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洪湖市螺山镇创建文明新村纪实
洪湖市螺山镇中原村创建文明新村纪实
一幢幢小洋房、一条条硬化串户水泥路,一片片鱼塘……家家门前水泥坝子,户户院落干净整洁。十一月里来小阳春,沐浴在暖和的冬日阳光里,本是农闲的村民坐不住了。你看,那田园里、渔池边,有的翻犁板土,有的正加固塘埂,忙得不亦乐乎。走进洪湖市螺山镇中原村,随处都是这样的景象。谈起中原村的变化,村民胡志军介绍说:“这一切归功于村两委谋思路、想办法、争项目、求发展,全面创建社会主义文明新村的结果。”
中原村是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位于洪湖城区以南10公里,沙洪公路贯穿全村,全村2870人,52名党员,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260亩,渔池面积1200亩,2009年人均年收入5200元,该村以劳务输出(在广州从事印刷业为主)、大豆、西瓜、螃蟹等种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中原村集体经济以资源发包收入为主,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村集体无负债。2010年中原村投资16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楼。
近年来,中原村结合实际,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农业立村,生态兴村、工业活村”的路子。同时,开展深入实践学习科学发展教育活动,以提高村级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为切入点,以改进思想作用和工作作风为着力点,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落脚点,强化村组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加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促进全村经济发展,积极构建和谐中原。高举发展大旗,创建文明新村。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前,中原村面临着村情复杂、遗留问题多、集体无资产、组织班子涣散等诸多矛盾,为此,镇党委经过认真调查走访,深入了解,及时调整了村“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面对现实、深刻剖析、查找问题的根源,班子成员一致认为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转变观念强化学习,提高班子水平入手,全力抓好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每年订阅《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荆州日报》等数十种报刊杂志,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学习教育与经常性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学习方法,班子成员坚持摘记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还将政治理论学习笔记与政策法律、科技知识等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和学习教育,使村级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还建立健全了《党内八项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等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和任务,使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管理有章可循。同时,还建立健全了村兵、青、妇等组织,使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村民文明新风尚 在加强对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利用宣传栏、张贴横幅等方式,向村民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谐社会八荣八耻》,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公开下发,做到党员、村民代表人手一份,使干部群众及时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我村建设,出谋划策。为建立良好的村风民俗,中原村还在全村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十佳文明户”、“十佳致富能手”、“十佳婆媳”等评选活动,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比、学、赶、帮、超的热情和干劲,深化了农民素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积极参加集体各项公益事业和团结互助活动的可喜局面。村民生活乐观向上,家庭邻里和睦相处。
三、注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氛围
在创建精神文明村庄工作中,中原村坚持以民为本,为民办事,从环境综合整治入手,为群众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文明氛围。(一)硬件建设,树新村形象。今年,两委班子在原有基础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中原村现有通村公路6公里,今年又采取争取上级支持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动工建设7公里道路,使全村95%住户门前有了水泥路。重新维修沙洪公路沿线水渠、加固路基,大力推行一建三改,提高道路两旁美化度和绿化覆盖率,仅今年上半年就维修水渠1000米,新建垃圾池30口,堆砌花台30座,栽植风景树180棵。
(二)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面环境专项村庄整治,使中原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原村以全面落实环境专项村庄整治为着手点,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工作。巩固环境整治成果,继续探索保持环境整洁的长效机制,专门责成一名村干部负责该项工作,通组的六条公路有专人负责维护清理,建立了定人定岗,定责定时的管理制度,坚持每天清扫,做到日清日铲,与路边住户“卫生责任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了全体村民加入到这项行动中来。加大投入力度,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投入资金3万元,增加6名清洁工,清理各种垃圾30余车。同时,清理路面5000余米,割除绿化带杂草2000余米。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和村民的积极参与,我村村容村貌有了更大改善,实现了干净、整洁、村绿、路畅、建制的目标。
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认真开展夜间巡逻和十户联防,确保全村治安稳定,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建立完善村组调解组织,村里配备一名治保主任,各组设一名调解员,开展经常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水平,加大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到苗头早发现,纠纷早解决。中原村已连续三年无人赴区以上单位上访和无集体上访。
五、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推进科教文卫稳步发展
在多年的文明新村建设中,中原村深深体会到,“基础设施建设只能给文明村形象以“骨架”,而只有“文化工程”才能给它以“灵魂”。为此,中原村先后共投入3万元修建了村民文化阅览室,配备电脑,兵乓台、篮球架,加强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善文娱基础设施装备。组织村民参加篮球赛、舞蹈比赛、围棋赛等文体活动,积极配合文体局电影下乡活动组织村民观看电影。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村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对培养村民的良好情绪和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村庄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积极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转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近年来,全村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村里医疗设施健全、有线广播基本全覆盖,宽带辐射率达到98%,科教文卫得到稳步发展。
六、完善民主建设,认真落实“三公开”制度
近两年来,针对具体情况,中原村把落实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努力抓紧抓好。
在民主选举方面,保障党员与群众的政治利益,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组织培训,搞好宣传,依法组织实施,顺利完成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尊重民意,村委会虽未进行换届选举,但前期工作到位,深入各户认真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法》,广泛发动选民参与。
在民主决策方面严格决策程序,凡是涉及到村级事务、社会发展中的大事及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按“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进行民主决策,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民主监督方面做好村务公开工作,通过公开栏和信息化触摸屏等公开方式,向村民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情况,方便村民查看,参与村政,进行监督。
七、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逐渐富裕
中原村党组织始终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断改善民生,不断谋求民利。村两委在围绕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同时,更加注意发展群众支柱产业,积极打造农村青年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定期组织群众培训各项农业和养殖技术,使大家懂得科技,走科技致富道路。在几年的努力下,村里的困难户越来越少,大家如今都盖起了小洋楼、各种家电设施齐全,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
几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政府的密切指导下,中原村在创建文明村庄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其他兄弟村庄相比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我们决心以“建文明新村、创一流中原”为目标,团结奋进、争优创先,使中原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把中原村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新村而努力。
螺山镇人民政府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篇:创建文明新村申请
谢湾乡樊村社区
洛谢樊村(2010)01号
洛南县樊村社区 创建县级文明社区申请报告
县文明办:
谢湾乡樊村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341户,1308人,现有耕地1605亩,党员38人,社区卫生所一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电视入户率98%。2009年全社区种植烤烟1320亩,烟粮种植结构8.2:1.8;烟叶总产值320万元,人均纯收入3409元。
我社区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人员,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做到了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揽业务工作,自2008年创建文明社区以来,已修建了长2.9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解决了1、2、3、4组130余户490人行路难问题。5、6、7、8组1000米通村路也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就可竣工。积极争取县烟草公司扶持,在10个组投资60余万元,打捞池9个,解决了全社区130户烟农浇烟浇地难问题,也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积极响应西部门户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资金,为135户群众打三位一体沼气池135口,解决了农村厕所的脏乱差现象,方便了群众,美化了环境。加强了党员阵地建设,投资5万元修建了活动室四间,改善了党员学习活动条件。继续扩大烤烟种植规模:2010年新增烟农7户,新增烟田300亩,使烤烟种植面积达到1601亩。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去年生猪存栏180头的基础上,以大户示范引导,在2009年养猪370头纯收入7.4万元。大力发展林果业:2009年核桃总株数730株,核桃产值达到8.5万元。劳务输出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240人,实现劳务产业收入120万元。
历年来,社区获得众多殊荣。2005年7月被商洛市委授予“综合示范先进村党组织”;2006年7月被洛南县委授予“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标杆支部;2008年3月被商洛市委评为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2月被商洛市委、政府评为全市“一品一村”产业开发建设工作先进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第一要务,2009年发展党员2名,列入发展对象4名,培训党员21次,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次,受培训党员达98%以上。开展“尊老爱幼、勤劳致富”,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共评选出了200户和谐平安家庭,25名好媳妇,20名好公婆。全社区尊老爱幼风气日益浓厚。积极组织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活动,人们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意识加强,逐步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据此,我们认为我社区已基本具备县级文明单位条件,请审查批准。
特此报告。
洛南县谢湾乡樊村社区居委会
2009年2月3日
第三篇:创建生态文明新村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文明新村
------巩义市豫联园区管委会寺沟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材料
寺沟村是豫联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管辖下的五个行政村之一,位于巩义市东区七公里处的丘岭地带,下分三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61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388亩,总人口435人,总户数152户。多年来,我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文明新村。村内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完善。我村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养。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豫联园区管委会党委委政府的指导下,在村支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干群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旋律,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以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为第一要务,村支两委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着力从解决广大农民的思想上入手,坚持利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对群众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
(二)坚持党支部凝聚力建设,努力培养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团结一条心的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密切干群关系,理顺经济发展的思想渠道;
(三)定期邀请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
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针对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地思想基础。
二、整体规划先行,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女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发展和村民的需要,要想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发展规划。二00七年十月份,我村为支持豫联集团发展,进行了整体拆迁,在豫联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本着“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原则,高标准制订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分步建设、配套、管理一步到位的新村面貌。为此,村支两委班子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在广泛调查、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达到突出特色、便民便利的目的,有效的提升了新农村建设品位。如今,我们的村民马上就要回迁了,通过制定高标准的规划,同时也为我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技术的保障,为我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旁绿化、庭院美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村根据总体规划,有步骤的进行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村主干道的村组干道进行硬化、量化和绿化,打造绿
色通道。内投资45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了路基处理和路面硬化,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为了使村民的居民环境更优美,我村进一步投资万搞绿化;在村主干道两旁种植了风景树、桐树,营造了景观效果;成了绿色的生态长廊;文化大院、健身广场、庭院前后种上了大叶女贞、小叶女贞、黄阳、桂花等观赏花卉,美化了安居环境。
我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和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内设有健身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和乒乓球活动室等;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0余套,文化体育活动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制定了各种制度和实施细则。每年年底开展群众娱乐活动。
垃圾规范化管理。1998年以来,我们村就率先进行了卫生改厕,2007年又新建垃圾池个,成立了专业垃圾环卫队,共有6人组成,配运了垃圾清运车等工具,分段负责,全天对道路进行清扫,并对村组两旁进行平整清理,绿化栽树,责任到人,垃圾达到日产日清,消毒清运,全部集中处理,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我村曾多次被巩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评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先进村”。
四、加强民主管理,提高文明程度
我村积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委下设办公室、民调室、平安工作站、电教室、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心齐风正无杂音。村内实行民主管理,成立村务监督管委会,监督村内的各项事务,做到“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并定期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有事找群众代表共同商量研究,党员、干部、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在连续获得镇“五好党支部”的基础上,2007年获得巩义市“五好村党组织”。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农民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通过生态村的建设,不仅进一步改变了村容村貌,使村庄旧貌换新颖,而且教育和引导了村民树立和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同时,全体村民也从党支部的行动中切身感觉到党的先进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寺沟村将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带领全村农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构建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巩义市豫联园区管委会寺沟村
2009-12-19
第四篇:文明新村创建会议发言
完善思路 创新模式 掀起文明新村创建新高潮
随县三里岗镇
为进一步落实市、县两级关于创建文明新村的指示精神,我镇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富镇,新村美镇、特色兴镇”发展思路,以吉祥寺文明新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文明新村建设在随南公路沿线全面展开,掀起了文明新村创建新高潮。
一、以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点,不断增强创建动力
(一)抓好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村级负责、农民主体”的思路,突出重点、抓住亮点,解决难点,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展开。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要求,加快农民新居建设步伐,所有新建和旧房重建的居民点都由镇文明新村建设专班牵头负责,土管、城建等部门强力配合,认真把好图纸审核关,统一规划放线,确保全镇文明新村建设步调一致。
(二)抓好以点带面。坚持“以点带面”的模式,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不断满足人们群众需求。吉祥寺村依托食用菌产业,在2008年底率先实现了“211”目标:即户均种2000袋香菇,养10头生猪,实现人平纯收入1万元。同时,该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以建好旅游山庄、农家乐,开发好旅游景点为支撑,建成了“田园风光式”新村,丰富了旅游内涵。典型就是经验,经过宣传推介,吉祥寺文明新村建设“以点带面”的模式迅速传开,全面带动了我镇居委会、贾家湾村等地新居民点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杨家棚村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重点实施了“3511”工程:即户均种3000袋香菇,人均栽500棵意杨,户均养10头生猪,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自然生态式”新村已初现雏形。刘店村依托随岳高速出口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兴建菇乡美食苑,乘势发展香菇木耳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农家山庄式”新村已成现实。
(三)抓好农房整治。坚持“三个统一”,一是对212省道农房统一包装,二是对危旧住房、厕所、杂物间等统一拆除重建,三是在贾家湾村开展试点,按照白墙、红窗、灰瓦、马头墙的标准统一改造升级。
二、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不断追求创建实效
(一)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我镇投资200余万元完善了各村村级卫生室,配备了医疗器械,改建了中心卫生院住院部,进一步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
(二)添置消防安全设施。投资60万元组建了吉祥寺消防中队,购买了消防车,安装了消防栓,完善了消防器材,新建了车库,为我镇消防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成立惠民机构。我镇在吉祥寺村成立了农户小额担保贷款互助合作社、香菇专业合作社、随县裕国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裕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一批惠民机构,为农民致富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以培育文明新风为着重点,不断深化创建内涵
(一)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引导农民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从前麻将桌上博彩的生活方式,开始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里阅览书籍,通过远程教育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新闻。文艺下乡、电影下乡也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二)树立文明的社会风尚。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生育观和家庭观。围绕遵纪守法好,孝敬礼仪好、文化科技好、婚育新风好、环境卫生好等创建目标,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新风户”等群体性文明创建活动。
(三)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鼓励农民多看书看报、多开展体育运动、多进行歌舞活动,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使文明创建变成弘扬美德、道德养成的过程,切实塑造好村风、民风。
四、以贯彻好精神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创建实力
按照市、县两级的指示精神,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产业发展、科技推广、文明工程、绿化工程等规划,以“五新”为目标,即经济增长达到新高度,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人居环境呈现新面貌,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民主管理再上新水平,通过降低公用成本,实现节约用地,引导全镇各村逐步实现乡村环境城镇化、农村产业工业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化。
文明新村创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文明新村创建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作新的贡献。
第五篇:创建文明新村 共建和谐社会
创建文明新村 共建和谐社会
——茂名市茂港区沙院镇何屋村委会碌牙村创建文明村事迹材料
沙院镇碌牙村地处该镇西南部,位于茂港、吴川交界处,总人口600多人,曾是一条环境复杂、交通不畅、历史悠久的村庄。近年来,该村在镇村两级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村长徐世泽的带领下,全体村民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热潮,村中各项事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发展,生活质量提高,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淳朴,管理民主。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于2006-2007曾被评为区“文明示范新农村”,2008-2009获得“茂名市文明村”称号。
一、班子坚强有力。村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员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2003年8月村民领导小组换届后,村机构精简,干部职数少,大家踊跃挑起“兼职”的担子,努力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村民领导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业建设的研究,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实行村务公开,真正落实村民自治。村班子成员团结务实,廉洁自律,作风民主,联系群众,办事公道,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在群众中威信高。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群体。
二、经济快速发展。村民小组敢于创新,认真研究我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扩大招商引资,泰国正大集团茂港区肉鸡养殖推广示范基地是招商引资中最大企业,现有大小企业(包括家庭作坊)数十家,塑料加工市场已初具规模,不但壮大村经济,而且解决了该村的劳动力。2006年争取区农业局拨款70多万元为该村修建4000多米“一面光”硬底化排水渠,以及长1.8公里、宽4.5米的农耕大道,大大改善农业作业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为适应绿色、环保新要求,该村带领村民开拓“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向省农业厅申请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使农业向产业化迈进,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三、村民风尚良好。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制定村民公约、道德规范等,并组织学习“八荣八耻”,经常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效果很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村风、民风盛行,每年都有家庭评上“文明家庭”,逢年过节,村干部组织人员慰问村中特困户,使村民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开展以“六提倡、六反对”乡风文明教育,改变陈规陋习。
四、科教事业发展。我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青壮年无文盲。近年来,村中考出多名大学生,毕业后对村中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同时村对有生活困难的学生都有特殊照 顾,使有生活困难的学生个个都能上学,村中形成了良好助学、好学的氛围。
五、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热烈。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支持和村中老板的支持,建好一个国家级标准灯光球场。对村民健身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年国庆60周年,该村举办了“和谐杯”庆国庆篮球邀请赛。举办赛事46场,参加运动员900多人,当地群众反应热烈,电白、吴川等地群众自发赠送锦旗三面,推动了当地群众的文化交流。此外,为了提高村民文化生活水平,由村民领导小组通过,逢年过节邀请粤剧班、武术队巡回演出,每年清明第一个星期天,村中举办全村大盆菜活动,让所有村民同聚一堂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有利于村民团结,凝聚村民精神,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不断提高村民精神文明生活质量。
六、公益事业完善。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100%,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每年都组织村民医疗所免费为村民免费体检2-3次,近年来还投入专项资金对旧厕进行改造,堡垒式的旧厕少了,村民的活动场所多了。
七、治安秩序良好。制定“群防群治、平安碌牙”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组建村民义务巡逻队。2007年,经申请区公安分局同意,该村建立一支12人组成的治安巡逻中队,从每天晚上9时到凌时不间断巡逻,维护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村中治保调解组织健全,村民之间有纠纷,村 干部即时组织人员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农民合法权益有保障。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据统计,两年来,该村治保会、治安联防队共调查外来人员128人,处理民事纠纷7宗,护送困难群众到达安全地带4个,维护交通事故现场3次,打掉盗窃电信电缆团队一个,该村治安中队被电信公司授予锦旗和奖金200元。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无重大犯罪,历年以来无吸毒人员、无重大事故、无聚众赌博。无滥砍盗伐,无滥占耕地。
八、村容村貌整洁。按照上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村主干道平坦水泥化,该村班子积极争取区交通局等单位和社会能人的支持,修建成2.3公里环村硬底化道路。同时村民义务献勤通畅排水,大搞卫生清洁环境净化,落实禽畜圈养、人畜分居,合理规划村中多个垃圾堆放点,并定期将垃圾运走环保处理,村民也自觉形成生活垃圾送到垃圾堆放点的习惯,随地乱抛垃圾行为不见了,村中居住环境变了。
九、基层创建规范。通过广播和公示栏向全体村民宣传创建文明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接受广大村民的建设和工作监督。全面推进落实遵纪守法光荣户,五好家庭,双文明户的评选标准与奖励,让村民小组组织探讨推荐,再由村民代表及村中所有之名人士参加,从好选优进行评选,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茂名市茂港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