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贯彻落实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
山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
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和措施清单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提出的四个方面问题,我们共梳理出60项具体整改任务,制订整改措施清单如下。
一、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方面的问题
(一)重发展、轻保护问题较为突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位不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扭转。环保工作不敢动真碰硬。有的地方面对突出环境问题强调客观因素多、主动作为少,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只有在上级督促或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应付,有的甚至被多次督查约谈后,仍行动迟缓。2010年,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是中央对山西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山西省解决“一煤独大”困局的现实需要。但山西省一些地方和部门转型改革决心不够坚定,措施不够有力。
整改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坚持以“强化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铁腕治污、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督察问责”和“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的要求推进整改工
作,坚持以更高的标准狠抓落实,坚持以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以高度的自觉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牢牢把握“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要求,进一步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生态建设的各项部署,切实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全局,坚持以环保倒逼转型发展,努力让绿色成为山西“底色”。
整改措施:
1.强化责任落实,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进督察整改。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不仅要整体部署,而且要直接督办。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亲自领衔抓两到三件重大整改事项,专啃整改“硬骨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责任。
2.强化问题导向,以更严格的工作标准狠抓整改落实。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要清醒看到我省环保的严峻形势,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高标准、大力度狠抓整改工作,半年内要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在抓整改时,对照运用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瞄准差距,紧盯标准,把抓整改的过程变成全面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过程。
3.强化铁腕治污,以超常规的力度举措倒逼转型发展。建立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始终保持严惩环境违法高压态势,夯实生态环保工作基础。严格坚持环保、能耗、质量和安全标准,强化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环境监管,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构建多元支撑的中高端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好结构性污染问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4.强化制度建设,以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建立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做好环保工作,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抓好《山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围绕解决环保突出问题补齐制度短板,实施好《山西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推动生态环保工作更好走上法治化轨道。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三大红线”划定、排污许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环保垂管改革等任务。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及能源、水、土地、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完善资源性产品成本构成,加快落实企业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和赔偿机制,建立健全污染者付全费制度和多元化生态环保投入机制,探索实施跨省界流域生态补偿。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5.强化督察问责,以更坚定的态度决心确保工作成效。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环保督察督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太原、大同、朔州、运城四个市开展第四轮省级环保督察,2017年实现对各市全覆盖,2018年开展市级环保督察试点工作。用好考核指挥棒,环保问题突出地区改进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提高生态环保考核权重,并重点考核所辖县(市、区)乡(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环保责任落实情况。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公众监督的平台和窗口,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舆论引导,形成促整改、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和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
责任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省直部门
责 任 人:各市市委、市政府,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二)2015年,山西省不顾大气环境质量超标、省内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违反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实施《山西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在火电项目环评审批权由国家下放到地方后,先后核准审批20多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整改目标:停建、缓建一批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着力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
整改措施:
1.化解过剩产能。按照国家发改委等16部委《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要求,2017年底制定《关于2017年煤电有序发展实施细则》,有序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实现煤电高效清洁有序发展。
2.清理在建项目。按照《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国发〔2016〕29号)文件精神,由省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在去年以来按照国家能源局总体部署对煤电项目进行梳理基础上,对低热值煤发电规划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全面梳理,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停缓建一批煤电项目。
3.严控新增规模。强化燃煤火电项目总量控制,所有燃煤发电项目都要纳入国家规划,除国家明确的特殊情况外,“十三五”期间原则上不再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对于手续完备、符合建设条件的项目,有关项目单位要把握建设节奏,在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分年度安排投产规模,未经同意,不予并网发电。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配合单位:各相关市委、市政府,山西能监办、省电力公司、各电力企业集团
责 任 人:姜四清
整改时限:2017年-2019年,按国家要求分年度实施
(三)部分项目在报批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过程中不严
不实,抽查晋中市寿阳明泰、长治市潞安长子高河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发现,项目前置条件要求的区域污染物减排方案中,均存在虚报或未按时限淘汰替代锅炉等问题。
整改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并确保落实,按期完成替代锅炉的停运和淘汰。
整改措施:
1.落实削减方案。晋中、长治市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对照检查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情况,按期完成替代锅炉的停运、淘汰。对项目环评削减方案进行“回头看”排查,确保项目环评削减方案明确事宜全部落实到位。2017年8月底前完成晋中市寿阳明泰项目整改工作,12月底前完成长治市潞安长子高河项目整改工作。
2.全面排查整治。对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前置要求的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查漏补缺,对于区域削减方案中存在的虚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查处,重新落实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中替代对象,对于已经超过淘汰时限的锅炉等污染源立即取缔淘汰。
责任单位:晋中、长治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环保厅,相关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晋中 胡玉亭 王 成
长治 席小军 卢建明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四)2014年,山西省为开发建设风电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即对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减少核心区、缓冲区面积648公顷。
整改目标:依法对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分类处置;加大对现有保护区生态修复力度;调增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面积。
整改措施:
1.调增保护区面积。科学考察和论证,将保护区实验区中更符合保护区功能定位的不少于648公顷的面积调增为核心区、缓冲区。
2.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核清保护区面积和界限,严禁审批控制新建项目,坚决纠正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
配合单位:省环保厅,大同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任建中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五)大同市目标责任考核中,生态环保类总分从2013-2015年的20分以上大幅度下降为2016年的3分,与中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明显不符。
整改目标:严格考核评价标准,提高目标责任考核生态环保指标权重系数,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确定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
整改措施:
1.落实评价标准。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县区生态环保类指标考核占比不低于省考核市指标占比。根据山西省下达的年度生态环保类考核指标,结合各县(市、区)、各部门工作实际,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工作潜力和采取的措施等因素,并比对近几年目标完成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生态环保类年度考核指标和制定目标任务完成评价标准及细则。
2.加强考核评价。将生态环保类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组织部门综合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3.举一反三,全面查找类似问题并进行整改。责任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六)全省7大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和工业产值占到全省煤炭行业60%以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未起到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2013年以来,阳煤集团所属新景矿等4家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共1615万吨/年,建成后核定生产能力达3080万吨/年,环评文件至今尚未获得环保部门备案;该集团在盂县牛村镇、仙人乡等多个探矿区范围内“以探代采”,违规开采破坏生态面积达350余亩。
整改目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整改环境问题。整改措施:
1.严格项目核准。所有煤矿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均达到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对于违反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资源整合改造矿井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严格生产煤矿能力核增管理。
2.完善环保手续。阳煤集团一矿、二矿、五矿、新景矿现状环评报告书完成备案。
3.开展生态恢复。2018年8月底全部完成盂县牛村镇、仙人乡等多个探矿区范围内“以探代采”,违规开采破坏350余亩破坏生态面积的恢复治理工作。
4.进行提标改造。阳煤集团二矿井田已暂停开采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的煤炭资源。2017年12月底,完成北茹风井热风炉烟气特别排放限制改造、北茹矿井水处理站提标改造、矸石山生态恢复治理等工程。
5.开展生态评估。2018年6月底,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因井下开采造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编制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审批。依据批复的治理方案及省、市政府部门的要求完成治理。
6.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环境违法违规问题。责任单位:阳煤集团、焦煤集团、同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山煤集团
配合单位:省国资委、省国土厅、省林业厅、省煤炭厅 责 任 人:阳煤集团
翟 红
焦煤集团
武华太
同煤集团 张有喜 潞安集团 李晋平晋煤集团 李鸿双 晋能集团 王启瑞 山煤集团 赵建泽
整改时限:阳煤集团按照整改措施,分步实施。其他煤炭企业2017年底完成问题排查,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按进度推进。
(七)同煤集团金庄煤矿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等相关手续的情况下,已基本建成投产。
整改目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整改违法建设问题。整改措施:
1.严格项目审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核准新建项目的相关手续,严禁违法生产。
2.严格环境监管。在完成项目审批前,严格按照环保备案要求,2017年底前完善环保设施建设。
3.开展产能置换。严格按照《关于山西大同矿区金庄(马道头)煤矿产能置换方案的复函》(国能综煤炭〔2016〕660号)相关要求实施产能置换。关闭8座矿井,退出产能745
万t/a。对同煤集团6座矿井核减产能820万t/a。
责任单位:同煤集团
配合单位:省国资委、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煤炭厅 责 任 人:张有喜
整改时限:2017年-2019年底前,分年度实施
(八)焦煤集团西山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斜沟矿井、华电煤业集团锦兴能源公司肖家洼矿井达不到环保验收条件,均已投产运行。
整改目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限期完成环保验收。整改措施:
1.2017年底前,焦煤集团西山晋兴能源有限公司斜沟矿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成首采区高家峁村、马家湾村、白家塔村等村庄搬迁工作,2018年1月底前具备环保验收条件。
2.2017年底前,华电煤业集团锦兴能源公司肖家洼矿井完成环保验收。
3.举一反三,组织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提高企业自觉守法意识,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责任单位:焦煤集团、华电煤业集团锦兴能源公司 配合单位:省国资委 责 任 人:武华太 常宪文 整改时限:按具体措施时限完成
(九)201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组织对山西省多个地市
开展督查,发现大量环境问题,先后对4个设区市和1个县级市进行公开约谈。但有关地市和部门依然重视不够,整改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以转发文件落实部署、以制订方案代替整改。
整改目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环保部约谈整改要求。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
整改措施:
1.吕梁市:对环保部约谈整改问题及“举一反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或死灰复燃的依法重处,并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在线监控和监督性监测双监管制度,加大巡查暗查力度,建立县、乡、企业三级监管的长效环保监管机制。
2.临汾市:对环保部约谈指出的五个方面、环保部综合督查反馈的七个方面共1204个问题,全部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要求。对已完成整改的1131个问题进行回头看,夯实整改成效;对正在整改的73个问题,逐一制定任务清单,细化责任落实,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推动整改落实。对垃圾倾倒、露天焚烧等易发频发环境问题和重点区域,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作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3.长治市:对环保部约谈问题进行全面“回头看”,对被约谈指出问题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责任、整改和措施等“四个清单”;对重点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双把关”制度。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造成整改不到位的严格实施问责。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和环保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4.阳泉市:对环保部约谈提出的15个问题开展“回头看”,逐项进行验收销号,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同时,举一反三,全力打好“七大环保攻坚战”,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
5.运城市:对环保部约谈提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夯实整改成效,防止死灰复燃。举一反三,集中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固废危废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动、面源污染治理提质行动、企业厂容厂貌清洁整治行动、取缔非法违法土小企业等七个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环境监管。
责任单位:吕梁、临汾、长治、阳泉、运城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吕梁 李正印 王立伟
临汾 岳普煜 刘予强 长治 席小军 卢建明 阳泉 陈永奇 董一兵
运城 刘志宏 朱 鹏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十)2016年5月,环境保护部对临汾市开展综合督查,指出临汾市存在焦化、钢铁等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管理和升级改造滞后、城乡结合部小企业污染突出、燃煤污染管控不力等问题,并要求加快整改。临汾市虽然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整改方案,但推进落实不力,整改效果有限,部分环境问题甚至进一步加剧。2016年冬季采暖期,临汾市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全省垫底,甚至出现了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803微克/立方米的严重污染问题,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方案,加快整改进程,切实控制二氧化硫污染。
整改措施:
1.推进“八个治污”。严格按照临汾市委、市政府《关于环保部约谈暨全市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推进铁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联动治污、综合治污、产业治污、全民治污等“八个治污”。
2.实施“八大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对全市所有钢铁、焦化和其他涉气工业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对所有“散乱污”企业进行整治。实施燃煤锅炉整治工程,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市区155km规划区燃
2煤锅炉“清零”,其余周边重点区域及其他县(市)建成区完成整治。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工程,推进市区155km规划区“无煤化”、市区周边1500km“清洁化”、市区周边1500km
22以外区域“集约化”。2017年实施“一城三区”清洁取暖改造15.2万户、2816万平米。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和扬尘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3.强化管控措施。强化采暖期污染控制,对全市84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驻厂监管,严格落实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措施;强化散煤治理,取缔不合格煤场,全面清理城中村、城郊村存量散煤,扩大符合环保标准的优质煤使用范围。严格执行《临汾市二氧化硫预警管控提示工作方案(试行)》,及时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责任单位:临汾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岳普煜 刘予强 整改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十一)2015年底,运城市因综合督查整改不力被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2017年4月,运城河津市又因企业污染突出、违法违规问题处理不到位被环境保护部约谈。但运城市对环境保护工作仍重视不够,现场督察发现,全市部分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完成提标改造,平陆、临猗、永济等地污水处理厂仍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超标污水排入黄河。
整改目标:环保部约谈反馈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3县
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
1.强化约谈整改。集中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固废危废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动、面源污染治理提质行动、企业厂容厂貌清洁整治行动、取缔非法违法土小企业等七个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环境监管。
2.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未完成提标改造任务的钢铁、焦化企业,依法实施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措施,确保达标排放。
3.提升处理能力。2017年12月底完成平陆县城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改造工程。2018年2月底完成临猗污水处理厂污水调节均质池和事故池建设,保证进水水质基本稳定。加强对永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2017年10月底整改到位。
责任单位:运城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刘志宏 朱 鹏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十二)2016年4月,长治市因环境质量恶化、企业违法排污等问题被环境保护部约谈,但整改工作推进不力,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再次督查发现,盛泰钢铁、祥瑞焦化、长信工业等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依然突出。
整改目标:彻底解决盛泰钢铁、祥瑞焦化、长信工业等企业违法排污问题。
整改措施:
1.依法进行查处。对盛泰钢铁、祥瑞焦化、长信工业等企业违法问题进行查处。举一反三,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行动。
2.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中央、省、市约谈和挂牌督办企业的诚信档案,详细记录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加大重点企业执法监管的力度和频次,对屡查屡犯企业依法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建立企业违法问题通报制度,有效发挥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营造自觉守法的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长治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席小军 卢建明 整改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十三)晋城市多家以焦炭为原料的二硫化碳生产企业设施简陋、污染严重,国家产业政策明令应在2015年4月30日前淘汰,但相关企业一直违规生产,安全隐患突出。环境保护部多次督促晋城市加快关停到位,但直到2016年11月被中央媒体曝光、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后,才最终关停淘汰。2014年以来晋城市区污水处理厂每天近百吨污泥临时堆存于自然沟壑当中,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群众反映强烈,但住建部门一直未予解决。列入2013年环保目标责任书的高平市丹河河西段人工湿地等多个治理项目,督察时仍未完成,导致丹河河西断面水质逐年下降。
整改目标:严防违法生产二硫化碳企业死灰复燃,推动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随意堆放问题,消除环境风险。全部完成环保目标责任书的治理项目,确保丹河河西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整改措施:
1.倒逼转型升级。持续强化对晋城市阳城、陵川两县境内已关闭违法生产二硫化碳企业的巡查,严防死灰复燃。坚持以环境治理倒逼经济转型,引导传统二硫化碳企业采用煤层气连续生产法实现清洁生产转型。
2.消除环境隐患。迅速对晋城市区污水处理厂随意堆放的污泥进行全面清理。2017年8月底前,完成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规范收集和处置。
3.推进项目建设。2017年11月底前,建成丹河河西段人工湿地工程。2018年6月底,高平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2018年底前,建成马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三甲镇污水收集管网。
责任单位:晋城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张九萍 刘 锋 整改时限:2018年底前
(十四)山西省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四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长期维持在70%以上,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
整改目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规模
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传统产业循环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支撑多元、布局优化、链条高端的现代工业体系。
整改措施:
1.严格产业准入。不再审批钢铁、电解铝、焦炭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新上项目均需严格执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其中炼铁、炼钢项目减量置换比例为1.25:1。
2.培育新兴产业。实施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3.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山西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以“控产能、提素质、优结构、增效益”为方向,按照“淘汰低端、提升中端、发展高端”原则,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突破,修复传统动能。
4.坚定去除产能。钢铁方面,2017年压减粗钢产能170万吨,“十三五”期间压减生铁产能82万吨,压减粗钢产能655万吨以上。煤炭方面,“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去产能任务,全省年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项目,确需建设的新增产能项目需制定并报请国家能源局批复产能置换方案。电力方面,对在建
煤电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停建缓建一批煤电项目;严格控制新建规模,未列入国家按照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发展规划中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控制年度投产规模,建成项目需在国家能源局统一指导下按照国家确定的年度投产规模安排并网发电。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各市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经信委、省煤炭厅
责 任 人:姜四清,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前,分年度实施
(十五)山西省曾将焦化产能调整重组作为振兴产业的重要措施,但多年来推进不力,调整重组效果十分有限。截至2016年底,山西省焦化企业仍以4.3米焦炉为主力炉型,5.5米及以上的大型焦炉仅占2成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小、布局散、产业链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缺乏以环保治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对企业提标改造一再放松要求,2016年全省133家焦化企业中仍有中阳钢铁公司焦化厂等20余家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严重。
整改目标:2020年底前炭化室高度5.5米以上大型焦化项目产能占比达50%以上。2017年底前确保焦化行业稳定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
1.支持产业升级。设立焦化行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
持焦化企业环保提标改造、大型焦化项目建设以及化产品产业链延伸项目建设。逐步压减4.3米焦炉产能,提高先进焦炉占比。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焦化行业重组整合要求,加大焦化行业的整合力度,提升改造传统产业。
2.加强环境监管。印发《关于加强焦化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对未完成提标改造任务或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焦化企业,依照《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措施,对于超标情节严重或在限制生产期间仍存在超标排放违法行为的,报请相关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吕梁市对中阳钢铁公司60万吨焦化实施限产减排措施,做到达标排放,并对超标排放行为依法处罚。限期2017年11月底前,增加烟气尾部脱硫设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2017年底前,确保全省焦化行业稳定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
配合单位:省环保厅,有关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张华龙
整改时限:2020年底前,分年度实施,持续推进(十六)一些落后产能长期存在。全省目前仍有1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火电机组100余台,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占全省火电行业的4%左右,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火电行业排放总量的25%和14%。
整改目标: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改措施:
1.制定推进计划。制定《山西省“十三五”期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计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淘汰标准、工作目标、政策措施及工作要求。
2.淘汰落后机组。印发《关于做好煤电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2017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任务及相关工作要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列入2017年淘汰任务机组拆除工作。2018年1月1日前,未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得运行。对大型供热机组能够覆盖的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的供热煤电机组,各市尽快落实供热替代方案,力争在2020年底前实施关停淘汰。因供热需要暂时不能关停且具备超低排放改造条件的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由各市及企业自行组织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责任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经信委
责 任 人: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20年底前,分年度实施
(十七)晋中市左权县鑫源热电公司一台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列入经信部门2012年淘汰计划任务,但仍长期生产。
整改目标: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
整改措施:立即停止该机组运行,2017年9月30日前淘汰。
责任单位:晋中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经信委 责 任 人:胡玉亭 王 成 整改时限:2017年9月30日前
(十八)晋城市阳城县科发冶铸有限公司318立方米高炉及36平方米环形烧结机,属于落后产能,一直未获得经信部门备案,也未列入铸造企业准入名单,长期违规生产。
整改目标: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限期淘汰。整改措施:2017年9月底前,进一步核实企业基本情况和违规情况。2017年12月底前,对照工信部标准由晋城市政府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责任单位:晋城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张九萍 刘 锋 配合单位:省经信委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二、关于一些部门和地区不作为、慢作为方面的问题 山西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明显不足,一些部门和地区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职责落实不力,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合力尚未形成。
(十九)省煤炭工业厅对全省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工作指
导、监督职责落实不力。全省农村地区民用散煤用量年高达2000万吨,且煤质处于失控局面,冬季污染严重,但2013年至2016年,煤炭工业厅未按照《山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分工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地区优质煤配送中心建设,没有制定硫份高于1%、灰分高于16%民用散煤的限制销售政策,也未能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出台全省煤炭质量管理办法。各级煤炭部门对煤炭生产环节质量监督不到位,阳煤集团兴峪煤业等7家煤矿仍在违规开采硫份高于3%的高硫煤层。
整改目标:制定硫份高于1%、灰分高于16%民用散煤的限制销售政策,加强民用散煤销售管理。制定全省煤炭生产和销售质量管理办法。督促7座煤矿企业按有关规定整改,依法依规生产。
整改措施:
1.出台煤质管理办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山西省煤炭销售煤质管理及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于2017年8月下旬下发执行并抓好落实。
2.加强煤炭销售管理。2017年8月底前制定下发《关于限制销售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民用散煤的通知》,组织对各市煤炭局和省属五大重点煤炭集团公司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严格督查。加强农村地区民用煤供给工作。
3.实施高硫煤矿整改。落实7座开采高硫煤层煤矿名单后,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督促相关市煤炭局、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及相关煤矿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2017年10月底前完成。
责任单位:省煤炭厅 责 任 人:向二牛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二十)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核准备案违反《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在产能置换方案未获确认的情况下,2016年1月违规对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50万吨电解铝项目予以备案;2015年12月,未经环评审批,违规核准朔州市神头发电二期项目和长治市漳泽发电项目;未按《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规定要求,将自然保护区内19个煤矿纳入化解过剩产能计划,督察时部分煤矿仍在生产。
整改目标: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方案,严格执行立项审批规定,依法依规关闭退出开采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的煤矿。
整改措施:
1.落实置换方案。废止省发改委2016年1月备案文件。对中铝公司确定的43.2万吨置换电解铝(7个置换电解铝企业)产能的有效性和关停情况进行确认和现场核实。完善电
解铝产能置换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批复或确认。今后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2.实行分类处理。按照国家能源局指导意见,对神头发电二期和漳泽发电两个项目研究提出分类处理意见。今后项目审批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审批规定,特别是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有关规定,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3.开展排查梳理。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和晋政办发〔2016〕54号文件要求,对自然保护区内煤矿开发建设情况进行排查,分别按照国家及省相关规定,提出保护区内拟关闭退出煤矿名单,纳入全省年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配合单位:省经信委、省国资委、省林业厅、省国土厅、省煤炭厅、省环保厅、山西能监办,相关市委、市政府,中铝公司、中电神头发电有限公司、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责 任 人:姜四清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完成清理整顿,分年度纳入全省年度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
(二十一)国土资源部门违反《矿产资源法》和《自然
保护区条例》,2013年以来在桑干河、灵丘黑鹳、汾河上游、蔚汾河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违规新立1宗、延续15宗矿业权;给郭庄等泉域重点保护区内9家煤矿违规办理采矿证。
整改目标:矿山企业退出与保护区重叠区域。整改措施:暂停涉及到的25座矿山企业的采矿延续登记工作。由国土部门会同林业、水利等部门,进一步核实重叠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一矿一策”的原则,依法退出全部重叠区域,其中全部重叠区域的,由相关市政府予以关闭;部分重叠区域的,由相关部门确定允许开采面积,并外推一定距离后,退出剩余部分矿区范围面积内的保有储存量,采矿人认为仍有开采价值的,可在办理缩小矿区范围手续后继续保留。2017年12月底前,提出处置意见。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 责 任 人:周建春
配合单位: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相关市委、市政府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
(二十二)质监部门未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严格控制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有关规定,致使山西省2014年以来,各市仍新增注册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100多台共计3800多蒸吨。
整改目标: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对不合规燃煤锅炉予
以全部取缔。
整改措施:督促各市质监部门彻底停止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注册登记。督促各市质监部门将所涉及的燃煤锅炉清单,移交当地政府予以取缔,并按相关规定对取缔的锅炉予以注销。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不再进行定期检验。2017年12月底前,实现城市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清零”。在未取缔之前,督促各市质监部门加强对所涉及的锅炉严格监管,确保安全。对取缔后的燃煤锅炉要加强检查,杜绝死灰复燃。
责任单位:省质监局 责 任 人:张岐云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
(二十三)太原市2016年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明显,2017年1-5月,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达41.5%、23%。但太原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点环保工作进展缓慢。2015年7月市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市政府常务会每两个月分别听取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汇报,但后续并未落实,成为空谈。近年来,太原市城市改造速度加快,但重城建、轻环保,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施工扬尘管控不力,甚至牺牲环境抢工期,市区各类施工工地1000余个,普遍存在围挡水平低、拆迁不喷淋、渣土运输抛撒多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
建设速度,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5000吨/日,现有两座处理设施设计能力仅为产生量的50%,长期严重超负荷运行。《太原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14-2020)》要求2015年完成21项污水截留工程,但截至督察时仅有半数完成。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浴炉应于2015年底前淘汰,但截至2016年底,仍有100余台未淘汰到位。
整改目标: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考核指标。整改措施:
1.建立建全工作机制。太原市委、市政府将环保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大事项,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研究解决辖区内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市政府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加快推进散煤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生态环境恢复等环保重点治理工程;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党政领导领办重点环保问题和重点事项责任制,继续将市级领导包县区环保督导整改机制延续至年底;加强环保执纪执法,用最严格的标准监管排污企业、用最严厉的问责强化领导责任。在梳理汇总既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加强环保工作组织领导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
2.处置“散乱污”企业。加快处置“散乱污”企业。对已经核实的“散乱污”企业,本着“先停后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置。涉大气污染排放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于
2017年9月底前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实行挂账销号,坚决杜绝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3.完成散煤治理任务。10月底前,完成城中村、农村13.4万户居民的“煤改电”“煤改气”清洁供暖改造工程。9月底前,市区现有471台和县城建成区18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实现“清零”,三县一市县域范围149台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替代。
4.加快治理工程建设。完成一批工业企业环境整治重点项目。7月底完成太钢原料场全封闭改造,年底前完成太钢渣场无组织扬尘治理工程,年内实现二电铁路运煤,完成西山白家庄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集中整治焦化、水泥、钢铁等重污染行业各类无组织排放,厂区内的所有煤场、料场、渣场全部实现全封闭。
5.推进VOCs综合治理。推进钢铁、焦化、医药、农药等化工类,汽车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涂装类,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综合治理。在2017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整治工作,未完成治理改造的企业,实施停产整治,纳入冬季错峰生产方案。
6.实施企业环境综合整治。以清徐307国道两侧工业园区为重点,实施重污染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7.严格管控移动源排放。扩大重型柴油车限行范围,重
点对北部区域实施禁行措施。严格准运证办理,凡申请领取太原市渣土运输车辆准运证和砂石车辆准运证(简称准运证)的车辆,必须为国四排放标准以上车型。规范油品市场,加快油品置换。2017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围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
8.全面加强扬尘控制管理。各类工地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档、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联网。各类长距离的市政、公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全面实行分段施工。渣土运输车要安装密闭装置,对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驶的,一经查处按上限处罚并取消渣土运输资格。在采暖季期间,城市建成区内基本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
9.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钢铁焦化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水泥、砖瓦窑、陶瓷等建材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实施停产。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以停产电解槽的数量计;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
50%以上。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做好钢铁、焦化、有色、电力、化工等涉及大宗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筛查,摸清产能与原材料运输比例结构,结合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制定“一厂一策”的采暖季错峰运输实施方案。
10.加快推进清徐3000吨/日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快手续审批,9月开工建设,力争2018年底建成投用。
11.加快黑臭水体治理进度。认真梳理《太原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2014-2020)》,对剩余的12条黑臭水体加快治理进度,力争年底前完工。
责任单位:太原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耿彦波
整改期限:2018年底前,分年度实施
(二十四)吕梁市2015年5月因重点企业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大气指标不降反升等问题被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但吕梁市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整改工作推进迟缓。2016年12月,因企业排放污染及环境质量恶化等问题再次被约谈。
2017年1-5月,吕梁市大气质量又大幅恶化,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同比上升55.8%,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比同期升高75%、52.3%、63.6%、109.1%。环保工作长期落实不力,全市燃煤锅炉占现有集中供热比例61%,32
热电联产供热率全省最低;截至2016年底,全市尚有966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未按计划如期淘汰,全市在用工业燃煤锅炉中未完成改造的有334台;市区7台供热锅炉均未按照要求完成提标改造。散煤质量控制未落实,未对散煤销售点煤场煤质进行抽检,致使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散煤流向市场。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问题突出。吕梁市焦化行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全市33家焦化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二氧化硫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现场检查5家生产的焦化企业均超标排放;中阳钢铁公司焦炉未按环评批复及验收要求建设干熄焦设施。
“土炼油”企业众多,但长期未采取有效措施,直到2016年中央领导批示后,才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组织督查还发现,交城县夏家营工业园区内仍有“土炼油”企业正在生产。
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全市40%城镇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老城区离石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还有约71公里为雨污合流管道。下雨时,吕梁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经常停止进水,停水期间污水处理量大幅下降,污水直排三川河。文水县城区管网建设滞后,生活污水直接通过退水渠排入文峪河。刘胡兰镇每天约5680吨废水通过四支退水渠直排磁窑河。吕梁市共有7条主要河流,省级以上监测断面14个,有5个断面持续为劣Ⅴ类水质,分别为文峪河的孝义南姚断面,三川河
的交口镇断面、寨东桥断面、两河口桥断面,岚河的曲立断面,占全面断面总数的35.7%。文峪河的岔口、野则河、北峪口3个断面的水质,从2014年为Ⅱ类水质,下降为2015年-2016年的Ⅲ类水质,占全面断面总数的21.4%。城镇生活污水直排1.2万吨。
整改目标:全面落实约谈整改措施,完成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考核目标。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质。
整改措施:
1.依法依规追究责任。2017年10月底前,对环保部约谈整改问题及“举一反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或死灰复燃的依法重处,并进行责任追究。
2.开展清洁能源置换。2017年10月底前,划定煤炭“禁燃区”,严格落实“禁燃区”规定,明确除集中供热锅炉外,需禁用煤炭燃料的区域、单位或用户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加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施建设改造,2017年底全市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吕梁市区以城中村、城边村及城乡结合部集中供暖全覆盖为目标,实现集中供暖沿川全覆盖。
3.实施燃煤锅炉淘汰。2017年10月底前,完成10.2万户“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建成区淘汰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12县(市)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清零”。全市334台在用工业燃煤锅炉完成对
标改造,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全部限期拆除。市区7台590吨集中供热锅炉要求完成提标改造,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4.加强施工扬尘监管。2017年10月底前,城区及周边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做到围挡、苫盖、喷淋、运输车辆清洗和路面硬化五个百分之百。渣土、物料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并确保正常使用。
5.全面整顿餐饮油烟。对吕梁市建成区所有烧烤摊点进行集中规范化整治,禁止露天烧烤,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并持续正常运行高效油烟净化设施。
6.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扩大文水县城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建成投运文水县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工程,处理能力达到8000吨/日,实现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生活、屠宰等生活生产废水全部得到处理。2019年底前,结合棚户区改造,逐步对离石老城区原污水收集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7.按期完成提标改造。2017年底前,全市范围内的钢铁、炼焦、化工等行业按排放标准特别限值完成水污染防治设施提标改造任务。完成煤矿矿井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处理后的矿井水排放达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8.稳定全面达标排放。对孝义市东义、鹏飞、新禹、金晖和交城县晋阳煤焦5户焦化企业超标行为依法进行处罚,35
采取限产减排措施,做到达标排放,并责令企业对环保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年底实现稳定达标。2018年底前,中阳钢铁有限公司90万吨焦化项目按照环评及验收要求建成干熄焦系统。
9.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全面推进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所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投运交城县西营镇、柳林县穆村镇、柳林县薛村镇、方山县峪口镇、临县三交镇等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2017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攻坚行动,推进《吕梁市水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吕梁市重点河流水质改善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中的管网建设工程,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收集率和处理率。确保所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建成投运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
10.开展流域综合整治。2017年底前,对文峪河上游散养密集区进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禁止直接入河;建成投运文水县开栅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北峪口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污水通过管道送入开栅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取缔北峪口断面上游所有的水产养殖户。
11.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底前,加强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对辖区干流河段内进行底泥疏浚,启动建设人工
湿地,清理杂物、垃圾,推行“河长制”,落实河道水质网格化监管责任,严厉打击向河道倾倒垃圾、粪污等违法行为。
12.取缔“散乱污”企业。2017年底前,按照《吕梁市取缔“散乱污”企业工作方案》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经治理后不能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企业,一律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要求,严格关停取缔。
责任单位:吕梁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李正印 王立伟
整改期限:依次序推进,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
三、关于大气和水环境方面的问题
(二十五)2016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全省煤电焦铁等产能负荷明显提高,但一些地方环境投入和监管没有同步推进,甚至放松治污要求,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全省多数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恶化。2016年山西省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2015年分别升高7.1%、11.2%,是全国PM2.5不降反升的省份之一;2016-2017年采暖季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114微克/立方米,为全国最高。
整改目标:2017年全面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PM2.5年均浓度同比2013年下降20%左右的目标,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改善。
整改措施:
1.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省政府《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晋政办发〔2017〕30号)和《关于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7号)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突出抓好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等冬季清洁取暖,散乱污企业取缔、重点行业达标排放、重点行业VOCs排放治理、施工和运输扬尘污染管控、车辆油品升级、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等工作。
2.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针对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明显的问题,严格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制定《山西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清洁取暖任务,强化散煤管控,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治理,纳入2017年淘汰清单的燃煤锅炉全部清零,“4+2”城市内钢铁行业及保留的燃煤锅炉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成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无组织排放治理。精准实施钢铁、焦化、建材、有色化工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大宗原材料及产品错峰运输,严格控制秸秆露天焚烧。全面加强扬尘控制管理,采暖季期间城市建成区停止工程土石方作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统一预警分级标
准,完善应急预案启动、解除判断标准,明确不同预警级别污染物减排比例,夯实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在预测到区域性重污染过程时,及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
3.建立空气质量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山西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方案》,就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实施奖优罚劣。强化调度、通报制度。对各地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月调度、月排名,每月通报各市环境空气质量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4.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持续开展“铁腕治污”强化督察,完成省级环境督察全覆盖,组织开展专项督察。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各市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省交通厅 责 任 人:郭长青,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17年底完成阶段目标,持续推进(二十六)2016年全省58个国家考核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达到15个,未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汾河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未见改善,桑干河流域水质明显恶化。
整改目标:完成《山西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所确定的断面水质目标。
整改措施:
1.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进程,水利部门要加大河流生态基流、整治规范沿河排
污口、开展河道河岸整治;住建部门要建设和完善城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加大中水回用;深度治理工业废水,加大违法排污打击力度,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省环保厅定期调度相关部门和各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慢的市进行通报,对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进行座谈、督促、曝光。每季度对我省11个市水环境质量及改善情况进行排名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每月对跨界断面水质不达标的市(县)扣缴生态补偿金,对水质改善明显的市(县)进行奖励。每月对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会商研判。
3.强化重点工作督查。对进展缓慢的重点工程,派专人到各市现场督查。选取重点改善的断面,采取现场调研指导、督办、督查,定时约谈、限批等多种方式,督促当地县政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各市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水利厅、省住建厅
责 任 人:郭长青,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时限:2017年底前
(二十七)工业污染排放控制不力。重点行业环保提标改造推进缓慢。根据《山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焦化、钢铁等行业在2015年底前完成环保提标
改造,但仅有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完成。2016年3月,省环境保护厅发文将其余钢铁、焦炭企业完成提标改造时限放宽至当年10月;2016年12月,又发文同意将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公司提标改造延期至2017年3月31日,完成时限一拖再拖。督察进驻时,五麟煤焦公司等9家焦化企业仍未完成提标改造。
整改目标:实现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加强环境监管。印发《关于加强焦化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对未完成提标改造任务的企业,由所在地环保部门监督企业加快整改,完成改造前限产限排,做到达标排放;对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物排放超标的焦化企业,依照《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措施,对于超标情节严重或在限制生产期间仍存在超标排放违法行为的,报请相关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配合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郭长青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实现焦化、钢铁等重点行业稳定达标排放
(二十八)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全省已完成提
标改造的多数焦化企业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2016年全省3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企业中,有34家因超标排污受到处罚。环境保护部多次督查发现,全省钢铁、冶金、建材等行业企业环境管理粗放、无组织排放明显,部分企业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放行为屡有发生。
整改目标:加强环境监管。整改措施:
1.开展专项执法检查。2017年9至10月份对重点排污企业开展一次环境执法专项检查,纳入“铁腕治污”专项行动,对没有完成环保设施提标改造、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依法采取限产、停产措施。
2.开展监督性监测。2017年11月底前对全省钢铁、冶金、建材等九大行业自证评估不达标的企业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对超标排污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罚。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
配合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郭长青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
(二十九)太原美锦钢铁、晋城福盛钢铁等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依然突出。
整改目标:相关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加强环境监管。整改措施:
1.责令太原美锦钢铁、晋城福盛钢铁2017年9月底前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
2.对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复产的企业在11月底前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对监测不达标的企业依法处罚,按日计罚,责令整改。
3.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太原、晋城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环保厅 责 任 人:太原 耿彦波
晋城 张九萍 刘 锋
整改期限:2017年11月底前
(三十)散煤污染管控缺位。山西省单位面积耗煤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燃煤污染是全省采暖期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一些地市虽开展了散煤替代工作,但存在进展缓慢、替代用洁净焦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整改目标: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和燃煤锅炉淘汰整治任务,重点城市划定禁煤区,减少散煤使用,增加清洁能源供应。2017年底,全省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3%以上,到2020年,达到68%以上。2017年,全省城市(含县城)集中供热率达到91%以上,到2020年,达到94%以上。到2020年,商品煤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以上,逐步提高洁净型煤的监督抽查合格率。
整改措施:
1.强化督导考核。散煤治理已纳入本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冬防重点任务,强化对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7号)落实情况的督导考核,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4+2”城市划定禁煤区,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内燃煤清零,年底前实现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2017年10月底前淘汰县城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提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比例,加快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清洁取暖任务。
2.加大专项整治。对一些食品加工或餐馆仍在使用燃煤锅炉废气直排问题,集中开展“禁煤区”燃煤设施专项整治,对各类餐饮、食品加工、门面房、农村蔬菜、花卉大棚等非法燃煤设施进行全面取缔,推进燃气、电等清洁能源改造。
3.降低散煤污染。省煤炭厅制定下发《关于限制销售硫分高于1%灰分高于16%民用散煤的通知》,组织对各市煤炭局和省属五大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严格督查。
4.制定地方标准。省质监局加快制定煤炭领域地方标准,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加大商品煤、洁净型煤等产品监督抽查力度。
5.各市政府要做好洁净焦炭生产招标工作,加严加密洁净焦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和数量,做到所有生产企业全覆盖。
6.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保障气源供应。加快煤层气天然气长输管道设施建设,增强管道沿线地区供气保障能力,扩大煤层气天然气利用覆盖范围。加强管道保护,建立完善省内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体制机制,保证管网稳定运行,为散煤替代提供稳定气源。
责任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煤炭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质监局
责 任 人: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完成阶段性任务,持续推进(三十一)太原市274个城中村和农村采暖期燃煤用量达110余万吨,但2016年采暖季仅有25%完成替代。临汾市2017年1月抽检12批次民用洁净焦中,有6批次不合格;运城市盐湖区2016-2017采暖季抽检9批次洁净焦均不合格。煤质管控缺位,2016-2017年采暖期,太原、晋城、晋中等市环保等部门对主城区散煤煤质进行抽样监测,分别有96%、80%和61%的煤样超标,各地城中村、农村地区散煤污染十分突出。
整改目标:加快城市清洁能源替代,洁净焦、散煤质量
确保达标。
整改措施:
1.完成禁煤区划定。太原、晋城、晋中等市完成禁煤区划定,加快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拆除、燃煤小锅炉淘汰、煤改电、煤改气等重点工作进程,年内禁煤区内散煤利用基本清零。
2.加强煤质监管。各市制定高硫分、高灰分民用散煤限制销售政策,加强洁净焦质量监管,加大煤炭销售网点煤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产品行为。
责任单位:太原、临汾、运城、晋城、晋中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太原 耿彦波
临汾 岳普煜 刘予强
运城 刘志宏 朱 鹏
晋城 张九萍 刘 锋
晋中 胡玉亭 王 成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
(三十二)山西作为煤炭、焦化、冶炼大省,物料大进大出,境内货运频次高达26.55万辆/天,但交通运输部门对道路扬尘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整改目标:加强运输车辆扬尘、抛洒治理,降低环境污染。
整改措施:
1.加强运政稽查力度。对未采取有效密闭措施的散装物料运输车辆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协同公安、公路等部门开展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2.强化运输车辆管控。督促普通货运企业认真实施《2017年道路运输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晋运管维修发〔2017〕193号),严格落实散装物料运输车辆蓬布覆盖措施,大力推广硬封闭城市渣土车和煤炭短途运输车,开展公路货运车辆密闭运输专项检查。2017年9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省交通厅
配合单位: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煤炭厅 责 任 人:张志川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持续推进
(三十三)207、307国道穿阳泉市而过,重型载货车流量大,汽车尾气与扬尘叠加,污染突出;吕梁、晋中、朔州的国省道也存在类似问题。
整改目标:加强扬尘治理,降低环境污染。整改措施:
1.推进城市过境公路改线建设。加快推进国道207、307线阳泉绕城公路工程建设,督促吕梁、晋中、朔州等市尽快启动过境公路改线规划,争取年底前完成相关项目前期工作。
2.强化公路养护管理。加速路网规划,整合城郊道路,47
使运输车辆避开城市过境,加大重污染路段清洁力度和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开展治理车辆抛洒污染专项行动。
3.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查各类不符合公路扬尘治理的运输行为,以处罚上限实施处罚,确保公路扬尘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单位:阳泉、吕梁、晋中、朔州市委、市政府 配合单位:省交通厅
责 任 人:阳泉 陈永奇 董一兵
吕梁 李正印 王立伟 晋中 胡玉亭 王 成 朔州 王安庞 陈振亮
整改期限: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国道207、307线阳泉绕城公路工程前期工作,2018年3月开工建设
(三十四)全省各类煤场、料场、渣场和排土场较多,普遍存在苫盖封闭不到位、抑尘措施不足、疏于监管等问题,扬尘污染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整改目标:建立行之有效的扬尘污染管控机制。整改措施:
1.全面清理整顿。全面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散乱污”企业。
2.开展专项治理。各市制定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全面排查各类煤场、料场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不符合要求
的一律停业整治。各市制定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全面排查渣场和排土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停业整治。
3.强化监管措施。加强监控督查,打击违规行为,确保扬尘治理收到实效。
责任单位:各市市委、市政府
责 任 人: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整改期限:2017年底前
(三十五)根据《山西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15年底前应新建污泥处置项目11个。但截至2016年底,仅完成晋中市、运城市2个项目,7个项目在建,吕梁、忻州至今尚未动工。“十二五”期间,全省应新建6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直至2016年底,仍有10余县未建成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督查发现,长治市区、沁县、壶关县垃圾填埋场均不能使用,垃圾分别倾倒在沟西村、烟立村、董家坡村的山沟之中,无任何防渗措施。太原市仅对市建成区垃圾处置进行管理,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对县级及以下的垃圾处理进行监管,导致清徐、古交、娄烦三县垃圾处于监管盲区。
整改目标:2017底前,全省设区城市全部建成污泥处理处置中心,建成天镇等10个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完成夏县垃圾处理厂填埋区主体工程;2018年底前,建成长治
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整改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督促指导。省住建厅督促指导各市加快推进污泥处置、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指导已建成的项目尽快实现正常稳定运行。
2.加快推进污泥处置项目建设。2017年12月底前,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阳泉市、临汾市、长治市、晋城市建成并投运污泥处理处置中心。
3.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建成天镇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方山县、中阳县、壶关县、长治县、沁县、稷山县、闻喜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完成夏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填埋区主体工程。2018年底前,长治市建成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和配套填埋场,壶关县完成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建设,夏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运。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正常运行。
4.制定出台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清徐、娄烦、阳曲三县和古交市在2017年9月底前,分别制定出台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统筹规划收集转运垃圾处理场地和工程建设。10月底前制定出台太原市三县一市垃圾处置监管管理办法,明确县区垃圾处置监管主体责任,消除垃圾处置监管盲区。年底前,县城及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全部完成规划建设的转运站。2018年完成各乡镇规划建设垃圾转运站的50%,2019年完成规划
第二篇:敦煌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
敦煌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做好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23号)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坚定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问题整改,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二、总体目标
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总体部署,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照单全收、全面整改、不留死角,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与解决当前问题相结合、与推进整体工作相结合、与防范环境风险相结合,严格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推动整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生态文明
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以《酒泉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为统领,确保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贯穿到社会生产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逐渐落实到社会各方面,高度的生态自觉有所显现。坚持统筹谋划,把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目标定位,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性目标,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提升重点地区生态功能。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退牧还草、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遏制草原“三化”发生趋势,逐步改善草原“三化”现象。湿地面积持续稳定在168.9万亩,沙化治理、戈壁保护等取得重大进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绿化水平稳步提升,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和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4%和7.0%以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和绿色。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7年比2016年下降2%,2020年比2015年下降15%,2017年和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
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启动。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敦煌市自然保护区整改方案》,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理清自然资源资产权属、合理划定功能范围,增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整改要求
(一)提高认识,不折不扣抓落实。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战略位臵,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来抓,从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安排、综合施策,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与解决当前问题相结合,确保全市18个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确保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确保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5件信访问题彻底解决;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确保全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督办,逐级逐步抓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归纳整理出的问题,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清单制,挂账督办、专案盯办、跟踪问效、定期督导,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建立长效机制不放过”的“五个不放过”原则,进一步细化确定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督察反馈问题逐条逐项、保质保量整改到位。
(三)举一反三,全力以赴建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统筹
严不实问题。一些部门环境保护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较为突出”的问题,要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定不移的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作为市委、市政府以及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健全问责机制,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的领导干部依法追究问责。
责任主体: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责任领导:詹顺舟、贾泰斌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3.针对“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新的工作态度适应环保工作新常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
责任主体:中共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责任领导:詹顺舟、贾泰斌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4.针对“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审批、违法建设问题长期屡禁不止。省级自然保护区„瘦身‟问题突出。矿产资源违规开发造
心区、缓冲区内的采掘和石油行业建设项目‟目标任务至今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市发改局负责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内采掘和石油行业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已审批的,一律清理取缔;市住建局要通过强化执法,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市水务局负责对党河河道内的采沙厂进行整治规范,对位于水源地保护区的采沙厂一律关停取缔;市林业局、环保局、国土局要按照行业管理职责督促各保护区管理部门,对各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全市自然保护区内无矿产、采掘、石油行业的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西湖保护区管理局、阳关保护区管理局、雅丹管理处
责任领导:李进银、连浩 整改期限:2017年8月底
6.针对“环境监管执法比较薄弱。由于财政资金短缺,酒泉市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总体偏弱,执法装备相对落后,硬件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的问题,市财政局要积极落实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所需资金纳入预算,保障全市环境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环境保护执法能力建设、环境监测、环保宣传等重点事项支出;市环保局要根据自身执法能力建设需求,制定购臵建设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按资金管理办法使用专项资金;市机关事务局执法用车向环境执法倾斜;市人社局负责组织环保系统人员参加专业技术人员
责任领导:李进银、连浩
整改期限:2017年8月底,并长期坚持
9.针对“全市仍有170台燃煤锅炉未进行提标改造,普遍存在装备水平低,治污设施运行不稳定,超标排放等问题”,市政府组织成立燃煤锅炉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做好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工作督导、考核和验收的统筹协调,将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市环保局负责根据新《大气污染防治法》、《酒泉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酒泉市政府《关于加强燃煤质量管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通知》工作安排,制定《敦煌市燃煤锅炉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市住建局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提标改造,确保治污设备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市质监局负责按照城市建成区严禁新建10吨/时(含10吨/时)以下的燃煤锅炉的规定,在我市建成区不予办理10吨/时(含10吨/时)以下燃煤锅炉的安装告知、检验、使用登记手续。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质监局 责任领导:连浩、张诚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10.针对“全市商品煤煤质管控不到位,仍有大量劣质煤在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问题,市质监局负责定期、不定期对煤炭质量进行抽检,严格监管煤炭硫分和灰分等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煤炭产品严格依据有关规定予以查处,严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煤炭,同时要加强要加强对周边地区进入本辖区煤炭
0
宾馆、小区等工程设施时配套建设城市排水管网,将污水纳入城区排水管网,同时在城区新建改建城市各类工程设施配套建设排水设施,抓好管网设计、管材管径选取、沟槽回填等工作,确保管网工程质量,实现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13.针对“全市目前还有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未建成隔离防护设施;部分水源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环境隐患较大”的问题,市住建局负责严格按照水源地保护的相关规定,清理排查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穿越道路及排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安装水源地防护设施,同时要加强对水源井进行全天24小时不定时巡查,做到勤巡、勤查、巡查到位,巡检记录齐全,确保水源地安全。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期限:2017年8月底完成水源地防护设施,并长期坚持
14.针对“敦煌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问题,市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固废贮存场建设,并督促工业园区内的涉危企业按照标准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17.针对“医疗废物处臵中心建设无实质性进展”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于2017年8月底前完成医疗废物处臵中心建设,投入运行。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时限:2017年8月底
18.针对“煤炭消费比重降幅较慢”的问题,市发改局负责依托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加快风电、光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推广,全面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有效改善城区能源结构;对具备可再生能源条件区域内的工业锅炉、供暖锅炉逐步替换改造成可再生能源锅炉,减少煤炭消耗量。最终在2020年达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100%可再生能源供热城市、100%可再生能源公共交通城市和100%可再生能源旅游城市。
市工信局负责把好项目建设准入关口。从2017年开始,所有新建项目,需建设供热锅炉的,在具备清洁能源条件的区域,不得建设燃煤锅炉。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准入要求,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提高“两高一资”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遏制盲目重复建设,严把新建项目能评、环评、安评准入关,建立核准、备案工业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汇总、核对项目清单,确保国家《气十条》发布之后违规核准、备案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无
泥处臵及管网配套项目尚未完成。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因管网不配套,实际处理量小,运维管理水平低,平均运行负荷率达不到高于75%的国家考核要求。未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臵工程,普遍采取垃圾填埋场填埋方式处臵,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市住建局负责根据《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加强配套排水管网建设,在城区新建改建城市各类工程设施配套建设排水设施,抓好管网设计、管材管径选取、沟槽回填等工作,确保管网工程质量,实现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达到75%以上。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期限:2020年底前
21.针对“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依赖地下水开采,超采问题突出”的问题,2020年底前要按照酒泉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2050)》和《关于严格保护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的通知》,由市水务局负责对全市地下水开采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制定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自备水源井工作方案,确保2020年对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井全部关停,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责任领导:李进银
雅丹管理处
责任领导:李进银、连浩、宋济民
整改期限:各部门方案于2017年8月底完成,并按照方案长期坚持
23.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未划定”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结合我市实际,于2018年12月底,编制完成《敦煌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根据国家、省上总体计划和方案等有关要求,尽快开展生态红线划定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期限:2018年12月底
24.针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按照省、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于2017年12月底前制定工作方案。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领导:连浩
整改期限:2017年12月底
25.针对“未按《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制定实施方案和开展治理工作”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按照《酒泉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开展全市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于2017年8月底完成《敦煌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制定,按照省、市要求开展全市土壤情况污染调查工作,并按照方案要求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局要对西湖自然保护区、阳关自然保护区的矿产开发项目进行核查,对无准入手续矿产开发项目的一律清理取缔;市旅游局负责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核查,对无保护区准入手续的旅游项目一律清理取缔;市林业局、西湖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对西湖自然保护区,市环保局、阳关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对阳关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再排查、再梳理,发现保护区内违规建设的矿产、旅游开发项目,及时联合国土、旅游部门清理取缔。
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西湖保护区管理局、阳关保护区管理局
责任领导:李进银、连浩、宋济民 整改期限:2017年8月底
29.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涉及敦煌市飞天生态科技园的第2批、第3批、第5批、第7批、第9批、第10批、第11批、第12批(2个)、第13批、第14批、第15批、第18批、第25批的问题”,各信访案件责任单位,按照职责,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对接,彻底解决飞天生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信访问题。
责任单位:各批信访案件责任单位 责任领导:曹彦军、李进银 整改期限:2017年12月底
30.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涉及敦煌市鸣科顺生态科技公司的第9批、第20批、第21批、第23批、第25批的问题”,由肃州镇、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分别负责,落实敦煌市鸣科顺生态科技公司土地、林地手续办理情况及补偿款兑付的
0
运送、处臵工作;市食药监局负责全市餐厨垃圾规范处臵的日常监管工作,督促全市餐饮服务单位等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台账制度,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督促餐饮单位建设隔油池或者安装油水分离器等设施,督促各个宾馆饭店、农家园等餐饮经营单位张贴《餐厨垃圾分类处臵文明规范公约》,形成全民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媒体、网络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大力倡导理性消费,促进餐厨废弃物的源头减量化,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餐饮服务企业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逐步营造“企业主动参与、群众积极监督”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市环卫局负责城乡餐厨垃圾集中统一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臵工作,做到日产日清、车走点净,并保持收集容器整洁完好等工作任务,对收运、处臵单位进行跟踪检查、考核验收。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食药监局 责任领导:连浩、张诚 整改期限:长期坚持
五、工作机制
(一)实行整改工作联动机制。市整改领导小组、市整改办公室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对整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会商,研究解决措施。市整改办公室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完善监督协作机制。各部门根据市整改办公室的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工作要求。对市整改办公室移送的问题线索,要及时受理和查办,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书面反馈市领导小组。
整改办公室全面负责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领导小组,明确整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抓好整改落实。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整改任务中的责任单位是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整改工作的落实。做到“一个整改问题有一部整改台账,一个整改方案,一套整改措施”,整改工作要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三)严肃责任追究。市政府成立由市监察局、环保局牵头,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环保督察整改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移送的市管部门和干部整改工作落实不力,负有环境监管责任人员违纪违规问题线索,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及纪律审查相关规定,依法依规调查核实、界定责任,提出初步问责处理意见、提请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落实问责措施。
(四)严格督导检查。加强对各镇、各部门反馈意见整改过程和结果的督促检查,对未按期整改的或整改结果未达到目标要求的每月进行督办;对整改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查找症结,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查情况和结果报送市领导小组;对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不到位,以及整改中遇到的典型性、政策性突出问题和疑难事项,开展专项
第三篇:贵州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贵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2017年4月26日至5月26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在我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体检”和有力指导。8月1日,督察组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意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省委、省政府完全赞同、诚恳接受、照单接收。为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突出环保问题整改,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二、总体目标
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为契机,着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全省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保问题有力有效解决,使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11个移交案件和72个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到位,推动全省大生态战略行动取得新成效。
(一)确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对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和问题清单,逐一分析盘点,逐一细化整改措施,逐一明确整改责任,拉单挂账、办结销号,做到抓紧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对制度层面的问题研究制定长效机制并长期坚持。没有具体整改任务的地方和部门,也要举一反
三、自查自纠,抓好整改。
(二)形成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结合督察整改工作,全面落实我省加强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形成环保督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提高环境风险应急防控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到2020年,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2%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小于3.6%。地市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99%以上。全省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2%以上,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2%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23%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部分地区重金属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国家要求。
三、重点举措
(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1.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将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每年开展专题学习。组织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专题培训班。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落实长江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及环保8个重要文件相关内容纳入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在各级各类公务员岗位培训中增设生态环境保护课程。通过学习,深刻领会贵州守住两条底线的重大意义、思想精髓和立场方法,清醒认识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脆弱性,以及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解决一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盲目乐观情绪等问题,坚决纠正把发展和保护割裂甚至对立看待的错误观念,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增强守住两条底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责任单位:省委有关部委、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2.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中央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州)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不少于4次,县、乡党委和政府每2个月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不少于1次。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负总责,将“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作为红线,层层分解落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相关部门对业务工作内的环境保护负直接领导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以及省直相关部门每年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报告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责任单位:省纪委,省委有关部委、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绿色屏障建设,开展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对外交流合作、绿色绩效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试验,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全面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规合一”,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强化源头防控。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科学合理、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着力提高开发水平,坚决守住开发强度的警戒线。调整优化全省生态红线区域,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限期关闭和搬迁红线区域内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积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千企改造”工作,严格落实过剩产能化解责任,积极稳妥化解产业结构调整“转”与“赶”的矛盾,减少排污总量及强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省委有关部委、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4.切实加强考核评价。修订完善《贵州省市州和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办法》,调整优化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增加生态环保指标并提升考核权重。2017年对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公布绿色发展指数。完善省直单位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省直机关专项目标进行管理。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严格执行生态环保责任终身追究制。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评先选优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听取环保部门意见,对任内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
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直目标办、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5.着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在省主流媒体开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专栏,持续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深入开展“贵州生态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加快推进生态乡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在全社会加快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按照打造“知名品牌、著名平台”和“既要论起来、又要干起来”的要求,继续办好用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加快论坛成果转化应用。
责任单位:省委宣传部、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二)以最有力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全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双十”(十大污染源和十大行业污染治理)行动。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城市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汽车尾气整治工作。按照贵州省《关于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实施方案》和《贵州省推进十大污染源治理和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整改省领导包干负责工作方案》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包干负责制,年内完成贵阳市小寨坝片区开磷集团污染源、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120万吨氧化铝尾矿库工程等十大污染源的治理,以及钢铁、火电等十大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查评估工作。全面开展落后产能摸底排查,制定落后产能退出的实施意见,确保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督促未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在年底前完成审核验收。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资委、省商务厅、省能源局、省科技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2.持续加大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建立河长会议等相关制度,定期开展“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活动。制定清水江、湘江河、金钟河、南明河、松桃河、鱼洞河、马岭河等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河流的水体限期达标方案。系统研究治理乌江、清水江总磷污染,对流域内磷化工企业厂区全面实施“跑冒滴漏”综合整治;积极推进洋水河、瓮安河沿岸涉磷工矿企业废水达标排放整治和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制定全省磷化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等措施。制定全省网箱养鱼专项整治方案,2018年1月底前将乌江干流、珠江、清水江等重点流域库区网箱养殖面积减至规划面积内,全面取缔无证养殖。2020年底前取缔境内八大水系干流、一级支流沿岸非法开采开发行为。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土资源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3.全力抓好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认真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采取“一源一策”大力开展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大贵阳市“两湖一库”、遵义市中桥水库等全省168个城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综合整治力度,2017年底,依法拆除一级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基本消除污染源,全面整治二级保护区内的点源污染,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完善存在道路穿越的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套建设防护栏、围网、事故应急池等环境应急设施,有效降低环境风险隐患。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4.大力整治重金属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加大历史遗留汞渣、尾渣库、锰渣、铅锌废渣消纳处置和预警监测力度,提升重金属渣库污染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推进铜仁历史遗留汞渣、“锰三角”区锰渣、黔南州独山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铅锌废渣、含锑废渣治理工程建设,对现有治污设施不完善的涉重金属企业责成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依法责令停业或关闭,到2020年底,全省重点行业的主要重金属排放量削减到2013年水平。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5.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全省土壤污染现状。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严格用地准入。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全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省林业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6.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暂行办法》,统筹优化全省功能区划,加快四大类12小类保护区域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抓紧完成全省各级保护区范围划定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完善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限核准以及勘界立标工作。依法取缔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违规项目,全面规范各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有步骤地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逐步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落实专门管理机构、人员和专项资金。对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义市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存在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严格依法清理和整改。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环境保护厅、省编委办、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7.认真开展矿山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状况评估,督促新建和生产矿山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未按要求编制的,不受理其采矿权申请或将采矿权人列为开采活动异常目录,增加监管检查频次。对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予以关闭。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管机制,生产矿山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责令采矿权人组织开展恢复治理;历史遗留、责任人灭失的矿山,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恢复治理。充分利用各类土地、矿产遥感调查监测项目成果,加强动态巡查,对矿山恢复治理情况进行监控。
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安全监管局、省林业厅、省环境保护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8.着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贵州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2017年9月底前完成全省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2017年12月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加强分区分类管理,持续提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水平。统筹安排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和规模,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扩大收集覆盖面。
责任单位:省农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9.持续抓好群众环保投诉问题整改。坚持不懈办好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充分运用环保约谈、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挂牌督办等手段,强化跟踪督察和信息公开,加大对油烟、废气、噪声、扬尘等群众投诉热点问题的查处。对群众长期举报、久拖不决的环保突出问题,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开曝光。构建环保问题群众举报处理常态化机制,建立市(州)级举报平台,设立公开、固定的环境保护督察举报电话、信箱、网址,发挥信访渠道作用,及时收集处理和回复群众反映的环保问题。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信访局、省纪委监察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三)更加扎实地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力度。根据我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各级财政按相关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增加安排生态环境保护资金,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促进各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按治理成效实施“以奖代补”、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突出资金安排重点,集中财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用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和平台,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不断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保障。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政府金融办,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2.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实施《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贵州环保十二件实事,加快重点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区域联合、司法联动整治流域,大力推动“第三方治理”,通过重点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全面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确保“十三五”期间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5000平方公里以上。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3.完善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按计划推进城镇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园区、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和收集率,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12月31日前,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8万立方米/日、污水管网739.52公里。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贯城河各支流黑臭水体治理力度。集中整治各类园区企业水污染,2018年6月30前全面完成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并配套安装自动监控装置。
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4.提升危废和生活垃圾安全处置能力。加快完善全省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基础设施,落实医废、危废、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利用全过程监督管理措施,强化企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加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力度,依法打击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行为,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严防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加快建设投运一批垃圾无害化处置项目,2018年7月31日前增加处理能力达5000吨/日以上。2018年底前完成贵阳高雁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工程。
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卫生计生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四)全面提升环保督察、监管和执法水平
1.完善生态环境督察长效机制。建立领导干部环保突出问题包干督察机制,省、市、县每年梳理出生态环境较为突出的问题,实行省、市、县党政领导包干督察,限期完成整治。强化人大政协环保监督,同级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代表视察等方式,政协常委会通过提案、委员视察等方式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环保职责情况的监督。借鉴中央环保督察的做法,持续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工作,2017年内实现全覆盖;对环境质量下降、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环保问题,由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专项督察。
责任单位: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环境保护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2.加强环境执法和监测能力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工作,加强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建成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联网直传并向社会公众实时发布。2018年建成覆盖跨市州境考核断面和国家考核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点位,定期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估。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编委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3.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监测网络。2018年底基本建成环保“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环保云”数字管理。加快推进水、大气、土壤、噪声、辐射、重点污染源等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数据共享、预报预警能力和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2020年基本实现全省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大数据”全覆盖。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大数据管理局,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4.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深化环保执法“利剑”行动,加大环保执法部门联合与司法联动,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加大环境监察稽查力度,每年对30%以上的市(州)本级和5%以上的县(市、区)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进行稽查。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下设办公室、督查督办组、责任追究组和宣传报道组。各地要相应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整改工作落实。
(二)严肃责任追究。责任追究组要认真查办移交案件,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强化震慑警示效应,以问责倒逼履责。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或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的地方、部门和个人,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追责的追责。强化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责任追究,对未按照时限落实整改工作的、未及时报送整改结果的、反馈整改情况失实的和未及时公开整改结果的,严肃追究责任。各地要成立责任追究组,负责本地区调查问责工作。
(三)严格督导检查。督查督办组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反馈意见整改过程和结果的督促检查,对整改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查找症结,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不到位,以及整改中遇到的典型性、政策性突出问题和疑难事项,开展专项督查。对整改工作中发现的需要追责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责任追究组处理。
(四)强化信息公开。宣传报道组要督促落实整改信息公开工作,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平台,及时公开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重点问题整改、典型环境违法案例和违法违纪问题责任追究情况,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各市(州)、省直有关部门也要在相应媒体上及时公开整改结果。
附件: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
贵州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附件
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贵州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一、贵州省违法建设项目清理不全面不彻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要求,2015年底前,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各地要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务。2016年11月前,贵州省清理违法建设项目不到3000个,但在2016年12月重新清理时却清理出11784个,2015年《环境保护法》实施后仍有2267个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截至2017年3月31日,全省仍有282个未完成整改,其中30个为“未批先建”。
原因分析:不少地方和部门重发展、轻保护,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
整改目标:1.限时完成30个“未批先建”违法违规项目的整改;2.限时完成252个“久拖不验”项目的整改;3.依法严肃查处新增“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8年9月30日前;第2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第3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责任单位: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省环境保护厅。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2017年8月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时,全省未完成整改的30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已完成整改22个。其余8个未完成整改的“未批先建”违法项目立即停产、停建、停止使用。其中:兴鑫驾校、草海驾校、威胜驾校、鑫达驾校于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拆除恢复原状;威宁县殡仪馆、威宁县职校教学楼、金领蓝湾、前进大厦项目于2018年7月31日前完成拆除恢复原状。
2.2017年8月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时,全省未完成整改的34个“久拖未验”项目于2018年6月30前完成验收备案。其中:(1)24个辐射类项目: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2)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城市钢厂搬迁建设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项目: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3)绥阳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凤冈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4)遵义三一五厂天义厂: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5)绥阳县广利铅锌矿: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6)构皮滩电站:2017年10月30日前完成;(7)黔西县金坡煤矿、黔西县坤元煤矿、黔西县仁和乡中心煤矿、大方县普底乡鹏程煤矿: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
3.对2017年初省政府按期报送国务院“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备案清单后新出现的瞒报、漏报、新增“未批先建”违法项目,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严查处,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贵州省部分省级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不及时,贯彻不到位。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等省直部门没有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
原因分析:“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意识不强;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力度不够。
整改目标:1.对学习及部署不够的问题限时进行补课,提高认识,提出具体的措施;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分析研究的机制;3.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4.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整改时限:第1、2、3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4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直有关单位。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各责任单位于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补充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
2.各责任单位从2017年第4季度开始,每季度至少传达学习或研究部署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并形成长效机制。
3.各责任单位于2017年12月31日前,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工作任务安排,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任务落实方案,细化推进措施,明确责任处室,开展定期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贵阳市对部分国家和贵州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研究贯彻不够及时。2013年以来,除贵阳市委常委会研究过生态文明改革方案、市政府常务会书面传达过两办通报有关内容外,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没有组织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8份文件,多数以市长办公会或市政府专题会议形式代替。没有针对《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原因分析: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力度不够,抓落实的力度、深度有差距。
整改目标:1.对学习及部署限时进行补课,提高认识,提出具体的措施;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分析研究的机制;3.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4.把“党政同责”落到实处。
整改时限:第1、2、3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4项目标2017年10月31日前。
责任单位:贵阳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贵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在2017年9月30日前组织补充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8份文件。
2.针对《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10月30日前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3.贵阳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从2017年第4季度开始,每季度至少传达学习或研究部署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并形成长效机制。各区(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4.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机制,并于2017年第4季度开始开展自查和督查。各区(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四、遵义市对国家环境保护部分新修订法律法规跟踪学习研究力度不够,部分工作部署安排不及时。遵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未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播州区政府2013年至2016年共召开政府常务会95次,议题总数595个,无环境保护专门议题。截止督察进驻,遵义市尚未就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出台实施方案或意见。2014年至2016年,遵义市中心城区PM2.5年均值浓度分别为57、42、44μg/m3,均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5μg/m3的限值要求,全省排名一直靠后。
原因分析: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力度不够,抓落实的力度、深度有差距。
整改目标:1.对学习及部署限时进行补课,提高认识,提出具体的措施;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分析研究的机制;3.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4.把“党政同责”落到实处;5.出台大气污染达标计划,按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确保到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整改时限:第1、2、3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4项目标2017年10月31日前。
责任单位:遵义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遵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于2017年9月30日前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等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8份文件进行补充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
2.遵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从2017年第4季度开始,每季度至少传达学习或研究部署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并形成长效机制。各区(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3.遵义市委、市政府出台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机制,并于2017年第4季度开始开展自查和督查。各区(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4.2017年10月31日前,就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分别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或意见。
5.2017年9月30日前出台并组织实施遵义市大气污染达标计划,按完成目标任务,确保从2020年起中心城区PM2.5年均值浓度在《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5μg/m3)的限值以内。
五、遵义市个别县级政府存在乱作为问题。
(一)土政策仍未杜绝。遵义市《新蒲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办法》(遵新管办发〔2013〕126号)第25条规定:“对在新区投资鼓励类项目招商引资企业,列入省、市、区重点企业的,实行区相关部门重点挂牌服务。行政执法机关未经区分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以外的其它检查。《桐梓县”2017年投资促进工作意见》(桐党办发〔2017〕1号)向桐梓县环保局下达招商引资任务1亿元。2017年,播州区向环保局下达招商引资任务4000万元。未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文件要求在2015年6月底完成土政策清理;
(二)播州区(原遵义县)政府环境保护“乱作为”长期存在。2007年12月,原遵义县(2016年6月成立播州区)政府为引进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遵义县新厂项目,与其签订了《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明确为其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在协议有效期内无偿使用。2011年4月至2016年3月,遵义县财政出资630.8万元,为老干妈遵义分公司建设了15套油烟净化设备,并支付了2016年和2017年运行费用227万元。老干妈遵义分公司废水治理设施由播州区政府负责建设,由遵义市播州区国投集团公司具体实施。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遵义市播州区国投集团公司拨付工程设备款、窝工费、设备维护费、污水处理应急整改费、维修费等共计186.96万元。此外,《协议》规定:“遵义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除打击刑事犯罪、安全检查、计生检查外,其他部门不得干扰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导致老干妈遵义分公司在2009年9月底至2011年4月油烟治理设施未配套建设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生产且多次引发投诉未得到及时处理。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播州区仍然未批先建贵州一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50万羽蛋鸡生态循环一体化农业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设100万羽蛋鸡鸡舍及配套设施土建工程,在国家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时,该项目并未列入清查名单上报。
原因分析:重发展轻保护,法治意识淡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整改目标:1.立即废止“土政策”;2.遵义市全面排查清理辖区内“土政策”及违法协议(合同);3.彻底纠正播州区政府“乱作为”行为;4.完成播州区贵州一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批先建”建设项目的整改。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2项目标2017年10月31日前;第3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第4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
责任单位:遵义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全面清理“土政策”,责令新蒲新区修改或废止《新蒲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办法》(遵新管办发〔2013〕126号)第25条内容;责令桐梓县、播州区修改或废止下达环保局招商引资任务的文件规定。
2.遵义市政府立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和违法合同(协议)的清理排查工作,并及时进行整改。
3.立即废止《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协议书》,督促老干妈遵义分公司履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在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油烟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并制定搬迁方案。4.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依法从严从重查处贵州一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50万羽蛋鸡生态循环一体化农业项目的“未批先建”违法行为。
5.遵义市委、市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六、铜仁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部分工作研究贯彻不及时。铜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均没有安排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等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重要文件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于2015年7月印发后,铜仁市迟至2017年1月才制定实施方案,截止督察进驻时,铜仁市尚未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原因分析: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力度不够,抓落实的力度、深度有差距。
整改目标:1.对学习及部署限时进行补课,提高认识,提出具体的措施;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分析研究的机制;3.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4.把“党政同责”落到实处。
整改时限:2017年9月30日前。责任单位:铜仁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铜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于2017年9月30日前补充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等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8份文件。
2.铜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从2017年第4季度开始,每季度至少传达学习或研究部署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并形成长效机制。各区(县)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3.铜仁市委、市政府出台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机制,并于2017年第4季度开始开展自查和督查。各区(县)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4.铜仁市政府于2017年9月30日前印发并组织实施铜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七、黔南州对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部分工作研究贯彻不及时。黔南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均没有安排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等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重要文件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于2016年9月印发,但截止督察进驻,黔南州尚未印发实施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于2015年7月印发,黔南州迟至2016年12月才研究制定实施意见。黔南州部分市县“土政策”清理不彻底,个别市县政府干预司法活动。2016年,都匀市政府、荔波县政府分别向都匀市、荔波县环保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2.5亿元和1亿元,未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文件要求在2015年6月底完成土政策清理;惠水县人民政府通过召开会议决定并出具专题会议纪要,由县公安局撤销刑事案件转林业局作行政处罚,涉及企业故意毁坏林木案16起以及惠水县水利局滥伐林木案。督察进驻后,惠水县委、县政府下文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整改,要求惠水县公安局对已撤销的案件进行了重新立案调查,责成中共惠水县纪委对部分涉及人员进行了立案审查,但尚未对县政府有关领导进行追责。
原因分析: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力度不够;抓落实的力度、深度有差距;对相关责任人问责不力。
整改目标:1.对学习及部署限时进行补课,提高认识,提出具体的措施;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分析研究的机制;3.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保督察“八条意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4.清理废止相关“土政策”;5.把“党政同责”落到实处。
整改时限:第1、2、3、4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5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
责任单位:黔南州委、州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黔南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于2017年9月30日前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等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8份文件进行传达学习和研究部署。
2.黔南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从2017年第4季度开始,每季度至少传达学习或研究部署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并形成长效机制。各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3.黔南州委、州政府出台学习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机制,并于2017年第4季度开始开展自查和督查。各县(市)要参照建立相应机制。
4.黔南州委、州政府于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相关“土政策”的清理和废止,明确不再给各级环保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
5.黔南州委、州政府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惠水县16起企业故意毁坏林木案、水利局滥伐林木案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八、考核体系有待健全。一是尚未建立横向到边的考核评价体系。省级相关部门未按环保法要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二是考核不够严格。贵州省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仅考核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对工作情况无考核评价指标,考核结果不具差异性,难以发挥考核作用。如2015年的考核中,9个市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得分相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考核得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仅相差0.38分。贵州省市县经济综合发展测评办法仅考核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2016年考核中,对9个市州、88个县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指标,均以满分记入综合测评。三是考核结果运用不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未纳入贵州省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贵州省市县经济综合发展测评、省级机关目标绩效管理。六盘水市在2014年和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考核中,环境质量考核不合格,但没有及时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并问责。
原因分析:对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认识还不够高。整改目标:1.对环境质量考核不合格的六盘水市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第2项目标于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统计局、省环境保护厅、省直机关工委、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省政府每年与各市(州)政府、省直相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17年12月31日)。
2.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1)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修改完善市县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体系,增加反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指标,完善环境保护相关考核指标计算方法;(2)调整优化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功能导向类的指标权重,调整环境保护负面扣分指标设置;(3)将省直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纳入省级机关专项目标管理范围(2018年6月30日)。
3.修订完善《贵州省市州和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办法》。调整优化测评办法,增加反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指标,完善相关指标计分方式方法。(1)调整修订指标。进一步梳理指标体系中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综合指数、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指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4项指标,增加反映“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指标,更加科学、全面反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2)调整完善方法。及时整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指标的计分方法,客观反映各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引导各地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在2017年上半年及以后全省市州和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按照各市、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实际值计算得分,计入综合测评。(3)科学分配权重。整体考虑、统筹处理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创新开放、提质增效、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群众满意度等七个类别的测评指标,科学分配各项测评指标权重,提高生态、环保等相关指标权重(2018年6月30日)。
4.修改完善《贵州省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修订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增加环保指标测评体系的权重。根据环保工作需要,对环境保护负面扣分情形进行调整完善(2018年6月30日)。
5.建立省直单位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将省直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省直机关专项目标进行管理,按照专项目标管理办法抓好落实,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018年6月30日)。6.充分运用考核结果。(1)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项实绩考核。在考核评价中,对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和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较好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适当方式给予表扬;对没有完成的,进行批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考核原则上不得评为“优秀”等次。(2)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听取环境保护部门意见,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3)严格问责。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对存在生态环境损害情形的进行问责。受到责任追究的领导干部,取消当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资格。(4)在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类评先选优工作中,要听取环保部门意见。(5)加强省级机关环保工作目标绩效管理考评结果运用。由省环境保护厅牵头考评省直责任单位,未按绩效要求完成的记入“负面清单”,考评结果交省直目标绩效办,记入年终考评总成绩(2018年6月30日)。
7.定期公布绿色发展指数(2018年6月30日)。8.六盘水市要研究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改措施,并对有关责任人问责(2017年12月31日)。
九、贵阳市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格。生态环境目标管理要求在绩效考核指标上的权重不够、量化不足。比如,市直部门考核权重仅5%,且部门间没有体现权重差别;市属企业权重由2013—2014年的10%降至2015—2016年的5%。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金钟河7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持续超标,但贵阳市没有严格按照《贵阳市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试行)》规定进行考核问责。
原因分析:环境保护目标意识不强,考核不认真、不严肃。整改目标:在全市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中,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的权重。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责任单位:贵阳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修改绩效考核办法。加大生态文明考核权重,确保所有目标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在考核中分值权重占比不低于10%(2017年12月31日)。
2.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一票否决”细则(2017年12月31日)。
3.加大问责力度。严格按照《贵阳市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试行)》对17人进行问责,由分管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涉及的区(市、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2017年12月31日)。
十、遵义市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格。一是遵义市政府未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与市级有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二是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结果未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体系。三是考核不严格。根据遵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2016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的通报》(遵府办函〔2017〕31号),各县(市、区)2016环境保护考核结果均为优秀,未拉开考核等次。2015年、2016,市政府对各区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的结果全部为优秀,与全市空气质量在贵州排名靠后的实际状况不符,遵义市环境保护河长制2015考核结果显示,虽然湘江河等水体污染较重,但参与考核的14个区(县、市)均为优秀,并无等次差别,考核流于形式。
原因分析: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好,考核办法不科学,考核不严格。
整改目标: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环保考核机制,严格环境保护考核。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责任单位:遵义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按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划分,与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新蒲新区、南部新区管委会签订《201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纳入2017年终考核,并建立长效机制(2017年12月31日)。
2.修改完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等生态环境考核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部门年终综合考核,提高考核分值比重,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责任(2017年12月31日)。
3.严格考核。根据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工作任务进行严格考核,拉开档次,强化考核结果应用(2017年12月31日)。
十一、铜仁市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不完善。2013年至2016,铜仁市区(县、高新区、开发区)和市直单位绩效管理考核办法未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对市直部门的考核内容。2015年、2016年,铜仁市政府未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向市人大报告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环境保护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的机制尚未建立。2013年至2017年4月,铜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未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开展过专项督查督办。
原因分析:环保意识和法规意识不强,环保责任落实不好。整改目标:强化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的绩效考核,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督查机制。
整改时限:2018年6月30日前。责任单位:铜仁市委、市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每年市政府与区(县、高新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纳入绩效考核(2017年12月31日)。
2.完善考核细则。制定《铜仁市2017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细则》《铜仁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2017年12月31日)。
3.完善人大监督机制。建立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市政府于每年3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工作完成情况(2018年6月30日)。
4.建立专项督查机制。铜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办(2017年12月31日)。
十二、黔南州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格。黔南州政府在对《黔南州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批复中,将州环境保护局及各县(市)人民政府列为实施责任主体,未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其他牵头单位纳入实施责任主体。黔南州未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计划》重点任务实施情况纳入各牵头部门综合绩效考评日常督查考核中,2017年以前也未把相关工作目标列入除州环保局以外的各牵头部门职能目标考核中。
原因分析: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机制不完善,责任制度落实不好。
整改目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严格考核。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责任单位:黔南州委、州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强化部门责任。立即梳理《黔南州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18年)》涉及的责任单位和部门,明确主体责任,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2017年12月31日)。
2.严格部门考核。根据《黔南州2017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黔南州2017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牵头单位及工作内容,严格考核。自2017年第4季度起,将相关任务实施情况纳入各牵头部门综合绩效考核(2107年12月31日)。
十三、贵州省规划环评执行不到位。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的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普遍没有开展规划环评,也未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导致产业发展“一哄而上”,留下全省性或区域性环境问题。典型的如网箱养殖问题、环境敏感区旅游过度开发问题、涉磷产业流域性污染问题等。本次督察查出未开展规划环评的规划如下: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编制的《贵州省特色渔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贵州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林业厅编制的《贵州省“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水利厅编制的《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2013—2020年)》《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发展和改革委编制的《贵州省能矿资源深加工产业重点生产力布局规划(2013—2020年)》及相关的4个子规划。遵义市工能委牵头编制的《遵义市“十三五”工业发展总体规划》《遵义市“十三五”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等9个规划,市林业局编制的《遵义市林业(园林)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农委编制的《遵义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发改委编制的《贵州省遵义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市住建局编制的《遵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市交通局编制的《遵义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市旅发委编制的《遵义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他下沉市(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编制的规划也普遍存在以上情况。二是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编制工作滞后,导致园区建设出现同质化、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全省上报的107个产业园区中,有13个主导产业有煤化工产业,仅六盘水市4个县(市、区)就规划建设了10个园区,其中有6个主导产业为煤化工。全省有51个园区未及时编制(修编)产业规划或编制的规划未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复(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8个、市级5个、县级2个),有36个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实施(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7个、市级3个、县级4个),未能发挥规划环评引领、指导产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三是部分城市总体规划未执行规划环评制度,城市总体规划中也缺乏环境保护内容,造成规划不合理,导致产城矛盾突出,油烟、噪声、污水、垃圾等生活污染投诉高发。典型的如贵阳老干妈污染问题、桐梓污染围城问题、铜仁鹭鸶岩取水点问题、兴义宜化污染扰民问题等。本次督察查出未开展规划环评的城市规划如下:《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其他未下沉市(州)、区(县)也存在类似问题。
原因分析:对规划环评制度认识不到位,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机制不健全。
整改目标:1.全面清理未执行规划环评制度的各类省级规划;2.查缺补漏,对未执行规划环评制度的各类省级规划限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3.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规划环评制度;4.限时完成产业园区规划编制(修编)以及规划的审批工作,适时开展园区规划的跟踪环评;5.完成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篇章的编制工作;6.建立规划环评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问责机制。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第2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第3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第4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第5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第6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省农委、省旅游发展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省直有关部门对本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的各类规划执行规划环评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2.省直有关部门根据清理排查结果,对未执行规划环评制度的规划,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并组织审查。
3.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的专项规划开展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各地在组织编制涉及实施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等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等十个领域专项规划时,及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规定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在规划中编写环境影响篇章,严格执行规划环评有关规定。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立即委托第三方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报告书审查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4.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科技厅按各自职责指导督促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托第三方编制(修编)产业规划,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实施的产业园区,按照园区入驻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跟踪环评。
5.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强对市(州)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环评的督导。督导遵义市立行立改,完成遵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环评整改,督促其他市(州)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环评自查工作,推动全面整改(2017年12月31日前)。加强基层调研,指导各地在建设中落实规划环评要求。督促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立即补充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篇章,各市(州)开展自查,对没有编制环境影响篇章的城市总体规划,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补充编制工作。
6.研究制定规划环评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问责机制。
十四、产业结构调整“转”与“赶”的矛盾仍然突出。一是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全省落后产能情况底数不清。其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省需在“十三五”期间化解淘汰落后产能还有约8万吨炼铁、1万吨造纸、18万吨铁合金、134万吨水泥,但督察发现,仅黔南州就有3条造纸机生产线、3万吨造纸产能尚未淘汰。二是过剩产能淘汰滞后。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要求,电解铝2015年底前淘汰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现场检查时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288台160KA电解槽仍在生产。三是部分落后产能未按期淘汰。贵阳市清镇市波渡河铝土矿煅烧炉采用属于落后工艺的一段式煤气发生炉。黔南州存在6台硅锰矿热炉、6万吨铁合金产能未淘汰,涉及3家企业,存在3条造纸机生产线、3万吨造纸产能未淘汰,涉及3家企业。铜仁市松桃三和锰业集团荣华有限责任公司的2个100立方米化合桶属于淘汰类落后产能,目前仍然未被淘汰。四是在化解过剩产能本身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部分地区仍在违规批准新增过剩产能项目。如兴仁登高铝业有限公司违规建设20万吨/年电解铝过剩产能项目。2013年5月,该公司煤电铝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未办理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目前,发改部门对热电和铝棒材加工进行了立项核准,但电解铝项目至今未取得发展改革部门核准,产能等量置换仍在办理过程中,未取得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核准。
原因分析:对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市(州)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责考核力度不够。
整改目标:1.全面清理全省落后产能,摸清落后产能底数;2.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按时完成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288台160KA电解槽淘汰工作;3.尽快出台我省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实施意见;4.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对新出现的落后产能及时进行处置;5.将兴仁登高铝业项目纳入《关于印发对钢铁、电解铝、船舶行业违规项目清理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15〕1494号)文件中“电解铝行业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意见表”范围内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完成符合条件的产能指标交易。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10月31日前;第2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第3项目标2017年10月31日前;第4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第5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前。
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州)党委和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党委和政府。
督导单位:省整改办、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整改措施:
1.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要求,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立即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落后产能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对相关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全面掌握全省落后产能情况(2017年10月31日前)。
2.按照《关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清镇)电解铝“退城进园”项目产能置换方案的公告》(黔经信〔2016〕
第四篇:贵阳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贵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贵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贵阳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11日
贵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贵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根据《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送审稿)要求,为切实抓好我市反馈意见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及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坚持走环保优先、公平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治责任的落实,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底线。
二、工作目标
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督察发现的问题得到有力有效整改,促进全市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重点流域区域、重点行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解决一批“老大难”环境问题,促进全市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有力有效提升,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到2020年,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幅提升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7.5%,劣Ⅴ类水体比例为零;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省下达的任务以内。
(二)存在问题整改到位
坚持以问题为导,铸严纪律、夯实作风、完善措施,紧紧围绕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中涉及我市的8个环境问题和全省
3红线,层层分解落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相关部门对业务工作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负直接领导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市直相关部门每年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
责任单位: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市委有关部门、市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
3.夯实环境保护重要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在定期的经济形势分析中,要与市政府一致,将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作为重要依据,提出与环境质量改善趋势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措施,坚持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的位置齐头并举,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委、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责任单位:市委、市政府、市委有关部门、市直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
4.固牢生态文明宣传阵地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舆论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实践成果。市级新闻媒体要设置环保宣传教育专栏,开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宣传。市生态文明委要加强绿色学校、社区创建,利用每年“六·五”环境日等活动,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环保共识,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步贯穿到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内容,采取“小手牵大手”等各类形式,逐步固牢学生--家长--社会的广度宣传阵地,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先行。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宣传,积极利用现代网络宣传工具,全面展示我市生态文明成果。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生态文明委、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治污工作 1.狠抓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息烽河、洋水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十大措施,确保息烽河、洋水河水质达标。一是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要正常运行34号泉眼深度治理设施,建立丰水期涌水量大及设施故障应急保障机制,解决丰水期处理能力不足问题,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建成投运小寨坝生活污水处理厂4500吨/天;三是按照《贵州省环境保护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继续推进交椅山磷石膏渣场实施源头治理;四是建成3000吨/小时息烽河回收水预
(三)扎实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及管理水平建设 1.狠抓基础治污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整治
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力度,完成《“十二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贵州省“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任务。完成贯城河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同步实施配套主干网的建设,确保无污水直排南明河,新庄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水体标准。
责任单位:市水务管理局、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云岩区人民政府、南明区人民政府、花溪区人民政府、乌当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
根据《“十二五”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和《贵州省“十三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实施高雁垃圾填埋场升级改造等工程,加快贵阳市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减量消化垃圾,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发展改革委、花溪区人民政府 按照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谷脚片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范围)相关产业,建成大坡污水处理厂。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2.狠抓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提升
加大监管力度,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营,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制定搬迁方案,逐步实施搬迁;实施洋水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灾后恢复工作,确保沿线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大力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末端控制向生产过程全控制的污染管控方式转变,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提高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管委会
3.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态度不够坚决、落实不够到位问题整治 严格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开展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等规划的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排查,对未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影响篇章的,补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影响篇章,建立环境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及时处理城市垃圾、污水、油烟、噪声等方面的投诉,群众环境信访投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
011统计、监测和考核。同时,在全市综合绩效考核中,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的权重,有力推动我市绿色发展,加快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严格按照《贵阳市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试行)》规定对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金钟河7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持续超标相关17个责任人进行问责,由分管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对涉及的区(市、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督办督查局、市生态文明委、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水务管理局、白云区人民政府、观山湖区人民政府、云岩区人民政府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评价
调整优化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办法,增加生态环保指标并提升考核权重。建立完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环境保护考核力度,实行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一票否决”,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等考核的主要评价指标。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在生态脆弱地点逐步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以环境保护指标考核替代经济考核,为党政绩效考核的主要衡量标准;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对违背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个人实行终身追责。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委组织部、市生态文明委、市督办督查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
3.强化绿色指标刚性约束
严格按照《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推进绿色发展落实到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中,科学布局绿色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把好政策关、投资关和环境保护关,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强化绿色发展各项指标的刚性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生态文明委、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党工委和管委会
(五)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通过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全市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确保环境监测监察执法能力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需要。一是充实监管队伍。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在用编计划上给予倾斜,通过招录、选调等多种形式引进环保专业人员,充实环境监测、监察队伍。二是通过改革加强环境监
415落实不到位,以及整改中遇到的典型性、政策性突出问题和疑难事项,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整改方向不偏离、整改任务不落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整改工作中发现的需要追责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责任追究组处理。
(六)及时公开信息。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介,围绕推进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及具体落实情况,以及责任追究、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等情况,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附件:贵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附件:
贵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移交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一、贵州省违法建设项目清理不全面不彻底。经查,贵阳市涉及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城市钢厂搬迁建设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项目“久拖不验”。
原因分析:不少地方和部门重发展、轻保护,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
整改目标:1.限时完成“久拖不验”项目的整改;2.依法查处新增“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第2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长期开展。
牵头单位:修文县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修文县人民政府、市生态文明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督促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城市钢厂搬迁建设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完成验收备案工作。
2.对2017年初省政府报送国务院备案“未批先建”等违法违
819
三、考核体系有待健全。贵阳市尚未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还不够严格。考核结果在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各类评先选优和目标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比重较轻,对《贵阳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原因分析:对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的认识还不够高。整改目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
整改时限:2018年6月30日 牵头单位:市生态文明委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委组织部、市督办督查局、市统计局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市政府每年与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17年12月31日)。
2.严格按照市政府与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2017年12月31日)。
3.严格按照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抓好各项工作,接受省政府的考核。(2018年6月30日)。
4.充分运用考核结果。(1)将环境保护考核结果运用到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2)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听取环境保护部门意见,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3)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及贵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贵阳市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对存在生态环境损害情形的进行问责。受到责任追究的领导干部,取消当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资格。(4)在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类评先选优工作中,要听取环保部门意见。(5)加强市级机关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绩效管理考评结果运用。由市生态文明委牵头考评市直责任单位,未按绩效要求完成的记入“负面清单”,考评结果交市督办督查局,记入年终考评总成绩(2018年6月30日)。
5.按照贵州省市县经济综合发展测评工作要求,开展市县经济综合发展测评(2018年6月30日)。
四、贵阳市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不完善,考核不严格。生态环境目标管理要求在绩效考核指标上的权重不够、量化不足。比如,市直部门考核权重仅5%,且部门间没有体现权重差别;市属企业权重由2013-2014的10%降至2015-2016的5%。2016年1月
223成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篇章的编制工作;6.建立规划环评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问责机制。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9月30日;第2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第3项目标2018年6月30日;第4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第5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
牵头单位:市生态文明委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交委、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市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管理局、市城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市直各有关部门对本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的各类规划执行规划环评制度情况进行全面清理(2017年9月30日)。
2.市直各有关部门根据清理排查结果,对未执行规划环评制度的规划,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并组织审查。
3.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的专项规划必须开展规划环评的编制工作。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组织编制涉及实施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等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等十个领域专项规划时,及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规定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在规划中编写环境影响篇章,严格执行规划环评有关规定。
4.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按各自职责指导督促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托第三方编制(修编)产业规划,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规划环评滞后于规划实施的产业园区,按照园区入驻企业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跟踪环评。
5.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对各区(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环评自查工作,推动全面整改(2017年12月31日前)。加强基层调研,指导各区(市、县)在建设中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各区(市、县)开展自查,对没有编制环境影响篇章的城市总体规划,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补充编制工作。
六、产业结构调整“转”与“赶”的矛盾仍然突出。一是贵阳市对全市落后产能情况掌握不足,基础数据需进行更新。二是过剩产能淘汰工作滞后。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要求,电解铝2015年底前淘汰16万安培以下预焙槽,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288台160KA电解槽仍在生产。三是部分落后产能未按期淘汰。贵阳市清镇市波渡河铝土矿煅烧炉采用属于落后工艺的一段式煤气发生炉,目前仍然未被淘汰。
原因分析:对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问责考核力度不够。
整改目标:1.全面清理全市落后产能,摸清落后产能底数;
627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适时实施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搬迁。
整改时限:第1项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第2项目标2018年9月30日前
牵头单位:南明区人民政府、双龙航空港管委会 责任单位:南明区人民政府、双龙航空港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对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依法查处。
2.厂区同时试验“净化”和“燃烧”两种油烟治理技术,2017年8月底前完成两种治理技术的评估、论证,选取净化效果最优方案,2017年12月31日完成设施安装,并投入运行,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3.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贵阳市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执法检查,市、区两级环保部门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环境监管形式,增加对该企业的监管频次,对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从严从重查处。
4.结合贵阳市双龙临空港经济区规划布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老干妈油制品生产线选址工作,2018年9月30日前实施老干妈油制品生产线搬迁工作。
八、贵州省环境保护部分财政投入下降。贵阳市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污染减排总支出与节能环保总支出方面,虽逐年有所上升,但仍需进一步细化环境保护资金科目,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并严格审计,确保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精准、到位。
原因分析:指导培训不够,预算科目列支不精准。整改目标:根据国家要求和贵阳市实际,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生态文明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根据环境保护工作需求,市级财政结合我市财力,增加安排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督促各区(市、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按照“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工作任务以及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要求,细化环保专项资金分类,重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水污染防治专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领域,为全市环保事业提供有效资金保障。
2.加快财政预算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完善环保项目储备库,提高环保项目储备能力,加强环保重点项目管理,检
031监测、监察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2017年12月31日,长期坚持)。
7.加强人才培训。认真落实并参与培训计划,通过开展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辐射监管等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和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市生态文明委每年培训环保干部不少于100人次(2017年12月31日,长期坚持)。
十、《“十二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差,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滞后,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根据省住建厅下达贵阳市的任务,新增3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能力、8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未全面完成。
原因分析:规划执行落实不到位;对规划执行行业监督指导不到位。
整改目标:1.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2.逐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 牵头单位:市水务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水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落实整改责任,结合规划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1)实施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8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2017年12月31日)。(2)贵阳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牵头会同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明细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选址、处理量,污水收集管网分段建设选址、长度、收集范围,污泥处置设施处理量、选址等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全面落实整改(2017年9月30日)。
2.按照“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要求建立有效工作运行、督导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结合的方式,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督查(长期坚持)。
3.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管长效机制。(1)建立考核机制。根据《贵州省“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时序安排,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对各区(市、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开展考核,按季度通报考核结果(长期坚持)。(2)强化责任追究。对督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加强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提请责任追究组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长期坚持)。(3)引导社会资
435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落实整改任务(2017年9月30日)。
十二、贵安新区南部污水处理厂长期“晒太阳”。南部污水处理厂于2015年底建成,服务对象为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由于贵安新区和贵阳市就运营费用等体制问题未达成一致,导致南部污水处理厂长期闲置。同时,贵安新区尾水排放项目建设严重滞后,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生活污水直排思丫河、青岩河。
原因分析:受现行水务体制限制,责任未厘清,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不顺。
整改目标:配合贵安新区完成思丫河截污管道建设和贵安新区尾水越域排放工程,解决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整改时限:2018年9月30日前
牵头单位:花溪区人民政府、市水务管理局
责任单位:花溪区人民政府、市水务管理局、市财政局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配合贵安新区完成尾水排放项目建设,贵安新区生活污水处理后,越域排入南明河(2018年9月30日)。
2.完成截污管道建设。加强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截污管网管护,对所辖区域内破损管网修护,配合贵安新区完成思丫河截污管道建设,确保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污水进入花溪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杜绝污水直排思丫河、青岩河(2017年12月31日)。
3.强化监管督导。加强监管,确保花溪大学城、花溪桐木岭片区污水进入管网(长期坚持)。
十三、《“十二五”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差。《“十二五”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下达贵阳市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940吨/日,新增城镇垃圾处理设施6个,十二五期间贵阳市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200吨/日,新建投入使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个,任务未完成。
原因分析:规划编制不严谨;城市发展快,垃圾量过快增长预测不足;对规划执行监督指导不到位。
整改目标:1.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成贵阳市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增加贵阳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分解落实“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规划后三年建设任务。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 牵头单位:市城管局、花溪区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花溪区人民政府、市纪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南明区人民政府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839于收运能力薄弱,未实现医疗废物收运全覆盖,存在医疗废物超时收运情况,另外,贵阳市医疗机构存在分类收集不完全的问题。
原因分析:医疗废物收运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平衡,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不到位。
整改目标:1.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管理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提高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效能;2.加强医疗废物收运能力,确保我市建成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全覆盖。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 牵头单位:市生态文明委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市交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强化管理,确保现有处理能力充分运用。(1)加大对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的管理力度,确保该中心焚烧线及高温蒸煮线的正常运行;(2)督促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加大对贵阳市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运力度,确保按时收运;(3)督促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补充完善医疗废物收运车辆并立即办理危险废物运输资质及城区通行证,确保我市建成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运全覆盖。
2.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市区两级卫生计生、环境保护部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依法查处医疗废物处置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转移、贮存和无害化处置。
3.2017年12月31日前,落实贵阳市偏远乡镇、农村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指导意见,确保贵阳市偏远乡镇、农村医疗废物按规定得到无害化处置。
4.实施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建立贵阳市医疗废物条码管理系统,完善贵阳市固体废物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废物从生产、运输及处置全过程监管。市、区两级卫生计生和环境保护部门,分别督促全市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单位,实行医疗废物条码管理并定期向《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报送医疗废物污染防治信息。
十六、产业园区配套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一)目前贵阳市范围内的所有产业园区基本通过预处理达标后,将废水排入园区替代污水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全市建成运行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但仍存在产业园区管网建设、修缮不足的情况。
(二)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未按规划环评要求建成中水处理回用站,未实现园区废水全部回用,园内企业开磷息烽合成氨公司四个污水站2017年1季度累计排放废水约39万m³,日均排水4300m³,其中6万吨/年季戊四醇项目一季度排放废水
243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落实整改任务(2017年9月30日)。(3)制定整改方案。指导督促各区(市、县)细化工作任务、制定整改方案(2017年9月30日)。
4.强化长效监管机制。贵阳市产业园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建立完善执法监管、督查、信息报送和考核评估制度。(1)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对园区废水排放情况的执法监管,采取日常巡查与定期巡查、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运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及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2017年9月30日、长期坚持)。(2)强化督查。贵阳市产业园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督查行动(2017年9月30日,长期坚持)。(3)强化考核评估。贵阳市产业园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对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工作开展考核,按季度通报考核结果(2017年9月30日,长期坚持)。(4)强化信息报送。贵阳市产业园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于每月25日前将园区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报省产业园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长期坚持)。(5)强化信息公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公开整改工作进展,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加大曝光力度(2017年8月31日)。
5.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息烽县政府全面排查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制定问题清单,查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改方案(2017年9月30日)。
6.加强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废水综合整治。(1)完成新建开磷化肥有限公司1500m³/h中水处理回用设施,实现园区生产用水全部利用中水(2017年12月31日)。(2)完成新建开磷息烽合成氨公司5000m³/d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和开磷化肥有限公司1500m³/h工业废水治理设施,实现园区外排废水达标排放(2017年12月31日)。
7.加强督导检查。(1)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息烽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按“四定”要求落实整改责任,对治理项目、投入效率等加强指导、督促(2017年9月30日)。(2)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督导息烽循环经济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加强整改任务落实(2017年12月31日)。(3)市、县两级环境保护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严查处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污水直排等违法行为,有效解决息烽河总磷超标问题(2017年12月31日)。
十七、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执行不到位。贵阳市全市累计对105家企业下达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仅有55家完成了清洁生产改造并通过验收。
原因分析:部分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一些企业长期处于停产、破产、倒闭、异地搬迁等状态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少数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业务水平不高;各级环保部门督促指导不力。
整改目标:1.依法查处、曝光2013年以来未完成强制性清
647原因分析:企业环境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当地环境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
整改目标: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 牵头单位:市生态文明委
责任单位:市生态文明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管委会
督导单位:市整改办、市督办督查局 整改措施:
1.以环保执法“利剑”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和隐患大排查,对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不能实现稳定达标的企业依法查处一批、挂牌督办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移送一批,并建立跟踪管理台账,做到“一工程一台账”、“一企业一台账”、“一县(区、市)一台账”、“一市一台账”,构建市、县两级及相关行业条块结合的工作调度体系(2017年9月30日)。
2.按照《贵州省环境保护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和《贵州省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黔府办发〔2017〕9号)的通知,深入开展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专项行动,对污染防治水平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列入重点整治对象,实行市、区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2017年12月31日)。
第五篇:南通贯彻落实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
南通市贯彻落实省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为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根据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特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落实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重要抓手,以大整治大体制大机制为着力点,深化“263”专项行动、“三河三行业”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等系列整治,动真碰硬,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南通。
二、工作目标
(一)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到2020年,PM2.5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7%;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4.2%,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
— 1 — “263”、“三河三行业”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行动,强力解决突出问题,有效规范环境秩序。市、县党委政府以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具体问题为重点,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滚动排查,列出环境问题清单,实行整改“清单制”,细化明确整改责任、目标、时限和措施,逐项整改销号,坚决整改到位。
(三)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城乡生活污水总处理规模达170万吨/日;市区和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8%,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危险固废处置能力超过32万吨/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
(四)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实生态环保工作责任规定,进一步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保责任。加强环保执法监测能力建设,推进智能监管,在线自动监控能力大幅提升。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
三、重点举措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1.切实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绿
— 2 —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以对历史、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国家、省部署的环保重点任务列为重点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切实解决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实行“月点评、季考核、年述职”工作推进机制,细化任务分解,强化部署推进,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强化教育培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市管干部轮训、网络在线学习的重要内容,实现市管干部学习全覆盖。
2.压实生态环保工作责任。严格执行《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通委发〔2017〕22号),各县(市)区抓紧制定出台生态环保责任规定,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工作考核,把环保责任传导到镇、村,发动基层组织共同守好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门槛。
3.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生态环境责任追究体系。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意见》等要求,出台《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在市委、市政府“四个全面”综合考核中,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将生态环保工作实绩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
— 3 — 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省实施细则和《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强化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促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失职追责。
4.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确保公共财政每年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出总量不减、增幅优先。统筹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三河三行业”、“散乱污”企业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保重点工作开展。落实《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绿色发展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置的市场化运作,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二)大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1.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按照“保本底、统规划”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现状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项目及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等因素,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健全和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做好国家生态红线划定与省级生态红线调整工作,实施一批生态红线保
— 4 — 护重点工程,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规开发建设行为,确保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占比保持在23%以上。编制沿江共抓大保护“一张图”,落实产业指导目录和化工行业负面清单要求,沿江地区不再新建化工企业。推进长江岸线整合与利用,合理安排港口岸线、过江通道岸线、取排水口岸线,提升长江岸线使用效率。认真落实国家《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优化沿海发展,提升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水平。
2.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严控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沿江地区除公用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供热项目,新建项目主要布局沿海地区,实行等量或减量替代。深化燃煤机组节能改造。加快淘汰电力(热电)落后产能,2020年底前依法关停7台共75.2万千瓦燃煤机组。加快推进热电整合,推进燃煤锅炉整治,2018年淘汰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65蒸吨/小时及以上的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2020年比2016年累计削减煤炭消费量221万吨,完成省定控制目标;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有序推进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替代,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和全力保障天然气利用。到2020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万千瓦,全市天然气利用规模显著提升。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20年底,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项目超过450万平方米,创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超过
— 5 — 35个。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3+3+N”重点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着力破除无效供给。重点推进“三行业”整治,用三年时间对化工、钢丝绳、印染企业实施升级、转产、关停、搬迁,按照10条整治标准依法进行分类处置,关停“三行业”企业或拆除污染生产线(工段)320家(条),其中2018年关停或拆除210家(条)。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再生橡胶行业和浸胶手套行业整治,强化源头控污,有效杜绝违法排污现象。积极引导传统行业及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推动传统行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
(三)全力以赴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市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污染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按照“控煤、降尘、治企、管车、禁烧、联防”十二字方针,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行“绿色施工”,严格落实建筑工程硬质围挡、裸土覆盖、施工路面硬化、道路洒水、车辆冲洗、场地绿化等6个100%抑尘措施。加大道路运输扬尘控制,提升道路清洁能力。强化“三场一站”扬尘治理,加强交通、水利工程及码头扬尘污染防治,大型煤堆、料堆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深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辆,强化重型车辆管控。加快推进化工、包装印
— 6 — 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有序开展汽修、建筑装饰、干洗等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清洁原料替代。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码头油气回收工作,推进岸电设施建设。强化餐饮油烟治理,禁止违规新建、改(扩)建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项目,禁止违规露天烧烤。
2.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以“三河”整治为重点,实施“拆、封、建、转、清、畅、管、绿”八大工程,深入推进河岸共治。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加强县以上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和管理。实施3条市级河道、10条县级河道、100条乡级河道、1000条村级河道样板工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突出抓好重点断面整治,滚动编制断面达标整治方案,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快重点示范水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开展水质监测和限制纳污红线的考核,加快推进水功能区达标建设。规范入江、入海、入河排污口设置,强化重点河道重点入河排污口尾水监测。加强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防治,防止污水污物直接排河排江。滚动排查城乡黑臭水体,大力整治,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小餐饮、洗车场、理发店等排污、排水单位的环境管理。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业,合理确定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及总量,落实“种养结合、以地定畜”要求,力争畜禽养殖总量年调减5%左右,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南美
— 7 — 白对虾养殖污染专项整治。
3.积极防治土壤污染。以化工、电镀、钢丝绳、印染、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重点行业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为重点,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污染地块数量、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土壤监测技术体系和预警体系。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加强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的风险管控,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稳步开展治理修复,确保地块土壤(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达到开发利用标准。
4.完善风险防范体系。推进沿江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进一步提升达标排放水平。实施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推行“固废全流程监管”体系,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完善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提升环境监测及突发环境事件预警能力,健全环境应急响应及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推进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及物资库建设,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增加环境应急管理资金保障。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确保放射源得到有效安全控制。
(四)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坚持补短板、强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和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
— 8 — 快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设施运行负荷率。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力争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敏感地区进一步实施深度处理。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强化县域内村庄生活小型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专业化管护、一体化推进,新增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80座,提高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到2019年,改造或新建城乡污水管网280公里,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8%,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到2020年,县(市)实现永久性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全覆盖,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2.推进危险固废处置设施建设。抓好12个危废焚烧填埋、电极箔废酸处置、钢丝绳废酸污泥处置、飞灰填埋场项目建设,2018年新增危废焚烧能力6.5万吨/年、填埋能力5.6万吨/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建设如皋市、通州湾示范区2个工业固废综合服务项目,形成处置利用废矿物油、废乳化液、表面处理废物能力14.3万吨/年。鼓励危废处置企业强强联合,组建集危废焚烧、填埋、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危废处置龙头企业。
3.完善一般固废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工业污泥处置项目,每个地区不少于1家。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新增启东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600吨/天,建成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7号库。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置能力150吨/天。建成市区4座建筑垃圾中转调配场,加快推进陈桥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统筹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
— 9 — 建设,规划建设市区(统筹四个区)、海安(统筹如皋)、如东(统筹通州湾)3座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
(五)落实最严格的环境执法监管。落实环境执法全面从严要求,用足用好新环保法,强化环境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综合执法,强化排污者责任,让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1.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环保网格和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有机融合,不断健全“4+1”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强化日常执法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充实污染源信息库、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合理确定抽查比例。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排污许可证一证管理。强化排污许可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无证、不按排污许可排污等违法行为,继续推进刷卡排污。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水平。
2.强化环境违法联合惩戒。公安部门强化力量配备,独立开展环境执法,重点环境违法案件提前介入,重要环境刑事案件直接查处。环保部门加强工作调度,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亮剑行动”,加大突击执法、异地执法、交叉执法力度,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推进综合执法,把简便易行、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统筹纳入综合执法范畴,提高执法效率。落实环保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办法,加强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落实环保与经信部门对环境违法失信企业停限电实施办法,加强行政执法与断水断电措施联
— 10 — 动。
3.积极推进环境执法信息公开。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企业全面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定期公开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区域环境质量、重点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及环保行政处罚决定,及时发布典型案件查处结果。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邀请“美丽南通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环保热心人士参与环境监管执法活动。有效利用新闻媒体、“12345”、“12369”公共服务热线,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力度,落实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奖励措施。
(六)进一步深化环保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各类责任主体增强生态环保的责任自觉。
1.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按照省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实施《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办发〔2018〕12号),2018年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考核评估制度,按照考核结果分配补偿资金。落实水环境区域断面生态补偿制度,强化“谁超标、谁补偿,谁达标、谁受益”的导向。按照《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
3.深化排污权交易工作。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有序推
— 11 — 进相关工作,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分行业、分阶段核发排污许可证,深化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
4.深化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评级机制和平台建设,扩大参评企业范围,加强评级结果运用。完善环保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建立信用报告和信用承诺、信用审查制度,实行环保信用联动激励与惩戒。结合企业评价等级,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污水处理费)政策。根据省《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意见》,制定我市实施方案,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责任追究组、整改督导组,负责具体推进、督促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成立相应工作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认真落实整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对照整改方案和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逐条认真落实,逐项对账销号,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结合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三河三行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建立完善环保长效机制。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日常调度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市整改督导组会同市“263”
— 12 — 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每月组织对突出问题进行抽查,采取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回头看”等方式,跟踪督查问效。充分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平台,及时宣传督察整改情况。在南通电视台、《南通日报》等设立专栏,公开整改工作进展,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加大曝光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和监督。
(四)严肃责任追究。由市纪委、监察委牵头,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参加,对省环保督察组移交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清单,开展调查,厘清责任,依纪依规,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问责。强化整改工作责任,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五)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对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培训,指导各责任单位明确要求,强化落实整改。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亮剑先铸剑”行动,开展环保工作队伍大培训、大练兵,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培训,帮助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熟悉环保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附件: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 13 — 附件
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 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一、贯彻落实中央、省环保决策部署存在不到位情况。绿色发展理念不强。南通市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整改措施:
(一)坚决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环保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举一反三,全面梳理中央、省环保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查漏补缺。强化组织推动,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研究生态环保工作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研究生态环保
— 14 — 工作每月不少于一次,及时协调解决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三)加强教育培训。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确保相关领导干部应训尽训。在市委党校主体班设置《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南通“三城同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课程,培训市管干部、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市管干部轮训班、市管干部网络在线学习的重要内容,实现市管干部学习全覆盖。
(四)强化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一着不让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整改,建立对账盘点、清单管理、督办巡察、验收销号等机制,强化过程控制,及时跟踪进度,确保已完成整改的事项不反弹、不回潮,整改中的事项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实施,问题不解决决不收兵。
(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月点评、季考核、年述职”工作机制,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点评会议内容,予以点评通报;每季度进行考核打分。强化对镇(街道)、村(社区)的考核,由县(市)区组织考核,考核排名靠后的镇(街道)、村(社区)结果报市,并在市级媒体进行通报。各地区、相关部门单位每年就履行生态环保工作职责情况向市委、市政府述职。
二、2015年8月,南通市违反危废管理规定,擅自同意“在电极箔行业废酸循环化利用项目未建成前,电极箔企业废酸可暂时通过印染企业废水中和净化等途径进行综合利用”,造成每年产生的15.13万吨废酸非法处置。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
— 15 — 委、管委会,海门市委、市政府,通州区委、区政府。
整改时限:2019年6月底前。
整改目标:电极箔企业废酸规范处置,形成20万吨/年以上电极箔废酸处置能力。
整改措施:
(一)规范废酸处置。严格落实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全市废酸规范化处置工作的通知》,所有产生废酸的单位均须履行主体责任,将废酸委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规范处置,不得交由无经营许可证单位处理。
(二)加强能力建设。鼓励产酸企业通过工艺升级改造、自建废酸处置设施等措施,从源头减少废酸产生。按照“技术共享、分布建设、政府支持”思路推进区域处酸平台建设,提升废酸处置能力。
(三)联动执法监管。相关地区强化属地责任,组织开展废酸专项整治。市环保局、公安局联合实施废酸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废酸产生、处置单位的日常监管。
三、有关县(市)区对废铝再生加工、废橡胶再生加工、废油加工等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大的行业,未采取关闭淘汰的根本性解决措施。再生胶行业层次低,橡胶废气扰民现象较为突出。家具行业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严重也是群众投诉的热点。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 16 — 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关停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指导保留企业整改提升、确保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
(一)各县(市)区全面摸排并自查所在区域废铝再生加工、废橡胶再生加工、废油加工、家具行业情况,形成整治工作方案,立即关停违法违规企业。废铝再生加工整治2018年6月底前完成。
(二)落实《南通市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实施方案》,市相关部门督促各县(市)区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强化执法监管。
(三)实施清理整顿,依法取缔关闭违法违规的废铝再生加工、废橡胶再生加工、废油加工、家具行业企业;对符合保留条件的企业,督促改进生产和治污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家具行业专项整治。
(四)各级项目审批部门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废铝再生加工、废橡胶再生加工、废油加工、家具行业准入。对发现的未批先建行为,一律依法严肃处置。
四、印染、铸造、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及装备淘汰不力,把十多年前已关闭转产的印染企业作为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的“成绩”。
— 17 —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根据国家、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整改措施:
(一)强化行业摸排,掌握企业现状。开展全市印染、铸造、造纸行业整体情况排查,摸清行业企业工艺设备现状。
(二)运用法治手段,促进转型升级。深入落实《市政府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实施意见》,依法合规引导督促印染、铸造、造纸等行业实施落后产能退出,为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向中高端转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三)加大政策扶持,健全资金配套。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转产转型项目予以支持。
五、化工园区规划环评推进不力,如皋、海门、海安、如东、启东等5个化工园区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拆迁未到位。
责任单位:海安县委、县政府,如皋市委、市政府,如东县委、县政府,海门市委、市政府,启东市委、市政府,市环保局。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园区规划环评通过省级
— 18 — 审查。
整改措施:
(一)通过拆除或搬迁敏感目标,调减园区面积,推动园区和企业转型等措施,确保化工园区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目标。
(二)加快化工园区规划环评编制和报批工作,确保2018年12月底前通过省级审查。
六、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产业结构偏重。化工、印染、电镀三大重污染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4.99%,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分别占所有行业排放总量的59.14%、71.81%、82.76%。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到2018年,全市化工、印染、电镀三大重污染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到2020年,确保产值占比下降到30%。三个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分别占所有行业排放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
整改措施:
(一)加大行业整治力度。大力推进“三行业”整治,2018年关停化工、印染、钢丝绳企业(污染工段)168家(个)。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动,组织巡回督查,定期通报情况,层层压实责任,铁腕治理污染,确保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二)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推进“3+3”重点产业发展,— 19 — 确保“3+3”重点产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1个百分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依托“一核两区六基地”发展平台,夯实重点领域的产业基础,抢占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高点,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和产业新地标,确保“3+3”重点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年均提升0.5~1个百分点。
七、能源结构比较单一,减煤工作压力较大,全市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为92.5%。南通市大气污染源解析表明,PM2.5来源中燃煤贡献率最高。近两年,煤炭消耗总量突破省下达给南通的指标,2017年上半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同期上升22万吨。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至2020年,全市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90%以下,确保完成“263”减煤任务。
整改措施: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科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场及“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地面光伏电站建设,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划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150万千瓦和3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超过300万千瓦和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市电力装机容量比重超过33%。至2020年,全市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90%以下。
(二)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积极推进“煤改气”工程,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工业散煤。有序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通过冷、热、电联供方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加快输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启通天然气管道尽早建成投运。全市天然气利用规模显著提升。
(三)加快淘汰电力落后产能。关停7台共75.2万千瓦燃煤机组。2018年关停南通美亚热电1台1.5万千瓦燃煤热电机组,2019年关停华能南通电厂1台35万千瓦服役期满燃煤发电机组和启东国信热电1台1.2万千瓦燃煤热电机组,2020年关停华能南通电厂1台35万千瓦服役期满燃煤发电机组。(2017年已关停通州美亚热电2台共2.2万千瓦和如皋大行热电1台0.3万千瓦燃煤热电机组。)
(四)持续推进减煤工作。启动应急预案,对重点耗煤企业实施最严格的控煤措施。加快推进热电整合,推进燃煤锅炉整治,2018年淘汰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65蒸吨/小时及以上的燃煤锅炉实现超低排放。继续做好减煤任务逐年分解,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考核,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减煤任务。
(五)严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费。严格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沿江地区除公用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供热项目。
八、交办问题整改不力。《江苏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6月底前关闭或
— 21 — 搬迁通榆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如皋市对整改工作不重视,将通榆河一级保护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一拖再拖,至督察组下沉结束时,通榆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仍有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完成关闭或搬迁。
责任单位:如皋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关闭或搬迁通榆河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确保无反弹。
整改措施:
(一)全面关闭或搬迁通榆河一级保护区范围所有规模化养殖场。
(二)严格执行《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禁止在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日常督查巡查,严防已关闭的养殖场死灰复燃。
九、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通州区通灵桥区域、崇川区南通污水处理中心、通州区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钢丝绳行业整治、通州区平潮污水处理厂等5个突出环境信访问题均未解决到位,特别是通州区环境执法氛围较差,环保部门在执法中遇到阻力时得不到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导致通灵桥片区印染、化工污染问题长期存在,通州区东盛印染有限公司私设暗管、阻挠执法的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责任单位:通州区委、区政府,崇川区委、区政府,南通经
— 22 — 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底到2020年12月底前。整改目标:完成五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完善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机制,优化环保执法环境。
整改措施:
(一)全面拆除通灵桥区域污染企业,彻底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二)全面搬迁南通市污水处理中心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民居。
(三)推进钢丝绳行业专项整治。按照“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思路,淘汰小散乱污钢丝绳企业,2018年12月底前关停钢丝绳企业或拆除酸洗磷化、铅浴热处理等重点涉污生产线(工段)80家(条)。督促有条件的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异地发展。
(四)加快平潮污水处理厂雨水收集管网扩建、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和升级改造,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实现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五)优化环保执法环境。公安部门强化独立执法,重点环境违法案件提前介入,重要刑事案件直接查处。认真落实《南通市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试行办法》,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实现行政措施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公安和环保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十、省“263”办公室曝光的海门圣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当地镇政府早在2008年就承诺对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进行搬迁,但至今仍未履行,导致百余户居民投诉不断。
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整改目标:完成养殖污染问题整改。
整改措施: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严格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强化执法监管,督促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开展养殖场周边环境治理,减轻周边环境负荷。
十一、相关工作部署不实。《江苏省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中要求“在2016年底前,沿江8市全区域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烧高污染燃料锅炉实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机组替代或淘汰”,南通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中将此项工作完成时间推迟到2017年底。南通市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整体滞后,如皋市在完成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10吨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的同时,又批准其新上一台16吨燃煤锅炉。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全市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烧高污染燃料锅炉全部实施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
— 24 — 整改措施:
(一)强力推进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
(二)调整扩大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018年一季度出台并执行《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进一步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和管控力度。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近年来已列入燃煤锅炉淘汰名单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发现一例查处一例。
(四)加快泰尔特染整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整治。督促企业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强化执法监管,督促企业2018年6月底前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实现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确保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十二、《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方案》已于2016年5月印发,但南通市至今未出台实施方案。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整改时限:立行立改。
整改目标:出台《南通市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整改措施:
(一)制定出台《南通市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
(二)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建立“黑臭”水体档案,编制“一河一方案”,有序推进工作开展。
十三、南通市2016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体系不尽合理,海安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市“四个全面”综合考核中得分最低,但综合考核成绩却位列一等奖。
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环保局。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完善综合考核制度,加大生态环境指标在“四个全面”考核中的权重。
整改措施: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及污染防治攻坚列为“四个全面”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一起推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一起考核。
(二)将污染防治攻坚考核结果与综合考核结果挂钩,纳入综合考核范围。
十四、南通市虽然出台了环境监管网格化相关文件,但基层网格监管形同虚设,个别网格员甚至为违法违规项目开“绿灯”。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监察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健全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充实基层网格监管力量。
整改措施:
(一)配齐工作队伍。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办发〔2018〕12号)要求配备网格化环境监管人员。
(二)提高人员素质。明确基层网格员工作职责,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网格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队伍管理。强化督查考核,对基层网格员见污不怪、私开“绿灯”等行为依法严肃追责。
(四)建立登记统计制度和联动执法机制。基层网格员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上报。强化发现问题的整改,部门联动、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十五、2016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后,南通市至今未出台相应规定。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市)和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党委、政府。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
整改目标:市和各县(市)、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
整改措施:
(一)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
(二)督促各县(市)、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于2018年6月底前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
十六、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南通市未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权进行划分,导致运输物料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处罚主体不明确。
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城管局、市环保局。整改时限:2018年3月底前。
整改目标:明确运输物料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处罚主体。
整改措施:
(一)明确处罚主体。按照《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南通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要求,明确运输物料遗撒、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的处罚主体为城管部门,露天焚烧秸秆及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等产生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物质的处罚主体为环保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职责。
(二)交办部门落实。指导督促城管、环保部门按照执法权限,开展执法工作。
十七、《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南通市在2017年底前完成65家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但南通市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工作进展严重滞后。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港口管理局)、南通海事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
— 28 — 会)。
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
整改目标:65家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设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并强化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
(一)摸清企业情况。
(二)有序推进整改。正常生产的船舶修造厂2018年6月底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并正常运行;停产需复工的船舶修造厂在复工前必须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停产没有复工打算的船舶修造厂加强监管,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三)加强长效监管。各县(市)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船舶修造企业开展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促船舶修造船企业运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防止船舶修造过程中产生的船舶污染物对水域造成污染。市交通、港口、海事、经信、环保等部门组织开展督查活动,依法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十八、钢丝绳行业整治中,在环保部门对4家违法企业作出停产决定后,市经信和供电部门对采取停电强制措施配合不到位。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南通供电公司。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建立停电协作机制,切实落实停电措施。
— 29 — 整改措施:
(一)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市环保局、市经信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对环境违法失信企业提出停限电建议的实施办法》,建立经信、环保、供电部门停电强制措施联动工作机制。
(二)实施强制停电措施。根据有权部门提供的环保处罚决定和停电函,市经信委、南通供电公司落实相关企业的停电强制措施。
十九、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2013~2016年,全市每年从长江引水29亿方以上,水环境质量不但未改善反而持续恶化。2016年南通市31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中,5个省考断面水质未达考核要求,通吕运河通富大桥由Ⅲ类降为Ⅳ类、通启运河G15跨境大桥由Ⅳ类降为Ⅴ类、九圩港河孙窑大桥由Ⅲ类降为劣Ⅴ类、栟茶运河袁庄水站由Ⅲ类降为劣Ⅴ类,长江团结闸由Ⅱ类降为Ⅲ类。在2016年省“水十条”考核中,南通市水环境质量考核仅62分。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全面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系统治理水环境,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水质考核目标和“十三五”目标。
整改措施:
(一)深入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以“三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如泰运河)整治为重点,实施“拆、封、建、转、清、— 30 — 畅、管、绿”八大工程,全面推进河岸共治。
(二)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以“三行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为主要抓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进程,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源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无证排污及不按证排污等违法行为。加强直排工业企业和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推进工业节水,鼓励开展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
(三)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开展“3111”(3条市级河道、10条县级河道、100条乡级河道、1000条村级河道)生态河湖治理活动示范样板工程,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强化农村污染水体整治,实现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四)突出抓好重点断面整治。针对不达标断面组织编制实施达标整治方案,逐一排查达标状况,落实水污染防治工程,强化防治措施,明确达标时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做到精准治污。
(五)强化水资源管理。认真落实《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做好水质监测和限制纳污红线的考核,加快推进水功能区达标建设。
二十、12个地下水国省控点位中,汇龙啤酒厂由较差下降为极差,三星自来水厂由良好下降为较差,江滨季士昌由优良下降为较差。
(一)汇龙啤酒厂地下水点位。
— 31 — 责任单位:启东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整改目标:逐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整改措施:
1.加强地下水点位周边区域环境治理,持续削减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控制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加强老旧管网改造,规范污泥处理处置。
2.加强监测井维护管理、监测采样及分析质量控制。如确不具备监测条件,按规范程序调整监测点位。
(二)三星自来水厂、江滨季士昌地下水点位。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逐步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整改措施:
1.加强地下水点位周边区域环境治理,持续削减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控制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加强老旧管网改造,规范污泥处理处置。
2.加强监测井维护管理、监测采样及分析质量控制。二
十一、近岸海域5个国控点位中,小洋口由二类降为四类,大洋港由四类降为劣四类。
— 32 —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如东县委、县政府,启东市委、市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整改目标: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明显改善。整改措施:
(一)落实《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和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南通市重污染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方案—栟茶运河整治》《南通市通吕运河整治方案》,提升栟茶运河和通吕运河水质,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
(二)强化陆源入海污染物管控。全面排查向海洋排放含污染物的污水、废水的人工排水设施,包括直接向海水中排放和向入海河流监控断面下游或未设监控断面的河流中排放的各类排水口,依法关闭非法排口,对设置不合理的排口进行整治。加强入海河流断面监测。
(三)加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业化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方式。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区)创建活动,养殖场全部配套尾水处理设施(设备),逐步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
二十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不严不实,未开展黑臭水体排查建档工作,黑臭水体底数不清,监督管理考核缺失。2016年,省下达的盐河和永曙西界河2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未完成,在省水整治办通报后仍整改不力。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城市黑臭水
— 33 — 体整治工作仅完成30%,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严重滞后。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确保2020年底前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力争提前一年完成。
整改措施:
(一)按照《南通市市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建立“黑臭”水体档案,编制“一河一方案”,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强化工作绩效考核。盐河和永曙西界河整治任务于2017年5月完成。2017年省下达的黑臭河道整治任务按期完成。
(二)强化控源截污,通过改造排水管道、封堵排水口、敷设截污管道、设置调蓄设施等措施,着力削减污染物入河总量。加强内源治理,科学确定疏浚范围和疏浚深度,利用生态清淤方式清理水体底泥污染物,妥善运输和处置底泥。2018年完成8条黑臭河道(河段)整治。
二十三、部分污水处理厂长期超标排放。2013~2017年,全市18批次国控污水处理厂监督监测报告显示,海门市灵甸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有限公司和南通市东港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超标率分别为83%、61%和50%。
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如皋市委、市政府,市城乡建设局、市环保局。
— 34 —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尾水稳定达标排放。
整改措施:
(一)出台《南通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二)完成海门灵甸水务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并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加大园区规划范围以及周边镇、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力度,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可生化性,提升出水稳定性。
(三)加快如皋市长江镇2万吨/日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2018年12月底前建成投运;对如皋市富港水处理有限公司(原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工艺改造,确保达标排放。
(四)全面排查分析东港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运行监管,确保稳定达标。
(五)强化污水处理厂纳管企业环境监管与执法,保障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完善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二十四、入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不到位,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盲区,造成污水直排如泰运河等重要河流。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 35 — 整改时限:2020年12月底。
整改目标:入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到位,监管规范。整改措施:
(一)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开展长江、市管河道排污口排查和各县(市)区管河道及以下河道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单。
(二)统一梳理,分析研究整改措施。研究制定长江、市管河道入河排污口整改措施;制定完成县(市)区管河道及以下河道入河排污口整改措施。
(三)2020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对保留的入河排污口,按照统一的样式设置入河排污口标识牌,建立档案,实行“身份证”管理。由市水利部门统一格式、标准,县(市)区政府具体实施。加强日常监测与管理,实现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全覆盖。
二十五、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畜禽养殖发展无序,非规模化养殖污染的有效管控办法缺失,养殖污染极易反弹。据省“水十条”考核结果,2016年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任务未完成。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停任务。
— 36 — 整改措施:
(一)出台畜禽产业健康发展意见,统筹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
(二)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加快非禁养区养殖场治理改造,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着力开展小型分散养殖整治,将治理规模标准逐步扩大到100头(猪当量),杜绝畜禽粪污直排河道。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监管,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巡查工作,依法查处养殖污染违法行为。
二十六、如东县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中需整治的有1727家,已整治验收的仅有91家,占比仅为5.3%,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畜禽粪尿直排河道情况普遍,群众反映强烈。
责任单位:如东县委、县政府。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1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727家全部整治到位,杜绝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河道现场。
整改措施:
(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时组织核查验收。
(二)如东县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执法查处力度,杜绝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河道现场。
二十七、海门市违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 37 — 2016年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32家,其中限养区13家,常乐镇锦程村2017年新上1400头规模养猪场,猪粪尿未综合利用和治理,直排河道造成污染。
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
整改目标:关停违规新(改、扩)建养殖场,拆除违规新(扩)建部分圈舍和改建的设施设备。
整改措施:
(一)2018年6月底前,关停违规新(改、扩)建养殖场,拆除违规新(扩)建部分圈舍和改建的设施设备。
(二)完成常乐镇锦程村养猪场生猪清栏和养猪设施设备拆除。
(三)海门市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执法查处力度,杜绝畜禽养殖粪污直排河道现场。
二十八、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全市4个主要水源地位于长江边,与4个化工园区,15个危化品码头以及众多的排污口犬牙交错,环境风险突出。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港口管理局、市环保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提高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
— 38 — 整改措施:
(一)加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面清理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项目,并强化长效管理。
(二)推进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对长江沿岸的4个化工园区、15个危化品码头、44个船舶修造厂进行全面检查,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对存在环境问题及风险隐患的化工园区、危化品码头、船舶修造厂,责令限期改正。
(三)提高水源地预警应急能力。2018年6月底前,完成如皋市长江长青沙水源地上游预警监测站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完善沿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沿江水源地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水源地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优化沿江产业布局。研究制定建设项目环保准入暂行规定,推动沿江化工企业、码头、园区压减、转移、改造、提升,加快调整转型。沿江地区一律不再新建化工企业、不再新增危化品码头。
二十九、狼山港务分公司406~409泊位均从事散货硫磺作业,装卸作业过程中排放无组织粉尘,码头作业面及沿岸滩涂上散落较多硫磺。
责任单位:市港口管理局。
— 39 —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规范硫磺装卸作业,落实各项防尘抑尘措施。整改措施:
(一)推动市区港口岸线优化整合,加快推进横港沙码头建设,尽快实现散货装卸作业由市区向横港沙的转移。
(二)逐步压减硫磺作业量。狼山港务分公司2018年2月10日前全面停止污染较大的块粉磺进港作业;2018年11月全面停止硫磺进港作业。
(三)加强过渡期间硫磺作业监管。改进作业工艺,采取多种防尘抑尘措施,加大对洒漏硫磺的清扫力度,风力达到6级以上,立即停止作业,降低扬尘污染。规范一线作业人员装卸作业行为,加大装卸作业现场环境保护的预防、监督、整治工作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防硫磺装卸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三
十、海门匡河、启东头兴港、海安县新通扬运河(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未清理到位,违规排放生活污水。
(一)海门匡河饮用水源地。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2018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2019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
整改措施:
— 40 — 完善海门匡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全面排查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建筑物,限期拆除对匡河水源存在风险隐患的建筑物。对生活污水已经接入市政污水收集管网、对匡河确无危害的建筑物,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确保匡河环境安全。接通广州路至上海路污水管道,确保沿线单位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东洲水处理公司处理。
(二)启东头兴港饮用水源地。责任单位:启东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2018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2019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
整改措施:
搬迁完成启东头兴港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和设施。拆除启东头兴港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4座码头,做好场地清理与复绿等工作。对二级保护区内已有居民住宅,通过截污纳管将生活污水送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小型、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保护区内17条支流河道实施涵闸截污工程。2018年6月底前,完成水源地风险评估报告,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
(三)海安县新通扬运河(备用)饮用水源地。责任单位:海安县委、县政府。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 41 — 整改目标:2018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2019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
整改措施:
完成海安县新通扬运河(备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17家企业拆除搬迁及场地清理。搬迁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和设施。对二级保护区内已有居民住宅,通过截污纳管将生活污水送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小型、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
十一、海门市、如东县、通州区拟作备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均不能满足取水水质标准。
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如东县委、县政府,通州区委、区政府。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整改目标:稳步提升备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确保应急时出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整改措施:
全面加强备用水源地及周边水环境整治。应急时,对应急用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出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各相关县(市)区修编《地下水应急供水规划》,逐步使拟作备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满足取水水质标准。
三
十二、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简单,配套管网建设严重不足,未形成有效的运维管理机制。海门市包场镇等8个乡镇未建污水
— 42 — 处理厂。如皋市雪岸等3个、如东县曹埠等5个、通州平潮、通州湾西部水务等乡镇污水处理厂存在“吃不饱”或“晒太阳”现象。经核实,上报的46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实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譬如如东县马塘镇污水处理厂实为3个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合计180吨/天,镇区仍有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排。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各县(市)、通州区党委、政府,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
整改时限:2020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档升级、正常运行。整改措施:
(一)全面排查已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截污纳管方案。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应达到一级B以上稳定达标排放,鼓励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应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三河”流域城关镇污水处理厂2019年底前率先实行一级A提标改造。
(二)加快配套管网建设。按照“十个必接管”(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非化工工业集中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和浴室)原则,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设施运行负荷率,充分发挥设施效能。
(三)加强运营管理。抓紧出台《南通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指导意见》,推行专业公司运营模式,提高运营管
— 43 — 理水平。切实加强对设施运行工作的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保障运营经费,加大上岗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设施运行水平。
三
十三、畜禽养殖治理工程推进缓慢,如皋长江镇、如东洋口镇、双甸镇、海门临江新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未按计划建成,2017年拟建项目未达序时进度,目前完成率仅为31.25%。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整改目标:处置中心建成运营。整改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镇、企业三级责任,按照整改时限倒排时间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细化整改任务。如皋市尽快通过政府采购平台确定运行单位,投入试运行。如东县已完工的项目尽快实现全覆盖运营。海门市、启东市尽快落实建设用地指标,抓紧开展招标等相关工作,及早开工建设。
(三)强化督查推进。市环保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各地畜禽粪便处置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每半月通报工作进度。
(四)落实长效管理。各县(市)区于2018年3月底前建立运维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建成处置中心正常运营。
三
十四、危废焚烧处置能力不足,2016年全市需焚烧的危废约7.5万吨,处置能力仅有5.82万吨,缺口1.68万吨,如东县
— 44 — 危废焚烧能力长期欠缺,目前暂存危废4.19万吨。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2018年底,全市形成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填埋能力21.9万吨/年、飞灰填埋能力12万吨/年。2018年完成危废减库存50%以上,2019年基本实现产废、处废平衡。
整改措施:
(一)加快处能建设。加快全市12个在建危废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危废集中处置、电极箔废酸、钢丝绳废酸污泥、飞灰填埋场等瓶颈项目。到2018年底,全市形成危废焚烧能力14.3万吨/年、填埋能力7.6万吨/年。加快如皋飞灰填埋场建设,2018年内建成投运,增加飞灰填埋能力12万吨/年。
(二)推动如东扩能。2017年12月,已建成江苏优嘉1.5万吨/年危废焚烧项目。如东在洋口化工区设立环保静脉产业园,东江环保2万吨焚烧项目已开工建设,确保2018年建成;同时,加快引进建设2~3家危废处置企业,力争2018年、确保2019年再新增危废处理能力3万吨,基本实现县域内危废本地处置。
(三)落实库存消减。组织开展危废库存消减专项行动,将消减任务分解至每个地区、每个产废量大的企业,2018年消减危废库存50%以上,2019年基本实现产废、处废平衡。
三
十五、飞灰填埋处置配套能力不足,规划建设的海门、如
— 45 — 皋飞灰填埋场未按期建设,上海电气环保热电(南通)有限公司累计约25万吨的飞灰堆存在厂区外东南侧的露天堆场。
(一)如皋市飞灰填埋场建设。责任单位:如皋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完成飞灰填埋场建设,暂存飞灰实现安全填埋。整改措施:
1.加快建设总库容约23万立方米的如皋市飞灰填埋场,确保2018年建成投运,并将上海电气库存飞灰规范转移至填埋场安全处置。
2.加强对上海电气现有飞灰暂存区的安全、环境监管,防止出现安全、环境事故。
3.分流部分新产生飞灰。如皋市加强与相关地区的沟通,将部分新产生飞灰送外地飞灰填埋场应急填埋处置。
(二)海门市飞灰填埋场建设。责任单位:海门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整改目标:安全妥善处置飞灰。整改措施:
积极探索飞灰综合利用。依托中国天楹公司等离子熔融技术加快推进飞灰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飞灰综合利用。
三
十六、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不足,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产
— 46 — 生量约6200吨/日,高峰期产生量约6600吨/日,实际焚烧5800吨/日。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
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600吨/日,开工建设如皋生活垃圾焚烧扩容750吨/日项目。
整改措施:
(一)深化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在巩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分类管理覆盖范围,加大源头减量工作力度,试点开展装潢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管理成效。
(二)加大垃圾分流处置力度。加快推进垃圾分流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开工建设市区和如东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积极推进县(市)绿化垃圾、有机易腐等垃圾分流处置终端建设,逐步将生活垃圾以外的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处置。
(三)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推进启东垃圾电厂600吨/日项目扩建,确保2018年建成运行。启动如皋生活垃圾焚烧750吨/日扩建项目建设,确保2019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增加1350吨/日,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
三
十七、生活垃圾填埋场已超设计库容140万吨,每天仍填埋300吨,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
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城建集团。
— 47 — 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规范处置生活垃圾,提升渗滤液处理能力。整改措施:
(一)严格控制生活垃圾应急填埋量,并对填埋作业区域及时进行覆盖。
(二)规范处理渗滤液。加快推进DTRO膜柱招投标,2018年6月底前恢复渗滤液膜处理系统能力。实施1至5号库区后期完善及6号库区临时膜覆盖工程。
(三)启动如皋垃圾填埋场750吨/日扩建项目建设,2019年底建成投运。
三
十八、污泥处置能力不足,2016年全市约1.73万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制砖,随着砖瓦行业的整治关闭,大量污泥尚无处置途径。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市城乡建设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
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得到安全处置。整改措施:
(一)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源头减量。
(二)市区污泥委托新源环保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各县(市)区通过焚烧、堆肥等途径进行有效处置,确保全市城镇污
— 48 — 水处理厂污泥得到安全处置。
(三)大力推进工业污泥集中处置项目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对现有城镇污泥处置项目进行扩能改造,确保各县(市)、通州区均不少于1个工业污泥处置中心。
三
十九、如东县恒发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7万吨/日,因配套管网东环路北延、牡丹江路东延主管网未按序时进度完成,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为4万吨/日,运行负荷为57%。
责任单位:如东县委、县政府。整改时限:2019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加强配套管网建设,2019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超过88%。
整改措施:
(一)加强县城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污水管网覆盖率,2018年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9万米。
(二)组织对县城排水雨污混接现象进行整改,动员道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按污水排放标准将污水纳管。
(三)结合“三河六岸”环境整治项目,加快推进沿河污水截流工程,确保整治范围内的县城河道排口无污水排放。结合河道整治工程,沿河建设污水收集管道,完成沿河污水收集,持续改善河道水质。
(四)2018年对县城两个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四
十、如皋市同源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处理能力9.8万吨/日,— 49 — 因管网配套欠缺,实际处理水量只有5万吨/日,运行负荷为51%。
责任单位:如皋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目标:2018年底运行负荷达到65%以上,2019年底运行负荷达到75%以上。
整改措施:
(一)加强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2018年新增和改造老旧管网5.5公里,对雨污合流管网实施分流改造,进一步做好控源截污工作。
(二)加强排水管网问题整治,对雨污混接、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各类缺陷进行维修改造,减少污水外渗或河水地下水倒灌,提升污水处理效益;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区域,加快建设截流干管,加大截流倍数。加强雨污水管网运行养护,保障运行维护经费,确保排水管道正常运行。
四
十一、如皋开发区、如皋港区已建设集中供热设施,由于供热管网不配套,影响燃煤锅炉整治工作进展。
责任单位:如皋市委、市政府。整改时限:2018年6月底前。
整改目标:如皋开发区大唐热电管网铺设完成,蒸汽用户接入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整治到位。
整改措施:
(一)全面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