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1998-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选取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系数和位置系数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变化,了解我国商贸流通业中部分行业的出口发展和分工参与情况,并且提出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向高端价值链跃迁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GVC模型 商贸流通业 国际分工 世界投入产出表
引言
在如今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尤其是以生产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以生产国际分割为特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层次在行业层面分化严重。过去30多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吸收外资水平及质量的提升,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提高,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过对外开放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升级,进而创造更多国内增值的成功范例之一。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行业结构性矛盾显著。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经济转型模式的进程加快,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产业的商贸流通业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考验。因此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商贸流通存在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与第一、二、三产业都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按照现行统计框架和口径,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行业,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商品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是否高效顺畅。如今我国商贸流通业已具有庞大规模,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商品顺畅流通,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转型模式的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2012)。柳思维(2012)认为商贸流通业在促进消费率提高和降低储蓄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作用。吉利(2014)则认为商贸流通业对缩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均衡和稳定方面的作用。任保平(2012)提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对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经济转型模式有重要意义,应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向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转变、向双向商贸流通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有学者通过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分析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分工地位呈“V”形,先下后上,且参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行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路径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总结出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路径:融入、升级、准备、竞争、反转和蛙跳(王岚,2014)。黄先海等(2010)学者通过改进后的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国内完全增加值系数来刻画我国高新技术行业的国际化分工地位。
本文将基于国内外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基础,应用附加值贸易框架,考察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度和分工地位,进而得出加快商贸服务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关文献综述
全球价值链(GVC)理论最先起源于1985年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采用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其后Kogut(1985)提出企业要确保其竞争优势所需做出的努力将由以国家比较优势而确定的整个价值链在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空间分配的结果所决定。Krugman(1995)针对企业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空间配置时的能力差异进行了研究,拓展了对价值链治理模式和产业空间转移的相关研究领域。最后随着全球化的合作加深,通过跨国公司的一些外包行为,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企业也寻找到了机遇积极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中。而Gereffi(1999)通过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框架,将全球化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最终通过学界的一致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全球价值链(GVC)取代全球商品链(GCC)这一术语。
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全球化背景,反映国家、产业和企业层面的全球产业结构和动态性理论,并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和指导企业的相关行为。全球价值链分析为解决传统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视贸易中的增加值部分,能够将产业涉及进出口贸易中的利润部分考虑其中;二是GVC分析路径沿产业链纵向分解,涉及全球化过程中所有国家和行业的增加值收益情况(樊茂清等,2014)。马海燕(2007)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分析当前有关全球生产网络、国际贸易与分工、产业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创新系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应用对于分析某一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也存在着积极的应用价值。Gereffi(2005)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就是对分工深化和价值创造体系再构的实践性反映。其中对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由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中价值环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升级的层次(Kaplinsky et al.,2001)。针对发展中国家可行的升级进程由Schmitz et al.(2000)提出的“区域性”价值链升级和链条设计得到支撑,其研究认为本土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升级能力,因此在扩大国际市场前需要深耕国内市场。
综上所述,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分析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并探索转型升级有着较高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研究模型设计
(一)出口增加值分解模型
附加值贸易的统计框架以垂直专业化为基础,本文借鉴Koopman et al.(2012)分离计算国内价值增值和国外价值增值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进行价值增值分解,以此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各行业出口中包含的两类价值增值部分。分解方法如下所示:
数据选取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的数据选取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中包含了世界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简称为“经济体”),表中包含16个生产部门和19个服务部门(以CPA和NACE rev1为分类基础)。本文考察的商贸流通业主要包含以下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得到的行业分类结果):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数据库中包含5的数据很好地配合了相关部门的测算,得到的测算结果如表
1、表2所示。
通过对表1和表2中测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1998-2004年,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发展动力不足且整体水平处于较为下游的位置;而从2005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也同步增加,并且实现了持续性地快速增长;但是由于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大部分生产部门遭受重大打击,因此我国商贸流通业出口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出短暂的下滑趋势。
此外,整体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增长均处在前列,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内不断加强的消费需求和居民健康概念的爆发。从国际分工位置系数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位置不断向上游前进,其中发展最明显的是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这一行业的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同批发零售业相同,依赖于O2O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服务的流程和时间,使得居民服务的出口和消费不断扩大。同时也可以看到,传统的运输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我国的运输业保持竞争的同时还未能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增加值提升空间;而在国际分工层面,对于餐饮酒店服务业、运输业和物流通信业来说,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带来分工层次的提升,这也与其行业的性质密不可分。我国在餐饮、酒店服务,物流通信服务上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弱的竞争力,并且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国内市场发展不成熟,导致在出口上略显疲软。依据商贸流通业各行业两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见表3)可以看到,餐饮酒店服务业与运输业整体发展较弱,国际化参与度和分工地位都在动态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我国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以劳动力为主要要素投入的行业出口优势逐渐减弱。以上结果进一步说明,加快产业转型,并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帮助弱势行业实现更好出口势在必行。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1998-2011年的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测算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系数和位置系数的变化,发现其中大部分行业的增加值持续增长,大部分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提高了分工参与度和国际分工地位,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总体呈现出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而部分行业如餐饮、酒店服务和运输业,由于行业性质为劳动密集型因而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其发展缓慢并出现国际分工地位下降趋势。在当前国际价值链分工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尽快转变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模式,重点扶持和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潜力行业,并以优势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提升整体分工参与度并实现向高价值链环节的攀升,成为该部门的出口强国。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推进商贸流通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政府带头引导相对弱势产业创新发展、加快转型,积极适应全球竞争格局带来的新变化;二是重视中间投入的重要作用,基于目前我国的分工位置,高质量的中间投入水平将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三是努力提高国内增加值,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迁移,尽快转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Gereffi,G.A 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Z].Working Paper for IDS,1999
2.Gereffi G.,Humphrey J.,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 Political Economy,2005(1)
3.Schmitz H.,Humphrey J.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Z].Working Paper for IDS,2000
4.Kaplinsky,R.,Morris,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Z].Ppaer for IDRC,2002
5.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5(26)
6.Koopman,R.,W.Powers,Z.Wang,S.J.Wei.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Z].NBER Working Paper,2012
7.Krugman,P.Growing World Trad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5th Anniversary Issue,1995(1)
8.樊茂清,黄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世界经济,2014(2)
9.高敬峰,张艳华.中国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与要素报酬解构[J].世界经济研究,2014(7)
10.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5)
11.吉利.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J].商业时代,2014(32)
12.马海燕.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评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3.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14.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5)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32)
16.柳思维.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6)
第二篇: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一、商贸流通业概述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商贸流通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商贸流通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
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助推器。商贸流通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运用高新科技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商贸体系,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二)商贸流通业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商贸流通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和辐射力。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在生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流通力成为决定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新经济增长点”所提供的利润,更依靠商贸流通业繁荣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名列世界竞争力前茅的新加坡,主要不在于其生产优势,而在于其强大的流通力;我国香港也是靠“商”成为国际大都市。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生产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商贸流通的投入和培植。只有将商贸流通业提高到优先发展产业的高度,才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提升城市经济的综合能力。
二、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7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18.1%;2010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36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20.4%;2010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速达16.9%;
(二)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城市商贸流通业形成了以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业态为支撑的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505.2亿元扩大到2010年的13368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32%上升为86.5%,东部地区的部分省市如上海、宁波等,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在我国农村初步形成,新的零售业态和经营方式开始从城市走向村镇。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52万个,建成配送中心2667个,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
(三)流通现代化初步显现
2010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餐饮企业销售总额2.5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7.8%;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超过5200亿元;连锁集团物流配送(统一配送率达到63.4%)、网购物流配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蓬勃发展。
(四)流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
目前已有50多家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在中国开设分店,外商零售企业开设的门店数量16757个,营业面积1733.7万平方米,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的比重分别
为9.5%和14.7%;2009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10.7%,集体企业占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6.3%,私营企业占6.1%,其余混合所有制企业。
(五)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流通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现代化批发方式发展不足;零售业各业态发展不均衡;城乡流通发展不平衡,农民“买难”、“卖难”现象经常发生。
2、流通领域市场失序现象大量存在:缺少相应的流通标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部分行业准入门槛低,经营主体资质参差不齐,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拖欠货款、坑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3、流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很多流通企业的内部管理手段落后,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造成流通速度慢,物流总成本过高。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居高不下,最高的果蔬类已经达到30%,最低的肉类也有12%。
4、流通市场主体能力不强:流通领域经营主体360万家,但是大型流通企业数量少,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足1%。连锁百强第一的苏宁集团,年销售额仅相当于沃尔玛集团销售规模的3.8%。
5、政策体制问题亟待解决:连锁企业汇总纳税无法实施。
三、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贸流通业对促进消费、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将由资源约束型逐步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将压倒“以生产为中心”的理念成为主导。随着消费者权利整体地向上位移,商贸流通业必将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继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确立服务经济之后,若干中等收入国家也逐步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而在服务业中表现最好的当属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明显上升。据统计,我国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7%,其中,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5%,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6%。由此可见,经济危机爆发后虽然投资与净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贡献率开始下降,但是由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却在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凸显。
(二)引导生产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流通的因素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其中需求是构成市场的基础。依据市场需求导向组织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成为主导,生产、流通、消费之间日益表现出“生产企业围着商贸企业转,商贸企业围着市场需求转”的特点,处于整个经济活动末端环节的商贸流通业因为控制了整个销售网络而具有市场渠道优势。与此同时,商贸流通业正积极对其上游产业——生产制造业领域进行投资:通过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取得价格优势,而且可以保证稳定的供求关系,防止经营活动受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商贸流通业通过整合生产环节从而具有更加强大的先导优势。现实已经表明,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正在日益强大。
(三)引导消费的功能日益显现
在新经济背景下,商品市场具有的“商品集散、财务结算、信息传播和形成价格”的四大功能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广泛应用,已经逐步实现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批发零售业态的不断发展,经营理念的不断更新,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以及网上交易平台等现代化商业设施已经成为国际国内贸易的主要实现地、流行时尚的前沿传播地和高端服务业的策源地。批发零售业态的不断融合正在催生着批零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其不仅进一步简化了流通程序,提高了流通效率,而且因其对消费需求更加敏感而与消费终端的关系更加紧密。
(四)对供应链整合的功能不断强大
商贸流通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功能也越来越突出。从微笑价值曲线理论可以看出,整条商品供应链上制造业是最低端的,最具有赚钱效应的是流通服务和产品研发。因此,商贸流通业一方面采取技术创新与生产领域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内部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例如苏宁电器通过B2B电子商务技术手段与供应商的供应链从流程到信息都实现了协同管理。通过从采购订单、发货入库到结算清单、付款对账等主干流程和环节的全面整合,双方均可以进行在线查询和互动。目前,苏宁已经与三星、海尔、摩托罗拉等大型生产企业建立了这种直联的B2B供应链合作关系,供应商可以进入苏宁的系统里,随时查看自己产品的销售进度和库存情况,在减少业务沟通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凭借对消费需求的高度敏感及时向生产领域反馈市场信息,生产企业获得反馈信息后不断通过对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进行整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开发自有产品品牌,从而使商品具有了更加强大的价格和品牌优势。
四、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总体上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几年,美国、日本、欧洲都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流动更趋活跃,国际市场需求更趋旺盛,客观上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
从国内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以住、行为代表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对扩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市场消费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度过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国内关税继续降低,各项非关税措施取消,外商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放宽,进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加快,对利用外资和扩大外贸进出口将产生积极影响。CEPA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都将对区域经济扩大贸易、扩大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活跃市场等带来巨大的机遇。
五、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实施现代化战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
商贸流通业实施现代化战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现代化。构筑商贸流通业信息平台,通过吸纳、采用各种先进的商贸流通经营、管理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推进商贸流通业和商流的网络化,通过现代化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二是与科教
兴国战略相结合,提高商贸服务业科技含量。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大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提高商贸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流通现代化发展摆到商贸发展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点加快连锁商业的发展,以连锁商业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转变,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集约化战略,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
实施集约化战略,首先应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的集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建立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其次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要抓手,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培育商贸流通业市场主体。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包括经营、业态、品牌、扩张、并购、人才等方面,做到科学领先,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把连锁经营与企业并购结合起来,做到立信中创业、做强中做大、规范中发展,做强做大企业。
(三)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区域商贸流通经济发展
首先,应以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为着力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特别是主城商业的辐射作用,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城乡消费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完善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法制建设、监测调控、商业信用五个体系。三是抓住确立各类经济带的机遇,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大型市场水平,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会展业,实现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和流通辐射的三大功能,建设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大量聚散,提高聚合辐射能力,实现对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聚集。
(四)实施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产业互动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业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首先,以产业链为基础,加强产业间的互动,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和旅游、文化等三产业的互促互动,农工商联手开拓繁荣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其次,自觉适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突破传统商业布局观念,拉开中心城市骨架,加快形成若干个以商业功能区为基础、错位竞争、有序支撑、层次清晰的商圈。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消除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带垒,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主体,形成内贸促进外贸、外贸拉动内贸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格局。最后,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网络,要以中心城为依托,连接一批大中型的储运、批发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产业走廊。
(五)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应抓住国际商业资本和各类区域外商业资本对营销网络开拓的机遇,适时调整引资重点,加强对国际知名商业的引进力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开放度,提升区域商贸流通业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商贸服务业国际化同样是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抓住我国融入WTO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地利用国际商业资本,全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业发展接轨。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和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国际市场贸易网络;以贸易网络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利用各种运输渠道和储运企业建立国际物流网络;以区域传统、特色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六、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要“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二)我国《政府工作报告》
在我国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工作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宏观战略中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要求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强烈意识到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七、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流通业的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流通体制的基本情况,从三个方面加强立法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二是规范企业竞争行为;三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快流通行业标准的建设。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备的商品流通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
(二)加大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
消除流通现代化发展中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切实解决各类企业在竞争环境上的不平等问题,促进流通现代化,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三)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人才储备和培养人才的竞争将日益成为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同时,符合现代流通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资源的短缺,也是中外企业发展普遍的“瓶颈”。未来几年,要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一是在高等院校中设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专业,为流通现代化培养后备人才;二是设立流通现代化人才培养基金,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三是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领域进行执业资格认证,并纳入劳动部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系列。
(四)开源节流,提高流通效率
提高流通效率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即增加收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应坚持薄利多销,以薄利吸引人,以多销带来效益。节流即节约成本和费用,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契约化的方式,使零售商和专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形成物流联盟,可以减少交易的频率和交易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
(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一是在地区上,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现有连锁企业的规模,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二是在业态上,从目前的以超市、百货连锁企业为主,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三是在行业上,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以及新兴服务业中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四是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六)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
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立社会化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的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稳妥进行电子商务试点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重要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广和数字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标准为前提、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流通企业对信息增值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系统的建设,提高流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继续开展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一是在钢材、电子、医药、建材等传统行业中,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采购,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二是在粮食、棉花、食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中建立专业网络系统,探索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三是探索连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利用连锁店铺的有形网络,通过开办网上商店,拓展经营品种与业务范围。四是探索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探索电子商务不同的发展模式。
21世纪是商业经济和流通经济的世纪,是产业聚积的世纪。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珍惜入世后短暂的保护期,抓紧培育龙头企业,夯实内功,加快我国流通产业与国际接轨,加速实现流通现代化,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流通竞争力。
第三篇: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水商贸流通业优势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势分析
【摘要】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应以优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驿站、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关键词】一带一路,天水市,商贸流通业,优势
随着 “商贸活市”战略和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实施,天水市商贸流通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4年,天水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比2011年增长50%,年均增长14.3%,总量和增幅居全省第二位。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2015年国务院《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又为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在明晰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就成为当前天水市商贸流通业急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一带一路”背景下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优势一: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日益增强
1、优势产业日益提升。一是装备制造业。天水市是全国老工业基地、国家先进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特色鲜明。近年来,天水市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已逐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六大产业集群,培育了华天科技、长开公司、电传所公司、岐黄药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6个县区工业园区已成为新的增长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天水市正在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工程,着力打造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特色农业。天水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和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农林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下曲葡萄、航天蔬菜驰名中外。近年来,天水市通过深入实施“农业稳市”战略,培育了“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建设了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等八大农业示范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示范和技术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甘谷鲜辣椒和辣椒面”、“甘谷干辣椒丝”、“秦安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认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天水市正在深入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着力打造中国西部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三是文化旅游业。天水市是“羲皇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十分富集。近年来,随着“旅游富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天水市依托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文化等资源,打造了“羲皇故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和“陇上江南•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大核心品牌,培育开发了羲皇故里寻根祭祖游、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丝绸之路名城古韵游、陇上江南生态休闲游、天河沐浴温泉度假游、现代特色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文化与旅游业在融合中快速发展。目前,天水市正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发展新机遇,着力打造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以“游天水·知天下”为主题,依托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等有效载体和平台,全方位加强与周边地区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互动联动。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商贸流通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物流基础日益良好。天水市是甘肃省六大物流枢纽和物流集聚区之一,也是陇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就商贾云集,物流畅通。近年来,天水市坚持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建设陇东南区域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信合物流园、春风物流园、秦安货运配载服务站等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站场物流相关企业120余家,物流网点逐步延伸,物流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主体。二是建成了麦积区桥南家居建材市场、秦州七里墩建材市场、秦州瀛池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和专业市场。新建商品配送中心2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0个,建成便民蔬菜店50个、农家店230个。逐步形成了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龙头,各类专业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和社区市场为基础的商贸市场交易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60处,市场交易额36亿元,进入市场经济实体4万多户,从业人数13.5万多人。三是全市两区五县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甘谷浙江商贸城一期、清水兴盛物流园、张家川商业城已建成运营;秦安西部小商品城、国家级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天水城市蔬菜仓储分拣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全市物流服务市场基本形成,物流产业初具规模,物流增加值稳步上升,经营范围已辐射到西北和西南地区。
3、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鼠标+车轮,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近几年来,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天水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全市商贸物流业拓展了广阔的业务范围和运作空间,也成为现代流通体制改革、创新的有效突破口。目前,天水市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协会助推、物流支撑、媒体造势、上下联动、跨越发展”的电子商务新格局,全市现有各类电子商务经营企业500多家,注册资金9.2亿元,从业人员约8000多人,销售额22亿元,平台或店铺月访问量20多万人次,依托的知名品牌网络主要有淘宝网、阿里巴巴、天猫商城等,营销产品主要涉及集成电器、旅游工艺品、药材及特色农产品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同时,天水市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全市各城区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快递物流也基本向各个乡镇延伸。为顺应消费新模式和新趋势,提升电子商务在拉动消费中的作用,天水市还成立了发展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加强了对电子商务的普及培训,培训电商从业人员近5000人次。
优势二: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1、政策环境日益宽松。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商贸流通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餐饮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实施商贸流通业“5强20户”工程的意见等,不断完善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环境。2014年,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2015年,市政府预算安排300万元商务发展资金,为促进全市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文件不仅明确了全市内外贸发展和商贸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更是对全市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全市商务经济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市场监管日益规范。近年来,天水市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电视购物等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一是成立了市“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采取强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开展了全国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加大了对煤炭、酒类、成品油等特殊商品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以及对各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打击了各类违法活动,市场交易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体系监管项目市县两级全覆盖。三是认真开展了消费市场监测,通过密切监控市场动态,加强应急调控,实施肉类、蔬菜储备补贴,有效地遏制了市场波动,强化了市场有效供给。
3、开放步伐日益加快。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天水市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一是通过多种途径方式积极参与陇海兰新、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等区域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兰洽会、西洽会、西博会、西交会等国内重大节会,推介和展示天水市名优特产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搞活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大力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先后组织了14户企业参加莫斯科国际食品展、第11届泰国(亚洲)世界食品展,签约意向性合同3400万元,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积极响应甘肃省向西开放战略,在全力做好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天水商品展筹备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动员企业参加白俄罗斯、伊朗甘肃特色商品展,进一步开拓了中亚、西亚市场。
优势三:商贸流通业区位交通地位日益重要
1、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天水是甘肃的东大门,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是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和我国东部地区进入西北的咽喉要道,处在祖国的几何中心。东与宝鸡毗邻,西与定西、北与平凉、南与陇南接壤,自古以来就是陇右的核心、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文化重镇和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资集散地。近些年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天水市作为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甘肃东南部的桥头堡,辐射带动甘肃庆阳、平凉、陇南及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的作用正在逐步发挥,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也日益变得重要。今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天水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城市,向西将逐步融入北方路上丝绸之路,向南将融入南方路上丝绸之路,与省内、省外、中亚、南亚,甚至更广泛区域的交往和商贸贸联系也将日益加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商贸物流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2、立体交通日益通达。天水是连接陕、甘、川三省毗邻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新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境内陇海铁路和310、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天水机场开通民航,宝兰铁路复线、宝天高速、天定高速、宝天高速天水过境段公路建成通车,天水和陕西关中地区的交通瓶颈已彻底打通。目前,天水军民合用机场正在着手迁建,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天水段项目即将启动,天平铁路将在今年建成运营,宝兰客运专线将在2016年底建成试运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天水市在努力构建陇东南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天水市紧紧围绕甘肃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总体布局,正全力实施天水市“6873”交通突破行动,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天水立体交通枢纽。随着各项规划政策的逐一落实,天水市终将建立起“两横三纵”的双“井”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十”字形的铁路基本格局,开通天水到上海、北京、深圳、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的直通航线,打通天水连接国内一线城市的空中通道,形成更加完善的集铁路、公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真正成为区域通达、便捷的交通枢纽。而日益凸显的交通地位,也将再次使天水市天然的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聚集和辐射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优势四:商贸流通业发展机遇日益叠加
1、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加速了天水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使天水市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全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了贯彻规划,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提出打造“一枢纽、一中心、五基地” 的战略定位,“一中心”即将天水市建设成为陇东南区域物流中心。天水市制定了《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了“1135”发展战略,明确了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目标,即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形成向东联接宝鸡、西安,向西联接定西、兰州,向北联接平凉、庆阳,向南联接陇南、汉中的放射状大物流格局。《甘肃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也提出,要重点建设“一个物流核心圈、四大物流通道、六大物流枢纽城市、六大物流聚集区”,着力建设天水物流枢纽、天成物流集聚区,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为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天水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2、“一带一路”战略为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3月,国务院《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为了抢抓这一新机遇,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天水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其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天水等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建设天水装备制造业等物流基地。这不仅对天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天水建设区域信息物流交通枢纽城市指明了方向。为了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落实省委要求,天水市提出了建设“丝路明珠·三宜名城”的总体思路,指出要着力打造“三地两城一枢纽”,“一枢纽”即区域信息交通物流枢纽,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天水市通信网络覆盖全市100%的乡镇,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并延伸到天水所有过境高速公路、主要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点等区域;宽带网络覆盖率城市达到了100%,行政村覆盖率为53%。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地实施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迅速行动,中国国内东西部之间,中国和中亚、西亚,甘肃和周边地区,甚至更广泛区域之间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将越来越紧密,陆地商贸物流和海上商贸物流的大通道也必将打通,这些都给地处内陆的天水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3、法治化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天水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对现代流通业发展做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畅通高效的内贸流通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包括天水市的商贸流通业将会有一个更加规范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内贸流通也将更好地对接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动力。对天水市而言,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发展环境也将越来越好,而这也必将进一步加快天水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篇: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县商贸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深入调研,笔者对我县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下步发展对策建议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思考。一、客观分析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1、商业网点纵深发展。经过20多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商业网点建设进一步加快。截止2007年底,城西有各类商业、餐饮服务网点1107个,营业面积达13.49万平方米(未含上饶国际家具城、月亮湾汽车城专业市场和2008年以来新开发的房地产商铺)。城西单店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就有4个,4星级酒店1个。由于商业网点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金峰商城为中心的购物街区、京都国际酒店和赣东北乐园为中心的休闲娱乐街区、上饶国际家具城和月亮湾汽车城等为中心的专业市场街区,以及惟义路摩托车销售和汽车美容街区。同时,社区商业正开始兴起,各类商业网点遍布城区街道、小巷、社区,贴近了百姓生活。
2、新型业态不断增加。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城西就是市区的理念,积极策应上饶“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格局,以“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随着城西建设快速发展,金峰商城、九头鸟文化娱乐城、赣东北乐园、茂林商务区、京都国际酒店等一大批重点城市商业功能项目建成,使商贸流通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现在,我县商业新型业态正蓬勃发展,连锁超市以其便民、利民“一站式购物”的优势,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目前,有大中型购物超市4家(联华连锁超市、百择好购物超市、太平洋服饰超市、零点连锁超市),千惠美发足浴广场、英皇ktv会所、艺术摄影、品牌专卖店、拍卖典当企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
3、专业市场效益彰显。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大了商贸招商引资力度,兴建了月亮湾汽车城、国际家具城、陶瓷市场三大赣东北地区最大的专业市场,以及新华龙物流园、月亮湾物流园、大顺物流等一批物流园区。花卉苗木市场、废旧金属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正在谋划当中。2007年,“三大”专业市场共实现销售收入6.48亿元,物流经济实现税收1425万元。
4、物流方式渐趋多样。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以月亮湾物流中心、新华龙物流园为龙头,发展了一批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全县的物流业正从零星、分散朝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我县其他各类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市场化的快速便捷服务。
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我县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在城市建设中,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划编制较晚,重建设、轻管理,重发展、轻规划的现象仍较严重;近年来已形成的商业网点布局杂乱无章,社区商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建小区闲置商铺过多,缺乏有序竞争环境,日益成为影响城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氛围不够浓厚。由于历史、理念、体制的原因,“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对商贸流通业的战略地位认识不到位,市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等建设力度不大。
3、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由于商贸流通业管理机构改革频繁,经历了从独立到弱化到撤消合并再到逐步恢复的过程。目前,我县商贸流通行政管理职能划在县经贸委,商业总公司只行使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且缺少人员和经费,职能不到位,导致在行业管理中,政令不畅,手段乏力。
4、集聚效应还不够强。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人口规模上要求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只有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兴旺。目前,我县城镇化率为30.9%,城区人口才9万人,只占全县总人口的12.3%,有实际购买能力的则更少,且流动人口不多,由于城区人口少,购买力不旺,致使商家只能以经营居民日常用品为主,商品档次不高,不能引导市场消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集聚效应的发挥还需要有大型的商业设施,目前城区还没有一家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吸引大量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二、充分认识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县发展商贸流通业既有一定的基础,也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上饶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总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73万,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城市交通十分便捷,浙赣铁路复线与横南铁路支线交汇于市中心城区, 311(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从城区东西贯穿。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与周边六县一区半小时经济圈。二是需求优势。我县正处在向全面小康发展的上升期,人民生活水平开始从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亿元,人均gdp达6090元;第三产业总值达13.5亿元,同比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亿元,同比增长17.7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4534元,同比增加2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8元,同比增加2057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必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资源优势。我县是粮食生产、花卉苗木种植大县,随着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必将推动优势产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及其与商贸流通业的良性互动,将为商贸流通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另外,还有灵山、五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当中,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商贸、物流、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四是环境优势。上饶县社会安定,城市环境优美,经济正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增长期。上饶县上下人人思发展,个个求进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理性思考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下步对策
以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发展及市行政中心西迁为契机,继续按照“城外大物流、城郊大市场、城内大商贸、城中特色街”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县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努力把城西打造成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中心。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实现路网对接。抓住市行政中心西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接轨融入中心城区,通过三清山大道、凤凰大道、惟义路和滨江西路等4条横向道路与中心城区交通路网上全面接轨,推动城市资源、城市产业等方面迅速对接。二是实现环境对接。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上饶县,加快旭日公园、西郊森林公园、槠溪湿地公园和灵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做优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家园。
2、健康发展城西房产,快速促进人口集聚。充分利用城西交通便利,连接市中心城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精品商业房产,加快推进香港名城、旭日新世界等商业楼盘建设,引导商业楼盘店面房设计适应城市商贸业特别是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使城西商贸流通业融入大上饶,成为东接中心城区、西为经济开发区服务的新商贸中心。同时,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契机,以优惠政策和优良的宜居环境吸引各类人群来城西置房、居住、度假,鼓励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回城西购置房产,快速促进人口聚集,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消费人群。
3、加快商业设施建设,构建商业网络体系。按照“调整业态、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要求,大力推进“城西商业中心、城西商业副中心及社区商业中心”的网络体系框架建设。一是着力打造以金峰商城、旭日新世界、香港名城、凤凰大道沿街为龙头的商业购物街区。二是全力推进花卉苗木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力争早日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以上饶国际家居城、月亮湾汽车城、城西窗帘家纺专业城为龙头的批发市场街区。三是努力培育有产业依托,集聚力强,辐射力广,设施功能新的工业消费品龙头市场;积极筹建与农业产业化和发展效益农业紧密结合的规模大、功能全的产地型、集散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坚持不懈地培育特色经济。培育建设惟义路至七六路的品牌专卖、七六东路美食、三清山西大道汽车贸易、春江路旅游休闲、茂林雅轩夜市小吃等5条特色街区。年内重点打造茂林雅轩夜市小吃特色街区,力争把该特色街区培育成全市首条小吃特色街,力求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五是大力开展社区商业示范推广工作,鼓励大型流通企业进社区开设便民、利民、放心的社区超市和服务店铺,建设面向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和配送中心;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与乡村传统零售店联盟,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打造一批新的便民农家店,构筑农村商贸网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4、围绕产业功能配套,搭建物流发展平台。一是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新能源材料、生物科技”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与之相配套的物流项目,重点建设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工业品交易市场等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二是围绕专业批发市场、连锁商业企业,整合零散物流配送资源,实现物流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三是积极利用区位优势,继续培育壮大新华龙、月亮湾、大顺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经济;三是加快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集装箱货场和标准化仓储设施等;同时,积极应对当前国家起征燃油税对我县车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5、大力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商贸发展水平。一是杜绝政出多门。进一步理顺商贸管理职能,适时成立商务局,对商贸流通工作实行归口统一管理。二是建立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商贸稽查队伍,使商贸行业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维护市场秩序,为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三是健全行业组织。引导组建商贸流通业联合会,积极探索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管理的工作方式,开展“诚信兴商”、“诚信为本”等文明创建活动,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积极发挥对商业网点投资、管理、监督的有效作用,制定相应的行规行约、经营规则等自律性规章,使各行业能够健康地发展。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商贸流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要加强对现有商贸流通管理人才的培训,抽调懂商贸业务的管理人才到商贸业务管理部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切实提高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商贸流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领 题 人:蔡呈毅 潘玉斌课题组成员:童小斌姜青山童小军李 毓执 笔 人:刘佳侣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五篇:新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新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
2008-5-1
2自上世纪90年代,商贸流通业开始逐步对外开放,随着2006年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商贸流通业已逐渐成为基础产业、先导产业。
“十一五”期间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经济环境
从世界大环境来看,总体上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几年,美国、日本、欧洲都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国际资本流动更趋活跃,国际市场需求更趋旺盛,客观上有利于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从国内来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以住、行为代表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住房、电信和汽车等产业高速成长,产业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转换、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民间投资加速,企业素质总体改善,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对扩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刺激市场消费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晌。度过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国内关税继续降低,各项非关税措施取消,外商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放宽,进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加快,对利用外资和扩大外贸进出口将产生积极影响。CEPA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一东盟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都将对区域经济扩大贸易、扩大引进资本、技术、人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活跃市场等带来巨大的机遇。
地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机遇的实例考察
从无锡市的实际来看,综合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五大机遇:一是城市发展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范围也正加速从500平方公里向1600平方公里扩展,这种变化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二是扩大开放的机遇。2006年后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股权等各类限制的逐步取消,在对本地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机遇。具有坚实工商业经济基础、地处长三角大都市圈几何中心的无锡,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苏南地区承接国际商业资本辐射的第一区域。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2005年,无锡市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大关,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人均GDP5000美元-8000美元的过渡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大发展的转型期,这一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
深度都将有很大提高,内部的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商贸流通业加速向现代化转变将为商贸流通业带来新的飞跃。四是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城区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城区置换出来的土地将为商贸流通业优化网点配置、建设商业聚集区、打造新商圈带来契机。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有研究表明,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时,主要依靠“城市群”集合发展。无锡市正处在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业分工合作、竞合之势正在形成,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应抓住这个机遇,在长三角市场的壮大中,做大做强做优无锡市商贸流通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实施现代化战略,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
商贸流通业实施现代化战略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商贸流通现代化。构筑现代商贸业信息平台,通过吸纳、采用各种先进的商贸流通经营、管理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推进现代商贸业和商流的网络化,通过现代化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二是与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提高商贸服务业科技含量。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潮流,加大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提高商贸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紧跟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流通现代化发展摆到商贸发展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点加快连锁商业的发展,以连锁商业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转变,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逐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集约化战略,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
实施集约化战略,首先应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的集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构筑起商贸流通集聚辐射的新平台。建立以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其次,以引导、协调、规范、扶持为主要抓手,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培育现代商贸业市场主体。商贸流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包括经营、业态、品牌、扩张、并购、人才等方面,做到科学领先,在激烈竟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制定发展
战略时,把连锁经营与企业并购结合起来,做到立信中创业、做强中做大、规范中发展,做强做大企业。
(三)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区域商贸流通经济发展
首先,应以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为着力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特别是主城商业的辐射作用,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城乡消费市场更趋开放活跃,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以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完善商品市场、现代流通、法制建设、监测调控、商业信用五个体系。三是抓住确立各类经济带的机遇,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大型市场水平,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大力发展会展业,实现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和流通辐射的三大功能,建设具有强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大量聚散,提高聚合辐射能力,实现对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聚集。
(四)实施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产业互动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业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首先,以产业链为基础,加强产业间的互动,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和旅游、文化等三产业的互促互动,农工商联手开拓繁荣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其次,自觉适应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突破传统商业布局观念,拉开中心城市骨架,加快形成若干个以商业功能区为基础、错位竞争、有序支撑、层次清晰的商圈。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消除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带垒,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主体,形成内贸促进外贸、外贸拉动内贸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格局。最后,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结合,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网络,要以中心城为依托,连接一批大中型的储运、批发企业,建立现代物流产业走廊。
(五)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能力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应抓住国际商业资本和各类区域外商业资本对营销网络开拓的机遇,适时调整引资重点,加强对国际知名商业的引进力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开放度,提升区域商贸流通业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商贸服务业国际化同样是商贸业加快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抓住我国融入WTO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地利用国际商业资本,全面与国际商贸服务业发
展接轨。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和连锁代理等渠道,建立国际市场贸易网络;以贸易网络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利用各种运输渠道和储运企业建立国际物流网络;以区域传统、特色的加工技术为基础,建立商贸流通服务网络。
参考文献:
1.无锡市经贸委.无锡市商贸流通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12
2.简真瑜.实现重庆商贸流通产业新跨越之我见[J].决策导刊,2006.3
3.王咏红.率先发展 敢于超越 努力构筑无锡商贸发展新优势[J].江苏商论,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