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
XX县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食安委、食安办的业务指导下,我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工作紧紧围绕“方便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监管宗旨,积极努力全面协调,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断创新,全面形成日常巡查、重点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更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现将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制定如下:
一、食品安全工作现状
一是组织领导机构健全,保障工作有力。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加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监管部门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完善。积极组织召开食品安全联系会议,结合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明确部分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文件精神,细化分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同时,修订完善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相关制度。三是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浓厚。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及爱国卫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法等宣传周月为宣传契机,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党政信息网等媒体为宣传载体,及时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单和手册、现场展示假冒伪劣食品等形式,不断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在全县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四是积极努力全面协调,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断创新。在初级农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开展了打击塑化剂、地沟油、瘦肉精、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全
面形成日常巡查、重点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食品安全工作主要目标
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主线,紧紧围绕“方便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监管宗旨,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失信惩戒与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促使我县农畜产品生产标准配套,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管措施系统、动态有效,食品安全相关检测项目齐全完备,检测经费保障充足,监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三、当前监管工作难点与困难
(一)我县食品安全监管统筹协调需强化。一是尽管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主任的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负责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协调,由于办公室为一般行政局,在相关工作的安排与协调上,由于受业务工作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工作困难。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反馈与统计平台。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存在信息传递脱节的现况,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发展动态。三是联合检查力度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整体合力不强。联合检查中部分单位及人员存在“一过风”、“走过场”、“流形式”的思想,导致联合检查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不全、开展不充分。一是各相关单位上级虽然配备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但是由于各自的检测中心(实验室)都在谋划筹建中,未能有效全面的开展。二是食品安全检测经费没有预算保障。县财政未将检测项目纳入预算
保证,致使各承担检测的单位,存在应付式检测,在检测采样的密度、时间频次不达标的现象,不能实现动态、全面、整体的检测覆盖。
(三)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县各食品安全监管单位人员存在严重断层、工作经费紧张、专项经费缺乏的现象。二是随着食品行业快速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缺乏必要培训与自我学习意识,对待新技术、新问题的处理缺乏处理经验,面对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定差距。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缺乏。一是监管实际中,缺乏有效监管诚信评价体系,食品生产经营者规模、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二是食品生产经营者重视申报、轻视管理,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流于形式,成为质量安全的隐患。三是我县农畜产品和市场流通环节的生产经营,以家庭为主“点多、面广”实施标准化生产和有效监控与监管存在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沟通作用。一是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工作,不断做好文件收发、信息上报、档案归档等工作。二是督促各单位按照年初分工文件,进一步理清各自监管职责与内容,制定信息上报管理制度、联合执法检查责任制等相关工作制度,适时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各类专项检查。三是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召开食品安全相关工作会议,通报各成员单位近期开展监管工作情况、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定期上报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四是谋划构建XX县食品安全信息分析、反馈平
台。通过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反馈平台,不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作出食品安全专项评估监测和整体效果检测的报告,及时掌握农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和发展动态,反映我县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五是利用现有条件在县电视台、XX县党政信息网设立食品安全工作专栏,公布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查工作动态,适时发布食品安全指数与消费警示。
(二)谋划整合检测资源,逐步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将按照“有利于工作任务、有利于人员培训、有利于检测开展”方便快捷的目标。一是“十二五”期间统一规划设立XX县检测实验中心,依据各单位的检测实际任务与工作量抽掉人员,定期加强培训,统一安排解决工作检测经费,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新的技术,充分满足我县食品安全各项检测项目的正常开展的需求。二是检测实验中心未设立之前,各单位因采取上挂(派)、委托、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现有实验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把各单位已配备检测设备有效利用起来。
(三)狠抓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快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破除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方式,把农牧民吸收到各种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中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加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抽检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兽药,凡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禁用的,一律依法不准进入县域内市场销售和使用。三是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和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加强对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和鱼药
及生物制剂的监管,规范种植、养殖行为,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四是不断推进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监督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加快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体系建设。
(四)严格许可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治理力
度。一是积极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通过巡查、市场暗访、回访、年审、强制检验、监督抽查、定期检验等措施,强化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二是严格食品卫生许可准入条件,加大对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价,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厂)和豆制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对食品流通市场的整治,进一步优化食品市场秩序。一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倡导现代流通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对超”市场营销模式。二是不断落实市场监管责任,明确市场开办者责任,督促经销企业落实食品进出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制度。三是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的退市、下架、召回、销毁和公布制度。四是整顿盐业秩序,规范食盐经营行为,开展“食盐净化”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食盐的犯罪行为。五是将监管重心下移,集中力
量,联合行动,加强对农村、城郊结合部食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郊结合部和镇村的各类食品集贸批发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
(六)加大食品消费环节的整治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对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年内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6%。教育、城建、食药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和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严格卫生许可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卫生法制建设,完善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预案。强化对餐饮单位的经常性卫生监督,重点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卫生保障。进一步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餐饮质量和水平。
(七)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继续坚持食品违法行为的有奖举报制度,扩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信息来源。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执法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团伙和首恶分子,切实解决以罚代管、以罚代刑问题。集中力量及时查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重大典型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XX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第二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食品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前提和基矗为进一步规范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
第三篇:XXX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和平里街道办事处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街道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切实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专项整治,通过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建立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使我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从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有效预防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办事处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社区居委会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承担相应的群众监管责任和义务。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组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本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各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3、健全制度,完善网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逐步形成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和责任长效机制。要建立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各社区明确一名食品监管人员,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实施。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 1
监管作用,在各社区公布街道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举报电话,鼓励居民对食品安全隐患举报投诉。
3、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与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种专项治理工作,齐抓共管,加强对辖区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食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是政府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要认真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常识及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各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讲求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2011年7月28日
第四篇:衢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衢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导致群众对食品消费缺乏安全感,严重影响了食品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务院、省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4〕5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和《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一)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是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和建设“平安衢江”的宏伟目标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大力提升我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出发,全面履行职责,科学、依法监管,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紧抓好,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工作原则。进一步落实“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突出重点,在注重抓好专项整治的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企业诚信守法;强化舆论监督,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育消费信心。
(四)工作目标。通过3年努力,使我区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以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食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信用体系更加完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安全责任和意识明显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显著提高;食品产业基本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二、突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
(一)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切实提高我区食品工业水平。按照国家和省、市确定的重点整治品种,严厉查处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取缔;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2005年基本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启动其余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对食品安全事故多发、易发的品种和生产企业要强化日常监督和检查。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制订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业的整顿实施方案,通过整顿,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对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予以关闭,对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予以严惩。
(二)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积极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加强对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适时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完善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监督网络,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乡、村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分级包装和产地标识制度的落实;加强整顿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的滥用行为,加快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加快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信誉,把我区建设成为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三)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监管,净化食品市场和餐饮厨房。深入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倡导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积极推进经销企业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落实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不合格食品的退市、召回、销毁、公布制度;加强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以及小餐馆、个体门店的检查和监督,加快推进餐饮、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牲畜屠宰行业管理,积极推进牲畜定点集中屠宰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健全社区和农村的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红白喜事自办酒席户的食品卫生指导工作;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
(四)突出整治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农民和低收入者的利益。要加大对儿童、学生食品以及针对儿童、学生消费的各类小食品的整
治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饮食店、食品店和小吃摊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儿童食品行为。食品安全整治的重点区域是广大农村,要将监管的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
(五)依法查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及时向社会公布,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凡是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更不能以罚代刑、以罚代管;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设立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负责受理食品安全案件的投诉举报,对重要案件和重大事件要按程序上报,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案件,要及时报告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组织查处,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深挖和查办食品犯罪案件背后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案件,重大典型案件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落实措施,强化长效监管
(一)加强领导,理顺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各乡镇(街道)要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本乡镇(街道)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支持区有关执法监管部门开展工作,坚决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区政府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区食品安全工作。
(二)加强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按照《浙江省深化完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浙委办〔2004〕53号)精神及省编委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实施意见》,已组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开展对重大案件查处的职能。同时,要充实基层执法人员力量,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开展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积极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规范农村基层流通方式。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我区“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的实施由区经贸局牵头负责;“万村放心店”工程由区工商局牵头负责实施。
积极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制度”。在生产领域,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品种,实施强制性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把好“生产源头关”。在流通领域,推行以经营企业自律为主的商品准入制度,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质量承诺和仓储备案等制度,做好流通源头防范工作。
--明确职责分工,加快构筑“监管责任网”。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本辖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对因工作失职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各乡镇(街道)要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的机制和措施,促进食品安全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内部要落实监管责任制,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在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的同时,要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损失或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行业管理,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监管责任网”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实施。
--广泛发动群众,构筑及时有效的“群众监督网”。以区消费者协会为核心,在乡镇、街道设立监督站,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聘设监督员,抓紧在农村和社区建立一支群众性的消费维权监督员队伍,做好监督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法制水平和监督能力。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在全区范围实行统一的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方便、畅通的举报渠道,广辟执法监管部门的信息来源,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群众监督网”由区工商局、区消协牵头负责实施。
(四)加快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现有检测机构的作用,严格资质审核,逐步面向社会,实行检测资源共享和检测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检测。由区质监分局会同农业、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抓紧研究提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具体意见。
(五)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星级信用”单位评选活动。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快推进我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在市试点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开展肉类、粮食、儿童食品3个行业食品安全信用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监管信用档案,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开。
--开展食品安全“星级信用”单位评选活动。组织推荐符合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的种植养殖户、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餐饮食堂开展食品安全质量承诺活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保证措施和责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食品安全“星级信用”单位评选活动。为保证评选活动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并真正起到市场带动效应,要求各有关部门对被推荐单位进行严格审查,成熟一批,推荐一批。各部门对承诺单位和星级单位要加强后续监督管理,发现问题的,要责令
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坚决实行退出机制,促进行为自律。
(六)加快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做好决策的基础,各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农业部门负责发布有关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等检测信息。质监、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4个部门联合发布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综合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析整理,并定期向社会发布。要充分利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平台作用,在部门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及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进一步探索建立食品质量预警机制。质监和工商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抽检。根据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对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发布食品质量安全警告或警示,限期进行整治,经整治合格后,方可解除警告或警示。
(七)继续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抓紧制定和实施《衢江区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2007)》,按照分阶段目标要求,做好落实与检查工作。
(八)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宣传、文教、新闻机构要密切配合,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报道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成果以及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典型案件,正确引导消费。
区政府责成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本意见的落实工作。从2005年起,每年组织一次食品安全工作综合检查,将检查情况向区政府汇报。
二○○五年七月八日
附件:
第五篇:2021年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1年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文件精神,按照国家、X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专业运作、分步实施、多方共赢”的原则,按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持续深入地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提高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水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转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协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二、工作目标
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拓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知晓率、影响力和参与度,切实发挥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风险防控和社会管理功能,形成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单位企业、保险机构、社会公众多方积极参与、互动共赢的良好工作格局。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农村集体聚餐、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2022年底,基本实现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食品流通企业(大宗商品配送企业)、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网络外卖平台、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2023年底力争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三、保险服务
(一)优选承保机构。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1.综合实力强、机构网络延伸到区县(市);2.具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专属条款及相关承保资质;3.有承办或试点经验的保险机构;4.承保理赔服务优质、赔偿能力充足。
(二)明确参保对象。1.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重点是肉蛋奶生产加工企业、白酒生产企业及其他风险等级较高的企业。2.食品销售单位:重点是大宗食品配送、食用农产品市场及大中型超市。3.餐饮服务单位:重点是学校(幼儿园)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养老服务机构和建筑工地食堂、集中用餐单位、农村集体聚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网络外卖平台及入网商户等。
(三)保险理赔范围。1.因疏忽或过失致使消费者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2.因疏忽食物中掺有异物,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3.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原材料出现重金属、污染物质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事先未知致使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损失的。4.因购买的食品原材料存在未知的安全隐患,导致消费者食用后造成人身损害;因第三者的故意行为使得提供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消费者食用后造成人身损害的。5.因生产经营的食品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监管部门要求停止生产经营或产品召回造成损失的。6.保险合同约定的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第三方人身伤亡、财产或精神损失,投保单位企业或被保险人为减少损失而支出的必要合理的费用等。具体保障范围参照相关保险条款进行设定。
(四)保险服务要求。承保机构应创新保险服务模式,丰富保险服务内容,推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及配套相关品种,做好食品安全保险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手续,建立理赔“绿色通道”,让受损单位企业和群众第一时间拿到赔偿金,以优质高效的理赔服务取信于民,解除投保单位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考核约束制度,逐步完善保险机构竞争机制。
四、推进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市县两级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支持政策,为单位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通过组织投保、企业联保等多种方式进行参保,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竞争激励机制。将保险机构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作为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内容,加强沟通协调,提供政策指导,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保险机构参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各级各部门应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单位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探索建立在优先获得行业专项资金和增减监管频次、划分风险等级、示范创建等工作中给予支持的相关制度。
(二)推动市场运作。由市银保监分局和市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协调,择优选取3-5家保险机构组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共保体(简称“共保体”),设立共保风险基金,具体运作全市食品安全责任商业保险项目。保险机构(共保体)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方便为原则,适当调整前期保险条款和费率,研究开发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新产品,减轻参保企业经济压力。同时,建立配套的事故调查、保险理赔、费率联动、市场推广、专户管理、划片承保等制度规定,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
(三)分步推进落实。在各级食安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三年计划,采取行政指导、对接协调、示范引领等措施,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投保,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拓深扩面,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日常检查督查,做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单位企业参保意识。各地要认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工作实际又有自身特色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四)做好服务保障。协调保险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承保方案,对保险保障范围、投保和理赔流程、费率水平、“共保基金”安排及动态调整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增加单位企业主动投保的积极性。督促承保机构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完善内部管理,创新保险服务方式,优化承保理赔机制,加强对投保单位企业的风险管理服务,指导开展风险教育和事故预防管理,增强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事故预防能力。引导承保机构加强与投保单位企业的对接沟通,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确保事后赔付过程公开、透明、方便、快捷,最大限度降低投保单位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最大程度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既是《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食品安全示范创建的重要评价内容,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各级食安委要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积极推动;各级食安办具体负责组织推进、协调指导、考核评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各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工作督促,抓好具体工作落实。
(二)密切沟通协作。各级食安办牵头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保险机构等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广中的问题。市场监管、教育、民政、商务、住建、旅游、宗教、机关事务管理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职能作用,引导管理服务对象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协助做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宣传推广工作。
(三)加大工作力度。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各级各类食品安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内容。学校(幼儿园)、农村地区乡镇(街道)应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作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居民集体聚餐安全的基本内容,助推应保尽保。
(四)强化宣传引导。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七进”活动及日常监管许可审查、投诉举报、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强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产品和典型赔付案例的宣传,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深入人心。教育引导消费者利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宣传各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