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和路径探讨
◇ 高淑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凸显,其一是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色?涉及到什么是大都市农村,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即合理性问题;其二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建设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涉及到如何确立生态思想,发展生态产业和完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规等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分析
大都市农村,就其内涵来说,是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农村但又具有城市的部分功能。它即不是城乡结合部,也不是小城镇,它具有农村的特色,同时承载着和大都市中心统一、协调互补的功能建设。伦敦的绿化圈、上海外环以外的广大农村等都属于大都市农村的范围。大都市农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农村”,二是具有“大都市”的界定。
在讨论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大都市农村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最根本的渊源在于单位面积土地对GDP的贡献率
①的考虑。什么是大都市,有人从人口规模的角度界定为总人数超过200万的即为大都市;也有人从城市功能方面界定,认为大都市应具备四个特征,即能在较长时期内发挥国际性功能;运输系统发达,和周边区域能便利的实现发展共通;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第三产业发达;
②城市基础设施与市政服务系统完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把大都市农村广袤的土地用于建设用地,单位土地产出对GDP的贡献都会更大;建设用地增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地百姓的收入相应增多。因此,大都市农村存在的合理性遭遇质疑。
但是,考察几个大都市,发现没有一个因为城市的发展取消了农村,比如,纽约近郊的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是一片广袤的农村,纽约市区建设用地的使用更注重效率的提升。伦敦是英国的金融、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周边是严格控制建设,以农田和休憩为主的绿带圈。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都和农村相依傍而出现。上海,作为一个日新月异的海派国际大都市,也明确了建设用地天花板,即不能突破322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在总量锁定的情况下,盘活存量,递减增量,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闵行、青浦、金山、嘉定、崇明等外环区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保护农村,并形成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诸如,嘉定北管村、奉贤新叶村、青浦莲湖村、中步村、东庄村,崇明合中村、丰乐村等。
事实上,从理论层面看,大都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也足以支撑当地建设需求。资源短缺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的稀缺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事实上,资源一直都是稀缺的,关键在于对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穆勒延伸了这一说法,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技术进步会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稀缺,但是对资源的使用不能达到极限水平。可持续发展理论则认为,资源的数量、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维护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使经济社会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使资源环境“既
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由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大都市农村都可以合理存在。那么,大都市农村的特色是什么?
(一)大都市农村是大都市和乡村的有机统一,具有统一性。
大都市农村是农村的一部分,具有农村的优点,比如,自然风光美好,空气清新,水质相对要好;同时,又有城市的一些优点,诸如一定的娱乐设施、充分的就业机会,居民消费能力较高等。受益于地理优势,大都市农村把大都市和农村的特色有机统一起来,显示了统一性。
关于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可见一斑,在这个理论中,分别剖析了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优缺点,他认为,城市的缺点在于大自然的气息缺乏,空气污浊,生活节奏快,人们相互之间较多隔阂;优点在于工作机会较多,收入多,娱乐设施配套齐全,街巷照明较好。乡村则典型地表现出:娱乐贫乏、除了耕作几乎没有其他工作机会、农耕时间长、收入低;但是农村具有没有过多人工痕迹的自然美,空气新鲜、水源干净、阳光清风;城市-乡村则摈弃了城市和农村的缺点,而兼具其优点,比如:保留了乡村的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具有田野和公园,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
在霍华德的理论里,显然对“城市-乡村”是一种理想的勾画,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实践条件的不同,对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就会有所不同。在目前生态文明被提上重要议程的阶段,实现城市-乡村地域所追求的目标就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而这里所讨论的大都市农村,恰好契合城市-乡村的地域存在。
显然,农村比城市优越之处在于其自然风光的美好,更加自然和生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大都市农村作为近郊农村,发挥城市-乡村功能恰到好处。
(二)大都市农村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传承着一个区域的文化基因,具有文化传承性。
都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却相对稳定地维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同时,在传承中又有所变革,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一所城市品格的集中概括,是大都市强大吸引力的源泉所在,无论是纽约的“梦想和创造”、还是伦敦的“不屈不挠”,都显示了一股精气神,释放着一座大都市的精神魅力。大都市农村不仅承载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而且体现着它所联系的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
以上海为例,其农耕系统历经上千年而经久不衰,本身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上海的农村作为江南水乡,精耕细作是其内在的神韵,这也形成了上海人文中的精细。扩展到民间艺术,诸如泥塑石刻、剪纸漆绘、竹刻、编织,精巧细密,错落有致,充满着乡土气息和艺术美,传递着上海的民俗民情。而上海的农耕系统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上海水利的发达是分不开的,河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水流交互贯通,水资源丰富,单青浦一个区就拥有河道1817条2155公里,天然湖泊21个近6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4.49平方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3.33公里。这为农田提供了必要的灌溉条件。纵横交错的水网的畅通,也需要人们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协调、互助和宽容,这在无形之间形成了人们精细的品格和合作、和谐的价值观,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成为一种传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在自身努力上升追求卓越品格的同时,也兼容并蓄,学习别家长处,随着时代的发展,水乡农村也适时地迈向国际大都市农村新的经营模式,体现着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三)大都市农村对大都市中心发挥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是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发达的工业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消耗着资源、污染着环境,农村适时地吸纳着这些污染,涵养了生态;其次是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庞大的大都市人口,对粮食蔬菜的需求一部分也来自于近郊农村,特别的,每个地方的果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近郊农产品的供应使得广大市民能够品尝到当地特产;最后是旅游休憩功能,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钢筋水泥的街道,使市中心的人们在忙碌之余能够在短途之外享受自然,放松身心,以更好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具体来看:
第一,农村对城市具有生态涵养功能。大都市的工业污染,使生态遭受了或多或少的破坏,最显著的要数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噪音和电磁辐射污染,这些污染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恶化。近郊农村极大修复并涵养了生态。以上海青浦区为例,青西朱家角、练塘、金泽是一片广阔的农村,也是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保护功能区,以淀山湖区为中心是湿地水生态功能区,水清岸绿的水资源不仅增强了环境纳污能力,而且有效的保证了市民对淡水的需求和饮用水安全。这部分水源,一部分来源于技术层面的保护,青浦区目前已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0万平方米,建成处理能力为400吨/天的污泥高温好氧堆肥和干化项目,基本满足全区污泥处理处置需求。一部分来自周围农田对水源的涵养。湿地的净化功能,保护物种等。农田的防洪、涵养水源和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功能。这些都和城市功能形成有机的互补。
第二,对市中心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大都市农村是城市粮食果蔬和特产品的长久供给地。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天气特别恶劣影响长途粮食、蔬菜的及时供应,那么近郊农村的粮食蔬菜可以及时补充城市居民的饮食所需。即使不是特殊天气,每个城市农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作物,也能保证本地城乡居民的本土特色消费。
第三,旅游休憩功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克思也把人的需求分成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根据需求阶段理论,大都市人们高收入、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多地对环境质量有高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假期有机会去徜徉自然,放松身心。而大都市郊区农村不但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而且在交通的时间和路程上也免去了大都市人们的舟车劳顿,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自然风景。在这个意义上,大都市农村的旅游休憩功能完美互补市区压力大的城市生活。
综上,大都市农村的特色可归结为:兼具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具有自然美,工作机会相对较多,水质良好,空气清新,住房宽敞等。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库,大都市农村承载着大都市的人文精神。不仅如此,大都市农村在功能上和市中心形成协调互补,比如生态涵养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和旅游休憩功能,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是什么?
二、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
明确特色定位后,接下来需要探讨的便是在这个定位指导下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更高的文明形态,注重协调发展。只有把思想观念从工业文明阶段上升到生态文明时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才能在思想引领下实践行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产业并完善与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的制度。
(一)牢牢树立生态化思想观念。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但是一些人在思维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工业文明阶段,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在发展工业上,不重视以生态化的观点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是根深蒂固的工业文明价值观,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生态价值之上。要进行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破除工业文明价值观,树立生态化思想。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
近年来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严重环境问题,在近郊农村表现得也很突出,比如,水污染严重,水功能达标率不高。骨干河道虽然水质逐年改善,但难以达到功能区要求,水功能区达标率不高,生态用地保护和生态空间建设难度很大,现有资源之间缺乏结合湖荡水系、滨河绿地和道路绿化为纽带的生态网络系统,生态布局较为零散。水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对周边局部中小河道水质影响较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城郊结合部“村中厂”、“厂中厂”等中小企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农村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直排,部分已纳管或已建设施,但设施不足以匹配外来人口的压力,而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农村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安全处置,那么垃圾乱倾乱倒导致的河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就不会消失。大气方面,PM2.5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浓度水平,同时酸雨、臭氧等复合型、区域型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总之,工业文明下的人类实践使人和自然发生了严重的对立。
面对大都市郊区农村这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在生态文明视野内我们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比如,水污染治理方面,对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者淘汰,加快污水厂扩建、升级改造工程和污水管网及泵站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污染源截污纳管,系统实施清淤保洁、水生生物治理和堤岸造林等工程,建立河道综合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和跟踪监督。杜绝大气污染在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比如,企业、小茶炉、扬尘等。面对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药生产技术,通过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生产技术,提升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总之,通过培育良好生态环境,实现 “山绿、田美、水清、林茂、天蓝、气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二)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包容性发展。任何一种文明形态都离不开经济的健康运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特征在于资源的循环利、环境和友好发展。大都市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其生态产业也各具特色,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生态产业尤为重要。发展大都市农村的特色产业,首先要认清新的发展条件。作为大都市的农村,不同于其他农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都市农村体现了这座大都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承,同时,大都市农村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随时代的进步发生着变化,更好的体现传承和创新的统一。于是,大都市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条件就从传承和创新中寻找。
以上海郊区农村为例,作为水乡农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农耕系统维持至今而不衰退充分说明了这一系统的高度和谐与可持续。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保护农耕系统,但随着信息化、机械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逐渐被机械化操作代替。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来自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上海农业人口在2000年为335.47万人,至2010年减少了178.10万,减少一半以上。从人口普查情况看,农村老龄化明显,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总农业人口的24.3%,农村地区青少年明显缺失,0~14岁人口仅有城市的一半,占农业总人口的4.2%。以上说明,大都市农村的劳动力缺失严重,老龄化严重,而社会发展也要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在信息化、机械化、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维系繁荣农耕系统,必须发展的产业首要的就是耕地的规模化经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已经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这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
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园区内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转型升级,对企业全面推进二氧化硫等的协同控制和减排。动态淘汰落后产能。对黑小散企业取缔淘汰,主要是对电镀、热处理、铸造、锻造工艺和危化行业叫停。取缔环境污染企业、安全隐患企业和违法生产经营企业。
在发挥制造业主体作用的同时,发挥第三产业的引领作用。大都市农村具有优美的田园风景,市区居民旅游休憩的需求,结合自身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郊区生态旅游。推进旅游休闲中心建设,推进古镇风貌改造修复,引进生态度假等产业项目,推进生态带和风貌带建设,实现沿糊生态走廊的全面贯通,打造上海湖泊旅游的特色道路和慢行系统,依托湖荡、湿地、河道、田园等空间,打造水乡风貌带,串联式发展休闲观光、康体疗养、乡村度假等产业。不断提升节庆内涵,提高活动参与性,扩大旅游综合效应,结合特色举办朱家角古镇旅游节、练塘茭白节、白鹤草莓节等。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比如东方绿洲,生态旅游示范区以3.7平方公里东方绿洲景区为主体,加上与之毗邻的0.6平方公里水上运动场,创建人文生态旅游区。2014年全区旅游业营业收入达16.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同承担发展责任,拥有发展机会,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内在动力。因此,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时刻关注民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比如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在发展中因地制宜,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首先,发展民宿旅游,江南水乡的民宿相对明显的特色是琉璃青瓦。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些乡村民宿逐渐成为一道寂静的风景伫立于静悄悄的村落里,逐渐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线。背井离乡的人们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便利考虑,几乎不可能再回到村落中的房子,鲜有居住,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和低碳经济的相违背。有的房子面积很大,却只有一位老人居住,以人均消费所需来看,这种事高碳消费;二是村落民宿的逐步消失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的空心化,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村庄消亡,这是历史和民族的损失。张马村通过发展特色民宿旅游,有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把村落中空置的民房租下来给修葺保护,作为游客的“旅馆”,同一家庭中,多余的面积也可以用来出租。
(三)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新的制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社会实践过程,要有效实施离不开制度安排。同时,制度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理念、理论建设后达到的新阶段。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首先就是日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首先,创新国土空间开发管控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地区联动开发;加快推动“多规合一”,把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统筹融合;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划示,制定管控总体方案;继续增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深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切实解决一批环境顽疾;继续深化生态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制定排污权管理办法,扩大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为推动排污权交易做好准备;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努力探索有效的专业污染治理模式;研究建立农村污染治理机制,加大秸秆等农作物资源利用方式研究,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其次,多元参与,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成立领导层层负责的组织架构并设置生态建设专项组,成立由街镇和区属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工作小组,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家生态区建设组织体系。建立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建立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生态区建设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随时高效快捷解决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
再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五位一体格局要求,加强基层力量,完善乡镇、街道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推进街镇环境保护体制改革,落实环境质量主体责任;研究建立环保督查工作办法,确保重大环保专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街镇和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和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指标约束和绩效考核,将生态建设目标考核情况作为工作绩效考核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把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总之,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明确其特色,它兼具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拥有自然美、就业机会多、娱乐设施全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大都市农村传承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所城市的精神气质,在功能上和大都市形成协调互补。实现大都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在于确立生态思想,发展生态产业和完善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规。
① 吴红军,冯健.海西战略下的福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2,(5):141-145.② 黄正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56-59 ③ 翁伯奇,黄勤楼,陈金波.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9-103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
编者按: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 的现实要求,是文明观的升华。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理念,涉及 经济 社会 发展进程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从 理论、实践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 研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此,本刊特开辟专栏,约请专家从不同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生态文明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
生态文明建设是 现代 中国 人站在 时代 的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态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的生态,是经济、社会、自然 三者的统一体,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它体现着一个社会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文明状态,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新世纪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形象概括,它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方式,在快速发展 工业 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中国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使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睡上安稳的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经济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也与中国发展的进程紧密相关。
从国际背景看,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享受自身智慧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面临和经历着不可持续的发展 问题 和危及人类家园问题的双重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的问题尖锐地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领导人面前,伴随发展而生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踵而至。
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重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以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为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又迫在眉睫,严重困扰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这样的形势下,全球绿色浪潮蓬勃兴起,以《人类环境会议》和《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为标志,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关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国际社会重大活动几乎言必谈环境,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无不为环境奔走呼号,同期国际上制定的环境公约数量远远超出其他领域。
通过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变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赢,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发展的生态文明新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计划。如新加坡1992年制订了本国的绿色计划,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绿色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国计划,1998年欧盟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1999年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国策。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领先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无一不呈现山川秀美的动人景象。世界上绝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在20%~60%之间,如日本为66.8%,美国为23%~29%,德国为30.7%,法国为27.3%,芬兰为65.8%,远远高于我国的水平。这些现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21世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内情况看,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发展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成本和高昂的经济成本。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 分析 结果是环境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世界银行提出的比例是13%。我们在西部调查测算损失大约为11%左右。这几个数字强调的角度不同,差别比较大,总的来说,大概就是10%。由于过于关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基本上是走的是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 已难以继,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已极度不平衡,就业压力日增,经济较快增长仍然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为支持,经济发展也将是空心的,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最终也不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成为我国下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和对环境保护的需求都是巨大的,可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也作为硬道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99年,海南省率先制订《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并得到国家正式批准,紧接着黑龙江也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后福建、山东、安徽、浙江、陕西、四川也都制订了本省的生态省建设计划。建设生态省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标志着在省域范围内以建设生态省为抓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提出和实施的。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家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实现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大飞跃。它表明资源环境保护的任务已内化为党的具体 政治 行动,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已达到与社会问题结合的高度,资源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纲领。这是中国 历史 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好机遇。
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按照人类活动的环境 影响 方式,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污染面广量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也将遇到日益扩大的来自人口、经济、技术三个方面因子的压力。在人口方面,2007年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2亿人,人口基数大,比上年约增加680万人口,对水、土壤、能源的需求增大。
在经济方面,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3 500美元左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增长两者叠加,使中国面临的相应的环境压力可能达到现在的2~3倍。
在技术方面,当前我国的生产工业仍然具有明显的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技术的常规性、积累性改进无法适应人口和消费对资源和环境压力的大幅增长。如果生产技术不及时地向环境无害化的方向转化,那么高消耗的技术效率也将给环境带来叠加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改善要有更为积极的思路。
第一,建立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我国正逐步走向一个以民为本的“公民社会”,这必然将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公众权利的普及和保障。在公民社会中,环境权益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公众已经取得比较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对环境权益必然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权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清洁权、环境安静权等;二是参与性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等。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权益保障已经有所发展,但又很不充分,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权益保障而言,环境权益保障是较为滞后的,这正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中,应该把扩展公众环境权益作为重要 内容。
在发展公众环境权益的过程中,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原则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在我国,一些地方的人们受到噪声、废气、污水等的干扰而难以正常生活,还有的人因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失去生存基础,他们都陷入了特殊的“环境困境”之中,成为环境问题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所期待的,不过是得到生存所需的最低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社会最广大群众的环境生存条件的保障和改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政治上也不是合格的。从根本上说,环境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弱者、弱势群体的保护,而弱者、弱势群体总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所以说环境保护应该多从基层的、与人民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事情上采取行动。要注意克服 “面上宣传很多,访贫济困不足”的现象,不仅关心环境保护的根本模式、总体思路等“宏大叙事”,更要研究群众的现实疾苦。在这方面,往往是新闻媒介经常深入生活,揭示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真相。因此,把政府管理、政策研究和新闻报道的力量结合起来,切实解除社会公众直接受到的环境问题的困扰。
推动公众参与,关键是实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在这方面,可以有以下几点途径:一是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组织公众与 企业 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协商,使企业与公众之间达成环境保护协议。二是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直接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帮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三是有引导或有控制地建立地方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四是向社会公众扩大环境权益,特别是给予公民环境监督权和索赔权。浙江省富阳市等省市环保部门实行了对公众举报污染源的奖励制度,这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实行民主管理的有益尝试。建议成立“江苏环境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是一个兼具志愿行动和维护权益性质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目的是联合和协调各种环保社团组织,疏通社会压力,化解利益冲突,维护政治稳定,协助和促进政府进行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协会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公民社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协会的特点是深入到社会边缘和基层,补充政府管理力量之有限。
第二,加速确立生态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导地位。
发展生态经济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节能技术的革命,并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预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培育环境文化,而且将在资源环境极度紧张的时代,通过环保技术革命,占领新的经济制高点。
在短短几年时间,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生态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虚的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
发展生态经济要求政府积极而 科学 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生态经济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全社会公众,当然是政府。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 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特指对重大政府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等诸多手段,使绿色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的目标。
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消费。一些环保NGO是开拓绿色消费市场的先锋,它们通过劝导、宣传和示范等行为,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影响着政府的绿色采购。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绿色消费市场能阻挡非环保产品,成为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根源,而广大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
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如通过建立区域环境补偿机制,让东部地区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如通过建立城市对 农村 环境的补偿制度,加大对农业的绿色补贴;如通过引导富裕居民支付更多的环境成本改善环保公共设施,让遭受环境危害最大的弱势群体得到实惠;如通过建立自然资本的市场机制,使良好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
第三,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环保投入是保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顺利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环保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强投资导向和进行规范管理是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性 问题。国际上通常将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环保力度的指标,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改善。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和我们的一些实践体会,如果环保投入、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1.5%,大体上就能控制;如果超过1.5%,就能够改善;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如果低于1.5%,说明这个地区的污染只能减少,再低,就说明只能污染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 发展 绿色 经济、培育绿色文化、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工程和项目,所有这些工程或项目都必须要有资金的投入作为保证,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从国内的情况看,2007-2008年全国环保投入占GDP的1.24%。北京市环境投入持续增加,“八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九五”期间提高到3.3%,而1998年至2003年6年间各项环境保护投资共计670亿元左右,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2004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广东省2000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为206.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6%。2001年,广东省环保投资总额为2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我国的环保投资低于GDP的2%,与需求明显不成比例,投资严重不足,部分投资不能产生其相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建立环保投融资多元化体系,力争环保投资占江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否则,建设“绿色江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第四,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
中国 人均 自然 资源很少,资源供需矛盾今后仍将十分突出。为此,应建立起开放型的能源、资源供给与保障体系,保护好自身的资源,加大加快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力度。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观念,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为推动力,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建立矿物原料长期稳定供应的保障体系,壮大矿业经济,逐步建立与生态省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矿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省际、国际合作,积极主动参与矿产品国际贸易,在矿业全球化进程中争得主动权。鼓励利用国内外资源,力争资源、产品两头在外。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本国投资者到国外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在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鼓励和组织有实力的 企业 开展跨国经营,尤其是要合作开发利用资源,在海外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给基地。
第五,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安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如果生态安全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这与国土的割让一样会给国家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是等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国防安全、政治 安全和经济安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条件的重要保障,而生态环境安全则是国防等等,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的载体。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在健康、安乐、生活基本权利、生态基础设施、必要的资源、社会 秩序、适应变化的能力等方面受威胁程度的大小。中国的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 影响 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国人的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而生态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 工业 文明的价值取向、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改革,涉及到决策者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如增加资源生态与社会人文等绩效考核)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国家要加强生态安全 理论、生态预报 方法 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 研究,鉴于生态安全突发性的隐蔽状态,要加强生态安全理论、生态预报方法和生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的研究。必须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不仅能够定期查看,而且可以及时反馈,预知经济安全临界度,并迅速提出预案和自我调整,防患于未然。使 法律 监控与经济发展变化相结合,定性标识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完善生态环境安全的预测预警系统。应用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建设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环境质量、水土保持、河道水质、地质环境、海洋环境、气象、赤潮等 内容 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网络,建设环境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监测资料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建设完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台风、暴雨、暴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以及赤潮、酸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性动植物病虫害等的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六,建立党政领导环保实绩考核机制。
官员的考核指标是各级政府管理者工作方向的“指挥棒”,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完善新的政绩观,把就业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等指标,作为现时期政府官员“工作实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环境问题也是如此。资源问题也是如此。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新发展观所确立的新政绩观,要求我们对那些仅以单纯GDP增长为业绩而不惜破坏资源环境的政府官员,对那些只知道耗费财政和社会财富搞“形象政绩”、“窗口政绩”、“路边政绩”的政府官员,不得提拔重用。
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环境权益是人民生存权的重要部分。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破坏环境等同于违法。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形成国际趋势,2002年的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便强调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展观,已要求我们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作为执政党与全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从长远看,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得以统一,我们就要加大力量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形成我们衡量选择政府官员更全面的标准;我们还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纳入到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我们还要将各地政府对国家各项环保法规政策的落实情况也作为指标纳入政府官员考核标准。总之,环境政绩一定要与政府官员任免密切挂钩,尤其是各地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要成为环保考核的对象和环保责任的承担人。
考核标准的落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要抓紧时间设计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去支撑科学发展观,例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例如新的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例如公众参与的监督评价机制,例如循环经济与绿色控制的法律框架,例如生态补偿与社会公平的相关政策等等。否则,再好的理念与战略,也会沦为形式与口号。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认真解决好“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执法刚性不足,处罚弹性有余,执法主体形象不佳,行政处罚、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在环保执法监督工作中,要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既要抓环境污染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行政责任;要加强同监察、纪检、法院和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起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部门的行之有效的执法和处罚运行机制。
第七,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节约资源任务相当艰巨。江苏资源利用状况,有几个突出的矛盾:一是资源拥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我省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3,重要矿产资源主要从省外调入,资源紧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依赖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总量与结构之间的矛盾。2007年中国GDP达到30 100亿美元,这么大一个总量的背后,存在产业链不长,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水平之间的矛盾。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加明显,出现了一批单位增加值能耗比较高的行业。而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提高不快,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四是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方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公众的节约资源意识、忧患意识还不够强烈,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信号向我们发出了强烈警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国民经济体系,既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节约型社会:一是从生产的角度讲,要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二是从消费角度上讲,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收益;三是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讲,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上必须有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构建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核心,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保证资源永续利用。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圈地现象,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要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地制定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要科学地确定开发顺序,科学地预留开发空间。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自觉的行动,不仅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贯彻资源节约、环保的意识,而且要把这一意识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同时要大力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省情,增强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文明消费,鼓励节约使用、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改变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打造绿色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积极寻求新的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对策,进而创造出一种后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参考 文献 :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尹继佐.努力实现环境可持续的 现代 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2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全国环境保护优秀科研报告文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叶文虎.环境管 理学 [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7]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长三角报告编委会.长三角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艾瑞克•戴维森.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国聘.生存的智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1]叶文虎.可持续发展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马尔特比.生态系统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4]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余谋昌.惩罚中的醒悟[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16]威廉•P•坎宁安.美国环境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第三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华秦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章汇总
陕西华秦 2018/6/26
美丽乡村发展战略、中央政策、生活污染处理方案等
收录文章标题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两会观察丨携手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 3.全球首份国别美丽生态指数评价结果出炉
4.重磅!中央明确乡村振兴时间表,未来农村将发生这10件大事
5.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6.特色小镇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及盈利模式 7.案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实例借鉴两则
8.四部门发文整治垃圾围村:2020年基本遏制垃圾向农村转移 9.“垃圾包围农村” 农村垃圾处理前景广阔 10.11.12.13.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密集出炉 黑臭水体、劣V类水,是什么水质级别?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运作模式探讨
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存在问题、政策支持、技术路线、项目运作问题与模式探讨
第四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 - 副本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改善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以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它着眼于三个实现:①实现人来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②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③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伴随着生态问题的恶化,生态自然观的发展,生态伦理问题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生态文明含义入手,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些粗浅的看法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现状 措施
一、生态文明基本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十八大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中央连续提出这个鲜明的概念,正是标志着我们党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思路正在转变,提醒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工作,也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治理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口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历来是世界人口大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尽管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
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资源能源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瓶颈作用日益显著。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总量,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因盲目开发带来的污染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提高公共行为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濮阳市今年加强了绿化造林。组织人员以金堤、黄河堤和主干道路为骨架,以河流、沟渠为脉络,以村庄、庭院为单元,实施高密度、大绿量、多色彩绿化美化。提升濮上园、绿色庄园的绿化水平和品位档次。实施生态廊道、生态公园等“5+3”林业工程,完善提高大广高速、濮范高速绿化建设水平,着力打造G106、S101、黄河和金堤河绿色走廊,完成植树2000万株以上,工程造林14万亩,确保2013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3%,使濮阳越来越美。
2.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守法意识和监督意识。落实企业的生态责任和监督,强调重在生产线始端的污染控制和污染减少,而不是在传统的终端治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发展。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的建立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关系。生态破环是在经济活动中引起的,人类并不能因此停止经济活动,关键是实现两者的和谐.生态问题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濮阳市在今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低碳循环发展,细化工程
减排,强化结构减排,深化管理减排,严格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努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并争取濮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发展规划获省批复,支持开发区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之,生态文明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形成,并日益深刻地影响到所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人的行动,在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生活方式应自觉以
实用节俭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应该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作为物质
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
减排的良好习惯,主动抑制直至消除浮华铺张、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惯。
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要广泛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以生态
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形成文明、节俭、科学、和谐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 [2]张志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33.
[3]邓聿文.中国环境问题的急迫课题[J].能源思考,2007(6):64-70.[4]李爱年.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环境法的生态化.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98-110.[5]潘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3-10(1).
第五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