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理白族地区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大理白族地区文化调查实践报告
------服饰文化
实践单位:
大理学院古城校区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1级通信工程本科班
实践时间: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一、实践目的: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扎根在边疆的风俗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有时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庆祝节日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时以唱歌、唱戏或是扭秧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劳作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开心也可以增加节日的浓厚气氛。从大的方面说它能够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也可以展现出我们丰富的民族特色。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这种多样的风俗文化既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又使文化源远流长,既让人们得到了欢乐,又让人们活动了身体,具有很深的意义。现在面临着各国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开发风俗文化,汲取其中的内涵,具有举足轻重意义。所以在现代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风俗文化绝不是搞思潮,而是深入群众,挖掘其中的内涵,结合现实,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此次实践活动为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同学通过张雅老师的号召展开,本小组的人员有王渊,方瑞,刘柳,丁魏魏,焦媛,谷贤贤,刘蓉,杨玺成。在本次实践中,要求首先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源,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发展经历的变迁,及白族人民对本名族服饰的美好期望,服饰的寓意,以及在未来少数名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前景,大众对白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深度等。
二、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主要进行了问卷调查,图片展示,对扎根大理的居民进行采访等活动。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们参加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着手于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大理的几个城乡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几个地县进行深入的调查。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名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白族现有130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其余分布在的贵州毕节、安顺和湖南的桑植县。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
三、实践结果:
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丽风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饰,以风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华民族的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来。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各地白族的服饰,既有某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鲜明的特色。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环,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手镯的和戒指,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难怪有一位诗人曾吟诗感叹: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白族飘带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首饰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 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白族姑娘出嫁时要制一套首饰,有蛇骨链,三须、五须、银质挂链,悬上针筒、金鱼等饰物;还有金、银,玉、藤手镯,纽丝锡,扁桃镯,串珠镯,小腿镯等。以玉器手镯和银质技链最为名贵,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妇女的象征;还有各种戒指、耳环、管子、帽花、八仙、冠针、龙凤、蝴蝶、头排锁、围腰牌,顶圈等。现金、银、玉器首饰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贵手表。
白族童帽服饰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区。男女幼童头饰。以鱼尾帽为母体,演变出虎头帽、猫头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种形式。均以彩绣装饰。常用图案有梅花、菊花等。帽两端缀以圆形银饰,正前上方饰琥珀、玛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种造型的银饰品。有的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
白族头巾白族头饰工艺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聚居区。按工艺可分为四类: 挑花头巾。蓝布底白线挑花,用几何针法挑制各种图案。青年人头巾挑花艳丽、繁多。随年龄增长,花纹图案不断简化。蓝底白线挑花这一反彩线挑花的色调,是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刺绣头巾。流行于洱源西山、乔后等山区。以天蓝或浅绿色布为底,边为锯齿形彩线挑花,中间绣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红大绿突出。扎染头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区。用白布以靛蓝扎染。朴素、明快。多层头巾。流行于剑川三河、丽江九河等地。除有较简单的蓝底挑花外,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与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寡,最上边一层定为蓝色,挑制白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
白族头饰白族服饰与时俱进,有了较大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据史书画记载,古代的白族先民身着“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现在这种装束已不存在,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饰也与现在的白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过去白族服饰崇尚简洁明快的风格,现在为适应审美的需要,不断向五彩缤纷、色调丰富的方面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花头饰的创新,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我们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男子头饰简单。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都用蓝、黑色头。古时曾用八角巾作头饰。保山阿石寨则用7米多的长白布或黑布作包头。妇女头饰复杂,常用的有鱼尾帽、花头巾、白缨穗、银簪、冠针等。大理、洱源等地妇女头饰、发型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为饰,少女以花头巾、白缨穗、独辫发缠绕为饰,少妇以蓝布挑花头巾为饰,老年妇女则以黑布头巾为饰。
白族绣鞋刺绣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类: 其一为船型绣花鞋。盛行于大理海东、下关山区、洱源等地。以鞋体象木船得名。以船形为母体,演变出鸡冠鞋、鱼型鞋等。共同特点是:鞋头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帮全部刺绣。常用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鲜艳夺目。其二为圆口绣花鞋。即系带圆口布鞋,各地均盛行。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上述两类为妇女穿用。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婚嫁时已数十双,甚至上百双。接新娘的队伍中有专人挑鞋,示新娘勤劳、能干。其三为绣花凉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与布壳粘合,剪成所需鞋帮形状,滚上边,绣以几何图案或二方连续图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头钉上绣球。通常只在节日盛会或赶集约会时穿用。
白族妇女的衣饰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
白族妇女的头饰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线流苏;已婚者多挽发髻,用腊大理市白族姑娘绣花服饰。大理市白族中年妇女蜡染镶边服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洱海东部地区妇女爱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上簪子,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的青年女子则喜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鱼属帽”之类;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为服饰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黑领褂,或皮质或绸缎,质料考究,俗称“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蓝色长裤。
剑川县白族服饰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编独辫盘于顶,已婚者改为挽昌。海东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佐,或缩以管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未婚女子则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或“鱼尾帽”。大人小孩均喜报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进化,已逐步废弃。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服装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面发展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男子头饰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妇女头饰妇女头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过去海东少女结婚前要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婚后女子一般不再缠独辫裹头巾,把头发梳成三辫盘在后脑上成为挽髻,梳成皇后头,上罩黑丝网,网着一椭圆型的发套,插上管子,外套凤凰帽或绕头巾。比起姑娘来,色彩渐趋淡雅。中老年妇女为高髻,裹以腊染,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妇女的衣饰也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选择和花边的运用及围腰的长短上的区别。少女穿白色、水红、粉蓝的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领褂有金绒的,灯芯绒、毛呢或化纤的。色 彩因年龄而定。少女、少妇喜水红色,老年妇女喜黑、蓝色。用一条宽五寸左右,长几尺的绿色腰带,将腰部紧紧束起,再系上围腰。妇女从老到少都系四方围腰。一般少女喜短围腰,单层,白、绿色,镶花边,绣福寿花、万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图案,连以绣花“鸭舌”和飘带。把围腰盖在膝盖以上,恰到好处地显示青春朝气和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老年妇女围 腰过膝,双层,色彩由暖色转向冷色,花色由繁变简。妇女围腰上还有一条绣花飘带,两端是两片双面绣花。
白族的裤子
过去中青年妇女要穿绲边红、绿衣裤,绲衣、绲裤均为宽袖宽裤管。现裤子均改变,几乎与汉族相同。过去妇女还常穿各式绣花鞋,红缨花碎布麻草鞋,现多已废弃。下雨时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服饰的发展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人口159万,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地带,少数分布在云南保山、丽江、泸水、姚安、昆明、元江等县和四川、贵州、湖南等省。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
远古时代 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在唐代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对所描绘的王族和官员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碑阴载用“二色绫袍”做功臣赏赐品。《释名·采帛》:“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诏向大唐朝廷献演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还以别的方式来表达,演员们穿南诏民族服饰,衣裙、鞋帽上彩画鸟兽草木花纹。“八彩”艺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演进。所以说南诏时期白族织染刺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我国南方是少见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对研究当时的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绢类面料虽没官家华贵,仍不失质粗形美之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这一文化对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饰的演变一直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1]
“族标”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而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白族服饰。其服饰艺术文化同样具有不能忽略的社会功能作用,即它对族人们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标”作用。该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发展。费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这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历程,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而成为现代的民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州。长期以来,形成了“民族小聚居,兄弟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其传统服饰看起来大同小异,实则不然,不论它们多么雷同,白族仍可从服饰上的特殊标记“族标”来识别其族属。白族女服饰主要以无或小领襟旁扣内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浅蓝、雅布色。随着年龄的偏高、色调逐渐加深;偏于蓝色、黑色等色调。外罩为灯芯绒领褂,年少者及腹;年长者稍长点。腰上系有绣花腰带,围腰重下摆和飘带,下着浅色扭裆宽脚裤,脚穿牛皮底的绣花鞋或绣花凉布鞋。包头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艳丽的毛巾制成。发辫盘于其上,年老者则夹于头后。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饰物,胸前常挂银质三须、五须。而新娘服较为特别,头戴由上百个五颜六色的小绒球制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饰:多为白色对襟上衣,钮扣大多九至十个,外罩是黑领褂或羊皮领褂,下身也是扭档宽管裤,脚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头戴白色或浅蓝色的圆形大包头。不可忽视的是族标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传统服饰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内部其各支系的服饰也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支系特点。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或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服饰的制作和使用上有所差异,各自传承至今。白族其传统服饰亦然。大理州鹤庆县的白族服装,女头戴大方帽,戏称“海军陆战队”,剑川未婚者头戴布满银泡钉的花鼓帽、鱼尾帽;大理洱海东岸白族戴双缨鱼尾帽、鼓钉帽。洱海渔民好戴瓜皮帽。穿层数较多的露脐的短上衣,层数愈多愈好看,也称“千层荷叶”;穿三层且内长外短的称“三叠水”,人们视之为俊美、富足的象征。白族的另一支系勒墨人身穿火草布长款上衣,头戴用圆珠子串连而成的帽饰,胸前佩戴玛瑙珠串,依串珠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贵贱„„。但白族服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修饰却不能在围腰中心作任何装饰的,因为围腰正中这一块正盖在肚子上,其上不绣任何图案,其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是的,勤劳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了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断的向前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每个成员都必须坚持穿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传承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的物化。这的确是一种民族群体意识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表现。在风俗文化活动中 人们的衣着也是值得思考的。人们衣着有同有异 既可以表现一种整齐美 表现出一种团结意识 又可以表现出一种参差美 表现出个人不同的魅力。在大部分的舞蹈中 一般衣物和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 那我们就可以从中学到这些 去开创一种新的文化活动形式 表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其实 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就是这些表演者身上所表现的一种精神 一种来自内心的愉悦。俗话说 心诚则灵。在集体活动中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还怕表演不好吗 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舞台上的艺术 都要在个人中寻找共鸣 寻找从内心散发的那种欢快的力量 用每个个体所凝聚产生的力量来感染大家 让大家感受到这封凝聚力。这就需要那些大艺术家 从基层中寻找这些东西 从实践中总结这些东西 来创新文化活动 创新文化。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这次实践我们没有进什么大公司进行实习或是做兼职 但是从农村中的这些风俗文化中学到的知识也是很多的。虽然在农村没有在公司那样与当代文明发展所需要的那样联系密切 但是在农村也是很不容易的 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觉得我的这次实践是挺成功的 大家配合的都比较好 团队的协作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这次实践给我的体会是很深的。我们在社会中生活 必然就要进行交流 所以你的口语与表达能力 你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很重要的 有时候想好的东西却不一定能够表达清楚。通过这次实践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还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基础。在课本中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 并不一定与你的专业你的知识相通 社会是复杂的 是综合的 所以时刻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只有随时随地的学习慢慢的积累经验 才会有一席之地。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是不容易的 身体会很累 由此可以想象在工作中也是不轻松的。但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磨砺自己 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 开阔自己的视野 了解社会生活。总之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学到很多。它不仅增强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 更懂得了团队意识 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如今社会飞速发展 在拥有更多机会的同时 也有各种挑战 所以要从实践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积累社会经验 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更加族中自身技能的积累 培养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等 增强自己的能力 让自己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还要不断参与社会活动为真正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大理白族宗教信仰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的调查研究
摘要: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研究白族本主文化,探讨本主的起源、传说、功能,了解本主文化的祭祀仪式,对正确理解本主崇拜的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白族;本主;本主传说;功能;祭祀
内容: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本主崇拜与白族社会的政治、历史、哲学、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深深扎根于白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本主文化。
由于白族祖先的来源较为复杂,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宗教信仰也游离不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主信仰。但随着社会相对稳定,民族共同心理的确立,才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崇拜对象——“本主”。一般认为,本主崇拜源于农耕祭祀。本主信仰在南诏时期即已形成,以后又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本主数量不断增加,文化内容越发丰富,才形成如今的本主崇拜格局。在19世纪以后,基督教和天主教虽传入白族地区,但只有极少数人信仰。本主宗教是白族信奉的宗教,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一词的含义“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本主,白族话称为“武增(音译)”。武,意为地方;增,意为主。因此,按字面翻译应为“地方之主”,或称为本境之主,简称为“本主”。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本主宗教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且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是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
本主有“景帝”、“皇帝”、“灵帝”、“圣母”等多种封号。白族本主崇拜的特点是开放性。白族的本主崇拜除了保留着本民族原生的原始崇拜外,还吸纳了佛教和道教的神祗、教义。
为数众多的本主大体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本主,如石头、水牛、猴子、白骆驼等;
二、神灵本主,如山神、谷神、猎神、龙王、太阳神等;
三、英雄本主,杜朝选、段赤诚、柏洁夫人等;
四、帝王将相及祖先本主,南诏、大理国王及高级将领细奴逻、阁罗凤等;
五、外族人本主,如郑回、杜光庭;
六、佛教与道教神灵本主,如观音老、关羽、李靖等。
每个本主神,都有典雅的封号,都有口传或成文的传说故事。
周城本主——杜朝选
传说不知什么时候,周城村中的两个女子,上云弄峰砍柴,经过蝴蝶泉,被一个少年邀去喝茶,她们被缠不过,回头向村中逃跑。不料走错了路,向霞移溪山峡中跑去,却被巨蟒所变的少年掳入洞中,过着悲惨的日子。巨蟒不仅掳了女子去,还经常捕食附近村子人家的牲畜,甚至定下一条规矩: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送一对童男童女,供他食用。若不及时送去,周城村就会惨遭灾祸。有一受过猎神传授的猎人杜朝选为了解救周城百姓,誓为百姓除害。又是一年三月三,杜朝选隐藏于供奉巨蟒的古庙中,当巨蟒出现时,杜朝选举起神臂,张开大弓,一箭射去。巨蟒被射中左眼,顿时狂风骤起,黑烟弥漫。待到风平雾散,巨蟒早已不知去向。杜朝选循着血迹追踪而去,却在霞移溪发现个两女子在大石边在洗血衣。他过去盘问,才知道两女子是被掳来的。杜朝选叫她们带路去斩杀巨蟒。两女子说,巨蟒有四个灵魂,只有巨蟒身边的八宝神剑才能斩杀它。于是,两女子趁巨蟒昏睡时盗出了它枕头底下的神剑。杜朝选遂上前去杀巨蟒,和巨蟒搏斗,由于用力过猛,神剑断在大蛇腹中,巨蟒终于被杀死。两个女子也得以救出,村人知道后,万分感激,就把他当作神灵敬重,奉为周城本主。两个女子也对杜朝选暗生情愫,就做了他的娘娘。现在周城本主庙的杜朝选神像,手中只有半截神剑,旁边还有两个娘娘。而那洗衣大石还在霞移溪中,叫娘娘洗衣石。而那巨蟒居住的蟒蛇洞至今仍然存在,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被封堵住了。
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是周城的本主节。节日期间,村民们用轿子抬着杜朝选以及两位娘娘的雕像游村,还要舞狮、舞龙、唱大本曲,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邓川本主——柏洁夫人
传说,蒙舍诏主想吞并其它五诏,并企图强占瞪谈诏主美丽善良的柏洁夫人。于是他建了一座松明楼,借“星回节”祭祖之机,邀请五位诏主赴宴。柏洁夫人苦苦相劝,无奈,瞪谈诏主不听妻子的劝阻。走前,柏洁夫人将铁钗戴在丈夫手臂上,与之洒泪而别。果然五位诏主果然中计,被困于松明楼,并被放火烧死。柏洁夫人从德源城点着火把赶到了松明楼,以铁钗为记,双手刨出尸骨,并运回诏内盛葬,且誓死不再嫁,投海自尽。人们敬慕柏洁夫人的忠贞不屈,遂把她奉为邓川德源城本主,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夜晚,人们便点燃火把,妇女还要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以示追念之情。
将军洞本主——李宓
唐将军李宓何以死在西洱河上,为何作为汉族的唐将又成为白族地区的本主?
唐玄宗天宝九年,阁罗凤为南诏王并袭云南王,按南诏礼节,携妻妾拜会云南太守张虔陀,岂料张虔陀贪淫无礼,侮辱阁罗凤之妻,还加倍征收南诏赋税,阁罗凤怒不可遏,发兵攻打张虔陀,张兵败自杀身亡。唐天宝十年,朝廷派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攻打南诏,阁罗凤一再申明自己冤屈,但横行霸道、偏激寡闻的鲜于仲通,置之不理,南诏将士不得已在龙尾关前的西洱河上与唐军决战,唐军战败,鲜于仲通只身逃回京城。天宝十三年,朝廷再次派剑南节度使留侯李宓,率兵十万攻打南诏。又被阁罗凤联合吐蕃夹击唐军于西洱河上。唐军千里奔袭,给养不足,饥饿疲劳,又染疾患,缺乏水战经验,结果大败。主帅李宓受伤沉河而亡,唐军尸横片野,血染西洱河,战后阁罗凤下诏说:“生虽祸之始,死及怨之终,岂顾前非而忘大礼。”用宽厚仁慈之心,收敛唐军尸骨“葬而祭之”。并于大理下关天宝街建“万人冢”,立碑大书“唐军天宝战亡士卒之墓”。虽然在《南诏德化碑》记载中,对李宓颇有微词。在民间传说中,认为李宓将军父忠子孝,慢慢地,李宓就成了关迤一带十个白族村子的“本主”。明洪武末年建“本主庙”,名“唐李公之庙”。按理李宓是白族人的敌人,但成为下关一带的本主,并在本主神中有着极为显耀的地位。白族人民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营造了一个在民族关系上平等、和睦,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和谐的文化家园。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十六两天,是大理的将军洞庙会。每逢会期,人潮从大理州各县市村村寨寨涌来,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每天达一万多人,虽秋雨绵绵,热情不减。钟馨齐鸣,笙箫盈耳,香烟袅袅,纸灰飞扬,各种供品,香味扑鼻。
在白族地区,每个大一点的村子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且多建于村内,便于村民的祭祀。也有的选择在村的高旷向阳、依山傍水、草秀木青之处。庙宇宏伟,雕像精湛,造型美观。庙堂甚多,供奉繁杂,常常是一庙多主。即以本主为中心的多神崇拜。任何本主庙,以本主为主要崇拜对象,其他神为次要崇拜对象,其中有洋有土,有神有人,有将有相,各种神有其独有的宗教功能。如子孙娘娘送子嗣,财神管发财致富,龙王司雨等。他们的神力是对本主神力的有效补充,两者神力相结合,起到了保佑白族人民物质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与精神需求的作用。
本主,有最高的神祗,神庙立于喜洲庆洞,称为神都。南诏时期,最高神称为“灵镇五峰建国皇帝”,原为五台山神。神明天子把自己的祖先神挤进本主信仰,成为本主信仰的第一届神王——中央皇帝。南诏亡国后,神明天子灵镇五峰建国皇帝也随即退位,屈居于万花溪侧,继续当他的五台山山神,附近的白民同情他被废黜的命运,给他点了一盏长明灯至今。当时洱海之滨的赤土江村没有本主,村民们通过商议,就到神都把废弃一旁的神明天子像偷到村中来供奉。这样,被废黜的神明天子才有安身立命之地,但已经失去了当年中央皇帝时的显赫,成为一个新的基层本主了。
祭祀
宗教祭祀仪式,是宗教体系中最具活力和符号意义的元素,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表现。与其他宗教形态一样,本主宗教,也在白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完整并具丰富象征意义的本主祭祀仪式体系。日常祭祀仪式时间不确定,只要日常生活中家庭或个人有添丁、满月、取名、结婚、丧葬、求子、求职、经商、落城等都需要祭祀。而以村为单元的庙会祭祀仪式的时间则正月期间与本主的诞辰或忌日,称之为“本主节”,时间短则一日,长则三天。祭祀主要程序为:明确祭祀意图,准备祭品,到了本主庙后向本主上香、献祭品、祈福、磕头等。祈福时要把祭祀的目的向本主提出。愿望望实现后,还要到本主庙还愿。祈福结束后,家族老少要在本主庙里把所有祭品享用完毕,仪式才宣布结束。
从结构要素看,本主祭祀仪式由对象、时间、地点、祭品、程序、话语、舞乐构成。这些要素,是本主祭祀仪式中重要的材料,缺了这些材料,主祭祀仪式就不能构成。但是近些年来,到本主庙祭祀的活动不再那么隆重。而且祭祀的仪式只有老一辈熟通,年轻人了解知道的愈来愈少。
功能
本主文化还有多方面的功能,它为白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化提供了巨大帮助。
信仰取向,是白族本文化最显著的功能特征。白族崇拜“本主”,并不像其他宗教那样为灵魂的永恒、“来世”的幸福,而是为了“兴文教,保丰收,增寿龄,体安康”,以及“为士者,程高万里;为农者,粟积千钟;为工者,巧著百般;为商者,交通四海” 等等与世俗生活的环境和职业直接相关的现实苦乐。白族所崇奉的“本主”,都是因为他们曾给一方白族人民的现世生活带来过实利或福泽。
社会凝聚功能,本主是地区保护神。在大理,有的一村一“本主”,有的数村一“本主”,有的本主崇拜已经超出了行政区划和民族的界限。但不论本主崇拜的地区差异及族属如何,对作为各地区利益守护神的“本主”的崇拜,能够在社区内部的成员之间起认同、凝聚作用。本主崇拜的这种地区认同和凝聚作用,在平时一般是表现不出来的,而只有在“本主节”期间,通过“接本主”、“游本主”等一系列集体性的社祭活动才得以彰显。
教化功能,本主崇拜只是一种表象,道德教化才是其真谛。从表面上看,人们顶礼膜拜的是神灵,但实际上,人类崇拜的却是自己的社会。本主崇拜体现了社会的核心价值。此外,本主崇拜还在潜移默化中,世代相传中,将核心价值变成人们发自内心的自觉追求。表面上是,人求本主,本主佑人,但实际上是人创造了本主。
文化功能,本主崇拜对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在大理的“绕三灵”盛会期间,青年男女们会成群结队地在“神都”对歌、弹唱大本曲、跳霸王鞭。而白族的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得以代代延续。
经济功能。一般而言,大型本主庙会由于参与的人数众多,而食、宿、用等需要问题比较突出,往往就会促成相应的商业行为的产生。久而久之,偶然性的商业行为就会发展成定期的集市贸易,甚至会使本主庙会的性质从宗教活动向商品交易活动蜕变。如“三月街”、“绕三灵”等定期集市贸易,就都是伴随本主节产生的。
综上所述,白族本主崇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而且各种功能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是有轻重差别的。
本主文化以“零星、分散、乡村化”的方式存在于大理地区数千年,其实是大理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而这种艺术沉淀是大理与中原文化艺术交流的结晶,而本主文化正是多民族文化的一个印证和缩影,成为了南北艺术对接进行交流的一个文化坐标。正是这些极具本土色彩的文化,才支撑起大理长久以来的繁荣。
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我得到了较深的启发。白族文化的博大,让我领略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我们要从身边做起,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地区美食文化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正文
一. 实践目的:
1、目的: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可见“吃”作为人们生存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担负着人们的生存之道,而且还是一种人类文明和艺术的传承。从古至今,我们对吃的要求由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吃得高雅,吃得文明;烹饪的技术与种类也由无数的巧妇,厨师,美食爱好者经历了漫长的研究和流传越来越炉火纯青。因此本次实践,就着眼于地区美食文化,来帮助我们来更好地理解和品味我们独特的美食艺术,领略我们特色的地区风俗,传承我们悠远的民族文化。
2、地点: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便就近在我们的济南芙蓉街来为大家展示我们济南美食中的风土人情。济南芙蓉街北起济南府学文庙,南至泉城路,因街中芙蓉泉而得名,长432米,平均宽约6米,是济南市的老商业街,全国最为著名的小吃街之一,被誉为‘齐鲁第一小吃街’。芙蓉街,一条济南性格的老街,将古朴与现代融于一体。芙蓉街上各色小吃琳琅满目,每天人流不断,充满了商机和活力。它是繁华的,又是沧桑的,是热闹的,又是幽静的。就象济南这座城市,将古朴与现代融于一体。就象济南人,在匆匆忙忙的现代生活中,依然保持着温厚与淳朴。
3、发展情况:芙蓉街这条老街,有居民,有过客,有南腔北调南来北往的人,哪怕只是为了一碗面条、一串烤肉,在此短暂停留,也窥探了一座城市的古今最具特色济南小吃。济南的地方风味小吃,制作精细,风味各异,同时兼收各民族小吃特色,品种丰富,在风味食坛上独树一帜。
4、要求:对于本次实践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放开肚皮吃,张开嘴巴问,用我们的味觉来品味其中滋味,用我们的听觉来记住那些从老一辈中听来的美食。这是第一步的收集工作;第二步便是汇总,把芙蓉街的美食系统的展现给众人;最后一步写下我的感想,拍下我的视野。二.实践内容:
具体来说,我的时间安排在2012-7-31到2012-8-2三天里,前两天便是以吃为主了,最后一天针对发现的问题做了一个现场咨询。
内容一:首先,我的行程确定为从泉城路起北上至济南府学文庙。第一天行至了吉祥馄饨。一路吃来,对闫济和油泼面,鸭血粉丝,鸡汁灌汤包,状元米线和老济南家常菜的印象都很深刻。
油泼面的老板告诉我油泼面是陕西很有特色的一种主食。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陕西油泼面多用手扯面,和面要用精粉最好(筋道),适量加点食盐水揉成团后搭上湿布要饧20分钟后再揉,再饧20分钟就能使用了。面条筋道,辣子味道冲,十分痛快。
而鸡汁灌汤包,店主说这是在做包子时往馅里放上冰,真是聪明。这真是一种特别的食物。关于灌汤包子的形成,有一个非常感人的传说。相传600多年前,也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揭秆而起攻打天下。1356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打到浙江中部的金华城下,由于守城元兵早有防备,把城墙加高了七尺,另外还给城门加上了万斤闸。起义军攻打了九天九夜,还是破不了城,只得在城外江边安营。朱元璋和他的回回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十分焦急,白天夜里商议破城之法。一天深夜,常大将军难以成眠,在帐外来回踱步,思忖着破城计策。忽然,他发现城门悄悄地开了,万斤闸慢慢地升起,只见元兵押着一批民夫偷偷到江边挑水。常遇春连忙唤醒胡大海和起义士兵,冲向城门。常大将军用肩膀顶住万斤闸,高喊到:“弟兄们,冲进城去啊!”顷刻间,起义军似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批接一批向城里冲去。常遇春肩顶万斤闸,时间长了,肚子饿得慌。这时,恰好营里送来包子、菜汤等点心,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给他喂包子和菜汤。
常遇春真是饿慌了,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面仍不停地催促:“汤,包子,汤,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负万斤闸,汗流浃背的战友,喂着喂着顿生一计,令一士兵先将菜汤灌进包子,再把包子喂到战友嘴里。常遇春吃着,觉得喉咙湿润了,力量倍增。直到士兵们都冲进了城里,他才放下万斤闸。后来,常遇春问胡大海:“你那天给我喂的什么好吃的,使我力量倍增?”胡大海笑着说:“就是你叫的‘汤包’呀!”常遇春也笑着说:“如果没有你的汤包,我早就被万斤闸压趴下了。”后来,这个动人的传说传开了,人们也就借着这个传说做出了灌汤包,并迅速流传开来。
而对于众所周知的米线,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在南湖的湖心亭苦读书,他的妻子每天都要过一座桥给这个书生送饭。有一天,妻子觉得丈夫很辛苦就炖了只鸡放进土罐里准备送给丈夫吃,可是中途有事便耽搁了,等回来才发现土罐里的鸡还是热的,打开一看,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于是就用鸡油烫米线给丈夫吃,书生吃后赞不绝口。因为妻子每天送饭都要从南湖的桥上过,所以书生起名为“过桥米线”。济南状元米线有好几家,其中一家便坐落于芙蓉街上,芙蓉街上的状元米线位置很偏僻,招牌却很大;米线很一般,汤却很美味。
如果我对上面的美食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们的美味,那我对老济南家常菜印象深刻则是因为它的糟糕了。老济南家常菜的名字起的很地道,很有乡土气息,来济南,怎能不尝一尝济南的家常菜呢?但这家店却让人很失望。为了使我的实践活动更完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些正宗的济南小吃:油旋、草包包子、孟家扒蹄、炸荷花、长清大素包、崮山馍馍(注意,这个可是曾经的贡品哦!)、六律煎饼、夏镇的马蹄烧饼、孝里的米粉、崮云湖的山鸡蛋,还有各乡镇农家乐都还不错。
另外,芙蓉街上的新疆烧烤,台湾卤肉饭,临沂农家小院都还不错,虽然讲了这么多,属于济南的没有多少,但是“济南的名气不在于芙蓉街上的小吃,而在于它拥有芙蓉街,正如青岛拥有劈柴院,广州拥有上下九,天津拥有南市食品街一样。”一个“老济南”如是说。不错,芙蓉街的美食是汇聚五湖四海的,芙蓉街的美食文化是发扬全民族的。
内容二:其次,第二天我的行程是从吉祥馄饨一直到济南府学文庙,途径了芙蓉泉和关帝庙,同样品尝了不少美食,也问到了不少美食的传奇。其中,泉城人家,义兴风味馆和林记餐馆到还不错。
泉城人家特色菜:(1)沙锅小炖肉,号称泉城人家的王牌,虽然量少了点,虽然滋味不那么地道,但总体而言还是能做到肥而不腻,吃而有味的。(2)豆瓣花生,一般而言作为凉菜的东西都是添头,花生更是常吃到都没有感觉的地步了,可这家的小花生别具一格,用豆瓣加入后风味立马一变,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只有大家切身体会才能有所感悟;(3)九转大肠(4)炸三样既有济南特色又有创新性,因为传统的济南炸三样式茄盒,藕盒及丸子,而这里在茄盒中加入了韭菜鸡蛋,一个小小的变动令人耳目一新不说,吃起来反而更有一番从未有过的体验,就像文学中你读到一个从未见过的语言或事物时那种因陌生感而得到的独特体验有异曲同工之妙!泉城人家的名字起的很有特点,字字带着老济南的味道。上面几道菜,各个有着泉城人家的特色。
义兴风味馆,这个小店很有气质哟,去晚了可就有座无饭了,而且没耐心的还找不它。酱肉茄子,怪味茄子,西红柿牛肉,拉皮鸡,爽口黄瓜都是必点的,黄焖鸡做的非常好吃。都说美食是用来品的,殊不知会做美食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而拉皮鸡的作法则相当费工,首先要将土鸡最美味的鸡皮部份,与鸡肉以精细的刀工分开,而且丝毫不能有破损,之后再将鸡皮风干,之后将鸡肉部份与干贝、香菇、虾等佐料一起搅成肉泥,再将肉泥铺在风干的鸡皮上,再下去油炸,做成这道美食。炸出来的拉皮鸡色泽诱人,吃下一块外皮口感酥脆同时土鸡独特的味道涌现,保有土鸡原有的香味,更增添酥脆外皮以及鸡肉部分的多层次口感。
另外,一道地地道道的济南菜——黄焖鸡,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黄焖鸡米饭又叫香鸡煲,浓汁鸡煲饭。是历史传统名吃,起源于济南。最早时期,济南府鲁菜名店“吉玲园”由于名厨云集,佳肴迭出而红极一时。各商富贾,达官显贵纷至沓来。与当时的“汇泉楼”“聚丰德”并称省城三大名店。其招牌菜“百草黄焖鸡”更是深受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富榘的喜爱。他曾为此赏银三十块,并称赞说:“此鸡匠心独运,是上品之上,当为一绝。”而此炒鸡技术的闯始人,现在流行济南的黄焖鸡米饭即由此而来。
至此,我的芙蓉街美食品尝之旅宣告结束。这些美食,有些有着浓厚的历史故事,有些带着传奇的传说色彩,有些渲染着美妙的历史背景,可谓是美食之中有文化,大文章中藏美食。品尝这些美食,既是一种味觉上的冲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激荡。
内容三:到过芙蓉街的人都知道,芙蓉街的美食很吸引人,但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让人头痛,甚至对着芙蓉街望而却步。我大体总结了一下,共有四个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查了一下芙蓉街老民众的认知和看法。这四个问题是:
1、芙蓉街污水遍地,整条街道脏乱差,到处充斥着食肆的油烟味,环境卫生亟待解决。
2、芙蓉街除了仿古的门楼和招牌,已看不出还有什么特色,有的只是天南海北的各种小吃。具有千年历史的芙蓉街已失去文化依托,渐渐沦落成了“小吃一条街”。芙蓉街由单纯的“小吃街”向“美食旅游一条街”的转型迫在眉睫。
3、对芙蓉泉,关帝庙这些老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有待加强。
4、既是作为山东济南的一个标志,那么它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不排斥兼收并蓄,但应该有合理的规划,突出我们山东人的特色对于发展芙蓉街,弘扬山东文化会有巨大的帮助。
三、实践结果:
关于对美食文化的认知在实践内容中都有详尽的描述,在此不多做介绍。针对芙蓉街问题的解决方案,一一对应有如下方案:
1、管理者的合法“管理”和市民的良好“自律”。以及管理制度的健全。
2、本着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原则,通过进一步的改造升级,提升这一街区基础设施的档次和功能,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处理保留旧城风貌与保持繁荣的关系。
3、管理者的管理,市民的监督,以及游客的自律。
4、突出特色的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政府干预与指导。
四、实践体会: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所采访及咨询的市民和老字号店面的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和善,这为我的调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我的调查能很顺利的完成。由于受到他人和善态度的对待,我觉得格外有动力,整个调查过程都很有激情。
美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光是烹饪那么简单,其中还有很多文化、历史、人文、没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历史悠远的国家,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第四篇:云南省大理白族州人大常委会考察团接待安排
云南省大理白族州人大常委会考察团
来沅江市考察接待工作安排
(2011年10月14日)
一、活动日程
云南省大理白族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榆民一行10人,10月17日上午经益阳市来沅江市考察南洞庭湖湿地保护情况。下午离沅去益阳市。
二、接待事项
1.到竹莲乡收费站迎接客人到来。
2.听取南洞庭湖湿地保护与利用情况汇报。
3.在沅江市中餐和午休。
4.实地考察南洞庭湖湿地。
5.欢送客人离沅去益阳。
三、准备工作
(一)接待处方面:
1.安排中餐(地点:金鑫大酒店)
2.安排午休房(地点:金鑫大酒店)
3.会议室安排(地点:金鑫大酒店)
4.准备欢迎电子横幅和欢迎竖牌
(热烈欢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考察团来我市考察
1指导工作。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5.准备15份礼品
(二)林业局方面
1.准备关于南洞庭湖湿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条文。
2.准备关于南洞庭湖湿地保护情况的汇报或情况的介绍。
3.准备一艘能坐20人左右的公务船。
(配水果、矿泉水,并安排导游)
4.视察现场准备。
(三)人大方面
1.与益阳市人大衔接。
2.通知有关方面和陪同领导。
3.通知媒体(电视台)。
4.布置会场(准备会场座席牌、会场欢迎横幅,安排茶水服务等)。
5.编印《接待方案》和《资料汇编》。
四、考察团人员名单
尚榆民男汉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厅)
赵新光男白大理州人大助理调研员
周文伟男 布依 大理州人大调研员
李如珍男白大理州人大调研员
刘峰男汉大理州人大科长
段锡焕男白大理州林业局科长
吴绍杰男汉大理州法制局科长
陈卫兴男汉大理州环保局科长
赵宏男白大理州人大干部
马丽荣女汉尚副主任夫人
五、益阳人大陪同人员名单
周安辉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李益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
司机1名
六、沅江市陪同及工作人员
邓宗祥中共沅江市委书记
肖胜利中共沅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刘国腾沅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彭建军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刘建斌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邓华圣沅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曾武沅江市人大常委城环委主任
窦范云沅江市林业局局长
万献军沅江市南洞庭湖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中心管理站站长 新闻记者(电视台)
第五篇:云南白族调研报告
云南白族服饰考察调研报告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人口159万,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地带,少数分布在云南保山、丽江、泸水、姚安、昆明、元江等县和四川、贵州、湖南等省。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白族现有130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贵州的毕节、安顺和湖南的桑植县。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 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丽风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饰,以风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华民族的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来。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白族姑娘头上带的头饰上也有着“风花雪月”。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因此,也就形成了她们的头饰现在所呈现的模样。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
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男子头饰简单。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都用蓝、黑色头。古时曾用八角巾作头饰。保山阿石寨则用7米多的长白布或黑布作包头。妇女头饰复杂,常用的有鱼尾帽、花头巾、白缨穗、银簪、冠针等。大理、洱源等地妇女头饰、发型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为饰,少女以花头巾、白缨穗、独辫发缠绕为饰,少妇以蓝布挑花头巾为饰,老年妇女则以黑布头巾为饰。
白族服饰与时俱进,有较大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据史书画记载,古代的白族先民身着“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现在这种装束已不存在,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饰也与现在的白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过去白族服饰崇尚简洁明快的风格,现在为适应审美的需要,不断向五彩缤纷、色调丰富的方面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花头饰的创新,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我们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各地白族的服饰,既有某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鲜明的特色。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坠,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的手镯和戒指,脚穿绣花鞋
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难怪有一位诗人曾吟诗感叹: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
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外罩多为红色,浅蓝色为主的领褂。下穿白色或浅色长裤。腰系短围裙,镶有花边,缀有绣花图案。宽花腰带和飘带紧束腰身,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浓艳而又不失庄重,线条美丽,婀娜多姿,飘然若舞,十分讨人喜欢。“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正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族服饰最明显的特征,是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有镶边花饰,朴实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艺术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和头饰比较花俏,而下身又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而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白族服饰。其服饰艺术文化同样具有不能忽略的社会功能作用,即它对族人们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标”作用。该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发展。白族服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修饰却不能在围腰中心作任何装饰的,因为围腰正中这一块正盖在肚子上,其上不绣任何图案,其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是的,勤劳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了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断的向前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每个成员都必须坚持穿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传承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的物化。这的确是一种民族群体意识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表现。费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这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历程,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而成为现代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