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犯罪现象调查
课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食品安全犯罪现象调查
一、案情
自河南一些地方“瘦肉精”事件曝光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沁阳市,孟州市,温县,获嘉县四地展开拉网式排查,并对济源市当地的“双汇”冷鲜肉进行抽检,首次通报数据显示,“双汇”品牌部分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
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济源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确认为阳性,34个阴性,另有6个样品正在等待检测结果。这也是河南省首次通报双汇冷鲜肉“瘦肉精”抽检呈阳性。济源市政府已于3月15日下午,对济源双汇公司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市畜牧局对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发现19头“瘦肉精”检测呈阳性。
此外,河南省对央视新闻频道“315特别行动”中曝光的,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个养殖场(户)1512头存栏生猪进行全部封存后,已排查796头,其中158头被检查出含有“瘦肉精”;排查饲料2579.8公斤,791公斤被核实含有“瘦肉精”。同时,已控制涉案犯罪嫌疑人32人,免职9人,停职11人,开除公职6人。
二、类似案情简介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6月,中国的甘肃、江苏、山东、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等多家医院披露:多名1岁左右的婴儿患上双肾多发性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婴儿罕见病症。患病的原因尚未查明,但这些孩子的家长说,孩子们都曾经长期食用三鹿牌奶粉,因此怀疑孩子患病与配方奶粉有关。
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9月11日发布声明,经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公司决定立即对今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毒馒头事件
近日,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质检总局已明确要求上海市质监局严查严办,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据新华社消息,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将彻查此案、依法严惩,彻查过程将向社会公开,查到哪里公布到哪里。12日,上海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及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上海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同类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截至12日16时,上海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馒头1.6万个,涉及多家超市。
三、原因分析
1.农业种养殖环节的污染问题。
由于目前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有些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含激素类药物、剧毒农药的使用引起的牲畜中毒或影响健康情况难以控制,对食品安全影响较大。
2.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问题。
食品生产企业相当一部分为家庭小作坊,特点是“小、散、乱、赃、差”,这种生产单位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基本条件,食品标准难以达到要求,食品安全难以保障。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全国现有的700多万家小型食品加工作坊、摊点中80%以上为10人以下的手工作坊,工艺落后,卫生条件极差,20%-30%没有达到行业标准。
3.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
目前城乡食品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个体工商户,缺少必要的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验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伪劣集散地。经营业户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常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4.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农村食品市场分布面广,监管网络不健全,导致无证生产、经营食品情况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隐患比较多。不法分子往往将假劣食品销往农村集贸市场和小卖部,由于农民群众购买力低,鉴别知识少,因而购买食品时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蒙受损失,影响健康。
5.食品质量标准不够系统完善。
食品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近年来发生安全事件的一些食品,有的在标准上竟然是完全合格的,有的却根本没有标准可依。有关专家表示,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一是数量少,二是落后,加工食品使用国际标准的比率只有55%,与《国际食品法典》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6.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
食品生产、销售、卫生等环节,特别是生产、养殖方面的一些基础环节,没有规范性的法律法规,有些食品安全标准不健全。同时,有关部门监管职能交叉,导致责任不明,影响工作质量。
7.监管制度不完善和监管检测不力。
我国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多头管理,权力交叉,农业局、畜牧局、渔业局、环保局、卫生防疫站、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贸易局、检疫局等部门都有职责监督食品的生产和管理,监管食品质量,但由于分工过细、职能重叠,结果是大家都在管,谁也管不好。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必须尽快地解决,目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在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中,执法不力的问题不容回避。从我们了解并研究的一些案例看,有不少食品安全事故是由于失职或渎职等执法不力造成的,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中的一个顽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强、碍于情面和各方压力办“人情案”以及部分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地方保护等等。要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使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2、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现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延续历史做法的同时,更要向管理体制卓有成效的国家学习,使监管体制相对协调集中,逐渐开创我国科学、协调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我们应重点解决食品监管职责过于分散的状况,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相对集中,权责进一步明晰,并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率和权威的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3、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4、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比如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或方法不同、含量限度要求不同等,这不仅让相关食品加工生产者颇为头疼,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对不少食品的监管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我们要逐渐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5、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份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这些成份或物质的安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某些新技术虽然会提高农业生产量,同时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必须对其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而且这种评估必须公开、透明,并采用国际上认可的方法。因此我国应采取国际认可的手段,创建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6、初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七、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大多是各职能部门自行公布与其相关的信息,但现实中不仅不同部门对同一内容公布的信息不一样,甚至同一部门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公布也出现不一致。因此,尽快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运行体系是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食品安全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犯罪现象调查报告
—以双汇发展公司为线
摘要: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已成为一重大问题。食品安全关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以双汇发展公司为
主线,从其给消费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出发,针
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对其展开调查并探
讨研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双汇瘦肉精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生命安全发展中国家监管失控法律制度不完善
正文:
一、双汇公司瘦肉精案件介绍
屡禁不止的“瘦肉精”再掀风浪,这次翻船的是中国肉类制
品行业的老大“双汇集团”。2011年3月15日,河北省孟州市等地的养猪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死样生猪,有毒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事件经相关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号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双汇集团检验程序形同虚设,隐患重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双汇,一个长期被人们信赖的肉类品牌,竟然长期收购屠宰含“瘦肉精”生猪,从而使瘦肉精事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舆论地震,俗话说,“名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挑战居民的生存底线。政府部门救火式的督查,双汇令人侧目的道歉,舆论对企业良心的谴责,对严刑峻法的呼吁等,对这一幕幕我们已渐趋麻木。当人们的注意力已被另一些热点转
移时,食品安全仍然无解,食品安全在科技、社会、舆论、法律等诸多领域的困境依然不为人所知。
二、类似案件简介
1、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8年9月,我国爆发了婴幼儿奶粉事件。由于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幼儿肾结石症,国家启动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响应预案。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其类似物有三聚氰酸。食品中三聚氰胺污染途径有:环境,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成品餐具,非法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肉类、奶类和蛋类食品中的残留,以及非法在食品中直接添加等。
时隔两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余波未了。7月9日,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检测结果显示,三份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为:215mg/kg、1397mg/kg、323mg/kg,分别超出限量值标准86%、559%、130%。青海省质监部门已查获这批问题奶粉,约达38吨。不仅甘肃,在青海、吉林等地,也在奶粉中发现了三聚氰胺超标事件。几乎同时在三个省发现严重超标三聚氰胺奶粉,这也是2009年底,上海熊猫奶粉、陕西金桥乳粉等多起三聚氰胺超“回魂”事件之后,仅时隔半年,又一食品安全恶劣事件。
2、苏丹红事件慈祥的肯德基大叔陆续被曝出有5种产品含有带苏丹红的调料。随后,肯德基的投资方百盛集团向公众公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致歉。在肯德基51.18亿美元品牌价值
(据美国《商业周刊》)中,中国消费者无疑占很大比例。然而,长期以来建立的信任感,在那一刻面临坍塌之危。
3、地沟油事件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酒楼的剩饭菜(通称泔水)经过反复加热提炼出的油。这个加工提炼的过程就是去掉肉眼能看见的“赃物”,通过反复加热,会把残渣过滤或沉淀掉。经过这些工序提炼出的油是清澈透明的,肉眼看上去跟正常的油无任何区别,部分不法分子用于牟取暴利使其回流餐桌。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
三、原因分析
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生产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都较低。许多不法商人为了谋取暴利,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做出了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从苏丹红染色剂到“漂白”木耳,到人造化学鸡蛋,到“三鹿”奶粉,到地沟油,到染色馒头。。。一次次的食品安全危机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次次的警钟响起,不得不让我们对此深思!
食品安全方面频频出问题到底是为什么呢,以瘦肉精为例分析,瘦肉精到底有多严重?关于这个问题,郎咸平教授解释道,美国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全世界最严格的食品案全监督
机构,在七种瘦肉精里面,他们批准一种可以使用,叫做莱克多巴胺,他们允许每一公斤的猪肉里面可以使用50毫克。虽然50毫克的瘦肉精不算多,但是这50毫克到最后会到猪的肝脏里面去,而我们只要吃到250克的猪肝就会中毒,可见有多严重。既然问题这么严重,难道美国政府就不知道吗?回答是肯定的,美国政府肯定知道这个危机,问题是药品监督它不是追求一个绝对的安全,而是在你不同的习惯和形态下,你的危险见到最低,这是他们的执法标准。因而瘦肉精的问题根本在于化工系统的监管失控。
总的来说中国食品安全方面频繁出现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工业的发展让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其次农民喷洒化学农药等被认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手段也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消费安全性;第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在增加。于是乎,有些人便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弃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罔视食品安全问题,做出了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第三是政府部门缺位、监管不力。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农产品质量出了大问题或造成事故之后,政府主管部门才介入调查。这种“亡羊补牢”的方式根本不可能消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而且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第四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我国的食品法规存在许多盲区。国家的许多规章制度含有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上的重复和漏洞比比皆是,在流通环节和农产品的再次加工中给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第五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我国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惩罚不严,打击力度不够。低成本犯罪更是诱使犯罪的致命的诱惑,犯了法被抓到惩罚小,没被抓到利润巨大,无怪乎人们会对此趋之若鹜。
四、解决问题对策
一是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切实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好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生产,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
二是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这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要能够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使他们自觉地遵守道德法律规定,化被动为主动,从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这个问题。
三是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法制,联合执法。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应切实改善行政效率,加强监管力度,改革现行体制,从根本上堵住问题农产品的源头。
四是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使严厉的惩处成为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剑,包括生产经营者、执法者无论谁犯法,都要依法从严从重惩处,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严厉处罚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甚至付不起的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五是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对那些恶意造假坑害百姓的不法分子,要坚决揭露予以曝光;注意引导消费,保护和宣传那些守法经营的企业;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管理工作,防止极少数新闻媒体通过对个别问题的“炒作”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参与食品安全管理,最终使假冒伪劣产品失去消费市场。
总而言之,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容乐观,需充分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人员素质,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从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从而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篇:食品安全犯罪现象(写写帮推荐)
食品安全犯罪现象调查
——以双汇发展公司为主线
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饲喂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报道,事件随即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继“三鹿”之后又一次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饭后的焦点问题。在四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谈恶性食品问题时,提出:“应当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信用、讲良心、讲责任的强大舆论氛围。
一、双汇“瘦肉精”事件案情介绍
双汇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地,并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发到全国各地。作为我国的知名企业,一直以来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在2010年底,双汇集团获得“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荣誉。经过双汇“瘦肉精”事件后,再回头看这个荣誉,广大消费者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双汇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强调和宣称:从生猪的饲养、检疫到屠宰、加工,再到配送、销售,每一个环节无一不进行严格的监控,仅仅从生猪入厂到成品出厂,就要经过十八道检疫检查关;另外根据有关报道,双汇集团投入了数百万元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引进了气相色谱仪、油脂水分自动测试仪等先进的高科技仪器,对各种重要指标进行检测,严格把关,其生产的所有肉制品都可放心食用。
今年,经3·15的严格检查,相关部门发现河南省孟州市等地的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来饲养生猪,含有毒素的猪肉流入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导致大量含有“瘦肉精”的双汇火腿的肉制品流入消费市场。调查采访之后,我们发现,针对“瘦肉精”的严格监管链条看似完备,号称有“十八道检验”关,实际上还是隐患重重。
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在其官网站上就“瘦肉精”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除此以外,针对媒体曝光的“瘦肉精”猪肉事件,河南省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已经有数名涉及此事的违纪人员遭到停职或开除公职处理。
二、类似案情简介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举国轰动。6月28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人名解放军 1
第一医院泌尿科收到第一例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至9月8日,解放军第一医院两个多月来共收留和治疗了14名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
与此同时,南京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日前也接诊了20多名因吃同一种品牌奶粉患上肾病的患儿,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通过调查发现有数十名患儿涉及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陕西、甘肃、宁夏、河南等10个省份。因此 “怀疑喝同一品牌奶粉而导致宝宝患肾结石”的消息就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年轻妈妈的心头。让不少人联想起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这个时候有专家表示此次疾病比四年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更为严重,因为它会导致患儿肾功能衰竭,容易死亡。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经自己检查发现08年8月6日前出场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收到了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在市场上约有七百多吨,三鹿集团公司决定立即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三鹿”幼儿奶粉导致儿童死亡事件后,国家质量总局局长辞职,并撤换了相关人员。对儿童身体免费进行检查,及时治疗。要求有问题奶粉的厂家进行整改,以防再发生类似问题。
三、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原因
瘦肉精是一种非常廉价的白色结晶粉末状物体,添加到生猪饲料中后,能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对于减少脂肪增加瘦肉作用非常好,瘦肉精能增加猪的单位经济价值,但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瘦肉精的成分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特布拉林等等,它属于肾上腺神经兴奋剂。瘦肉精会导致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尤其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会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根据相关报道和实地考察,发现引起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瘦肉精”能提高猪的增长速度,增加瘦肉率,使得猪的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因此,饲养生猪商希望通过最短时间就能把猪养大,并且使猪长得又壮又好,减少成本,卖的又好。同样,生产猪肉产品的厂商为了提高销量,同样希望收购喂有“瘦肉精”的猪,甚至他们还用更高的价格收购用含“瘦肉精”饲料喂养的生猪。
第二、生产猪肉产品厂商高价收购喂有“瘦肉精”的生猪,饲养生猪商听说这一点,就纷纷买瘦肉精去喂养生猪,不仅挺高了猪的增长速度和瘦肉率,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一种“双利双赢”,谁又能不心动呢!
第三、根据中央新闻频道报导,我们发现中间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很大一部分责任,他们为了一些私人利益受贿,不顾众多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给一些饲养生猪商放水。
第四、现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完善,是国内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一些行业发展水平低,监管部门存在许多漏洞,有些方面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企业不诚信现象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双汇“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企业信条如今倍显尴尬。
第五、目前中国经济体制面临着转型,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若没有把诚信作为企业经营的模式的基本方针,类似的安全问题迟早会再次发生,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禁止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并将“瘦肉精”列入例行监测计划,现今,“瘦肉精”再次出现在消费者的食品中,说明农业部的监管问题有待改善和提高。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新的案件立案追诉标志: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人,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接二连三的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这说明了人们的法制观念欠缺,有些法制还不够完善;懂法的人执法不严,甚至去钻法律漏洞,知法犯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
(一)企业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案
1、对生猪进行逐头检验,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性。
从生殖、养殖、收购、贩运、宰杀到市场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的逐头检验,旨在从源头抓起确保100%的安全。在厂里新增一些技术人员和设备,在“瘦肉精逐头检验”这道程序上严格把关,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双汇产品更加安全、更加让消费者放心。
2、建立严密的索赔机制,从源头抓起,加大监管力度。
制度中规定,双汇集团在生猪收购过程中,要做到猪头检验,原辅材料进厂时,逐批检查。要确保供应商供应生猪和原辅材料的安全,供应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保证不采购有“瘦肉精”的猪,不销售有“瘦肉精”的猪,凡是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应商,除按照国家规定的进行处理外,还要按“问题生猪”或者是“问题商品”价格的两倍进行索赔。供应商在提供各类物资时,必须证件齐全有效,如果弄虚作假,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企业的职工,都要付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绝对不让一头有问题的猪和一批有问题的原料流入双汇集团。
3、每年开展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活动。
开展这一类活动,主主要是为了警醒每个公民“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可以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公共媒体等外部监管专家进行活动交流,对坚守食品安全的供应商、销售商进行表彰、奖励;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
4、大力发展养殖业,确保生产线从源头到最后一道程序都安全。
为了完善双汇产业链,双汇集团应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建立养殖基地。在大力发展自行养殖业的同时,进一步调整采购渠道,将采购重点向规模化养殖场转移,并签订长期合同协议,并同时签订生猪交售承诺书,保证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原料采购方面,同样做到安全保障。
(二)国家政府部门的对策
1、政府应当严抓企业质量,在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应当差人进行调查,检查情况是否属实,而不仅限于形式。把好每道关,不能让不法分子从中窃取私利,做到为民为己,坚守职责。
2、政府可以设立一些检测机构,让这些检测机构与各大食品集团签订协议,进行公开监督,这样,不仅是对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一个完善,同时,对国内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政府应当健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食品安全管制的依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现今,有些企业商家对于利益的追求已近于疯狂,因此必须有强制性的法律条款对与行为予以限制。所以,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现有的国际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修改出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法》,制定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执行的法律条款,用来约束企业行为,从而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互相冲突。
在“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后,三鹿酿成了使成千上万婴幼儿健康受到了更大的伤害,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中外,引起全民愤怒。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的袭来,引起消费者的恐慌。经过了这次食品安全犯罪问题,让人们懂得了绝不能以伤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应当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道德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基石。建立企业应当先建立信誉,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想要做大做强,久盛不衰,只有以诚实守信为根本,才能登峰造极。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现象调查问卷
青少年犯罪现象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阅读此份问卷。此卷是为了解我市青少年教育及青少年犯罪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而设计的。请您仔细阅读此问卷,并将合适选项写入()中,或在_____处留下您认为合适的答案。
您的性别:男_ˇ___女_____
1.你认为现在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呈什么趋势?(A)
A.上升B.下降C.保持原状D.不清楚
2.你认为我国当今青少年犯罪的机率高吗?*B
A高B较高C一般D较低E低
3、您认为,或在见闻的案例中你了解到导致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因素是以下哪一项(A)
A 学校B社会C 家庭D 其他
4、您觉得哪种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犯罪影响最大?(A)
A过分溺爱 B管教少,鼓励独立自主 C不闻不问 D严格管束 E放任自流
5、你的家长与你经常交谈吗?(偶尔)内容是关于什么?(A)
A.学习B.感情C.金钱D.娱乐E.其他:
6、你认为学校现在的管理体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帮助吗?(B)
A.很有帮助B.有一点帮助C.没有帮助D.可能助长犯罪
7、.学校有没有组织过全面深入的法制教育?(A)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8、在下列导致未年成人违法犯罪的因素中,您认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不良社会风气影响B.家庭管教不当C.学校教育疏漏
D.叛逆心理和侥幸心理E.传播媒体和网络游戏的有害信息
F.家庭贫困或父母离异G.其他
9、如果您和一位少年犯接触,会感到恐惧或紧张吗?是否会刻意保持距离或戒备?(B)
A.不会紧张并不会保持距离B.不会紧张但还是保持一定距离
C.会紧张但不保持距离D.会紧张并保持距离
10.你所了解的案例中当事人所用犯罪手段如何?C
A极其残忍 B比较残忍 C一般 D含有慈悲心理
11.你的朋友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认识的?*A
A同校B同一社区C娱乐等其他公共场所D通过网络认识
12.(可多选)在你朋友或同学之中是否存在以下现象?*A B C D
A.粗口骂人 B.拉帮结派,打架 C.攀比炫耀 D.非主流现象
13.(可多选)你过去是否有过下列行为?A
A旷课B逃学C夜不归宿D流浪E私奔F以上均无
14.在与周围人发生争执(吵架、打斗)之后,是否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当时缺少必要的宽容、忍耐与豁达? A
A会意识到,并且我往往会事后意识我的自尊心在当时所受到的伤害,没有我当时想象得那样严重,如果当时会冷静一下,或许会找出比攻击对方更为适宜的处理方式
B没有这样想过,相反,我还觉得别人才缺乏必要的宽容、忍耐与豁达,我打伤别人,实属活该
C没感觉,事情过去了,就不会再想了
感谢您对这一调研工作给予的帮助。谢谢!
第五篇:未成年人“两抢”犯罪现象的调查
关于我市未成年人“两抢”犯罪现象的调查(摘编)近年来,我市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未成年人参与实施的抢劫、抢夺等刑事案件发案一直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市正常的社会治安秩序,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方面性犯罪之一。据统计,仅2002年6至8月,我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共发生未成年人实施的抢劫、抢夺案件569起,占全部两抢案件的38%。如何切实防范和有效打击未成年人实施和参与两抢犯罪,有效遏制此类案件在我市的持续高发势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我市未成年人实施“两抢”犯罪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市从事“两抢”、“两盗”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有1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地来蓉人员,分别来自新疆、河南、内蒙古等地,也有部分是从我省的自贡、达川等地及我市的郊区、(市)、县流入我市市区的,年龄大多在11岁至16岁之间。经过对挡获的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发现其中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离异或死亡等家庭原因辍学,离家出走或者被拐卖到我市的,他们往往开始以捡破烂、行乞为生,后来逐渐被一些成年人控制和利用,在威逼利诱下被迫学习各种犯罪方法和技巧,并在这些成年人的组织和教唆下,在我市的火车北站、青
龙场、站北地区等人口流量大、治安环境相对复杂的地区大肆进行抢劫、抢夺等犯罪活动。
二、我市未成年人实施“两抢”犯罪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市未成年人进行“两抢”、扒窃等犯罪活动主要采取所谓“带幺儿”的形式。即由一至两名成年犯罪分子,组织和教唆几名或十几名未成年人(即所谓的“幺儿”)进行犯罪,为其敛财。这些成年犯罪分子事先把实施“两抢”犯罪的经验、技能传授给“幺儿”,并采取暴力威胁和物质引诱等手段对“幺儿”们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操纵,由“幺儿”实施具体的侵财犯罪活动,抢得的赃款、赃物,由成年犯罪分子进行统一分配或销赃。以2002年4月站前分局打掉的叶俊中两抢集团为例,安岳来蓉的犯罪嫌疑人叶俊中在火车北站地区向李天贵、江军等未成年人传授抢夺、抢劫、转移赃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带领这些幺儿到火车北站地区熟悉地形,教幺儿们谎报年龄、身份等方法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幺儿,在叶俊中的组织和教唆下,先后在火车北站疯狂作案达10余起。目前,我市部分两抢犯罪集团已经逐渐发展形成了老大带大幺儿,大幺儿带小幺儿的金字塔结构,其组织的严密性、系统性已经带有地方流氓恶势力犯罪集团的基本特征。
三、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存在难度
由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成人犯罪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司法机关处置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也应当与成年人的犯罪有所不同。然而,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未成年人方面的刑事特别法,司法机关主要是依据《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关规定来予以定罪量刑,这使得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处置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实践中,公安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过程中存在下列主要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打击处理手段有限。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公安机关挡获的14岁以下的两抢涉案人员,因不满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而无法进行处罚;14岁—16岁的两抢犯罪嫌疑人,最多也只能用少管手段对他们进行处理,据统计,2002年1—8月,全市只有6人被少管,2001年全年我市也只有6人被少管,打击处理力度明显不足。
二是有限的手段没有用好用足。由于运用少管收容手段必须要得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同意,而基层民警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找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或着由于确认不了未成年人身份,找不到监护人,因而在不能批捕的情况下,经过治安处罚就把这些未成年人放了。由
于这些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在没有经过充分教育和转化的前提下回到社会,重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比例很高。
三是由于刑法规定对未满14周岁的人的不适用刑事处罚和劳动教养,唯一的处理办法是将其送至工读学校,但一方面工读学校基本上只收那些年满十二周岁未满十七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十二周岁以下的人不适用;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与工读学校之间的关系未能完全理顺,公安机关将违法未成年人送至工读学校学习、转化的渠道不畅。因此,公安机关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理几乎是束手无策。
四、对策思考
(一)明确标准,严格执法。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批捕标准模糊的问题,特别是对“犯罪情节轻微”应如何理解的问题,法制部门应加强同检察院、法院的协调,明确统一标准。工作中,对够批捕条件的,要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对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要严格按照市局《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办理“两抢”“两盗”案件适用收容教养的意见》执行,该收容教养的要收容教养;对情节轻微,不够收容教养条件的,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的规定从轻予以治安处罚。实施治安处罚后,对
户口所在地不在本市的,要送市收容遣送站遣返回原籍,交由其法定监护人监管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
(二)建议成立专门的机构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案件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鉴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及检察院和法院已经设立未成年人相关违法犯罪的检控和审判制度,区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设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侦查部门,派专人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侦查和讯问,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办案方法,掌握其犯罪规律,便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建议市局会同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就下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中的难点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一是对有“两抢”违法犯罪行为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能否强制将其送至工读学校进行矫正教育;二是对外地来蓉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其原籍又没有工读学校的,能否在我市的工读学校就读;三是对吸毒或者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能否先强制收治,再依法进行处理;四是对家庭或监护人无力承担工读教育、治疗费用的,能否由政府财政帮助解决。
(四)要加强对“幺儿帮”中“老大”的打击力度。针对“幺儿帮”中操纵和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老大”,公安机关要摸索出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打击方法和手段,要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取得确凿证据,将打击的重点和矛头指向在幕后教唆和组织未成年犯罪的“老大”。此外,在取证方面,公安机关要积极与法院、检察院联系,及时协商,达成共识,争取到他们的最大支持,有效地打击处理这些犯罪人员,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我市“带幺儿”形式的犯罪活动。