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时间:2019-05-14 20:1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

摘要: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本文对其作了概括和总结,并对如何推广做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07-0051-03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实践形态研究”(项目编号:HB2009G02)。

作者简介:李志勇(1968-),男,山东临沂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之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长株潭地区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一、当代发展的资源环境困境

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始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拓展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凋敝,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发展不可持续。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印证了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P383)

这些问题迫使世人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本质、路径和方式等重大问题。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反思人类废弃物太多,环境不堪重负引起整个世界生物的死亡。1972年是罗马俱乐部的出版《增长的极限》。其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2](P22)同时,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逐步受到重视,把新发展观从思想理论层面深入到实践操作层面。近年来“低碳经济”的兴起更是把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反思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也很大,生态环境的代价也很大。[3](P2)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在我国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生活在荒漠地区以及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人口将近4亿,沙漠化土地每年递增3400平方千米。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6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70%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90%流经城市的河流严重污染,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同时,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从当代中国实际看,要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建设“两型社会”就成为必行之举。

二、长株潭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创新

长株潭地区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以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为核心,以发展新型城市群为载体,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以达到“三个率先”的实践目标,一是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二是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三是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路

湖南省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经验,广纳民智,对长株潭试验区科学论证、高端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并将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打捆上报,获得国家的一并审批。这在全国现有的改革试验区是第一例。规划和方案将改革试验区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拓展到“3+5”(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城市群,并突破传统开发区的概念,设计了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为试验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确了模式载体,打造了“一化三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加强三个基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平台。

湖南省确定了试验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发展方向),全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区(发展路径),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区域定位),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自身定位)。这一目标定位,为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指明了方向。谋划了试验区发展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2008―2010年,打好基础,重点突破,目前已完成;2011―2015年,纵深推进,凸显成效,目前正在推进;2016―2020年,基本完成,示范全国。

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建立起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新机制,明确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在省一级,重点抓好全局性工作,涉及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标准和规范、重大区域性项目等方面,以统筹各地改革建设的科学性、协调性;在市一级,重点是按照省里统一规划,落实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各种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投入“两型社会”建设。

(二)注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规划统领试验区各项建设

湖南省把规划统领放在先导地位,确立区域规划的龙头地位,发挥规划在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要求区域规划紧扣“两型”主题,体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

首先,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则,为保障和推进规划实施提供法规依据。其次,针对建设重点,强化规划制订工作。以省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编制了15个重要的专项规划;以试验区三个市为主体,编修长株潭城市群总体规划以及各市的分区规划;省市两级共同编制了五大示范区规划,以示范区带动试验区建设。再次,为保证规划实施的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项目规划审核制度、重大规划衔接制度以及规划动态管理制度等三项规划实施的配套制度。

(三)注重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湖南省高度重视实验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提出并初步规划实施了一批关键领域的重大项目,这些领域涉及产业支撑、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城乡统筹以及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每一个领域都明确了重点和方向,譬如,构建产业支撑以“两型”为主导,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为先导、生态修复以湘江治理为重点、实现城乡统筹以城镇为节点、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等。五大示范区通过在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创新、“两型”产业引导、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集中的改革试验,快速积累“两型”改革建设经验,打造湖南发展的“经济特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新型城市化“展示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编者按: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 的现实要求,是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理念,涉及 经济 社会 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从 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 研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从不同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生态文明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

生态文明建设是 现代 中国 人站在 时代 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的生态,是经济、社会、自然 三者的统一体,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它体现着一个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文明状态,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新世纪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形象概括,它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方式,在快速发展 工业 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国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稳的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经济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也与中国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

从国际背景看,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享受自身智慧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面临和经历着不可持续的发展 问题 和危及人类家园问题的双重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领导人面前,伴随发展而生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踵而至。

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重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以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为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又迫在眉睫,严重困扰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绿色浪潮蓬勃兴起,以《人类环境会议》和《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国际社会重大活动几乎言必谈环境,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无不为环境奔走呼号,同期国际上制定的环境公约数量远远超出其他领域。

通过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变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赢,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计划。如新加坡1992年制订了本国的绿色计划,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绿色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1998年欧盟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1999年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国策。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领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无一不呈现山川秀美的动人景象。世界上绝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60%之间,如日本为66.8%,美国为23%~29%,德国为30.7%,法国为27.3%,芬兰为65.8%,远远高于我国的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内情况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发展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 分析 结果是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我们在西部调查测算损失大约为11%左右。这几个数字强调的角度不同,差别比较大,总的来说,大概就是10%。由于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基本上是走的是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 已难以继,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极度不平衡,就业压力日增,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为支持,经济发展也将是空心的,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最终也不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成为我国下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可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也作为硬道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99年,海南省率先制订《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紧接着黑龙江也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后福建、山东、安徽、浙江、陕西、四川也都制订了本省的生态省建设计划。建设生态省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标志着在省域范围内以建设生态省为抓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家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实现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大飞跃。它表明资源环境保护的任务已内化为党的具体 政治 行动,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已达到与社会问题结合的高度,资源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纲领。这是中国 历史 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好机遇。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人类活动的环境 影响 方式,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污染面广量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也将遇到日益扩大的来自人口、经济、技术三个方面因子的压力。在人口方面,2007年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2亿人,人口基数大,比上年约增加680万人口,对水、土壤、能源的需求增大。

在经济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3 500美元左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两者叠加,使中国面临的相应的环境压力可能达到现在的2~3倍。

在技术方面,当前我国的生产工业仍然具有明显的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技术的常规性、积累性改进无法适应人口和消费对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大幅增长。如果生产技术不及时地向环境无害化的方向转化,那么高消耗的技术效率也将给环境带来叠加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改善要有更为积极的思路。

第一,建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正逐步走向一个以民为本的“公民社会”,这必然将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公众权利的普及和保障。在公民社会中,环境权益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公众已经取得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对环境权益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权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清洁权、环境安静权等;二是参与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等。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权益保障已经有所发展,但又很不充分,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而言,环境权益保障是较为滞后的,这正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中,应该把扩展公众环境权益作为重要 内容。

在发展公众环境权益的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原则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受到噪声、废气、污水等的干扰而难以正常生活,还有的人因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失去生存基础,他们都陷入了特殊的“环境困境”之中,成为环境问题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得到生存所需的最低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社会最广大群众的环境生存条件的保障和改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政治上也不是合格的。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弱者、弱势群体的保护,而弱者、弱势群体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所以说环境保护应该多从基层的、与人民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事情上采取行动。要注意克服 “面上宣传很多,访贫济困不足”的现象,不仅关心环境保护的根本模式、总体思路等“宏大叙事”,更要研究群众的现实疾苦。在这方面,往往是新闻媒介经常深入生活,揭示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真相。因此,把政府管理、政策研究和新闻报道的力量结合起来,切实解除社会公众直接受到的环境问题的困扰。

推动公众参与,关键是实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在这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点途径:一是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公众与 企业 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使企业与公众之间达成环境保护协议。二是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帮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三是有引导或有控制地建立地方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四是向社会公众扩大环境权益,特别是给予公民环境监督权和索赔权。浙江省富阳市等省市环保部门实行了对公众举报污染源的奖励制度,这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建议成立“江苏环境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是一个兼具志愿行动和维护权益性质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目的是联合和协调各种环保社团组织,疏通社会压力,化解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协助和促进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协会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公民社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协会的特点是深入到社会边缘和基层,补充政府管理力量之有限。

第二,加速确立生态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节能技术的革命,并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预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培育环境文化,而且将在资源环境极度紧张的时代,通过环保技术革命,占领新的经济制高点。

在短短几年时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生态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

发展生态经济要求政府积极而 科学 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生态经济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全社会公众,当然是政府。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 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特指对重大政府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等诸多手段,使绿色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的目标。

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消费。一些环保NGO是开拓绿色消费市场的先锋,它们通过劝导、宣传和示范等行为,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影响着政府的绿色采购。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绿色消费市场能阻挡非环保产品,成为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根源,而广大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

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 农村 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

第三,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环保投入是保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顺利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环保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投资导向和进行规范管理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 问题。国际上通常将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环保力度的指标,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如果环保投入、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1.5%,大体上就能控制;如果超过1.5%,就能够改善;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如果低于1.5%,说明这个地区的污染只能减少,再低,就说明只能污染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 发展 绿色 经济、培育绿色文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工程和项目,所有这些工程或项目都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作为保证,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从国内的情况看,2007-2008年全国环保投入占GDP的1.24%。北京市环境投入持续增加,“八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九五”期间提高到3.3%,而1998年至2003年6年间各项环境保护投资共计670亿元左右,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2004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广东省2000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为206.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6%。2001年,广东省环保投资总额为2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我国的环保投资低于GDP的2%,与需求明显不成比例,投资严重不足,部分投资不能产生其相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环保投融资多元化体系,力争环保投资占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否则,建设“绿色江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第四,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

中国 人均 自然 资源很少,资源供需矛盾今后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应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保护好自身的资源,加大加快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力度。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观念,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建立矿物原料长期稳定供应的保障体系,壮大矿业经济,逐步建立与生态省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矿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省际、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矿产品国际贸易,在矿业全球化进程中争得主动权。鼓励利用国内外资源,力争资源、产品两头在外。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本国投资者到国外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在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鼓励和组织有实力的 企业 开展跨国经营,尤其是要合作开发利用资源,在海外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给基地。

第五,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安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如果生态安全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是等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安全、政治 安全和经济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条件的重要保障,而生态环境安全则是国防等等,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的载体。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健康、安乐、生活基本权利、生态基础设施、必要的资源、社会 秩序、适应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受威胁程度的大小。中国的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 影响 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国人的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 工业 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决策者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国家要加强生态安全 理论、生态预报 方法 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 研究,鉴于生态安全突发性的隐蔽状态,要加强生态安全理论、生态预报方法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研究。必须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不仅能够定期查看,而且可以及时反馈,预知经济安全临界度,并迅速提出预案和自我调整,防患于未然。使 法律 监控与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定性标识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的预测预警系统。应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建设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水土保持、河道水质、地质环境、海洋环境、气象、赤潮等 内容 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网络,建设环境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设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赤潮、酸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虫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六,建立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机制。

官员的考核指标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指挥棒”,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完善新的政绩观,把就业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等指标,作为现时期政府官员“工作实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环境问题也是如此。资源问题也是如此。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得提拔重用。

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环境权益是人民生存权的重要部分。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破坏环境等同于违法。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形成国际趋势,2002年的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便强调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展观,已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作为执政党与全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从长远看,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得以统一,我们就要加大力量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形成我们衡量选择政府官员更全面的标准;我们还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我们还要将各地政府对国家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也作为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总之,环境政绩一定要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

考核标准的落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要抓紧时间设计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去支撑科学发展观,例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例如新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例如循环经济与绿色控制的法律框架,例如生态补偿与社会公平的相关政策等等。否则,再好的理念与战略,也会沦为形式与口号。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认真解决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执法刚性不足,处罚弹性有余,执法主体形象不佳,行政处罚、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在环保执法监督工作中,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既要抓环境污染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行政责任;要加强同监察、纪检、法院和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起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部门的行之有效的执法和处罚运行机制。

第七,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节约资源任务相当艰巨。江苏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突出的矛盾:一是资源拥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我省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重要矿产资源主要从省外调入,资源紧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总量与结构之间的矛盾。2007年中国GDP达到30 100亿美元,这么大一个总量的背后,存在产业链不长,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水平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加明显,出现了一批单位增加值能耗比较高的行业。而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四是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方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公众的节约资源意识、忧患意识还不够强烈,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信号向我们发出了强烈警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节约型社会:一是从生产的角度讲,要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二是从消费角度上讲,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收益;三是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讲,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上必须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构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资源永续利用。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圈地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要科学地确定开发顺序,科学地预留开发空间。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自觉的行动,不仅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贯彻资源节约、环保的意识,而且要把这一意识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同时要大力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省情,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鼓励节约使用、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改变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积极寻求新的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进而创造出一种后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 文献 :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尹继佐.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的 现代 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2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优秀科研报告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叶文虎.环境管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7]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长三角报告编委会.长三角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国聘.生存的智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马尔特比.生态系统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4]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第三篇: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简述滨海新区及其环境概况,通过中新生态城建设,描述滨海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条件与路径选择,介绍中新生态城的发展,展望未来滨海新区的生态景象。

【关键词】滨海新区,生态文明,中新生态城

(一)滨海新区及其环境简介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天津市和滨海新区都是北方的滨海城市,其资源条件有着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以及海盐、石油等海洋资源丰富。尽管滨海新区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它依然贯彻着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一观念。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一片土地盐渍、淡水匮乏的荒滩上,未来将崛起一座生态之城。 2008年9月28日,中新天津生态城这个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选择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的未来之城有望使两国共享收益。

(二)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承接条件与项目分析

滨海新区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着力建设生态问题迫在眉睫。快速城市化导致生态危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生态城市的示范性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中新两国合作建设天津生态城,共同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滨海新区首先抓住机遇,率先进行生态城建设,选择这一路径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规划。我们来就这一点进行分析。

滨海新区用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这项工程。首先生态城选址范围内用地为盐田、盐碱荒地和湿地,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符合不占耕地、在缺水地区选址建设的原则。选址符合临近大城市、交通便捷的要求,选址范围内的独特湿地自然景观、良好的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景观环境的建设等等。 同时,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生态城选址内规划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区域周边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政管网系统,给水、燃气主干管网已经铺设到生态城周边,可为生态城提供水、气、电、热、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选址周边规划有多条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连通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北京市及周边城市。生态城选址东侧的北疆电厂,是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可以与生态城建设有机结合。北疆电厂一期工程2009年已投入使用,形成“发电、海水淡化、制盐、节约土地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为生态城提供多种支撑。天津拥有先进的生态技术和人才,可以为生态城建设提供雄厚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天津市共有近50所高等院校、160多个科研院

所和众多国家级实验室及研究机构,一些科研机构多年从事生态技术研究。

后期有对项目背景与可行性进行探索。迄今为止,国外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底已有135座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同时,一种以融合和应用各种节能环保技术为基础的建设全新的大规模生态城的设想也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给了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的勇气与成功的信念。另外有积累了大量经验。据经验统计,生态城市在设计和建设上应该遵循以下6个原则:(1)注重对地区自然本底的维护和修复;(2)集约用地,产业、居住等尽可能高密度开发;(3)土地混合开发,尽可能平衡就业与居住;(4)注重中心体系布局与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结合,提倡减少小汽车的使用;(5)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6)提倡雨水、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利用。然而滨海新区在经历了一系列探索也开始了全面的生态城内建设。

中新生态城项目的落户,不仅将助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还将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中新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与苏州工业园重在发展工业的定位不同,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活动相和谐的宜居城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建设工地,看上去与其他工地并无二致,但它的建设目标却独特而远大: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三)中新生态城的发展状况

目前天津中新生态城形成由湖水、河流、湿地、水系、绿地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建立城市直饮水系统,打开水龙头就能饮用直饮水。总体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方面内容,坚持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原则,突出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新型产业、绿色交通等特点,确定了10-15年完成开发建设,人口规模达到35万等目标。空间布局为一轴三心四片和一岛三水六廊。一轴指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三心指一个城市中心和两个城市次中心。四片即四个综合片区。一岛主要是以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而三水是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六廊则指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生态廊道。

具体措施上,生态城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利用的原则,完整保留湿地和水系,预留鸟类栖息地,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建立本地适生植物群落。新建一条贯穿全城的生态谷和六条连通渤海湾、蓟运河的水廊、绿廊构建“湖水-河流-湿地-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水资源利用: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日,人均综合用水量320升/日。实现绿色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慢行体系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系统,城际轻轨由南向北贯穿全城,小轻轨“两环一线”相互连接,清洁能源公交四通八达,慢行系统安全舒适,组成区域全覆盖的绿色交通网络,实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动静分离,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区内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垃圾处理方面,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达到60%。

天津生态城对生态要求极高。参与开发建设的单位必须服从相关生态标准;城内用水全部为海水淡化或再生水;所有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城外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将治理或者搬迁。同时,生态城内的建筑完全按照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标准建造,该标准吸取了中国绿色星级标准和新加坡绿色等级标准的精华。

(四)滨海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滨海新区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开发新水源方面,新区已经开展了再生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探索和建设。滨海新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中新生态城工程只是一个开始,选择这个美好的开端是十分明智的,如上述的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下,这项工程将取得优异的成果。天津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还很长,相信它会做得越来越好。期望未来的滨海新区,未来的天津会成为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城市,一座倡导环保节能的生态之城,一座促进持续发展的活力之城,一座推动城市进程的示范之城,一座引领健康生活的宜居之城,一座实现互惠共生的和谐之城,一座展示现代文明的未来之城。

【参考文献】 

朱光磊,《滨海新区政府创新应走在全国前列》,载《天津支部生活》,2006年05期。杨沐 黎良福,中新生态城:一个可持续居住的生态环境系统,载《珠江经济》,08年11期



金国平,朱坦,唐瞍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产业生态化研究,环境保护,2008 李宏远 孟伟庆,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与对策,载《中国发展》,08年4期



肖伟,天津市近郊区与滨海新区人口分布变动分析,《城市》,2007年第3期。徐刚,齐二石,彭莲, 中新天津生态城节能产业发展思路。载《未来与发展》,09年2期。

第四篇: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进行论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层面。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简单的以某几项指标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是要全面的、彻底的改变社会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改变传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资源利用模式。这不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再认识,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再完善,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生态文明 资源占用补偿 制度化 法治 市场规律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最早是写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而到了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则已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的演替以及长期以来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真正适宜进行生产的国土面积有限,且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增强,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大发展,更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为我国的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正是基于此,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一工作不仅立足当下,更是为了千秋万代的福祉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切中当下对自然资源利用模式的不足,又要系统性的完善资源使用管理;既针对问题,又强调和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非制度建设莫属。笔者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就在于制度建设,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

方面加以考虑:

1、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特点,建国以来,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也为了有效地保护各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国家设立了相当数量的保护区。这些保护机构的设立,其初衷目的在于加强保护自然资源,但在执行保护政策的同时却使得一部分当地居民失去了传统的谋生途径,造成了一些新的矛盾,如湖区周边的农民每年因为候鸟而致使粮食减产、山区居民的生产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等,这些群众的损失由于难以界定,责任主体不明,致使补偿无从谈起,加之经济利益的因素驱动,从而使得偷捕偷猎、破坏环境的现象一直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过于简单的通过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进行征收转移,却没有确定补偿机制,从而导致了保护区“人鸟争食”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了公益林补偿工作,将百分之三十的森林资源划入公益林范畴,严格进行保护,对于公益林所在区域内的群众按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偿。实践证明,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公众参与保护的热情,贯彻了国家政策。但是,仅仅是对公益林进行补偿,远远不能够覆盖急需保护的各种自然资源,因此,加强生态补偿建设,把诸如河流、山林等都纳入到补偿范围中来,明确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对于推进自然资源保护,营造全民保护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弥补市场短板,发挥市场作用

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于“看不见的手”,通过“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诚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资源配置模式,它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弊病,但仍不失为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置模式。在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这句话对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有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

惯性,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抓,可是管的太多,抓的太细,工作总是不尽如人意。生态保护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总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究期原因,还是政府没有充分地利用市场规律,没有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而政府应当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者和执行者,对于市场经济失灵的短板进行弥补,如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举例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得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开展各类土地确权工作,使得集体土地的承包使用权明确,从而使得承包者权责明确,利益清晰,调动承包者的依法开发,守法保护的积极性,促使生态资源开发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中。

3、加强管理制度生态化建设

目前政府仍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者,站在这个高度,政府的工作重心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字的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从法律法规的建设着手,也不能够单纯的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更需要改变政府部门的传统制度建设模式,加入生态文明内容考核,如引入绿色会计理念,修正传统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改变一味追求GDP数字增长的工作目标,对于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行政部门实施问责,对于环境保护不力,环保规划不重视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从根本上扭转行政部门的环保认知,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 卢风.生态价值观与制度中立——兼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 陈加元.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今日浙江.2009(22)

[3] 罗文东.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变革与制度保障[J].岭南学刊.2010(03)

[4] 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8)

[5] 任书体.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构建[J].人民论坛.2010(11)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 - 副本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改善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以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它着眼于三个实现:①实现人来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②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③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伴随着生态问题的恶化,生态自然观的发展,生态伦理问题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生态文明含义入手,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现状 措施

一、生态文明基本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十八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中央连续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口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历来是世界人口大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尽管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

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资源能源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瓶颈作用日益显著。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总量,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因盲目开发带来的污染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提高公共行为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濮阳市今年加强了绿化造林。组织人员以金堤、黄河堤和主干道路为骨架,以河流、沟渠为脉络,以村庄、庭院为单元,实施高密度、大绿量、多色彩绿化美化。提升濮上园、绿色庄园的绿化水平和品位档次。实施生态廊道、生态公园等“5+3”林业工程,完善提高大广高速、濮范高速绿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G106、S101、黄河和金堤河绿色走廊,完成植树2000万株以上,工程造林14万亩,确保2013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3%,使濮阳越来越美。

2.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守法意识和监督意识。落实企业的生态责任和监督,强调重在生产线始端的污染控制和污染减少,而不是在传统的终端治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的建立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关系。生态破环是在经济活动中引起的,人类并不能因此停止经济活动,关键是实现两者的和谐.生态问题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濮阳市在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低碳循环发展,细化工程

减排,强化结构减排,深化管理减排,严格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努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并争取濮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发展规划获省批复,支持开发区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之,生态文明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的行动,在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生活方式应自觉以

实用节俭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应该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作为物质

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

减排的良好习惯,主动抑制直至消除浮华铺张、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

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要广泛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以生态

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形成文明、节俭、科学、和谐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 [2]张志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33.

[3]邓聿文.中国环境问题的急迫课题[J].能源思考,2007(6):64-70.[4]李爱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98-110.[5]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3-10(1).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作者:zhujiuxiang 于 2013-11-30 11:32 发表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意见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 高淑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凸显,其一是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色?涉及到什么是......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精)大全

    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 资源节约利用......

    河湖运营管理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

    河湖运营管理: 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 程卫国 (北京中水万源科技有限公司,1007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全面分析我国10个市大型河湖运营管理和对外......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认识

    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认识 研究生5班 钟文 201381702015 摘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指生物之间以......

    生态文明建设

    讨论主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小组成员:余兰凤(2013224650)王晓丹(2013224610)洪丽君(2013164105) 就图书馆的自主学习,我们翻阅资料,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