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课时作业9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岳麓版选修41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课时作业9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岳麓版选修4
一、选择题
1.“我一生最骄傲的,是接受少尉军衔的那一刻……它使我生命的航船驶入了腾达的航线。”对文中“它”理解最准确的是()A.接受少尉军衔
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军事才能的展现 D.先进启蒙思想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A项太过具体,少尉军衔是对拿破仑军事才能的认可,是其军事才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而C项为军事才能的展现提供了一个舞台,是客观原因。D项是其投身革命的思想因素。故选B项。
【答案】 B 2.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A.建立执政府 C.颁布《民法典》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打退反法同盟
【解析】 据题意分析:“1789年瘟疫”指的是拿破仑继承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制定并颁布了《民法典》。而且《民法典》对欧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所以C项正确。
【答案】 C 3.1804年拿破仑加冕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下面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拿破仑()A.被迫称帝 B.恢复了封建制度 C.仍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D.与华盛顿都是共和主义者
【解析】 拿破仑之意为虽然加冕称帝,但仍然和华盛顿一样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答案】 C 4.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C.固有局限无法实行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解析】 《拿破仑法典》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它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其积极作用显然是主要的。【答案】 A 5.在拿破仑“百日新政”期间,法军同第七次反法同盟军队展开了决战,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一战。该战役是()A.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会战
B.土伦之战 D.滑铁卢战役
【解析】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再次登上皇位。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于反法同盟,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
【答案】 D 6.拿破仑帝国被欧洲反法同盟打败,这一结果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失去国内人民的支持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C.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D.法兰西第一帝国还不具备统治欧洲和抗拒英国的实力
【解析】 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而欧洲反法同盟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君主国家。拿破仑帝国战败本质上显示出19世纪初欧洲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
【答案】 C 7.托克维尔曾写道:“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他的主人时,专制政府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而这些机会是那位天才轻而易举地发现的,他后来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对这位被称为“天才”的人物,评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发动进攻俄国的侵略战争 C.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D.重建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既是大革命的继承者,又是大革命的摧毁者”可知是拿破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崛起后,于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结束了共和制度;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拿破仑的对外政策对欧洲的影响之一是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拿破仑虽建立了帝制,但是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颁布《民法典》,并没有恢复封建专制制度。所以答案选D项。
【答案】 D 8.下列关于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都对本国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推动或捍卫的作用
②都建立了独裁政权,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③都对外发动过侵略战争 ④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都曾建立独裁统治,但仍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没有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然而对其评价却一直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他在那个时代中的非凡表现,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二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三 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评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指出拿破仑为什么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2)材料二中“阴谋”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句话。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概括归纳。第(2)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可知,“阴谋”是指加冕称帝;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法国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拿破仑自身因素考虑。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意大利民族摆脱了奴役,恢复了自由;第二小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作者对拿破仑持肯定态度,材料三作者持否定态度,因此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
二、全面辩证地评价。
【答案】(1)原因: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制定《拿破仑法典》,并在被征服地区推广;改造法国社会,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阴谋”:加冕称帝。
原因:拿破仑通过革命战争赢得崇高威望;**的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巩固统治;拿破仑的部分措施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3)理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意大利民族摆脱了奴役,恢复了自由。原则: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
二、全面辩证地评价。
10.拿破仑说:“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制定这部法典好比建筑一座金字塔,其中一些巨石几乎全是波拿巴亲手砌上去的。他扩大了法国公民权的范围……重新建立了父权,虽然和革命前旧制度下的父权对比在某些细节上略见温和,但其严厉程度并未稍减。
——[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材料二(《法国民法典》)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法典在欧洲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入什么地方,它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材料三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拿破仑利用人们的心理在法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体?并指出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所起的作用。
(3)依据材料二、三,从《法国民法典》实施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拿破仑及其《法国民法典》。第(1)问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建立帝制。目的要从维护统治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社会的原则、对其他国家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归结。第(3)问影响一是考虑法典宣传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对法国人民的影响,二是考虑对侵略地区的影响。
【答案】(1)政体:建立帝制。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以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影响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民法典》宣传自由平等,促使法国人民为国家而战,支持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被侵略国家民族主义的发展,反抗拿破仑侵略战争。
第二篇: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含答案
清单一 拿破仑早期的军事生涯
从少尉到统帅
1.出生
1769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他学习异常勤奋,尤其爱好历史和数学。2.担任少尉
1779年后,拿破仑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他在一个炮兵团服役,军衔为少尉。3.收复土伦
1793年,拿破仑受命担任炮兵指挥,一举收复土伦,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4.平定保王党人叛乱
1795年,拿破仑担任巴黎卫戍区司令,平定了保王党人叛乱。5.远征意大利
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总司令,率军远征意大利,战胜了奥地利—撒丁反法联军。
清单二 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仑法典》
1.背景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次年回国,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目的
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意义
(1)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立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深化认知]
拿破仑统治时期,采取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颁布了《民法典》和其他几部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一位法国史学家曾说过:“法国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
清单三 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奥斯特里兹与滑铁卢
1.奥斯特里兹会战
1805年,在奥斯特里兹爆发了“三皇会战”,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同盟,确立了拿破仑在世界军事史上的杰出地位。
2.称霸欧洲
拿破仑的欧洲霸权在1810~1811年达到鼎盛时期,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沦为法国的附庸。他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失败退位(1)原因
①权力不断扩大,日益向往君主制。
②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2)退位
①第一次退位:1814年,反法同盟的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②第二次退位: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战败,被囚禁在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深化认知]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进步性、侵略性和称霸性三重性质。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保护了大革命的胜利果实,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对西班牙等国的战争,明显具有侵略性。与俄、英的战争明显带有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争霸性质。
探究点一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一位反抗土耳其霸主的希腊游击队首领这样宣称:“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真相。以前,对世界各民族了解的情况很少,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
——梅朝荣《从史前到人类的终结:人类简史》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指出“现在……统治人民更困难”的原因。
[答案] 观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原因: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民主精神;拿破仑战争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带到被征服地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 拿破仑像是一个传教士,他也的确是用枪炮和刀剑来传教的……吉纳丁曾陪同拿破仑参观卢梭的墓,拿破仑在回答他的一个问题时说:“好吧!未来将会证明:在我和卢梭都不存在时,对于世界的宁静是否会更好一些。”
——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2)材料二中,拿破仑为什么要参观卢梭的墓?卢梭和拿破仑打破了什么世界的宁静?其锐利的武器分别是什么?
[答案] 原因:拿破仑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卢梭的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世界:封建专制统治世
界。武器:卢梭的“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思想;拿破仑的《拿破仑法典》。
[结论形成]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拿破仑以其卓越的才干,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稳定了社会经济,他所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2)他通过征服战争,将《拿破仑法典》的精神带到各国,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3)但是拿破仑恢复帝制和独裁专制,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也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健康发展。
探究点二 拿破仑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克伦威尔等。
——恩格斯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 原因:在法国一系列的革命与战争中,拿破仑凭借军事战功而上台。含义: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因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材料二 恩格斯说:“要是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确实是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战争,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所有被拿破仑征服了的国家在拿破仑垮台之后,都宣布平等的原则,享受到平等原则带来的幸福。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恩格斯又说“反对拿破仑的普遍战争,是各民族的遭拿破仑践踏的民族意识的反映。”
有人引用恩格斯的前段话认为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有人引用恩格斯的后段话认为反对拿破仑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还有人根据这两段话认为恩格斯对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2)如何辩证地认识拿破仑所发动的对外战争?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领袖人物的有关结论?
[答案]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另一方面,也奴役了被侵略国的人民。对待:应该全面准确地理解领袖人物的有关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对历史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结论形成] 拿破仑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1)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位深深影响法国历史的人物,革命时代打下的烙印使得拿破仑在夺取政权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不仅对法国,而且对欧洲的政治民主进程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拿破仑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而不是某个英雄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就体现在他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3)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历史的规律表明,每个社会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必将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拿破仑之所以伟大,是由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所造成的,因
此必须把他放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之中,才能更好地去认识他。
(4)要看主流、看主导方面,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其一生的经历是错综复杂的。拿破仑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也是整个欧洲大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他的主要活动,是和这个时代的特点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因此,要看他在这个历史潮流中,是
逆历史潮流而动,还是顺应时代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拿破仑由穷困潦倒的“荒野雄狮”一夜之间转变为“共和国的救星”、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主要靠()A.平息俄国对法国的进攻 B.平息英国对法国的进攻 C.平息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 D.平息国际社会对法国的干预
解析:选C 拿破仑在担任巴黎卫戍区司令期间,平定了保王党人叛乱,被视为“共和国的救星”。2.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 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前功尽弃
C.《民法典》代表人民的利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解析:选D 从《民法典》对后世的影响上分析原因,故选D项。
3.某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生平的文章,并草拟了一个提纲。下列标题不能列入文章的是()A.土伦之战——崭露头角 C.法奥结盟——称霸欧洲
B.雾月政变——称帝封王 D.兵败俄国——走向末日
解析:选B 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他自任第一执政,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一直到1804年,拿破仑才称帝,故雾月政变使拿破仑称帝封王错误。
4.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B.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 C.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
解析:选D “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说明各国反对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说明人民开始对拿破仑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持支持态度;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征服俄国时失败;民众从支持到反对,反映了民众在政治上的觉醒,故D项正确。
5.有学者形容拿破仑是“旧世界的女婿”。以下拿破仑的活动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编纂《民法典》 C.建立法兰西帝国
B.建立法兰西银行 D.实行征兵制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编纂《民法典》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不属于“旧世界”,故A项错误;建立法兰西银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建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与材料中“旧世界的女婿”所指相符,故C项正确;实行征兵制,改革原来的军事制度,不具有“旧世界”的特点,故D项错误。
6.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中说:“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拿破仑道路由胜而败的决定点是()A.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会战
B.莫斯科战役 D.滑铁卢战役
解析:选B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几乎全军覆没,成为由胜而败的转折点,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使拿破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他也以自己的方式使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岁那年,拿破仑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进入了巴黎陆军学校学习。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思想发展、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受启蒙运动者的影响,他认真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尤其是卢梭的作品,对他影响更大。……他了解到人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独裁者严重阻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制造人类极不平等的现实的祸根,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就是束缚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所以,要彻底打败、清除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材料二 1807年,沙俄被迫同拿破仑签订《梯尔西特和约》,承认法国在欧洲的统治。法军所到之处……在意大利,推翻小邦的封建王朝统治;在德国,废除了老朽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实行拿破仑法典,取消封建等级特权,消除关税障碍;在波兰,废除农奴制,宣布公民平等。……拿破仑从占领的地区掠夺大量的财富运回法国,大部分军费和军用物资都取自被压迫民族,居民被迫当炮灰……
——白希天、李凤飞《世界全史·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拿破仑的革命理想及其形成之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对外政策的特点。推行这样的对外政策是否表明拿破仑背叛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请简述理由。(8分)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概述其理想;抓住关键信息“受启蒙运动者的影响”“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分析原因。第(2)问,从给被侵略国家所带来的政治变化和奴役压迫两方面分析拿破仑对外政策特点。观点可赞同亦可不赞同,若赞同,其理由应着眼于被压迫人民,因为掠夺财富,奴役当地人民,激化民族矛盾等方面,若不赞同,则从传播资本主义方式方面分析。
答案:(1)理想:自由、平等、和谐、幸福。
原因: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2)特点:革命性和侵略性、掠夺性。
是:掠夺当地财富,压迫和奴役当地人民,激化民族矛盾。否:改造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部分背叛。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拿破仑的)利己心和幻想就是从这里开始冒头的,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出于对他业已取得的成就的信任而在这位伟人所从事的新事业中追随他。人们信赖他,服从他。可以说,人们忍受他的幻想,而阿谀奉承和易于受骗的人则甚至赞颂和吹捧他的幻想,把这种幻想当作他的最卓越的思想。……在此之前,这位伟人曾把他的卓越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普遍的意图、共同的心愿服务;现在,他却要使公众的力量屈从于他的个人目的和欲望。起初,人们为此感到不安,随后,人们厌倦了;有一段时间,人们违心地、勉强地跟着他;接着,人们叫嚷和抱怨了;最后,人们同他分手了;于是这位伟人成了孤家寡人,从此垮台。所有那些只属于他自己的想法和图谋,所有他业绩中的纯粹个人的和独断专行的部分,也都跟着他一起垮台了。
——[法]基佐著《法国文明史》
(1)拿破仑“业已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他所从事的“新事业”的本质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垮台”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结合拿破仑上台后采取的内外措施,从巩固革命成果、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大革命的精神等角度概括其成就,“新事业”是指发动对外战争,建立欧洲霸权,进而分析其本质在于为法国对外侵略扩张,奴役欧洲民族国家。第(2)问,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直接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成就:①保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②通过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旧势力,拓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本质:为法国对外侵略扩张,奴役欧洲民族国家。
(2)原因:欧洲封建势力的反扑;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正义斗争;失去国内人心;军事指挥的失误;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等。
第三篇: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岳麓版选修4
课时作业(三)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最知名的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别是师徒传承关系顺序。下列关于这三位思想家师承关系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
②柏拉图
③亚里士多德 A.②——①——③
C.②——③——①
B.③——①——② D.①——②——③
【解析】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阿卡德米学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生,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2.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园,故选B项。【答案】 B 3.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C.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句“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即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答案】 C 4.“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解析】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尊敬老师但不畏权威,故选A项。
【答案】 A 5.“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说
C.伦理学说
B.教育学说 D.逻辑学
【解析】 材料中的三句话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具体表现,他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6.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解析】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拥有的。
【答案】 C 7.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A.设计了理想国 C.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
B.提出了“中道”理论 D.提出了“三段论”
【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把政体分为六种,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答案】 C 8.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中庸”,即“不偏不倚”,D项之意是“质”和“文”的折 中思想,与题干思想类似。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中国学者据此翻译而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信息点“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更尊重真理”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直接根据材料二进行概括即可。第(3)问在前两问回答的基础上思考总结。
【答案】(1)柏拉图。“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批评柏拉图不承认现实世界,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还认为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
(3)尊敬但不盲从的认识态度。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做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解析】 第(1)问,归纳材料中心论点作答:维护全体公民或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他的标准。第(2)问,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孔子主张德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而且两人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在思想上都主张中庸,教育上都积极办学、讲究教育方法等。
【答案】(1)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若答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也可)。
(3)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教育:都积极办学,其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都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
第四篇:岳麓版历史选修2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第9节《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参考教案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标要求:
1、知道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2、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历经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期间民主与专制屡经反复,血与火的斗争时有发生;但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并引导学生回顾必修一学习的相关内容来理解掌握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2、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期间民主与专制屡经反复,血与火的斗争时有发生;但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
难点:共和制确立的必然性;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学情分析:
本课相关的一些知识点虽然学生在必修一中已学习过,但内容较为繁杂,在教学过程使用课前准备的《法国政局演变时间图》来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并引导学
进程加快。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已经成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障碍,法国的资产阶级尤其是金融大资产阶级为分享政治权力,必然要求反对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
查理十世的倒行逆施激化了矛盾,波旁王朝出现了统治危机。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长。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
(3)《七月敕令》(1830年7月,查理十世)
①原因和目的:
1830年5月,资产阶级在议会选举中占上风。7月,查理十世接连签署了四道敕令:一是封闭报刊;二是解放议会;三是改变选举法,只给土地所有者选举权;四是确定下次选举在9月份举行。企图取消选举的结果。②影响:成为“七月革命”的导火线
它点燃了法国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成为“七月革命”的导火线。
2、七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1)经过:
7月27日,巴黎爆发起义。7月29月,起义军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波旁王朝垮台。起义在三天内胜利结束,被称作“光荣的三日”。(2)结果: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二、七月王朝
1、建立:1830年,七月革命后,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被推上王位。新王朝被称为“七月王朝”
2、政体和性质:(1)政体:君主立宪制
与波旁王朝相比,国王权力缩小,议会权力增大,带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征,即出现国王与议会两个权力中心。(2)国旗:三色旗
(3)性质: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金融资产阶级)
3、统治:
(1)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特朗斯诺南街》梯也尔对起义工人的大屠杀
原因
③欧洲农业歉收和工商业危机,工人失业人数剧增,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直接原因
(2)主要力量: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小字部分和插图)(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提问:
第二共和国时期,临时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统治措施:(1)措施:
①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人民享有普选权、劳动权和全民免费教育权;
由于工人掌握了大量武器,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改革。如吸收少数工人进入临时政府,宣布保障工人的劳动权,还设立国家工场,收容失业工人和破产的手工业者。
仿佛一下子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②新政府又排斥工人代表,并且决定强行解散国家工场。同时,组织别动队,准备对付工人武装。
(2)结果: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最终触发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
3、六月起义(1848年6月)(1)原因:
①直接原因:资产阶级政府颁布解散国家工场的法令; ②根本原因: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2)过程和结果:
工场里的两万工人拿起武器,还有许多平民也参加战斗。到处飘扬着三色旗,上面写着“面包或者死亡”和“自由或死亡”的标语。过5天的残酷战斗,起义被镇压。
(3)性质和意义:
①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性质(法国的工人阶级要求推翻资产阶级统治)②意义:
托在波拿马身上。
③面对法国政局动荡,人民寄希望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稳定政局。
前两次共和制都未能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人们对共和制失望。④利用其伯父拿破仑的威望
(2)上台:1848年12月,在总统大选中,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
2、法兰西第二帝国(1)建立:
1851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1852年,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2)统治政策:
①对内政策:
A、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高压和怀柔双管齐下的政策;(严格限制新闻和出版自由、结社和集会自由;政府以高额罚款和人身监禁为惩罚手段,禁止随意报道国家机构的会议内容。)
影响:稳定了法国的局势,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经济上创办新的投资银行、兴办大型公共工程等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影响:法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金融资本的发展尤为突出,巴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对外政策:发动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克里木战争、普法战争)
影响:对外战争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导致第二帝国在战争中灰飞烟灭。
3、覆灭:
1870年7 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色当战役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投降。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宣布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神话”就此破灭。
提问:
1、第二帝国的统治为什么能够延续近20年?
(1)二月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而法国社会经济要发展,必须要
梯也尔政府想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这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方面进行尝试。但法国法国无产阶级的实力远未发展到能与资产阶级相抗衡的程度,巴黎公社被梯也尔政府扼杀在血泊之中
3、君主派的内讧
由于普法战争的影响,法国工业萧条,工业资产阶级缺乏活力,共和派难以掌控法国政局。在1871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君主派占优势。他们试图恢复君主制,但由于内讧为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
4、共和政体的确立:
(1)1875年宪法——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它确立了议会、总统、法院之间的三权分立政体,从而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从而推动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共和国;议会实行两院制,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实行间接选举;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文武官员、宣布特赦等大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在议会两院中获得多数支持的正常中领袖担任,由总理组织内阁。这部宪法虽然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但它毕竟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此后君主派的复辟活动。
(2)1877年共和派议会选举获胜
(3)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
至此,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全部为共和派掌握,形成了共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斗争,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课堂小结:
概述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史实,斗争的最终结果怎样?对此你有何认识?
史实: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的波旁王朝,于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波旁王
第五篇:【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 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人们尊敬和怀念屈原,不仅有他创立楚辞这一突出成就,更因为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精神,A、B、C三项表述都不全面。
【答案】 D 2.汉赋的主要特点有()①采用了民间方言 ②抒发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③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④是一种带韵散文 ⑤多是歌功颂德之作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赋特征的掌握。①②与汉赋特点不符,可排除含有①②的选项。【答案】 B 3.“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诗人的诗()A.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B.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C.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 D.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解析】 这是杜甫的诗,前两句反映的是唐朝开元年间国家繁荣的景象,后两句反映的是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情景,两者对比,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答案】 A 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放派著名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A.李白 B.柳永 C.辛弃疾 D.曹雪芹
【解析】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可知此人一定是豪放派词人。【答案】 C 5.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解析】 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故均可排除;B项反映了杜甫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6.郭沫若曾经为某一历史名人的纪念祠题写了下列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位历史名人是()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关汉卿 【解析】 提取题干中的“继东坡”“南宋”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C 7.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解析】 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学,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B 8.《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红楼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答案】 C 9.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解析】 《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需求,故①④排除。
【答案】 C 10.有人这样评介一部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无论是政治理想、生活理想还是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都围绕着民生境遇和人生境界,体现着对于人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这部著作应是()A.《诗经》 B.《离骚》 C.《逍遥游》 D.《庄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著作内容的了解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评介的内容来看,其有效信息是:歌颂劳动人民的“现实主义精神”;“对于人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而体现这两点的,非《诗经》莫属。
【答案】 A 11.元散曲诞生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汉族文人进取无望,需要抒发愁闷情绪
B.蒙古统治者初入中原,为找不到治理汉族的方法而苦闷,需要抒发愁闷情绪 C.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让汉族文人无奈自嘲
D.汉族文人将隐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逃避现实,获得心理平衡
【解析】 元散曲主要是汉族文人为抒发愁闷情绪而作,并非蒙古统治者的政府行为。【答案】 B 12.下列有关明清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视为歌颂的对象 C.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兴起 D.英雄传奇小说备受冷落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能力。D项表述错误,《水浒传》就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唐]王维
念奴娇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宋]辛弃疾
材料二 明刻本《荷花荡》插图
材料三 “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解析】 第(1)问,“诗以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回答本问首先要读懂诗词,然后联系时代特征,分析诗词风格。第(2)问,注意材料信息是木刻版画,而深层次的信息则是明清时期小说的盛行,商品经济发达。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变化”,第二小问注意关键词“时代特征”。
【答案】(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王维的诗体现了田园风光;两宋之际,民族矛盾尖锐,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而辛弃疾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因而他的词反映了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2)信息:反映了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3)变化:小说浸染了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时代特征: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14.不同时期的文学家代表着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材料五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材料五中,为什么说“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
(4)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请你列举几本。(至少四例)(5)由宋词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与小说。第(1)问,趋势要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人物身份及其作品的角度进行分析;原因从经济角度思考。第(2)问据材料四并结合该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因素回答。第(3)问回答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即可。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5)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市民阶层扩大的需要。
(2)宋词繁荣的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便于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宋元话本把中国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明清小说蓬勃发展。
(4)四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还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5)文学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