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独木桥变身名校独木桥
高考独木桥变身名校独木桥
● 本报记者 李斌
2012年06月07日07: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尽管,今年的高考平均录取率会进一步攀升,历史性地逼近80%,但对于全国31万个考场中的915万名考生来说,高考,仍像是生死之战。“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句被网友评出的最励志口号表明,在高考的“战场”里,分数就是子弹。
“宣誓”是各中学鼓舞“战士们”斗志的常用手段,这种仪式有的出现在高三学年伊始,大多数则发生在距离高考还有百日时。学生们握紧拳头,脸上流露出“不怕苦累,视死如归”的气概。一家门户网站从百花齐放的誓言中评选出了10条“最励志高考班级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以其凛然之气征服众网友独占鳌头。这铿锵有力的10个字曾被打印在红色条幅上,高挂在某个班级的黑板上方。从书山之中抬头看看它,不知考生们会不会油然而生悲壮之情?
可以肯定的是,湖北省孝感一中高三“吊瓶班”的出现,为这种悲壮之色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冷静的人,看到被考试资料占据的教室里高挂的吊瓶和一根根连接人体的输液管,也会为之动容——在深夜11点多钟,“吊瓶班”的考生们正一边学习,一边注射氨基酸补充能量。补充能量的手段还包括“吸氧”。据孝感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每年中高考前,都有考生扎堆儿吸氧。他感叹道:“很多孩子边吸氧边看书,让人看了都挺感动的。”
对吸氧行为的另一种解读是:备战高考的过程,确实会令人窒息。不过,师生们擅长为这种残酷的学习生活找到正当、积极且能激励人心的理由,如同一句励志口号所言:“不拼不搏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但不幸的是,孩子们又苦又累的生活早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拼搏的人生是以学生们的童年、快乐和健康为代价的。
如果真有“考神”,则神灵也会感觉到高考带来的压力。每到高考季,“抱佛脚”的考生和家长们就会多起来。“拜考神,上名校”是他们的心愿,但能如愿者只是少数人。
记者们在各地的孔庙、文庙、寺院,碰到众多求“状元符”者(很多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状元梦。在北京、上海等地,一些房东推出“状元房”,宣称此屋出过高分考生,就能得到更高的房租)。喜欢吉祥话的中国人,这时候尤爱 “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五子登科”等成语。它们伴着考生们的名字被写在一块块红色的符牌上,然后由虔诚的家长、考生挂在孔子画像旁,期盼得到老夫子的青睐和照顾。
太原有一位母亲,觉得“文庙环境幽静,又临近孩子学校”,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中午都陪着儿子去那里学习,“盼望孩子能沾上文庙的运气,考试顺利”。
时间穿越到30多年前的1977年,在“文革”期间中断长达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恢复,当年有570万考生涌进考场,竞争27.3万个录取名额。从这一年开始,高考不再仅是一场为国选才的考试,而是成了人们改变命运与出身的几乎全部的希望。用今天的励志口号解读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此话出自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之口,激励着普通人家的考生们“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始于1999年的高考扩招,使无数人梦想成真。据统计,2011年,全国有23个省市实际录取比例已达到78.7%。与上世纪80年代初相比,增长10倍以上。这一年,全国实际录取比例超过85%的地区有10个,其中海南和吉林两省超过了92%。
这些惊人的数字似乎显示了一个乐观的现实:高考独木桥已成通衢大道,看起来无比畅通。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无数人圆了大学梦,但也使无数人的梦想发生了变化:由“有大学上”到“上好大学”。
这轮以普通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高校扩招的一半由高等职业院校接纳)充当主力的扩招(一份权威的研究报告指出:国家一批重点大学在学生规模上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规模),导致的一大后果是:大学生失去天之骄子身份,名校热持续升温。有人说:“高考独木桥”变成了“名校独木桥”。
教育学者熊丙奇也在一篇文章中感叹:我国考生和家长现在都关注优质的一本资源(全国范围内平均录取率仅为8.5%),使得高考焦虑比扩招前的1998年还要严重。“当时,考上专科,就已经算得上升学成功,而现在,没考上一本,在一些地方被认为是没考上大学,高职高专被不少考生放弃。”熊丙奇说,如果所有考生关注的都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管教育怎么发展,升学的焦虑将不可能消除。
北京考生在外地考生眼里应该是幸福的,他们占据各大名校资源,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重点高校(以2011年北京大学的招生为例,该校在考生大省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个人,但在北京却高达32.6人),但即便如此,面对升学焦虑的折磨,他们也无处躲藏。而且,这种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变异成了恐慌,并从高考蔓延至“幼升小”和“小升初”阶段,使得北京众多的家长和学生每面临一个升学关口,都人心惶惶。
长期生活在高压之下的学生们偶尔会有“造反”的行为。继湖南湘潭湘机中学学生集体烧书、扔书、撕书和湖北京山一中的学生一怒之下焚烧教辅资料之后,几天前,从四川宜宾市一中新校区的一栋教学楼上,又漫天飘下废旧试卷和书页。高考生们的这种举动,在学生们的尖叫声中持续了大约两小时,以至于地上白茫茫一片,撕碎的试卷和书本竟然没过了一名高中生的脚踝。
过度的应试教育迟早会招致学生们的反抗和谴责。几天前,南京名校拉萨路小学的两位“杰出校友”和“高考的成功者”,便发帖控诉了十几年前在母校度过的“黑暗人生”。章早立从拉萨路小学毕业后,先后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现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她在儿童节这天撰文“控诉”母校。“我几乎不愿承认我毕业于拉萨路小学。”她说,“我从不掩饰对这所小学的厌恶,甚至于——恨。”章早立认为,通向幸福有无数种岔道,无数种可能,不是只有读名校这一条,“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不读拉小,我会是一个快乐更多、焦虑更少、更加自信的人”。
章早立的文章引起了她的另一位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的李萱的共鸣,后者也“自觉响应号召”加入了批评母校的行列。
李萱认为,不能说(读书时的)这份苦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更多的成功道路恰恰是温暖的力量带来的。她说:“从小学开始压迫式、功利式、羞辱式的教育,是在耗竭一个儿童活泼的精力,让孩子每天在苟延残喘的状态下生活,它会摧残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正在考场里奋笔疾书的915万考生,待若干年后,不知道在他们中间又会有谁站出来,“控诉”当年苦难的应试生活?★
学生老师家长“高考日记” 见证不平凡的日子
2012年06月05日22:00 来源:北京晚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考的是学生,受煎熬的还有老师和家长。考场内外,不同的角色,一样的心情,金榜题名是最大的理想。
今年,我们特邀高考考生、高三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为读者写下一组“高考日记”,与您分享考场上的挥洒自如、带领毕业班的千头万绪和“家有考生”的奔波忙碌,与您一起见证这段不平凡的日子。
考生日记
6月4日 晴
黑板左上角零落着一个3,提醒着一个无需再强调的事实。
时间照常流逝,班里没有很压抑的安静,也没有过于严肃的紧张感。老师发下每天固定的练习,到下课时在黑板上写好答案。其余时间坐在讲台前,答疑的同学在旁边围成一个小圈。大家写着题,翻着书,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同桌道哥还说脱脱买了台小型老虎机,明天送给班长过生日,问我借硬币。博士、街街和小P争论着一道高深的数学题。还有关于热火输了的各种郁闷。前面的银毛转过来,把一本理综摊在道哥桌子上问生物,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又起身去问老师。
好像一周以前,银毛就是这样。写着写着题,忽然转过来对道哥说:“哎呀,就剩十多天了。我忽然有点紧张。”然后被道哥一通调侃加鼓励。
真是一点都没变。只是时间在把我们一天天往前推。到最后,每个人心里都铆着一股劲,为了向往的生活,为了心中萌芽的梦想,静静等待那个决定性的爆发时刻。
上午最后一次参加升旗仪式,全校给高三学生壮行。校民乐团的鼓手们按惯例敲起激昂的鼓点,整个高三悄悄开始议论,正中间敲一组鼓的那个高二学妹就是我们年级谭可儿的接班人吧„„三年来第一次看别人敲这段鼓点„„鼓声落下,主席台上老师喊了一声“加油”。声音久久不息,从空气回荡到心底。天上干净的白云对着太阳微笑。
解散时,我和思玮说“感觉这次鼓声变小了。”“嗯,可能是心态不同了吧。”的确,走到今天这一步,好像每个人都有点超然的感觉。对纷繁的世界有些疏远,精神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就像蚕把自己隔绝在茧里修行,筹划着最后的蜕变。(杨楚玥)
班主任手记
6月4日 晴
毕业典礼 难舍的分离
又到了这一天,我早早就拿出那件珍藏起的粉红衣裙,说起这身衣裙,算得上我参加毕业典礼的“专服”,已经跟着我六个年头,今天是第三次穿。前两次穿是在2008年和2010年毕业典礼上,那时的我也是高三班主任。今天再穿,还真有点“年年岁岁衣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感。
6:50,老远就看到学校“青春万岁”的雕塑下人头攒动,学生们早早就盛装云集。他们身穿各色礼服,脸上的笑容让早起的太阳都黯然失色。
7:00,毕业照准时开拍,七个班依次列队拍照。不时有等待的学生单独找老师拍照。这不,我可爱的语文课代表过来了。“老师,这个礼物给您!”小胡同学语调还是那么轻柔,眼神还是那么坚毅。接过卡片,看到她用小楷密密麻麻写下的感恩话语,我突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重重地撞了一下。
8:20,四楼报告厅已经坐满了远道而来的家长,他们也被邀请来参加孩子们的毕业典礼。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经过三年的锤炼,孩子们已经对主持活动驾轻就熟。
七个班的学生代表一一上台,细数成长的足迹。一段段影像、一张张照片静静地在幕布上展现,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一幕幕从眼前闪过,军训、学农、联欢,都好像发生在昨天。然而一转眼,他们都已经长大,我又要送走一批孩子。很多家长悄悄给孩子写了信,收到信的学生们既意外又欣喜。读完父母的寄语,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我的喉咙也像堵住了什么似的。
作为教师代表,我对学生进行了最后的叮嘱:大家要“hold住”2012年高考啊!要让人生的风雨都成“浮云”啊!我尽量让话语轻松些,不然泪水就要涌出我的眼眶了。
离别终于来到。但我想,这悲伤是难掩学生们奔赴未来的激动与喜悦的,这不是终点,而是又一个起点。鲜花在前方,大家要加油!加油!(东直门中学 王鲁新)
家长日记
6月4日 晴
请假回家陪女儿备考
女儿是二模后从学校脱离出来的,当时全家全票通过,把上课地点转战到一对一教室,每天上课时间从早八点到晚八点。只要我不上早班、晚班,就由我接送,孩儿她妈也请假在家全天待命。
除了因时间紧迫午饭在麦当劳、肯德基、吉野家等快餐店解决,早、晚饭都由我亲自掌厨。大考在即,营养不能缺,快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学校停了课,不过女儿还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今天有一整天的讲座,早上盯着女儿吃了面包喝了牛奶,急匆匆地送她去培训班。心里还盘算着今天的时间安排:下午闺女要回学校取准考证,然后还得赶回培训班继续听讲座到晚上八点。
这些天女儿没喊累、没叫苦,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喊老爸老妈伺候着,有时候还“表白”一下知道我们的不容易。一面感慨着她懂事了,一面心疼她的辛苦。
我不会用我们那个时代的高考和现在的高考相比,很多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很多本不该孩子承受的压力强加在他们身上,我不想让女儿也有同样的“遭遇”,只希望她能快快乐乐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努力实现她自己所期望的。(拼命老崔)
历史记忆:那些年 我们一起经历的高考岁月
2012年06月06日11:50 来源:新华网
从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至今整整60年。60年前,第一次参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9万人;60年后,201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近900万人。60年前,第一次高考后只录取了5.32万人;60年后,2012年高考录取人数将达600多万人。60年前,高考只是一小部分人相关的招生考试;60年后,高考成为全民关注的大规模招生考试。
如果现在要人们在中国各种教育制度或措施中举出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高考无疑会成为多数人的选项。无论你是否喜欢,高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教育与社会的重大存在。
历史上有些事物是创制时轰轰烈烈,不久后便销声匿迹,迅速成为历史陈迹。有些事物却是如古语所说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当其初出现时,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在意,后来的演变影响愈来愈大,以致后人反观作始之时,才恍然意识到当初创制的重要性。高考制度便属于此类“始简终巨”的事物。中国传统纪年,60年为一个周期。在高考制度建立整整一个甲子的今天,回顾高考制度创立和发展的历程,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暗示着被废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开科的可能。经过44天的争论,当年10月,教育部终于拿出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当年冬,570万名年龄介于十三四岁到三十六七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中断了10年后,中国高考的车轮重新滚动,27万人荣幸地成为“七七级”。
1977年是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录取比例仅为二十几比一。这个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逐步下降,从6∶1降到90年代初期的3.5∶1,直到现在的2∶1。
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5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它成为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标志着“高考时代”的开始。
高考制度不是在1952年突然产生的,它有一个演变过程。
l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为稳定全国政局,使高等教育平稳过渡,各高校仍沿袭民国时期多数时间的做法,实行单独招考。但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分别采取了联合招生的形式;上海市则率先成立“上海市国立大学、专科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采用统一招生考试的办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法学院、上海商学院等16所高校于当年8月11日使用统一试卷同时进行考试。
1950年5月,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实行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考试科目定为国文、外国语(英语或俄语)、政治常识、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除各系科共同必考科目之外,各校还可根据系科之性质,分别加试一些科目。结果,全国20l所高等学校中,有东北、华北、华东三大区73所大专院校联合招生。
为进一步改变各校自行招生所产生的混乱状况,减少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浪费,l951年又规定各大行政区争取实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学校统一或联合招生,如有困难,得斟酌情形,允许各校单独招生。该年,五大区普遍实行联合招生,统一招生的规模迅速扩大。但东北、西北地区的高校无法招满足额,而按大区统考成绩不可比,难以彼此调剂录取。
在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1952年6月12日,高教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高教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为了便于组织统一招考工作,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1952年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高考制度创立的缘由
统一高考制度从民国时期的统一招考、联合招考和过渡时期的联合招考制度一步步发展而来。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完成量的积累之后实现质的飞跃,并沿用发展至今。
中国于1952年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学统一招考之路,是有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并受大学招考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缘由。
计划招生宏观调控的产物。统一招考是在清末民国时期高校各自招考出现不少问题之后才做出的改进措施。原来各校完全自主招生存在一个问题,便是导致高等教育畸形发展,易于开设且报考人数较多的文、法、商科专业数量偏多,而社会经济建设所急需的理、工、农、医类专业却发展缓慢。为了纠正文理专业失衡,民国政府教育部曾于1933年起实行计划招生。高考制度诞生于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时期,1952年7月21日,高教部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高考在计划经济初创时代建立,不过,高考制度并不一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不是学习前苏联的产物。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就从未实行统一高考。倒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俄国,近年来也借鉴中国的高考,实行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招考制度发展演进的结果。统一招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是由于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分散走向统一,以达到公平、高效和具有可比性。在单独招考的情况下,考生必须自费前往高校所在地或少数几个考点参加考试,这对许多偏远地区的考生尤其是家境清寒的考生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另外,当时名牌大学经过一次或两次招考,即可招足学额,而许多高校虽经多次招考仍不足额。由于有的学生被多所学校同时录取等原因,新生入学报到率很低,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且各高校单独招考新生质量参差不齐。为改变这一情况,才开始实行联合或统一招生。
抗战时期统一招考的示范。1938-1940年间,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曾实行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虽然统一招考制度存在时间不长,而且是在民族救亡战争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制度,但这是中国自清末引入西方教育制度后第一次统一招考的尝试,有利于促进中学按部颁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督促中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它为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走上统考之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
科举考试文化传统的影响。为什么统一招考制度首先会在中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出现,有其深层的文化和传统因素。从考试形式以及作用影响等方面来看,高考与科举确实明显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上世纪50年代初,科举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还是一种落后反动的取士制度,建立高考制度时不会有意去模仿科举,但我们却可以说高考制度的建立至少间接受到科举制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是与生俱来、无法选择的,不论对科举制1300年中的功过得失如何评价,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和观念或多或少都留有科举文化的烙印。即使建立高考制度时没有直接考虑借鉴古代的考试形式,但科举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在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因此生长在此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多少都带有考试传统的遗传因子。高考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正是因为中国具有考试文化传统,统一高考制度才会率先在中国出现。
高考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是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改革,在世界高校招生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以来,在促进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千百万合格的人才,经过培养造就,许多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但是,有利必有弊,选拔性统一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同时,高考的消极影响也日渐显现:中学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考试使学生负担过重,学校办不出特色„„于是,“分数挂帅”、“白专道路”等批评不绝于耳。1966年,已有14年历史的高考制度被废止。
选拔性考试就是这么奇怪,当你身处其中时,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恨不得赶快解脱出来。可是当你挣脱考试的锁链以后,往往会发现连同公平竞争的机会一同失去了,平民百姓更没有上升的渠道了。当陷入依靠权力、金钱、关系来进行无序的恶性竞争之后,你可能变得很怀念过去那么痛恨的考试制度了。“文革”前后“老三届”中学生对高考的看法转变就是这样。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便成为当时的人心所向。
恢复高考20、30周年的时候,全国媒体都陷入“集体性怀旧”,发表了大量的回忆和纪念文章。然而,由于60年前建立高考离我们过于遥远,且没有戏剧性的转折故事,加上多数人甚至不知道高考制度创制于1952年,所以出现了“集体性遗忘”。
其实,虽然创立高考制度没有壮怀激烈的记忆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书写,许多参加第一次高考的人又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追溯高考制度的源头,就不得不回到60年前;要真正理解高考的利弊得失,就要明白创立高考制度的缘由;要展望高考制度的未来,就应理清其来龙去脉。
对于埋藏在历史深处的1952年,我们不应忘却,终究也不会忘却。刘海峰
电影《决裂》中的画面,以当年的白卷英雄张铁生为原型拍摄。葛存壮扮演的老教授的一句“马尾巴的功能”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2011年6月3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6月2日接受访谈时透露,2011年全国大约有933万名高考生,比去年减少约24万名,招生计划大约是670万,录取率70%以上
山西运城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在教室里秀街舞(5月18日摄)。当日,山西省运城中学在高三学生中开展“轻轻松松迎高考”活动,学生们在做游戏、诵诗文、秀街舞中释放紧张心情,轻松愉快迎接高考。新华社发(薛俊摄)
第二篇:独木桥作文训练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项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作文。
观点一:提高审题难度,注重考查思辨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杨丽平认为,今年的作文审题难度高于前年和去年,作文材料涉及原定规则、一对同学的做法和裁判的看法三个要素。其中,裁判的看法是关键,需要厘清三者的关系仔细分析,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
这个材料注重思辨体现在“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上,既然是有争议,就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对两位同学的做法既有肯定、赞赏,又有否定、批评。从前者立意,可以谈创新、变通、不墨守成规,合作共赢,或将两者结合;从后者立意,可以谈遵守规则。也可以综合以上方面。
观点二:质疑“规则”或可得高分
郑州四十七中教务处副主任胡庆周是语文名师,他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如果立意为“合作双赢”,可以算是二类作文。而一类文的立意则需要更全面,应该既看到规则,又看到合作达到双赢。“质疑‘规则’,实现双赢,这样的立意可得一类文。”胡主任说,这里所说的“规则”,是指不合理的规则。
“在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有很多不以人为本的规则,也有很多不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这些例子都可以使用。”他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出得很好,既考察了学生的价值观,也考察了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
观点三:语文难度适中,作文有思有变
郑州一中高三语文组组长崔玲说:“和去年作文形式相比,今年材料内容由寓言变成了现实生活镜头剖析,但材料的情节看似简洁明确,却一波三折。”
崔老师说,材料所显示的质朴语言表达和情节单纯熟悉的表象背后却暗藏机关,立意不一,材料展示的规则究竟该赞成还是反对、结局是认可还是无效,可以说仁者见仁。
总体来讲,其亮出了历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传统撒手锏:越质朴越深刻,越留白越纠结,这也是高考作文的精妙所在:有思,有变,有选择。考生只有具备了对生活的思辨能力和慧眼识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份成熟,方能解读材料的真谛和灵魂。
观点四:材料贴近生活易发挥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李漾认为,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写起来不会太难。而且今年的作文材料,接近学生生活,考生比较容易发挥。
在谈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时,李漾认为从整体选材上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作文材料里谈到了规则,以这个为切入口,围绕“规则”、“合作双赢”、“打破思维”等来写还是不错的。
“除了立意外,高考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李漾还预测,今年考生的作文平均分可能会比往年有所提升。
网友票选
北京卷作文题《老规矩》
获评“最高大上”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公布之后,搜狐教育第一时间发起网友票选“最作文”的调查。哪个作文题最不知所云?哪个作文题最高大上?全国各地网友积极参与吐槽,截至6月7日19时,北京卷、辽宁卷等地高考作文“荣登”本高考“最作文”排行。
2014年高考作文网络评比结果:
“最不知所云”作文题目:重庆卷《租房》 福建《空谷》 江苏《什么是不朽》
“最装傻”作文题目: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 全国卷《喂食野生动物》 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最高大上”作文题目:北京卷《老规矩》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四川卷《只有站起世界才属于你》
“最逗乐”作文题目: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
“最励志”作文题目:四川卷《只有站起世界才属于你》 浙江卷《门与路》
“最鸡血”作文题目:湖北卷《山上的风景》
“最催泪”作文题目: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
第三篇:过独木桥
十四过独木桥
──对话精彩,给人启迪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
2.展开丰富的想象。
3.将故事内容写得完整、生动。
4.学习道理。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
2.想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动作。
3.思考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5分钟)
(出示课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快乐课堂,我们的快乐列车又要出发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老师今天可是还有准备神秘大奖呦,看谁表现的最好老师就送给谁。(出示课件)好了,闲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关:积累加油站(出示课件)
一、读经典,我快乐。(出示课件)
1.指导孩子读弟子规。
2.简单释义。
3.读背弟子规。
二、学习古诗《望月怀远》(出示课件)
1.读一读。
2.释义。
3.背一背。
三、佳句诵读,写一写。(出示课件)
1.教师读,释义。
2.学生记一记,写一写。
四、我读得又快又准。(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五、词语小超市。(出示课件)
读一读、记一记。
六、成语故事大家讲。(出示课件)
老师讲,学生认真听、认真想。
第二课时(35分钟)
一、导入
宝贝们,上次大家讲的《离群的小鸡》的故事精彩极了。今天,我们接着讲故事,这次,我们要比一比,选出一个讲的最好的,把他评为讲故事大王。(出示课件)
二、仔细看图,回答问题。(出示课件)
1.一共有几幅图?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观察第一幅图,想象并回答:(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两只小羊分别要去干什么?她们相遇在哪里?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灰羊说了什么?它们心里想什么?心情怎么样?
3.观察第二幅图,说一说:(出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动作)
(2)它们想什么?说什么?
4.观察第三幅图,说一说:(出示课件)
(1)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动作、声音)
(2)这时它们心里分别想什么?心情怎样?脸上有何表情?
(3)于是小白羊说了什么?小灰羊说了什么?
5.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并且给你的故
事取个名字。
四、学生们分角色表演。
第三课时(40分钟)
一、激发写作欲望,梳理写作顺序。
1.宝贝们,把你的故事写下来,让我们看一看,让我们评一评谁是故事大王。
2.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顺序写,第二幅图详写。
二、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评价
1、自评自改
2、互相评改
【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两只小羊
起因:第一幅图:两只小羊在独木桥上相遇了 动作 语言经过:第二幅图:两只小羊互不相让,打了起来表情
(详)心理活动
结果:第三幅图:两只小羊同时落水,互相道歉
第四篇:过独木桥教案设计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一些有趣,好玩的事特别的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发展需要,相对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在满足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下,发展幼儿在动作协调能力,以及极少个别幼儿不够大胆的情况加以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难点:引导幼儿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以及个别不够大胆的幼儿能感受游戏的乐趣,并逐渐勇敢参加。
活动准备
1、准备3个平底的茶杯
2、准备场地(用粉笔画好3道长5米,宽20厘米的跑道)
3、准备3面小红旗
活动过程
1、开始
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2、游戏
A、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
(1)首先,教师出示一个茶杯,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我把它放在头顶上;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教师动一下,茶杯掉了下来,问: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又发现了什么?
(3)告诉幼儿,要把茶杯平稳的放在头上,头不要动,手伸开,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在1、2、3个跑道上慢慢走,这样,茶杯就不会掉下来了,而且也能胜利到达终点。
B、过程
(1)、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对幼儿在刚才的游戏情况及时的进行指导与纠正;
导语:刚才谁胜利了?谁的茶杯掉了?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
(3)、在接下来的活动时,教师一边给幼儿强调怎么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一边做好幼儿的心理安抚,即使茶杯掉了,不用气馁,告诉幼儿还有机会,让幼儿认真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4)、师生互动,导语:老师看到小朋友玩得好开心呀,老师也想玩,你们愿意和老师比赛吗?为了公平起见,老师可以倒背面走哦!
(5)、再请在第一轮胜利的小朋友进行第二轮的比赛,以及在第一轮茶杯掉下去的小朋友在来一次,问:小朋友,在第二轮过独木桥时,在第一轮掉了茶杯,现在还掉吗?
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
C、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第五篇:【诗词常识】独木桥体
【诗词常识】独木桥体
崆峒樵隐
14-02-21 09:29:18
小知识(转自百度)
使用同一个字作为全篇或一半以上韵脚的词,叫做“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福唐体。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实际就是复字诗的复字在末尾的,因此也可叫同尾诗。代表作品黄庭坚《阮郎归》。
使用同一个字作为全篇或一半以上韵脚的词,叫做“独木桥体”。黄庭坚、方岳、赵长卿、辛弃疾、刘克庄、元好问等人,都写有这种格式的词。如黄庭坚的《阮郎归》共用八韵,其中四韵都以“山”字为韵,他注明是“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荣词”。又如石孝友的《惜奴娇》,全篇用一个“你”字入韵,辛弃疾 的《柳梢青》则全篇押一个“难”字,这都是独木桥体的作品。独木桥体诗忌同韵,但曲中有通首只押一个韵的,称为“独木桥体”。
宋词中有一种特殊的体式——福堂独木桥体,清代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说:“山谷《阮郎归》全用‘山’字为韵,稼轩《柳梢青》全用‘难’字为韵。注
云:福堂体,即独木桥体也。”福堂体的特征就是以同一个字为韵脚,像座独木桥。而最先用独木桥体写茶词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南宋词人辛疾弃也有一首福堂体 茶词《水龙吟·题瓢泉》,但首创是黄庭坚。
作品欣赏
沁园春(独木桥体)
又名《寿星明》。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应与上二句有别。接下来,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两句,八、九两句均为四字对,结处再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两 句。后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领下七字。余同前片。
金缕曲 家山柳
作者:濯缨轩
临窗而坐,望着江边柳,忽想起儿时曾经生活的地方有很多柳,用独木桥体临屏草草添此阕,懒一回。
坐望江边柳。
想家山、塔河两岸,此时红柳。
应是黄衫都脱去,簇簇新装偎柳。
似听见、莺啼翠柳。
还忆儿时横青笛,那声声、吹老长条柳。
只苦了,门前柳。
戍边屯垦先栽柳。
那行行、渠堤田,劲杨柔柳。
挡住尘沙绿地,黄雀青鸦栖柳。
人也约、鸳鸯垂柳。
《阮郎归》哪堪愁更愁
春花春草惹春愁,诗书未解愁。
是非恩怨尽闲愁,雨悲云也愁。
今别去,诉离愁,天涯各自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哪堪愁更愁。
却道省亲归去后,纵笑谈、闲话歪脖柳。
多少事,皆因柳。
《阮郎归·作茶词》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riority:99;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mso-para-margin-top:0in;mso-para-margin-right:0in;mso-para-margin-bottom:10.0pt;mso-para-margin-left:0in;line-height:115%;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1.0pt;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