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审计建设剖析材料
m 4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政府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事关审计长远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决定政府审计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二、发挥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需求
现代政府审计的发展,从查错防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发展到以问责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再到目前的绩效审计。政府审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生产,并得到发展。如何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很明确就是要发展,防止停滞不前,要消除现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渐进式的发展,这才叫科学发展,对待政府审计的发展也是一样,这关系政府审计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三、从政府审计的职责定位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
审计的终极使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对于审计的定义国家审计署举行过大讨论,最后有了一个说法。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
目前,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说法很多,近似于大讨论。流行的几种说法,审计是国家财产的“守护神”,原李金华审计长说是“看门狗”,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免疫系统”观点,也有人提出是免疫系统一部分。其实对审计的定位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审计还不是门神,更不是挡箭牌。我国政府审计的职责从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最主要的就是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审计也是一种履责,政府审计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守护神。审计工作是务实的,更恰当的说,每一个审计人员应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名尽忠尽职履行审计职责的公务员。
政府审计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这一定位是准确的,科学而且是具有发展的眼光。分析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导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一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吸收西方君主立宪、改良运动的思想,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二是以孙中山、邓小平、周恩来等为代表,引发的民主主义革命。三是目前以改革开放政策为先导,以国际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化时代为平台,以大批吸收西方思想理念精华的海归人士为传播代表的民主化进程,导致了思想理念的转变,从村民自治,代表直选,到高层领导与网民对话等等。西方社会在今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中认同了马克思理论的部分说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等行业实行国有化,西方社会惊呼“布什政府在走社会主义”。这就是全球化前提下思想理念的融合。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以民主与法治为基石,围绕民主与法制这两条主线来履行自身的职责。民主是民众的主张,是民意的集合。法治代表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治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是战争时期体现的军事实力,二是和平时期体现为经济建设能力。审计则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个免疫系统或是一种免疫细胞。
(二)关于审计计划
政府审计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物。审计计划的安排,要思考如何进一步体现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见,参与法治建设,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多年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听取所属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征询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编制滚动项目计划,但与社会的期望还有差距,从实质走向形式,走向前台,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还有一个过程。在目前政体下,从人大、政协所代表的层面,听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审计项目计划的意见,如何走向书面化、制度化,可以更加规范和透明。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探讨通过网络收集民意和民众的主张,听取民众对审计的期望和要求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总而言之,政府审计的项目计划安排要考虑,一是要立足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要在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安全上更好地发挥宏观绩效审计的作用。二是要从国家的整个经济领域角度,运用审计手段参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三是要调整审计的着眼点,我们在审计中总把着眼点放在钱和物上,审计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更多的是围绕钱和物展开。但是,现实生活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则是由经济计划、经济目标、经济行为、经济结果等各种经济因素构成。为此,审计职能的履行范围,不仅要在钱和物上发挥监督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在经济计划、经济目标、经济政策上发挥监督、评价作用,因为这些方面和环节的失误或偏差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某单位或个人的具体经济行为失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新世纪,加强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监督和评价应是国家审计职能调整的一个趋势
(三)关于审计公告和绩效审计
审计公告掀起了审计风暴,审计公告是阳光下的权力制衡,但部分舆论认为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几年来,审计公告从揭露问题的角度是有力的,但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审计公告后屡审屡犯的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审计的威慑力,更可以说是软化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府审计沦为社会的同情者,这与政府审计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归根结底,症结在于审计公告缺乏执行手段。在“20**中国财经法律论坛”原李审计长讲到面临的困惑,“最大的矛盾与困惑是:面对审计出来的诸多问题,如何落实和追究审计责任。”直到今天这个困惑还在继续。可以说是审计公告还不够彻底造成的,如何解决审计公告的后遗症问题,值得大家研究与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应有选择的进行,如民众关心的政府负债、社保基金、医保资金、住房公积金等事关民生的这是民众的知情权,这些项目要审计公告,也应进行绩效审计,重点公告其运营的绩效。在搞绩效审计的同时,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不能放松审计的基本功,查错防弊基本职能不能丢,更应注重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同时作为审计的鉴证职能,展开评价的前提,必须是真实与合法,否则招致的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后果。社会公众是市场的观众,政府审计不能自卖自夸,更不能充当挡箭牌,因为最终面临市场实践的真实检验,实质上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检验。
(四)关于审计对象
(五)关于政府审计主导地位
政府审计的主导地位,从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其他审计所拥有的地位。因为政府审计是以国家的行政权力为依托。如何主动发挥政府审计的主导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执法权,维护审计秩序,赋予审计职能的公开、公正、公平,揭露社会审计中存在的虚假信息、督促内部审计协助国有资产经营者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对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指导,要双管齐下,只能强化,不可弱化,否则将对政府审计的地位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审计的转型需要创新,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切实把审计监督工作融入到创新创业发展大局之中,在全面推进审计转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作用,政府审计的道路必将更加辉煌。
第二篇:政府审计建设剖析材料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政府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事关审计长远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决定政府审计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公认的审计体系按主体分类,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三者共同组成审计体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三元体系中,政府审计如何定位,关系审计的发展,也关系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审计学理论中政府审计显然是居于主导的地位,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因为自己是属于政府审计人员之一,而是政府审计本身有着其他审计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所承担的是与政府职能密切相联系的公共受托责任。在公有制条件下,政府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双重职能。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有效配置资源。二是促进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意识,有效利用公共资金。三是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四是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今年国务院对审计署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中也明确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政府审计有指导、监督、检查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职责。这也为政府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
二、发挥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需求
在审计史学上,审计的起源问题有着不同的说法。从目前理论界研究综合分析,对审计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会计,认为审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会计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最高权力者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基础,都重视财政收支的检查和监督,这种检查就是国家审计。最后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审计不是会计的附属品,二者是不同质的二个概念,因为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的起源可追溯到与会计起源相距不远的时代,当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财产的时候,显然就要求对前者的诚实性进行某种检查。作为政府审计出现有其特定政治经济背景,在原始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上述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关系。那种具有经济责任联系的受托委托关系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的时候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大量剩余产品,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二大因素的刺激下,国家机器出现,创设了脱离人民而又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随之产生官僚机构,也形成了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基于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工作。这种经济监督行为,就是最初的政府审计。政府审计的最初起源,为统治者服务。那是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从功能上讲,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是政府审计的三大职能。政府审计职能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国家审计的发展。政府审计的起源和职能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有着本质不同。政府审计作为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和政府公权力保障条件下的监督、鉴证与评价职能,具体其他审计不可超越的主导作用。
现代政府审计的发展,从查错防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发展到以问责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再到目前的绩效审计。政府审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生产,并得到发展。如何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很明确就是要发展,防止停滞不前,要消除现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渐进式的发展,这才叫科学发展,对待政府审计的发展也是一样,这关系政府审计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三、从政府审计的职责定位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
审计的终极使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对于审计的定义国家审计署举行过大讨论,最后有了一个说法。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
目前,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说法很多,近似于大讨论。流行的几种说法,审计是国家财产的“守护神”,原李金华审计长说是“看门狗”,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免疫系统”观点,也有人提出是免疫系统一部分。其实对审计的定位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审计还不是门神,更不是挡箭牌。我国政府审计的职责从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最主要的就是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审计也是一种履责,政府审计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守护神。审计工作是务实的,更恰当的说,每一个审计人员应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名尽忠尽职履行审计职责的公务员。
政府审计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这一定位是准确的,科学而且是具有发展的眼光。分析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导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一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吸收西方君主立宪、改良运动的思想,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二是以孙中山、邓小平、周恩来等为代表,引发的民主主义革命。三是目前以改革开放政策为先导,以国际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化时代为平台,以大批吸收西方思想理念精华的海归人士为传播代表的民主化进程,导致了思想理念的转变,从村民自治,代表直选,到高层领导与网民对话等等。西方社会在今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中认同了马克思理论的部分说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等行业实行国有化,西方社会惊呼“布什政府在走社会主义”。这就是全球化前提下思想理念的融合。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以民主与法治为基石,围绕民主与法制这两条主线来履行自身的职责。民主是民众的主张,是民意的集合。法治代表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治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是战争时期体现的军事实力,二是和平时期体现为经济建设能力。审计则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个免疫系统或是一种免疫细胞。
(二)关于审计计划
(五)关于政府审计主导地位
政府审计的主导地位,从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其他审计所拥有的地位。因为政府审计是以国家的行政权力为依托。如何主动发挥政府审计的主导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执法权,维护审计秩序,赋予审计职能的公开、公正、公平,揭露社会审计中存在的虚假信息、督促内部审计协助国有资产经营者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对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指导,要双管齐下,只能强化,不可弱化,否则将对政府审计的地位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审计的转型需要创新,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切实把审计监督工作融入到创新创业发展大局之中,在全面推进审计转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作用,政府审计的道路必将更加辉煌。
第三篇:政府审计建设剖析材料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政府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事关审计长远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决定政府审计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公认的审计体系按主体分类,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三者共同组成审计体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三元体系中,政府审计如何定位,关系审计的发展,也关系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审计学理论中政府审计显然是居于主导的地位,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因为自己是属于政府审计人员之一,而是政府审计本身有着其他审计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所承担的是与政府职能密切相联系的公共受托责任。在公有制条件下,政府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双重职能。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有效配置资源。二是促进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意识,有效利用公共资金。三是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四是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今年国务院对审计署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中也明确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政府审计有指导、监督、检查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职责。这也为政府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
二、发挥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需求
在审计史学上,审计的起源问题有着不同的说法。从目前理论界研究综合分析,对审计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会计,认为审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会计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最高权力者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基础,都重视财政收支的检查和监督,这种检查就是国家审计。最后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审计不是会计的附属品,二者是不同质的二个概念,因为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的起源可追溯到与会计起源相距不远的时代,当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财产的时候,显然就要求对前者的诚实性进行某种检查。作为政府审计出现有其特定政治经济背景,在原始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上述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关系。那种具有经济责任联系的受托委托关系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的时候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大量剩余产品,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二大因素的刺激下,国家机器出现,创设了脱离人民而又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随之产生官僚机构,也形成了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基于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工作。这种经济监督行为,就是最初的政府审计。政府审计的最初起源,为统治者服务。那是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从功能上讲,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是政府审计的三大职能。政府审计职能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国家审计的发展。政府审计的起源和职能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有着本质不同。政府审计作为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和政府公权力保障条件下的监督、鉴证与评价职能,具体其他审计不可超越的主导作用。
现代政府审计的发展,从查错防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发展到以问责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再到目前的绩效审计。政府审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生产,并得到发展。如何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政府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很明确就是要发展,防止停滞不前,要消除现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渐进式的发展,这才叫科学发展,对待政府审计的发展也是一样,这关系政府审计未来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三、从政府审计的职责定位对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
审计的终极使命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对于审计的定义国家审计署举行过大讨论,最后有了一个说法。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
目前,关于政府审计的定位说法很多,近似于大讨论。流行的几种说法,审计是国家财产的“守护神”,原李金华审计长说是“看门狗”,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免疫系统”观点,也有人提出是免疫系统一部分。其实对审计的定位既不要神化,也不要妖魔化。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审计还不是门神,更不是挡箭牌。我国政府审计的职责从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署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最主要的就是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审计也是一种履责,政府审计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更不是守护神。审计工作是务实的,更恰当的说,每一个审计人员应是国家公职人员------一名尽忠尽职履行审计职责的公务员。
政府审计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这一定位是准确的,科学而且是具有发展的眼光。分析中国历史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导致的三次思想大解放:一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吸收西方君主立宪、改良运动的思想,公车上书,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二是以孙中山、邓小平、周恩来等为代表,引发的民主主义革命。三是目前以改革开放政策为先导,以国际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信息化时代为平台,以大批吸收西方思想理念精华的海归人士为传播代表的民主化进程,导致了思想理念的转变,从村民自治,代表直选,到高层领导与网民对话等等。西方社会在今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中认同了马克思理论的部分说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等行业实行国有化,西方社会惊呼“布什政府在走社会主义”。这就是全球化前提下思想理念的融合。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以民主与法治为基石,围绕民主与法制这两条主线来履行自身的职责。民主是民众的主张,是民意的集合。法治代表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治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是战争时期体现的军事实力,二是和平时期体现为经济建设能力。审计则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一个免疫系统或是一种免疫细胞。
(二)关于审计计划
政府审计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物。审计计划的安排,要思考如何进一步体现民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见,参与法治建设,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多年来,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听取所属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征询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编制滚动项目计划,但与社会的期望还有差距,从实质走向形式,走向前台,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还有一个过程。在目前政体下,从人大、政协所代表的层面,听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审计项目计划的意见,如何走向书面化、制度化,可以更加规范和透明。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探讨通过网络收集民意和民众的主张,听取民众对审计的期望和要求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总而言之,政府审计的项目计划安排要考虑,一是要立足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要在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安全上更好地发挥宏观绩效审计的作用。二是要从国家的整个经济领域角度,运用审计手段参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三是要调整审计的着眼点,我们在审计中总把着眼点放在钱和物上,审计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更多的是围绕钱和物展开。但是,现实生活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则是由经济计划、经济目标、经济行为、经济结果等各种经济因素构成。为此,审计职能的履行范围,不仅要在钱和物上发挥监督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在经济计划、经济目标、经济政策上发挥监督、评价作用,因为这些方面和环节的失误或偏差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某单位或个人的具体经济行为失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新世纪,加强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的监督和评价应是国家审计职能调整的一个趋势
(三)关于审计公告和绩效审计
审计公告掀起了审计风暴,审计公告是阳光下的权力制衡,但部分舆论认为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几年来,审计公告从揭露问题的角度是有力的,但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审计公告后屡审屡犯的后果是严重削弱了审计的威慑力,更可以说是软化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政府审计沦为社会的同情者,这与政府审计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归根结底,症结在于审计公告缺乏执行手段。在“20**中国财经法律论坛”原李审计长讲到面临的困惑,“最大的矛盾与困惑是:面对审计出来的诸多问题,如何落实和追究审计责任。”直到今天这个困惑还在继续。可以说是审计公告还不够彻底造成的,如何解决审计公告的后遗症问题,值得大家研究与思考。
关于绩效审计,应有选择的进行,如民众关心的政府负债、社保基金、医保资金、住房公积金等事关民生的这是民众的知情权,这些项目要审计公告,也应进行绩效审计,重点公告其运营的绩效。在搞绩效审计的同时,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不能放松审计的基本功,查错防弊基本职能不能丢,更应注重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同时作为审计的鉴证职能,展开评价的前提,必须是真实与合法,否则招致的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后果。社会公众是市场的观众,政府审计不能自卖自夸,更不能充当挡箭牌,因为最终面临市场实践的真实检验,实质上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检验。
(四)关于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问题是审计工作的源头,在经济形势变幻无常的今天,有多少审计对象纳入了我们的监督范围,有没有存在监督死角。在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下,在联网审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审计对象数据库,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科学管理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五)关于政府审计主导地位
政府审计的主导地位,从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其他审计所拥有的地位。因为政府审计是以国家的行政权力为依托。如何主动发挥政府审计的主导作用,关键还是在于如何运用好手中的执法权,维护审计秩序,赋予审计职能的公开、公正、公平,揭露社会审计中存在的虚假信息、督促内部审计协助国有资产经营者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对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指导,要双管齐下,只能强化,不可弱化,否则将对政府审计的地位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审计的转型需要创新,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切实把审计监督工作融入到创新创业发展大局之中,在全面推进审计转型的基础上,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作用,政府审计的道路必将更加辉煌。
第四篇: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
一、政府审计的概念
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进行独立检查,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
西方审计内容除一般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外,正向着重于经济和效率审计、项目效果审计发展,也称为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三E”是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政、金融与保险、公共投资、政府行政部门、公营企业及公债等进行审计。具体内容主要是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事业审计、企业审计。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
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
政府审计一般应当遵循政策法规性、客观公正性、效益性、独立性原则
三、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能
(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一直是政府审计的重要职能,政府审计一般被认定为三种类型:权力监督机制、独裁统治工具以及经济监管机制。其共同点是为了完成国家受托责任,保障国家政权和经济安全。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即一国经济整体处于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冲击,即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
(二)免疫系统理论
中国现代审计制度建立以来,审计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也一度重点表现在维护财政安全上,通过监管国家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性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经产生广泛的联动作用,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政府审计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以满足时代的需要。仅仅依靠查账与监督国家财政收支难以满足当代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先进和更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当代的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免疫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预防、揭示、抵御。
1、预防——政府审计应从发现违规与犯罪转向预防违规与犯罪。首先,要变事后查账转向审查安全控制制度。一方面出台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另一方面定期检查所审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其次,政府审计应当坚持日常性审计,充分利用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资料,通过常规方法提取审计证据,提出日常性审计意见。
最后,应当对重要机构定期给予安全建议,促使其改善安全经营模式,防范风险于未然。
2、提示——通过密切关注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及时发现该系统的细微变化,传递给相关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抵御——包含两个方面:(1)机构运行中的抵制,在提示作用下改进薄弱环节,完善管理,改进机制,进行有效抵御。(2)在机构运行期间后的抵御,表现为定期披露与惩戒,重建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机制。
四、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目标仍然停留在真实性和合规性上
2、审计时间相对固定,缺乏日常性审计
3、查账式的审计理念需要更新,预警机制亟待建立
五、有关政策建议
1、审计目标转向保障国家安全,侧重于控制金融风险。一方面审计金融监管部门,主要是监督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对金融企业进行直接审计,建立起日常审计监督体系。
2、审计理念从“差错纠弊”转向发挥免疫功能,创新政府审计理念,以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预防、揭示、抵御功能。
3、审计方式转向采用预警与控制形式。实现预警和控制机制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制度变迁使金融企业与机构建立起风险控制制度,政府审计部门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当给予政策指引。第二步,进行日常性的风险制度执行效果审计。第三步,进行金融事件后的例外性审计。
4、审计技术转变为重点审查经济安全预警数据,收集统计宏观金融数据,建立宏观预警模型。
六、财政审计
政府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充分滴在其严肃性上体现了审计是财政上的司法监督的特点。审计机关作为承担国家政府审计职能的主体,所履行职责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具有直接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财政审计的内容:
1、加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是公共财政科学安排、合理使用的需要,是政府审计对财政资金管理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2、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是实现财务收支活动合法性、正确性、有效性目标的需要,是政府审计对公共财产不容侵犯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3、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项用途正确使用,是政府职能中对审计机关职能的政治需要,是政府审计对政府决策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
4、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是对法定代表人履行法定职责权限合法、合规的客观需求。
第五篇:政府审计基本理论
政府审计基本理论
案例二:zmb中国国家审计网从制度审计入手查出的账外账
受市政府委托,某局于2007年8月对某市某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实施审计前,审计组调阅该单位以前审计资料发现,该单位以往曾存在过私设“小金库”问题,在上次审计决定下达后进行了整改并上缴了罚款。现在是否还存在此类问题呢?带着疑问,在审计通知书下达三天后,审计组正式进驻该单位实施审计。审计组通过对该单位财务资料的初步审核发现,单位收费项目单纯,账务核算比较规范,近三年的账务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基本审查完毕,同时也将所有凭证细细的过滤了一遍,未发现重大违规问题。审计人员通过对该单位财务收支结构分析发现:该单位事业支出中发放办案人员报酬费较多,并且均是现金发放。就单位自制原始凭证显示,领款人签字、单位审核等手续真实、完整。通过与该单位相关人员交流以及对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的审阅,“办案报酬费”的提取合理合规。通过盘点现金以及对原始凭证中相同人员签字的对比,也未发现问题。按照审计程序及单位实际情况,该单位财务资料已审核完毕,审计实施阶段基本就可以结束了,但是越是简单审计人员越觉得心里不踏实,也许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U3u中国国家审计网
审计组决定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详细查阅有关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定,特别是与办案人员报酬费提取有关的各项规定;其次,调阅该单位近几年的工作总结、会议记录、单位发文等进行分析研究。终于在该单位制定的“关于办理案件提取报酬费的规定”的文件中找到了线索。文件结尾处有一条规定:“本单位工作人员办理案件提取的报酬费不发放给本人,用作内部工作人员目标考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凭审计人员经验,这肯定是该单位存放的账外资金。经过对单位财务人员调查核实,“账外账”浮出水面。真实情况是:该单位从账内提取本单位办案人员报酬费,分别由本单位办案人员签字后,将资金套取,转入另一账簿,用于发放本单位全体职工奖金和报销领导电话费。该账簿记载,收入共计158万元,支出126万元,结余32万元。支出全部用于发放本单位全体职工奖金和报销单位领导电话费。两年半时间,人均发放奖金5万元,违背了我市的“阳光福利”政策。U3u中国国家审计网
至此,该单位设置“账外账”以及在该市“阳光福利”政策之外违规发放奖金的事实已经查清。就该单位自行制定政策将办案报酬费提取后用于内部工作人员目标考核奖励的不合规的做法,审计组专门撰写了审计要情上报市政府,并建议市政府,针对部门单位分配至个人的报酬、劳务费及奖励政策等,无论是否有上级规定,均应严格实行单位申报政府审批制度,以便衔接好上级规定和该市的“阳光福利”政策,巩固“阳光福利”政策执行效果。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责令该单位重新拟定办案报酬费的提取发放政策,并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U3u中国国家审计网
审计不仅具有纠错防弊的查处职能,具有反映经济社会真实状况的评价职能,也具有促进整改、完善制度、改革体制、健全法制的建设性职能。从制度审计入手,不但能从根源上解决一些单位屡查屡犯的“小金库”问题,提高审计现场的工作效率,而且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增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力。U3u中国国家审计网
分析:
1、审计重点是什么内容?
审计重点是该单位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 基于财政收支两条线,小金库方面应审查应上缴而未上缴的收入以及不该列为支出却列为支出的款项。
2、对审计人员基本要求?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准则;
(2)恪守审计职业道德;
(3)保持应有的审计独立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性
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3、案例中审计人员采用了那些审计方法?
1、询问。与该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获取财物信息
2、检查。审计人员详细查阅有关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定,特别是与办案人员报酬费提取有关的各项规定,并调阅该单位近几年的工作总结、会议记录、单位发文等进行分析研究。
3、盘点现金。盘点现金并对原始凭证中相同人员签字进行对比
4、函证。经过对单位财务人员调查核实,使“账外账”浮出水面
固定资产的审计
案例二 有答案 背景
审计署在开展国债专项资金审计时,对福建省平潭县东澳渔港防波堤国债项目(该项目资金来源国债转贷资金2600万元,占项目资金总额的90%)进行了审计,发现该项目在招投标、工程管理中一些做法如下:
1998年8月,东澳渔港工程指挥部未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擅自组织2家施工单位对该工程的防波提项目进行邀请招标,标底价格为3588万元,超出工程概算955万元。当月,福建省渔港建设工程公司以3031万元的投标价格中标,中标价格比工程概算高出398万元。
随后,该公司将全部工程转包给下属临时成立的、没有任何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东澳渔港项目部。据调查,东澳渔港项目部按该工程标的2.5%向中标单位上缴管理费。东澳渔港项目部承包到工程后,全部分包给北京中科力爆炸技术工程公司以及个体户卢圣文等5户临时拼凑的、无任何资质的农民施工队。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本系统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1人,外系统技术专家1人、经济专家1人。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
问题:
1、该项目施工招投标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或不当之处,如果你是审计人员,请逐一指出并写出正确的做法。有答案
2、分析标底价格、投标报价、中标价、合同价之间区别与联系。
3、招投标审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在该项目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国有企业审计
(一)资料
2004年3月,某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某重点国有企业2003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有关审计情况和资料如下:
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该企业利润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2.审计组调查该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后,认为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合理,准备依赖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据此将控制风险评估为低水平。同时按照该企业2003税后利润的10%确定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审计组仅根据确定的控制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编制了审计实施方案,确定了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3.在现场进行实质性测试中,审计组发现该企业内部控制并不是十分有效,原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偏低,应该定为中等水平,而且审计实施方案也应该进行相应调整。鉴于审计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审计组决定不修改书面的审计实施方案,但在现场审计中,每个审计人员调整了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4.现场审计结束,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时,未对重要性水平进行重新考虑和评估,就以准备阶段确定的90万元为标准,审计发现的90万元以下的所有错弊均不写入审计报告。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
1.讨论控制风险的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分析案例中的审计人员存在什么问题?
2.讨论一下控制风险和重要性水平关系。3.针对案例,讨论一下审计组中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A 审计组在评估控制风险水平之后。还应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B初评控制风险时,被审计单位内控差,审计组应当将控制风险直接评估为高水平。
C.在现场进行实质性测试前。审计组除关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外.还应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D.审计组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4.讨论案例中重要性水平确定与修改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应如何进行调整?报告阶段运用重要性时除考虑错弊的金额外,还应该考虑错弊的性质
报告阶段应用的重要性水平不一定与准备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致
应选择利润以外的指标作为基础确定重要性水平,因为利润波动比较大,不易以利润率为基础
5.如果审计组在审计实施阶段仍采用原来估计的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审计影响?.审计人员没有执行足够的实质性测试
审计结论错误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审计组在审计实施阶段仍采用原来估计的较低的控制风险水平,审计人员应执行少的实质性测试,提高审计效率
金融审计
案例二:巴林银行倒闭
案例:
1995年2月26日,一条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具有230多年历史,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英国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在经过国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先前一个周末的拯救失败之后,被迫宣布破产。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团(lNG)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分析:
一.事件的经过
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至今已有233年的历史。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此后100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郡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美称。在《亚洲金融》杂志组织的由机构投资者评选亚洲最佳经纪活动中,巴林连续4年名列前茅;该集团1993年的资产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雇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该行目前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一个28岁的青年进行期货投机失败所累而陷入绝境。28岁的尼克·里森(NICKLEESON)1992年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1992年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而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卖出等。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并发往伦敦总部。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的清算负责人乔丹·鲍塞(Gordon Bowser)要求里森另行开设一个“错误账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以省却伦敦的麻烦。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户”以代码“88888”为名设立。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免,“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加盟巴林的王(Wang)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买入委托误为卖出。里森在当晚清算时发现了这笔差错。要矫正这笔差错就须买回40份合约,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损失为2万英镑,并应报告巴林总部。但在种种考虑之下,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承接了40份卖出合约,以使账面平衡。由此,一笔代理业务使衍生出了一笔自营业务,并形成了空头敞口头寸。数天以后,日经指数上升了200点,这笔空头头寸的损失也由2万英镑增加到6万英镑。里森当时的年薪还不足5万英镑,且先前已有瞒上不报的违规之举,因而他更不敢向总部上报了。此后,里森便一发而不可收,频频利用“88888”账户吸收下属的交易差错。仅其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账户就吸收了30次差错。为了应付每月底巴林总部的账户审查,里森就将自己的佣金收入转入账户,以弥补亏损。由于这些亏损的数额不大,结果倒也相安无事。
1993年1月,里森手下有一名交易员出现了两笔大额差错:一笔是客户的420份合约没有卖出,另一笔是l00份合约的卖出指令误为买入。里森再次作出了错误的决定,用“88888”账户保留了敞口头寸。由于这些敞口兴寸的数额越积越多,随着行情出现不利的波动,亏损数额也日趋增长至600万英镑,以致无法用个人收入予以填平。在这种情况下,里森被迫尝试以自营收入来弥补亏损。幸运的是,到1993年7月,“88888”账户居然由于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如果里森就此打住,巴林银行的倒闭厄运也许又一次得以幸免。然而这一次的成功却从反面为他继续利用“8888”账户吸收差错增添了信心。
1993年7月,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份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于价格过低而无法成交。为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叉按惯例用“88888”账户卖出部分期权。后来,他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差错。结果,随着行情不利变化,里森再一次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境地。到1994年时,亏损额已由2000万、3000万一直增加到7月份的5000万英镑。为了应付查账的需要,里森假造了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其间,巴林总部虽曾派人花了1个月的时间调查里森的账目,但却无人去核实花旗银行是否真有这样一笔存款。
1994年下半年起,尼克·里森在日本东京市场上做了一种十分复杂、期望值很高、风险也极大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日本日经指数期货。他认为日本经济走出衰退,日元坚挺,日本股市必大有可为。日经指数将会在19000点以上浮动,如果跌破此位,一般说日本政府会出面干预,故想赌一赌日本股市劲升,便逐渐买人日经225指数期货建仓。1995年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不料,日经指数从1月初起一路下滑,到1995年1月18日又发生了日本神户大地震,股市因此暴跌。里森所持的多头头寸遭受重创。为了反败为胜,他继续从伦敦调人巨资,增加持仓,即大量买进日经股价指数期货,沾空前日本政府债券。到2月10日,里森已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持有55000份日经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创出该所的历史记录。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为维持数额如此巨大的交易,每天需要3000-4000万英镑。巴林总部竟然接受里森的各种理由,照付不误。2月中旬,巴林总部转至新加坡5亿多英镑,已超过了其47000万英镑的股本金。
1995年2月23日,日经股价指数急剧下挫276.6点,收报17885点,里森持有的多头合约已达6万余份,面对日本政府债券价格的一路上扬,持有的空头合约也多达26000份。由此造成的损失则激增至令人咋舌的86000万英镑;并决定了巴林银行的最终垮台。当天,里森已意识到无法弥补亏损,于是被迫仓皇出逃。26日晚9点30分,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没拿出其他拯救方案的情况下只好宣布对巴林银行进行倒闭清算,寻找买主,承担债务。同时,伦敦清算所表示,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将巴林银行作为无力偿还欠款处理,并根据有关法律赋予的权力,将巴林自营未平仓合约平仓,将其代理客户的末平仓合约转移至其他会员处置。27日(周一),东京股市日经平均指数再急挫664点,又令巴林银行损失增加了2.8亿美元,便全部损失达6亿英镑,约9亿多美元。截止至当日,尼克里森持的末平仓合约总值达270亿美元,包括购入70亿美元日经指数期货,沽出200亿美元日本政府债券与欧洲日元。
在英国央行及有关方面协助下,3月2日(周四),在日经指数期货反弹三百多点情况下,巴林银行所有
(不只新加坡的)未平仓期货合约(包括日经指数及日本国债期货等)分别在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东京及大阪交易所几近全部平掉。至此,巴林银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投资失败引致的亏损高达9.16乙英镑,约合14亿多美元。3月6日,荷兰荷兴集团(lntemational Neder Lander Group简称ING)与巴林达成协议,愿出资7.65亿英镑(约12.6亿美元)现金,接管其全部资产与负债,使其恢复运作,将其更名为“巴林银行有限公司”,3月9日,此方案获得英格兰银行及法院批准,ING收购巴林银行的法律程序完成,巴林全部银行业务及部分证券、基金业务恢复运作。至此,巴林倒闭**暂告一段落,令英国人骄傲两个世纪的银行已易新主,可谓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此案中,使巴林银行遭受灭顶之灾的尼克·里森于1995年2月23日被迫仓皇逃离新加坡,3月2日凌晨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被捕,11月22日,应新加坡司法当局的要求,德国警方将在逃的里森引渡到新加坡受审。12月2日,新加坡法庭以非法投机并致使巴林银行倒闭的财务欺诈罪名判处里森有期徒刑6年6个月,同时令其缴付15万新加坡元的诉讼费。1999年4月5日,新加坡司法当局宣布,因其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于1999年7 月3日获释出狱,并将其驱逐出境。7月4日,里森回到伦敦。
二.后果
巴林银行的破产,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影响的范围,直接涉及到新加坡、东京、大扳、伦敦、香港和其他有关的金融市场。分析:
1、分析案例中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业务交易部门与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尼克·里森本人就是制度。他分管交易和结算,这种做法给了里森许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与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行政财务管理部门保留各种交易记录并负责付款。2 没有内部签字手续里森既直接从事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两种职能未能完全分开。而监督巴林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却没有发现 松散的内部控制 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组织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2、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进行审计? 进行内部控制测试。1进行询问,询问工作人员了解控制程度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
(二)威海市威海公园项目绩效审计
1.背景。
威海市威海公园建设项目于2001年竣工后,社会各界对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一项“民心工程”,有的则认为是一项“政绩工程”。公园建设到底花了多少钱,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效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
在2003年年初,威海市审计局将威海公园投资效益审计列入了审计计划,对参建单位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和2000至2002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建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调查。
2.审计目标。(1)对管理部门及参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借此摸清全市市政建设的管理状况、财务状况和投资控制情况,分析项目本身的管理体制对政府投资效益的影响;
(2)对公园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调查和客观评价;
(3)对三个参建单位市政公司、园林处和路灯处2000至2002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3.审计过程。
从建设项目的立项人手,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指挥部的成立及运作、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的招投标、工程资金的落实和使用、工程进度质量的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计调查。
4.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
(1)参建单位财务核算中的弄虚作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计2.5亿元;(2)市政建设存在行业垄断现象;
(3)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不明确,缺乏统一管理和统一核算;
(4)参建单位具有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双重身份;项目概算编制不实、控制不力;
(5)工程结算不实,部分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不严。5.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
(1)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品牌价值;
(2)整体上改善了市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3)拉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4)对旅游业拉动作用明显;(5)改善了市区交通格局;
(6)改善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6.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市政建设的投融资渠道;(2)放开市政设施经营市场;(3)改革市政建设管理体制;
(4)进一步加强市政建设的项目管理;
(5)加强建设项目的财务监督管理。讨论:
1、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
2、针对资料里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
案例一:
2005年7月,十堰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举报中心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信的内容是反映武当山某院原院长刘瑞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的情况。举报信反映的内容比较具体,能够反映到涉嫌犯罪的某一时间、某一项目及参与人员。举报信内容更多反映的是假发票列支和工程领域的贪污问题。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感到此信反映的问题非同寻常。于是他们迅速将此信的内容向市委组织部领导作了汇报。有关领导听完汇报后,遂即要求对刘瑞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查清有关情况,核实举报信的内容。2006年3月,十堰市委组织部正式下达了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4月,十堰市经济责任审计局担纲受命,组成精兵强将的审计组进驻武当山某院,对刘瑞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经过初步了解,该院原来一直处于亏损倒闭状态,刘瑞在任期间以改革者自居,做了一些“开拓性”工作,不少人对其工作赞美有嘉。原有关经办人员对审计颇有微词,不予积极配合。
一个星期过去了,审计组对该院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核查,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这个时候,审计组又多次召开分析会议,商讨审计主攻方向。最后他们决定以核实发票的真伪性作为开展这次经济责任审计的突破口。他们了解到该院账册未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且未能认真执行。这一问题引起了审计人员的高度警觉。很快,一个新的疑点又浮出水面。据原会计靳忠新讲,2004年该院服务台的现金日报表保存最完整,审计组对其进行了核对,发现每个月日报表与单位出纳凭证现金收款单存在很大误差。经过仔细核对,发现两者相差21万元。
一笔奇怪的账务处理引起了审计组的注意:2002年该院新开发的水上项目财务报表反映,刘瑞曾私人拿出20000元钱进行该项目费用支出,但在该院所有会计财务反映没有借条,也没有会计凭证。审计组又根据举报的线索,从该院物资采购入手,发现2002年仅买香烟一项就高达28872元,所购买的香烟在入库时没有用发票,而是记入库材料,月底按自制的盘存表记入营业费用,而这些香烟的发票,又在不同的时候进行核销,凭证统计,前后重复报销达231856.70元。座谈又了解到负责该院采购的是和刘瑞有亲戚关系的王某,并且王某每次采购价格要比市场价格高,还多次使用假名字入账,审计核实前后共有18000元直接进入了刘瑞的腰包。经过审计组多方内查外调,审计核查取得了重大突破。以该院原院长刘瑞、原副院长、某宾馆原总经理薛文敏、会计靳忠新等隐藏的一窝“硕鼠”渐渐浮出水面。审计核实多处涉嫌违法违纪线索。
线索一,假发票列支,虚开烟酒发票套取现金。该院财务账反映,刘瑞2003年用北京东大门副食品发票,自己填写副食报礼品4.25万元,用武汉副食小店发票报礼品2万元,2004年 11月司机赵某报瓷器2.31万元,发票是过期版本,并有单位内部人员填写。
线索二,编造假名字,套取工程款。2004年2月,刘瑞在支付个体老板钱某装修该院一楼餐厅工程中,伪造虚假名字,弄虚作假,虚增工程造价,套出工程款8.76万元,其中会计靳忠新用自行填制的物品入库单以彭兵(假名)报柴油等1.14万元,以钱火生(假名)报酒水0.89万元,李义(假名)报烟酒副食0.68万元。2004年2月报销费用3.14万元,凭证多达60余份,其中编造4个虚假名字报销。
线索三,重复报账,用内部收据套取现金。会计凭证显示,从2001年至2004年,刘瑞曾10次将虚开烟酒、柴油发票5.02万元,不同的时间内重复报销,用于个人开支,仅2002买香烟一项达2.89万元。2002年10月该院使用NO.1502481收款收据填写是以培训费名义收到现金7.16万元,同时以现金方式退押金7.16万元,这笔资金即无交款单位,也不知退给谁。
线索四,国有资产损失严重。刘瑞任期内该院开发的水上项目自2002年7月开始经营到2003年10月停业,财务报表显示,营业收入0.62万元,营业费用0.2万元。审计调查,这个项目大部分费用在该院账务上核销,并未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还存在从该院账上发放职工工资和项目赔款,实际水上项目损失19.54万元。
线索五,做假账隐瞒收入。凭证显示,刘瑞指示会计人员设置内外两套账。几年来,做假账隐瞒营业性收入合计216.82万元。审计组掌握大量线索后,立即向十堰市审计局办公会作了汇报。市审计局领导深感案情重大,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了审计结果,并依法及时将审计线索移送市纪委。市纪委迅速会同市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重大案件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在掌握了刘瑞等人违法违纪的事实后,很快对刘瑞实行控制,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茅箭区检察院10月27日向茅箭区法院起诉。
根据审计提供的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据以及检察机关立案后刘瑞的坦白,经初步认定,刘瑞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采取加大支出,虚开烟酒、柴油发票,先后3次伙同他人采取私分等方式,大肆侵吞公款47699元,刘瑞从中获款17000元。同时,刘瑞先后4次非法收受他人现金65000元„„此外还进一步查实了该院原副院长、某宾馆原总经理薛文敏、会计靳忠新等人涉嫌贪污受贿的违法违纪行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庄严的判决。
讨论:
1、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2、针对线索一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进行详细审计? 针对本线索主要对假发票进行审查。首先审计人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鉴别假发票
3、如何评价相关经济责任人?
4、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4、(1)外部审计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不应超越 财政财务收支的范围;(2)内部审计可以超越财政财务收支,将经营(业务)管理活动纳入审计范围;(3)合理保持“期望差距”,确定审计范围应该
“量力而行”;(4)对经济责任只进行“有限”的评价;
(5)避免对被审人作出结论性的意见,审计报告以反映事实和界定责任为主。
3.(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经济和定量原则
(1)以经济责任和经济业绩为评价范围;(2)采用指标测算进行定量评价;
2、划清经济责任界线的原则(四条界限)
3、分清主、客观因素的原则
(1)识别客观因素(检查会计资料);(2)测算客观因素的影响金额(工作底稿);(3)调整经济业绩指标(审计报告);
4、谨慎原则(三个不评价)。责任界定
1、本人行为违纪;
2、下属人员行为违纪,被审人对下属人员有以下情况: 指使、强令、包庇、纵容的;
3、失职和渎职;
4、属于直接责任的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