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者为了确保做出科学的、恰当的决策,保障决策执行过程的高效率,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而制定的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的制度、组织、方法和手续的总称。其涉及企业管理各方面,范围很广,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任何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也是我国当前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现代化产权制度的改革的重要保证,是完善公司法人冶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更是企业内部控制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前提。为了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合理有效地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需对财务管理的运用方式和控制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对内部控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无法对实践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有关内部控制失效的种种表现: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假、企业舞弊案件频发等等,表明内部控制如在设计上有缺陷,在作用上有缺失,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达到能够使各类财务决策权力、各项财会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和各个财会人员的行为都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和监控之下的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水平,表现在:
1、加强对财务部门的重视。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财务内部控制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而没有把财务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意识薄弱。
2、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使企业内部人员无章可循;还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或更新不及时,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失去时效性;还有些企业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制定了比较科学、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并未较好地执行,内部控制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有的企业虽有为数不少的财会规章制度,但仅是纸上谈兵,留于形式,是为应付种种升级达标用的,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3、内控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为了确保其指令被贯彻执行,管理层要制定各种措施程序,一般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当局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或者说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诚信度低,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这样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素质,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由于企业常常把企业的盈利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好坏进行紧密的挂钩,致使许多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一系列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二是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差、诚信度不足。有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不够重视,致使财务人员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的概率大增,如乱用会计科目、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尤其是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的新内容较多,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诚信不足并非其心甘情愿造假,而往往是由于利益驱使或其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地制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形成“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局面。
5、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经营风险,如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开拓市场的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等等。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例如银广夏事件中,银广厦集团的负责人置风险于不顾,连续进行违法活动,使企业与个人共同处于高度风险状态。并且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多年,银广夏集团的负责人胆子越来越大,肆无忌惮,把违法当成习惯,根本毫无风险意识。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预防性的、检查性的和纠正性的控制。企业一旦检查出了错误和舞弊,应该给予纠正;同时制定预防性控制措施以确保错误和舞弊不再发生。
依据目前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处理好控制风险和拓展业务的关系,重视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抓紧整章建制,形成一套权责分明、平衡制约、科学严密、运作有序的内部制衡机制,把内部控制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因此,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机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把握住审批程序、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口令等关键部位;管好关键物件,如重要的发票、银行票据、银行往来单证、印鉴等;控制住关键工作岗位,如现金、银行出纳、收支事项的核准、凭证复核等。同时,抓好经常性的内部稽核,坚持定期内部审计。
我们掌握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点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针对关键点来更好的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有效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1、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也一直未能很好的分开,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往往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许多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将迫使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为此,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让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敢说真话、敢于坚持正义的员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3、充分发挥会计责权控制的作用。健全制度,明确会计责任,细化会计人员的权责,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可以采取内部激励机制,应对会计人员赋予较高的薪酬待遇,其奖金与工作质量挂钩,以促进
其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并且走会计职业化之路,保证会计人员的素质。定期组织业务轮训,搞好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
4、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一个再好的制度仍然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来贯彻执行,否则这个制度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企业应该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以便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因此,企业高层领导人除了自身起表率作用以外,还要引导其员工做道德范围内的事。所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当重要。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这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5、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使内部控制制度化。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督事实上,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负责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再好的控制体系也显得软弱无力而流于形式。许多企业领导不重视内控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严密的内控制度不仅控制一般的员工,而且控制企业领导。一些中小企业领导习惯于一人说了算,而不习惯受到限制,尤其是资金方面的限制,这就为内控制度的执行设置了障碍。企业领导必须自觉接受内控制度的制约,力求使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随时发挥作用。
7、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它由适当授权、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凭证和记录、接近控制、独立检查等环节组成。这种制约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如会计信息收集、归类过程中,除了制单外,必须有复核并由财会主管审批;又如现金流转业务中,现金收支的审批、收入和支出、印鉴的保管、记帐等业务应分工管理,互相牵制。在内部牵制中,必须采取工作轮换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牵制的效果。工作轮换制是指根据不同岗位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每一员工在某一岗位的履职时间。对关键岗位应频繁轮换,次要的岗位可少一些。从轮换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揭示出制度的缺陷、管理的缺陷。
内部控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系统包括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财务目标、财务规划和控制。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应注意根据企业的目标,强调平衡风险、达到预计的利润、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重点考虑资金的收付情况;评估业务计划需要完成的框架,使得企业总体财务目标与框架一致。控制和实施金融风险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必须处理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和企业发展阶段。并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保证科学性的决策和程式化,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资产,检查账簿交易的准确性,而在该公司内部采取的措施。包括必要的制度和措施,旨在提供合理保障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效率和防止资源流失;对外可以提供可靠的报告;促进企业合规经营、财务报告的好处有一个可靠的结果,所以内部控制系统在过程中是一个必要的环节。财务风险管理经常使用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了一个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合理控制现金流,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财务指标预警和内部审计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人事管理系统、营销系统和采购系统等,这些规则的具体制度取决于企业行业的性质、大小和其他因素。详细设计的系统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公司来操作。
本文源自中瀚石林
第三篇:浅议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浅议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 要】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对于各类财务风险的有效应对和治理,这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自身健康发展和一个关键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出来,企业应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本文在总结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基础上,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根据风险的成因提出构建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财务风险一直是企业本身经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风险类别之一,其对于企业自身的正常生产经营有直接影响。做好对于相关风险的控制和应对,可以有效确保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生存能力。面对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进行科学、客观地分析,并且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内涵。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各个需要使用资金的项目,由于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运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收入同预期收益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偏差,从而导致企业面临一定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力度,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企业是否能够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紧密相连。即使在部分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现状,但是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同该行业发展投资和负债率高、资金周转缓慢等特点具有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国家相?P部门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的相关调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平稳运营的关键就是资金,资金筹资的方式不同和资金的来源不同,都会对企业产生相应的风险。公司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必须做到风险与成本之间相权衡。对收益和风险权衡之后才能使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筹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风险:
(1)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资产的变动而导致的资本成本的变动。
(2)再融资风险:指企业再次融资的不确定性或者因为企业自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为金融工具品种的变动以及融资方式的变动等带来的风险。
(3)财务杠杆风险:对企业筹资风险进行评价的一个指标是财务杠杆(负债/权益),财务杠杆越大,股本收益率越大,与此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
(4)汇率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汇率变动给企业对外业务活动造成的风险。
(5)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对一个项目投入资金之后,因为受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的变化而影响到企业的预期收益的风险。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最为显著的几个特点就是投资规模巨大,开发周期长,变现能力在初期比较弱,除了这几个自身特点之外还会面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容易受到国家投资、财税、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企业所投资的项目规模越大,那么所面临的的管理风险,销售风险,运营风险就越大。较大的投资项目往往需要一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来计划和实施,投资数额巨大、时间跨度长导致未来报酬极大地不确定性,因此存在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受供、产、销等环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资金运动迟缓,运营困难,企业价值下降的风险。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能力不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升和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40年的发展,现在的市场已经进入到供大于求的状态,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行业升级加快。市场不断变化就要求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相应的经营能力,如果一再的墨守成规,没有好好的风险市场行情的变化,建造出符合大众预期状态的建筑物,设计品质更高,质量更好的房地产产品,采用过时的产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不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有效亚索成本,那么企业将面临客户流失,市场萎缩,经营资金枯竭的风险。此外还有因为企业间大量互保而导致的保证风险,由于货币市场波动带来的利率风险和资本流动风险,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引起的纳税风险,以及不能做到对投资人承诺过的利润分配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房地产企业普遍缺乏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仍然以粗放型管理为主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其难以消除,因此企业只能通过采取措施来加以管控降低。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仍然是粗放型的,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控部门和人员,同时也没有建立自上而下完整的财务风险识别管控体系和制度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监测,这样就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缺乏风险意识的管理环境,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
2.没有建立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
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既能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同时也能合理减少企业偿债能力等财务风险的发生,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筹集结构存在问题,即负债整体规模过大和短期债务在整体负债规模中占比较高: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充足的资金是其正常经营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对于负债规模缺乏整体的认识,负债率明显偏高,这既造成资金使用成本高,又给企业后期带来了较高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是负债中短期负债占比较高,更加剧了企业的短期偿债的风险。
四、现阶段加强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筹资方面
针对房地产企业筹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应从资本结构优化以及适度负债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单一的融资渠道是我国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筹资的主要特点,通常以银行贷款的方式为主,因此拥有极高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深入落实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其中包括调整贷款利率等措施,这更加剧了房地产企业在筹资方面的难度,导致企业运行中面临极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从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权益性融资比例的增加,在综合应用公司委托、信托融资、合作开发等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降低债务融资比例,促使自身的资本结构得以改善,最终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2.投资方面
实施多元化经营、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是房地产企业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之一。投资风险高是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因此,房地产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详细、全面、精确的分析投资对象,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研究,确保投资价值。同时,房地产企业在展开投资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种房产或一个区域,而是应当通过跨区域房产投资的方式,对写字楼、商业楼等多种建筑进行投资,实现投资结构的优化,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散。
3.资金运营方面
房地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大日常资金管理力度,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升,能够更加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回收期长、开发时间长等是房地产的投资的主要特点,这就导致房地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大量资金会处于长期被占用的状态,形成了较低的资金周转率。因此企业应加大资金运行管理力度,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一方面,企业应合理安排日常资金的支出。对企业运行各个环节需要使用的资金进行全面统计,通过合理调整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准确评估房地产企业顾客的信用情况,只有在保证良好信用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赊销,高效展开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将坏账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积极主动的回收应收账款。最后,房地产企业运行过程中,应对意外损失准备金进行建立,为企业更加有效的规避各种财务风险,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霞,陈光明.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J].会计之友,2016,(1).[2]赵静.楼市调控政策下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9).
第四篇: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
1.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背景
1.1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的理论阐述
2.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范畴
2.1财务风险的类型
2.2财务风险的特征
3.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3.1定性的识别方法
3.2定量的识别方法
4.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概述
4.1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
4.2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评估
4.3案例研究
4.4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5.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1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5.2建立资金管理体系
5.3盘活现有存量资产
5.4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第五篇: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冯克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的状况,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重点在对其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外部环境,主要有:
(1)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2)金融市场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3)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适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否则,很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
(二)内部原因
1.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2.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3.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首先,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等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和规避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思想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管理层重视,并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控制财务风险才有保障。(1)建立风险责任制。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注重风险管理,重点把握重大财务收支决策。(2)发挥总会计师的监控作用,防范财务风险。总会计师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是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责。(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4)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认真审查签证制度,经济合同须经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咨询单位审查签证后,才能加盖合同章。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1)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2)企业的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认真研究和分析资金周转水平,以及各种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固定资产和库存储备的规模进行科学定位,以确保企业良好的资产流动性。(3)在决定企业重要的投资事项时,应组织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法律顾问及投资专家等有关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以降低风险,减少投资失误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运用大量的概率分析,风险决策法等,以顺利进行财务决策,使其有效的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当三者中的任何一项失衡,都会引起企业危机,所以,我们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2)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指标和标准值,结合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自动报警提示,提醒和督促财务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它在给企业带来威胁和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及化解风险的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宁。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冶金财会,2010(3)。
[2]林芳,勒永新。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财政金融,2011(02)。
[3]鲁静。浅谈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财政金属,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