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016高中历史第6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23反战和平运动课时作业岳麓版选修3(新)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6单元 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 23 反战和平运动课时作业 岳麓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主要内容。A是在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B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罗素、爱因斯坦在1955年7月9日于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D是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
【答案】 C 2.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下列对此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B.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C.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D.强调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解析】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答案】 B 3.如图所示全球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两次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觉醒 C.已经消除了战争因素 D.争取和平的斗争并不顺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C不符合史实,故符合题意。【答案】 C 4.战后第三次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起因是()A.苏联入侵阿富汗
B.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发射场
C.北约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 D.印巴进行核试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西欧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战意识,抗议美国在本国领土上部署中程导弹。
【答案】 C 5.下图是1965年一位基督教教友会的和平主义者在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前用汽油自焚,表达反战情绪的照片。美国60、70年代的反战运动形式不包括()1
A.游行示威 B.拒交战争税 C.以战反战 D.召开宣讲会
【解析】 反战运动本身不包括战争形式。【答案】 C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仅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由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参加的,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不仅仅只有学生参加,D是正确的。
【答案】 D 7.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 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答案】 C 8.下列对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 ②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可以和平共处 ③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④反战和平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内容、影响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现是解答的关键。①是课文明确表述的内容;②在课文中有明确表述,这是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成立的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的原则之一;③表述错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并不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④显然是正确的。
【答案】 C 9.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的是()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成立 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④《国际和平年宣言》的通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世界和平理事会以“和平共处”为基本原则,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①符合题意;《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指出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而应该“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故②符合题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国家蜕变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在世界上消灭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国际和平年宣言》是在和平运动推动下通过的,故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10.20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实际上反映了()A.和平力量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C.局部战争仍然频繁发生
D.时代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发生变化 【解析】 社会现实决定人们的发展思路,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变化决定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大会指出,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郭沫若、马寅初等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
郭沫若团长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致辞时称:华沙二届世界和平大会是有很大成就的,它告诉全世界人民:绝不能等待和平,必须去争取和平!保卫和平一定要反对侵略,在今天来说,就是要反对破坏远东和平、威胁世界和平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华社电讯1950年12月21日
材料二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80年2月,中国正式参加裁军谈判会议工作。中国提出的全面彻底核裁军,有核国家应无条件保证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有核国家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国际公约等主张,得到大多数与会国的赞同和支持。为推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中国于1996年7月29日郑重宣布暂停核试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和平大会兴起的原因及其重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二中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解析】 本题以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第(1)题属于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提供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派出代表、郭沫若在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的致辞及中国对使用核武器的声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①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冷战兴起威胁人类的安全;一些国际组织和著名人士的号召。
②影响: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2)①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彰显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决心; ②抗美援朝,打击美国侵略,维护远东和平;
③20世纪60年代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④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参加裁军谈判会议,暂停核试验,推动了核裁军谈判进程,从而促进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来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材料二 1959年7月25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世界和平运动”邮票,共两枚。其中的一枚是黑、白、黄三种不同肤色人像剪影,他们胸前停留着一只白色的和平鸽,橄榄叶像一朵小花似的装饰在鸽子旁边。这三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和平与美好的生活而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材料三 美苏之间军备竞赛从战后就开始了。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全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爆炸量达130—160亿吨TNT,足以把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可从材料中的“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来说都是有益的”和“销毁核武器„„就会减轻„„恐惧”等得到答案。第(2)题应从美苏势均力敌、反战和平运动、联合国的作用、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核战争的毁灭性等方面概括核战争没有爆发的原因。
【答案】(1)观点: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
(2)“冷战”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有识之士探索避免核战争的努力;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和核战争的空前破坏性;世界人民反对核竞赛、核战争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制约;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等。
第二篇: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岳麓版选修4
课时作业(三)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最知名的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别是师徒传承关系顺序。下列关于这三位思想家师承关系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
②柏拉图
③亚里士多德 A.②——①——③
C.②——③——①
B.③——①——② D.①——②——③
【解析】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阿卡德米学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生,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2.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 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
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 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
【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园,故选B项。【答案】 B 3.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句话表明亚里士多德()A.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B.物质受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C.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D.认为友情和真理同等重要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句“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即真理高于一切的信念。
【答案】 C 4.“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解析】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尊敬老师但不畏权威,故选A项。
【答案】 A 5.“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说
C.伦理学说
B.教育学说 D.逻辑学
【解析】 材料中的三句话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具体表现,他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6.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解析】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拥有的。
【答案】 C 7.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A.设计了理想国 C.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
B.提出了“中道”理论 D.提出了“三段论”
【解析】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把政体分为六种,探究了希腊城邦政体。【答案】 C 8.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中庸”,即“不偏不倚”,D项之意是“质”和“文”的折 中思想,与题干思想类似。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中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中国学者据此翻译而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及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信息点“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更尊重真理”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直接根据材料二进行概括即可。第(3)问在前两问回答的基础上思考总结。
【答案】(1)柏拉图。“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批评柏拉图不承认现实世界,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还认为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是不符合社会实际的。
(3)尊敬但不盲从的认识态度。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做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解析】 第(1)问,归纳材料中心论点作答:维护全体公民或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他的标准。第(2)问,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孔子主张德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而且两人的思想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在思想上都主张中庸,教育上都积极办学、讲究教育方法等。
【答案】(1)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若答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也可)。
(3)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教育:都积极办学,其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都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
第三篇:高中历史第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岳麓版选修-精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岳
麓版选修3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政治人物的描述,可知其对于意大利在“非洲沙漠”的侵略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这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根据这些可判断应为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答案】 C 2.丘吉尔说过一句话:“德国独裁者没有从饭桌上抓取食物,而愿意让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他——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一切。”此话是针对什么事件而言的()A.慕尼黑阴谋 B.英法静坐战争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德国吞并奥地利 【解析】 抓住本题的关键信息“德国独裁者”“这就是首相为捷克斯洛伐克„„”据此不难分析出事件指的是“慕尼黑阴谋”。故选A。
【答案】 A 3.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 A.伸张正义 B.助纣为虐 C.强权政治 D.铸剑为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面对法西斯德国时,纷纷明哲保身,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事实。所以“助纣为虐”最能体现这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
【答案】 B 4.“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最符合下列哪一情况()A.抗战中的中国
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解析】 从西班牙内战的性质转变后在西班牙的主要参战力量角度思考。【答案】 D 5.二战开始后,德国之所以未进攻苏联而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 B.苏德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C.苏联对德国推行和好政策 D.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解析】 注意“主要原因”的限定,A是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相比,鉴于苏联的强大,德国首先选择了进攻英法。
【答案】 D 6.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的隐患 B.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30年代错综复杂的国联关系的总体特征及走向的把握。30年代的国际关系舞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政治势力,即法西斯的崛起及发动三场局部战争、英法美纵容法西斯侵略、苏联由力促反法西斯结盟到推行中立自保政策及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存在分歧等。30年代被称为“走向大战的十年”,就是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对比失衡的结果,由于西方国家及苏联的自保政策和短视行为,导致力量居于弱势的法西斯势力逐渐变大,由局部侵略发展为全面发动大战,西方大国最终自食其果。
【答案】 D 7.德国企图通过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迫使英国屈服的阴谋破产后,希特勒把目光移向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其主要目的是()A.切断英国的远东航线 B.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
C.防止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D.准备进攻苏联
【解析】 希特勒以征服整个世界为既定目标。德国法西斯攻占巴尔干和地中海沿岸,就形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包围。
【答案】 D 8.下列关于德国突袭波兰这一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揭开了德、意、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序幕 ②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③德军进入波兰领土后,英法宣布“中立” ④英法事实上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是波兰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早在1931年,日本法西斯就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后,英法虽然没有对波兰提供有效的援助,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并没有宣布“中立”,而是表面上对德宣战。所以①③不正确。
【答案】 B 9.1940年5月,主张对德强硬的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英国对德国法西斯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主要是因为()A.英国面临着被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危险 B.法国的灭亡警醒了英国
C.苏联积极要求联合英法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 D.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
【解析】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时,德国法西斯正在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英国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是在1940年6月,因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德国向北欧和西欧诸国大举进攻时,苏联正在推行“中立自保”政策,故C项也不正确。德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之时,就已经对凡尔赛体系的既得利益者英国造成威胁,所以,D项“英国的利益开始受到德国的威胁”显然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10.二战前夕,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对西班牙实施“不干涉”政策 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D.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解析】 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典型反映。【答案】 B 11.美国国务卿赫尔曾说:“斯大林对德国显然也是存在戒备之心,希特勒在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诺言,斯大林并不比德国更为信任。”由此推断,苏联当时签约的主要目的是()A.与德国建立牢固的联盟,防范英法等国的进攻 B.支援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 C.推迟苏德战争的爆发,争取备战时间 D.推动德国去进攻英法等国
【解析】 材料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斯大林并不相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保证希特勒永远不会进攻苏联。根据相关史实分析,A、D两项不属于苏联与德国签约的主要目的。B项与题干中提供的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答案】 C 12.德日法西斯通过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联合,主要是因为()A.当时德日两国形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 B.它们与英法等国没有利益冲突
C.以“反共”为旗号,可以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 D.德日法西斯只是与共产国际有矛盾
【解析】 德日法西斯结盟,必然会对当时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英法构成严重威胁。寻找借口,转移英法等国的视线,是防止英法等国干涉的有效手段。因此,C项属于德日法西斯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方式实现结盟的原因。而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答案】 C 13.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主要是因为()A.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叛乱战争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D.西班牙共和国代表着进步力量
【解析】 民族战争指的是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战争。【答案】 C 14.西班牙内战时期,英法推行的“不干涉”政策产生的影响是()A.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的援助 B.直接支持了佛朗哥叛军 C.公开支持德意两国的政策
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 【解析】 在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叛军的情况下,“不干涉”政策禁止向西班牙“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和军用物资,事实上是在限制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武器来源。
【答案】 D 15.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包括()①意大利法西斯力量强大 ②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 ③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④埃塞俄比亚人民缺乏斗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面对意大利法西斯的入侵,埃塞俄比亚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可见④的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 A 16.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要注意比较选项中的战争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普法战争中法国割地赔款,但未沦落到亡国的地步。
【答案】 D 17.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殖民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法西斯侵略 D.争取民族独立
【解析】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矛盾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这使此期间的民族解放运动带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答案】 C 18.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为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 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 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虽然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它们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于是打出了“反共”的招牌。
【答案】 A 19.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A.法西斯国家不会发生内战 B.对战争性质不加区别对待 C.不向发生内战国家出售武器 D.不给苏联以中立国地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一战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奉行不卷入欧洲是非的中立政策,该政策奉行中立原则,但实际上有利于法西斯侵略国,而不利于被侵略国。这事实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起了绥靖作用。
【答案】 B 20.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失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英国统治者企图利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D.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0年代对西方国家来说,主要面临两大敌人,即各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而且与后者相比,前者属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是根本的利害冲突。再结合材料内容,可知B为正确选项。
【答案】 B 21.30年代末期,德意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它表明()①法西斯的主要敌人是共产国际 ②法西斯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大国 ③“反共”是法西斯掩人耳目的招牌 ④法西斯集团结成军事同盟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法西斯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仇视苏联和共产国际,并想祸水东引的心理,将计就计,借以蒙蔽西方大国。30年代组成的三国轴心只是一个政治同盟。
【答案】 D 22.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英法为首的国联虽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行为,但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这些决定说明()A.国联虽无力制止战争,但却是伸张正义的讲坛 B.国联已成为法西斯操纵的工具 C.国联成了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D.国联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国际机构
【解析】 首先要明确国联成立时,其盟约宣称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理解材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侵略战争扩大;最后明确绥靖政策的确切含义。
【答案】 C 23.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这说明丘吉尔()①既痛恨资本主义,也痛恨社会主义 ②既反对法西斯主义,也反对苏联政权 ③对德国人和俄国人同等仇恨 ④站在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反共、反苏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丘吉尔作为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不会痛恨资本主义,故①不正确,③不能用量来界定,排除①③。
【答案】 C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 B、C两项属于合作的表现,没有体现出斗争来。D项属于经济领域的合作表现。A项“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体现出军事上的合作,“‘1944年6月’的纪念币”则体现出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过程中的斗争,故选A。
【答案】 A 25.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其直接原因是()A.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B.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势力 D.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希特勒肆虐欧洲之时,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因此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答案】 C 26.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 B.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 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 D.日军指挥失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途岛海战,美军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是因为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敌情,准备充分。
【答案】 B 27.下面的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作于1945年5月,对作者创作这幅漫画时的背景描述不对的是()
《榜样》作者华君武作于1945年5月 A.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两面夹击德国 B.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召开波茨坦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波茨坦会议是在1945年7月召开的,所以不可能是这幅漫画的背景。
【答案】 D 28.斯大林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战争会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故答案为B。
【答案】 B 2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故本题选D。
【答案】 D 30.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解析】 结合题干时间信息“1939~1945年”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世界民主势力反对法西斯独裁、暴政、侵略时期。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刻意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军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 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 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是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最终未能出现的原因。(6分)【答案】(1)法西斯国家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把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身上。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解析】 第(1)问联系整个二战的进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归纳,注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1942年2月”,直接归纳出该时间之前的战略态势即可。第(2)问军事意义要从对中国和盟军两个方面作答,政治意义主要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3.(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向奥地利进军”得出希特勒所采取的行动。从希特勒占领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只是“试探”,到决心进军奥地利时变得“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可看出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希特勒出兵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和进军奥地利,都是对一战后欧洲现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一战后凡尔赛体系的挑战。
(2)由材料中“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得出当时英法等国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分析原因,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英法两国许多人民均认识到一战所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认为一战是个错误。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慕尼黑阴谋,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慕尼黑阴谋是英法等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产物。分析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主要从材料二、三中体现出的和平主义思潮在英法的盛行及英法等国认识到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方面入手,同时结合所学,认识到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之一是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绥靖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应着重指出其导致二战的爆发。
(4)回答“历史启示”,主要从材料所体现的史实出发得出结论,不可空谈。认识到由于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纵容,从而导致二战爆发,同时也要认识到世界的和平需要各国共同维护。
【答案】(1)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和平主义思潮。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个错误,带来重大伤亡,因而恐惧战争。
(3)绥靖政策。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重演。
34.(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掘墓人”。„„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
——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5分)【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悲剧,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要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不断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
(2)科技对战争与和平的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保护人类和平;但运用于军事战争,会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从而威胁世界和平。战争、和平对科技的影响:战争催生了科技的发明、发展;和平有利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所以,人类要把科技用于发展,造福人类,避免战争,维护和平。
第四篇:【新步步高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学案2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2.召开
(1)第一届: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选举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2)第二届:1950年11月召开,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其原则。(3)1952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4)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5)意义: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深化探究] 材料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这次大会共有2 287名代表参加,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会议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1950年3月发表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有五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思考
(1)请从历史上找出人们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原因。(2)为什么同时在两个地区举行大会,而没有合二为一?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人民饱受折磨,双方损耗大量财力、物力。战争的灾难性后果,使二战后的人们特别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2)地理位置不同再加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最终造成这一次大会在两个地区举行。[教材互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大会的宗旨是团结一切要求裁减军备、争取国际安全、禁止核武器以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人,共同保卫世界和平。(人民版)[拓展延伸]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反战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世界面临新的战争 威胁。这一时期的反战和平运动对朝鲜战争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背景
①美苏冷战的加剧,战争的威胁增大。
②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2)时间: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2.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
(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3)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深化探究] 材料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思考
请判断材料出自何文献?其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文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内容: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的目的。
影响:宣言的发表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教材互补]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表达了科学家们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此后,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举行集会,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民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宣言上签名,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岳麓版)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2.表现
(1)学生:①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 队。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3)民众:1967年,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深化探究]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其后期,西方世界在经历了战后20多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普遍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发展迟缓。美国的侵越战争激起了全世界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传统运动愈演愈烈。《法国1968:终结与开端》一书中写道:“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人权运动、青年学生运动的同义语。”此后学生、工人运动席卷多数发达国家,主要发达国家到处都是一片激烈的造反之声。激进的造反者们甚至已在设想“后资本主义”的新秩序。思考
(1)60、70年代美国反战和平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这次反战运动有何特点?
答案(1)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滩,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人葬身越南战场。
(2)参加阶层广泛,时间长,规模大;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反战情绪;反战运动与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重点精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1)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2)反战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连续不断,时间长、规模大。(3)反战运动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
(4)推动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深化探究] 材料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思考
联合国推动国际和平的纪念活动说明了什么? 答案(1)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增强。(2)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3)和平思想深入人心。[教材互补] „„冷战时期的反战运动影响深远:牵制了美苏军备竞赛,特别是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使和平观念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壮大了世界保卫和平的力量;抑制了局部战争的扩大和升级。(人民版)
1.下列对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B.法国和平人士约里奥·居里担任大会主席 C.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
D.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答案 C 解析 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于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下列国家曾参与战后第二、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的有()①澳大利亚 ②日本 ③加拿大 ④新西兰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参加了战后第二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参加了战后第三次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潮。3.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有()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斯德哥尔摩宣言”是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A.朝鲜战争 C.第二次中东战争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B.越南战争 D.美苏争霸 答案 B 解析 二战后,美国对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冷战”中虽有核威胁,但它只是一种战争威胁。而局部战争则使美国人民有了切实的体会,以此否定D项;在时间上否定A项;在战争对象上否定C项。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5.反战和平运动在二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①以学生为主要力量 ②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③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④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在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
B.①②④ D.②③④
[历史纵横] 点拨 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并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体现出共和国建立后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努力。[资料回放] 点拨 根据《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分析,宣言明确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说明该宣言首先针对的目标是核战争。[历史纵横] 点拨 《随风而逝》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以及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似乎表达出青年一代对未来无尽的迷茫和对当权者愤怒的控诉。[学习延伸] 提示 可选择毕加索的画《和平鸽》、《格尔尼卡》或教材照片《战火中的越南儿童》等,选择的时候注意是以“反战”“和平”为主题。
[基础达标] 1.名画《和平鸽》出自著名画家毕加索之手,和平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和平鸽》是献给()5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国际和平年 答案 C 解析 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毕加索为大会献上了这幅佳作,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②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③美苏冷战的威胁 ④局部战争的存在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核军备竞赛,使世界处在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局部战争的存在直接威胁了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导致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推动了裁军进程
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制止了军备竞赛 答案 D 解析 世界和平反战运动对限制军备竞赛起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制止军备竞赛。4.下列运动中明确提出反对核武器的有()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②世界和平理事会 ③《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⑤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 题中五个事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是反对越南战争,并没有提出反对核武器。其他四项均提出了反对核武器的主张。
5.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③④⑤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答案 C 解析 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年12月,宋庆龄作为新中国的和平使者,率领一个59人的代表团去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宋庆龄当选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在会上,宋庆龄以有力的声音发表了题为《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讲,她指出:“各国人民有力量扭转事态的进程,恢复人们对和平未来的信心。”她还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材料二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宋庆龄所指的“局势”是什么?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宣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是否一致?
答案(1)“局势”:二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施热战,使世界和平面临威胁。说明了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2)思想:现代化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必须放弃战争,通过和平办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一致。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以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材料二 1967年10月21日,众多示威群众呼喊着口号向五角大楼冲去,使得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反战和平集会变成了暴力冲突。此次游行示威活动中有近3 000人被捕,其中包括小说家梅勒和集会组织者德林杰。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文献?请列举二战后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界人士(至少四个)。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中提及的反战和平集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3)简述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表现及其特点。
答案(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爱因斯坦、罗素、宋庆龄、约里奥·居里。(2)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国内民众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作用:反战和平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制止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最终迫使美国政府从越南撤军。
(3)表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八十年代,西欧人民掀起反核和平运动的浪潮,和平运动高涨,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特点:在内容上,由于核武器的出现,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地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反战和平运动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第五篇: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3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论述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深化的表现
教学内容 导入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条件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3)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所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封建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 000多年,封建思想毒害了许多人的心灵,辛亥革命之前,不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头脑,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了。所以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表现
(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清末秀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年曾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后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面对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觉悟是“造成今日危殆势”的根本原因,指出“吾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新青年》
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攻击旧文化的中心堡垒。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相继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一直到1926年7月停刊。【思考】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从上海到北京说明了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容易传播、影响力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主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锐意改革,以 “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阿、刘半农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北京大学从“官僚养成所”一变而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没有培养革新人才,于是决心兴办教育,并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和进行活动的机关。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期间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五四动时,他站在维护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是什么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会推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反过来,政治、经济等的解放又为思想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
3.《新青年》的作用
《新青年》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猛烈地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陈独秀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Democracy和Science),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民主的内容
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1)主要内容
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2)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用来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的精神。②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力地打击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仍大量存在的迷信现象。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③随着科学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科学的重要性已不再怀疑,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思考】陈独秀认为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 ——目的是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封建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中国,提出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他们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民权、平等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范畴。而且,陈独秀等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当作医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是偏激的。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礼教 1.“打倒孔家店”
(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
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思考】通过易白沙的话,你认为尊孔的弊端有哪些?
——易形成政治、思想的专制统治;易被别人利用,成为维护其利益的工具;重视做官不重民生易导致社会不安定。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
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染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人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这实际上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鲁迅与《狂人日记》
鲁迅(188l—1936),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文字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曾因为母亲的安排娶朱安为妻,但朱安其貌不扬,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思想很陈旧,鲁迅的家乡绍兴有一种风气,看不起离婚的女人,鲁迅心善,不想让朱安沦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为由,离开了朱安,后另娶了许广平,生下了海婴。朱安一生都没有和鲁迅圆过房,生不了孩子。鲁迅死后,是朱安为他守灵,但朱安死后却没人为她守灵,朱安终其一生始终是不幸的。(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①《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②鲁迅在文中借“狂人”之口,道出了惊世骇俗之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思考】何谓“吃人的礼教”? ——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
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文学革命
1.新文化运动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2)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于是新派人士开始做语言文字的改造工作,力倡白话文,开展文学革命。
2.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189l一1962),安徽绩溪人。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强调 “建设新文学论”的惟一宗旨,只有十个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他强调、以白话文代替文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言文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打开了缺口,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还率先进行白话文学的创作,发表了几首新诗,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五四运动后,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钱玄同、刘半农(创造了“她”字)、李大钊等也积极提倡写白话文。
刘半农(1891一1934),江苏江阴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在革命军中任文书。他积极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17年主张用白话写诗,注重群众口语,向民歌借鉴,是早期新诗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思考】通过胡适的“文学革命”八事,你认为胡适文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内容和文体等方面的改革,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不仅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还认为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从而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文学革命的结果
(1)经过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的积极努力和《新青年》等报刊的大力推广以及热忱扶植,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一、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一律被废除。
(2)白话文在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最早出现的一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有鲁迅、叶圣陶等人的小说,胡适、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诗歌,陈独秀、李大钊、周作人等人的散文等。
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5.文学革命的意义
(1)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 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2)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 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
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
(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第一首白话诗是胡适1916年8月23日写的《蝴蝶》(参见教材),这首诗,讲平仄,讲对偶,行文自由,意象清新,诗意浅露,格调不算高雅,但在当时封建禁锢几千年余威未尽的情况下,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胆创新。所以后来胡适干脆把他的白话新诗集命名为《尝试集》。
【思考】阅读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分析刘半农的白话诗有何特点? ——写作的题材多是穷困的工农、人力车夫、小商小贩以及失业的知识分子,总是将人民群众的悲苦际遇同富人们的奢侈生活进行鲜明对比,文字朴实细腻,清丽通俗,倾向性鲜明,历史学习资料
历史巩固学习资料
表达出一种纯洁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积极性:
(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3)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2.局限性
(1)在实践中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在思想上存在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课后探究
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为何如此仇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触及了旧文化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内容即纲常礼教,从而使旧文化没有任何栖身之地,这是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新文化运动损害了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的既得利益等因素。
历史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