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

时间:2019-05-14 21: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

第一篇: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2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 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

化遗产训练 选修6 1.(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加试)下列关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由教会主持修建 ②继承和发展了古罗马的圆顶技术

③完工后都成为所在城市的最高建筑 ④设计时都利用肋条支撑或加固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②④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并非都由教会主持修建,因此排除①。答案 C 2.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欣赏到图中的真迹()

A.圣彼得大教堂 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B.皮提宫 D.西斯廷小教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文物的识别能力。答案 D 3.意大利画家伏尔泰亨,有个不雅的诨名叫“穿裤头的画家”,这与他修改西斯廷教堂的拱顶画有关。他修改的那幅画,原作者费时四年,“用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该画被公认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术作品之一。可是新教皇却认为该画的裸体形象不适用教堂,于是让伏尔泰亨为裸体者下身添画了裤子。因此得了这一诨名。他修改的名画是()A.《创世纪》 C.《哀悼基督》

B.《雅典学院》 D.《西斯廷圣母》

解析 根据“西斯廷拱顶画”、“作者费时四年”和世界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就可以判断出该画是《创世纪》,作者米开朗基罗。故选A。

答案 A 4.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被誉为人文主义的胜利,文艺复兴文化中心的象征和标志,米开朗琪罗曾说:“我会造一个相仿的圆顶,比他的大,却不可能比他的美。”但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却不是首创,它可能效仿了()A.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C.古埃及的金字塔

B.古罗马的万神庙建筑 D.中国古代的建筑

解析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比佛罗伦萨大教堂晚,应排除;古罗马的万神庙是穹顶,比佛罗伦萨大教堂早;古埃及和中国都没有兴起穹顶建筑。故选B。答案 B 5.圣彼得大教堂整体造型突出了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这一风格的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①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②天主教神权思想的强化 ③教皇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④新建筑材料的推广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罗马式穹隆圆顶、希腊式立柱以及大理石装饰的完美结合。这是人文主义思想和新建筑材料出现的结果。答案 A 6.(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加试)下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处建筑。该建筑()

①大圆顶由著名建筑师布拉曼特设计 ②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③至今仍是佛罗伦萨最高的建筑物 ④旨在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A.①②③ C.①④

B.①②④ D.②③

解析 布拉曼特的建筑风格是天马行空的设想,①错误,排除。答案 D 7.(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建筑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文化。以下建筑中蕴含着人文 精神的有()①胡夫金字塔 ②帕特农神庙 ③秦始皇陵 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帕特农神庙按伯里克利所宣扬的“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的思想修建的,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保留了许多圣者的遗物蕴含着人文精神。答案 C 8.(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加试)下图是戈雷岛的卫星图。下列对该岛的描述有误的是()

A.奴隶堡位于该岛的最西端 C.该岛拥有充分的淡水资源

B.岛上遍布非洲风格的建筑 D.该岛拥有良好的避风港湾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欧洲殖民者囚禁黑人奴隶的场所,应该是欧洲建筑风格,B项错误。答案 B 9.1960年,随着塞内加尔宣布独立,戈雷岛也获得了新生。塞内加尔政府在岛上建立了展示西方殖民者奴隶贸易罪行的海上博物馆。塞内加尔政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①控诉西方殖民者的野蛮罪行 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③建立对话、互谅、思想交流的平台 ④确立塞内加尔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④属于政治的目的,与世界文化遗产的警示意义无关。答案 A 10.1942年初,德国纳粹对德国境内及占领区的犹太人制定了“最后解决”方案。其“解决”的主要方式是()A.迁移犹太人到荒凉的孤岛上 C.融合犹太民族,使其自然消失

B.从肉体上彻底消灭犹太人 D.摧毁犹太人文化

答案 B 11.影片《辛德勒名单》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 200名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辛德勒去世后,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从辛德勒的事迹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有()①人类的良知 ②反对纳粹的智慧 ③法西斯纳粹的残暴与非人道 ④要汲取历史的教训 A.①②④ C.①③ 答案 D 12.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目的是()A.督促相关国家保存好这两个历史遗址 B.推动相关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C.给下一代提供相关的历史知识

D.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汲取教训,防止类似罪恶重演 解析 D项体现了设立警示性文化遗产的目的和意义。答案 D 13.(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加试)“建筑是石头的历史”,打开它,便能读到一段时期的思想与文化,也可以见证英雄人物的命运沉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材料一 1293年,佛罗伦萨行会起义,把贵族完全摈斥在政权之外。为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市政当局委托迪坎比奥设计主教堂,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委托书上写着:“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大厦,您要把它塑造得无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大的心灵。”到15世纪,另一名伟大建筑师为这座教堂增添了一个宏伟的大圆顶,犹如一把覆盖整个城市的大伞,直插云霄,使大教堂成为佛罗伦萨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据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整理

材料二 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动都曾 在这里举行。1804年12月,拿破仑在这里加冕称帝。此前拿破仑曾是卢梭民主共和思想的崇拜者。从热月政变到雾月政变期间,拿破仑的民主共和思想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反却是民主与专制思想交错在一起。雾月政变后,拿破仑进一步向独裁专制转化。随着个人权力的无限膨胀,拿破仑不但无限加强个人独断的特征,而且不断改变和破坏他早期建立的体制来放纵他个人独断。有学者指出:“拿破仑的帝国宫廷变成旧制度时期的宫廷体制。”

——摘自郑佑新《拿破仑与华盛顿的民主共和

思想之演化》等

(1)请写出“另一名伟大建筑师”的名字。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建造该教堂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拿破仑对待“共和”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举出史实说明拿破仑“独裁专制、个人独断”。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布鲁内列斯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纪念平民胜利、体现公民精神。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从崇拜共和到走向专制的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原因;第三小问,列举拿破仑独裁专制的方面的史实。

答案(1)布鲁内列斯奇。纪念平民斗争的胜利: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与力量。(2)变化:从崇拜共和思想到丧失共和思想。原因: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督政府的软弱;大资产阶级要求独裁统治以维护革命成果;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使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答出三点即给满分)史实:称帝;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或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答出两点即可)14.(加试)(2016·温州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座教堂自150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626年完成,花费了120年的时间,融入了几代建筑师的生命,凝聚了众多顶级建筑大师的智慧和心血。一位位大师在建造期间过世,又有一位位大师继承前人的艺术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思维,最终完成了这一鬼斧神工之作。

——摘编自方晓风《完美的穹顶——意大利

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

材料二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 命。

——赵林《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座教堂在宗教上的地位,并以其中一位建筑大师为例,说明其对这座教堂建筑设计方面的贡献。

(2)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爆发与上述大教堂的修建有何联系?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依据材料“这座教堂自150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626年完成,花费了120年的时间”推断,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都参与其中制作。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爆发与上述大教堂的修建联系,可依据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进行回答;第二、三小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区别、宗教改革对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1)宗教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例子:米开朗基罗,设计了大圆顶(或贝尔尼尼,设计建造了教堂前的广场)。(2)联系:为了修建圣彼得大教堂,发行赎罪券而引发了宗教改革。

区别:文艺复兴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涉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如答宗教改革的范围比文艺复兴更广亦可)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教堂是一个总是让人思考生与死、善与恶、功与过、真与假的所在。精神的力量比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更难以撼动,一代代建筑大师、艺术家乃至工匠,胸怀至诚的信仰,带着无比耐心用智慧浇灌出这座艺术宝库。即使对非教徒来说,圣彼得大教堂那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也是难以抗拒的。

——《圣彼得大教堂成就了贝尔尼尼》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故宫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

(2)观察图二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建筑部分及其设计者,并揭示大教堂和故宫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理由: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同时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在地:①作为实物宝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使人们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和人民伟大的创造力;②作为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的宝库,为后人研究明清史及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大圆顶,设计者是米开朗琪罗。不同之处:故宫着重体现了封建皇室的独尊与威严的内涵;大教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天主教堂,不仅体现了天主教对世人的感召力量;还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辉煌。16.(加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存在的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就有150万人惨遭杀害。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二 在奥斯威辛,纳粹分子究竟屠杀了多少不幸的、无辜的人?„„1940年至1943年任奥斯威辛集中营、死亡营长官的鲁道夫·赫斯在其供词中估计,犹太人有“250万人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被消灭的,至少还有50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总数约为300万人”。

——人民出版社《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三 奥斯威辛集中营总司令、纳粹党卫军突击队队长鲁道夫·赫斯在纽伦堡国际法庭上供认,战争期间,奥斯威辛集中营至少处死了250万人,还有50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但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约在400万人以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上述三则材料对什么历史悲剧有相同的叙述?

(2)三则材料在什么具体问题上的提法明显不同?我们能因为这一具体问题的提法不同而否认这一历史悲剧的存在吗?为什么?

(3)你觉得造成上述不同提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要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何建议? 答案(1)德国纳粹在奥斯辛集中营中残害犹太人。

(2)不同: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遇害犹太人的具体数字。不能。因为大批犹太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遇害是一个历史事实,战后国际法庭的审判和历史学家们的研究均已确认了这一事实。(3)主要原因:德国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残害犹太人的时间长、规模大、手段恶劣,且有意识地消灭相关证据。建议一:三家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共识。

建议二:认真收集战后对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残害犹太人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权威性数据。

建议三:组织人力、物力,利用各种遗迹、遗物和资料档案,运用各种方法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与考证,深入研究,弄清具体数字。(言之有理即可)8

第二篇:浙江鸭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部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时训练选修6

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部分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时训练 选修

一、选择题

1.(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C.它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 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 答案 D 解析 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2.(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7个项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列各项,有可能列入其中的是()A.京杭大运河 C.中医针灸 答案 C 解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针灸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3.(加试题)(2016·杭州学考检测)“湖里的每一滴水都有文化,湖水里沉积着穿透历史的风雅。”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入选的主要理由有()①为传统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见证 ②对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作品,是诸多艺术作品的描绘对象 ④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A.①②③ C.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西湖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

B.①②④ D.①③④ B.贵州黄果树瀑布 D.新疆坎儿井

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西湖主要在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建筑有较大影响,但不能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4.(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护,建筑物已遭极大损坏。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一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扩建。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应具有的()A.真实性原则 C.突出性原则 答案 A 解析 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指的是必须保持遗产形成时和后来历史形成的特征,即历史的原貌。当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经损坏的前提下再进行全面翻修和扩建,这主要破坏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原则。

5.(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A.充分利用,适度保护 B.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C.及时整修,全力开发 D.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答案 B 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就随之丧失,因此应该予以充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也不能封闭保存,应该采取适度利用的原则。6.(加试题)(2016·杭州学考检测)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之一。下列对文化遗产完整性的理解,错误的是()A.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主要包括范围上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B.要尽可能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性 C.要尽可能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的完整性 D.必要时可以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做大的改动,以体现其完整性 答案 D 解析 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做大的改动,无疑不能体现完整性的原则,因此是错误的。7.(加试题)(2016·镇海学考检测)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列入《世界遗产公约》 C.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D.直接取消世界遗产资格

B.普遍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答案 C 解析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提请主权国加以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而导致遗产价值的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因此A、B、D均错误。

8.(加试题)(2016·义乌学考检测)2007年7月8日,数千万人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投票,评选出新“世界七大奇迹”,世界古代奇迹中唯一幸存的实体则“理所当然地保有奇迹的地位”。这个实体是()A.中国的万里长城 C.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答案 B 解析 古代文明七大奇迹一般是指埃及金字塔、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耳忒弥斯神庙、摩所洛斯陵墓、亚历山大港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得岛阿波罗神像。其中唯一留存至今的是金字塔。

9.(加试题)(2016·台州学考质检)胡夫金字塔坚实稳固,整个塔身用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块铺设,共250层。令人惊叹的是石块间接缝严密,刀插不进。这是因为()A石块间使用了大量黏合物

B.利用了石块本身的重量紧压在一起 C.塔身靠钢筋水泥浇筑而成 D.每个石块用切割机切割而成 答案 B 解析 胡夫金字塔的石块间不使用任何黏合剂,主要靠石块本身的重量紧压在一起。当时也没有钢筋水泥、切割机等现代化施工材料和工具。因此A、C、D均不正确。

10.(加试题)(2016·丽水学考检测)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A.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希腊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答案 A 解析 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成为希腊人施展才华的条件,在宽松、民主的氛围内他们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因此A符合题意,而B、C、D都不符合“最主要的原因”,排除。

11.(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在欧洲,有一座教堂被称为“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

B.埃及的金字塔 D.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它是()A.圣保罗大教堂 C.科隆大教堂 答案 B 解析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材料是对圣彼得大教堂宗教地位的总结。12.(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修建长城的目的是()①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②为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 ③为抵御邻国的进攻 ④为显示诸侯国的实力 A.①②③④ C.①② 答案 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互相兼并,周边少数民族借机纷纷内进中原,为了抵御邻国的进攻,许多诸侯国就在边境上修建长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秦、赵、燕三国也在北方边境修建长城。

13.(加试题)从下图中得知这是哪一时期修筑的长城()

B.①②③ D.①③ B.圣彼得大教堂 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A.春秋战国 C.汉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西至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鸭绿江畔,可知这是明代修建的长城。

14.(加试题)(2016·宁波学考检测)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角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A 解析 在戏曲中,一般称男子为“生”,称女子为“旦”;称制造事端、离乱人物的为“净”,称打岔、科诨的人物为“丑”。

15.(加试题)(2016·桐庐学考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是()A.奥斯维辛集中营

B.秦 D.明 B.日内瓦集中营 C.巴黎集中营 D.慕尼黑集中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规模最大„„”,符合题意的是A。

二、非选择题

16.(加试题)(2015·9月浙江选考测试卷)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因代表作《历史》被西方称为“历史学之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年时期,希罗多德反对个人独裁的僭主统治,并到埃及、巴比伦、黑海北岸等地广泛游历。大约公元前447年,他来到雅典,与“第一公民”伯里克利等人过从甚密。在那里,他积极参加城邦的文化教育活动,写诗作文,登台演讲。据说他把自己的作品当众朗读,曾获得过一笔相当丰厚的奖金。——摘编自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国王齐欧普斯当政的时候,他强迫所有的国内人民为他做工。“他们分成十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国王修造这些地方是打算用它们来作他自己的陵墓„„建造用了二十年,它的底座是方形的,每一面有八普烈特隆长,它的高与之相等。”——希罗多德《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伯里克利为什么被称为雅典“第一公民”?根据材料一,分析希罗多德身上所体现的古希腊公民素质。

(2)指出材料二中建筑的汉译名称,并概括它的象征意义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答案(1)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服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2)金字塔。象征意义:法老权力的象征,埃及文明的象征。地位:世界古代奇迹中幸存的实体(或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世界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

17.(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贩子把从各地绑架、诱拐或交易来的黑人押解到这里,男人、妇女和孩子分开关押,然后在院内进行买卖。成交的奴隶很快就会被买主装上贩奴船运走,从不耽搁。„„正面底部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直通后门,后门外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手足被枷锁铐住的奴隶就从这里被赶上船,贩卖到异国他乡。因此,这座门又称作“不归之门”。——《历史》选修6 材料二 15世纪,葡萄牙首创了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力的甘蔗种植园模式。

16、17世纪之交,这种模式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引入加勒比海诸岛,挽救了白人殖民地的经济颓势。此后,从非洲贩来的黑奴数量直线上升。随着奴隶种植园在美洲的大量建立,金、银矿山的开采也引进 了黑人奴隶制。每年由美洲运往欧洲的主要由黑人劳动力生产的白银有50万镑,黄金1万镑;蔗糖、棉花、烟叶、木材等黑奴种植园生产的热带产品大量运往欧洲,成为生产出口工业品的原料,这促进了人类史上开篇未有之世界贸易的发生。——摘编自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称及其建造者,说明以它为标志的地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答案(1)名称和建造者:奴隶堡;荷兰殖民者。原因: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殖民主义罪恶的历史见证。

(2)特点:贩卖黑奴,全球性掠夺,不平等贸易。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了世界市场建立的步伐;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近代化进程;促使区域史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球史。

第三篇:2013年高考历史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最可能考的20道题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2013年高考历史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最可能考的20道题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以来,山西这一带商贾之迹遍于全国。清代中叶,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以后这个行业逐渐为山西人所包揽,后来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

——阮仪三《旧城新录》

材料二 清道光三年,山西商人雷履泰在平遥城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经营异地汇兑业务的金融商号——日升昌票号……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方行说:“既办理存放款,又进行汇兑,这就基本上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纪录片《晋商·日升昌》解说词

材料三 飞钱又称便换,唐后期商人在长安把钱交给某道进奏院(驻京办事处)或某军,莱使,巢富家,然后带着当事人付给的文券,到目的地凭文券取钱。这种文券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机组成部分的日升昌票号的历史价值。(6分)

(2)据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唐后期进奏院兼事的金融活动和清代票号业务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10分)(1)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每点2分,共6分)

(2)同:都进行汇兑。(2分)异:票号能存放款。(2分)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豆油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的因素有哪些?(6分)(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类?(2分)(3)《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0分)(1)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6分)

(2)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2分)(3)‚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1)据材料二、三、五,比较伯拉孟特和拉斐尔设计理念的异同。(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技术难题是什么?米开朗基罗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3分)

(3)在教堂的设计过程中,是采用希腊十字还是拉丁十字,实际上是两种势力的较量。据材料具体指出这两种势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文艺复兴中文化现象的政治宗教含义把握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反宗教神学集合材料即可。

【答案】

(1)异:伯拉孟特:要把教堂建成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纪念碑;拉斐尔:关注教堂的宗教意义。(2分)同:都向古罗马遗产学习。(1分)

(2)难题:跨度过大又没有立柱支撑。(1分)

解决:设计了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2分)(3)势力:人文主义者;反动教会。(2分)

5.(10分)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4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参考答案】((10分)(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2分)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2分)

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臵边贸市场。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4分)

(4)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2分)

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了哪些有效措施?(5分)

材料三

对于福建在2006年就出台的这项《管理办法》,有人不屑地说,“如果没有世界遗产,也不会想到要保护,一切不过是为„申遗‟做准备。”为了让这个“不屑的人”对我们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抱有信心,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

(3)请用“或许……毕竟世界遗产教会了我们……”的结构写一句话。(2分)

【参考答案】((10分)(1)属于世界文化遗产。(1分)相同历史作用:军事防御作用(2分)

(2)保护原则:真实性、完整性。(2分)

措施:注重管理规划;定期监测;制定法律法规(制定保护规划和细则);经费投入。(3分任选三点即可)

(3)‚或许有出于这种现实的考虑,但毕竟世界遗产教会了我们要保护人类现存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而这种意识的不断增强正是保护法则得以贯彻和延续的关键,也是保护法则的精神要义所在‛。(2分,关键要点是:提高了我们对人类现存精神和物质财富的保护意识)

8.(10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于世,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拱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1)据材料一指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属于哪类物质文化遗产,并说明理由。(4分)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保护意识淡薄。……正在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即文化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旧的民风民俗已经很少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代。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人力和财力不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户保护工作的需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6分)

【参考答案】((10分)(1)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著名大教堂。理念:体现公民精神,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3分)

(2)指导思想:遵循封建传统礼制,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定语:庄严、神圣的故宫;规模庞大、井然有序的故宫;疏密错落、高低起伏的故宫;雍容华贵、端庄和谐的故宫。(3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请回答:

(1)将材料二中的图

2、图3与图1比较,说明材料一中罗马诗人荷拉斯的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人在建筑技术上取得的“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成就。(4分)

(3)如果今天人们在现实中将其修建复原(如图4所示),你会如何看待?(4分)【参考答案】((10分)(1)罗马人采用了希腊柱式的建筑风格。(2分)(2)罗马人制造了拱门、拱顶、大圆顶(穹顶)等,掌握了混凝土技术。(4分)(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真实性与完整性;反对对遗产本身做任何的改动,反对不必要的修复。(4分)

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浙江昆剧团演出的《十五贯》:“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人民日报》随即在头版头条发表专题社论,盛赞《十五贯》演出成功。昆剧艺术和浙江昆剧团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地方成立了昆剧专业演出团体。昆剧这一曾濒临绝唱的古老剧种,终于在新中国迎来了艺术振兴的一片艳阳天。——摘编自《昆曲与浙江》

材料二

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世界所认识和赞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摘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5分)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大屠杀期间共有多少中国同胞惨遭杀戮?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年?(4分)

(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同属一种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依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哪一条规定进行申报?这类遗产的特殊作用是什么?(2分)

(3)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会长考尔先生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感叹道:“这里理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申报世界遗产符合其中哪些规定?并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10分)(1)原因:侵会日军集体屠杀遗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人数:30万(或30万人以上)。年份:1937年。(4分)

(2)规定: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能够引起共鸣,并与具有一定意义的事件密切相关的历史遗产。)特殊作用:具有警示意义。(2分)

(3)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意义:反映了人类自身在过去造成的不可挽回的错误,告诫世人不应重犯历史错误。(或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4分)

14,(10分)

10、中国有多项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阅读下列图片: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布达拉宫白宫金顶区

材料二 五世**圆寂后,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帝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这样才有了今天看到的布达拉宫。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建筑风格的主要特色(2分),并举例说明(4分)。(2)你从布达拉宫的这种建筑风格特点中得到什么认识?(4分)(3)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布达拉宫呈现这种建筑风格特色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6.仔细看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请回答:

(1)结合你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卫城雕像和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8分),并揭示其文化精神内涵(4分)。

(2)有人建议对雅典卫城雕像的残破部分进行修补完整,还有人建议对出土褪色的秦陵兵马俑重新着色。你赞成这些建议吗(2分)? 请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艺术特色:秦陵兵马俑体现了一种气吞山河、庄严凝重的艺术震撼力,是两千多年前秦军威武雄壮军阵场面的真实刻画(4分);雅典卫城雕像的艺术魅力更多地表现在细腻、精致、华美,崇尚人体美,人体结构的艺术表现技巧高超(4分)。文化精神内涵:秦陵兵马俑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帝王大一统政治意志(2分);雅典卫城雕像体现了一种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内涵。(6分)(2)判断:不赞成(2分)。理由:雅典卫城和秦陵兵马俑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反对对文化遗产本身作任何的改动,反对不必要的‚修复‛(6分)。

17.仔细看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图

1、图2)

材料二(图3)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1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5周年,40多国领导参加了集会。87岁的波兰前外交部长巴尔托舍夫斯基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他是本次活动第一位发言的嘉宾。他在讲话中说:‚今天在这里,不管我们的信仰和种族如何,作为奥斯威辛集中营最后的幸存者,我们都有权利相信,我们所遭受的苦难和失去的亲人,对于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欧洲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某中学学生在学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处提出了这样的申请:‚你们好!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某中学的五位高中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与学习,我们郑重地向联合国推荐:将南京日军侵华战争大屠杀纪念馆和哈尔滨日军‘731细菌战遗址’联合申报世界警示文化遗产。‛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托舍夫斯基所说的“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含义。(8分)(2)请判断材料二中浙江省某中学学生的申遗步骤符合要求吗(2分)?第一步应该怎么做(4分)

(3)你认为南京日军侵华战争大屠杀纪念馆申遗具备哪些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含义: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立的众多的集中营的典型;也是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的一个例证;通过纪念活动,表达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哀悼受害者;让世人牢记这一段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珍惜和平。(8分)

(2)判断:不符合(2分)。第一步:应该拟定一个《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送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4分)。

(3)条件:它呈现了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暴行;它深刻展示人类苦难的悲剧,具有特殊的警示意义;同时它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6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臵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材料二: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巴特农神庙被改为教堂。为了抹去异教的历史,许多雕刻被污损了。后来雅典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随之被改为清真寺,寺旁还设臵了尖塔,雕像遭到进一步污损。…… 1801年,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着手把雅典卫城的艺术品大批运回英国。……19世纪初,到这里来旅游的北欧贵族日益增多,数以百计的雕塑碎片被他们顺手拿走当作纪念品。现代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在对雅典娜奈克神庙的破坏中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3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高度集中和概括,条理分明、井然有序地构建为真实的艺术殿堂,成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史上的杰作,……整个紫禁城也就成为浓缩了的宇宙和等级社会的模型,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万寿无疆。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

材料二:(颐和园)园中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形式,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阁、塔庙坊桥,一应惧全。园林的布局,有主体,有陪衬,并注意协调山峦和湖泊等景物的关系,建筑虽多而不杂乱,……形成山水秀丽、景色万千的人间仙景。……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6 材料三:(十三陵的石雕)无论是石人还是石兽,都表现出华而不实的浮夸之气,缺乏内在的精神活力.……而孝陵石雕群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却与十三陵不同,雄大浑厚,体积丰硕而富有感染力,反映出明代初年中国统一以后所应具有的博大深厚的气魄,在艺术上显示出朴素而又洗练的特点。……(孝陵)石雕群不仅增加了陵墓建筑的伟丽庄严,同时与整个陵墓相谐,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与莫大无边。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

请回答:

(1)有人把材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2分)你认为今天中国人民的“精神轴线”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颐和园园林建筑在布局上是如何体现自然、和谐的幽美意境的?(4分)对我们今天的城建规划有何借鉴之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明朝的历史背景谈谈为何十三陵和孝陵的石雕艺术风格会有所不同?(6分)十三陵和孝陵从布局上又是如何体现皇权至尊的?(3分)

【参考答案】(1)古代: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儒家思想;今天:众志成城,振兴中华,和谐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2)设计:注意了山水湖泊的映衬,远景和近景的呼应,园内和园外,整体和局部的协调,将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体现出自然和谐的幽深之美;借鉴:自然和谐的搭配,顺势而建,尽量少拆迁,减少破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3)明初,太祖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开国之初的蓬勃发展繁盛在文化上即表现为雄大浑厚富有活力;随着中晚期内忧外患,社会矛盾的加剧,明朝逐渐衰落,所以十三陵看起来缺乏内在的精神活力;皇权至尊:‚前朝后寝‛的设计建造,以主干道贯穿整个陵区,曲折幽深,高大威严,而主干道旁边的石雕和其他一些次要建筑较为低矮,以凸显皇权的威严和至尊。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历史工作室

第四篇: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第1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

第1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夯 实 基 础

【P136】

一、文学 【基础梳理】 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革命和战争带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特点:以反封建为主题,手法夸张,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作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西风颂》、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现实主义文学

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活,批判社会罪恶。作品: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现实主义:萧伯纳的《苹果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现代主义: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作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非拉:

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泰戈尔、鲁迅、马尔克斯、索卡因。【重难突破】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进步性

(1)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2)现实主义作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强烈控诉。同时,深切地同情饱受辛酸苦痛的劳动人民。

(3)著名作家热爱祖国、热爱人类、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

【真题演练】

【例1】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C)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解析】《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对“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C项正确;《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二、美术 【基础梳理】 新古典主义

特点:突出理性,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严整和谐。作品: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浪漫主义美术

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色彩鲜明和奔放的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 特点:写实。

作品: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

特点:前期: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捕捉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后期: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作品: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现代主义

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的复杂心理。

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重难突破】

印象画派艺术特色的体现形式

(1)色彩运用上:忠于画家自己视觉的真实感受,绘画色彩是由光的变化而决定的。(2)表现手法:常用分成碎块的色彩去表现物象。传达出自然景物的“动感”,提高色彩的纯度和画面的亮度,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3)意境上:偏重于对色彩的研究与表达,重于感觉、不重于情感倾注。

(4)效果上: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

【真题演练】 【例2】(2016全国Ⅲ)下面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D)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解析】题干中4幅作品依次体现的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美术,反映的是近代以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选D项。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不同时期曾起到主导作用,图片并不能说明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排除A项。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故B项不正确。4幅作品没有反映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故排除C项。

【例3】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B)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解析】浪漫主义的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是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材料中所述符合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故选B项。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绘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不符合材料描述的特征,排除A项。印象派绘画则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材料体现不出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排除C项。现代派绘画手法夸张、扭曲、变形、抽象,不符合材料描述的特征,排除D项。

三、音乐与影视 【基础梳理】 1.音乐

浪漫主义:特点是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代表作品有《蓝色的多瑙河》《茶花女》《卡门》。

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现代主义 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形式:摇滚、蓝调和爵士。作品:《时代在改变》《围着时钟摇吧》。巨星:“猫王”、披头士(甲壳虫)。2.电影

背景:19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产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发展

“默片”:20世纪初,电影是默片。如美国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的《波将金号战舰》等。

有声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

彩色电影: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拍摄成功。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二战后发展迅速。3.电视

产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发展: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并首次开办电视广播。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二战后,进入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重难突破】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条件: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2)影响:

①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②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③影视艺术流通速度快,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媒体。

④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真题演练】 【例4】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把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B)A.铁路与飞机 B.广播和电影 C.网络与漫画 D.报纸和电视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上半期”及材料对事物的描述可知,促成材料中变化的主要媒介是广播和电影,故选B。A项是交通工具,不是大众传播媒介; C项中网络 在20世纪的前期还未出现;D项的报纸传播“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不及广播和电影有影响力,电视在二战后才开始大规模普及。

【考点延伸】

科技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发展迅速,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对文化艺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美术领域的印象画派(主要是受光学理论启发)。印象画派的最初成员都是一些有才华的青年画家,他们不满意传统的绘画方法,他们对当时科学家们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开始关注光和色彩的变化对绘画的影响,他们探索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而不像过去的画家那样关注画中形象本身的局部描绘,他们认为光和色就是画家所要表现的目的,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与美感,统统归于光和色的变化,如印象画派的命名作《日出·印象》就是一例。

【他山之石】

1.岳麓版在介绍浪漫主义作家时使用了“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理想主义等说法。称《西风颂》“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直接引用“书记员”这一巴尔扎克的自喻,来说明《人间喜剧》的批判现实主义态度,还用“91部小说”“2 400多个人物形象”来说明它是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称高尔基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等。

2.贝多芬是架起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乐派桥梁的伟人。他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九部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他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印象画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莫奈。印象画派的诞生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这种创作观念不仅改变了绘画方式,而且还影响了音乐创作(如“印象派音乐”)。印象派的崛起,开辟了欧洲绘画和音乐语言的新天地,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从此,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幅度愈大,革新的锋芒愈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指现代艺术)。

3.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卓别林(Chaplin,1889—1977)正是默片时代电影明星中最杰出的代表。此间,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阶段。电影是电视的先导。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1941年,贝尔德又成功地传送了彩色图像。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第五篇: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2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案

第32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纲展示:(1)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信息技术。

热点提示:(1)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进化论的主要观点;(4)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5)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点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和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探规寻律

1.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

①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研究。

②成就:通过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

③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立者:牛顿。

①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②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③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3)牛顿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思想品质。2.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2)提出: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提出。(3)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时间和空间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4)意义

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②实验表明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3)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4)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②丹麦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③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5)影响

①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③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思考] 普朗克曾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因此普朗克认为相对论的提出所引起的物理世界观的革命可以与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所引起的震动一样。

4.生物进化论(1)背景

①基督教坚持上帝创世说,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②文艺复兴后,面对现实,重视实践的追求蔚然成风。

③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④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奠基——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①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②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3)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4)内容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原理。(5)意义

①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②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思考] 长期以来,西方仍然流行着“上帝造人”的学说,达尔文通过观察总结得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结论。你认为二者产生分歧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产生分歧的根源是世界观的差异,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而科学则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识世界。

问题1:探究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2)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朗之万的评价?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说明了经典力学体系对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等信息说明科学进步对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表明了爱因斯坦在当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了相对论在物理学领域的深刻影响。

[尝试解答](1)伟人:牛顿。意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2)朗之万认为爱因斯坦移民到美国意味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当时在科学界处于科学中心的地位,因而其移民到美国意味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问题2:探究达尔文的进化论

材料一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

——《物种起源》

材料二 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学说的核心主张。

(2)依据材料二,简要指出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体现了以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材料二说明近代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彻底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尝试解答](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演变:经历了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的演变。影响: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沉重打击封建神学,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归纳总结】

1.近代科技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为近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4)精神:面向现实,重视实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主观: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2.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1)思想界: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在宗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科学界: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开创了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3)理论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4)政治界:为中国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被帝国主义者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1.(2016·贵阳质检)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解析:选C 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新天文学”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但并未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故B项错误,C项正确;“新天文学”并未推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故D项错误。

2.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选C A项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意义,与题干不符。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项不符合。D项与题干强调的主要内容不符合。题干强调的是人们已经开始用科学的手段和实验的手段认识研究自然,因此选C项。

牛顿经典力学的特征

(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移的真理。

(3)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科学发现所揭示的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3.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形式,现在,它的美丽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导致了()A.相对论的出现

B.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C.量子论的出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提出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光的波动理论,联系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可知第一朵乌云导致相对论的提出,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主张“适者生存”,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是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说明第二朵乌云诞生了量子力学,故C项正确;材料与电磁感应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4.“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解析:选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上帝造人说,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考点2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科技之光

1.“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

①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②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过程

①改良: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②应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③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北美被广泛采用。(3)影响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②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③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④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思考] 为什么说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提示: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依靠某种先进科学理论,而是依靠经验对早期蒸汽机进行改良而制成的,因此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电气革命的出现(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过程

①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②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3)影响

①使得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促成了新兴工业部门和新技术的出现,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④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考] 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提示:资产阶级由于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势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随着交通和信息交流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信息技术的发展(1)进程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1969年,美国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产生。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

①积极: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②消极: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问题1:探究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不同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纺织、采矿、冶金和运输业中的种种创造发明,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科学对工业尚无多少直接影响。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的作用凸现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能应用的重要影响。(3)据材料三分析,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有什么不同。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主要描述了蒸汽机对动力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影响。材料二主要说明了电力的应用相对于蒸汽机应用的优势。材料三主要论述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尝试解答](1)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以机械动力代替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蒸汽机的使用带来了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全面展开,而且为新能源——石油、燃气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2)蒸汽机只能将热能单纯地转化为动能,热效率低,而电的应用灵活,易于转化为热、光、机械、化学等形态的能量,并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工业化、城市化等的变化及进程。

(3)第一次技术革命生产经验起到主导作用。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的积累,科学原理只起到辅助作用;而电力技术革命,各种电力技术主要是在电磁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以科学理论的突破为前导。第一次技术革命只是发挥传统技术的作用,与生产融为一体;而到电力时代,技术发展为技术科学,作为科学化理论体系指导生产,成为连接科学与生产的纽带。

问题2:探究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 文明的代价

1962年,科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预言了一个没有鸟鸣的世界,引发了当代环境保护运动。

材料二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相机等数字化产品,进入人类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美]《数字化生存》

(1)试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叙述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2)据材料二指出,“信息DNA”指什么?它的进步对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信息解读] 材料一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环境的破坏。材料二表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尝试解答](1)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后,煤炭作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燃料被大规模使用,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集中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显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使用和汽车的发明,对于煤炭和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加剧,化学工业的产生也使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能源枯竭与生态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核能的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会给自然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表明气候变迁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总之,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环境问题已经从区域问题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2)信息技术。意义: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共享范围;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利用通讯技术犯罪,不良信息等。

【归纳总结】

1.蒸汽机的发明与电气技术应用的不同

(1)产生方式:蒸汽动力主要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是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的产物,主要在英国完成;电力是建立在电磁学这一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电气技术由多国科学家共同创制出来。

(2)生产组织形式:蒸汽时代是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电气时代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3)生产力: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革命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程度:蒸汽时代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电气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2.全面认识科技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

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

②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使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

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④对世界的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2)消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随之建立起来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南北贫富悬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经济发展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加剧,严重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③科技发展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挑战。

1.(2016·灵武检测)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计算机

B.蒸汽机 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选B 题干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即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向矿物(煤炭),由此判断是蒸汽机。故选B项。

2.如图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相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现为推动人类进步作出开创性贡献。这位科学家来自()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解析:选D 图片信息反映的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是英国人,故选D。3.(2016·咸宁模拟)“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解析:选B 材料中“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说明这一变化使工业发展不再受到地点的限制。依据“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说明应该是电力的使用。故B项符合题意。

4.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指出,应该对互联网及其对言论自由、观念市场和民主制度的影响投注更多关心。互联网可以有效保存上述价值并将 其发扬光大,但也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对上述认识错误的是()A.互联网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 B.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C.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 D.互联网下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制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现代信息技术。人们以互联网为平台表达观点,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的利弊同时存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因此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二战后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更多地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但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汇“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解析:选D 题干中的“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过分劳累的美国人》、“过劳死”等信息都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飞快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D项正确。社会危机、就业与材料信息无关,A、B两项错误;C项不符合实际。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创立者,提出物体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形成。

2.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诞生,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在科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3.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发电机和其他电气技术发明的出现,是“科”与“技”结合的典范,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出现的危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6.量子理论是 20 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 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力学对其他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7.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易误必明]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

辨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但不能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没有结合。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牛顿力学和热学发展的结果。

2.进化论可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演进。(×)

辨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尤其是不适用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观点被近代西方殖民者用来美化侵略,为纳粹分子迫害残杀犹太人和其他民族提供了借口,为现代帝国主义分子推行强权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经典力学。(×)

辨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继承牛顿力学体系的基础上,否定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完全否定牛顿力学体系。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征。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意味着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A项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冲破基督教神学教义,具有“首创性”,故选择A项,其余三项不具备上述特征,故均排除。

2.(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的科技成就。哥白尼依据自己的观察分析而提出“日心说”,与实验无关,没有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更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无关,故排除A、C、D三项。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原来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故选择B项。

3.(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围绕“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的公式,注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略。

注:(1)论证: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2)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4.(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

解析:结合材料“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以及所学知识中科学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对论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 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地 方 卷] 5.(2015·福建高考)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解析:选B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16、17世纪”“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等信息。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推翻了古代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使当时欧洲人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故B项正确。A项是关于生物学的,排除;C、D两项是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排除。

下载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训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