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闽侯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09年)
福建省闽侯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5——2009年)
一、闽侯县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两岸,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环绕省城。全县辖9镇6乡311个行政村,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人。
闽侯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昙石山文化”。古辖区广袤,境内历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素有“八闽首邑”之称。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国府主席林森、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天文学家张钰哲等英才。闽侯是福建省主要的侨乡之一,旅外侨胞12万人,在台人员3.5万人。闽侯籍乡亲遍布全国各地,仅北京就有中科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将军、企业家及社会名流200多人。
闽侯县山川秀美,景胜众多,在地形上从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西北多山,东南平坦,闽江由中部流贯全境,蜿蜒100公里,东流注入台湾海峡,形成“拥江濒海,山环沃野”的独特风光。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和旗山、三叠井、雪峰寺等名胜古迹,人文考古和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闽侯县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673.9毫米。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橄榄、福桔、雪柑、茉莉花为八闽四大名产。全县有林地面积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水域总面积18.4万亩,可供养殖面积4.2万亩。闽江河砂品质优良,储量达亿吨以上,同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钼、金、钨、地热、明矾、叶腊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闽侯县县城距福州市中心仅20公里,为全省离省城最近的县。在地界上东北邻罗源县、长乐市,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界闽清县,北与古田县毗连,有福泉高速、京福高速、316、324国道等四条交通干道在闽侯汇合。因此,既是闽东南、江浙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地,又是联接闽西北、内陆地区的枢纽地带。
(二)经济发展基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融入步伐、建设福州新区”目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自1998年起,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十强县”。2003年在福州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中荣获第一方阵(即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马尾区为福州市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第一名,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第九位,经济发展速度上升到全省第一位,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77位。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工业总产值 190 亿元,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
工业强县地位初步确立。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传统工 艺、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东南汽车、六和机械、闽兴公司等重点企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有1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1%。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坚持走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外向农业之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花卉、茶叶、果蔬、林竹、食用菌、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雪峰茶叶、白沙脐橙、祥谦龙眼、大世界橄榄等农产品闻名省内外。2003年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内外资项目并举、大中小项目并举,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积极拓宽招商领域,大力开展招商活动。成立招商项目洽谈审批代办小组和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全方位服务。2004年全县新批外资项目42个,增资29项,合同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出口总值达2.6亿美元。目前全县三资企业达309家,总投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3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电、路及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关新防洪堤、闽侯闽江大桥、京福高速公路闽侯段等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农村电网改造总投资2.4亿元,共改造及新建线路1.2万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5万千伏安,至2004年主变电容量达到32万千伏安,大大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安全性和电能质量。福泉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316国道、324国 道、闽江主航道、鹰福铁路贯穿我县,县城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75公里,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的现代化交通网。邮电邮政通讯设施发达,2004年人均邮电业务总量400元/人。全县拥有交换机总容量22万门,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达17.2万户,移动用户达10万户。
(三)社会发展基础
科教兴县战略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等十多项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规定,从领导、政策、资金等方面保证闽侯县科技事业的扎实有效发展。聘请了北京闽侯籍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省内专家18人为我县科技发展顾问。闽侯县先后被确定为省农科教试点县和第二批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建成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闽侯示范区、福州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青口星火技术密集区和7个省级科技示范镇。1996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999—2000年、2001—200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县科技局连续5年荣获省科技厅授予的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教育“两基”通过国家验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取消小学学区制,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高考上高职高专线2100人,上线率达78.2%。尤其是2002年福州大学新区选址我县上街镇,福建师大、医大、中 医学院、福州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相继落户闽侯,省市重点教育资源在我县进一步整合,极大提升了我县在科研、教育方面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文化卫生事业长足进展。全面推进闽侯先进文化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力打造“昙石山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博业、旅游业、休闲业三者得到有机结合。2003年新编传统闽剧《红豆缘》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会演,荣获金奖,并于2004年荣获第十六届曹禺戏剧奖优秀剧本奖。《闽侯县志》、《闽侯文物》、《闽侯抗美援朝纪念册》、《闽侯当代人才录》相继出版发行。全民健身运动稳步发展,南屿镇被评为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04年7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试行意见》,促进计生工作平衡发展,通过省计生年度考核,继续保持全省计生一类先进县水平。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加快“绿色闽侯”、“生态闽侯”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环福州绿色屏障、速生丰产用材林、森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形成相对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了我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2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01.8万立方米。县城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0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9%。全县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97.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目前已有两个乡镇(荆溪、廷坪)实施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计划。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认真执行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污染集中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规范了环境管理,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全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闽江(闽侯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以内;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保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01%,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闽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五大特色和优势。一是汽车产业资源优势。青口汽车城总体规划3平方公里,现拥有一个主机厂和118家配套厂,从业人员1.5万人,年生产能力15万辆,产值120亿元。戴克汽车、华擎发动机项目2003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拟于2006年建成投产。随着汽车工业大项目的上马和发展,将促进我县机械制造、锻造、铸造等重型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巩固制造业基地,提升我县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二是教育产业资源优势。福州大学新区规划占地1.8万亩,现有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入驻,并于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在校生达4万人,还有福建政法学院、财经学院、江夏学院、福州一中分校等一批学校陆续进驻。随着大学城落户我县上街镇,福建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继 落地,促进闽侯主动吸纳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辐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业,创建环大学城经济繁荣区,建成福建省重点科教基地,从而确立闽侯文化、教育、科技强县地位。三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闽侯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我县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至2004年底,全县工艺品企业500家,从业人员达7万人,产值33亿元,为福建之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房地产产业优势。目前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绿化美化的进一步提高,闽江两岸房地产资源开发逐步升温,房地产经营规模随之扩大,特别是绿洲家园、金桥花园、闽都大庄园等房地产业在闽江两岸的蓬勃发展,闽侯县沿江房地产规模和影响都越来越大,成为福州市近郊房地产的重要品牌,闽侯亦成为福州的“后花园”。五是休闲旅游产业优势。境内风景秀丽,景致众多,有雄踞福州南大门的五虎山,唐代即闻名遐迩;旗山、雪峰自古与鼓山并称榕城外景“三绝”;雪峰崇圣寺为南方五大禅林之一;十八重溪、三叠井清流盘曲,峰峦竞秀。在闽侯境内,初步形成了以昙石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为代表的闽江南、北两条休闲旅游热线。
2、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尽管我县一二三产业都取得长足发展,但从整个产业内部构成来分析,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66.7%,而农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特别是第三产业仅占GDP的21.5%,与闽侯县作为省会城市近郊县区位特点不相适 应。
人才队伍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万多人,主要涉及制造业、农业、林业、卫生、教育、建筑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行业带头人。因此,充分发挥福州大学新区的科教优势,大力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带动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闽侯县地域分布较广,既有紧邻福州,接受省城经济、信息、技术辐射,发展速度快的平原乡镇;也有地处较偏远,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山区、半山区乡镇。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两者之间的差距愈来愈明显。因此,要加快山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山区与平原区协调发展。
(五)闽侯县科技能力分析
1、科技人才体系初具规模
县委、县政府重视人才资源开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公务员队伍趋于精干,2004年全县公务员1501名;技术人员队伍逐渐壮大,2004年,全县各类专业人员1.9万名,其中高级职称196名,中级职称1364名,职称层次结构趋于合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明显提高,2004年底,全县企业管理人员78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2%,中专学历的占50%。福州大学新区选址在我县上街镇,有利于我县优先接受大学新区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信息等辐射,提高我县人力和智力资源水平,增强科技开发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后 劲。
2、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闽侯县坚持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保证,千方百计拓宽科技投入渠道。一是硬化财政拨款。科技三项费用和科技事业费都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2003—2004年县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分别为368万元、421万元,比增8.55%、14.40%,分别占当年县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 1.33%和1.36%。县级科技经费主要用于新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推广、网络与数字化建设等。二是建立科技开发基金。企业普遍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2003、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经费分别为42733万元、37134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87%、2.89%,使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三是金融部门增加科技贷款规模,对企业项目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给予优先支持,每年支持金额1亿元。四是拓宽民间科技融资渠道,社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
3、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充分发挥临近省城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辐射。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科技部门及重点企业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和引进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闽侯县是福建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通过培育与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建立了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服务 体系。
4、科技政策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和《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等政策,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县委、县政府重视科技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了闽侯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及乡镇长为成员,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局面。在机构改革中,县科技局作为县政府24个保留部门之一,是福州地区8个县市中保留下来的两个科技局之一(福清市科技局和闽侯县科技局,其他县市为科技文体局)。设置和配备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乡、村三级科技组织机构和人员。县级设科技局、科协,科技局下设科技情报所、技术市场、科技开发中心等3个事业单位;15个乡镇也相应设立科委、科协(2004年机构改革后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只单独设立科技助理员),并配齐科技副乡镇长;大部分行政村也都配备了村专兼职科技副职;全县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都设立技术开发室,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工作体系。
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一)优化科技进步政策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转变科技部门的管理职能,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将政府科技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和环境建设、提供服务、组织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等 方面。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符合WTO规则的科技进步机制和服务体系,创建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置业。制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在招商引资中,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导向,重点引进一批高起点、高技术、高创汇的三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全县经济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方向发展。建立大学城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福州大学新区雄厚的智力资源、研发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建立孵化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汽车城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优势,着力推进东南汽车与我县地方企业对接,积极发展汽车相关产业,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二)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把部分科技三项费用通过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形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企业的研究开发人才,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职工开展科技发明、技术创新活动。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开展灵活多样 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最新科研成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把经济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保护并有效利用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减少、控制各种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中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改善生态与环境状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和社会教育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公众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创造健康、文明、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加强流行性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依靠科技提高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水平。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科技部门积极地介入到我县的机械制造、传统工艺、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开发力度,解决生产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努力提高企业吸收新技术和转化成果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广泛协作。大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联合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咨询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转化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使民营科技企业尽快成长。
(五)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重点加强一批品种优、技术新、示范强、辐射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新品种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重点攻关一批带动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良种引进推广、果蔬贮藏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不断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进步示范县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保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中共闽侯县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融入步伐,建 设福州新区”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立足闽侯县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在五年内把闽侯县建设成为科教先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
经济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13.8%、16%和15%,到2009年分别达到200亿元、530亿元和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8.9%、6.5%,到2009年分别达到16200元、5480元;到2009年,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65.3﹕27.1。
社会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到2009年城镇人口比重达4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左右;到2009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每千人医生数达2人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人均GDP为32780元∕人;人均财政收入4600元∕人;人均邮电业务量950元∕人。
环境目标:到2009年,森林覆盖率达56.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3%;环境综合评价达94.2%。
科技目标:①强化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到2009年,县本级科技三项费用达660万元,占当年县财政预算支出的1.55%;科普经费达45万元;科技事业费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 技开发经费达5.70亿元,占当年企业销售收入的3.00%。②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到2009年,年申请专利220项、授权专利160项;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0亿元。③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新兴产业群(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和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64 %。④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使科教兴县战略得到更加彻底地贯彻落实。到2009年,始终保持100%的九年义务教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达2.1万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340人。
(三)主要任务
1、依托汽车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
汽车城落户我县青口投资区,是福建省闽台合作的最大工业项目。汽车城系东南汽车公司与118家零部件专业厂共同组成,总占地面积3000亩。依产业类别划分为:整车厂、钣金类厂、化工类厂、机电类厂和专业类厂等五大区域。汽车城走“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稳步扩张”之路。第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3万辆,现有年生产能力15万辆,逐步发展并最终达到年产30万辆的目标。为应对加入WTO后国内外汽车激烈竞 争趋势,积极推出“借助国际名牌,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汽车项目”的战略,与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作“戴克”项目,总投资1.88亿欧元,建成后年产6万辆轻型客车。并积极引进最大零配件厂—台湾华擎发动机,总投资4188万美元,将于2006年建成投产。到2009年汽车年产量达30万辆,产值300亿元。加强上下游配套建设,垒大拉长汽车产业链,把青口汽车城建设为全国汽车和汽车配件重要生产基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汽车城。通过汽车城带动,上海宝钢投资的宝井钢材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首期投资1亿元,将于2005年底建成投产,形成10万吨汽车钢板年产能力,主要产品冷轧涂镀类薄钢板。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建唯一的汽车钢板产品生产厂家。通过产业积聚效应,加快延伸产业链。到2009年,青口投资区将形成以东南汽车、戴克汽车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成为福州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2、依托福州大学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福州大学新区是福建省“十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大项目,2002年正式落户闽侯县上街镇。总规划用地18316亩,总投资30亿元;到2010年,大学新区在校生将达到10万人,重点发展为我省电子制造、机械设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服务的重点学科,同时建成一批国内外前沿学科基地和实验室,使之成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产学研一体化的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大学园区。充分利用大学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储备,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支撑,以企 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3、依托软件园,发展新兴产业
福州软件园是全国12个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由软件中心和软件产业基地两部分组成。软件产业基地位于闽侯县荆溪镇,产业基地规划用地1300亩,以建设山水园林式科技园区为目标,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和山水园林区三大部分。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自2003年3月动建以来,已完成道路、管网、围墙以及护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让软件企业入园建设的条件。今后五年,园区周围聚集着国家及福建省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00多家,从事软件开发人员3000多名。园区与清华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联合设立硕士、博士培养工作站,为企业在人才培训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园区实行代办制,对于入园企业在投资兴业过程中须办理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投资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及建审手续等均无偿代为办理。园区的数据网络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上网、视频点播、电子商务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园区与市区交通系统紧密相连,规划中的三环路从园区经过,交通极为便利。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建设将在3年内完成,到2009年实现产值30亿元。
4、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福州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境内,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今后五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开发示范区、水产养殖实验区、观光农业区、农牧开发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1)以国外名优果蔬示范园为基础,成立综合开发示范区。引进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名优果蔬品种和相关的技术,进行适应性栽培,选育出最佳的高优品种,并进行繁育推广。(2)以闽香水产科技开发公司的“闽香鳢”养殖为基础,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鳢科鱼类生物技术育种与养殖研究”项目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今后进一步加强对专用饲料研制、杂交后代的营养成分与遗传性状研究,建立原种基地,打响“闽香鳢”品牌,带动我县水产业发展。(3)充分发挥临近省城福州的优势,以绿洲家园、亚青游艇别墅、荔园渡假村、三叠井森林公园、国内外名优果蔬示范园等项目为龙头,发展观光农业区。(4)以省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建立的农业部定点种猪中试基地、闽侯光华农牧科技综合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宗旨,以立体综合开发为目标,建立农牧开发区。(5)以福州食品工业园和福州粮食批发市场为基础,成立农产品加工贸易区,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引进示范辐射功能,在平原乡镇建立橄榄、龙眼、台湾名优果蔬示范基地,在山区乡镇建立高山茶(雪峰高山茶)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发展草食性动物饲养业和淡水冷水养殖业。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成长空间、技术保障以及政策资金扶持,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进一步激活、整合全县农业科技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依托工艺城,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品行业是我县传统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汽车工业 的又一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33亿元,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蔗、白沙、尚干、鸿尾、上街、荆溪、竹岐等乡镇。今后五年,依托闽兴工艺城,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工艺品产业群。建立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业集中区,引导工艺品产业聚集,把现有零散分布的工艺品企业,引导聚合起来,以发挥出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工艺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通过市县联动成立工艺品研发中心,依托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工艺品产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为工艺品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改变我县传统工艺品行业形象,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过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到2009年全县工艺品产值达到60亿元。
6、依托“数字闽侯”,加快信息化进程
“数字闽侯”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同运作,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促进,一并构成数字闽侯的基本要件,成为整个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大厦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到2009年,信息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通讯、广电光纤铺设到所有镇村。企业上网工程全面推进,建成面向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ASP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县乡(镇)两级办公自动化和村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全面普及,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建成全县信息交换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实施全民培训计划,形成学习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科技进步示范县的支撑条件及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政策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和发展的工作协调,统筹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把科技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订立科技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在年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规模以上企业均设立科技开发专门机构,形成健全的县乡村和企业单位的科技工作领导体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和发展的监督,推动科技进步示范县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决定》、《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强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从“培养、引进、善用、激励”四个方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为突破口,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科技人员为主要内容,以发挥人才最佳效用为目的,通过人才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成效显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①继续发挥北京闽侯籍乡亲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实调整我县科技高级顾问团,实现决策科 学化和民主化。②抓好科技人才普查工作。构筑人才智力优势,真实了解全县科技人才的结构与分布情况,健全科技人才的信息管理,为制定和调整科技、科普相关政策提供依据。③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抓好人才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从科技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乡镇和部门任科技副职,挑选部分科技人才到专业村、重点企业和特色基地担任科技特派员,让人才在艰苦的岗位上锻炼成长,为基层群众提供科技服务。④建立闽侯县拔尖人才动态管理制度,每三年评定一届拔尖人才,凡入选的拔尖人才,三年内每人每月给予特殊津贴300—500元的政府补贴。⑤加紧实施县级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按照《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对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突出贡献科技项目和专利权获得者进行奖励。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奖每三年评定一次,每届评选10人以内,被评上的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由县政府发给证书,每人奖励1万元;突出贡献科技项目奖每三年评审一次,分设一等奖(2万)、二等奖(1万)、三等奖(0.5万)三个等级;专利权获得奖分为发明专利权奖、实用新型专利权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权的个人或单位奖励3000元;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个人或单位奖励1000元。并把获奖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三)强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继续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作用,加大县本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县级科技三项费用年递增在10%以上。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按照“投入、扶持、引导”的区分力度,对公益性的科技研究开 发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研究要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对形成一般服务产业和制造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实行财政资金引导。用好用活科技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政府对科技项目的导向性投入、科技项目中短期贷款、中间试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力度,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等金融工具间接融资。充分利用我县民资、侨资丰厚的优势,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发展科技研究开发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紧邻省城和福州大学新区落户我县的区位优势,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围绕闽侯县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技术储备要求,在大学新区重点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跟踪高科技前沿领域,形成我县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充分利用县域内外的科技资源,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寻求其科技成果 在闽侯转化应用的途径与方式,定期举办闽侯橄榄节招商会、海交会和各类项目推介会,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五)强化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构筑“数字闽侯”新形象。建设政府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政府信息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设县乡两级政府机关的业务处理计算机网络。并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先导,带动企业上网。快速更新和充实电子政务的内容,为政府各部门、企业、公众获取所须信息提供统一平台。加强传统产业信息化研究与推广,建立闽侯县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ASP服务平台。建设基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产业长足进步,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做好网络维护工作,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着重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科技进步示范县优先项目与工程
——戴克汽车项目
位于闽侯县青口投资区,是由东南(福建)汽车有限公司与香港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合资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1.88亿欧元。主要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20位以下轻型客车,建成年产能力4万辆,最终达到6万辆的规模。项目于2004年12月正式动工建设,2006年建成投产,年新增产值60亿元以上。
——大学城高新技术孵化中心
选址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 科技园内,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5亿元。2005年底前完成规划设计,2006年完成首期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2007年开始对外招商。
——工艺品研发中心
依托闽兴公司,通过市县联动成立工艺品研发中心,与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联合开展工艺品产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为工艺品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拟投资900万元,预计年新增产值3亿元。
——福州(闽侯)软件园
选址闽侯县荆溪镇五凤山,规划面积1300亩,总投资4.8亿元,年新增产值5亿元。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和设计,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拟在2005年底前建成招商。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闽侯示范区
现有示范区包括荆溪、甘蔗、南屿、南通、竹岐等乡镇,共有3万亩示范基地,主要从事国内外名优新特农业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今后五年,拟再增资5000万元,着重进行农业品种的推广和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二篇:国家示范高职项目建设工作简报
国家示范高职项目建设工作简报
(第14期)
学院示范高职项目建设办公室编 2008年9月30日
我院举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执行责任书签订仪式
为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明确工作主体与分工,兑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书》中的各项承诺,确保示范性建设任务高质量、高效益完成,9月24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执行责任书签订仪式。副院长何小青主持仪式,院党委书记李斯杰研究员、纪委书记何金科、副院长何小青、院长助理戴延寿副教授及全院中层副职以上干部出席。
仪式上,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执行小组组长李斯杰研究员总结了自去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拟立项建设院校一年来学院的示范性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一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为“双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并在闽台合作、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他还对下一阶段示范建设的七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强调示范性建设责任大、任务重、时间紧,全院要继续发扬勤奋敬业的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积极地为示范性建设做贡献。随后,李斯杰研究员代表学院分别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10个项目的负责人签订了项目执行责任书。
副院长何小青就学院示范性建设项目在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时间期限、方法步骤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活动强化了各示范性建设项目组及成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增强了全院广大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揭开了学院全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新的一页。
我院举办第二期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专题培训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推广我院赴德教师培训学习成果,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能力,9月22日晚,教务处、示范办联合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本第二期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培训班。各系部分管教学的领导、各专业教研室及实训室负责人、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六个重点专业的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戴延寿副教授主持。
戴助理指出,专业建设是示范性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示范性建设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各系部要本着“准确、务实、精细、奉献”的精神,把这项既重要又难度大的任务完成好,集中精力打一场歼灭战,推进我院内涵建设的深入。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学院将继续采取外出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将这项工作推进下去。
随后,由参加教育部中德高职师资培训的经济管理系主任李志勇副教授结合赴德所学经验,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为主题,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开发及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并强调了只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才能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我院的课程开发应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走可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高职教育路线,从认知规律出发,传输技能文化,形成知识为技能服务的共识,实现知识技能系统化。
会议最后,教务处副处长刘继芳副教授就“课程开发前需要明确的若干问题”与参会人员作了交流。★大事记
※我院参加在青岛举行的2008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工作研讨会 9月9日至10日,我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戴延寿副教授、示范办副主任刘继芳副教授参加了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08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工作研讨会。
※福建省职业指导人员漳州培训班在我院开班 9月19日至24日,福建省职业指导人员漳州培训班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开班。我院60名职业指导教师参加此次培训。据悉,本次培训为期6天,邀请了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丁榕芳、就业和失业保险处处长陈训贤、厦门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刘艳杰等知名职业指导领域专家召开专题讲座,培训内容涉及职业指导与职业咨询、就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心理咨询及职业素质测评等方面。※我院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签署教育交流合作协议 9月26日上午,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副校长江支弘博士、工管系研发长廖经芳、研究处国际事务中心陈宜婷一行3人到访我院,与我院签署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并进行学术交流。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岸教育合作拥有良好的前景。在互信互任、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校开展学生培养的教育交流,必将促进两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综合发展。双方会谈中就相关教育政策、交换学生、学者互访、专业设臵等情况进行了探讨。
★创建简讯
◇9月1日,在建筑工程系教师黄广华及辅导员李青青的带领下,利用暑期到漳州市国辉工贸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的50余名建筑工程系2006级家具班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归来。在该公司备料车间和制造车间,他们主要学习了家具的制造工艺。
◇9月3日下午,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与福建紫山集团举行“紫山食品班”联合办学签字仪式。福建紫山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海山先生与我院副院长何小青在会上互相交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院2008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40名 学生将组成“紫山食品班”,以“订单班”模式为紫山集团培养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技术员工。该班的学生将毕业后,经紫山集团面试合格后,予以录用,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9月9日上午,我院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龙文支公司“人寿银保理财”订单班举行签约仪式。中国人寿龙文支公司经理张蓉与我院副院长何小青签署并相互交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
◇ 9月9日,为了帮助2008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工程系在2008级所有班级中实行 “专业发展导师跟班”计划,配备了由各专业骨干教师担任的“专业发展导师”,专业发展导师将与学生保持定期的交流,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能力及个人发展愿望,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与学生交流分享自身经历及成功经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9月12日下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神州数码联合开办的“神州数码网络技术班” 举行开班仪式。
◇9月18日下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福建安华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举行“安华监理班”签约仪式。福建安华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阿香与我院副院长何小青签署并交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
◇9月21日下午,我院召开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宣传工作会议。院长助理戴延寿副教授在会上总结了2008年上半年我院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
第三篇: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县人大常委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科技兴县专项工作“十一五”规划》和《科技兴县专项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强化科技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怀远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政府拟定了《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和修改完善,于2010年3月定稿,现提请县人大常委会给予审议。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网 | 时间: 2007-04-11| 文章来源: 科技部
关于印发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科发社字〔2007〕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略,不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使其在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 组织编制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形成,广泛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有关专家、地方科 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多方面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根据《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实验 区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制定本地区推进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各 有关部门,加强对实验区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总结各地开展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创新性做法,确保《纲要》提 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积极效果。
附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OO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入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方略,这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工 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实验区建设拓展空间、丰富内涵、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战略性 和全局性的部署。在实验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仍然是实验区工作的重点。
实验区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凝练区域可 持续发展模式、机制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地区间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地
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战略需求呈现多样化。同实验区研究与实践活动面临的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相比,支撑条件不足,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的 能力薄弱,区域间实验区建设不平衡,整体协调性差,仍是实验区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实验区建设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明 确工作重点,加强总体布局,继续扩大实验示范影响,使实验区成为引领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实验区的建设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面向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把握国际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1.由注重实验区自身建设向区域引导性示范转变。在继续推进实验区建设的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到着力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来,加强对本地区制约 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本地区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出发,关注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通过有效解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 题,形成具有区域代表性和辐射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共性经验,引导和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2.由单一行政区相对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向探索开放式、联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若干实验区的组合联动,发挥实验区更大的示范带动 作用。鼓励地区间、城市间、同流域、同生态区围绕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和任务,建立实验区,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实验区布局的战略调整和空间拓展,使可持续发 展实践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向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战略转变。
3.由强调实验区数量布局向突出区域特色、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能力转变。结合国家东部拓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东部地区的实验区重点是解决社 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改善环境,加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示范,提升实验区的整体形象;中部地区实验区建设通过技术进步,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西部地区实验区重点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当地 经济发展,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4.由实施可持续发展单项技术项目的引导向综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通过官、产、学、研结合,系统解决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 技术应用项目对实验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针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提高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网 | 时间: 2007-04-11| 文章来源: 科技部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任务,实验区将突出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设主题。通过科技引导、改革创新和实验示范,促进实验区的经 济、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区的“基地、队伍、模式”建设,将实验区建设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推广应 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探索官、产、学、研联合的实验平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1.提升实验区质量,增加实验区数量,扩大可持续发展影响。根据实验区建设标准和规范,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国家级实验区数目达到100个左右。鼓励和支持 地方积极培育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力争使省级实验区数目也达到100个左右。新实验区的建立要综合评价地区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实验特色、实验内容、实 验意义和发展能力,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方向及区域代表性。针对地区分布、不同类型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培育一批中西 部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实验区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质量。
选择代表性突出、示范意义重大、对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实验区,创建2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开展涵盖面更广、技术水平更高、综合效果更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示范。
2.整体提升实验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实验区、示范区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根据实验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 建设的新形式、新机制和新体制;建立具有新时期特点的、符合实验区、示范区建设要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系统;结合实验区、示范区的验收、考察 和评审工作,组织专家对实验区、示范区建设进行评估,建立报告制度,定期发布实验区、示范区建设情况评估报告。推进实验区、示范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
3.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程度。加强中央、地方相关部门的协作,加强国家实验区与省级实验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建立和健全专家指导工作机制,加强对实验区建设的科学指导;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积极倡导建立产、学、研联盟。
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广 大公众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普及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实验区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社团 组织和个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实验区建设的公众参与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文化,确保实验 区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4.拓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实验区论坛”、参观考察、编辑信息简报等多种 形式,加强各实验区之间的交流。鼓励和支持同类型的实验区之间就共性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实验区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加 强可持续发展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区域间合作。
进一步加强实验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利用国际合作资源,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将实验区建设成为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重点任务
(一)“十一五”期间,实验区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五个方面率先进行实验示范。
1.率先进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验示范。
实验区要从全局需求出发,把加强区域水质改 善、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加强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积极开展受污染湖泊、水系和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海水淡 化、雨洪利用,解决区域品质性缺水问题。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恢复整治、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示范,加快国土绿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力 度。
2.率先进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验示范。
实验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提 倡节约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根据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特点,建立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的监控和治理技术系统,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针对资源、能源与 工业企业(群)以及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模式。进一步探索完善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管理与技术系统。
3.率先做好社会事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着力解决城乡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尤其是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努力营造实验区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氛 围。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 组织城镇社区开展健康向上的教育、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和功能。建立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失业、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服务 业,推进公用事业的信息化进程。
4.率先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实验示范。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以维护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建立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科技强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重视安全生 产,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生产安全隐患的监测检查,有效控制特大灾害和区域性事故,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率。加强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提高气象、洪 水、地震、地质灾害等的监测预报水平和应急救助能力。
5.率先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进行探索与实验。
实验区要以解决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城镇规划,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倡导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材、进行生态绿化,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通过五个率先实验活动,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推进三大行动。
1.开展节约型社会创建行动。根据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部署,在实验区、示范区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实验区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强化节约意识,开展节约型政府机关、节约型企 业、节约型社团组织、节约型家庭创建活动;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耗用,减少 污染。构建以节能、节材、节约资源为重点的工业生产体系和以节水、节地为重心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及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的服务业体系。
2.开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行动。探索建立和推进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重点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防治大气污染、流域水质污染;推行废弃物达标排放管理,加速城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 化;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实施环境管理认证体系,促进环保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
3.开展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实践行动。实验区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原则,深化实验区社会管理理念。在实验区强化社会道德基础教育,大力宣传和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实验区开展 创建平安社区、绿色社区、和谐社区活动;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加强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三)深化可持续发展示范。
组织示范区创建工作。在通过验收并提出申请的 实验区中选择代表性突出、示范意义重大并对区域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实验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要求,开展主题突出、科技支撑明显、影响带动力大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与示范,在示范区有重点地组织实施一批解决可持续发展共性问题的国家 科技项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
五、保障措施
1.进一步完善实验区组织领导体系。
“十一五”期间,调整和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 验区部门协调领导小组工作,协调国务院相关部委,争取实验区工作得到各有关部门更多的支持。建立部门联合推动机制;充实各实验区、示范区组织领导机构,要 求实验区主要领导对实验区建设亲自抓、负总责,由实验区政府负责,协调各部门制定政策、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
2.加强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加强和完善实验区和示范区管理制度,研究和建 立实验区工作目标责任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实验区工作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每两年举办一次实验区工作会议,通报实验区工作,总结实验区经验;加强国家、省级实验区专家指导工作,充分发挥两级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继续组织办好实验区论坛,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重点和区域需求设置论坛主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 的活动,促进各实验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形成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化资源结合机制,特别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引导大企业关注社会事业,并通过公共政策的 设计,使大企业在实验区的建设发展中受益;加大对实验区的支持力度,拓宽实验区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强地方资源的投入积极性和投入力度;把实验区和示范 区的建设规划与实施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并加强公众的监督。
3.加强实验区宣传与培训工作。
把可持续发展领导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实验区工作重点任务,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支可持续发展领导、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结合实验区、示范区新区申报工作,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验区建设相关知识的普及性培训。
4.开展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整合、集成各相关部门和各类科技计划资源,为 实验区、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提供支持。优先支持节水、节能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应用与示范,城镇绿色建筑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城乡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技术集成应用 与示范,人口卫生与健康技术应用与示范,城镇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等。
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立适应于政府决策的信息共享网络,使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基础信息数据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5.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实验区建设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要积极 利用国际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良好机遇,开展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实验区、示范区与各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可持续发 展领域的交流合作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理念,联合实施技术示范项目;组织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参与国际可持续发展交流、研讨等活动,宣传和展示我国地 方可持续发展取得的实践成果,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支持,促进实验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2014年3月10日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一、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创新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区域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建设集自主创新、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致力于解决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
(二)立足现有,建设永久性基地。依托现有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继承已有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将创新基地建成综合为主、各具特色的永久性基地。在全国发挥农业科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功效。
(三)择优委托,建设开放性基地。遵照创新基地建设总体
规划,紧紧依靠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单位,择优确定创新基地建设主体和共建单位。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创新基地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研发成果和信息平台等向社会开放,加快形成社会各方力量联合攻关、协同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格局。
三、建设任务
(一)抓好“四个一”。一是制定一个规划。根据每个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分别制定到“十三五”末的建设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目标、技术集成方向、推广服务重点、人员培训模式、组织管理制度等具体建设内容,引导创新基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组建一支专家队伍。根据创新基地建设需求,组建一支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相关企业等人员共同参与的专家团队。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对基地农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日常指导。三是集成示范一批技术。根据创新基地服务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充分梳理、继承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集成组装并示范应用一批技术,切实解决当前国家或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四是对接一个企业。立足主导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市场手段,促进每个创新基地(企业性质的创新基地除外)至少与一个企业有机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二)构建“五个机制”。一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政府择优委托的科研立项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组织各建设单位
开展科技需求调研,明确科研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制定建设规划,合力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二是建立以首席专家为创新基地主要负责人的业务指导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根据创新基地发展需要,以建设依托单位为主,确定创新基地首席专家。首席专家负责创新基地的科研示范、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安排和业务指导。三是建立以“政府+基地+专家(农技员)+企业(规模经营组织)+农民”模式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将农民需要的技术在创新基地中进行研发、集成试验示范,由科技专家或基层农技员将该技术推广到企业或其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技术用户,进而辐射到普通农民。四是建立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创新基地绩效管理办法,将创新基地促进国家或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并做到奖罚分明,引导创新基地的各建设单位和人员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五是建立以政府引导性支持和社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在创新基地建设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组织相关的各级各类科研和推广项目向创新基地予以倾斜,并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创新基地将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创新工作,积极吸引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创新基地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条件
—基地主体。基地建设主体可为县级政府农业部门或农业科研单位、教学单位、推广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规模经营组织。
—基地规模。基地应具有较大规模的、长期固定的集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功能于一身的场地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试验器材、培训设备和现代化通讯手段。
—智力支撑。基地应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齐全的、能够长期提供支撑的技术团队。
—研发实力。基地应具有各级各类科研或推广项目的实施基础,能够系统解决当地主导产业链条中各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问题,并已有成型集成技术正在示范、推广、应用。
—联企共建。基地应具有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责权利清晰合理,且正在与至少1家企业合作。
—政府扶持。基地所在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积极整合资源、探索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在衔接科研和推广体系工作方面成效显著。
五、遴选程序
(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制定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部内各有关司局、事业单位以及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和现有基地基础协商产生创新基地。
(二)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对协商产生的创新基地进行汇总、分析,并开展全面调研、论证,提出100个创新基地建设名单。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确定名单并进行社会公示。
六、进度安排
2014年2-3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起草工作。2014年3-4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和创新
基地推荐工作。
2014年4-5月,完成创新基地调研和论证工作。2014年5-6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的认定工作。2014年6-8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工作。2014年8-9月,完成创新基地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工作。2014年9-12月,完成创新基地的阶段性总结、宣传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唐珂司长总牵头,刘艳副司长、杨礼胜副巡视员负责创新基地建设规划、遴选、挂牌、运行管理等具体指导工作。技术推广处、条件建设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处配合。设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起草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相关调研等工作。各分工安排要做到定期督办,及时汇报进展。各省(区、市)及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科教单位要设专人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明确权责分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创新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制订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加强政策、项目扶持,遴选和考核基地,指导协调基地运行管理中有关重大问题。地方农业部门,负责创新基地推荐,委托创新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对基地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提供基地建设用地和其他配套设施,协调落实基地应享有的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有关扶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农业科研教学
推广单位,负责牵头组建专家团队,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提供有关科研成果及技术指导、培训与推广服务;依法获得相应知识产权及成果转让或投资收益。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收集提供有关技术需求,承接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并大面积示范推广,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并享有经营收益,按照法律法规及约定方案将产生的部分效益合理返回基地。
(三)加强资源整合。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安排、延伸绩效管理等措施,加强农业科教环能系统资源向创新基地倾斜整合。推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48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推广、资环和能源生态项目,在顶层设计上,以择优委托的形式强化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引导国家各级各类涉及农业生产、质量保障、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项目资源和科技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创新基地倾斜、延伸,切实提高创新基地的示范带动能力和效率。
(四)加强绩效管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全程跟踪检查创新基地从选择到建设的各项工作,对创新基地的组织领导和产业链、创新链、管理链中各环节进行全面督促指导。创新基地建设质量和运行成效将和相关农业科技类、农业资源环保和农村能源类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挂钩,切实保证创新基地发挥其应有功能,并取得切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