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监工作调研报告(模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推荐阅读:加大投入,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建议将散落在卫生、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的检测资源集中起来,在渔洋关建立食品检测中心,此中心必须起点高,检验项目全,能力强,能覆盖县内包括
月23日我县发生了一起因甲醇中毒导致4人死亡,19人住院治疗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 月23日24时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迅速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全县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三级响应,采取果断措施,通过控制源头、控制嫌犯、控制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以及全县2000多名县、乡、村干部的不懈努力,按照“不漏一店、不漏一户、不漏一壶、不漏一例”的要求,彻底清查追缴假酒,确保了社会稳定。
这起甲醇中毒事件虽然是犯罪嫌疑人王长兵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犯罪案件,但损失是十分惨重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痛定思痛,如何加强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专班分赴各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截止年底,全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244家,其中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3家;食品经营户1289个,其中餐饮店410家,农贸市场5个,超市5家;持有卫生许可证的企业1533家;通过农产品认证共188个(无公害基地认定29家、产品认证149种、有机食品认证4种、绿色食品认证6种)。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仍然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制,其中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别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业和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负责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散、小、乱、差的状况普遍存在,是影响市场食品安全的核心因素。我县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都是小作坊,存在着无证、无照生产食品等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缺乏检验设施和能力,达不到基本的生产条件,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譬如苞谷酒生产,我县共有140家白酒加工企业,其中仅有2家获证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其余138家均为家庭式作坊,季节性加工,全县白酒加工企业有包装的仅有3家,其它都无产品包装,均属散装白酒,产品附加值低。
㈡食品流通、餐饮环节秩序不够规范。一是对国家要求经营者建立的自律制度不理解,或者无能力建,工商部门发放的台帐,要么不按真实情况建,要么干脆不建,自律意识淡薄,目前全县规范建立自律制度的仅占20%。二是裸装散装食品质量监管有空档,仅凭现有的监管手段无法辩别真伪,而裸装、散装食品大多集中在公众集中消费的集贸市场,且传统的民族的较多,如腊肉、米酒、各类粑粑等,着实令人担忧。三是无照经营食品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无照经营者往往无固定门面,流动性强,或者虽有门面但隐蔽性强,经常逃避出职能部门的监管。
㈢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某些食品品种或生产经营行为所属环节进行明确界定。因此,实行分环节监管,容易产生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推诿扯皮等现象,浪费监管资源,影响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隐患;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着缺陷,少数不法分子见利忘义,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此次的甲醇中毒事件,暴露出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存在监管缺失的问题。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的矛盾凸显和风险高发期,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防不胜防。近年来全国由于农药、兽药、鱼药污染造成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有所上升,城乡食品市场上出售掺杂掺假、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事例,屡禁不止,已成公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监管能力和水平,与食品产业的技术、质量水平,与企业的诚信自律程度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应对和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将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过程。
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食品经营准入门槛低得不能再低,支持全民创业、支持市场主体又好又快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设置任何准入障碍是不符合大局的,而食品市场主体准入除了卫生许可前置以外,其他如职业道德,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等没作任何要求,连准入前的培训考试都不需要,因此食品经营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和偏低不是一时和通过监督就能解决的问题。
㈡食品安全生产企业、经营户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甚至受利益驱使不惜以身试法。部分企业、经营户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淡薄,社会责任和诚信缺失,个别企业、经营户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律意识不强,制售假劣有毒有害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不法分子制假售假水平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隐蔽,监管难度越来越大。我县食品经营户点多、线长、面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绝大多数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有少数经营者还目不识丁,连姓名都不会写,还有少数残疾人也在从事食品经营,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在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时的困难和阻力非常之大,监管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存在一些不到位和监管空档。
如我县白酒生产加工绝大多数是家庭式作坊,作坊业主和从业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对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理解、不支持,从事白酒生产做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目标和打算,既不愿过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也不办理相关证照。在进行白酒生产加工过程中,有的生产原料把关不严、购进无台帐;有的对标准不了解,生产加工全凭经验,使得产品质量无保证;有的加工户为了降低成本,在白酒中掺杂使假。更有甚者,利欲薰心,以身试法,在生产或流通环节添加非食用物质。
㈢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在监管队伍、监管手段、部门联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给少数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监管队伍在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业务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科学监管理念还没有贯穿整个监管工作中。
监管人员、经费、装备远远不能满足食品监管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而我县各监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少、经费短缺、装备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造成食品监管存在盲区,很多监管工作处在被动地位。比如,县质监局目前从事行政执法和食品安全监管的仅5名同志,靠这5名同志要对分布在偏远山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几百家小作坊划片定责监管,组织巡查,保证巡查质量和巡查次数到位,难度极大。还比如因检测手段缺乏,我县生产的白酒在县内无法检测,需送宜昌检验,既不方便,时效性也差,还增加了企业和监管成本,给白酒质量安全监管造成极大的被动。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互之间缺乏联动,没有真正形成合力,造成监管不到位,对制假售假者打击不力。目前,有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卫生、商务等多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管一段,从理论上讲责任是明晰的,但实际上存在很多弊端,要么监管缺位,要么职能交叉,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各自为政、信息不畅,没有真正形成合力,造成监管不到位,对制假售假者打击不力。
四、今后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把握,准确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监管工作的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明确食品监管工作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坚持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做到谋划工作以促进科学发展为重要目标,推进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科学监管来进行,努力使监管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㈡全面开展白酒行业整顿,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加强引导,积极帮扶。我县白酒小企业、小作坊大量存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需求。他们的存在,不仅能有效转化粮食作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对传承民间纯苞谷酒工艺,促进农民增收和方便人民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对白酒小作坊不能“一刀切”,否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为此,我们必须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则,不断地引导、帮扶,督促白酒生产加工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通过改造升级,逐步规范。
3、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质监、工商、卫生、药监、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全面清理整顿白酒生产加工秩序。要全面开展白酒生产加工主体资格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白酒生产单位或个人,督促其改善生产条件,办理相关证照。对于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又不进行条件改造的,卫生部门不得办理卫生许可证,工商部门不得办理营业执照,并坚决予以取缔。对上市销售的白酒,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要督促经销户、餐馆严格索证索票,禁止不合格的白酒或未包装的白酒流入市场。质监部门要加强源头监管,强化对白酒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巡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加大对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打假力度,对于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白酒、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白酒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㈢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考核。
1、政府的总体责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将于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均明确了各级政府应对食品安全负总责。因此,县政府应将食品质量安全纳入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凡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或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对主要领导和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2、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形成监管合力。
3、白酒生产加工者的主体责任。各白酒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㈣完善监管体制,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1、在现有分段监管体制下,创新监管方式,搞好部门配合,要责任明晰,不得互相推诿、出现监管盲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和无缝对接。
2、开展经常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
3、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组建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建立风险评估数据库,开展对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加强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对可能发生较高安全风险的食品提出风险警示。坚持做到关口前移、加强预防,对风险隐患始终保持高度警觉,针对各类风险,采取暗访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以及技术监督、风险评估等形式,及时予以排除。全方位落实各级监管责任制,坚决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4、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抓好食品安全信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平台,收集、评价、公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信息,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
5、加强食品药品“三网”建设。聘请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员、信息员,构建社会监督网络,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在农村“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的问题。
6、强化食品安全承诺制和教育培训制度。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必须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让企业公开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对食品加工业主的教育培训,逐步将法律法规、技术要求、产品信息、生产操作、安全管理、打假保优等相关政策和知识宣传到企业,逐步引导企业树立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讲道德、讲质量、讲诚信的经营氛围。对流入市场的食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时,企业必须迅速实施食品召回制度,进行妥善处理。
8、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构筑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今年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经济商务等部门共同聘请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这些协管员、信息员来自基层,具有政策熟悉、情况清楚等特点,我们必须依拓他们来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协助加强监管,提供白酒加工小作坊安全信息。举报白酒加工小作坊的质量违法行为,从而避免出现监管盲区和漏洞。
㈤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日常管理,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加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技术和人力资源储备体系建设,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组织开展应急演习演练,畅通信息报告渠道,严格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得到及时、快速、科学、有效的处置。
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消费者防范意识和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加强对从业人员以至每个公民的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救援知识的培训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救援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使其掌握常见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自救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导食品市场主体成立食品行业协会,经常开展培训和自律教育,协助工商部门对食品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分类,并参与对特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听证活动。
第二篇:关于开展安监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安监队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安监队伍的建设,在市安监局的安排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县安监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经深入研究分析,现将我县的安监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基层安监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7年,我县初步建立了三级安监机构,18个乡镇均已配备了安监人员,但工作仍无法做到正常、有效开展,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只有2--3人,连一般性工作都无法开展,只能疲于应付,很难适应量大面广的安全监管工作要求;二是大部分乡镇安监人员兼有多职,像镇有各类企业100多家,安监人员4名,况且这4个人中有2人从属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还有1名承担驻村任务,不能专职于安监工作,只能临时性突击开展安全检查,维持基本的运转,工作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三是一些基层安监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存在情况生、知识缺、业务疏、能力弱等问题,造成“不会管”现象;四是部分乡镇安监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过程中由于没有行政执法权,讲话底气不足,仅靠说服教育,难以达到执法检查目的,甚至在检查过程中往往遭到当事人的白眼,工作难度大。
二、基层安全生产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一)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不落实,各项工作难以展开。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的许多工作,如:开展大型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监察检查、各类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先进表彰等各种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但是目前,各乡镇办事处根本没有一定的经费。
(二)装备缺乏或趋于老化,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监察检查的需要。目前,除县安监局配臵有业务车外,大部分乡镇未配臵安全生产监察专用车辆。同时,多数乡镇安监机构连处理事故最起码的照相设备都没有,事故现场需要照相、录像等工作都无法进行,有的靠临时借用来实施这项工作。即使是县安监局虽有一些简易的监察装备,但很难适应现代工作节奏的要求。
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部分乡镇、安全检查布臵不细致、方法不严谨,甚至停留在会议、文件上,检查未能做到经常化,过程也是就检查而检查,走马观花,走走形式,发现、解决不
了多少实际问题,检查过后一切照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的面仍不宽,排查整治的针对性和深度不够,对辖区内安全生产状况掌握的不够全面、准确,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却“视而不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的力度尚显不够,检查记录也不规范,可跟踪资料缺乏,对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作用不大,安全生产的面貌改变不大。
四、对策与建议
(一)要建立一支编制明确、人员稳定、经费保证、装备齐全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队伍
在进一步加强县安监机构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稳定的乡镇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队伍,并明确其一定的行政执法权,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使其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责。同时要配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必需的监察装备。各乡镇安监机构、县局各科室应保证至少一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用车,照相器材、录像及电脑设备以及用于处理各类事故、实施现场安全监察所必需的装备应配臵齐全。
(二)尝试构建安全生产大执法格局
通过整合,把我县安全生产执法从安监部门中剥离出来,建立一支独立的执法队伍,县和乡镇分别成立执法大队和执法中队。全县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经费,统一装备。
(三)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安全管理出现了死角、漏洞。根据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专家组、重点工程安全评估体系、劳动保护检测检验体系,重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支撑保障和服务体系。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九日
第三篇:商务系统食品安监工作年终小结
商务系统食品安监工作年终小结
商务系统食品安监工作年终小结
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食安委的统一部署,商务局主要负责全区城乡各流通市场酒类、定点屠宰肉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一年来,我局在相关领域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不断加大宣传、加强监管、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积极配合市商务局对中心城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全年定点屠宰肉品合格率100%,市场占有率99%;全年查处假冒伪劣成品酒38件,酒类安全事故率为零。现将我们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协调有序
为加强对商务领域食品安全的监
管工作,我局重点突出对肉品质量安全、酒类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各分别明确了一名副局长分管主抓牲畜定点屠宰工作和酒类管理工作,并建立了商务局食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对商务领域食品安全工作明确一名副局长主要负责,以便统一协调食品安全监管、检查工作的实施。有良好的机制保证,在全区肉品市场、酒类市场的规范运行,确保了全年全区无相关领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监管,完善机制,食品安全常态化管理有序推进
牲畜定点屠宰、酒类管理职能性非常强,为此,我局按商业行管办、酒管办职能分工不同及管理便利的原则,分别对城区市场、农村市场、城区宾馆饭店三块,采取分工合作方式对产、供、销三个环节分别进行了有效的监管。抓住上述“六个工作点”,集中力量在今年春节、清明、五
一、暑假、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高强度对城区及所属乡镇集贸市场进行检查整顿,积极探索建立定点
屠宰、酒类管理监管的日常化管理机制,力求将检查制度化,机制长效化。在区定点屠宰办、区酒管办的配合努力下,全年我们共检查生猪定点屠宰场15次、农贸市场32次,酒类生产企业45户,食品超市70次,酒类零售店800家,有力地规范了全区牲畜屠宰市场和酒类零售市场,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今年国庆节前,我局抽调人员配合市商务局对辖区内相关超市、农贸市场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相关市场、超市经营户的经营行为。针对各检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作了相应记录并当场要求经营企业和人员整改,对问题较突出的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我局也组织人员进行了回查。
三、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宏源肉业屠宰场完成改扩建
位于梨树山宏源肉业机械化屠宰场于投产,是我市第一家园林化、环保化、机械化的现代化屠宰场。由于建成
相关机械设备使用时间已较长,设备老化严重,与当前现代化机械屠宰场差距明显,为跟上城市发展步伐,宏源肉业于今年上半年筹资300万对屠宰车间设备及附属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新建了封闭污物处理设施。目前,相关工程施工已完成,我市城区肉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在规范检验检疫上,区牲畜水产局加快了驻屠宰场检验检疫室的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机械化屠宰与科学化检疫的同步进行,有效规范牲畜定点屠宰、检验检疫的管理,确保市场肉品供应安全。http://nayishi
四、加大宣传,建设队伍,打牢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工作
食品质量直接关系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在区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局切实加大了实施肉品放心工程、开展牲畜定点屠宰和放心酒工程的宣传力度。工作中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横幅、标语等形式及北湖商
务之窗、北湖酒管等网络媒体,结合节假日农贸市场人流物流密集等特点,广泛宣传国务院《牲畜定点屠宰条例》、《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等法规,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市民和群众极大认同和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牲畜定点屠宰、放心酒工程工作的开展。在酒类管理方面,区酒管办还创新方式,建立北湖酒管专网,对零售店实行网上审批备案,在全区开展了放心酒示范店评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区定点屠宰办、酒管办的人员和设备配置,加强工作人员行政执法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商务执法队伍,为依法依规开展商务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第四篇:2018年食品安监工作总结
2018年食品安监工作总结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____年,我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职能,把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与人身安全,作为践行执政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组团发展,今年以来全系统共查处违法经营食品案件____起,清理取缔无照经营食品业户____户,捣毁假冒窝点__个,罚没款___._万元,查获、销毁假劣食品价值___万元,为提高全市各类食品市场规范
化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实施组团发展,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
根据重点工作实施组团发展的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举全局之力,实施组团式推进,全系统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牵头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工商所属地监管、执法人员“分工包片”的监管机制。局长办公会先后多次听取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级领导坚持深入一线,分片到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检查指导;将食品安全融入全局各项业务,形成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局、分局、工商所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目标、内容和责任,确保了监管到位。
(二)加大基础投入,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针对食品安全新形势的要求,为切实履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以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人财物向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倾斜。消保处为食品安全的牵头部门,在工商所专设食品安全专管员,各级_____成立应急小分队,重大案情__分钟内赶到现场。在经费紧张情况下,斥资___多万元购置__辆食品质量监管流动监测车,今年安排专项经费___多万元开展食品质量监测。同时,加大车辆、微机及有关监测设备配备力度,完善了由“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监测车”组成的“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现代化水平。
(三)建全规章制度,实行食品质量保障体系
在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完善制度建设,以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组团发展工作的通知》、《青岛市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青岛市工商局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
开展创建“青岛市千村万家放心店”活动的通知》、《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则》等文件,建立了以提高食品质量为核心,以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行为为目的,以食品安全检测为手段,以完善监管措施为保障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
一是实施食品质量准入制度。在全市___家大中型食品流通企业实施以“索证备案”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准入工程”,要求经营者必须向供货商、生产商索取“三证”“三书”“二照”“一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二是建立进货查验制度。严格检查验收进货的每个批次食品质量,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场、上柜,并在各大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等设立《食品质量公示栏》,每日公示食品质量信息,指导群众安全消费。对米、面、油等重要食品实行“协议准入”、“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进货制度,确保货源清楚,正当合法。
三是实施食品质量监测制度。充分发挥监测车、监测箱的流动快速监测功能,每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质量快速检测。今年以来,共快速检测食品__万多批次,在此基础上,根据申诉、举报和日常巡查发现食品质量比较突出的问题,利用检测室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检测____多批次,发现了大量违法经营食品案源,为及时查处违法经营食品案件提供了线索。按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的规定,制定完善的食品质量监测计划,对重点抽检的食品种类、数量做出统一规划,统一检测。今年以来,对全市各类商场、超市、市场、专卖店、个体商店等经营场所共监测食品、服装、电器、儿童用品等商品__大类别____个批次,其中食品检测__大类____个批次。监测结果显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稳步提升,总合格率为__%。食品总体合格率同比提高了_%,申诉举报数量同比下降了_%。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并通过曝光
典型案例,起到了“查处一个企业、震慑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作用,提高了食品经营者的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树立了工商机关监管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权威和形象。
四是实施问题商品退市制度。督促大中型食品销售企业配置和完善自检自测设备,对有关农副产品及时进行自我检测,发现质量问题的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工商部门报告,依法进行处理。对日常检查和监测中发现的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坚决清退出市场,对同批次的食品在_小时内撤柜下架,就地封存或异地扣押。根据食品企业的进销货台帐,对不合格食品实行“双向追溯”,既追查生产企业和供货商,严格追究责任,对大宗食品、集团消费及其它特殊食品又要追查销售去向,防止损害消费者。
五是实施市场巡查制度。各基层工商所按照国家总局食品安全“六查六看”的要求,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突出属地监管,实施“网格化管理”,将管理辖
区划片分段,将每一网格内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实行“定人、定时、定责、包管理、包执法、包服务”的日常监管模式,加大食品市场巡查力度,规范和查处违法经营食品行为。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1] [2] 下一页
第五篇:基层安监部门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浅谈基层安监部门监管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二研究课题)课题组长: 王永良参加人员:杨学云 张 卜 刘秀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安全执法和监督不到位,一些地方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查处不力。”是我国事故高发的八个主要原因之一。的确,作为安全生产法赋予执法主体地位的最基层组织——县级安监部门,如何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紧迫而又至关重要的课题。然而,当前基层安监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难和安全生产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进程和行政执法的效果,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基层安监部门的压力,使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和消除矛盾,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安全生产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安监部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难以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
随着2002年《安全生产法》的出台,近年来,国家加快了安全生产的立法进程,目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然而总体来说,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立法还是相对滞后的,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还不是很强,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法律漏洞。一是法律法规尚不够细则化。例如,《安全生产法》作为统领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部大法,在一些规定上过于笼统,需要及时制订一些细化的、操作性强的法规措施与之配套。比如关于事故举报奖励的办法、关于安全投入的具体要求等,在现实工作中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和要求,给安全监管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二是程序繁杂,可操作性欠缺,实施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很少,而且实施简易处罚的范围也不明确,容易导致基层执法人员难以把握。比如,《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能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生产经营单位二万元罚款。此条款在基层执法中较难操作。因为一来特种作业人员多属于苦脏累险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今天查到的无证者可能明天就不在了;二来有些操作工是单位临时雇佣来的,是个体户,处罚主体如何确定?如果处罚主体定为雇主企业,要处以一千元以上的罚款,则必须要依照完整的法律程续,首先下达整改指令,然而到整改期限到的时候再去复查,你已经查不到这个人了,此时到底说他是整改到位了还是没有整改到位呢?这都有一定的可争议性;如果要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现场处罚,似乎又不符合现场处罚的严重性要求;而如果处罚主体定为零时雇佣的个体户,他跟你来个一拍屁股走人,你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权力,说白了是拿他毫无办法。三是存在不少的立法空白点。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四个环节分别作出了规定和相关罚则,但对私自储存烟花爆竹却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仍需依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相应处罚。(二)、行政干预频繁,难以做到有法必依的问题。
十七大以来,“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明确。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牺牲职工生命为代价。但是事实上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二者关系时还是有所失衡的,尤其是在一些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重,招商引资的压力相当大。由于理解的片面性,为改善投资环境,有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规定,人为地造成了执法障碍。如有的政府为引进项目专门召开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协调会,其实质上是帮助企业找捷径,去规避监管风险,甚至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还下达行政指令要求部门去想解决办法,这就造成了现在常见的“企业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有的地方领导行政“干涉力”过大,对一些行政案件,往往偏护于企业,领导的一个电话就能推翻行政处罚决定;还有的地方每年组织“行风评议”活动,排名靠后的多数是行政执法部门,为了“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多拉企业选票,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不得不陷入放松监管的“怪圈”。如此种种,不仅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挫伤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会严重影响部门的执法权威,成为县级安监部门躲不过绕不开的最大障碍。(三)、执法缺乏规范,难以做到执法必严的问题。
由于受外围执法环境的影响还有主观努力的不够,基层安监部门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方面与依法行政和规范作为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不适应。一是认识上不适应。对依法行政认识基本上仍停留在将法律作为一种行政管理的手段,尚未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不仅是要依法去管理社会,同时管理者自身也应守法。比如对行政执法的程序以及行政处理决定在下达前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要求等,基层安监部门的执法人员不是说不知道,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许多原因而忽略这些要求。二是素质上不适应。当然,也存在由于部分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不高,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或者是有的执法人员迫于领导压力、碍于人情关系或者为了小团体和个人私利,违反行政执法原则,执“人情法”“关
系法”,滥用自由裁量权,执法随意性大。
(四)、执法力量薄弱,执法装备和手段不够有力的问题。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四级已初步建立了安监机构网链,但是机构建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表现在基层的安监机构。一是队伍建设滞后: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专业性强、责任重、要求高、工作强度大,而目前我国安监机构网链上人员编制是从上到下呈倒“金字塔”型,作为一线队伍的县级安监部门和乡镇级安监部门,无论是现行编制的数量还是人员的专业素质都远未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尤其是乡镇这一级的安监机构,虽然说现在乡镇一级基本上已经成立了安监机构,但是大多是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的,而且监管人员又没有执法权,责权不统一,一线监管责任难以到位。二是技术装备落后:从现状看,大多数县级安监部门行政经费不足,连执法车辆等基本装备都不足,更不要说配备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昂贵的防护器具了。工作中还仅凭经验,借助听、看、闻、摸等手段,导致政执法效能低下。三是法律法规赋予安监执法的强制力不够,对一些抗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违章现象没有强制手段,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使得安监执法缺乏权威性、严肃性。(五)、执法主体分散,未真正建立联合协同执法机制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牵涉到的执法主体很多,条块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一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就明确了经贸、安监、公安、工商、质监、交通、环保、铁路、民用航空、邮政等10个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而事实上,在基层由于执法主体多,部门间对执法的理解不同,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互相扯皮,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有权的看不见,看见的无权管的现象。《安全生产法》虽然明确安监部门是综合监管部门,但现实往往成为安全的牵头部门,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安监是个筐,涉及到安全的事统统往里面装,使得一些县级安监部门“种了别家的责任田,而荒了自家的私留地”。在一些突击性的整治活动中,虽然也有几个部门联合行动进行执法的情况,但往往因为部门的权责不明晰,使得联合执法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相当困难,而且部门联合执法,只能用于应对一个时段或重大个案的处置,难以作为经常性的管理方法,效果难以持久。并且由于立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还形成了部门大量权能交叉现象,造成好管的事或者有利的事争着做,不好管或者无利的事都互相推,致使一些工作处于监管空档或是多头齐管的状况。二、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规、规章和制度:
安全生产的立法工作不仅是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的职责,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基层安监部门一方面要提高执行力,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另一方面还要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适时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下大力气抓好落实,完善监管手段,确保各项工作有制可守,有章可循。(二)、依法行政,坚持执法必严: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执行,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基层安监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程序意识,依法完善有关执法程序的制度和规则,加大对程序违法行为的追究力度,实行行政执法公开,保障当事人和利益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确保程序正当、合法。行政执法人员要树立“不作为是违法”、“不严格执法也是违法”的思想观念,确保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二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对违法执法的人和事,坚决依法予以追究。不仅要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作为的行为,还要追究违法不作为的责任;不仅要追究违法机关的责任,也要追究有关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三)、加大安全执法投入,增强安全执法力量:
一方面,加大基层安监部门人员的投入,尤其要增加乡镇级安监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不仅要在编制上落实人员,还要在素质上提高门槛,选择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进入安监系统,同时也要建立安监人员职能考核机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安监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大基层安监部门的经费投入,解决基层安监部门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为基层安监部门配备必要的现代化检测和防护器具。(四)、准确界定协同部门的职责,建立可行的协同执法机制:
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范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安全监管部门是政府的各个行政执法部门其中之一,与公检法、交通、建设、劳动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有同等的地位,其承担的安全监管责任也应是有限责任。因此,准确界定安监部门和其它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职责,分清哪些工作是由综合监管部门负责、哪些工作属于行业管理的范畴、安监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各自承担的安全责任是哪些,确实解决综合监管缺失的问题,实事求是落实责任追究规定,有利于避免部门工作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进安全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