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策略。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 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策略
第二篇: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冯克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的状况,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重点在对其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外部环境,主要有: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适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否则,很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
(二)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等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管理层重视,并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控制财务风险才有保障。(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2)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1)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2)企业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认真研究和分析资金周转水平,以及各种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固定资产和库存储备的规模进行科学定位,以确保企业良好的资产流动性。(3)在决定企业重要的投资事项时,应组织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法律顾问及投资专家等有关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以降低风险,减少投资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顺利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当三者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引起企业危机,所以,我们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2)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和标准值,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提醒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及化解风险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宁。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冶金财会,2010(3)。
[2]林芳,勒永新。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财政金融,2011(02)。
[3]鲁静。浅谈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财政金属,2011(35)。
第三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研究
【摘 要】风险无处不在,财务风险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之所在,从而及时对企业管理进行相关调整,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危机。本文就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我国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掌控。
【关键词】财务风险 ; 预警机制 ;防范
一、问题的提出
未来的不可预见性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加之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企业所在行业、发展阶段甚至决策者本人业务水平的高低都会导致风险成为客观存在。当然,财务风险也不能例外。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多端,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如果能够提前预知财务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无疑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当一个企业遭遇风险时,管理企业资金运动的财务中枢必然首当其冲。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诊断出危机信号,发现问题之所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1.财务风险。根据百度百科,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和定性问题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判断。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类指标分析:
2.盈利能力强弱
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是增加了股东财富还是蚕食掉了股东财富,因为长期亏损的企业是无法持久经营的。企业的偿债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常见指标有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又称销售净利润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他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利率=净利率÷销售收入×100%(这里的销售收入一般指主营业务收入)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上述指标决定了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产品获利能力,指标越高,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获利能力强则财务风险就低。
3.企业负债程度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负债经营的程度,也反映出债权人权益获得保障的程度。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企业贷款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企业的总资产是由股东权益和负债组成的。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大。企业负债程度一般可用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来衡量。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收益是同期利息费用开支的倍数。两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其中:资产负债率表明了企业的负债状况和债权的保障程度,该指标值越小,债权越安全。
已获利息倍数=(净收益+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该倍数越大,则表明企业付息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其收益不足以覆盖其债务的利息,表示目前收益下负债过度了,企业很可能面临着财务危机。
4.资产周转率
资产当然周转越快越好,周转快则占压资金少、变现能力强。资产的周转使用状况主要以存货周转率来反映。存货周转率既反映了企业存货的管理效率和效果,也反映了其变现能力,综合反映了企业存货占压资金的多寡,乃至企业产品占有市场的能力。该指标值越高,存货周转越快,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的产品越受市场欢迎。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5.资产变现能力
当今世界,现金为王。资金于企业犹如血液于人。资产变现能力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现金的能力,一个偌大的企业集团短时期内可变现的资产却可能很少,无疑,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则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企业资产变现能力主要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反映。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比率反映了企业有多少现金可以来自流动资产的转化,以便用来偿还流动负债。流动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大。在实务中,由于流动资产还包括了存货,存货属于周转较慢、变现较慢的流动资产,因而存货的积压会导致流动比率增大,因此,可用扣除存货的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偿还流动债务的能力。
三、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预防与避免企业财务危机可以从以下方面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杜邦分析法:
企业的实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其盈利能力。所以,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至关重要。根据杜邦财务分析法,净资产收益率在企业各种财务指标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变动走势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息息相关,是监测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杜邦分析法中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称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以此指标为核心,如上图层层分解指标,最终找到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因素。从净资产收益率分解出两条线。一条是资产净利率分解开来,其中又分出两条线:一条直至销售净额、成本总额、所得税等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另一条分解出资产周转率,乃至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另一条线从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到权益乘数,即反映公司的负债程度,反映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经营的程度,最后是反映企业资产状况的各种指标因素。综合反映了各种财务指标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对财务风险的偏好。所以,可以用杜邦分析法来分析企业经营的问题之所在,也可以作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体系。譬如: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公司会有较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则反之。这其实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偏好程度。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只能发现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
1.关注宏观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当然,企业首先要分清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对于非系统风险要通过管理的调整以规避;对于系统风险要通过苦练内功,降低其对企业的影响。其次,企业要准确判断本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本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和办企业的所处的发展阶段,因为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的风险偏好和抗风险能力肯定不一样,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和处于发展期、衰落期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偏好肯定也不一样。第三,企业要关注国际国内形势,预判政策走向对于本行业和本企业的影响,以便正确化解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第四,企业要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加强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加强成本管控,不但要产品创新,也要做到成本领先,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2.避免盲目举债扩张
避免盲目扩张。时时注意企业的现金流,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在50%一下,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分行业来看,也要分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企业举债扩张以后总体资产负债水平以不超过75%左右为宜,结合盈利能力可以适当调整,有了这个目标,有利于企业把握财务风险。
3.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主要关注企业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有效使用。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既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也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财务战略决定了企业是选择扩张性战略还是稳健性战略,甚至是防御性战略。无疑,财务战略决定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选择和接受程度。进而决定了企业投资、筹资、分配政策的制定。
合理确定权益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合理确定债权人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把资金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4.保持必要的融资能力
保持必要的融资能力,甚至是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现有资产的周转变现能力非常重要。企业保持必要的融资能力储备、维护资本结构的弹性,对于抵御预期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5.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资本结构,实务中,企业要根据融资环境、自身偿债、盈利能力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根据财务弹性的要求,最佳资本结构不会是一个常数,它应当是一个有效区间,比如资产负债率介于65%~70%之间等。而且,最佳资金结构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企业要经常测算企业的实际负债率是高于还是低于最优负债率,如何应对与调整,这是一个伴随企业经营活动的常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伴随企业发展的过程。所以,财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企业要根据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及时应对防范,把财务风险把握在可控范围内,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姚琴.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2]许燕.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3]王影.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4]郭敏.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9.[5]丁玉书.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
第四篇:论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摘要】网上证券交易代表着未来证券市场以及证券交易模式的发展趋势,但是网上证券交易,既是证券交易活动,又是一种电子商务,网上证券交易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在网上证券交易中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网上交易的低成本性、便捷性、相对安全性等优点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联性, 加上证券交易本身的无形化和数据化特征, 网上证券交易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意外的或人为的风险。而对此问题的讨论无疑有利于网上证券经纪业务更好的规范和发展,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文章仅从网上证券的概念种类规定、完善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立法建议、网上证券存在的主要风险、风险发生后经纪券商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规则以及经纪券商与投资者如何应对交易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上证券交易的内涵及法律属性
(一)网上证券交易的概念
中国证券期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对网上证券交易是这样描述的:“一笔证券交易可以被描述成以下过程:客户把委托单下到证券营业部,再由证券营业部把委托单传递到证券交易所,在交易所撮合后再通过证券营业部把交易结果返回给客户。如果把客户下单到营业部的过程用互联网来实现,再通过互联网把交易结果从证券营业部传给客户,这就是实现了网上证券交易。”相比较而言,国外对网上证券交易定义的描述非常简单,即通过互联网完成证券交易的过程。具体而言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网上股票经纪活动、网上股票直接公开发行和网上直接撮合证券买卖(由相当于网上股票交易所的电子通讯网络完成)等。我国现阶段的网上证券交易是经纪交易商向投资者提供的网上交易经纪服务,属于第一层次的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在交易流程中,交易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作用,仍然是一种场内交易。
(二)网上证券交易的法律属性
1、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电子化交易的基础立法呈空白状态。我国的网上证券立法是随着网上证券交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不过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规范网上交易的基本法, 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规定零散见于一些法律、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务院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不可置否的是, 这里显然找不到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任何规定。不仅如此, 就连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针对网上交易的规章《网络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和《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也找不到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法律依据。可见, 在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立法方面, 处于一个空白状态。
(2)网上证券交易的专门立法不健全。目前,我国专门规范网上证券交易的立法主要是证监会于2000年4月颁布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金融规章。这些规章对促进网上证券交易的稳定发展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却有着明显的不足,很难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健康发展。
(3)与网上证券交易相关的传统立法滞后。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一些现有的传统立法基本不适应其要求。
(4)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立法缺失。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无国界性,制定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法律规范很有必要。但目前,在我国尚缺这方面的法规,这不仅会影响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在国际上的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鉴于此,我国立法机关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网上证券交易立法的完善。
2、网络证券交易的风险承担的立法展望。(1).遵循证券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公平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要求。在《证券法》中,公平是指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必须保持公平的竞争环境, 证券市场参与者不因身份、地位、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受到歧视, 他们依法入市的条件相同、信息利用的机会相当、投资获利的机会均等, 合法权益亦得到平等保护;第二是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则, 更是各类交易法应予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由于在网络证券交易中, 关于风险的承担尚无法可依, 风险揭示书和网上委托协议书均是由网络券商拟订, 因此本应由券商承担的风险地转嫁给了投资者, 得网上交易产生的风险差不多都由投资者承担。这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证券法》第4 条规定,“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2)立法的必要性。就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而言, 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当下的网络证券交易风险承担问题可以说是法律、法规滞后问题。我国证监会已制定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及《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它们在鼓励市场创新、控制技术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这些法规的内容看, 还只是框架性的, 还没有解决网上交易所涉及的风险承担问题。
(3)基础立法与专门立法的配套建设。基础立法首先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使我国立法保持相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证监会应就《暂行办法》等规范网上交易的规章作更好的完善,尤其应该解决相关当事人权利义务以及风险的分承担问题。其次,应及时修正或补充《证券法》、《票据法》等有关传统立法,以适应网上交易发展的需要。再次,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建立有关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协调法律制度。
(4)注重有关立法对投资者的保护。由于在网上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所以,立法应倾向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尤其要禁止委托交易合同中对与投资者的各种不公平的条例规定,并应当在风险分担方面给投资者于以保护。
3、网上证券交易的法律责任的承担。网上证券交易的瞬时性、高技术性、和无纸化等特点,决定了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要高于传统证券交易的风险。对于网上交易风险致使投资者发生损失时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有关当事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并未对此作出专门法规条例,立法应该加以完善。
(1)因证券公司网上交易系统硬件或者软件存在缺陷导致交易出现错误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由证券公司承担责任
(2)因网络服务商的过失所致的事故或者故障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应该网络服务商承担责任。但从网络服务商、证券公司和投资者这三方关系的角度看,应该由证券公司先行承担责任,再由证券公司向服务商追究相关责任。(3)因非法侵入交易系统,盗取或篡改指令、相关资料以及资金数据等造成的投资者损失,应由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承担责任,然后由证券公司向实施侵权行为的人追偿。
(4)因投资者自身的过错,如投资者遗失或泄露密码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应由投资者自己承担责任。
二、网上证券交易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网上证券交易所涉及到的环节远多于营业部交易,而且许多环节并不在证券公司控制之内,所以进行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性也较传统交易大。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证券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操作性风险。一是投资者进行网上证券委托交易时, 由于不具备一定的网上操作经验而造成操作不当的风险;二是投资者对完成网上交易必须具备的网上委托的身份认证文件及密码工具保管不当, 被他人窃取后假冒投资者身份进行网上委托交易而导致的投资者经济损失。
2、第三人侵权的风险。第三人或者侵入投资者电脑, 或者截取投资者网上传输过程中的交易指令或者攻击证券公司进行网上证券委托业务的服务器, 以窃取投资者相关证书及密码阻碍投资者交易。
3、银证转账的风险。为了防止网上委托数据受到非法窃取和篡改, 一般的证券公司不直接向投资者提供网上银证转帐业务。
4、虚假信息及失真信息的风险。网络传播的信息虽然量大、方便快捷, 但是网络信息的如果是虚假的或滞后的, 则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5、财务风险。投资者在采用网上委托交易后, 应在交易当日同营业部进行账务核对, 确认本人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的余额及当日发生额准确无误。
(二)网络技术系统可能存在的影响证券交易的风险
1、投资者的电脑系统故障、感染病毒、被非法入侵、电脑设备或软件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不匹配,无法下达委托指令或委托失败而产生的损失。
2、互联网故障导致委托指令、行情信息等中断、迟延、错误,使投资者无法在其指定的委托价位成交而产生的损失。
3、通讯线路繁忙、服务器负载过重,投资者不能及时进入行情系统或网上证券委托系统,使投资者不能及时增大收益或止损。
4、网络券商的设备故障、交易系统故障、感染病毒、电力故障等导致投资者的委托指令无法被执行。
5、重复或错误发送交易指令。
(三)交易中还可能面临到得其他风险。
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以及除证券投资包括的一般违约风险、利息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性风险等, 证券交易业务还存在特殊风险。
三、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可信的验证机制和可靠的网上证券交易体系。
1、为了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保密性、真实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不可否认性 ,防范证券交易和清算与交割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在增强加密措施保护信息传输的同时 ,必须在网上建立一种信任验证机制 ,使得证券公司营业部能对投资者身份的合法性、真实性认证 ,以防假冒。
2、我国证监会发布实施的《管理办法》第 18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应采用可靠的技术管理措施 ,正确识别网上投资者的身份 ,防止仿冒客户身份或证券公司身份;必须有防止事后否认的技术或措施。”、这就要求网上证券交易者有一个可以被验证的身份标识 ,即数字签证。
3、采用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能确保系统所有数据在传输时都有电子签名 ,那些由于传输错误或被恶意伪造的数据都不能通过检验。投资者的每个网上交易指令都应附有有效的交易密码 ,任何虚假的交易指令都会由于密码错误而无效
(二)证券公司应在接受投资者网上委托业务时向投资者进行风险揭示 ,并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1、根据《管理办法》第 22 条规定: “证券公司应在入口网站和客户终端软件上进行风险揭示。”第 28 条第 8 款规定 ,证券公司的《风险揭示书》范本应上报证监会 ,作为证券公司在申报网上证券交易时的必备文件。《管理办法》第 6 条规定: “证券公司在为投资者办理网上委托相关手续时 ,应要求投资者提供身份证明原件 ,并向投资者提供证实证券公司身份、资格的证明材料 ,禁止代理办理网上委托相关手续。”这一条所规定的禁止代理办理网上委托手续的根本目的 ,就是证券公司必须向投资者本人进行风险揭示 ,在投资者了解网上证券交易的各种潜在风险后 ,再决定是否进行证券网上委托业务。
2、投资者在对网上证券交易的优缺点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后 ,如果投资者自愿采用网上委托 ,证券公司应与投资者本人签订专门的书面协议。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内容包括证券的委托买卖、清算与交割、信息查询、客户资料保密、替代交易方式、资金存取、转账和转托管、风险防范、交易密码设置和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协议的详细约定能弥补法律规定欠缺的缺陷 ,以协议条款作为双方的行为准则 ,能避免纠纷的产生。
(三)证券公司加强风险控制 ,严格业务管理制度。
1、《管理办法》的第 7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应制定专门的业务工作程序 ,规范网上委托。”第 11 条规定 : “证券公司必须自主决策网上委托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有关投资者资金账户、股票账户、身份识别等数据的程序或系统不得托管在证券公司的合法经营场所之外。”
2、证券公司应制订严格的业务流程并定期向投资者提供书面对账单 ,限制单笔委托最大金额以及每日成交最大金额;严禁透支和信用交易 ,加强资金在账户之间划转与存取、指定交易的控制等;在现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下 ,禁止开展网上证券转托管和计算机及电话形式的资金转账服务。做到在开户、指定交易时的事前控制 ,交易委托的实时控制 ,对交易后的清算与交割的事后控制。
3、证券公司在加强交易程序性制度建设的同时 ,应建立一系列必要的网络管理制度 ,如 :网络系统入网制度、系统数据共享制度、修改程序检查制度、用户信息存取制度、敏感数据安全制度和系统文件备份制度、安全稽核监察制度等。加强自律性管理 ,防止和减少网络交易各参与方可能出现的纠纷。
(四)加强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1、投资者在做出网上证券交易决策前 ,首先应综合比较各证券公司和进行网上交易网站的安全防范措施、信息质量、传输建设和技术服务等情况 ,选择一个技术力量雄厚 ,风险控制健全的证券公司和网站作为委托对象。
2、其次必须对网上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客观地评价并辩明真伪 ,选择适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密码的设置和资料的存放等。应严格地依照法律规定和约定及时检查委托成交情况 ,并按时进行清算交割。如果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与证券公司进行协商处理。
(五)投资者在防范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遇到技术风险, 投资者应及时对比其他相关信息, 使用其他交易手段(如电话委托), 及时查证成交情况, 规避网络故障带来的技术风险。
2、投资者必须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设置各类密码, 并妥善保管自己的开户资料、交易密码。尽量避免采用委托他人的方式或在证券营业部营业场所之外开户, 尽量避免投资者开立的证券交易账户交由他人保管使用。
3、投资者在网上委托的过程中, 使用商业银行提供的银证转账业务, 必须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办理。
4、某些上市公司或咨询机构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不够准确,缺乏法律的规范和有效的监管, 误导广大股民借以操纵市场, 投资者应辨别信息真伪, 谨防网上欺诈带来的信息风险。
5、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账户有异议或感觉数据异常, 应立即与营业部联系, 以免造成资金损失。
6、针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 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地址选择、房屋结构设计要慎重, 关键的软硬件要添置备援配置, 以保证应用系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中断运行。防火要添置烟火和温度侦测器、各种灭火器、防火保险柜;为了防水, 主机房和动力设备应尽量安放在二楼;为防断电, 应采用 UPS 电源;为防计算机屏幕发出的辐射被黑客检测出来, 防止打印机、磁盘驱动器和主处理器泄漏信息, 计算机中心应密封屏蔽起来。为了防震, 可在高架地板下架设强力弹簧。
(六)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技术措施
采用网络隔离手段对证券交易的中心端的软硬件系统与证券公司业务系统实施网络隔离。同时, 在中心端与 Internet 的联接上, 设置防火墙, 对中心端提供额外的监控和保护手段。采用入侵检测技术防止黑客攻击, 以此作为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 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痼疾, 为此, 要求所有券商的计算机上安装能及时升级的网络版防毒产品。此外, 对重要的交易数据要进行定期的备份, 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时间戳、数字证书技术, 利用公钥基础设施安全体系。为解决委托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过程中存在的被截取、破译的风险, 还可以使用安全套接层协议或者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来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进行。
(七)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管理框架
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 仅仅从加强安全技术手段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 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行信息管理时由专人负责管理数据库, 做到不泄露投资者开户和个人资料。除了有应付系统中断的备用系统和应付危急的程序外, 还有必要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无论信息管理还是维护管理最终还是归结到人, 人员的素质高低, 法制观念的强弱都会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对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证券从业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包括规章制度和法制等内容的岗前培训;实行岗位责任制,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责任人给予严惩;落实安全运行制度与原则。网上证券交易的风险很多方面来自于客户本身, 客户不知道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安全, 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在网下对投资者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让投资者学会进行自我保护。2005 年 4月 1 日起在我国正式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进一步保障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投资者将可使用手写签名、电子公章、秘密代号、指纹、声音, 甚至视网膜结构等, 保障自己更安全地在网上进行炒股、电子商务等活动
(八)防范网上证券交易风险的法律与监管策略
从技术上而言, 永远无法保证网上证券交易的绝对安全,只有和先进的管理和规范的法律、监管制度相结合, 才能保证网络交易的绝对安全。因此, 在加强技术保障的同时,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网站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网络证券违规与犯罪调查中心。
在我国, 证券市场网上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证券管理部门还没有对证券网络犯罪进行直接监管和处罚, 证监会没有司法调查权, 而公安机关对证券网络交易业务熟悉程度不及证券监管机关, 但有关证券网络违规犯罪主要由公安机关管辖。因此, 目前监管体系并不利于对网上证券违规犯罪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不能适应网上证券犯罪监管的需要, 有必要在现在的中国证监会机构下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 专门负责网上监督。
2、因特网违规与犯罪是无国界的, 凡与因特网直接相连的计算机都有受到网络欺诈攻击的可能, 网络证券违规与犯罪将突破时空限制给不同国家造成同样的危害, 因此, 加强国际间合作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目前网上证券交易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监管规则, 我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证券监管组织之间的合作, 倡导制订全球统一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协议。
(九)加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证券活动的监管
1、对披露证券信息的网站实行许可证制度并设立权威网站。券商的网站如用于网上交易的接口, 审批时原则上可与其网上交易业务资格审批同时决定是否予以许可证;对非券商网站, 应视其技术水平决定是否予以进入许可证;不作为网上交易入口的网站, 应视其点击率、网站内容的专业化程度, 决定是否允许其披露证券信息。当不同的网站披露的信息出现差异时, 要以权威网站为准。这些所有网站的名单应予公布, 向广大网民说明, 提高其对信息可靠程度的鉴别力。
2、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管理。网站必须披露根据《网站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第四章的信息披露中的二十二条以及第二十三条规定: 证券公司应在入口网站和客户终端软件上进行风险揭示。如向客户提供证券交易的行情信息, 应标识行情的发布时间或滞后时间;如向客户提供证券信息, 应说明信息来源。并应提示投资者对行情信息及证券信息等进行核实的内容, 监管的重点主要包括券商的网上投资咨询是否违背有关投资咨询方面的法规以及网站中是否传播虚假的、误导性信息。
3、加强对其他相关网站的监管。近一段时间, 频频出现某些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站被假冒, 还出现了“网银大盗”、“股票大盗”等病毒。这些病毒或假网站有些是通过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竞价排名, 诱使用户下载软件或点击假冒的主页, 以达到盗取账户与密码目的。因此, 各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提供搜索引擎功能的网站的监管,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处罚, 尽量消除这些假冒网站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诈骗的可能性。
(十)引入保险机制, 保障投资者切身利益 在依靠技术进步, 不断强化安全保密手段, 通过法律措施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证券犯罪的同时, 应积极地与保险公司合作, 开发对应的险种, 为投资者投保, 通过保险机制的配套工程来消除投资者的疑虑, 树立投资者对网络安全的信心, 建立保障投资者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1、推出“黑客保险”护驾网上交易
对于由于病毒黑客等网络风险带来的损失, 从事网上委托交易的各大证券公司都在网站显著位置发布了风险警示, 警示明文规定“由于账号、密码被泄露或开户资料遗失未办理挂失等使得投资者的网上证券委托的身份可能会被仿冒, 造成证券被盗卖或盗买而引致损失。凡密码正确所进行的一切委托行为, 本公司均视为您本人的委托行为”。事实上, 由“证券大盗”而引发的数起案例, 最终被害股民除了去公安局报案一种选择外, 所有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要想通过病毒传播者留下的蛛丝马迹抓到犯罪分子谈何容易。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险业务。而在国外, 网上证券交易保险的开展已经很普遍, 股民在签订网上证券委托交易协议时, 券商会主动为用户购买一份商业保险, 在遭遇种种不可抗的突发风险时, 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为股民承担部分损失, 以此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黑客保险”业务, 著名的网上证券经纪商 E-Trade 为每个交易帐户免费提供高达 1 亿美元的保险, 这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投资者通过 E-Trade 网站进行网上交易的信心。而在我国,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券商、保险公司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治公司三方进行合作, 券商联同保险公司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病毒防治公司客户端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提供给采用网上证券交易的投资者使用。投资者在使用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后, 如果还是因黑客问题而造成损失时, 由保险公司负责为投资者提供赔偿。
2、推出“网路及交易系统畅通保险”
在我国许多网络券商制订的“网上证券委托协议”中, 往往会有如下规定: 券商因设备故障、通讯故障、网络堵塞、交易统故障, 以及因互联网上传输原因, 交易指令出现中断、停顿、延迟、数据错误等情况因素而造成投资者不能正常交易, 券商不承担责任等等的免责条款。如果让券商来承担这种风险, 则不利于券商积极开展网上证券委托业务, 从而将会阻碍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和应用。但是, 券商的这种做法将会极大地损害投资人的利益。笔者考虑是否可能在引入“黑客保险”的同时,也开发出对因券商设备故障和 ISP 的原因而造成投资者损失的“网络及交易系统畅通保险”
答谢辞: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李备友**老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耐心的帮助和细心的指导,使我在论文写作初期有了清晰的思路,并帮助我坚定了信心和指出了论文之中不足之处以完善论文,于此,特别感谢李*老师!
参考文献
(1)刘艳慧,.论完善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立法[J].中国证券期货,2012,(7).(2)陈静,马丽,.网上证券交易系统安全机制的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5).(3)陈晓明,.网上证券交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8,(1).(4)张国良.网上证券交易风险及控制方法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6).(5)高芳,.网上证券交易存在的风险及监管制度的研究[J].知识经济,2009,(1).(6)涂斌.网上证券交易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2003,(4).
第五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的发展与风险并存。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由于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动性及企业自身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人们“企业的发展与风险并存”。现代财务的风险观,要求房地产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在全面认识和把握风险的前提下,预防和避免各种不应有的损失,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由于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动性及企业自身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人们对未来认识和控制的局限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是现代房地产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如何控制风险,用何种策略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和控制,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1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资金活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涵义持两种观点:第一,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房地产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房地产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加剧;第二,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房地产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房地产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2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客观存在性。即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即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结果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3)分散转移性。财务风险的这一特征使风险组合、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多种财务工具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进行运用,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虽然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防范和控制来分散转移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采取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4)预测决策性:房地产企业经营是持续进行的,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估计,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从而做出投资经营决策,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5)收益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房地产企业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
(6)激励性。即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促使房地产企业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房地产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原因。房地产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外部性财务风险
外部性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给房地产企业财务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一般是房地产企业较难预料和控制的,并往往通过影响房地产企业内部性风险因素而发生作用,是一种间接性财务风险,具体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3.2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特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
一。对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3 房地产企业内部关系没有理顺
房地产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房地产企业与上级房地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3.4 资本结构有待改善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主体由流动负债筹集,辅以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还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4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4.1 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领导要具有风险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采用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为防范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强化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房地产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调动其参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把化解风险当作首要责任和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财务风险控制系统,从工作环节上,把重心放在事前防范。房地产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赢利能力就越强,因此,控制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永远的主题。
4.2 建规立章
房地产企业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风险机制引入房地产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房地产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提高房地产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以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4.3 分析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完善财务预警系统
为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认真分析研究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逐渐掌握其变化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根据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变化的预测,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对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收集、预知危机、控制危机。
4.4 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指导,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长效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适当搭配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控制财务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另一原因是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搭配比例不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规模,利率结构等因素
来制定合适的长短期负债比率。
4.5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有机过程,通常包括:一是识别和评估风险。对房地产企业财务可能遭受的风险进行事前预测和全面估计,认清房地产企业所处的环境,剖析财务系统中的不利因素,划分出财务风险的强度和可能的损失程度。二是预防和控制风险。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等。三是风险的损失处理。通过事先防护性安排,对发生的风险损失迅速作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以最少的损失和最快的途径排除风险,确保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行。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房地产企业全员、全方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才能使财务管理有序、有效进行,保证房地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4.6 利用信息手段支持有效的财务管理
用信息化进行采购管理,利用合同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用信息化进行生产管理,以销定产,按市场供应,按订单生产,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变房地产企业推动为市场用户的拉动。用信息化进行库存管理,可以加快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自转,减少库存积存,防范库存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地掌握分析房地产企业和市场的平衡点,减少库存积压。
4.7 大胆而谨慎地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以期货、期权、互换为风险管理手段的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就有规避功能,利用外汇、利率、股票期货能达到套期保值的作用,回避市场的价格风险。但由于期权、期货具有高杠杆率会使其本身风险程度加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时应特别谨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对风险进行动态的控制,风险与收益同在,敢于冒风险的房地产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往往从高风险中获取高收益。房地产企业高管人员应充分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定位到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把握多变的市场机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房地产企业获得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 李晓丽.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山西财税,2008(8)
2 邱启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8(10)3 卢玉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金融经济,2008(18)
4 张新海.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 樊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刍议[J].山东商业会计,2005(1)
6 闫俊华.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现代商业,2008(27)
7 卢玉花.浅谈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金融经济,2008(18)
8 周瑞珍,陈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 张新海.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10 李婕.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J].铜业工程,2004(2)
11 杨升军.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会计之友,2008(12)12 汤旭.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探析[J].金融经济,2006(16)
13 韦正元.在价值最大化目标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财经界,2008(3)14 冯红霞,杜立成,王海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
理论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