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设农村医学专业请示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关于增设农村医学专业(中专)的
请 示
河南省卫生厅:
充实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在总结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地区正在构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根据社会对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办学实际情况,提出设置农村医学专业。
我校已成立了筹备小组和农村医学教研室。现有农村医学专业教师17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12人。近年又自编了一部分教材,举办过多期乡村医生培训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故此,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校计划在2013年申请增设农村医学专业(中专),将农村医学专业的学制定为3年,把培养农村医疗机构从事疾病诊疗及预防保健的医务人员作为目标。2013年秋季开始招生,每年招生40~50人,到2016年,在校生达160~200人。
特此请示,请予以批复。
附件: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关于增设农村医学专业(中专)的论证报告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二〇一三年三月六日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
关于增设农村医学专业(中专)的
论证报告
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国务院的部署,在总结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构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实际需要,特申请设置“农村医学专业”
一、设置“农村医学专业”的必要性
为了抓住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准确把握乡镇卫生人才需求,为农村卫生工作培养适用人才,学校对全市各乡镇卫生院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卫生院人才现状及需求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2011年长葛市11家有住院床位的乡级医疗机构人才需求量的调查结果,设置“农村医学专业”的很有必要。
(一)乡镇卫生机构卫生人才严重匮乏
目前,全市大多数卫生院人员数还没有达到编制要求。在卫生院现有人员中,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较大,占5%-20%,以农村医学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随着新农合制度实施,各卫生院的业务快速增长,病人迅速增多,其对农村医学人才的实际需求量更大,需卫生学校输送更多的农村医学人才,解决乡镇卫生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乡镇卫生机构急需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众多问题,乡镇卫生院急需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人员中最紧缺的是农村医学人才,农村医学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断层,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急需一大批农村医学人才进驻乡村卫生院、农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稳固卫生人才队伍。
(三)乡镇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乡镇卫生院同时存在两种现象:一方面,无论本科、专科均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另一方面,卫生院也存在人才需求误区,人才需求定位不准,不根据医院实际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人才。部分医疗机构非专科人才根本不予考虑,造成人才难求,求到也难留的情况,导致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因此,农村医学人才将成为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样看来,农村医学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再加上乡镇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对农村医疗人才将会出现新的需求,为农村医学专业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由此可见,我校设置农村医学专业,培养服务社区、服务基层的第一线的临床医学医师,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基层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设置“农村医学专业”的可行性
(一)学校、科室概况
许昌技术经济学校是长葛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长葛市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学校。现占地930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开设有机电、计算机、财经、护理、艺术五大专业门类,共20余个专业。
学校医学教育科,其前身是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74年,是河南省开办医学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自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专业人才近2万余人。2001年,长葛市委市政府将原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原长葛市卫生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新的许昌技术经济学校。历史沿革表明,学校培养医疗卫生具有历史传统和先天优势条件。
(二)办学条件
土地:学校占地670亩。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标准跑道、田径场等体育运动场所3.8万平方米,4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
科室条件:科室现有多媒体标准化教室10个,并配备有设备齐全、多功能的实验室5个,分别为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室、生理、药理化学综合实验室、内外科护理实训室、妇儿科护理实训室、护理技术实训室等,配备各类实验器材总价值近100余万元;学校一附院,学校二附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是学生定点实验见习实训基地。
(三)师资力量
学校现聘有专兼职教师308人,其中专任教师238人,副高以上60人,专任教师占25%。科室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12人。
三、培养目标
(一)基本要求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常见疑难重症的处理原则,具有一定的卫生预防知识和中医基本知识。
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预防保健和社区服务能力,较快适应临床医学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4、富有创造性观念、敬业精神和探索精神。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二)基本思路
1、抓住农村卫生工作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更多适用人才。
2、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实习及就业工作新模式,畅通实习就业渠道。
3、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作单位。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
四、主干学科
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等
医学临床主干课:常用诊疗技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五、学制及招收对象
学制三年;招收初中及高中应往届毕业生
第二篇:增设新专业请示
管理系2014年招生增设新专业请示
尊敬的院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院管理系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根据市场调查,管理系拟计划2014年新增三个专业,酒店管理,超市经营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从全国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整个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商品零售额增长率也达到10%以上。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根据2012年《中国连锁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由于连锁行业发展过速而人才培训机制不足,连锁经营行业正在面临人才荒。其中尤为稀缺的是管理型人才。按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连锁行业的管理性人才缺口至少为70万,并呈现缺口不断扩大趋势。
世界旅游组织(WTO)预言,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国家旅游局公布,这一目标可以在2017年实现。届时,中国将由第四大旅游经济国家(3兆3600亿人民币,折合439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旅游经济大国。2017年预测的经济价值为132316亿美元(预计有87.4 %的增幅),中国在未来10年里将要招录、培训、及培养数百万酒店管里专业人员。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一直紧缺,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中国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电子商务在中国已有十来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新型的商业模式,正逐渐地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可以说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狂潮,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跃居人才需求板第一位;2007年上半年人才需求报告显示电子商务成热门。今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从年初的27960个职位跃到了年中的45128个。从招聘的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等,传统行业如传媒、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其原因是,网络的发展和深入已经越来越得到传统企业和客户的认可。
以上三个新专业请示,当否,请领导批复。
安徽管理系
2013年8月7日
第三篇:增设信息中心机构请示
关于成立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信息中心的请示
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壮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数据和社会保障资金监管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金保工程是国家立项的信息化工程之一,系统架构是两级数据中心、三级网络平台,上连中央下接各市,生产应用数据集中在市级,统计分析与基金监管以及自治区级统筹数据则集中自治区数据中心,实现社会保险系统信息资源全国联网共享,对社会保障资金能实现安全的监管。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参保人员XX万人次,管理的资金XX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参保人员XX万人,管理的资金XX亿元,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这些数据将日益剧增。因此,作为一个准金融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高素质的信息管理技术队伍来支持,然而,由于我局尚未建立起相应的 1 信息化机构,没有专业人员,现状与工作要求严重脱节,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发XX号、XX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金保工程顺利实施,对我市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对全市社会保障资金实现安全有效的监管,现参照XX、XX、等XX个市已分别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的实际情况。拟成立XX市信息中心,现将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单位性质。拟成立的XX市障信息中心是隶属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的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的参公事业单位。
二、主要职责。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组织、协调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并提供技术指导;组织、指导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应用;负责市本级人力资源保障信息系统及社区应用平台建设以及数据中心机房的维护、管理和安全保密工作;负责市本级人力资源保障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负责主要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招投标工作;负责市人力资源网政府网站(外网)和市本级办公网(内网)的建设、维护、管理;负责通过互联网发布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多媒体宣传等工作;负责全市社会保障卡的发行管理和密匙安全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经费预算编制和业 务人员培训工作。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请求核定XX信息中心编制5名,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科级领导职数3名。所需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调配进入。
以上请示,妥否,恳请批复。
XX年XX月XX日 3
第四篇:增设文秘专业的请示
东方大学文件
东大〔2011〕12号签发人:张翔
东方大学关于增设文秘专业(本科)的请示
河南省教育厅:
据了解,仅河南省县以上的机关、单位所需的秘书人员每年在30000人以上,但目前各机关的秘书大都未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专业素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我校已成立了筹备小组和秘书学教研室。现有秘书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近两年又自编了一部分教材,举办过多期秘书培训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故此,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校计划在2011年申请增设文秘专业(本科),将文秘专业的学制定为4年,把培养县以上的党政机关和单位秘书人员作为目标。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每年招生40~50人,到2015年,在校生达160~200人。
特此请示,望予以批复。
附件:文秘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东方大学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五篇:关于增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设备的请示
关于认定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基地的申请报告
县扶贫办: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强农民外出就业能力、繁荣农村、富裕农村的重要举措,既是一项富民工程,也是一项人才工程。为了加快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我县外出就业农民工的竞争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校的办学优势及特点,特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认定我校为“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基地”。现将我校的基本情况简介如下:靖远县职教中心是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于1998年成立的一所综合性职业学校。2002年经省教育厅评估验收,认定为“省级合格职业学校”,2006年12月,被市教育局评审认定为“市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16平方米,有4000平方米标准化教学楼一幢,27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一幢。有多媒体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多媒体报告厅、通用电子电工电拖实验室、美术室、图书室、舞蹈室、大型会议厅等先进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占80%以上,中高级教师20人。自建校以来,开设幼儿师范、普通师范、乡村医疗、小教英语、电算会计、计算机应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全日制毕业生1800余名。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物业管理员、电动缝纫工、电子操作员、计算机操作员等短期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培训农民工、下岗职工、机关干部、教师、财经人员等3000余人,2006年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收“两后生”300余名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为农村贫困地区青年走出乡村,走向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校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所必备的培训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等基本条件,多年的办学经历使我校在专业技能教学以及短期实用技术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完善的就业安置渠道和较稳定的职业介绍能力,能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此致
敬礼
靖远县职业教育中心
2007年4月4日篇二: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信息更新: 2007年6月20日 作者:赵小青、马茂林、丁守平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的一个根本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根据巢人常办[2006]40号文件精神,我们3名代表先后来到县农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庐城镇、白湖镇,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摸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相关情况,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民的技术技能状况:
1、农村劳动力状况:
我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辖17个镇,总人口118万,乡村人口104.9万人,占88.1%。劳动力资源54.6万人,(男性27.8万人,女性23.4万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2.13亩。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281029人占54.9%,从事工业的劳动力49653人占9.7%;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劳动力12349人占2.4%;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劳动力20003人占3.9%;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劳动力14693人占2.9%;从事其他劳动力58694人占11.5%。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
2、文化结构状况:
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 18.61万人,占34.1%,初中文化程度28.99万人,占5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61万人,占12.8%。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较低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不容忽视的。
3、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状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农业技术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
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其他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全县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约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农口各部门和相关部门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左右。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据农村住户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至二、三产业和转移至本乡镇地域外)人数2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6%。他们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92.6%,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1.6%。25周岁以下的比重为31.6%,45周岁以上比重为3.9%。他们大多到外省地区从事第一产业占3.5%,从事第二产业的占38.1%,其中建筑业占18.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9%,其中社会服务业占21.6%。以上数字说明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以青壮年为主,从事的行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的职业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
5、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经营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各类科技示范户约3000户,致富带头人1070人。生活状况占中等水平以上人口比例53.4%,农村贫困人口占1.92%。而各类种、养殖业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低同农民收入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农民技术技能事关农
村人才建设。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这说明,在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县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在的各类社会办学机构不下三十家,但拥有完善培训场所的少之又少,他们基本是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培训内容上理论课偏多,无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训工作。
3、培训机制不完善
市场虽然技术工紧缺,而真正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又不是很多。比如:电工、焊工等技术培训,需要到市一级机构参加培训才能颁发资格等级证。很多农民虽然很想参加学习培训,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阳光工程培训虽然免费培训,但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还是需要不少,有的农民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个钱,又担心学不会,误了时间又误了钱。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低,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通 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3、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缺乏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全县职业教育尚处在发育初始阶段。
四、对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他们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愈来愈需要更多的农业科学人才、管理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2、健立健全科技培训机制,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世界银行早在1997年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产生的效益,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约达1个百分点,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情专家胡鞍钢则称:农民工进城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而言,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他们多是靠乡邻、亲友的传帮、带,无序和肓目地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很难进入城镇稳定就业,成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这个群体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自主意识、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调研显示,有的农民已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说,如果不参加培训盲目流动,就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干赚钱很少的工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发达的制造业的带动,对机电、电子、计算器、缝纫等各个加工制造类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这里形成了“只要职业学校和技校有学生,我们就要”这样一个局面。企业认为,经
过培训的学生,比在劳动力市场上现招未经培训的劳动力要强得多。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成为农村新增的富余劳动力,家里不需要,自己不安心,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要加入农民工队伍,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但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因此农民工培训应以政府行为为主,并坚持市场化运作,从源头上治理。我们建议政府在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尝试“3+1”工程。进一步严格初中毕业证制度,凡是各门功课未达及格分又无特长的学生,教育部门规定必须进入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或职业学校培训一年时间,获得资格证书,方才颁发初中毕业证书。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也可以在农村中学先试点,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并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培训主战场。
3、完善好教育培训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
在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方面,教学过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标上应重新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培训服务。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成立技术技能培训就业协会,有序掌握外出动向,外向联系,有计划统畴安排,甚至与企业联系,实行订单培训,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学校针对性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和技能鉴定。同时,在职校设立职业介绍所(如保安、家政、电子),将各类劳动力登记在册,有序输出劳动力。
企业应逐步规范市场操作程序,从劳动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比如招收新员工必须要有资格证书,规范操作。
将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劳动力资源输出作为二个产业来发展,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篇三: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及2011年开办报告
2010年,我校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怀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工作,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校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如下。
一、2010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与特点
1、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2010年的培训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计划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人,主要进行数控加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技术培训。实际培训人数达315人,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的145%。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任务。
2、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利用职业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周边企业联合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工作,企业需要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我们需要企业为学员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操作型的教师,校企签订订单式联合培训工作,邀请企业的行业专家到我们的培训课堂授课,这些生产一线的教师熟悉操作生产流程和具体生产技能技巧,他们现身说法,以师徒的务实培训方式和在生产岗位上手把手地教会学员掌握一门具体的劳动技能(比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的培训,我们邀请专业讲师),即达到了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基本目的,在此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岗位实训的力度,力求培训的实际效果,在具体岗位上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
(二)、主要做法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一支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就不是一所好的学校。为此,学校领导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每年都通过严格的考核从企业引进既懂理论
又会实际操作的一体化老师,学校现有教职工50多名,其中专兼职教师38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每年都开展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再培训工作,更新教师的知识。
2、重视设备设施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培训质量,学校加大了培训设备设备的投入,新建五层教学大楼,设备设施价值近几百万元。我校培训技术工人的操作训练时间大大增加,保证了培训质量。
3、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严格管理制度,用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严把培训质量关。学校建校十几年来,不断摸索办学新路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管理出质量,质量出效益”思路开展培训鉴定工作。同时学校严把培训质量关,力争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鉴定一批达标一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保持在90%以上。另外,学校改革课程结构,根据“从做开始,先会后懂”的教学思想,要求培训专业编写出“浅、简、广、新、用”的教材达40多种,学校还适时调整授课比例,培训各专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为3:7,其中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比例为2:8,重在训练学员的专业技能。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还利用政治学习、培训或专题讲座,向教职工灌输“培训一人就是养活一家人”的思想。从而保证培训的教学质量,使今年的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95%以上的学员都找到了新的工作。
4、后勤工作保障有力。学校生活设施设备齐全,有食堂、住宿、运动场等,保证学员能安心愉快的学习。
二、存在问题
1、尽管我们前几个月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各方努力配合下,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培训招生工作依然还是培训最困难的工作。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村劳动力对培训认识上的不足,一些农民工对培训学习和培训毕业证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企业急需人力是事实,因此学员更加注重培训机构介绍“好的工作”,所以让农民工明白提高务工的质量还是应当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具体地掌握一门生产技巧的道理,因此,我们的招生宣传工作还应当做得更加深入细致一些,和一些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结合更加密切一些,充分了解企业急需怎样的人才,农民工需要怎样的务工环境,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民工培训才能真正有效开展下去。
2、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时间较短,因此,很多要求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参训学员从理论到技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3,培训的资源不足,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由于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专业也是根据市场需求才开设,所以不少专业的培训设备还不够齐全,师资力量也有待于加强,培训内容和教材还有待完善。
三、2011年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开办情况
由于2010年我校通过校企开办取得了很好成效,我校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针对性的培训,从质量管理体系,工艺流程、工艺要求,产品性能入手,使员工通过培训后就能上岗。我校与怀化亚信电子签订了2011年的招生对口就业合同(后附合同),目前为止我校已招收学员2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