因此感受到个人发展上受到限制,相反从个人能力上得到提高,做学生工作可以发挥创造力,并实现自我对职业的价值追求,但对于目前教师的福利制度并没有感到满意。分析数据还显示,有113人选择,如果有机会,会选择转业,辅导员心理负担重、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工作待遇较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让辅导员的流动性也非常大,队伍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的这支队伍的战斗力。辅导员的工作价值来自学生的口碑,学生也会对辅导员的学术水平、教育水平、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工作态度等评价辅导员的能力和素质。如何缓解辅导员的压力和生活的困境,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神圣的事业中,奉献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了解职业的特点,同时也希望社会和学校给予辅导员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改善辅导员的福利待遇。
学校应充分关注辅导员,关心辅导员,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配置辅导员工作的硬件设施,辅导员要学会用必备的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软件操作,提高做学生工作的效率。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考评体制和奖励机制,学校、家长、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度,对应辅导员的专业职务和职位的薪酬,体现辅导员独立的价值,学校给辅导员提供保障的制度,让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辅导员考评与奖励挂钩,给优秀辅导员以评优、评奖和经济资助。激励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同时对辅导员付出的辛苦给予尊重和承认。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使辅导员更好的发挥才能和自身优势,辅导员津贴要与工作业绩挂钩,不要让优秀人才流失,要有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把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目标的具体要求与完成质量,通过合理的指标进行周期性考核,并与奖惩联系起来,从德、能、勤、绩上综合考核,学校的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学生处、教学系部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协调,从提高职称的评定、各种奖励、进修的机会予以支持,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动力,让自身能力不断提高。把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纳入高职院校教师学位提升计划,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工程,只有让辅导员不断提高职业发展的能力,才能推进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保障辅导员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
四、小结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将成为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必由之路,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问卷寻求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以提升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为根本,有效推动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终身化发展,为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稳定和谐发展创造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