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国学、知礼仪、常感恩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总结
为了大力繁荣国学文化,营造校园高雅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和明礼诚信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推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榆团联发【2012】1号文件《关于在全县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和《三角城学区“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通知》我校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分工到人。
为使推“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金权余任组长,负责活动工作指挥;教导主任张喜东为副组长,负责工作总策划;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具体负责推普周活动的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
1.自9月开始,学校成立“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领导小组,由各班主任负责,在主题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扩大“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的宣传力度。
2.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文明礼仪活动。并用周一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以“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师生“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的感情,提高了师生对活动的认识。同时,向全体师生传达了我校活动方案,激励师生自觉诵读经典、讲文明礼仪、常怀感恩之心的意识,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了活动中来。
3.学校将《弟子规》定为我校校本课程,作为活动载体,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落到实处。
4.“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列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内容,不局限于本学期,将计划贯彻到整个学生教育当中。5.应结合语文课、校本课、思想品德课对名句名篇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辅导,对精华集中讲解与强调,指导学生甄别作品中的糟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甄别,在甄别中吸其精华。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平时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文明礼仪修养,同时带动和感染周围的人,使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大队部组织以班为单位成立了“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检查小组。各小组自查班级,学校的活动情况。然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激发和增强他们“报答祖国、报答社会、报答他人”的感恩情怀。
2.在活动期间,每个班以“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为主题进行了朗诵或演讲活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深化内容、创新形式,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容。
3.学校要每学期安排集中讲座,对传统文化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辅导。大队部组织专人在活动期间加大了对全校师生“读国书”的检查力度,每天课间检查师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4.活动期间,我校开展推普黑板报评比,结合班队会开展“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中队活动。
5.通过召开家长会这个平台,向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鼓动家长参与活动,组织学生与父母共同学习礼仪知识,在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活动中,与父母、同学开展“比一比”活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看谁做得更好,在班内进行总结交流。
6.鼓励和动员学生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7.组织学生进行“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征文、演讲、手抄报竞赛等活动。
8.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以给老师写一封信、与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向老师献一束鲜花、送老师一句感谢的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总之,通过“读国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培养了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感恩意识,全面提高了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推动全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全乡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整体提升。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张纸上便会出现粉色;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色,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主题教育虽然要告一段落,但我们的行动并没有停止,学校将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让一个个小雏鹰们在三角城小学“和雅”的大家庭中羽翼丰满、展翅翱翔。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总结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读国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活动资料
榆中县三角城小学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国学礼仪教案_《感恩父母》
国学礼仪教案——《感恩父母》
教育目标:
1、养成良好的礼仪风范,懂得孝顺父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2、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在情中回味,在情中感悟。
3、学会如何感激父母,回报父母,在生活中自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教育重点:
明白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教育难点:
在生活中孝顺父母,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准备: Ppt 教育过程: 师生行礼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你们是从哪里来吗?
是我们的父母生育我们,再将我们抚养成人,健健康康的长大,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最伟大的人。
2、观看视频短片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短片,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从这个视频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父母曾为你做过什么事情你很感动?你与父母相处关系的是怎样的?爸爸妈妈每天辛苦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谁给于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将会怎么样?
3、品读故事《小男孩与苹果树》
树林里有一棵苹果树。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跟苹果树玩。他上树摘苹果吃,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时光飞快地过去。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一天,男孩回到苹果树身旁,他看起来很难过。“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会爬树了,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钱买玩具。”小男孩说。
“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苹果树回答他。
小男孩打起精神来,它把所有的苹果摘光了,然后快乐地离去。摘了苹果后,小男孩再没有来看过苹果树,直到他长成一个男人。一天,他再次回到苹果树这里。
“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来养活我的家庭。我们需要一所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男人说。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砍掉我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苹果树回答说。
男人打起精神来,他砍掉了所有的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
看到男人快乐,苹果树也非常快乐,不过男人砍了树枝以后再也没有来看过苹果树。苹果树又孤零零了,它很伤心。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人回到苹果树这里。苹果树高兴地发抖。“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我想去航海,让自己放松下来。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男人问。
“用我的树干去做条船吧。你就可以航行到很远的地方,你会快乐的。” 于是男人砍了树干做了条船,他真的去航海了,并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很多年以后,男人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苹果树愧疚地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没有苹果给你吃。” “没关系,我牙齿都掉光了,不能咬苹果了。”男人说。“也没有树干给你爬。”苹果树说。“没关系。我太老了,爬不动树了。”男人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只有我快要枯死的树根。”苹果树留着眼泪说。“我并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个地方能坐下来休息一下,经过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人回答。
“那好!老树根是最适合歇息的地方了,过来跟我坐一会儿吧。”苹果树高兴地说,含着眼泪对男人微笑着。
这个故事送给每个孩子。苹果树就像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切所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你也许觉得故事里的小男孩对苹果树很残忍。然而,我们中的每个人正是那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
爱你的爸爸妈妈吧,从这一刻开始。
想一想:(1)故事中的苹果树你觉得它是我们身边的谁?为什么?
(2)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男孩吗?如果你是这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
3、师生讨论,与父母相处的礼仪(1)我们应该关心父母的哪些方面?(关心父母的身体,以及喜好。)(2)我们如何对待父母对我们的批评与责骂?
如果是自己的错误,那便应该悉心听取教诲并且努力改正,如果是父母错了或者误解了我们。我们应该找出合适的机会向父母说明解释清楚。(3)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与父母相处的礼仪是能做到的?
出门时要与父母打招呼,明确告知父母出行的时间地点与归期,回来时也要面见父母;吃饭时让父母先请;对父母让我们做的(正确的)事情要尽力去完成;对父母的教诲认真倾听;
(4)你了解你的父母吗?他们的生日、年龄等等? 了解父母的年龄,兴趣爱好,她们的工作。(5)你可以为你们的父母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后延伸:
1、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日以及年龄。
2、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三篇:读好书讲文明 知礼仪
读好书讲文明 知礼仪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主题“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鼓励人们阅读,以及纪念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
一、进一步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崇尚读书。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读书中成长成才。品读经典。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益智明理,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精华,从圣贤哲思中感悟真理。阅读经典,震颤生命的琴弦,丰满人生的羽翼。按照《教育部推荐的经典文学名著必读篇目》认真制订学生读书计划,积极开展“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读书演讲”、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倡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要结合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班团队活动等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形成“读经典、背经典、悟经典”的浓厚氛围。全体教师读书的五个一:即“精读一本政治理论书、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细读一本业务知识书、通读一本
革命历史书、泛读一本人生励志书”
二、读书同时广泛开展讲礼仪、塑形象活动。一是要以落实德育常规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结合学习《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和《文明礼仪知识简明读本》,切实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在全体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四心活动“在家讲孝心、在外讲爱心、人际关系讲诚心、工作岗位讲责任心”主题系列活动。要让征仪路人学会常说感恩话、多做孝敬事、读写孝敬文章、养成孝敬美德。把星期日作为“感恩日”,为父母做一次饭、洗一次脚、端一杯水、制作一件小礼物,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感恩父母,全体同学要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从小树立对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请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吧!让我们从晨曦开始,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人生有涯,花开有期,让我们用书籍来塑造自己,好读书,读好书,拓展生命的宽度,踏上征服未来的路途;让我们一起与传统对话,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一起来读经史子集,品诗词歌赋;让好书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身心,升华我们的境界,丰盈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携手,用智慧的雨露浇灌期望之花,使书香飘荡在整个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第四篇:知礼仪(范文模版)
知礼仪,做文明大学生
今天我们以古语来到出我们的主题,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班长在台上发言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佐证这一观点,重庆一公司因为大学生不注重个人修养而开除20名大学生。
一个人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应该是掌握了足够多的书本知识,但是能不能作到知书达理呢?这可不一定,今年7月,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的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一共21人,而到目前才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公司便陆续开除了其中20名大学毕业生,仅仅留下了一名中专毕业生。这是为什么呢? 21位大学生被公司开除主要是由于三类原因。
第一类是随地吐毯。公司规定随地吐毯要罚款5元钱,但有人偏偏就是因为随地吐痰,而且还当着客户的面吐痰。
第二类是上班时间化妆。漂亮女生本是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因为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都迟到,还在工作时间公然摆出化妆品化妆,3次警告后,也被公司除名了。
第三类是抢位置被开除。一次公司总经理带领员工到青岛度假,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间床铺,但员工有100多人,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要打地铺。而这些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一进别墅,就张罗着选择好房间,选好后,就把门锁上,独自一人在房间看电视,很多年龄大的员工,甚至总经理本人都只能在过道搭地铺。
就这样20位刚进来的大学毕业生都被公司除名了。而公司招聘的这批应届毕业生中,最终留下来的却是一位中专毕业生。
由此可见礼仪对一个人多么重要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会给别人一个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前途。
因此加强我们大学生社交礼仪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列出了几点意义。
(一)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我们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我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学好基本社交礼仪。(二)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
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
同学们在台上把自己最真实想法展现出来
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还做得不够好,例如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行为日益加剧,小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不会尊重师长,大至行为放浪等。曾几何时,从温文尔雅的社会精英滑落到被某些文章称之为“丑陋的大学生”,这一变化令人瞠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家庭与教育制度的原因。一般来说,礼仪教育呈现为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的一个递进过程。毫无疑问,礼仪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因而,学前阶段与小学中学阶段恰当的礼教育可谓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在我国应试教育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大背景下,是否用功读书,是否分数排名在前,几乎成了人们判断一个中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他们是否也能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孩子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全孩子——他体内缺少必要的“礼仪基因”与“礼仪维生素”。
二是高校教育、管理上的原因。在现在教育背景下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思想教育造成思想不过关,此,小学中学时期缺乏礼仪教育而留下的隐患,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就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不道德行为,甚至一失足而留下千古恨,此种例子不胜枚举。
大二学姐到我班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
回顾历史,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有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我们的老祖宗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不学礼,无以立”,包括孔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古代的礼仪理论往往采取否定与摒弃的态度,而不是进行科学地扬弃,结果把澡盆中的脏水连同婴儿一起泼掉了。我们一方面以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自豪,另一方面却对古代的礼仪理论是那样的冷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环顾现实,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一个价值转型期,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形形色色“新思潮”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出现了某些紊乱,这是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位大学生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必须将礼仪教育放在自己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上。
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传统文明礼仪并与时同进,赋予它新的内涵,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复兴而努力吧
电气1102班
第五篇:懂礼仪,知感恩,做孝子
懂礼仪,知感恩,做孝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孟郊这首诗句句都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都倾诉母爱的伟大。是啊!母爱就像那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她的恩情是小草一生都报答不完的。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看着父母那越来越多的皱纹,看着那瘦弱弯曲的脊背,看着那渐渐变多的白发,我内心酸酸的。看着年幼的弟弟把母亲气得落泪,看着父母望子能成龙的忧虑,看着父母因孩子成绩下滑而着急,看着爸妈天不明就起床干活、给我做饭„„我的眼睛湿润了。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长大,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当我们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时,想一想,我们的父母却正为我们的生活辛苦地奔波着,我们一定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珍惜父母的深情。作为一名小学生,在学校认真学习,考个好成绩,放学回家,要多做做家务,陪父母聊聊天,倒杯水,少惹爸妈生气,这也许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吧!
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回报我们的父母。元旦将至,借此机会,我向辛勤劳作的爸爸妈妈真诚的道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