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象 棋 棋 例 讲 稿
象 棋 棋 例 讲 稿
[日期:2011-5-22 21:25:10]
象 棋 棋 例 讲 稿
(湖南省棋协2011裁判员培训班)
2007年版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试行两年以来,人们对前五章的行棋规定、比赛规则、比赛通则、比赛附则、裁判细则基本上没有多少反映,但对第六章、第七章的棋例总则、棋例细则,棋手和裁判界的朋友们却提出了一些疑义和很好的建议,这足以说明“棋例”在象棋规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在修订过程中,由中国象棋协会牵头,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参与,三度会商,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是民主集中制集体研究之结果,由中国象棋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朱宝位先生执笔。有望在今年出版。
象棋“棋例”人所众知,变化复杂,博大精深,学术性强,难以掌握,历来为棋手、裁判及爱好者高度重视。
下面,仅对2007试行本《象棋竞赛规则》棋例方面部分条款的变化列举一些例子,供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
一、棋例总则
㈠基本概念
[字体:大 中
小]
1.待判局面、棋例和棋例裁决:
在对局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环反复(重复局面)达三次,一方
棋手要求裁决,此局面称为“待判局面”。
据以裁决“待判局面”的规则条例,称为“棋例”。
引用“棋例”对“待判局面”进行裁决,称为“棋例裁决”。2.禁止着法和允许着法:
判断一方走子属性,要根据走棋后在棋盘上所产生的作用而
定。如走动的子(动子)或其它未走动子(静子)产生步步属于“将”、“杀”、“捉”(包括抽吃子)等攻击手段,称为“禁止着法;如走子性质至少有一步属于“兑”、“献”、“拦”、“跟”、“闲”,即为“允许着法”。
3.子力价值和对比关系
棋子本身所具有的实力价值,称为“子力价值”。子力价值
是作为棋子交换时,衡量双方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断某一着棋是否属于捉的依据之一。
车、马、炮、过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帅(将)、未过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简称“子”。
各个兵种之间子力价值对比关系的估价: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等值;车、马、炮称为“强子”;士、相(象)等值,称为“弱子”。过河兵(卒)价值浮动。帅(将),因不存在与其它棋子进行交换,无需对其价值作出规定。
一个“强子”换几个“弱子”或几个过河兵(卒),均不算“得子”。一个兵(卒)主动换取数子均不算得子(参见第七章棋例细则图二十七)。其它棋子捉吃未过河的兵(卒),或立即吃掉刚过河的兵(卒),也不算得子。连续交换子力后,计算子力价值,多吃过河兵(卒)或士、相(象),均算得子。
㈡棋例总纲
进行棋例裁决时的总依据是棋例总纲(四大原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双方不变作和。
3.双方均为“禁止着法”(含双方长将),不变作和。如其中一方长捉无根子,另一方其中有一着捉少根子或有根子,则长捉无根子一方变着。详见试行本规则29、8款和第七章棋例细则之图九、十。
4.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判负。
㈢棋例通则
1.帅(将)本身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或借帅(将)之力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五)。
2.兵(卒)本身(无论是否借助外力)直接捉吃对方的棋子(不含将、杀),按“闲”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六。
其它棋子和兵(卒)同时捉吃对方的棋子、或兵(卒)借其它棋子之力通过照将抽吃对方的子力,均按“捉”处理。
3.占据守和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二十八。
4.一方形成“自毙”,应由己方负责,不得视为另一方造成;若另一方应将着法产生新的杀法,仍应按“杀”判处。(参见棋例细则之图二十四。)
5.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裁处。如杀兼捉、杀兼兑,判杀;捉(系指捉不同兵种子力)兼兑、兼献,判捉等,依此类推。参见棋例细则图
七、图二十一。
6.形成同兵种邀兑,邀兑之子吃去被邀兑之子直接作杀的,优先考虑对方同兵种互换吃子,按兑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十一);如邀兑之子参与作杀(与其它子力配合连续照将),则按杀处理(参见棋例细则图
十二、图十三)。
㈣术语解释
1.捉
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互吃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子力且得子者,称为“捉”(含“抽吃子”),见试行本28、3款。
2.兑
凡有根子企图与对方相同兵种进行等价交换,而对方一旦吃去此子后(优先考虑对方同兵种互换吃子),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邀兑”,简称“兑”。
双方不同兵种之间进行等价交换,也称为“兑”。见试行本28、4款。
3.有根子、无根子和少根子
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棋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两个棋子同时被捉或一个棋子被对方两个棋子联合捕捉,却只有一个共同的“根”保护,则称为“少根子”。见试行本28、15款。
4.真根和假根
作为“根”的棋子(保护子),在己方受保护子被吃去时,即刻反吃且不会被对方将死者,称为“真根”;反之,形式上根,实际不能离线反吃者,则称为“假根”,假根子按无根子处理。见试行本28、16款。
5.自毙
甲方“照将”乙方,以致形成己方的被杀状态,如乙方“应将”的着法不属禁止着法,则甲方“照将”这着棋,称为“自毙”。
㈤“捉”的判断原则(试行本29条)
1.形成“捉”的行棋特征:
⑴“动子”(走动的子)直接捉子;
⑵“静子”(相关子)捉子;
⑶“动子”和“静子”联合捉子。2.捉子的形式有:
⑴预计能够直接得子(含价值较低棋子捉吃价值较高的棋子,如一马或一炮捉吃车等);
⑵预计能够通过连续照将“抽吃”得子;
⑶预计能够通过完整的互吃(吃子的子立即被对方反吃,而非各吃各的子)交换过程得子。
3.构成“捉子”,应符合下列条件:
⑴“捉”产生于刚走的这着棋,走棋之前尚不存在。反之,走棋之前已存在的“捉”,则不算“捉”;
⑵直接或间接被捉的是有子力价值的无根子(含假根子、少根子);
⑶下一着吃子或得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即使预计对方下一着(隔一步棋)能形成“绝杀”,也不予考虑。
⑷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即使预计吃子后,己方原来的有根子因失“根”被对方吃掉,造成子力价值受损,也不予考虑。见试行本29、3、1款和棋例细则图五。⑸在走子后没有产生新的“捉”的前提下,己方原来作“根”的子能够“净吃”对方走子前已经被捉的棋子,亦不考虑子力价值的得失,一律按“闲”处理。见试行本29、3、1款和棋例细则图六。
⑹一方形成“自毙”,应由己方负责,不得视为另一方造成;若另一方应将着法确有其他杀法,仍应按“犯禁”判处。见棋例细则图十五。
⑺一方行棋后,形成己方某个无根子被捉,应责任自负,其判断原则可引用试行本28.18、29.6“自毙”的有关条款。
⑻出现其中一方为联合捉子且形成双方互捉的待判局面,如果一方为“动子”步步长捉无根子,另一方“动子”步步避捉、“静子”长捉或其中有一着捉少根子或有根子(非长捉无根子),应由长捉无根子的一方变着,不变判负。见棋例细则图九、十。
二、棋例裁决
进行棋例裁决时,要熟练掌握以下三个程序:
㈠掌握裁决时机
在对局中出现了“待判局面”,即双方着法循环三次,有一方棋手要求裁决时,监局裁判可停钟进行裁决。如双方棋手均未提出,裁判确认对方着法循环反复明显超过三次,亦可停钟裁决。如果过晚表态,由于一方棋手变着而无法裁定,势必造成漏判。如循环反复局面不够三次,裁判不能停钟裁决。如果停了钟,确认循环反复不够三次,裁判不必表态,应开钟继续比赛。
㈡进行分析判断
除了自己有把握吃准的简单棋例,裁判可直接裁处外,较复杂的棋例应与裁判组长或裁判长共同商量后裁定。进行研究时,应另找一个棋盘(保持好棋势和棋钟的原始状态),把出现的局面和双方循环着法摆出来,在回避双方棋手、领队、教练的情况下,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第一步,分析判断一方的走子性质,即研究一方所走着法的属性。
第二步,分析判断另一方的走子性质,即研究另一方所走着法的属性。
第三步,把双方循环反复着法的走子性质,综合在一起,对照棋例总纲进行分析。
㈢宣布裁决结果
按照棋例总纲规定,分以下三种情况,由监局裁判宣布裁决结果。
1、单方面长将者立即判负。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或禁止着法(含双方长将)立即判和。如双方为互捉,符合试行本29、8款规定,则判长捉无根子一方变着,不变判负。
3、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犯禁方必须立即变着,若在单方面两着棋(含)以内没有变着,立即判负。若立即变着,则继续比赛。
------------------
三、关于棋例
(一)关于隔一步杀
如(图1)重复着法
1.车二平一(闲)车9平8(杀)
2.车一平二(闲)车8平9(杀)
分析判断
(图1)
(二)关于各吃各子
如(图2)重复着法
1.炮六平七(捉)车3平4(闲)
2.炮七平六(捉)车4平3(闲)
分析判断
(图2)
(三)从捉到捉1
如(图3)重复着法
1.车九退二(闲)士4进5(闲)
2.车九进二(将)士5退4(闲)
分析判断
(图3)
(四)从捉到捉2
如(图4)重复着法
1.炮八平九(闲)车2平1(捉)
2.炮九平八(闲)车1平2(捉)
分析判断
(图4)
(五)从没捉到捉
如(图5)重复着法
1.车七退一(捉)车4退1(捉)2.车七进一(捉)车4进1(捉)
分析判断
(图5)
(六)关于“自弃”
如(图6)重复着法
1.马八退九(闲)车3进2(捉)
2.马九进八(捉)车3退2(捉)分析判断
6)
(图
(七)作根子捉子1
如(图7)重复着法
1.车二平三(捉)马7进8(闲)
2.车三平二(捉)马8退7(闲)分析判断
(图7)
(八)作根子捉子2
如(图8)重复着法
1.车三退一(捉)马5进6(捉)
2.车三进一(捉)马6退5(捉)
分析判断
(图8)
(九)关于净吃子
如(图9)重复着法
1.兵五平六(闲)车5平4(闲)
2.兵六平五(闲)车4平5(闲)分析判断
(图9)
(十)关于“根”的问题1
如(图10)重复着法
1.车六进一(捉)马6退7(捉)
2.车六退一(捉)马7进6(捉)
分析判断
(十一)关于“根”的问题2
如(图11)重复着法
1.车八平七(捉)马3退5(捉)
2.车七平八(捉)马5进3(捉)分析判断
(图 10)
(图11)
(十二)关于同兵种互兑局面1
如(图12)重复着法
1.后车退一(捉)将4退1(闲)
2.后车进一(将)将4进1(闲)
分析判断
(图 12)
(十三)关于同兵种互兑局面2 如(图13)重复着法
1.炮八退四(捉)车6退4(闲)
2.炮八进四(闲)车6进4(捉)分析判断
(图 13)
(十四)兵(卒)与互打
如(图14)重复着法
1.车四平五(捉)卒5平6(闲)
2.车五平四(捉)卒6平5(闲)分析判断
(图14)
(十五)关于守和要点1
如(图15)重复着法
1.车一平九(闲)车9平1(闲)
2.车九平一(闲)车1平9(闲)
分析判断
(图15)
(十六)关于守和要点2
如图16 重复着法
1.帅五平四(杀)车4平6(将)
2.帅四平五(闲)车6平4(闲)分析判断
(图16)
(十七)关于兵(卒)参与吃子
如图17 重复着法
1.炮六平五(捉)将5平4(捉)
2.炮五平六(捉)将4平5(捉)
分析判断
(图17)
(十八)测试题 如(图18)重复着法
1.车八进一()炮8退1()
2.车八退一()炮8进1()
您如果比赛临场执台,一方运动员请您裁处该局,您可以迅速准确的拿出裁决结果吗?请抽时间研拆一下,并告知裁决结果及演变着法。
(图 18)
资料收集整理:周文彬 2011年3月15日
阅读:566次
【 复制 】 【 打印 】
相关文章
第二篇:石家庄市十校象棋棋联赛活动报道
“石家庄市十校象棋联赛”活动报道
(棋牌社)2011年04月10日上午10:00由河北经贸大学团委主办,象棋协会承办的“石家庄市十校象棋联赛”正式在河北经贸大学社团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本次象棋比赛采取小组赛的方法共进行5轮角逐.比赛中选手们本着“友谊
团结
奋进
理解”的原则,秉持着“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精神使的棋场上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显示了同学较高的素质。此次比赛不仅扩大了象棋在同学中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各校棋类协会的发展.使的各校同学以切磋棋艺为桥梁,增进彼此的感情和团对精神.彰显了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校园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棋艺好的同学。比赛中时常出现难分胜负的情况如河北师范大学VS河北医大临床学院的比赛持续了65分钟,如图
比赛在下午4:30左右结束,我校选手取得了第3名的优异成绩,同时各校参赛选手及负责人合影留念。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象棋活动教案《棋宝宝找家》
《小班象棋活动教案《棋宝宝找家》》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象棋活动教案《棋宝宝找家》!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幼儿特别喜欢。《小鸡小鸭》这首来自于新教材的歌曲,歌词简单,音域较窄,歌曲里小鸡小鸭不同节奏的叫声特别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
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小班下学期歌唱活动的目标要求,我在活动中采用了视听结合以及多种对唱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学唱歌曲。视主要是运用手偶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听即通过教师范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而且还有多种对唱方式,例如师幼对唱,幼幼对唱表演等形式,使他们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借助手偶理解记忆歌词,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小鸡小鸭一起游戏及朋友间的友情。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鸡小鸭;知道小鸡和小鸭是怎么叫的。
2.物质材料准备:小鸡小鸭手偶各一个;座位分成两组;录制好的钢琴伴奏;两个自制蛋宝宝。
活动过程:
一、律动并出示蛋宝宝,引出主角。
1.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吧!(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2.出示两个蛋宝宝,激发幼儿兴趣。
猜猜这两个蛋宝宝里面会是谁呢?(两个蛋分别变出小鸡和小鸭手偶)
二、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学习歌曲。
1.小鸡小鸭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碰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宝宝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小鸡小鸭碰在一起后,它们是怎么说的?它们在一起做了什么?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演唱。(播放钢琴伴奏)你会跟着小鸡小鸭一起来唱这首歌吗?
4.小鸭小鸡一同唱歌一同游戏,心情是怎样的?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复习1遍)
三、多种对唱促进交流,创编歌曲。
(一)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我看见有的小朋友还会用小手变成小鸡和小鸭唱歌呢,怎么变的?我们也来试试。
(二)师幼角色扮演对唱。
小鸡小鸭碰在一起除了唱歌还做游戏呢,想知道它们在玩什么游戏吗?告诉你们吧,它们在玩“和朋友对唱”的游戏。
1.师生第一次对唱。
2.交换角色演唱。
3.幼儿俩俩结伴扮演小鸡小鸭进行游戏,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三)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小狗和小猫这对好朋友听到我们唱的这么好听也赶来了,想一想他们碰在一起会唱些什么?
小班象棋活动教案《棋宝宝找家》这篇文章共3071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开心跳跳糖》含反思》:小班教案《开心跳跳糖》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各种跳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开心跳跳糖》含反思教案吧。
《小班教案《朋友加油站》含反思》:小班教案《朋友加油站》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为友谊“加油”的氛围,理解原谅别人的重要性,知道朋友间吵架不开心是常有的,应互相宽容、谅解,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朋友加油站》含反思教案吧。
第四篇:棋院揭牌仪式暨象棋名手对抗赛上的讲话
在莆田棋院揭牌仪式暨元旦邮政杯莆田福清
象棋名手对抗赛上的讲话
2012年1月1日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
新年好!在这欢庆2012年元旦到来的美好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古建筑之花”莆田三清殿前,举行莆田棋院揭牌成立暨元旦邮政杯莆田·福清象棋名手对抗赛开赛仪式,在这里谨让我代表莆田市委、市政府,向各位来宾、棋手、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让我们共同见证莆田体育文化史上最难忘的时刻。
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谋篇布局上,突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上,计划妈祖文化研究院设为书画院,古谯楼设为琴院,三清殿为棋院。莆田历来以海宾邹鲁文献名邦而名扬天下,莆田不仅是妈祖发源地,还是田径之乡、摄影之乡、书画之乡、工艺美术之乡,而且在棋奕方面也名人辈出,新中国第一批九段围棋只有两人,其中就有一位莆田籍国手吴淞笙,上世纪30年,莆籍棋手林瑞麟以高超象棋水平扬名上海滩,近几年,在各级领导关心和莆田棋界的同仁努力下,我市于2009年5月,2010年10月,相继成立莆田市围棋协会、莆田市象棋
协会,对提高莆田的棋艺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五一节,我市举办全国冠军柳大华闭目棋和车轮赛,7月2日在莆田工艺美术城举办全国围棋甲级联赛中国移动队上海队和贵州百灵队举行专场赛事,反响强烈。在福建省第七届农运会上,莆田象棋代表队再次取得佳绩,获女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团体第五名。同时,围棋的少儿普及培训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类围棋和象棋培训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围棋象棋不仅是群众喜爱的古老智力游戏,而且是老中青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对陶冶情操,参悟人生哲理,有很大的作用。在三清殿设立莆田棋院,是莆田棋艺界的共同的愿望,为莆田棋艺交流培训、开展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对推动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莆田棋艺界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充满文化沉淀的古老建筑必将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棋艺之花,成为莆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五篇: 棋缘社举办全校象棋、围棋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浙江康莱宝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棋缘社举办全校象棋、围棋比赛活动策划方案
一、比赛规则:
(一)比赛规则: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二)时间规定:每位棋手共下7轮,每轮40分钟。
(三)对弈:在对局时,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四)具体规则:
1.比赛时以猜子争先或双方协定先后,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3.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4.打劫时须隔一轮才可以下子;
5.终局后须裁判裁定后,黑棋贴白棋七目半 即黑棋184又1/4胜 白棋176又3/4胜。
二、比赛时间:20**年5月16日上午--5月17日下午(16日上午1、2轮,下午3、4轮,17日上午5、6轮下午7轮)
三、比赛地点: XX中心小学围棋室
四、报名事宜:中心校、**分校各年段限报5男5女,蒲坂、乐陶、后所小学各年段限报2男2女(各校于5月10日前将报名表上交至范文胜老师处)。
五、奖项设置:
每轮胜者得2分,负者不得分,和棋各得1分,依据得分高低,分男子、女子组各年段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六、裁判:zzz
附:XX中心小学围棋比赛报名表
zz县XX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